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

发布时间:2021-06-13 点击:

地球上的星星17篇

地球上的星星17篇

地球上的星星(1)

地球上的星星 电影


  教育寓意的影片,总是能吸引一大片观众的热议。而印度的儿童成长片,更是如此。不妨就让我们先从观后感中去,感悟一番怎样挖掘小孩的天赋吧!  观后感600字篇1
  小时候。看到后来才发现不是。伊夏是小男孩的名字,他只有八岁。成绩低,开始以为是他调皮捣蛋,其实不是,而是一种读写障碍。开始可能有些责怪他的父母,尤其是父亲,对他太严厉了。多亏了美术老师尼克,发现了他的问题,慢慢启发他,鼓励他,让他走出自卑,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其实不想多去描述剧情,还是谈谈自己的感受。看的过程中,好几次都落泪了。伊夏刚刚被送到寄宿学校时的孤独寂寞,一个年仅八岁的小男孩远离父母,多么残忍的一件事。也是想到了自己,虽然已经这么大了,但还是会想念父母,家永远是孩子的港湾。此外,电影中的好多插曲,歌词都特别的感人。
  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是,不管是几年级的老师,不管是教什么科目的,都应该去看看这部电影。他让我们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即使是他们先天可能会有不足,但是,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天赋。所以,不要束缚在考试的框架里,善待每一个孩子,不放弃任何一个。给他们鼓励,每个人都能够绽放!
  很喜欢美术老师尼克的扮演者?——阿米尔·汗,他一直是那么有活力。高中的时候看过他的,当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演员,20XX年,已经45岁高龄,却将一个二十岁的大学生演绎得活灵活现。
  看着片尾中那一张张孩子的脸,和那清澈的眼眸,被感动了。不管是什么肤色,什么种族,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孩子是最纯洁的,一尘不染。
  真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值得观看,值得思考。  观后感600字篇2
  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部印度儿童电影。这部电影很感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9岁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
  伊桑虽然学习很差,但是他的画画得非常好,想象力丰富。因为伊桑的成绩太差,老师觉得他已经没救了,爸爸实在没有办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到寄宿学校后,伊桑难过极了,一句话也不说,除了他的同位没人愿意理他。
  直到有一天,美术老师拉姆来了,他发现伊桑有绘画的天赋。拉姆老师从字母开始教伊桑,伊桑的学习慢慢有了进步,也有了自信。后来,伊桑在绘画比赛中赢得了第一名,当老师同学看到他画的那么好时,他们都目瞪口呆、非常惊讶。当我看着伊桑拿着奖状,向拉姆老师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教育:
  一、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有些只是成绩不好罢了,他或许在其它方面有特长,拉姆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张用爱去感化教育他们,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落入人间的晨星,要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不能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的价值。
  二、爸爸、妈妈你们也有过成绩不好的经历,为何要为难我们呢?我们何尝不知那怎么也学不会的感受呢?有了问题,不要什么不做就只会埋怨,埋怨有用吗?找到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我们是会改变的。三、我们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我多么希望老师和爸爸妈妈能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个孩子,让我们都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有能力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星星。  观后感600字篇3
  这是一部印度电影,电影里讲的是一个名叫伊桑的8岁男孩儿摆脱孤独走向优秀的过程。
  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有着奇怪的思想,看到的字母就像会跳舞的音符,还有阅读障碍。尽管伊桑十分努力的去学习,但是他的各科成绩依然还是零分。在家有父母的打骂,校长又把他赶出了学校。于是父母就把伊桑送到了远离他们的寄宿学校。
  那里有同学们的嘲笑,有老师的惩罚和责骂。没有朋友,没有温暖。伊桑非常恐惧,也越来越孤独。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位美术老师,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和天才的绘画才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伊桑终于战胜自己迎来掌声。
  看完这部电影,我很为他们的师生情意而感动,我也为伊桑高兴,因为他终于遇见了一位能理解他的好老师,让他回到了温暖的世界。又让他重拾自信走向优秀。
  老师的恩情永远不能忘。是他的美术老师到家里了解了伊桑的情况,翻看伊桑的作业本,用特别的方式来教他,并帮助他阅读写字。老师还特意为他在全校举行一次画画比赛,他的绘画竟然击败了画画最棒的美术老师,获得了第一名。为此,也迎来了同学和老师给他的掌声。
  伊桑终于又回到了父母温暖的怀抱。当然,他的父母也知道了,对孩子的爱并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一个拥抱,一个温暖的微笑。
  也让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与众不同,父母不要把分数看的太重要,不要总以分数来分优劣。同时我们也要自信,不能认为没有希望。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会发光的小星星,这些小星星多么希望老师、同学、爸爸、妈妈的温暖、关怀和爱护,请帮助我们,让我们发挥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光芒!
  相关观后感:
  1.观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的观后感600字
  2.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500字3篇
  3.观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的观后感17篇
  4.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00字
  5.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400字
  6.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2)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影评

14133123 徐娜

看完《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影片,感触良多,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个学教育的未来的教师,我想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谈谈我的感受。

首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每个孩子从出生起就注满了整个家庭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哪个父母不是无私地爱着自己的孩子的,想尽其所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可是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光有爱孩子的心是不够的。影片中的故事主人公伊桑的父母是一对十分爱孩子的父母,爸爸努力工作,为孩子创造好的物质条件,妈妈在家做全职太太,全心全意照顾两个孩子。这样的家庭其实在中国也很普遍。但仔细分析,我发现伊桑的爸爸是个比较极端的父亲,他对孩子的教育观是以“出息”为学习目的。比如,他陪伊桑的哥哥尤杰参加网球决赛,儿子输掉了比赛,本来就已经很沮丧了,可他对儿子输掉比赛的生气和冷漠让儿子更加难过和自责。再如,当伊桑的美术老师尼库巴去家访时,告诉伊桑的父母伊桑存在阅读障碍,但他非常有美术创作的天分,伊桑爸爸却有一个惊人的反应:对着老师喊“这有什么出息?”老师说:“你为什么总是想着出息呢?”伊桑爸爸却回答:“那我还能想到什么呢?他会面对什么挑战?他该如何去竞争?我要养活他一辈子吗?”由此可以看出,伊桑爸爸是个十分功利的人,也许是因为他自己生活在一个竞争激烈的高压环境下,于是对自己的孩子做出严苛的要求,以至于用功利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显然,这样的教育观是不正确的,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里负担,影响孩子身心发展。但是,在影片的最后,伊桑爸爸终于醒悟了,那一个在校园里看到伊桑又转身默默离去的瞬间让人心碎又感动。我想家庭教育也是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影片中的父母最终明白了应该如何教育孩子:关爱他,保护他,理解他,尊重他。

