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个性因材施教

发布时间:2021-07-26 点击: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13篇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13篇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1)

注重因材施教 提升高校舞蹈教学质量
作者:蒋荆子
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2期

        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新课改的根本要求,因材施教也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也成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文章结合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就因材施教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舞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体制改革大潮推动下,我国高校舞蹈教学也不断向前迈进。高校舞蹈教学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舞蹈人才的重任,因材施教,对于舞蹈教学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这也要求高校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树立因材施教思想,构建富有特色的舞蹈教学模式,以实现舞蹈教学目标。

        1因材施教之于高校舞蹈教学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舞蹈教学上采用的都是大班教学、集体授课模式。虽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照顾大多数,但是每个层次的学生都会被用同样的眼光去对待,他们面临的是同样的学习要求和标准,学生个性特点和需求根本不受关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得舞蹈课堂气氛枯燥无趣,也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舞蹈的育人作用日渐凸显,舞蹈教学也更受关注。因材施教,也成为高校舞蹈教学基本原则。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舞蹈教学目标,进行舞蹈教学,是高校舞蹈教学改革的重点。一些高校的舞蹈教学实践也充分表明,因材施教不仅可以优化教学氛围,还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优化教学质量。因此,高校要想实现舞蹈教学目标,必须在因材施教思想指导下,科学施教。

        2因材施教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2.1根据能力层次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高校舞蹈教学作为学校舞蹈教学的最高层次,它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法上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技巧性较强,是舞蹈教学内容的显著特点。学生要想掌握舞蹈表演艺术的精髓,必须要具备强烈的进取心、强大的自信心和充分展示自我的能力。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很有必要的。从因材施教的视角来看,高校大学生的舞蹈能力参差不齐,许多学生虽然都有学好舞蹈的愿望,但是都缺少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盯着“好学生”,而是要关注全体学生,通过日常观察、师生交流等,加深对所有学生的认识和了解。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层次,进行分层教学,并在分层教学中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方法,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如在舞蹈技巧技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层教学为基础,给舞蹈综合能力较好的小组提出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以激励他们不断向前。对于基础薄弱的小组,教师要适当降低技巧的难度,并给予学生正向鼓励,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2)

关注的眼神关爱每个孩子

每个孩子因为其家庭的背景不同,因此情况存在着各种差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平时应多观察孩子,关心孩子,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健康成长。所以,请给孩子多一点的关心吧!

又到了上围棋课的时间,小朋友们兴高采烈的去上围棋,讲真,有些小朋友真不喜欢上围棋,听不懂又不会下,所以黄老师在上课压根就不会去听,纯属以玩棋子为乐,也有几个围棋小将就特别喜欢上围棋课了,上课能认真听,面对黄老师提出来的问题也会积极回答,自由练习时也会特别认真的下围棋。宣易余跟陈予潇对上了,于是两个人开始杠上了,由于潇潇比余余外面学围棋的时间要长,潇潇厉害那么一点点,但余余也不逊色,走一步都会去思考一下。黄老师一直在旁边观察着他们下围棋。由于我自己并不是很喜欢下围棋,只会最基本的知识,更深入的就不知道了,下棋厉害的小朋友说不定我还下不过,这一点其实自己是需要反思的。于是我便走开了跟其他小朋友去交流了,快到围棋课结束时,姚涵婷跑过来跟我说,余余哭了,我就好奇的问黄老师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余余跟潇潇下围棋她输了几颗棋子,有点不甘心,我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就随便说了句:“这有什么好哭的。”

所以,对待孩子我们不妨把他看成你最好的朋友,因为你要了解他、关心他。你爱不爱孩子?那就请检查自己有没有了解孩子,有没有关心孩子。让我们俯下身子,走进孩子们心灵的大门,和他们沟通交流,你会发现孩子们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从那一刻起我深知走进童心,解读童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孩子喜欢,家长放心的好老师。

户外活动时,成成就像是一头脱了缰的“野马”,根本就不听指挥了。我正在组织小朋友们进行“切西瓜”的游戏,成成则自己一个人跑到操场里面的草地上打滚,却不知草地刚刚洒了水,湿漉漉的,于是,打了滚起来后浑身就脏兮兮的,这还不算,等到他滚腻了,就又跑到滑梯边窜上跳下地,甚至头朝下从滑梯上滑下来,不管我怎么叫就是不归队。

