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发布时间:2021-08-05 点击: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5篇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5篇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1)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白水县城关一中 卢玲

设计思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本文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故我采用三步曲教授此文:第一步圈点法。让学生自渎完成重点内容的筛选和观点的提炼,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实验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性。第二步讨论法。对本文论证方法的学习以及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每组自行指定发言人进行交流,此举是让学生学会辨别道理和事例论据,弄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此环节是学习本文的重点。第三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积累的“实验”故事,使认知更深刻,使学生从文本延伸到生活,更深入的理解实验的重要性,把实验精神贯穿到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求知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实验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求知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

1. 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2. 学习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难点

1. 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现实意义。

2. 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

教学准备:图片展示(诺贝尔奖项获得者照片)

教学方法:圈点法、讨论法、诗歌导入法。

教学课时:1课时。

一、导语设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亲。”陆游的这句是是什么意思呢?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那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观点和陆游的看法一致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一文。

二、 预习检查

1、作者简介。 (用ppt出示作者照片)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歇根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 (páng)徨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思想纯正,不欺骗。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初读课文,梳理思路。(速读课文,用笔圈点课文中的关键词或句)

1. 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实验精神。

2.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者哲理的清淡就可求到的

3.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探测。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的论证思路:

提出问题(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分析问题(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解决问题(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精读课文,探索方法。(细细品读课文,找出作者运用的论证方法,小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位发言人进行交流。)

(1) 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第一组)

“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

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格”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那么反之,通过对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识。如果说“致知”是一个目标,那么“格物”就成了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一个途径。

这种引用经典著作的阐明道理的方法叫引用论证,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使读者进一步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目的。

(2) 课文中这样引用典籍阐述观点的例子还有吗?(第二组)

“《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此句解释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说明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有的社会制度。

(3) 这个目的和丁教授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4) 既然实验精神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那么怎样实验呢?(第三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地探测。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这种运用讲道理阐明观点的方法叫道理论证,这种方法更能使人信服。

(5) 阐述道理应有理有据,作者用什么事例说明传统教育的弊端呢?(第四组)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最终导致失败。 反面事例

(6)那么怎样才是 “格”竹子的正确方法呢?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对比)

(7作者求学的经历证明了什么?怎样论证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性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摆事实。

(8)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

研究学术不可缺少;应对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

(9)丁教授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的过程 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0)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第五组)

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正反对比论证。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第六组)

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小结:本文洋溢着作者对当今的中国学生的深切期望。在字里行间,我们随处可以感受到一个科学家的睿智和平实。本文说理透彻精辟,说理方法多种多样,摆事实,讲道理穿插进行;列举事例正反对比,思路清晰,事例确凿,恰到好处。

五、迁移拓展,学以致用。(让学生充分调动记忆储备,进一步认识实验精神的重要意义)

你能知道人类的哪些文明成果是 “实验”之树结出的的“硕果”呢?

甲:神农氏尝百草。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

乙: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就是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

丙:屠呦呦经历无数次实验,才提取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丁:爱迪生的电灯实验,钨丝就成了经久耐用的制灯材料。

……

其实不只是科学领域,文学领域的发现同样蕴含着实验的成果。你能举出例子吗?

1.“ 春江水暖鸭先知”。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正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

2.贺之章《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

3苏东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诗中,通过细致地观察和思考,才有了如此的彻悟。

4.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对生活学习具体的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化学,那么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道不是通过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来的吗?小到青霉素,大到登月的飞船,哪个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实验得到的?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在物理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实验过程中得来的。正这是这无数次的实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学们,重视实验精神吧,它会使我们有更多的创新,有更大的超越。

作业: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板书:

应 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原因

有 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 实例

格 真正的格物致知

致 科学发展的历史(正面)

的 实验过程应有的态度方法(正面

精 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中国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反面)

格物致知精神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个人的经验(反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反思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自丁肇中的一份报告,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常见的议论文模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更重要的是作者针对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指出了“实验”精神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九年级学生,已能初步掌握简单的议论文的阅读,已具备了从文章中筛选提炼观点的能力,因此第一个环节相对容易。把握和学习作者说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说理的脉络,让他们自己去完成。我把讲授的重点放在对论证方法的把握上。这一环节我放手发动同学自己去找、去发现、去讨论,有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热情尚高,气氛活跃。既训练了学生们的动脑能力,也强化了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感觉并没有打破教授议论文传统的模式,过于强化了文体特点,代替了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以后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学会解读议论文中的一些抽象和概括的判断,使议论文教学不至于味同嚼蜡,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能力。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2)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说理方法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如:反面事例 :列举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阐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的道理。  正面事例:通过作者在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阐述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的道理。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教学目标

  (1)学习正面论证与反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本文从反而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世界;从正面论证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

  (2)掌握本文以首段提出论题“怎样了解自然科学”来展开论述并归结出论点:在研究学术中、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教学建议

  “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3)

年 月 日 NO.