除了家庭教育,占据人生大部分时间的是学校教育。当今的学校教育,不论对哪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谈到学校教育,不得不谈学校的教育制度和理念以及教师。在《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影片中,共展现了三个学校的教育情境,一个是伊桑最开始读的小学,一个是他后来读的寄宿学校,一个就是郁金香特殊教育学校。显然,这三个学校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普通学校,一类是特殊教育学校。影片中展现的两所普通学校有一些共同点。共同点之一是学校有严格的教育制度,学校理念强调秩序、纪律和劳动,这样的理念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里负担,他们在学校有一种强烈的束缚感,他们感受不到自由,这是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共同点之二是教师非常严厉,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苛,主要用成绩来衡量学生。比如,伊桑患有阅读障碍,可他有美术创作的天赋,大多数的老师根本不看中这一点,仅凭着伊桑的成绩就判定他是一个愚蠢、呆笨、不听话的坏孩子。这样的老师是多可怕啊,完全掠杀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老师本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是智慧的开启者、灵魂的建构者,可现实生活中并不乏影片中展现的那类老师,不但没有给孩子应有的指导,反而扼杀孩子原有的天赋,可悲,可惧。但是,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一个事物,从另一方面来看,影片中展现的那种学校教育也有它的优点,那便是给孩子更多的锻炼以适应社会,给孩子传输竞争意识,培育出符合国家意识形态的好公民。

这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叫尼库巴的美术老师和那个八岁的小男孩伊桑。相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会为这师生俩的故事感动不已。从尼库巴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人性的光辉和做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很多地方值得我的学习。而那个小男孩伊桑,通过他的视角,我发现了孩子跟成人的想法和视角存在很大的差异,他的表现让我更好更真实地了解了一个孩子的心理,让我发现孩子的诸多可爱之处。回到教育问题上,尼库巴老师从发现伊桑的不同到想办法探究问题的原因,最后解决这个问题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让我明白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应该是怎样对待学生的。他强调孩子在学校应该是自由的,让孩子放飞思绪、尽情创造。他对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这样的教育理念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呼唤的。而伊桑,一个童真无邪的小男孩,拥有超强的想象力和惊人的绘画天赋,虽然被世俗的教育观压迫,但幸好遇到尼库巴老师,拯救了这颗独一无二的星星。通过这师生俩的故事,我领悟到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星星,我们不能用同一种视角去发现他们不同的闪光点,老师要细心发现、用心呵护、耐心引导他们的闪光点,尽力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

最后,用电影中的这句话来总结我的感慨吧:我们身边有很多特殊的人在改变着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他们对世界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的想法很独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他们是少数派,一旦他们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世界都将叹为观止。

地球上的星星(3)

我们每个人像是一个个的金属零件逐步被定型,定性,被改制出来安装在社会这台巨大机器上。就如影片中小孩拥拥攘攘一块去上学,老师们面对几十号人的大教室匆匆地讲课,慌乱的下课,每一节课都是兵荒马乱,生怕教得不够多,他们听课效率不高等。随着社会发展需求,传统教育模式应景而生,将劳动力专业化,分门别类。

看着影片中还在童年就匆匆上学的孩子,中年人匆匆上班工作,争分夺秒,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他们有些许麻木,虽然这是一个随处可见的景象,但我觉得生活不应该是这样。他是可以偶尔赖赖懒床迟到,悠然地散步去学校,然后谎称因为什么事情迟到了。他可以是早早起床,熹微之间,晨跑去上学,只为成为第一个买到校门口包子铺的热豆浆。生活是在规律和常态中的不经意或小惊喜,而不是把这些暂时无法改变的事情,成为教条,把这段人生都固定在工工整整的时间表上。

接着影片中的伊夏的情况,这是一个让人十分痛心,却难以改变的状况。我觉得至今为止,这个现象都没有完全的杜绝。从小,班上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两个同学,他们或许显得有的沉闷,或许有些呆滞,但是他们在刚开学的时候,都是面带笑意,怀揣认识新朋友的期待而来。慢慢的,我们在和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有些许异于常人的问题,但是我们还小,我们还不懂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只知道嘲笑、戏弄某些领域落后于常人的人。冷暴力、校园暴力。这是他们校园生活挥之不去的伤疤。不可否认,我曾经也不喜欢于他们打交道,甚至当他们有请求时也置之不理。但现在回想起他们怀揣希冀的眼神慢慢黯淡,哀莫大于心死。在孩童时期的我竟然在校园里感受到了这种情绪。

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家长和老师都多多关心孩子。他还只是个孩子,他很多事情都不懂,也不理解。有些东西不是孩子能够选择的,他们也不懂为什么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大家会这么对待自己。而这部影片中,尼克老师因为本身自己也经历过这个过程,他能理解伊夏为什么会有这样行为,能够以善意的眼光去对他进行改变。而这些理解,这些温柔都是这些花期未到的儿童最需要的,当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孩子出现时,我希望父母能够及时的发现他们的不同,并用足够的耐心去帮助他们,他们不是不聪明,而只是在某一方面不那么在行或者还没有发现开启这扇大门的钥匙,但请你相信,他们都是拥有花期的孩子。花期未到的儿童就像电影名所说的那样,他也许和别人不一样,他们不同于别人规律的思维,不同于别人墨守成规的思想,但他们就像一颗生活在地球上的星星,他们的美丽是需要机会才能绽放出来的,他们值得被温柔以待!