每次成成犯了错误,我几乎都是用很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按照我所要求的来改正,但是几乎每次都是成成的态度比我还硬,收效甚微,达不到我所想要的效果,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却发现成成竟然很乐意地把他的错误改了过来。

情景二

那天,又到午睡时间,成成又“故伎重演”,在床上滚来滚去,一会趴在床上翘起屁股发出怪叫,一会又把被子盖住全身,弓起身子,在被子里面“跳舞”,还不时抬起头来看看我是否在看他,可就是不睡觉,我看到这样,刚想生气发作,像往常一样好好地批评他,可转念一想,每次我都以这样严厉的方式来对待,可他却并不吃这一套,这次不如给他来点“糖衣炮弹”,看看效果如何。于是,我没有像往常那样用批评的方式来要求他做好,而是走过去,轻轻拍拍他的背,在他耳边小声地说:“老师刚才都看见了,我知道你很聪明,也很想表演,但是为什么不把你的聪明用在好的方面呢?比如你现在不如好好睡觉,等睡醒了,我们起床后再在小朋友面前进行表演,好吗?”也许是一直以来都习惯了老师对他犯错误后的严厉批评,不知道也从来没见过老师也会这么柔声细语地跟他提要求,成成两只眼睛发亮,接着很听话地点了点头,然后乖乖地躺下来睡觉,再没有二话。看着成成的表现,我突然很自责也觉得很感动,原来自己一直都在一个误区里面徘徊,以为对待这些调皮的孩子只能是“严师出高徒”,只能是严厉点再严厉点,不知道原来很多时候,或许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更适合他们!

情景三

自从那次之后,我便更加多地留意起成成,并且给了他更多的关怀,因为我开始明白,他那么调皮并不是他的本意,或许他在用这种方式传达着一个信息,一个我们还没接收到的信息――那就是希望别人注意他、关心他的信息,只是表达的方式错了而已。于是,我决定从家长方面入手,多了解一些情况,原来,成成的家长工作都很忙,爸爸顾着做生意,妈妈在外地打工,经常不在家,父母亲都疏于照顾他,很少关注他,于是,跟在幼儿园一样,在家,成成也喜欢用做出各种反常的动作这样极端的方式以期引起父母对他的关心,但是,遗憾的是,家长却跟我一样,未能很好地考虑到孩子的要求和感受,只是一味地指责,导致孩子变本加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开始用另外一种教育方法,我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平时尽量多关注孩子,并尝试着给他分派些他力所能及的任务,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使他感觉到别人时刻都在关心着他。渐渐地,成成已经没有当初那么的调皮了,变得越来越乖巧了,但是乖巧中又透着些许的机灵,真是可爱极了,到现在已经成了我们全班小朋友的榜样,并且在一些活动中能起到带头的作用,真正成为了我们班的“大哥大”。

案例分析:

成成长着一对漂亮的大眼睛,是个聪明的小朋友,是我们班的“大哥大”,可是这个“大哥大”却生性好动,非常调皮,不管是上课还是游戏都喜欢做出各种古怪的动作,无法安静下来,常常惹得我很生气却又拿他没办法。

吃饭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已经安静地坐下来准备吃饭了,可是成成还在大声地讲话并不停地摆弄着凳子,一会儿把凳子举过头顶,险些砸到别的小朋友,一会儿又不考虑自己的安全站在凳子上面跳下来。等饭菜都发好了,成成拿起筷子就往鼻孔里面塞,多次提醒仍然没有效果,于是,我决定先把他的筷子收起来,期望他能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过来,但是他非但没有,反而把错误进一步扩大,用手去抓饭来吃,并故意做出各种怪动作,眼睛还挑衅地望着我,一副“其耐我何”的表情,惹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见别人大笑,成成闹得更欢了,干脆在活动室里面来回跑动,或去玩一边的玩具,又或去碰倒别人的饭碗,最后搞得整个进餐过程就像是他自己的“个人表演秀”,不仅他自己不能好好吃饭,还影响了其他小朋友。

教学建议:

在这个案例中,刚开始的时候我未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犯错的真正原因,用了错误的教育方法,因此,使问题处于一种不恰当的强化环境氛围当中,不仅没能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后来,我通过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以及观察孩子的各种表现明白了真正原因所在,并针对这一原因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最后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这个案例,让我明白同样的教育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孩子,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入孩子的内心去了解孩子的真正所想、真正所需,同时多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教师要真正关注、了解每一个幼儿 。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他们在活动中的反应,活动中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这并非是他的调皮捣蛋,也许他是用另一种方式在观察、体验对事物的认识,但教师没有真正了解他,没有关注他不同的学习方式,他的需求也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其实,当时我应该仔细地去问一问成成为什么这么做?等你真正关注了,你就会了解,还会正确引导,孩子自然会有所满足。 

二、 教师要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与要求 。

由于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各有差异,所以在同一活动当中,教师心中要有不同层次的目标与要求,活动中设计的提问也应以幼儿个体差异而难易程度不同。像成成这样的孩子,年龄偏小,我应该以他当时的表现及时地给予肯定与鼓励。也许在教师进一步地引导下,成成还能以讲的形式来表述。让别的孩子来帮助,对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会有一定的伤害。 

三、教师要以不同的标准去评价幼儿 。

正是由于幼儿个体差异的存在,所以对幼儿的评价是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的。横向比较对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并不合适。应该从幼儿自身的实际水平出发,进行纵横比较,在自己以往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也该给予表扬与鼓励。因为他有了一定进步。在集体面前将表扬给予他,让他有继续努力的信心与动力,同时感到成功的喜悦。

 随着新《纲要》思想的渗透,我们要不断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探索,寻求如何更好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教师要不断地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功能多层次,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和吸纳外界,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敏锐地察觉孩子的差异,个别化地指导孩子。

 

陈烨

草塔中心幼儿园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3)

再谈“因材施教”
作者:张坤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3年第16期

        摘要:教师要活用教材及生活中的素材,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及特点,有针对性地予以授课,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大化。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41-1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文工程,它将教师、学生与浩瀚的知识融为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起着独特的作用。作为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我认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教学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怎样使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并且我们也觉的很顺,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新课标也提出,要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知识,实用性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因材施教”中的“材”指的是教材和生活。

        在新课程体系下,政治课的教学不能像对待老教材那样,书上有什么讲什么,考试也不能像原来的考试那样书上有什么就考什么。新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更多的是路径、指向,我们在课堂上所重视的也应是路径和过程。新教材所重视的教育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新教材遵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与生活”的原则,教材的编写更贴近学生、更贴近日常生活,这就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学以致用。教师要做的是在教材的引领下帮助学生在体验中、活动中、探究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4)

“量体裁衣”、“因地制宜”,这无疑体现了哲学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也说明了这一道理。“因材施教”就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使他们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因材施教”语出《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中宋代朱熹集注,朱熹归纳孔子的教学方法时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因材施教”可谓渊源深远,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总结了前人的教育经验,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教育方法。孔子很了解自己学生的个性,并且善于区别对待。在《论语》中,孔子因材施教的事例很多。如: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先进》)冉有畏缩不前,故鼓励他前进;子路好胜过人,故抑而退之。

  颜渊、仲弓、司马牛和樊迟都向孔子问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关于为政之道: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无倦。”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则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因人而异的,他认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颜渊是孔门弟子中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自汉代起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孔子便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即视、听、言、行都要合乎礼的规范;仲弓对人谦恭不够,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樊迟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含义,平时生活严肃庄重,处理事情严肃认真,与人交往忠心诚意等。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5)

孔子因材施教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子路问孔子:“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你有父亲兄长在,你怎么能听到这些道理就去实行呢!”冉有也来问:“听到鼓励的话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应该听到后就去实行。”公西华问道:“子路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有父兄在。冉有问是否闻而后行,先生说应该闻而即行。我弄不明白,想请教先生一下。”孔子说:“冉有为人懦弱,所以要激励他的勇气。子路武勇过人,所以我让他谦退。”

字词解释:

斯:那,指鼓励的话。诸:放在句中,解释为“之于”。如之何:怎么可以 。也:是否。兼人:好勇过人。敢问:冒昧地问。敢:表敬副词。由:指子路。赤:即公西华本人。求:即冉有。退:指做事缩手缩脚。

概述:

  因材施教的故事好像与我们学习为人处事关系不大,实则不然,只有老师对每个人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因材施教,才能让我们各尽其材,有所进步。所以这不仅是老师的责任,也是要求进步的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要按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去学习,才能更有效率地得到收获,获得进步。

