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传媒大学

发布时间:2021-06-13 点击:

浙江传媒大学8篇

浙江传媒大学8篇

浙江传媒大学(1)

浙江传媒大学(2)

中国传媒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媒体技术应用方向)辅修

2009年秋季招生简章

本专业课程以计算机网络媒体技术应用为重点,注重案例式和项目驱动式教学,同时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人手一机的设备保障。

一、培养目标

通过本专业学习,使学生在主修专业基础上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熟悉有关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的应用,拓展专业领域,了解网络媒体行业的发展动态,满足各行业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需求,增加就业机会。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掌握先进技术的、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科学理论与知识、并能将其广泛应用到网络多媒体技术中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 招生对象:本校2008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

2、招生条件: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

三、修业年限:一年。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本校学生所学辅修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限10学分)。

五、授予证书:中国传媒大学辅修专业毕业证书。

六、招生时间安排及咨询电话:见附表1。

七、开设课程及任课教师简介:见附表2、3。

八、授课时间: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周六、日授课(寒暑假除外)。

九、辅修学费:参照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课程210元/1学分,毕业设计230元/1学分,总计5500元,第一学期2520元。

十、招生人数:50人(视招生情况而定,若少于50人则不开班)。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

2009年7月

附表1

招生时间安排

 

咨询电话:

教务处65783223(暑期除外)

计算机学院: 135********、65779210宋老师(限暑期8月1日——9月4日)

附表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媒体技术应用方向)辅修课程计划表


附表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网络媒体技术应用方向)辅修课程及任课教师简介

著作工具高级应用

Microsoft Office软件提供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功能。目前多数用户只掌握了该软件大约20%的功能。为了充分利用该软件的功能,本课程主要讲授Microsoft Office有关软件部分的高级应用。其内容包括:文字处理中的高级排版、图文混排技巧等;电子表格中的高级筛选、分类汇总、图表、数据分析等;演示文稿中制作技能和制作技巧等;以及Office系列软件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

任课教师:

王希辰:教授,曾获优秀项目或论文成果二、三等奖、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发表论文、出版书籍 30 多项,曾获 DAAD 奖学金在德国学习、从事科学研究。

黄祥林: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Java程序设计基础

Java是当前主流的编程平台之一,具有简单易学、跨平台、纯粹面向对象、动态性等特征,广泛应用于商业开发中。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课程的主要内容:Java语言的语法、语义、语用;Java平台的常用API;Java程序的基本构架等。本课程将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即整个课程将以完成一个Java游戏项目为主线,在开发实践中学习Java语言。

任课教师:

扈文峰:获中科院博士学位,博士后,副教授。曾获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优秀教学奖。长期从事计算机游戏的教学、研究与开发,已完成三款教育游戏的开发。

巩 微:博士,副教授。曾获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发表多篇论文。

计算机硬件基础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实用性强等特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硬件故障诊断和维护能力。课程的主要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硬件组装、调试、诊断、维护等。

任课教师:

周世正:副教授,新技术开放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工作和研究。

朱立谷: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信息存储专业委员会委员。任863计划信息领域海量存储系统关键技术的重大项目课题组副组长兼执行组长,近期发表论文20余篇。

平面设计与动画制作

本课程包括Photoshop平面设计技术与Flash动画制作技术。Photoshop是一款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被广泛应用于平面设计、数码照片处理、三维特效、网页设计和影视制作等领域。主要讲授Photoshop的图像调整技术、绘画技术、特效技术、图像合成技术、抠图技术、真实效果表现技术等。Flash是互联网上重要的交互式动画制作工具。主要讲授Flash动画的制作流程及使用技巧。本课程采用案例式教学,包括网页片头设计、网络广告制作、电子贺卡制作、Flash MV创作、动画短片制作、Flash游戏制作等。

任课教师:

尚文倩:获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讲师。曾参加国防科工委重大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基金等项目,近期发表论文10余篇。

冯 欣:在读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计算机动画。

多媒体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

本课程将揭开功能强大、界面炫丽的Web页面和网站的神秘“面纱”。课程将使用流行的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工具,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讲授HTML语言、DIV+CSS技术、客户端脚本语言,并指导学生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Web网站。

任课教师:

张 弛:在读博士,讲师,具备较丰富的实际软件设计、开发经验。

张鹏洲:获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CNGI专项等多个项目,参与完成河北、重庆、成都等10多个电视台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规划、集成和软件开发工作。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

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构建网络应用和服务是中小企业的合理选择。课程以Windows Server2003为蓝本,讲授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网络服务与管理、网络流媒体服务等实用技术。本课程使学生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熟练运用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配置常见的网络服务器,进行网络管理;能够基于Windows 平台进行需求分析,构建综合性网络系统,使学生具备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工程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任课教师:

孙书韬:获中科院计算所博士学位,副教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近期发表论文10余篇。

李亚峰: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有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

网络多媒体技术

网络多媒体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本课程主要讲授多媒体技术中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以及数据压缩编码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较新的多媒体应用技术,包括虚拟现实、视频会议、视频点播、多媒体通信协议、流媒体等。

任课教师:

王晓宏:博士(后),副教授。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或参加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多篇论文。

周 菁:获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博士学位,博士后,副教授。长期从事大型的分布式系统设计分散算法的研究,参与完成英国贸易与工业部等多个项目,近期发表论文10余篇。

数据库应用

数据库是当代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已成为计算机学科中发展最快和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本课程从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由浅入深地学习如何应用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有效地存储、使用和管理数据,并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主要内容包括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配置安装和主要工具的使用、各种数据库对象的管理和操作技术、数据库的保护、Transact-SQL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数据库应用开发技术等。

任课教师:

王 彤:副教授,曾获优秀教学质量奖一、二、三等奖各1次,全国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发表各类论文1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教材6本。

王永滨: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委员会专家工作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分布式计算专业委员会专委,中国密码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会理事。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近期承担多项国家级项目,其中作为执行组副组长完成了国家CNGI专项“基于IPv6 的影视资料P2P内容存取中间件系统”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Internet网络系统与应用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和Internet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术,包括分组交换和广域网、TCP/IP协议、Web开发技术、文件共享、Web搜索 (搜索引擎)、虚拟社区、Internet安全和电子商务等。使学生掌握Internet工作原理,具备利用Internet进行信息获取与媒体传播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任课教师:

林卫国:在读博士,副教授。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曾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高等院校优秀科研、教学成果奖。

潘 耘:博士(后),副教授。曾获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参加了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信息产业部电子产业发展基金、科学基金等项目。

网络与信息安全

互联网和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网络与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也日显突出。本课程从网络与信息安全应用角度出发,立足于“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系统地介绍操作系统安全、病毒防护、网络监听、网络扫描、网络入侵、信息加密、身份认证、数字版权管理等基本原理和技术。通过实例讲解,将安全理论、安全技术和安全工具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应对互联网和数字传媒等行业中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

任课教师:

隋爱娜: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副教授。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 计划重大项目、国家信息关防与网络安全保障持续发展计划等多项国家重点课题研究。

姜正涛:博士(后),讲师。主持或参加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等多个科研项目。

毕业设计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本专业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完成一项设计任务。

浙江传媒大学(3)

中国传媒大学,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故简称广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等传媒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中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