每一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迷失的他们总会找到方向。是这个影片中表现出的主旨。但是我却联想到类似中印国家的国情。家长在把孩子变得一本正经,呆板,循规蹈矩的同时,却痴心妄想自己的孩子有朝一日可以从事那些必须有着巨大想像力才能完成的工作。这是很可笑,但国情如此,变化亦是遥遥无期。所有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他拥有一个平衡点,只是就事论事,有的平衡点无法具体用言语、科学操作达到,教育中也同样如此。一个孩子的确需要学会遵守这个世界已制定好的规矩,那些生活中所需的礼貌、尊重、谦让、等等。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基本的社会人类。扼杀天性中的本我,其中有害处的是万分必要,然而扼杀本我的同时无法平衡,往往将单纯、无邪,想象力之类也都赶尽杀绝。这就希望家长能在孩子的天赋天性与社会规矩中达到某种程度的妥协。


地球上的星星(4)

但在现实里,大部分孩子没有这样幸运,他们都是僵硬教育制度的牺牲品。老师逼着学生达到他的知识要求,家长逼着孩子承担他们的野心。孩子的成长是不断“适应”现有社会文化、制度、道德的过程,不是去创造未来世界。学校培养孩子的目标,就是要孩子长大之后,能和他人竞争时候脱颖而出。成人生活有着强烈的功利性目标,同时,他们又把这些功利性目标强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延续自己无法完成的梦想。这是教育吗?不是,这是悲剧——孩子的梦想被摧毁。正因为这样的世界观,男孩的父亲反问老师:”绘画有用吗?能帮助他和别人竞争吗?”

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在功利性教育中都是不幸的,都要经历这样的心路——叛逆,痛苦,麻木或堕落,最终成为我们这个社会可怕的敌人。但电影里的男孩最后绽开自信又快乐的笑容,如同老师为他创作的肖像画。显然电影不想拍摄的过于阴暗悲观,所以让男孩遇上乐观又高明的恩师——拉姆,使得故事抹上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散发出温暖的理想主义光芒。但愿我们的教育中有无数的高明的富有智慧的拉姆老师,但愿我们可以无悔地说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愿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闪亮的星星!请记住我们是在培养孩子,不是在训练赛马,但愿我们的教育多些理解,多些赏识,多些人文关怀,静待花开!

地球上的星星(5)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实验中学 张九菊

这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教育意义的电影,是一部充满爱的电影。 《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一个小男孩他有着读写障碍症却被认为弱智,因此差点崩溃,所幸被美术老师鼓励,展现绘画天赋,重拾自信。看完这部电影我很受感动,小男孩伊桑大门牙、瘦弱、眼睛大大的。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 伊桑上三年级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未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他所有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所有的字母和数字他都会写错老师们经常让他罚站在门口父亲对他呵斥、打骂同学们瞧不起他说他是个傻瓜。只有妈妈一如既往的爱他、关心他可是最终也阻挡不了伊桑被学校开除被送到寄宿学校的命运。伊桑很伤心甚至到了绝望的边缘,他不再对任何事情感兴趣包括不再和任何人说话,成了一个自闭儿。当看到伊桑的爸爸、妈妈和哥哥去看他,伊桑沉默不语,像疯了似的在操场上奔跑。后来妈妈给伊桑打电话,伊桑只是接听,但是不语,接着伊桑把电话挂断独自走开。我内心很酸楚,我感受到伊桑的内心的绝望和恐惧,在孩子的内心,整个世界包括他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无情,他无依无靠,内心的恐惧达到极点。我无法抑制我的眼泪,任凭眼泪冲刷我内心的不安和内疚。当孩子犯错误,我们当家长的或当老师的从来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想问题,用成人的武器——责备、打骂孩子,却从来不以孩子的立场想问题,因此也就感觉不到孩子的痛苦,因此一个个孩子就这样被我们成人的行为噬掉,且不说这些孩子中有多少天才,但这些孩子长大后肯定成为社会的一个个负担,成为一个个悲剧家庭的罪魁祸首。

面对教育问题,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做到坚持学习、时时学习,研究孩子的成长心理和个性差异,用适合孩子的方法来教育一个个不同的孩子。刚刚送走的这一届,有一个叫张弛的学生,从接班开始,我发现张弛属于问题学生,三年来我从未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但是效果不明显,在学习方面,他无法控制自己,学习的时间只有3至5分,学着学着他就不由自主地在书本上会卡通小人,我建议他的家长让他学绘画,他的爸爸说:“这孩子干啥都干不成,学绘画也是白学。”三年了张弛的学习越来越糟,报考时我还在动员张弛的家长走美术特长生,幸运的时他的家长同意了,张弛的美术没有通过四中,后来他的家长又找人去四中上学。我很高兴,的伊桑这位充满爱心的美术老师为了帮助伊桑重新找回自信,但愿张弛在四中遇到一个好的美术老师,想剧中的美术代课老师尼库巴的一样,拯救孩子,让张弛这颗小星星也发出他应用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6)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每个孤独的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你可以在黑夜中看到它闪闪的发光,但是你永远都触碰不到它,因为你可能会被月亮的光芒吸引住了,你也可能被路上的灯光迷花了眼,你也可能在豪华的房间内流连中,忘了天上默默发光的星星。看完了这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深深的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同时也震撼着,突然在一瞬间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内涵,“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影片中八岁的伊桑,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未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有着读写障碍症的他,所有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所有的字母和数字他都会写错,老师们经常让他罚站在门口,父亲对他呵斥、打骂,同学们瞧不起他,说他是个傻瓜。只有妈妈一如既往的爱他、关心他,可是最终也阻挡不了伊桑被学校开除,被送到寄宿学校的命运。伊桑很伤心,甚至到了绝望的边缘,他不再对任何事情感兴趣,包括不再和任何人说话,成了一个自闭儿。到了新的环境,他更加沉默,就在学校准备通知他的父母把他领走的时候,美术代课老师尼库巴的出现了。
细心的尼库巴发现了他,他的孤单,他的自闭,他的才华。他翻阅着伊夏的画稿和使他受到责罚的作业本、考试卷,渐渐的,心里有盏灯开始变得明亮,那颗落在凡世的小星星的光芒刺痛了他的眼睛他带大家去池塘边游戏,让伊桑的才华自然显现;他说服校长让他不要放弃这颗小星星;他用伊桑的方式教会了他读写……为了向所有人展现伊桑的绘画天赋,他特地举办了一场校级比赛,最终,胜出的伊桑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绘画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人手一册。影片的最终,即将回家度过假期的伊桑紧紧地拥住了尼克老师,这个改变他生命的人,