因材施教:

  冉有的懦弱在《论语》中也记载,冉有曾在权臣季氏的手下做事,季氏为人聚敛暴虐,作为孔子的弟子冉有,明知道这样做不对,不但不敢去劝上司季氏,反而顺从季氏的意愿,为他“聚敛而附益之”,气得孔子大骂冉有“非吾徒也”!并发动学生“鸣鼓而攻之”!如果冉有能够听从孔子的教导,坚持仁义之道,那就不会做出助纣为虐的事来了。

一、基础

孔子近乎完美地实行“因材施教”,其基础就是对学生的充分了解。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他认识到“知人”的重要,因此他十分重视“知”学生,认真分析学生个性,甚至只用一个字即可准确地概括,足见其备学生之细致认真。这样,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如果缺乏了这个必备的前提,何谈“因材施教”呢?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6)

一个演员在演出前,对这首歌曲的内涵要充分地理解再创作等等,才能上台演出,但这只是做对了一半,更重要的是面对什么样的观众,少年、青年、老年、中国、外国等观众。要了解他们的欣赏能力、欣赏方向、欣赏层次,中医上有句话叫对征下药,所以演员应该先了解观众需要什么,再去选择歌曲,这样才能走进生活、走进观众,观众才能喜欢你。对于教学来说,你是教哪一类的学生,他们每一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样,班容量又大,如果不考虑这些具体情况,自我陶醉、口若悬河、非常心苦地讲完一节,学生可能认为你勤劳、朴实、有能力,在教学上兢兢业业,学生考不好也不会瞒愿你,家长也不会,学生可能还会夸耀你,其悲惨的结果是:“你费了好大的劲,这个题我讲了n遍,你们怎么又错了昵”学生也会怪自己,为什么我们这么笨,没有记住呢就跟哪个自我淘醉的演员一样,他唱的很淘醉,可观众没什么感觉,他会认为观众的欣赏水平差,观众也许会给他掌声,这种掌声是一种出于礼貌的,不是发自内心的,以上是一种旧的模式。 面对现在的新形式,要改必需改。

毛泽东主席说过,文艺是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要求文艺工作者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必须体验生活,接近群众,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体现时代的感觉,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冼星海同志在抗日最艰难的岁月创作出了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不近震撼了中国,而且传遍了世界,因为他写出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声,团结起来反对侵略。我们的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我们的老师、领导等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一定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分析每一个学生,研究每一个学生,绝对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应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没有发现有个性的学生,更大的是有可能压抑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的时侯,他们思路特别活跃,他们有许多奇思妙想,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是这些青少年的翅膀,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青少年最大的特点是,极富想象力,所以我们老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思想,让他们走上讲台,说出他们的心声,老师才能总结出学生喜欢的东西,所以说,我们老师必须走进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7)

再谈因材施教

—— “排序算法”的教材处理与分析

鄞州区姜山中学 朱建军

因材施教——这是教学应遵循原则的“老生常谈”了,它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传统概念的因材施教,是以“材”为最大前提,“教”建立在对“材”充分把握的基础上。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唯一的高科技课程,高科技课程不以探索系统知识为目标,而以追求效用为标准。课程本身的尖端性复杂性决定这门课程要用与其它传统学科不同的方式来实施教学,既从顶层,从应用层开始,而不是从底层,从原理开始,这意味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应用为主。

教育是复杂的,教育不是生产产品——可以按一定的标准批量复制。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信息技术教学实施过程中,“因材施教”将赋予更丰富更具前瞻性的定义。“材”还是前提吗?“教”仍是后续吗?下面笔者将以“排序算法”这一节内容为例对教材进行详细的处理与分析,说明如何“因材施教”。

浙教版《算法与程序设计教书用书》中,第二章“算法实例”的课时分配建议为“冒泡排序算法”1课时,第五章,“算法实例的程序实现”的课时分配建议为“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2课时,概括如下表所示: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指出了三种对教科书的处理建议,一是按教材顺序组织教学。二是先上“第一章 算法和算法的表示”,再上“第三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再上“第四章 VB程序设计初步”和“第五章 算法实例的程序实现”,第二章的教学穿插到第四章、第五章中去讲。三是先上第一章,再上第三章和第五章,第二、第四章穿插到第五章中去讲。