2 学院简介编辑本段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艺、管、理、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东郊古运河畔,[1]校园占地708亩,校舍总面积46万平方米。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学校被誉为中国广播影视传播人才的摇篮。50多年来,学校为广播影视系统及信息传播业培养输送毕业生6万多人,培训在职人员35万多人次。校友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支从领导干部到专业人员的骨干队伍,很多人成为著名的记者、编辑、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导演、编剧、制片人、翻译和高级工程技术专家。

学校同五大洲近5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传媒机构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每年接收不同国家和地区留学生1000余名。学校为国际高校影视联合会会员。  

学校设新闻传播学部、影视艺术学部、理工学部等3个学部,设凤凰学院、电视与新闻学院、广告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媒体管理学院、社科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学院、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等12个学院及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新闻学系、传播学系、电视系、编辑学系、广告学系、广告设计系、公共关系系、国际传播系、国际关系学系、英语语言文学系、外语系、经济管理系、公共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法律系、社科系、文艺系、导演表演系、广播电视文学系、摄影系、美术系、录音艺术系、录音技术系、播音系、应用语言学系、动画系、数字艺术系、中国文学系、语言文化系、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广播电视工程系、自动化系、应用数学系、光电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等 37个系。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博士点、40个硕士点,7个专业硕士点,71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291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389人。

学校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教授、学者。专任教师900多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50%以上。聘请了100余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校建有先进的专业实验中心(室)、多媒体校园网、有线电视数字传输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和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学校努力建设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藏书105万册,音像资料50万余盒(张),报刊3,000多种,电子报刊8,000多种。 

学校是中国信息传播领域科学研究的重镇,设信息科学技术研究院和传媒发展研究院,拥有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媒体)、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心、国际文化贸易研究所及国家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等6个国家级教学科研机构,另有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学校主办《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当代电影》、《电视艺术》、《媒介》、《广告主》等学术刊物,编纂出版《中国广播电视年鉴》、《消费行为与生活形态年鉴》、《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经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学校设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采取函授、夜大、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教学模式,建立多媒体、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为信息传播领域提供全方位继续教育服务。目前在全国31省、市、自治区建立了39个分院、函授站、远程校外学习中心,在读生16500多人。  学校在六朝古都南京设立了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南广学院,规划占地面积166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300名。  

学校的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植根广播电视,面向传媒界,为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网络、出版及新媒体竭诚服务,逐步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与广播影视事业鱼水相依的行业特色;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开放式的办学特色;多学科兼容,相互交叉渗透充分体现综合优势的学科特色;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育人特色。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传媒大学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水平传播大学,成为传媒界的人才培养与人才信息交流中心、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中心、文献信息资源汇集与发散中心,成为传媒内容创研与示范平台、传媒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近9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近15000人。[2]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 
  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查看详细>>

∙ 创建时间

1954年

∙ 隶属于

教育部

∙ 学生人数

1万~2万人

∙ 院士人数

1个

∙ 重点学科

3个

∙ 学校类型

语言类

∙ 博士点个数

25个

∙ 硕士点个数

89个

学生来源

华北: 25.0%东北: 6.3%华东: 18.8%华南: 18.8%西南: 25.0%西北: 6.3%

男女生比例

男生
51.82%

女生
48.18%

∙ 特色专业

∙ 重点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

  隶属于电视与新闻学院的电视系,除了训练学生基本的新闻业务之外还要精通电视的一些相关内容,如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电视编导、电视画面编辑等,由于摄影、数字节目制作等专业课程需要大量实践,因此有条件的学生需要自备电脑、DV和相机。

广播电视编导

  分为两个方向——电视编辑方向和文艺编导方向,都是招收艺术类的考生。前者隶属于电视与新闻学院,后者隶属于影视艺术学院,当然,由于方向不同,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就各有千秋,所以要报考什么方向主要还是看个人的兴趣了。

播音与主持艺术

  分为英语节目主持方向和非英语节目主持方向,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而外语播音则更是强中之强了,不少优秀的学生都进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省级电台、电视台进行外语播音,这么好的就业是和他们的辛勤努力离不开的,因为曾经无数个清晨,他们站在校园的某个角落一遍遍地练习着外语的标准发音。

广告学

  是现在比较热门的专业,在各个媒体都占有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要想学好这个专业也不是非常简单的,因为现在观众的欣赏水平是越来越高了,所以学校也加大了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能力的培养。

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代码:130309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主要课程: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播音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相近专业: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表演导演摄影录音艺术动画艺术学影视学会展艺术与技术广播电视编导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

∙ 专业解读

∙ 开设院校

∙ 就业前景与方向

∙ 专业排名

本专业各大学的录取办法不太一样,考生要注意。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生产劳动、军事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21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播音表达的基本训练,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与节日主持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中国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心理、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 3.具有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4.了解并掌握党和国家的新闻宣传、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5.具有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节目编辑制作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日语:

专业代码:050207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基础相应语、高级相应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相应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相应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相应国家国情等。

相近专业:英语俄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泰米尔语普什图语世界语孟加拉语尼泊尔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荷兰语芬兰语乌克兰语梵巴语缅甸语蒙古语泰语印地语朝鲜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德语法语葡萄牙语波斯语乌尔都语希伯莱语希腊语挪威语丹麦语冰岛语翻译意大利语老挝语商务英语

∙ 专业解读

∙ 开设院校

∙ 就业前景与方向

∙ 专业排名

该专业向广大的应届生们打开了通过招聘出国工作的大门。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日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言基础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相应语言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掌握较系统的日语文学基础知识,了解我国国情和日本国社会文化,具有运用日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相应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相应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传播学:

专业代码:050304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中外新闻传播史、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舆论学、文艺美学、基础摄影、影视导论、影视脚本创作、电视节目制作、摄像技术与艺术、电视新闻与纪录片、科教片编导创作、电视节目编辑、媒体动画与制作、网络传播与文化、多媒体应用技术、网络媒体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广告学通论、广告视觉设计、媒介组织学、传播学研究方法等。

相近专业:广告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 专业解读

∙ 开设院校

∙ 就业前景与方向

∙ 专业排名

本专业具有鲜明特色,特别是在农业科教影视领域具有独到的优势。为了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本专业还设置了影视传播和传播理论与实务两个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选择相关专业方向深入学习。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初级实习、毕业实习等,一般安排3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有宽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传播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和使用现代传媒技术能力,富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媒体传播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信息化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掌握现代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多媒体传播的基本技能,胜任从事影视传播、新闻传播、网络传播、广告及媒介经营管理的工作和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传播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广告企划制作、公关活动策划与执行、媒体运营、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等业务知识与技能;
3.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
4.了解中外传播媒体工作现状与发展趋势。

浙江传媒大学(4)

韩国大学传媒专业

专业解析

韩国的传媒专业比较细化,课程设置和所学内容都结合了理论和可操作性,主要包括媒体信息学、新闻广播学、言论信息学、资讯管理、媒体信息学、新闻广播学、言论信息学、新闻与宣传、资讯管理、文艺创作、创意写作、戏剧艺术学、广告与宣传、报纸与广播学、新闻与信息学、信息管理学、演艺经营学、电影影像学等等。