年 月 日 NO.

年 月 日 NO.

年 月 日 NO.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

2.把握作者的演讲内容,理清演讲思路

3. 学习作者结合个人经历进行演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把握作者的演讲内容,理清演讲思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学生补全下列对话,同时说一说老板的话是什么意思?

小学老师:“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初中。”

初中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高中。”

高中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考不上大学。”

大学老师: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着工作。”

老板: “你在学校的时候是不是光顾着学习了?”

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只注重了理论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丁肇中的这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寻找到答案。

二、字词积累(读准字音,了解词意。解决学生预习时的生词障碍。)

丁肇中(zhào) 彷徨(pánghuá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 清谈:不切实务的谈论。

三、作者介绍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4年领导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四、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请学生结合《为人民服务》的学习,回忆演讲词的学习内容。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了解作者的演讲目的,把握演讲内容,学习演讲技巧。

五、了解作者演讲的目的 指定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其他同学从中归纳出作者发表这篇演讲的原因和目的。 明确:作者获《瞭望》周刊“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在颁奖典礼上,他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向中国学生谈谈应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六、把握作者的演讲内容

全班齐读课文第2至13段,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格物致知是指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格物致知精神也就是实验精神。 2

. 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性。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是不可少的。

3. 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的教育目的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4. 列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何作用? 明确:印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5. 对于“格竹子”,作者的观点和王阳明的观点有何差异? 明确:作者认为,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长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 王阳明搬着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7天,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他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6. 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明确: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可能...由自我探讨或哲理的清谈而求得。 (学生品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7. 作者认为要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明确: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8. 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大都存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情况? 明确: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传统的中国教育并未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9. 怎样做才是有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保留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1

0.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明确: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七、归纳作者的演讲技巧

请学生说一说这篇演讲词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演讲技巧。 明确:作者用自己的求学经历来举例,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容易获得听众的认可。 作者演讲的语言通俗易懂,道理和例子的结合,便于听众接受。

八、小结:本节课从演讲的目的、内容和技巧三个方面学习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希望大家可以将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让自己获得全面的发展。《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驳论文的写法。(教学重点)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教学重点)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课文,弄清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其杂文有“匕首”,“投枪”之喻。

本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三、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四、疏通课文

1、弄清字词障碍:

搽(chá) 玄(xuán)虚 省(xǐng)悟 自欺欺人  

脊(jǐ)梁 渺(miǎo)茫 诓(kuāng)骗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2、朗读全文。

3、思考问题: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弄清文章的论证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驳论文简介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三、分析课文

1、一二段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误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谬误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误论据:两年以前,……却也是事实。

语句:“总自夸”,“只希望”,“也是事实”,“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2、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

  3、第五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所以被删去。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4、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作者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5、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

明确:“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6、“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指的是脚踏实地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

7、“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前者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四、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5)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教学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3.培养“格物致知”精神,从实践中探求真知。

教学重点: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的问题。

二、导入

1.了解“格物致知”以及题目的含义。

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解释“格物致知”意思的句子并阅读理解。

明确:“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探究(格)事物(物)获得(致)知识(知)。出自于“四书”之一的《大学》。本篇题目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具有从探察物体而获得知识的精神。题目即本文的中心论点。

2.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发现J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

3.导语。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三、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3.提问:“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礼记•大学》,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

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提问: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7.提问: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8.提问: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

9.提问:实验过程具有哪些特征?

【实验的特征之一: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实验的特征之二:实验的过程需要具体细致的计划,尤其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0.提问: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1.提问: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提问: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

13.提问: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14.提问: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15.提问:丁教授认为《大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6.提问:找出文中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⑴王阳明对着竹子苦思冥想七天的故事;⑵作者自己在美国读大学的亲身经历。道理论据:⑴对“格物致知”含义的阐述;⑵对“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中的重要性的论述等。】

17.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丁肇中

提出问题: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的弊端

分析问题: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分析中国学生的现状

解决问题:总结、发出号召 :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层次清晰 叙议结合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5篇

https://m.czhuihao.cn/news/173129/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