根据教材的特点,相信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会选择第二或第三种实施组织教学。笔者选择第二种,概括之,排序这一节,教师必须在三个课时内讲内容讲授完毕,并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冒泡排序算法。

教材将算法实现和程序实现放在不同的章节,本意是为突出“算法”为重的原则,但很明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了“断层”——将语言描述、流程图与Basic环境、Basic语言联系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笔者在讲授“排序”这一节之前,通过合理的教材处理与进度安排,学生已经熟悉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熟悉了基本数据类型、运算和表达式,能在VB下编写非常简单的小程序。

首先,以学校卡拉OK比赛评委评分系统作为导入,介绍程序界面(见下图)和功能,引出排序的现实意义。

因为评委的人数是可以设置的,学生很容易想到,应该将评委的评分储存在数组当中。

Dim d (1 to n ) as single

n是由用户输入的变量,表示评委的个数,既评分的个数。同时指出,要表示数组中的某一个元素,可以用d (j ) 来表示,j为从1到n的变量。同时讲解如何互换两个数组元素中的数据,为下面的数据排序排除障碍,可以用交换两个粉笔盒中的粉笔,用另一个空粉笔盒作为中间过渡为例,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a=d (j)

d (j) =d (j-1)

d (j-1) = a

以上都是为引出冒泡排序作准备,让学生能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平缓过渡,找到相互之间的联系。

提出冒泡排序的概念:在一列数据中把较小的数据逐次向上推移的一种排序技术。直接对规模为4的数组变量d进行非减次序排序,先不涉及变量,只对冒泡排序的技术原理进行说明:把待排序的4个元素的数组看成是垂直堆放的一列数据,从最下面的一个元素起,自下而上的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中的数据,将较小的数据换到上门的一个元素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处理完最后两个元素中的数据,称为一遍加工,此时,最小的数据已经上升到第一个元素的位置。接下来对除第一个元素之外的数据重复上述处理过程,直到最后进行余下两个数据的比较和交换为止。直接给出以下表格,引入变量i和j:

重点指出,冒泡排序的流程分布在两个方向上,横向是大方向,对规模是n的数组,需要比较n-1次,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循环,纵向是小方向,对横向上的每一次循环,小方向上都要完成d(j)与d(j-1)的比较,程序结构应该是大循环嵌套小循环。流程图如下:

冒泡排序是本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流程图只是作为辅助理解之用,教学实践表明,能真正理解对规模为n的数组d按非减次序排序的冒泡算法流程图,并能根据流程图写出正确程序的学生少之又少。当程序流程和结构达到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流程图的作用将被大大削弱。

直接给出对规模为4的数组d进行冒泡排序的程序,并对程序的运作过程和变量、数据的变化作详细阐述,学生对程序的理解远比流程图容易的多。

Dim i,j as integer

Din a as double

For i=1 to 3

j=3

do while j>i

if d(j)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8)

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每个人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法。

   不同的学习场合之中,不同类型、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学习表现是极为复杂的,需要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灵活地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因材施教策略的设计和施行,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在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从中有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教师要多提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感到困惑,卡在哪里了?”“为什么老是出同样类型的错?”“为什么会出现反常现象?”学生学习中明显的顺利也是值得关注分析的,从中可以发现学生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和学习的动力所在,分析学生在什么状况下特别顺利,在思维和理解方面具有什么特点,等等。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学生的特性。

(二)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有的学生因为思维水平较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风格的限制,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动机的障碍,导致了学习成绩差。在实际情景中,动机因素和能力、风格的因素是交杂在一起、相互作用的,因此,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煞了能力较差学生的自尊心,则无异于雪上加霜,抽去了他们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风格相配的教学方式

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比如,对于喜好图像表征的学生用图式来讲解概念,避免把喜欢安静的学生安排在教室门口坐等。由于任何认知风格都不会适用于所有的知识学习,如果学习者在学习中坚守某一种认知风格,势必会在一些不适于自己风格的学科学习中失败。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学习风格是一种习惯,后天经验和训练起着很大的作用。要注意的是,方式先配的教学不会像匹配性教学那样容易展开,必须细致渐进,并且随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及时进行调节。

(四)教师不仅仅自己要分析把握学生的学习风格,而且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促使学生把学习风格转化为学习策略。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9)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故事-因材施教的寓意-因材施教的意思

