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6-11 点击:

屈原的故事4篇

屈原的故事4篇

屈原的故事(1)

关于屈原的故事:屈原跳江的故事

导读:本文关于屈原的故事:屈原跳江的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屈原(前340--前2781)战国时楚国政治家、大诗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间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遭贵族子兰怀王幼弟飞南后郑袖谗害去职。
  顷襄王时被放逐,后因楚国政治腐败,国都郧为秦兵攻破,遂投泪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反动贵族昏庸腐朽、排除贤能的种种罪行。
  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从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优关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很大。
  屈原是战国时候楚国人,那时候中国分为七个国家—楚、齐、燕、赵、韩、魏、秦。这几个国家中,属秦国最为强大。楚国大诗人屈原得到楚怀王的重用,联络其余五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六国的君主都齐集在楚国的京城郧都,结成联盟,楚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从这以后,屈原就更加得到楚怀王的重用了。
  楚国的许多内政、外交上的大事,楚怀王都听凭屈原做主。但是,这样一来,楚国中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忌妒,他们认为屈原的大公无私使得他们少了许多权力。
  于是,他们就常在楚怀王而前说屈原的坏话,说屈原把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根本不把楚怀王放在眼里。楚怀王开始不相信,可是后来说的人多了,他也就慢慢地对屈原有些怀疑了,对屈原的所作所为渐渐感到不满。
  秦国的间谍知道了这些情况,马上报告给秦王。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秦王早就想拆散六国联盟,进攻楚国,只是因为有屈原作梗,一直没有机会。他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共商对策。
  张仪说:六国之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就会瓦解。”秦王眉头紧锁,担忧地说:那么该派谁去呢?”张仪马上自告奋勇地说:我愿意乘现在楚国内部不和的好机会,去挑拨拆散六国联盟。
  我现在先把秦国的相印交还楚王,假装辞去秦国相位,省得楚王怀疑。秦王听了,非常高兴,他给张仪准各了许多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用。
  张仪到达楚国的都城郧后,先去拜访屈原,说明秦、楚两国联合会给双方带来的好处。但是屈原知道秦国不会真心和楚国结盟,委婉地拒绝了张仪的主张,说:楚国不可以改变六国联盟的局而。”
  于是,张仪就去见子兰。他对子兰说:屈原是因为建立了六国联盟,所以楚王才特别相信他。要是拆散了联盟,那楚王还凭什么相信他呢?
  那屈原也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子兰一听,非常高兴,他就希望能把屈原*。楚国的贵族就这样和张仪勾结在了一起。之后,子兰又带张仪拜见了楚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