看完影片,我从尼库巴老师身上学到了 “读懂孩子”和“不放弃”七个字。或许在班级中,很难做到真正的了解每一位孩子,那么对于那些相对特别的孩子们,应读懂他们,从根本上了解他们,从本质上剖析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显得如此重要。在影片中尼库巴老师告诉我们,读懂孩子,并不是单纯的观察孩子们平时的表现,用成绩检验他们,而是应该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孩子,在孩子们的每一个错误中,寻找共同点,找出隐藏在那些错误下的根本原因,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耐心、温暖和爱,永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用一个拥抱,一个吻,一个微笑去关怀孩子,鼓励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让孩子一点点的重拾自信,找到快乐。

地球上的星星(7)

地球上的星星的剧情简介

对于8岁的男孩伊夏(达席尔·萨法瑞 饰)来说,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和快乐的万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着交流,同时也充分的享受着大地万物慷慨的赠与。可是,这样的伊夏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他的成绩不好,在班上的排名靠后, 脑子里还充满了各种匪夷所思的鬼点子,在又一次闯下大祸后,忍无可忍的父母将他送往了寄宿学校。
  虽然伊夏的新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在内心里,和父母分离的生活让他感到闷闷不乐,这时,一位名叫尼克(阿米尔·汗 饰)的美术老师走进了他的生活。和以往所见到的固守成规的老师不同,尼克主张让学生们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自由的发展。在和尼克相处的日子里,伊夏和尼克都慢慢的成熟了起来 .

地球上的星星的剧情简介

本片讲述小主人公艾沙在读写方面有缺陷,却是一个想象力极为丰富,画画极有天赋的天才儿童,父母及老师的指责打骂让他慢慢封闭了自己,从此没有了笑容,为了隐藏自己的缺陷,他采取不作为方式;一位有同样经历的美术代课(阿米尔.汗演)老师出现了,他让艾沙明白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是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超于别人的天赋,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不但能读写,在全校画画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从此艾沙的笑容又出现了

  剧情简介:
  Ishaan Awasthi (Darsheel Safary饰)是一个八岁小男孩,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未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次序更感兴趣。而Ishaan在学校,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父母能承受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愈演愈烈。Ishaan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   
  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Ram Shankar Nikumbh(Aamir Khan饰)突如其来,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学生们都满怀热忱,除了Ishaan。Nikumbh很快也发现了Ishaan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用时间、耐心和关怀,他最终帮助Ishaan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地球上的星星(8)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全办公室的老师们都流泪了,而我自己,从头至尾,有激动,有困惑,有同情,有震撼,但更多的是感动!被老师的精神感动,被学生的行为感动......

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

九岁的伊夏上三年级,长长的牙齿,大大的眼睛,还有那单纯的让人怜惜的面孔。他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他眼里,课本上的字母都在游来游去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就是简单的字母和数字他都会写错,所以经常被罚跪在教室门外。父亲打他,骂他,觉得他很没用,同学也瞧不起他,对他冷言冷语。只有妈妈保护他,爱他。伊夏最终被学校开除送往寄宿学校,伊夏很伤心,对生存的环境不再抱任何激情和兴趣,也不再和任何人说话,把自己完全封锁起来。剧情的转变就在霍卡尔先生调走,新的年轻教师尼库巴的出现。尼库巴老师的初次见面就给小孩子们不小的惊讶,未见其人先闻笛声。在欢快的笛声中,小丑装扮的老师哈哈的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自由浪漫的天性释放了出来。第一节美术课上歌舞升平。聪明的老师很快发现伊夏的与众不同,伊夏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可是通过他的观察尼库巴决定家访,发现伊夏有着天才的绘画禀赋。虽然伊夏的父亲反复的说会画画有什么用啊?但是年轻的教师决定帮助伊夏。为了帮助伊夏自信的面对现实,尼库巴搜集可很多资料包括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奖的艾伯特.爱因斯坦,著名的艺术家莱昂纳多.达芬奇,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这些的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等名人都有着共同的经历,就是他们同样小时候存在着读写困难,甚至无法识字,交流困难,也都曾被周边的人当成弱智来看待,可是他们却用画画和音乐,发明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伊夏从中找到了共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尼库巴最后说:“为什么我要给你们讲这些,我是想告诉大家,在我们周围那些用独特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最终改变了整个社会,他们的思维很独特,常常让人难以理解,他们是少数派,一旦他们的成绩被世人所知,大家都震惊了,今天的美术课,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些伟人,让我们把这些人铭记在心,让我们走出去,创造出些不同的东西。任何你感兴趣的东西,石头、木棍、垃圾。”伊夏在一个僻静的角落,掏出一个小口袋,里面有绳子、小木棍、石头铅笔头、芭蕉叶,他竟然神奇般的做了一艘带着螺旋桨的能在水上滑行的飞机,在尼库巴和同学们的欢呼声中,伊夏却悄悄地离开了,他的心门还没有打开。伊夏依然在不被了解和接纳的世界中瑟瑟发抖。