【成语】因材施教
【拼音】yīn cái shī jiào
【简拼】ycsj
【近义词】对症下药
【反义词】一视同仁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别类分门,因材施教。”
【英文翻译】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智力、性格等去教导他们。子路问他听到正确意见是否立即照做,孔子让他先请示一下父兄,而对冉有说可以立即照做。学生公西华不解,孔子解释说冉有为人谦让应鼓励,子路轻率刚猛要慎重行事。
【成语正音】教,不能读作“jiāo”。
【成语辩形】施,不能写作“师”。
【产生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10)

浅谈“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水平,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补充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动学生全面发展。

那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如何贯彻实践“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呢?

当前教育忽视个性、过度统一化,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所以,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就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研究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方式、家庭背景等等,既要把握群体特征,又要注重个体特点。对学有困难、处于弱势的学生,以保护自尊、鼓励自信为重点,多关心,常指导,让他们在自尊、乐观、自信的状态下投入学习。如对视听不好的学生,安排合适的座位;对心理自卑的学生,多给予精神慰藉;对懒惰松懈、自制力差的学生,增大监控指导力度;对不善言谈的学生,送去鼓励的目光,安排一份班务工作,增强其社交水平的锻炼等等。 对学有余力、处于强势的学生,以拓展知识视野、创新学习方法、力求最大发展为重点,多引导、常激励,让他们在“我能行”的成就感中产生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紧迫感。如,引导他们涉猎百科知识,体会知识海洋之大;鼓励他们学名人、立大志,历练人生本领,感悟“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真谛;协助他们借鉴先进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享受高效学习的成功和愉悦,持续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

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双向过程。教师在讲知识时,不能像过去那样,滔滔不绝、按部就班地讲解,而是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基本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讲讲所了解的知识和经验,同学之间相互补充。接着,教师再纠正错误、补充说明、答疑解惑等。或者是教师设置情景或现场教学,让学生积极参加,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要勤于反思,增强因材施教的有效性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者,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能大大增强因材施教的有效性。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寻根问底精神,提升教学水平是不可能的。”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富有鲜活生命力的学生,具体情境中实施因材施教,存有的问题很多,也很复杂。教师要经常和学生交流互动,畅谈人生理想,交流解题心得,切磋学习方法,从中捕捉相关信息,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勤反思、多研究、做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适合时代发展与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教学相长、持续进步。“他山之石,能够攻玉”,教师也应借助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网络平台,汲取国内外专家的学术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再反思、再充实、再完善;观摩名师优质课,吸纳名师施教精华,在实践中再对比、再借鉴、再提升;勤于积累、善于思考、巧于应用,持续深化、升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使教学活动活水涌动、常教常新。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11)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放牛班的春天》是由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执导的一步关于音乐和教育的影片。影片主人公马修,曾是一位音乐教师,失业后,在一所儿童管教所担任老师一职。“儿童管教所”,乍一看来,这是一所问题少年堆积的学校,是让任何老师都头痛的地方。在马修来之前,这里是以监狱的风格进行教育的。孩子们一旦犯错,等待他们的必将是严厉的处罚。物极必反,在这样的管教下,孩子们就像不断被驯服的洪水猛兽,只有在被监视的情况下才能安静下来,否则一定会翻天。

马修入职伊始,孩子么会顽皮的在黑板上画他的形象漫画,大声喧哗,调皮,使出浑身解数来愚弄老师。马修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惩罚他,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包容他,原谅他们。由于晚上他和孩子们住在学校,有更多的时间了解他们,他发现孩子们很喜欢唱歌,也很会唱歌,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下,音乐好似能够给人们插上一双翅膀,让孩子们尽情的享受愉悦和自由。他曾今是一位音乐教师,也一直希望自己能够组建一直优秀的合唱队,所以他悉心的辨别出每个孩子的音域,分配不同的音乐的和声,唯一一个唱歌走调的孩子他也没有放弃——做了指挥!学生们在训练的过程中非常积极,有了乐趣和学习的方向,孩子们逐渐变乖了,和老师的关系愈发亲密了。