就业前景

传媒业在国内外都属于比较热门的行业,同时新时代新媒体让从业人员有了新挑战新机遇。就读传媒专业的话,大家在毕业之后可以有以下这些就业前景。

1、新闻类传媒
现在的新闻传媒行业除了电视报纸等传统新闻之外,还有网络新闻等媒体平台,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算很单一。不过事情这类专业一般都有语言成绩的要求。
职业方向:可以进入各大中小型的报纸和新闻出版社工作,也可以从事广播电视和网络的媒体新闻工作,另外,还可以在广告、出版、公关、等领域工作。

2、营销广告类传媒
广告、市场营销、文化研、究文化政策都在这一行业方向的包括之列。
职业方向:既可以在政府部门入职,也可以在私企单位从事工作,其工作内容包括消费者营销、销售、品牌经理、广告设计、营销咨询等。

3、大众传媒类
在该专业前景中,像大众传媒、公共关系都属于大众传媒类。
职业方向: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公共人员,在企业,政府,社区,教育机构,酒店,医疗福利机构,文化交流组织等行业找到理想的工作。

院校推荐

首尔大学

首尔大学是一所4年制综合类大学,每个专业在韩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传媒专业课程:视觉传达、影视传达、动画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室内装潢设计专业、设计理论专业。首尔大学是韩国的一所世界级著名研究型国立综合大学,被认为是韩民族最高学府。首尔大学图书馆有7所分馆,馆藏丰富,有350万藏书,1000多类学术期刊,33000电子期刊收集,以及88000册非书资料。
传媒类专业申请要求:本科基本要求TOPIK4。研究生基本要求TOPIK5-6,而且最好是本科最好相关专业或有相关的实习工作经历。韩语零基础的学生,可以先申读语学堂。

高丽大学

高丽大学传媒系之所以成为传媒人的养老基地,是因为有理论和实习并行的教学方式。传媒系的教学计划是通过设置纯粹理论和言论媒体现场实习,广告制作实习,放送制作实习等实习科目,教授“韩国言论史”,“大众传媒原论”等理论,培养广告人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
传媒专业课程:传媒学入门,传媒写作,新闻,新传媒,传媒法,放送电影论,影像美学理论,放送电影批判,组织传媒,媒体企划,广告PR事例研究,媒体产业论,言论历史,放送新闻报道,多文化社会和媒体,影视制作实习,媒体经营,媒体效果理论,网络传媒论,媒体政策论,言论自由和伦理,放送电影特讲,韩国文化和媒体。

中央大学

中央大学整体综合竞争力排名全韩第8名(2015),以新闻系、戏剧系、电影系和摄影系最负盛名。其中戏剧电影系是全韩国最高的戏剧表演和影视艺术教育机构之一,培养出了众多顶尖的演艺界和文化界人士。

庆熙大学

庆熙大学至今开设了人文、社会、理工、医学、艺术、体育等方面的100多个专业,其中经营学、经济学、医学、新闻信息学方面的研究业绩尤为突出。
庆熙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部有2个专业,分别是新闻与大众传播、视觉传播与信息研究。新闻与大众传播关注的是印刷和广播新闻、广告和公共关系,而视觉传播与信息研究主要是光柱视觉和人际传播、新媒体和数字化生产方面的最新传播技术。
校友名人:郑智薰(Rain)、沈昌珉(东方神起) 、G-Dragon(权志龙,BIG BANG)、曺圭贤(SUPER
JUNIOR)、朴娜莱(spica)、大成(BIG BANG)、朴有天(JYJ)

成均馆大学

成均馆大学有着600多年的建校历史韩国名校,全韩排名第四世界超一流企业—三星集团做学校财团, 财政实力雄厚,本科根据GPR提供10%、20、35%奖学金,研究生提供50%奖学金。强项专业:经营系,经济系,贸易系,新闻媒体,手机设计系,半导体系。

东国大学

东国大学尤其以演艺界和文化界名人辈出的戏剧电影系和影像研究生院而闻名,该院系目前是全韩国最高的戏剧表演和影视艺术研究学府之一。
知名校友:安七炫、林允儿、李多海、全智贤

浙江传媒大学(5)

【中国传媒大学排名】中国传媒大学特色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录取分数线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 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广播影视艺术、信息科学与技术为龙头,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设有14个学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类别,78个本科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488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1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606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15472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25人,其中专任教师1044人。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近年来,有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16人次进入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工程”,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5人次荣获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27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实力得到增强。同时,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作为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传媒内容和形式创新研究、传媒高新技术研发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学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语言分中心、新媒体研究中心和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学校主持完成了国家数字中短波广播技术标准制订与系统研制、参与国家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标准制订,在数字广播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学校办有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现代传播》。 学校建有校园多媒体网络、数字有线综合业务网、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有“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和“广告实践教学中心”;多媒体教室、演播馆、实验室等装备精良,功能完善;图书馆形成了信息传播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体系。 学校与20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科研与传媒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欧洲传媒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由我校主办的亚洲传媒论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中国传播论坛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已成为国际传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学校设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采取函授、夜大、现代远程教育等多种教学模式,建立多媒体、多形式、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为信息传播领域提供全方位继续教育服务。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9个分院、31个函授站、32个远程校外学习中心。 学校通过合作办学在六朝古都南京设立了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南广学院,规划占地面积1660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已建设用地810亩,完成校园建筑32.4万平方米。学院设立32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 面向未来,中国传媒大学正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发展理念,坚持内涵式发展,以质量、管理、特色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为建设国家传媒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和信息资源库,实现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中国传媒大学招生网站: >

浙江传媒大学(6)

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已正式进入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

中国传媒大学的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

目前,学校设有6个学部、1个协同创新中心,5个直属学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8个专业硕士类别,87个本科专业。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我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6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000余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300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截至2017年10月,共有教职工2021人,其中专任教师1150人,正高级300人,副高级442人。学校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其中包括:3名双聘院士,3人入选“长江学者”,4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近年来,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分别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还有2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等。学校还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日益增强。

作为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传媒内容和形式创新研究、传媒高新技术研发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学校建有艺术研究院、传播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和文化发展研究院,建有国家广播电视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语言分中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全国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文化部国家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首都传媒经济研究基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基地、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基地、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数字动画技术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现代演艺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视听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传输部级重点实验室、信号与信息处理部级重点实验室,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全国高等教育质量检测评估研究基地。学校主持完成了国家数字中短波广播技术标准制订与系统研制、参与国家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标准制订,在数字广播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学校办有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现代传播》。

学校建有校园多媒体网络、数字有线综合业务网、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动画与数字媒体实验教学中心,6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告实践教学中心,动画实验教学中心,影视艺术实验教学中心,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教学中心,播音主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媒体教室、演播馆、实验室等装备精良,功能完善;图书馆形成了信息传播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体系。

学校与20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科研与传媒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09年学校发起成立了“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27个国家和地区的65所知名传媒高校加入“联盟”。学校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欧洲传媒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由我校主办的亚洲传媒论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中国传播论坛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已成为国际传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浙江传媒大学(7)

中国传媒大学

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

2019年暑期班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本辅修/双学位专业是为适应我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对管理人才的紧迫需求而设置,课程能够与中国传媒大学各类本科专业已有教学内容对接,提供有本校特色的管理学课程,确立宽口径、跨学科、强能力的培养思路,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质,了解和掌握文化产业领域经营特点和运作规律,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知识基础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能够为学员在文化产业、媒体及政府相关部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运营和传媒管理、文创项目策划和执行等相关工作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1. 招生对象:

校内:本校2018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注意:本校本科在读同学报名暑期班者,须自行确保暑期课程安排与主修专业小学期实践安排不冲突,以免影响主修实践学分。

校外:在校学生,须是2018级及以上年级在校本科生(能授予学士学位的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社会人员,须已获得教育部承认的本科学士学位。

2. 招生条件:

校内:德智体全面发展,能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

校外:在校学生要求全部必修课程及格(重修重考及格课程视为及格),学有余力;社会人员将根据面试考核、工作经历及学历背景等情况综合考量择优录取。

所有校外同学需参加面试。

三、修业年限

两年(校外同学的辅修/双学位学制统一为两年,不再予以申请一年辅修毕业)。

四、免修公共选修课

本校学生所学辅修/双学位学分可计入公共选修课学分(通识教育拓展课学分)。

五、授予证书:学习完毕,成绩合格,在主修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时,授予中国传媒大学辅修/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

六、开设课程(见附表2)

七、授课时间

第一学期:2019年8月 课堂教学

第二学期:2020年8月 课堂教学

第三学期:2020年9月-12月论文写作

(具体课程安排详见开学后的课表)

八、辅修学费

参照我校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课程模块与实践模块每学分257元,32个学分合计8224元;毕业设计每学分200元,共8个学分,合计1600元。每学期缴纳的学费根据实际开课学分确定。两年学习的总学费为约9824元。

九、招生时间安排及报名方式

第一阶段 网络预报名:

6月6日—7月14日,请将《附件1:2019年暑期辅修双学位报名数据表》填好后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第二阶段 现场提交纸质版报名材料:

7月13日—7月14日,所有报名同学须提交以下材料:

打印《附件2:2019年暑期辅修双学位专业报名表》交至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一号中国传媒大学32号楼103办公室。

本校同学于面试当天提交报名表,无需面试。

非本校在读本科同学面试时还须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1)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彩色证件照1张(制作听课证所用,请务必提交,并在照片背后用铅笔或圆珠笔标明姓名、学校)

3)本科未毕业同学请提交由在读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盖章的在读证明一份(如所在学校无固定模板,可下载附件3中的在读证明模板填写后盖章。如所在学校有固定模板,证明内容中需说明系全日制本科在读);已毕业同学请提交毕业证书与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所有网报同学以现场提交纸质材料为确认报名意向,未及时进行网报的同学,也可现场提交报名表。)

第三阶段 面试及录取

1、面试时间:7月13日—7月14日,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

不能到达现场的同学,可以进行远程视频面试,具体方式再通知。

视频面试同学纸质材料接收地点(只接受顺丰快递,其他快递无法送达学校内且易丢失):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32号楼103 孙老师

电话: 010-********

2、公布录取名单:7月17日

第四阶段 开课:缴纳学费、领取听课证、开始上课

7月18日-7月22日,缴费请见届时具体通知安排

8月1日至8月底上课,领取听课证及课程安排请见届时课表安排

咨询电话:010-********

翟老师 188********

李老师 188********

孙老师 185********

更多详情请见教务处网站公告或文管汇微信公众号。如有疑问,可扫码进文管招生咨询群咨询。

十、备注

附表1:专业介绍

附表2:课程设置

附表3:课程简介

附表4:常见问题释疑

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

2019年6月


附表1:

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介绍

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北京市特色专业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中国文化产业“学院奖”主办发起专业

中国最早进行文化产业管理试点专业、培养传媒领军人才专业

贯通本硕博各层次全过程教育体系、高升学率高就业率学科专业

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发起专业

教学实践足迹覆盖台湾、港澳、北京、深圳、上海、杭州、西安等各地专业

荟集国家文化产业领域的名师及业界导师等多方资源共同授课专业

建有国家文化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理论研究基地、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产业年鉴》(中、英文版)编辑部、《文化经济研究》编辑部等多个学术研究平台。

十九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新时代,立足于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融合性产业不断整合并快速发展,为国家乃至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了活力。然而,文化产业不断结构性调整提升的同时,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却异常缺乏,已然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据悉,纽约文化创意人才占都市人才就业人数总和的比例约为12%,伦敦为14%,东京为15%。而中国文创人才还不到总人口的1%,我国文化产业业界对具有专业背景和丰富经验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提出了强烈需求。

中国传媒大学是全国首批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的四所高校之一,见证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正式设立到迅速壮大的整个发展历程。从2004年设立专业至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国家交叉学科重点培养,北京市交叉学科重点培养对象。根据iPIN中国大学各院系就业大数据显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被评级为A+,在近200所开设高校中名列前茅。2006年-2018年,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历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四个阶段。现有专职教师30人,已形成由一批知名专家学者领衔,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招生的跨学科、多元化的研究团队。

中国传媒大学所开设的辅修/双学位专业,能使学生在学习新闻、影视、动画、广告、外语、文学、工程等主修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文化产业的运营管理知识,更好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够将主修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的知识有机融合。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不局限于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更容易从经营管理者的角度进行职业设计和规划,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增强个人就业竞争力,同时满足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紧迫需求。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自开办以来,积极引进和培养专业师资,逐步建立起一支学历背景多元、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团队教师的研究方向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传播学多个学科领域,学术能力优异,实践经历丰富,能够很好地满足该学科发展对于交叉学科特点的要求。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学院鼓励并大力扶持学科带头人、主讲教师、骨干教师,着力打造名师品牌,提升教师队伍的社会声望,带动教师队伍整体迅速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特别注重实践教学部分,在这方面进行诸多尝试,以“围绕专业学习,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原则,形成系统化、科学化、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学院内的学术平台和专业实验室,由教师指导学生从事文创产品研发、创作和文化项目的策划及管理。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


附表2:

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部分课程设置


附表3

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部分课程简介

文化产业管理辅修课程适合我校各专业学生学习,在培养学生管理者思维与能力的同时,还强化了我校在文化传媒领域的学科特长,教授独具特色的产业管理知识。课程全部精选自我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该专业2010年被确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北京市特色专业,今年入选北京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辅修专业的授课教师主要来自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富于教学经验,长期授课获得学生好评;同时,亦有来自学校培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的知名授课教师,所开设的课程在业界享有良好声誉。此外,我们每个学期还会邀请业界特聘的专家学者来给学生做专业讲座,加强学生对文化产业实践项目的了解,并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开阔的思路和方向。增加学生毕业后择业、创业的竞争力。

文化产业前沿

通过课程的设计,以问题为导向,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点领域相结合,开展对文化发展战略、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政策的学习。让学生对于我国文化发展中的政策保障和规范有深刻了解,从政策内容、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果等多个层面对文化政策进行学习,理解我国文化发展政策的基本内容框架,掌握我国文化发展政策制定的基本方针、时代演变和具体内容,深刻理解前沿领域内容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结合具体案例加强文化政策解读和产业应用能力。

文化项目管理

本课程针对文化项目策划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梳理和讲解,主要内容囊括文化项目策划的分类原则和标准、文化项目数据挖掘、项目市场调研、SWOT分析以及文化项目策划策略(产品,价格,渠道)、文化项目计划、管理、实施环节的分析等方面。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项目策划这门课程的理解,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在阐明理论的同时,收录了国际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策划方案等一些最权威、最新颖的案例和相关资料链接;针对文化产业领域最新动态进行解读,并结合之前大量文化项目调研与策划过程中所积累的鲜活生动的案例与实战经验,以增强理论分析的丰富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希望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从本质上对文化项目策划这门课程和策划的运作流程有一个实质性的理解和把握,谙熟现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基本理念与原理,掌握文化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商业模式的变化及创意方法具体而系统的方面,学以致用,融汇贯通。