  郑袖非常高兴,她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楚国的这些人都以为张仪真的是来促成秦楚联盟的,都高兴地认为,要实现秦楚联盟,就必须拆散六国联盟。
  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除掉屈原。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让郑袖去告诉楚王,楚王一定会相信的。郑袖高兴地答应了。张仪也高兴地对郑袖说:若是王后能帮助我们,那我们就成功一大半了,以后秦楚联盟了,一定忘不了王后的。”
  张仪觉得前期准备已经差不多了,就托子兰引见楚王。他对楚王说:大王,现在就属秦国和楚国大,要是这两个国家能联合起来,一定可以消灭六国!”楚王说:但是我们楚国和其他五国有联盟啊,我也不能轻信秦国。”
  张仪又和楚王说了许多秦楚联盟的好处,还说:大王若是能和秦国联盟,秦国愿意把600里土地白白送给楚国。”楚王一听,觉得捡了个大便宜。他回到后宫,对王后说了这件事。郑袖说:屈原前些日子向张仪要东西,张仪没给,到时候,屈原怕会反对与秦国结盟呢。楚王一听,就有些相信了。
  第二天,楚王设宴招待张仪。楚王提出秦楚和好的事。谁知,他的话刚出口,屈原就极力反对。但是,子兰等人都表示赞同秦楚结盟,因为事先他们都收了张仪的好处,又想乘机整倒屈原。
  屈原说:我们要是放弃了六国联盟,那么秦国就会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把我们六国逐个消灭,不能结盟啊,大王!”他还对楚王说:大王,你不可相信张仪啊!
  他是秦国派来的奸细!”楚王想起郑袖说的话,看见屈原果然竭力反对秦国和楚国结盟,便对屈原怒叱到:你为了一双白璧,难道连楚国的600里土地都不要了吗?”屈原还没明白什么意思,楚王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屈原站在宫门外不想走,他还在希望楚王能明白过来。
  他从中午站到晚上,最后看到张仪、子兰等人欢天喜地地走出宫门,他彻底地绝望了,叹了一口气,喃喃地说:楚王啊,你怎么这么糊涂啊!楚国的百姓啊,你们又要受难了呀!”
  屈原回到家后,天天头也不梳,脸也不洗。他甚至想去死。看到六国联盟就这样被拆散了,屈原心痛万分,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楚怀王现在根本就不听他说话,屈原连见楚怀王一而的机会都没有。屈原天天在家里长吁短叹,他感到自己的思想难以和世人相沟通,就借助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后来传世的《离骚》等篇目就是屈原在这个时期写的。屈原在诗里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屈原的姐姐劝屈原说:你不如离开楚国吧,或许心里会好受点!”屈原说:我是楚国人,就是死也要死在楚国啊!
  我怎么能在别国着着楚国的百姓受苦呢?”屈原还在梦想着,有一天国君能把他召回去。他不知道国君这时候正和那些王公大臣们在吃喝玩乐呢!他们根本不关心国家的安危,总以为危险离他们还远。
  后来,楚国果然被秦国攻破,屈原投江而死。那一天是5月5日。百姓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年的这一天,人民都要喝黄酒,赛龙舟,吃粽子,以纪念屈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爱国精神是侮一个人都必须具备的素质。爱国就是要时时把祖国的安危放在心上,国家的耻辱就是个人的耻辱。屈原能够成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就是因为他能在关键时刻用生命来捍卫国家的尊严。
  国家是我们生存之根,是我们生命之源。国富则民强,国衰则民弱。没有能脱离国家的人,也没有离开人的国家。因此,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树立起崇高的爱国信念。