整个班级,由原来桀骜不驯的劣童,变成了懂礼貌的天使。我们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在这所管教所的老师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学生一直都没有变,然而最后他们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因为马修老师的关怀和谆谆教导。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洞察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用运动来与教育比照是很贴切的。运动项目有好多种,就拿球类来说,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等,但每一个运动员只需要掌握这一门运动,并将之做到极致就可以了,如果让擅长足球的运动员去打篮球,其结果可想而知。同样,把握住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我们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在其优势的一方面着重进行引导和挖掘,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12)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读《孔子评传》有感

最近,我读了匡亚明的《孔子评传》,真是受益匪浅。全书分十章对孔子以仁的人生哲学为核心而展开的伦理、政治、经济、教育等思想全貌及两千多年来在国内外广泛传播和影响的曲折变化过程,都作了评述。尤其当我读到关于孔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方法、实践等内容时,更是触动很大。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其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更是亘古不变的教育真理。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马克思也承认人的智力是有差异的,《资本论》卷一就论述说:“天赋的特殊性,是分工依此长芽的基础。”孔子很早就注意到人的才智高下有别,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就是说,对于中等以上智力水平的人,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学问,对中等以下智力水平的人,则不可以跟他讲高深的内容。根据这一原则,他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论语•先进》中记载,冉求做事好退缩,胆子小,孔子就教他凡事要抓紧,一听说就应马上去做;仲由胆大,敢作敢为,孔子怕他冒失而惹祸,就教他凡事先退一步,等请示父兄后再去做(“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就是用这种扬长避短的方法来完善弟子们的德业修养的。

孔子善于了解学生们不同的习性和兴趣,循循善诱。他认为一个人不仅应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而且要乐于学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培养起学习兴趣,才能树立学习的自觉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热情,以至学而不厌。

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办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论语》中就记载着孔子采用哲理性的比喻来教导学生的事例。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就曾经总结性他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孔子对学生能耐心诱导,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确是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可是,随着近几年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中小学课改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推崇“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这一切源于“赏识教育”的研究推广者周弘老师曾用这种教育方法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了留美博士生,并用这种理念培养了一大批“周婷婷”,被新闻媒体称为“周婷婷现象”。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很多老师,“忘子成龙”心切,一味追求成功,只要听说谁的办法让孩子成功进入了哪所著名高校,就觉得这种办法好。殊不知,赏识教育被运用过分,反而失去效果。我们的很多孩子在这种观念教育下成了“训不得 碰不得 玩不得”的“三不得”孩子,心理很敏感,容易受伤,只喜欢表扬,不喜欢听批评的话,甚至不少因为受不得委屈,采取极端的自杀手段,这样的例子近年来屡见不鲜。教育名家孙云晓认为,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客观具体,发自内心,表扬要能让孩子感受到真诚,并增强孩子做事的动力。不恰当的表扬则容易让学生心理承受能力降低。

但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意识到问题之后,又开始盲目地推崇“挫折教育”,认为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能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这是因为,那些自认为自己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走一些所谓的“捷径”,这些所谓的“捷径”往往会丧失一些非常有意义的锻炼机会;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叫成功。

诚然,“挫折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能够打击学生的骄傲情绪、能够使学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但我们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受到的关注是何其之多,家长们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若是孩子在挫折中一蹶不振,从此丧失信心,他们又会如何呢?记得我儿子就曾说过一句极富哲理的话“磨难对于一个人来说,挺过去了就是一笔财富,挺不过去就是一场灾难”。因此,一味地推崇挫折教育,同样也是片面的。

由此可见,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的“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是多么精辟的教育观点,是多么辩证而又统一的教育方法。也正因如此,二千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被我们牢记,更是被世界所牢记,全球一百多所孔子学院就是最好的证明。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13)

“因材施教”何以可能 读《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灵感与艺术》

作 者:凌宗伟[1]

作者机构:[1]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出 版 物:今日教育

年 卷 期:2018年 第12期

摘 要:“因材施教”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认同的一种教学原则,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操作,又是人们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今年引进翻译出版的《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灵感与艺术》的作者罗伯特·阿多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与方法。尽管这本书的作者所倡导的,“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灵感与艺术”是从“一对一”教学出发的,当你沉下来认真思考一番的话,或许你就会发现这些策略与方法同样在班级授课形式中也是有启发的。

页 码:70-72页

主 题 词:艺术;作者;个性化;因材施教;方法;教学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13篇

https://m.czhuihao.cn/news/165950/

《把握个性因材施教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