文化创意视角下的城市更新

本课程立足于文化创新,以城市发展为载体,探讨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内生力量,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分析城市更新中文化空间的演进,文化产业结构的变动,文化功能的凸显和文化品质的营造。

流行文化研究

本门课程聚焦流行文化,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对形形色色的流行文化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探索这些“下里巴人”背后的通俗美学、意识形态、青少年亚文化、社会抗争、族群冲突、阶层隐喻和性别内涵,以图帮助学生透过这些耳熟能详又光怪陆离的文化万花筒,理解当下的中国社会景象。

公共文化管理

本课程将公共文化管理的一般理论、普遍规律与公共文化服务运作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系统介绍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基本理论、目前的发展现状、国家的发展战略、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通过本课程教学,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项目策划,包括项目背景介绍、项目特点、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评估方式等,为学生建立起公共文化管理的理论框架,同时全面扩宽学生的视野,为专业领引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公共文化管理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了解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基本规律、运作流程和管理实践。

影视产业研究

本课程系统研究影视产业全产业链,对制作、投融资、发行放映与播出、衍生品等环节,以及政策管理与行业规范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同时,基于互联网与新技术的发展环境,关注并解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影、电视产业发展,新技术为影视产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旨在通过对影视产业的内涵外延、理论基础、产业特征及运作机制进行探讨,使学生熟悉产业链环节,了解影视产业发展规律,掌握影视产业运营管理的基本技能。

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实务

《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实务》是一门深入研究文化产业园区规划的普通规律和一般方法的课程。本课程不仅是研究如何在文化经济的大范畴中谋划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同时也要告诉学生如何有效推进传统经济空间的文化创意化发展。该课程实践性较强,重在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理念及培养学生多元的文化创意思维。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文化产业园区的基本概念与双重属性、规划理念与实施路径以及作用方式与评价体系,掌握文化产业园区规划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将之综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培养学生对于文化产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演艺产业研究

本课程旨在帮助相关专业学生了解演艺产业领域的基本知识与前沿动态,拓宽在该行业领域的视野,就演艺产业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各个方面的运营管理、展示与传播等进行案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具体领域的管理及实践能力。

文化市场调查与预测

课程聚焦文化行业及相关领域,系统阐述认知文化行业市场状况、研究市场发展与变化规律、预知市场未来表现的理论和方法。本课程的目标在于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其市场敏锐度及解决市场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市场调查的重要性,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以及工作流程,并能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基本的数据分析。重点培养学生较好地开展市场调查、分析、预测和解决企业相关市场问题的能力,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问题、搜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任务驱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技能实践,要求学生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到实践中确立课业选题或能够根据给定的实际企业项目完成任务。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

本课程旨在帮助相关专业学生掌握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管理、文物建筑利用、文化遗产旅游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培养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记录、保护、管理、展示以及开发利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课程将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开设文化遗产调查与记录、文化遗产管理与运行、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递进式案例教学模块,以文化遗产相关应用性科研项目带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文化遗产行业实践能力。

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发展方向与一线动态,拓宽学生在各级文博、非遗、文旅、文化文物创意产品开发等相关行业领域的视野。

国际文化产业热点问题研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及世界经济的转型与融合,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逐渐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在经济持续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的作用下,文化产业渗透到金融、科技、艺术、经济等各个方面,需要复合型、跨学科背景的、关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前沿和热点的具有全球视野的文化产业人才。

本课程为学生系统介绍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行业情况和政策环境,以文化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国际关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角度展开对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热点问题的专题学习和研讨。通过对主要文化产业大国的文化产业热点问题的深入剖析,探求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与教训,促进学生加强对文化产业中外不同发展状况的了解与认知,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思考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

管理学原理

本学科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人类近代史上发展最迅猛,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为重大的一门学科。按照当代管理学使命的经典说法,《管理学原理》不仅是研究人们如何正确地做事,而且要告诉人们如何做正确的事。作为管理类课程的基础理论课程,它在理论上有较大的深度和广度,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管理思维模式的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掌握管理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管理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管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为今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和从事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实践课程与讲座模块

管理学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教师的课堂讲授只是为学生洞开一扇通向管理学的窗户,使学生减少不必要的实践摸索,通过学习前人的理论方法,获得学识高度。实践课程模块,则可以使学生能接触社会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和了解企事业单位的运行方式,并最终内化成自己的能力。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课程特别设计了“理论+实践”的课程模块,除了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学以外,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邀请行业管理者来给学生讲座,或把学生带进企业参观调研,让学生得到更多实践机会。

文化产业管理学院近年来分别在台湾、港澳、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大连、西安等地举行了多个教学实习实践活动,由骨干教师作为指导老师,通过教学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了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了校外实践渠道;通过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了人才素质。这些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重要管道;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入合作的重要平台。

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的教学实践活动还包括:

组织学生前往杭州参加“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论坛”;参加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创价学会和海峡两岸文创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共同主办的“我的民俗相册”两岸青年摄影比赛总决选等活动。

组织学生前往百度、可口可乐、中影、北京俏佳人传媒公司、艾忒堡西洋艺博馆、长安大剧院、梅兰芳大剧院、电影博物馆、国家大剧院等公司单位调研、座谈,并参与相关的项目策划宣传实践。

毕业设计模块

本专业的毕业设计由两个部分组成,学生可以任选其一完成。

一是,可以撰写一万字左右的专业科研论文,参加由专业老师团队组织的毕业答辩;

二是,由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5人,鼓励学生跨学院建组)撰写一个文化产品商业项目的《商业计划书》(该项目必须具有原创性,计划书不少于一万字),并参加答辩。要求该计划书能够反映本专业课程所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成果需达到中国传媒大学“大学生创业大赛”入围标准,成绩将由答辩组老师共同确定。
附表4:常见问题释疑

1、 问:我是本校在读的学生,因为时间的关系,如果只学习一年,能否获得辅修证书?校外人员情况呢?

答:可以。参加报名学习的同学,完成一年学业后可以获得辅修毕业证书;完成两年学业的,获得辅修/双学位学士学位证书。

校外报名的人员目前只接受两年的辅修/双学位报名。

2、 问:参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对毕业生的学业深造、就业前景等有何作用?

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总体定位是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机构,国营及民营影视制作公司、文化经纪公司、文化艺术团体等单位培养既具有较强的艺术鉴赏力、懂得艺术创作规律和业务流程,又具备较强的现代企业管理能力、市场调研能力、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能力和经营、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参加文管专业辅修/双学位的学习,为学生开拓更加多元化的学习视角,构建更加科学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未来更可能成长为懂经营善管理的传媒人才,经过我们几年来的追踪调研了解,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着很高的竞争能力,就业率为100%;同时也有很多文管辅修/双学位专业的毕业生因为辅修的学习,对该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考取或者正在备考本专业的研究生。

3、 问:我是学校非文管专业的学生,对这个专业并不熟悉,学习该专业是否合适?此外,该专业辅修/双学位目前是否接受校外人员咨询与报名?