屈原的故事(2)

屈原的故事作文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人。
  生平的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全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故事(3)

屈原的故事

  屈原的故事

  屈原(约前34O—前278年),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和政治家。战国时期曾任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遭谗去职后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地域。公元前278年,秦攻陷楚国国都郢,屈原深感政治理想破灭,遂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在益阳的桃花江畔,千百年来流传着屈原曾在这里隐居,作《天问》、《离骚》的传说。清《一统志》载:“凤凰山,在益阳县西65里的桃花江,传为屈原作《天问》处。于此渡江,而行吟泽畔,即《楚辞》《涉江》处也。”

  隐居花园洞

  屈原遭到奸臣陷害被流放,从荆州过长江,渡洞庭,经常德,到汉寿,出十里柳溪到桃江羞山,寻访隐居在羞山的楚狂陆接舆遗踪,留下了“接舆髡首兮”的诗句。

  进入桃花江后,屈原弃舟登岸,骑马沿着望浮古驿道的崎岖山路继续南行,“旦余济乎江湘”,“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在桃江停下流浪的脚步。

  在今天的桃江花园洞村,留下了许多屈原隐居的传说和遗迹。村口的“下马坪”和“下马石”是客人拜访三闾大夫下马的地方,村后有为纪念屈原而取名的“端阳山”,村里有多处“三闾桥”。在杨家仑上的山腰有“屈女墓”,当地群众称“屈原小姐”墓,相传屈原的宝剑给爱女绣英陪葬,有四块金砖垫棺;墓在竹林中,竹叶盖满芳冢。书房村的“书房屋场”是屈原居住、读书、写诗的地方,规模很大,占地约十亩地,原始的屈原屋场已无法查考,现在残存的是明以后的老屋场。此外,据传还有“鸟嘴山”是屈原养鸟的地方,“鸭嘴塘”是屈原养鸭的地方;“放牛冲”是屈原养牛耕作之地。古籍《益阳之胜地与名人》载:“花园洞,凤凰台南五里,石鼓数座,相传为屈原读书处。洞口有三闾桥,洞内有原女绣英墓……”《桃江县志》还载:“花园洞原有古庙,内祀屈原塑像,俗称凤凰庙,今已无存。”

  屈原酷爱兰花,读书写作之余,种了很多兰花,“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离骚》),相传“花家坪”就是他的花圃。屈原种下的兰花代代相传,如今,花家坪已成为兰花种植基地,所培育的兰花品种繁多,优雅芳香,闻名海内外。

  屈原隐居在花园洞,过着恬静的田园生活,创作了不朽的诗篇。《离骚》中很多诗句直接描述了桃花江一带的风物。如“黄荣可以盈室兮”,“荣”音绿,就是桃花江山中到处都有的淡竹叶;还有“荪”,溪荪,就是溪边长的石菖蒲;“摘琮枝以为羞兮”,羞,通修,即腊肉;“户服艾以盈要兮”,是典型的益阳、桃江风俗。楚地尚巫,千百年来在益阳民间都有“收魂”的风俗,而且流传至今。屈原受这种风俗的影响,在去往汨罗投江明志之前,为自己写了《招魂》:“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问天凤凰山

  凤凰山矗立在资江之滨,山上有天问阁。据清《一统志》载:“相传此地乃屈原作《天问》处,山下旧有庙曰凤凰庙。祀原与夫人,俗称凤凰神,每端阳竞渡辄祀之,清道光年间庙毁,今存遗址。”

  相传,屈原涉水桃花江,经过江畔一山,见山上有古庙,香烟缭绕、鼓乐喧天,便问船夫是什么庙如此热闹。船夫说,这是楚先王的宗庙。

  屈原吩咐船夫停船上岸,穿过桃林来到王庙大殿前庭。太卜见是三闾大夫来了,恭恭敬敬地问道:“大夫光临,有何指教。”屈原说:“我有许多疑团,百思不得其解,特来请教。”太卜郑詹尹说:“大夫有何难事,不妨讲来。”屈原沉思了一会,问道:“请你帮我卜一卦,我应该勤勤恳恳,忠诚老实呢,还是敷衍塞责,应付差事?我应该是非分明,直言不讳呢,还是阿谀奉承,苟且偷生?我们应该和骏马并驾驰驱呢,还是像老牛拉破车?人世间为什么这样浑浊,黑白不分?为什么铜钟被人打烂,而将瓦钵敲得像雷鸣?为什么那些忌贤妒能的人飞扬跋扈,而德高望重的人却埋没无名……”太卜无言以答,只能抱歉地说:“大夫的疑问,我实在无法回答,您最好去问上天。它是万能的神,也许能回答得出。”屈原叹息道:“上天恐怕也难以回答啊!”

  屈原抛下站在那里发愣的太卜,独自在庙里仔细观赏壁画。壁画里有天象、山川、河流,有三皇五帝,还有许多神灵鬼怪和楚地民间传说故事的内容。壁画触发了屈原心中的积愤,一路上听到的“南夷”《盘王大歌》又在耳边回响起来。屈原登上王庙的倚天楼,便面对苍天高声质问:“天上是不是真有神灵,如果有万能的神,为什么对人间疾苦不闻不问?为什么你让好人遭殃,坏人横行?为什么贪赃枉法的人能升官发财,而清正廉明的人却遭冤屈?上天啊,你的脾气为什么如此反复无常?你有没有是非标准……”