尼库巴用大量的事实向校长说明,伊夏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他只是有阅读障碍,伊夏的兴趣点在绘画上,并且主动要求为伊夏补课,尼库巴耐心地用尽了各种办法帮助伊夏记忆:在沙子上写、用皮肤感知、跟录音读,伊夏很勤奋的学习,一天天的进步,当伊夏的父亲看到自己曾经很恼火的儿子专心致志的对着黑板发音时感动流泪。

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师,以颜料为桥梁,用画笔沟通,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伊夏最后终于打开那扇紧紧关闭的心门,走出了阴霾。

结局是伊夏在学校绘画比赛中伊夏夺得第一名,当评委亲吻他并给他颁奖的一刹那,全场的人都站了起来,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伊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一下子扑到了尼库巴的怀里。最终伊夏的才华得到认可

看完片子,一次次的泪流满面,不仅为睿智的老师,呕心沥血为了帮助弱势的学生重新面对生活,面对冷酷的生存环境。更多的是为伊夏而感动而自豪,为他渴望被接纳,勇敢走出自闭的世界而欢呼,也为他能幸运的遇到这么一个伯乐老师而庆幸。

类似的故事,我们何尝陌生?比如《放牛班的春天》,《鲁冰花》里的小主人公不也一样幸运的得到赏识脱颖而出吗?可是,天下之大,又有多少人能受此优待呢?还有多少像伊夏这样的弱势群体不被理解,不被接纳而受歧视、嘲笑?甚至是部分正常人,在现行功利性教育制度下变成了牺牲品?我们办学校的目的就是顺利进大学,拿到高学历,到成年有优势的竞争力。而其他的可以无所谓,正如伊夏的父亲反复的问会画画有什么用啊?能帮助他竞争吗?教育工作者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一味的追求纪律,传统,荣誉,规则。而忽视了最起码的人文关怀。?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变得有些单一了,很少有人能够耐心的去发现一个人身上不同于其他人的优点,而简单的一张试卷,一张量表就轻率的判断一个人能力有多强,智商有多高。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自己,需要的是关注,是被需要和接纳,在现在教育状态下,我们的学生从来都不缺乏天真,浪漫和创造力,相反的,好像我们的老师缺乏了些尼库巴精神!

第二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老师——神圣的职业

一个好老师,究竟能改变一个孩子多少?

看完《地球上的星星》,完全就是沉浸在影片中了,这部影片要讲的太多太多,完全不知道从何说起,很好看的片子,所想表达的内容很多。然而我还是想挑尼康老师讲讲,他是一个好老师。

尼康讲过很多话,都让我印象深刻。

“我知道,外头是个竞争激烈的无情世界,只要差一点就可恶,是吧?我才不信这套,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才华、能力和梦想。但每个人都不顾一切地想把每根手指拉得更长,去啊,把手指拉断嘛!”

现在还会有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才华、能力和梦想吗?才华、能力、梦想,这些现在都是离我们多么遥远的词汇。多少才华,因为成绩被抹杀;多少能力,因为无处施展而泯灭;多少梦想,因为来自老师、家长、社会的无形压力而渐渐消失……现在还有多少老师,多少家长会对着孩子说,去大胆追寻你的梦想吧!没有了吧,在老师眼里,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在家长眼里,成绩好的就是乖孩子;在社会眼里,有高文凭的就是有能力的人才……但是世上六十亿人口,又能有几个人才能做到将十指伸长到令人羡慕而又不断掉呢?

“就像王尔德说过,只知道东西的价钱,却不知道东西的价值,这种人有什么用?”是否遇到过这样一个老师,即使是面对一个糟糕透顶的学生,他也不会万念俱灰;是否遇到过这样一个老师,会为一个学生去向校长争取让学生留校学习;是否遇到过这样一个老师,会牺牲自己的时间,来教导一个孩子从零开始;是否遇到过这样一个老师,他比这个学生的父母还要耐心,还要亲近学生。尼康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师,从他的话语中,我便喜欢他,他是一个好老师,至少是一个教会你如何面对人生的好老师。

即使知道,这只是一个电影中的人物,却依旧让我深深地感动。

“关心?这是很重要的。关心有治病的效用,能缓解痛苦,让孩子觉得被需要。偶尔的拥抱和亲吻,表示我的关心。‘儿子,我爱你。’‘如果你害怕,就来找我。’‘如果你摔跤、受挫,别担心,有我陪着你。’强化信心。关心。这就是关心,不是吗?”

这是尼康老师向伊翔的父亲诠释的他自己认为的“关心”,很正确,不是吗?有时候,一个好老师,不仅能教会一个学生,甚至能改变这个学生周围的人。有时候,一个好老师要想教会一个学生,不一定要从学生入手,还可以从学生所接触的人入手。有时候,一个好老师,能让学生觉得,他便是他的再生父母。

伊翔一个有读写障碍的孩子,却总是被权威而武断的父亲,硬是贴上了“态度恶劣”的标签;而伊翔的妈妈,尽管像许多母亲一样温柔慈爱与善良,却一样无法理解伊翔,帮助伊翔,只能默默流泪。尼康曾经在伊翔的家人面前说过这样一段话:“想想看,一个才8、9岁的小孩,不会认字也不会写字,基本的事都不会做,同年龄小孩能轻松上手的事,他都不会他吃了多少苦头,他的自信心都被摧毁了,藏起他的无法服从,他想必是和全世界敌对了,一定在这里大肆胡闹。现在他连叛逆心也在那里被摧毁了,很遗憾,他完全不画画了。”究竟是什么,能让一个孩子的叛逆心也被摧毁,看着伊翔在寄宿学校的点点滴滴,真真切切是痛在心里,甚至和家人接电话也不讲话了,甚至他最喜欢的画画,他也不再去画了,他不与任何人交谈,他天天被老师惩罚……再这样下去,他便不仅仅是一个读写障碍的孩子,他会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一个自闭症的孩子。而尼康如同一个天使般得存在,他依靠他自身的体会,他依靠他自己的耐心,一点点将伊翔的世界大门打开,一点点将伊翔带入他自己的才华,他自己的画画世界中去。其实尼康所做的事情并不复杂,他只不过是比别人多一点耐心,愿意细心地教导;是坚决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又悄悄地制造种种机会,培养他的自信;是对伊翔的理解、宽容,对失败的客观归因,是及时肯定伊翔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鼓

励他继续前进;是无条件的关注,关切与关爱……

感谢尼康,让伊翔的人生又如水彩画一般绚烂多姿!