答: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适合学校各个专业的在读的学生报名学习。

我院根据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方式,设计了较为饱满的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课程体系,学时较为充分,教学环节设置十分深入,能够较好地与中国传媒大学各类本科专业已有教学内容对接,更好地确立宽口径、跨学科、强能力的培养思路,为学生在知识储备、增加就业竞争力等方面满足需求。

根据学校的政策和设计,从2018年开始,文管辅修/双学位专业目前接受校外人员的咨询与报名。

4、 问:文管专业的办学力量和教学实践环节的情况如何?

答:2010年,我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获批成为“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经过几年来的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软硬件条件均有很大提升。2018年,入选北京高精尖学科。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专业的所授课程,全部精选自我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自2009年到至今,从辅修办学到辅修/双学位办学,已经连续培养了数届学生,逐渐摸索出适合各专业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相匹配的教师团队也已经成熟。

此外,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着“厚基础、强特色、重落点”的建设理念,立足传媒大学的品牌特色和影视行业的传统优势,文、经、理充分交叉,致力于打造优秀的国家级特色专业。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专业在课程设置和课堂讲授内容上都做了一定的调整,为了缩短课程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实践基地,如时尚集团、乐视影视、腾讯娱乐、阿里影业等;此外,在专业主题的暑期小学期项目安排上,我专业与北京、上海、深圳、上海、杭州、西安、港澳、台湾等地多方面合作,由专业教师带队调研知名文化产业地标及演出活动,一方面大大加强学生对大型文化产业实践项目的了解和理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开阔的思路和方向。

5、 问:学费是如何收取的?

答:参照我校本科专业收费标准,按学分收取费用。课程模块与实践模块每学分257元,32个学分合计8224元;毕业设计每学分200元,共8个学分,合计1600元。每学期缴纳的学费根据实际开课学分确定。两年学习的总学费为约9824元。

6、 问:我想进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管理辅修/双学位的相关情况,该怎样获取信息?

答:可以关注中国传媒大学教务处官方网站或文管汇微信公众号。

浙江传媒大学(8)

中国传媒大学

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主要参考书目

专业/领域

考试科目

(代码)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产业经济学

9001

经济学综合(含系统经济知识)

①《系统经济学探索》

昝廷全

科学

②《产业经济系统研究》

昝廷全

科学

③《中国传媒经济》(1-4)

昝廷全

科学

政治学理论

9002政治学综合

①《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王浦劬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徐大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关系

9003

当代国际关系

①《当代国际政治析论》

王逸舟

上海人民

②《国际政治概论》

李少军

上海人民

外交学

9004

外交学理论与实践

①《当代外交学》

陈志敏等

北京大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牛军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00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高等教育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

陈力丹

复旦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9006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①《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张耀灿

高等教育

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郑永廷

高等教育

③《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中国传媒大学

9007

传媒政治

①《传媒政治》

李宏

中国传媒大学

②《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

中国传媒大学

文艺学

9008文艺美学

①《文艺美学》

胡经之

北京大学出版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9009应用语言学

①《应用语言学概论》

于根元

商务印书馆

9010对外汉语教学

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赵金铭

商务印书馆

9011自然语言处理

①《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

王晓龙 关毅 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

汉语言文字学

9012语言学概论

①《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

9013

中国古代文学史

①《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

②《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主编

人民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9014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②《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颜浩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9015中、外文学史知识与常识

①《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

②《中国现代文学史》

程光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③《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④《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上、下),

郑克鲁

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语言文学

 

9016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①《语言学教程》(第三版)

胡壮麟

北京大学,2006

②The Study of Language

Yule, G

CUP/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000

9017英美文学

 

①《英国文学选读》(第二版)

王守仁

高等教育,2005

②《美国文学简史》(第二十四版)

常耀信

南开大学,2008

③《文学原理教程》

金莉、张剑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9018英汉互译理论与影视译制技巧

①《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Bassnett, Susan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

②《影视译制概论》

麻争旗

中国传媒大学,2005

③《笔译理论与技巧》

何刚强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

9019英语新闻业务

①《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1999

②《英语播音发声教程》

吴敏苏

中国传媒大学,2010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

 

9020跨文化交际与语言传播

①《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胡文仲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②《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 

朱永涛、 王立礼主编

高等教育,2005

③《西方文化史》

庄锡昌

高等教育,

2011

④《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

⑤《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1999

⑥近两年新华社中英文稿、《中国日报》、《纽约时报》、《时代》周刊以及《人民日报》、《世界知识》和《欧洲》杂志中有关语言对象国社会、文化、外交和经济的消息和评论等。

9021语言学及二语习得知识 

①《外语教学与学习 — 理论与实践》

马丁·韦德尔/刘润清

高等教育,1995

②《语言学概论》

王德春

上海外语教育,1997

③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2nd)

Cook,V, ed.

Arnold ,1996

④《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束定芳、庄智象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新闻学

9022

新闻史

①《外国新闻史教程》(修订版)

李磊

中国传媒大学

②《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哈艳秋

中国广播电视

③《国际新闻界》(期刊)、《新闻大学》(期刊)、《现代传播》(期刊)

 

 

9023

新闻理论

①《新闻理论》

雷跃捷

中国传媒大学

②《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工程重点教材)

集体创作

高等教育2009

③《新闻理论教程》

何梓华

高等教育

④《媒介批评》

雷跃捷

北京大学

⑤ 与专业相关学术刊物

 

 

9024

新闻业务

①《广播新闻业务》

曹璐、吴缦

北京广播学院

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王振业

北京广播学院

③《新闻报道新思路》

陈作平

中国广播电视

④《网络新闻编辑》

邓炘炘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⑤《网络传播学》

吴风

中国广播电视

9025

报刊理论与实践

①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卷、2009卷、2010卷)

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等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

传播学

9026

理论传播与传播史

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与广播电视》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②《中西新闻比较论纲》

童兵

新华出版社

③《新闻媒介通论》

袁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实践》

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

⑤《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027

应用传播

①《电视收视率解析》

刘燕南

北京广播学院

②《受众分析》

刘燕南等译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传播研究方法》

刘燕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④《广播经营战略研究》

凌昊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媒介经营管理》

凌昊莹

复旦大学

9028

媒介与女性

①《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

刘利群

中国传媒大学

②《女性主义媒介研究》

(荷)祖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

(美)朱丽亚•T.伍德

暨南大学出版社

9029

国际传播

①《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

[法]阿芒·马特拉

中央编译

②《国际传播学》

关世杰

北京大学

③《传播的观念》

陈卫星

人民出版社

④《国际政治传播》

李智

北京大学

9030

教育学

①《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

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9031

电视文化传播

①《传播学总论(第二版)》

胡正荣

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文化研究读本》

罗钢 刘象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③《重组话语频道》

罗伯特·C·艾伦编,麦永雄柏敬则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④《电视学》第二辑

刘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9032传播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

柯惠新等

北京广播学院

9033传播心理学

①《大众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②《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刘京林等编著

中国传媒大学

③《新闻心理学概论》

刘京林

北京广播学院

④《广告心理学》

余小梅

北京广播学院

9034法学基础

①《法理学》

葛洪义

中国政法大学

②《宪法学导论》

张千帆

法律

③《民法学》

江平

中国政法大学

④《新闻传播法教程》

魏永征

中国人民大学

⑤《影视法导论》

魏永征、李丹林

复旦大学

⑥《大众传播法学》

魏永征、张鸿霞

法学

国际新闻学

9035

国际新闻

①《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传播学》

鲁曙明、洪浚浩

中国人民大学

②《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徐耀魁

新华

③《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

蔡帼芬、徐琴媛

北京广播学院

④《事实与虚构: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蔡帼芬、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李良荣等