  一个个问题像一团团烈火、一支支利箭直飞天庭。天帝慌忙传令将南大门紧紧关闭,又派云神布下浓云,雨神下起暴雨,风神卷起狂风。霎时间,日月无光、天昏地暗、风狂雨骤、电闪雷鸣。屈原的帽子吹掉了、长袍淋湿了、嗓子喊哑了,但他毫不畏惧,还是站在那儿,仰天长问。

  这时,一对金凤凰正在南海飞翔,听到屈原声声呼喊,飞到屈原身边,它们点燃松枝为屈原照明,张开美丽的翅膀为屈原挡风遮雨。屈原一口气提出一百七十多个问题,问了三天三夜,狂风刮了三天三夜,暴雨下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天帝见怎么也吓不倒屈原,只好喝退风雨雷电,打开南天门,重放光明。此时,老百姓从四面八方一齐涌向楚王庙,向屈原顶礼膜拜。

  后来,当地的人们尊屈原为“凤凰神”,此山也成了凤凰山,楚王庙改名为“天问阁”,也称“凤凰庙”。传说,每逢风雨交加的夜晚,人们走上天问台时,还能听到屈原质问天帝的声音。

  “天问阁”到清代还有,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阁五层高十八米,飞檐流阁,雕梁画栋,有石刻、彩塑、木雕,有碑文记载屈子在此所作《天问》篇。凤凰山、天问阁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凭吊吟咏之所,清代大学者魏源作联:“击剑长吟,遥想贾生对策;落帆小憩,闲寻屈子书台。”清道光两江总督陶澍作联:“天问无声,屈子当年留石鼓;舟行有幸,鲰生今日访渔矶。”天问阁毁于清道光年间的一场大火,今仅存“古天问阁遗址”。

  垂钓桃花江

  凤凰山下的资水边,有一四米见方的青砂岩石,伸向江中,岩面平坦,临江一面陡峭如削,相传屈原在此垂钓,故名屈子钓台,它是中华大地“五大”古钓台之一。

  一日,屈原静坐钓鱼台钓鱼,忽见江边走来一鹤发童颜老者,自称是前朝丞相姜子牙。屈原甚是惊喜,忙问太公,为何在渭水用直钩钓鱼,姜太公答曰:我非钓鱼,乃钓文王也。果然姜太公赢得了周文王的赏识,做了文王的军师,辅助文王推翻了纣王的暴政。屈原听罢,恍然大悟,正想入非非之际,一大鱼一口吞食鱼饵,屈原忙扯钓竿,不想用力过猛,朝后一仰,将钓鱼台临江一面靠了个背印,不觉醒来,原是南柯一梦。今钓鱼台酷似背仰的痕迹,传为屈原所为。在背印的石壁上,依稀可辨一组壁画,左刻屈子行吟泽畔图,右刻一八角亭,中有神像,虽久经风雨,仍依稀可辨。

屈原的故事(4)

屈原的故事

小朋友,你们都吃过粽子吧?粽子使用芦苇叶包上糯米做成的,又粘又甜,可好吃了。咱们国家的人民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赛龙船,可热闹啦。人们把这天叫“端午节”,也叫“粽子节”。人们为什么要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呢?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等我讲完了,你们就知道了。

古时候,咱们中国是由好多好多小国组成的,有一个小国叫楚国,楚国有一个叫屈原的人。

屈原从小就特别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的人民。那时候,人民的生活特别苦,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屈原的心里非常难过。怎么才能让穷人吃上饭,过上好日子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什么好主意呢?在屈原他们家乡附近,有个大石头叫米仓口,跟流泉水的小洞那样,从那里边往出流沙子。有一天,忽然从米仓口里边流出来好多大米,有一户穷人发现了,就把大米背回家,做成大米饭吃了,这件事一下子就传开了,

这时候,屈原的爸爸发现家里的粮仓里大米一天比一天少了,这时怎么回事 ?他打算夜里藏在粮仓旁边,看个明白。

那几户背了大米的穷人也觉得挺奇怪,怎么一下子米仓口不流沙子,流出大米来了呢?他们也想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儿。