然而在这世界上,像伊翔的孩子还有很多,但是像尼康这样的老师还有多少呢?不是每个孩子身边都能有这样一个老师的,不是每一颗即将陨落的星星身边总会出现使其发出耀眼光芒的天使。

真心很喜欢这部电影,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在地球上当一个璀璨的星星。

第三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这部印度影片《地球上的星星》是我在网上观看的,影片讲述了一位有读写障碍却满脑子奇思异想的八岁男孩伊桑,因为老师和父母的不理解,认为他是懒、调皮,不好学而被转到寄宿学校,因为学习上的困难一直受到嘲笑和打击,父母更是不能理解他,心灵一度受到蒙蔽,沉沦下去,幸好遇到一位同样有过读写障碍的老师给予他指导,关心和帮助,在提高他学习能力的同时发掘他画画的天赋,让他重拾自信,最终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我是含着泪看完这部片子的,对我触动特别大,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对照现实中自己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真的感到惭愧和内疚,眼前又不禁浮现了这一幕:那天大儿子刚两周岁,为了给他庆生,我花了“大价钱”给他买了台合金的“大奔”,儿子高兴得不得了,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玩具。抱着他吃饭睡觉,爱不释手。可就在第二天我看到这个面目全非的“大奔”,轮子外面的轮胎皮四个被扒了三个,还有前排的门也被他硬掰开了,还有底盘也被他拆得乱七八糟的……看着这“惨不能睹”的玩具,我气一下就上来了,把儿子叫到面前,严厉的呵斥他:“好好的玩具被你弄成这样了,你这个败家子,以后什么都不买给你了”儿子正要张嘴说什么……我抓起这个“废物”就像儿子砸去,“以后就不要玩了……”儿子哇的大哭起来,我更是来劲,拧起他就打“还哭还哭,弄坏东西还哭……”旁边的家人也都一个劲的说:“打得好,刚买的玩具就弄成这样了,哪有这么多钱买啊,不听话……”我印象中儿子这次哭得是最伤心的一次……晚上睡觉前,儿子搂着我的脖子很乖的说:“妈妈今天是我不对,我不应该把车子弄坏了,你可不可以再给我买一辆一模一样的……”我一听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还想买,你真会想哈……”儿子委屈带着哭腔的说“妈妈,你别生气,我就是想再有一个,我就可以照着新的把车子修好,今天我玩的时候车子不知怎么不好走了,我看见人家店里的叔叔也是这样这样弄的,所以我也想试一下,结果我越弄越坏,越弄就越弄不好了……”说完就真的哭了……

是啊,当我们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时,更多的是指责、批评、甚至是打骂,迫于社会的种种压力,我们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理想中的那个“我”,总是按我们所谓的“模式”去教育孩子,完全忽略了孩子们的想法,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思维,当他做出让大人觉得是不正常的举动时,可能我们更多的是去纠正,而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为什么有这样的举动,因为觉得太多的不正常而怀疑孩子的智商。所罗门群岛的人用咒语都能把大树砍倒,可想对于我们人来说恶语那是最致命的伤害呀。

大人已经没法改变答正确答案的思路,又怎么能去引导孩子有创新的思维呢?如果每位父母都能像影片中那位老师这样,认真的观察和了解我们的孩子,再加以正确的引导,世界上可能会多出更多像毕加索,达尔文,爱迪生……等等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这对我们人类来说是多么大的成就啊!

第四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在一次心理课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片名叫做《地球上的星星》的影片,印度宝莱坞的作品。

一听是印度片,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反感,是的,我对印度这个国家抱有莫名其妙的偏见,附带地,对它的各方各面的事物都不喜欢,电影自然也是囊括其中,相信和我持相同观点的国人也不在少数吧。

印度电影,之前也有看过一些,不过都是看得不甚认真,只知其在国际上也是相当的有名气,其电影生产基地宝莱坞近些年也是经常与美国电影业的代表好莱坞相提并论,知名度相当不俗。但因为偏见,所以,印度电影虽然有看过,却多是抱着不屑的态度而观之,觉得印度人各种渣渣,说英语不准啦,长得奇葩啦,电影弄得跟歌舞剧似的啦,等等,反正看什么都是觉得不好。

有时候偏见就是这么可笑。

当迫于老师的“观后感”的要求,而不得不认真观看这部《地球上的星星》时,老实说,我当时是很不情愿的,如果不是为了作业谁有空搭理你啊,看这种听都没听说过的印度电影不是浪费我时间吗?不过随着剧情的深入,我的态度却老老实实地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由一开始不情愿看,到下课了急着赶回宿舍接着把下半部分看完!真的很好看啊。

《地球上的星星》主要围绕一名“问题”学生讲述了一个小学生由差等生变优等生的故事。

在故事的伊始,主人公伊翔一开始整天都是游手好闲的,不爱学习,考试成绩门门吃鸭蛋那当然也是理所当然,这与其学习成绩拔尖的哥哥形成了鲜明对比,结果被其老师认定为“异于常人”,也就是认为伊翔是个问题儿童,学习意志力不够,结果被建议送到“特教学校”,也就是寄宿学校接受更严格的教导,在伊翔眼里那是一种可怕的惩罚。