复旦大学出版

⑥《中外新闻传播史》

刘笑盈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⑦《国际传播学导论》

郭可

复旦大学出版

⑧ 杂志 《China Media Research》2006-2008

 

 

广播电视新闻学

9036

广播电视史

①《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

哈艳秋等

中国广播电视

②《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上/下)

赵玉明

北京广播学院

③《外国新闻史教程》

李磊

中国广播电视

9037

外国广播电视

①《当代西方新闻媒体》

李良荣等

复旦大学

②《世界广播发展研究》

张彩

中国传媒大学

9038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

①《电视学系列教程》中的《电视新闻节目研究》

叶子

北京师范大学

②《电视采访学》

叶子、赵淑萍

北京师范大学

③《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

何苏六等译

中国传媒大学

④《电视新闻摄影》

任金州

北京师范大学

9039

广播理论与实务

①《广播新闻理念与实务创新研究》

曹璐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②《广播新闻业务》

曹璐、吴缦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③《动力与困窘--中国广播体制改革研究》

邓炘焮

中国经济出版社

④《广播频率专业化研究》

邓炘炘、黄京华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舆论学

9040

舆论学原理

①《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工程重点教材)

集体创作

高等教育2009

②《舆论学概论》

刘建明等

中国传媒大学2009

③《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

韩运荣、喻国明

中国传媒大学2006

④《公共舆论》

【美】李普曼

上海人民2002

编辑出版学

9041

编辑出版理论

①《管理学》

[美]罗宾斯等

人民大学

②《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上海辞书

③《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上海辞书

④《经济学》

萨缪尔森等

人民邮电

9042 媒介融合

近两年的《编辑学刊》(期刊)、《现代传播》(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期刊)

广告学

9043

广告综合理论

①《有效的品牌传播》

张树庭、吕艳丹

中国传媒大学

②《广告策划》

黄升民

中国传媒大学

③《广告调查与数据库运用》

黄京华

东南大学

④《媒体与广告》

⑤《中国广告图史》

钟以谦

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

人民大学

南方日报

传媒教育

9030

教育学

①《教育学》

王道俊、王汉澜

人民教育

或《教育概论》

叶澜

人民教育

②《简明中国教育史》

王炳照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③《外国教育史》

王天一等

北京师范大学

④《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

人民教育

传媒经济学

9044

传媒经济管理综合

①  《经济学原理》

曼昆

机械工业

②  《管理学》

周三多

高等教育

③  《媒介经济学》

霍斯金斯

暨南大学

④  《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

李怀亮

广东人民

⑤ 《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

何群

高等教育

⑥ 《 传媒经济学教程(07版)》

周鸿铎

首都经贸大学

⑦《传媒经济学:理论与案例》

卜彦芳

中国国家广播

广播电视语言传播

9045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

①《中国播音学》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②《播音语言通论》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③《语言传播文论》(共三集)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9046

汉语普通话教学与水平测试

①《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

商务印书馆

艺术学

9047艺术作品评论

①《中外艺术关键词》(上、下)

施旭升

江苏人民

音乐学

9048音乐基础理论

①《曲式与作品分析》

吴祖强

人民音乐

②《和声学》

斯波索宾等

人民音乐

③《基本乐理教程》

晏成佺、童忠良、钟峻程

人民音乐

美术学

9049美术或影像创作

不指定

9050

美术专业理论

①《中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青年出版社

②《外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青年出版社

③《艺术发展史》

E·H·贡布里希

天津人民美术

设计艺术学

9051

设计艺术史论

①《设计史》

芦影、张国珍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版

②《中国历史研究法》

钱穆

三联书店,2008版

③《观看之道》

(英)约翰・伯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④《视觉文化读本》

罗岗、顾铮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版

9052

广告设计

①《中国美术史》

不指定

不指定

②《西方美术史》

不指定

不指定

③《设计史》

芦影、张国珍

中国传媒大学

9053

中国书画

①《电视美术》类

叶建新等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②《中国书法史论》类

不指定

不指定

③《中外美术史》类

不指定

不指定

戏剧戏曲学

9054

戏剧作品分析

不指定

电影学

9055

电影作品分析

①《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

刘书亮

北京广播学院

②《世界经典电影分析与解读》

潘桦

中国广播电视

③《当代欧美名片评析》

胡克

北京广播学院

④《当代电影》杂志

 

 

9056

影视制片管理

①〈独立制片〉

高福安等

北京广播学院

②《电视剧制片管理》

张明智等

电视剧制片人持证上岗培训教材

广播电视艺术学

9057电视文化与艺术理论

①《电视艺术学》

高鑫

北京师范大学

②《电视文化学》

陈默

北京师范大学

③《电视艺术哲学》

苗棣

北京广播学院

④《电视的观念:胡智锋自选集》

胡智锋

北京广播学院

⑤《电视节目类型学》

徐舫州、徐帆

浙江大学

9058

电视作品分析

①杂志《中国电视》、《当代电视》、《当代电影》《现代传播》 (2009/1-2009/12)(2010/1-6)

9059

电视文艺作品分析

①杂志《中国电视》、《现代传播》 (2009/1-2009/12)(2010/1-6)

9060

影视剧作品分析

①《故事》

(美)罗伯特﹒麦基

中国电影

②《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美)悉德﹒菲尔德

中国电影

③《当代欧美名片评析》

胡克

北京广播学院

④《中国优秀电影电视剧赏析》

刘书亮

北京广播学院

9061

影视作品分析

①《摄影构图艺术》

李兴国

北京师范大学

②《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

刘书亮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剧鉴赏》

刘晔原

高等教育出版社

9062

录音节目分析及后期制作

①《录音声学》

林达悃

中国电影

②《艺术录音基础》

伍健阳

中国广播电视

③《立体声拾音技术》

李伟

中国广播电视

④《数字影像声音制作》

王珏(译)

人民邮电

9063

广播电视语言艺术

①《播音发声学》

徐恒

北京广播学院

②《播音创作基础》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③《中国播音学》(修订版)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④《播音语言通论》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⑤《语言传播文论》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动画学

9064

故事创意与命题论文

①《动画概论》

贾否、路盛章

北京广播学院

②《中外美术史》

任选

任选

③《动画创作基础》

贾否

清华大学

④《世界电影史》  

任选

任选

⑤《中国动画年鉴》2007、2008、2009

廖祥忠主编

 

数字媒体艺术

9065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考试方式:命题论文写作)

①《艺术发展史》

贡布里希

天津人民美术

②《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

中国青年

③《世界电影史》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译者:陈旭光

北京大学,2004

④《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五版)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

中国传媒大学

⑤《数字媒体导论》

Richard Lewis、 James Luciana著 郭畅译

清华大学

⑥《现代传播》和《CGM》杂志近一年各期

 

游戏

9066游戏策划与游戏产业

①《数字游戏策划》

黄石、丁肇辰等

清华大学

②《深入理解游戏产业》

陈根浪等译

机械工业

③《顶级游戏设计:构造游戏世界》(Ultimate Game Design: Building Game Design)