一天夜里,他们悄悄地来到米仓口旁边藏了起来。天快亮的时候,忽然,他们看见有个人朝米仓口走过来,身上还背着一个大口袋,那个人来到米仓口,把口袋里的东西往里边一倒,倒完了转身就走。那几个穷人赶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白花花的大米。有个人说:“快,咱们追上去看看他是谁。”那几个穷人追上以后,一齐跪下,连声喊着“谢谢恩人,谢谢恩人!”这时候,只见那个人回头来说:“快起来,千万别吱声。”他们抬头一看,这个人是屈原,大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正在这时候,屈原的爸爸也赶来了,屈原看到爸爸,把头低下了,小声地说:“爸爸,孩儿把这件事告诉您,我,我……..”屈原的爸爸看到屈原这样热爱人民,心里非常高兴地说:“孩子,你做的对啊。可是你想想,你就是把咱家有的米全弄来,也只能帮助几户穷人。你现在还小,应该好好读书,学习知识,将来把我们国家管理好了,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屈原听了爸爸的话,觉得爸爸说得有理。从那以后,屈原更加用功读书了,早晨起得很早,晚上很晚很晚才睡觉。几年以后,屈原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楚国的国王看他很有才能,就让他来当官,管理国家大事。

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叫秦国的小国很强大,他们老想着把楚国和别的效果消灭了,咱家通知整个中国。屈原非常热爱他的祖国,热爱楚国的百姓,他就给国王出了好多主意,怎样抵抗秦国,保卫自己国家的安全。屈原还让一些有本事的人来管理国家的一些事情,为国家出力。这下子,楚国一些有钱有势的坏蛋,看到屈原这么有本事,又得到国王的重用,就特别恨屈原,经常在过往的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楚国的国王本来就糊里糊涂,不分好坏,这么一来,就不让屈原为国家做事了。从那以后,国王和那些坏蛋每天吃喝玩乐,什么事多不管。楚国一天比一天糟了,这事让秦国知道;以后,就派军队来攻打楚国,楚国的国王没有办法,只好也派了好多军队跟秦国的军队打仗,结果,被秦国的军队打败了。这时候,楚国的国王后悔了,马上派人找到屈原,让他接着为国家做事。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可是,没过多少日子,国王又听了那些坏蛋的话,又不让屈原为国家为人民做事了,还要把他赶到很远的地方去。

楚国的人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伤心,他们都来为屈原送行。屈原看着楚国人民,看着楚国的山,楚国的水,想到不久就会被秦国占领,眼泪就刷刷地流下来。屈原怀着悲痛的心情,离开了楚国人民。他骑着马想到别的小国住些日子,可是走了几天,他的吗叫着不肯往前走。屈原像,连马都舍不得离开楚国,我为什么要离开楚国啊,我是楚国人,不能离开自己的祖国,就好似死,我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屈原来到了湖南省的汨罗江边的时候,得了病,身体慢慢不行了。后来,他又听楚国的首都也让秦国的军队占领了,心里更加悲痛。他每天吟唱着他写的诗歌,在汨罗江边走来走去。

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汨罗江边上,刮着冷风,屈原对着明亮的江边,看着自己满脑袋的白头发:“唉!自己已经老了,不能再为楚国做事情。”他恨楚国的那帮坏蛋,更恨秦国占楚国。屈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祖国让别人糟蹋,就抱着一块石头,用尽全身的力气,跳进了汨罗江。就这样,屈原为了自己的祖国为了祖国的人民,悲愤地死了。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人民都非常悲痛,家家户户把粽子,煮熟后,划着船把粽子扔到江里,让鱼吃,为的是不让它们伤害屈原的身体。打这以后,每年到了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划着龙船,吃着粽子,纪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屈原。

屈原的故事4篇

https://m.czhuihao.cn/gaokao/139749/

《屈原的故事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