尽管一家人都很伤心,但为儿子未来着想的父亲却毅然决然地把伊翔送进了一间寄宿学校,但这似乎除了制造与儿子之间的隔阂以外却改变不了什么,至少短期看来的确是这样的。故事直到一名新艺术老师的出现才有了转机。

新来的艺术老师虽然只是一位代课老师,但也许也正是因为他只是一位代课老师,所以才敢于把自己特立独行的一套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这位新来的细心而富有激情的艺术老师最终发现并改变了原来是患有读写障碍症的伊翔,把一个处于崩溃边缘的孩子从新拉回了正常生活与成长的轨道。

至此故事完毕。

整整三个小时的电影下来,看的过程中竟能使人毫无睡意与尿意的产生,有的只是意犹未尽与深深的感动。这就是我们所常挂嘴边的“阿三”的电影么?印度人竟然能拍出这么好看的电影!——不仅剧情引人入胜,而且立意深刻、发人深省。回想一下自己前一刻的看法,一下子觉得自己一直以来是那么的傲慢与无知。为什么印度人就不可以拍出好作品?这是偏见!

印度电影也是可以有好作品的,甚至不比我们中国所谓名导的作品差,至少这一部《地球上的星星》带给我的心灵上的冲击与震撼,是很久不曾有过的。

撇开影片外在的不谈,就影片内容而言,这的确能够称得上是一部兼具观赏性与教育性的不可多得的佳片——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曲折情节,直面当今教育界扼杀孩子天赋与创新能力的做法。

片中多处场景令我感触颇多。

如,影片中小主人公伊翔逃课一幕。伊翔受够了老师的惩罚与同学的嘲笑,心烦意乱之下负气逃出了校园,跑到大街上去闲逛,玩得开心快活,可以说这实现了多少人童年有过而没实践过的一个“梦想”。逃课是学生的主动逃避行为固然不对,但这何尝又不与逃课之前

老师粗暴的教育方式有关,如果老师能采取更好的教育方式,学生也不至于不堪忍受而冒险逃课。小孩子也是有很强的叛逆心理的,打骂责罚并不是教育孩子的唯一最佳选择。

还有伊翔父母把伊翔送到寄宿学校伊翔静静看着家人开车离去而流泪那一幕,好吧,我承认在那一刻我眼中也是泪花闪动,眼泪差点掉下来。

我能理解伊翔父亲为了孩子的未来而狠心送儿子进寄宿学校的心情,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谁又愿意让自己那么小的孩子离开自己身边?但我更能理解伊翔眼睁睁看着载着家人的汽车绝尘而去时的绝望,那种如同被全世界抛弃了一般的绝望。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反对无效的情况下被送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寄宿学校,眼睁睁地看着家人离你而去,你能想象那种惶恐与绝望么?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何其残忍!

而不得不说一下的是伊翔的父亲,那个因为爱儿子而把儿子送进了寄宿学校的父亲。其对儿子的爱绝对是杠杠的,把儿子送进寄宿学校他就不痛苦、不难受吗,但他觉得必须要这样做,而且还要装出一副狠心的样子,别人难受了还能哭出来发泄一下,但他不得不强忍着把苦闷深埋心底——我都不坚定的话,那我儿子就没前途了!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否定的。造成伊翔现状,其父母难逃其咎。

影片后面有提到伊翔实际上是因为患有读写障碍症,所以才在学习方面有如此困扰的。读写障碍症,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阅读有困难”,其表现特征有:阅读吃力,读错字;书写易出错,字体不工整;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握笔姿势不良,系鞋带、使筷子动作笨拙;好动,听课效率低;自信心低落,容易放弃;聪明,但无法用于学习;等等。就算伊翔的父母不知道什么是“读写障碍”,但要从孩子身上发现一些古怪总不难吧,又或许是伊翔父母有发现但却不在意,而是选择了一味的严厉看管与强迫努力学习,从而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挣扎,并直接导致了孩子叛逆心的滋长。如果父母能采取一些更温和的教育方式,同时平时也注重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多给他们一些关心与鼓励,我相信伊翔也不至于走到这步田地。归根到底,还是父母无知的教育方式害了伊翔。

而伊翔命运的转折点是一位新老师——尼康老师的出现,一位敢想敢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变追求一视同仁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的传统教育的老师。尼康老师的戏份中看点不少,而其中最令我深思的是,伊翔父亲到学校来找尼康老师时的一段对话。

当伊翔的父亲理直气壮的跟尼康老师说,自己是关心孩子的时,尼康老师并没有直接否定他关心孩子的意义,而是给他讲了一个所罗门群岛的故事,那里的居民通过围着咒骂的形式来杀死大得无法砍伐的大树,仅仅是通过长时间的咒骂就使得大树枯萎而死。

故事的真假大家自可判断,不必过于纠结于此。不得不说这个故事很好地回答了伊翔父亲对于关心的反问。关心对孩子来说固然重要,但关心了就够了吗,如何去关心,采取什么样的关心方式,这是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尼康老师引用所罗门群岛的故事就是要告诉伊翔父亲,不当的关心也会扼杀孩子!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部电影的几点思考。

影片最后主人公伊翔在尼康老师的帮助下从新走上了学习的正常轨道,而且画画天赋也得到了充分挖掘,故事感人收场,值得一看,影片有些慢热,但是绝对精彩,请心平气和耐心地看下去。

推荐指数:五颗星。

第五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之前关注了一个推荐电影的微博,偶然看到推荐教育题材的电影,看到《地球上的星星》,与《心灵捕手》、《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等几部看过几遍的经典电影放在一起推荐,想来估计也不错,看到是印度电影,难免有点降低期待,但想到也很出色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应该不会太失望。看完电影,深深地震撼和感动。