(美)梅格斯 著,陈贵敏,杜敬利,韩琪 译

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

艺术与科学

9067新媒体艺术与技术

①《新媒体艺术》

张燕翔

科学出版社

②《虚拟现实技术》

胡小强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计算数学

9068计算方法

①《数值分析》(第四版)

李庆扬、王能超等

 清华大学

9069数据结构

①《数据结构》(C语言版)

严蔚敏、吴伟民

 清华大学

应用数学

907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

盛骤、谢式千等

高等教育

9071抽象代数基础

①《近世代数基础》(修订本)

张禾瑞

高等教育

9072计量经济学

①《计量经济学》(第二版)

李子奈、潘文卿

高等教育

电路与系统

9073

数字电路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育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907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①《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

谢处方等

高等教育

通信与信息系统

9073

数字电路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育

信号与信息处理

9073

数字电路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育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9075

软件工程

①《软件工程》

张海藩

人民邮电

计算机应用技术

9075

软件工程

①《软件工程》

张海藩

人民邮电

软件工程技术

9076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C语言版)》

严蔚敏、吴伟民

清华大学

《计算机操作系统》

汤小丹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9077

媒体管理综合

①《媒体管理概论》

高福安、孙江华

中国传媒大学

②《管理学教程》

周健临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

③《管理学(第七版)》

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

907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①《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

陈庄等

清华大学

②《管理信息系统》(第四版)

薛华成主编

清华大学

企业管理

9079管理学综合

①《管理学》

罗宾斯

中国人民大学

②《组织行为学》

张一纯

清华大学

行政管理

9080

公共管理学

①《公共管理学》(第二版)—— 一个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

陈振明

中国人民大学

②《公共行政学》:管理、政

治、法律的途径

[美]罗森布罗姆、克拉夫丘克

中国人民大学

③《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

[美]罗伯特·V·哈登特、珍妮特·V·哈登特

中国人民大学

文化产业

9081文化产业管理与经营

①《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

范周

光明日报出版社

②《文化产业概论》

韩骏伟、胡晓明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③《文化市场营销学》

赵泽润等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④《艺术产业运营学》

谢伦灿

人民出版社

⑤《文化娱乐产业的评价与发展》

谢伦灿

中国经济出版社

⑥《中国文化产业年鉴》

范周等编著

安徽

新媒体(0503J2)

9082新媒体综合理论

①《新媒介观》

黄升民

中国市场出版社

②《新媒体市场大变局》

周艳

中国市场出版社

③《媒介营销管理》

张宏

北京大学出版社

新媒体(0810J2)

9073数字电路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育

9075软件工程

①《软件工程》

张海藩

人民邮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9083对外汉语教学基础

①《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赵金铭

商务印书馆

9084中国文学(含60%中国古代文学及40%中国现当代文学)

不指定

电影领域

9085影片分析

不指定

广播电视领域

9086播音与主持艺术

①《播音发声学》

徐恒

北京广播学院

②《播音创作基础》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③《中国播音学》(修订版)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④《播音语言通论》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⑤《语言传播文论》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9087动漫与数字媒体艺术创作

①《艺术发展史》

贡布里希

天津人民美术

②《世界电影史》

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美)

译者:陈旭光

北京大学

③《CGM》杂志近一年各期

9088艺术管理学

 

 

 

①《艺术管理学概论》

余丁

高等教育2008

②《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

李怀亮

广东人民2005

③《电视节目策划学》

胡智锋

复旦大学2007

④《创意经济:如何点石成金》

约翰·霍金斯

上海三联书店2006

⑤《电视剧制片管理:从项目策划到市场营销》

陈晓春等

北京大学2005

9089移动媒体业务

①《内容产业论》

赵子忠

中国传媒大学

②《移动革命》

丹·斯坦博克著

电子工业

③《移动电视:DVB-H、DMB、3G系统和富媒体应用》

(印度)Amitabh Kumar著

机械工业

9081文化产业管理与经营

①《中国文化产业新思考》

范周

光明日报出版社

②《文化产业概论》

韩骏伟、胡晓明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③《文化市场营销学》

赵泽润等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④《艺术产业运营学》

谢伦灿

人民出版社

⑤《中国文化产业年鉴》

⑥《中国文化产业》杂志2010年至今,每期

⑦《中国娱乐产业》杂志2010年至今,每期

⑧《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胡惠林等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9090电视理论与实务

近两年的《现代传播》(期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期刊)、《电视研究》(期刊)

9048音乐基础理论

①《曲式与作品分析》

吴祖强

人民音乐

②《和声学》

斯波索宾等

人民音乐

③《基本乐理教程》

晏成佺、童忠良、钟峻程

人民音乐

9091电视节目作品分析

①《摄影构图艺术》

李兴国

北京师范大学

②《影视摄影的艺术境界》

刘书亮

中国广播电视

③《电视剧鉴赏》

刘晔原

高等教育

9092命题故事创作

①《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美】罗伯特.麦基

中国电影

②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从构思到完成剧本的具体指南》

【美】悉德.菲尔德

中国电影

③《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贾内梯

世界图书

新闻与传播硕士领域

9093新闻实务

①《广播新闻业务》

曹璐 吴缦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②《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王振业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③《新闻报道新思路》

陈作平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④《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

邓炘炘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⑤《网络传播学》

吴风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9094基础统计学

①《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最新版

柯惠新、沈浩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

(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

华夏出版社

9095国际新闻与传播实务

①《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

刘洪潮 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国际新闻采编实务》

马胜荣、苟世祥、陶楠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9096电视新闻采编实务

①《电视新闻:与事件同步》

叶子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

②近两年的《现代传播》(期刊)

9097新媒体采编实务

①《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

(美)克雷格著,刘勇主译著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年

②《新闻业与新媒介》

(美)约翰·帕夫利克 (Pavlik John V.)

译者:张军芳

新华出版社2005年

9045播音主持理论与实践

①《播音发声学》

徐恒

北京广播学院

②《播音创作基础》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③《中国播音学》(修订版)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④《播音语言通论》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⑤《语言传播文论》

张颂

北京广播学院

9098

广告与品牌营销传播基础

①《有效的品牌传播》

张树庭、吕艳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战略品牌管理》

凯文·莱恩·凯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③《现代广告通论》

丁俊杰 康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④《广告策划》

黄升民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⑤《广告调查理论与实务》

黄京华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出版硕士领域

9099现代出版理论与实务

①《经济学(第18版)》

保罗·萨缪尔森等

人民邮电出版社

②《管理学(第9版)》

斯蒂芬·P.罗宾斯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③《出版专业基础(中级)》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

上海辞书出版社

④《出版专业实务(中级)》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

上海辞书出版社

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

9073数字电路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育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

9073数字电路

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阎石等

高等教育

计算机技术领域

9075软件工程

①《软件工程》

张海藩

人民邮电

9100

游戏策划与游戏制作技术

①《数字游戏策划》

黄石 丁肇辰等

清华大学

②《深入理解游戏产业》

陈根浪等译

机械工业

③《顶级游戏设计:构造游戏世界》(Ultimate Game Design: Building Game Design)

(美)梅格斯 著,陈贵敏,杜敬利,韩琪 译

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

工商管理硕士

9101政治

 

 

(以上书目仅供参考,如超出范围,均属正常)

浙江传媒大学8篇

https://m.czhuihao.cn/gaokao/141301/

《浙江传媒大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