影片的男主角是位在小学三年级已经读了第二年的8岁小男孩伊桑,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的一切充满的好奇(看的时候脑中一直出现《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场景,感觉相当类似的两个小孩),对绘画有着独特的天赋,但所有的学科却都是0分。一开始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节进展排除了此推测,还在思考的时候,那位帅老师(对所有儿童都有发自肺腑的关爱,真帅!),揭晓了是阅读障碍,对字母的识别、拼写存在困难。

在伊桑的眼里,学习本是不在乎的,但有一位门门课都第一的哥哥,有父母的督促,有老师的各种指责、批评,甚至恐吓性质的教育,渐渐地让他失去了以前的开心、好奇、自信,尤其被迫转到以纪律为校训的学校,更是各种不堪,别人睡觉他在哭,别人上课他却跪在教室门外,尤其当镜头呈现出伊桑,这个年仅8岁的男孩,却站在了学校楼层的最高处栏杆旁,那一刻,感受到他内心深深的绝望,仅仅因为那些老师们认为他学习不用心,单词一再拼错,语法怎么教都不会,怀疑有智障,在他的眼里,“那些字母在跳舞”,他根本无法分辨,理解不了,但又不能承认是自己有问题。

庆幸他遇到了一位理解他的天使般的老师,庆幸这位帅老师尼克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庆幸帅老师尼克是一位关注弱势儿童的老师,庆幸帅老师尼克知晓其症状,并深有感受,尼克走访家庭、说服校长,给予伊桑特别关注和引导,渐渐地,伊桑找回了自信,尤其在最后全校美术比赛上,夺得冠军,彻底找回了该有的童年。

影片中几个经典的镜头,父亲对他的指责、谩骂甚至扇嘴巴,学校的老师对他怒吼、打手背、到教室外罚站,甚至之后被罚跪在教室门外,对于8岁的儿童,这是怎样的一种侮辱、摧残···

父母的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但影片中权威而武断的父亲,硬是给孩子贴上了“态度恶劣”的标签、出现问题只是怒吼、暴力,之后简单粗暴地将其送到一座“管理严格”的学校,甚至在尼克来家访时说明问题还不予理解,怒吼道不会竞争如何生存;而伊桑的妈妈,尽管像许多母亲一样,温柔慈爱与善良,却对伊桑的情况一筹莫展,只能在深夜里一边看着儿子的影像记录,一边默默流泪。

影片里尼克老师给孩子父亲讲述了关于所罗门群岛的故事:所罗门群岛的村民使用一种独特的伐木方法,对着大树吼叫、咒骂,连续30天,这颗树就会慢慢的枯萎,死去,植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

尼克老师的出场,就有些震撼,普通的美术课,第一次课却吹着长笛、穿着小丑服,跳跃着、唱着歌来到教室,激发学生的兴趣···当他发现伊桑总是低着头、也不画画时,从他的同学、老师、家长那里充分了解他到底怎么了,更重要的是之后他的关爱和引导,讲述也存在阅读障碍的优秀人物,或许也正因为他自己经历了这样的困难,所以特别能感同身受,特别希望拯救这位即将迷失的少年

其实尼克所做的事情并不复杂,不过是慢一些、耐心地、循序地教导;是小心地绝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又悄悄地制造种种机会,培养他的自信;是对失败的理解、宽容与客观归因,是及时肯定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鼓励继续前进;是无条件的关注,理解与关爱……

或许现行的应试教育,让我们关注有限,能做的有限,也少之又少,但相信只要每个人多做一些,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关爱、细心、耐心、赏识心,总会有所改变,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这些散落在地球上的星星终会散发独特的光芒。

地球上的星星(9)

发现美

最近看了一部有视听效果很好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是八岁的艾沙是个他有着读写障碍症的男孩,却被认为弱智。他满脑子奇思异想,可是在老师眼里,他是个淘气包、麻烦精。艾沙父母无奈之下,只好给他转学,而伊莎因此差点崩溃,在新学校里,欢快而乐观的艺术老师发现他原来有阅读障碍,开始细心教导。他帮助伊莎展现绘画天赋,重拾自信。让他渐渐走出学习障碍,给他带来全新的生活。

这部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地球上的星星》是宝莱坞巨资打造由印度著名演员阿米尔·汗的导演处女作,而片中的那个有魅力的艺术老师就是由他本人扮演的。它是一部印度本土色彩浓厚的电影。印度电影的特色是舞蹈和音乐在电影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印度音乐历史悠久,传统丰厚,特色鲜明。几乎每一部电影都至少六支插曲和舞蹈,情节生动感人,富有戏剧性。电影中的主人公通常是载歌载舞,给人的感觉很美。而宝莱坞的电影向来以画面整体颜色艳丽著称。接下来我就从该电影的声画应用方面来谈谈我的感受。

《地球上的星星》传承了印度电影的特点,歌舞贯穿了整部电影的是始终。而恰恰是电影中的背景音乐是整部电影的一个亮点。不仅旋律优美,配合电影渲染情绪恰到好处,而且歌词的内容也是极其符合电影情节的需要,似乎是为电影量身制作的。不仅烘托了气氛,让观众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与电影节奏平行。在这部电影里设计了八段的音乐和一次的舞蹈。为电影加入了浪漫和诗意的元素。剧中的音乐多是为了渲染气氛、深化情绪、表现内心情感。音乐的参加使平淡的电影情节生动起来。每一段音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伊莎父母把他送到寄宿学校后伊莎很难过,那时导演用音乐代替了哭声,把伊莎的心情更好的体现出来,更让观众触动。剧中有音乐大都是在人物很少或没有对话的情况下,音乐从听觉这个角度介入,参与画面视觉内容的表达,使画面内人物的某种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强调,环境气氛得到进一步的渲染,从而达到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艺术感染力的目的。在这一点上《地球上的星星》很好的运用了音乐来体现情节和人物个性。在电影中有一段很热闹的歌舞,是在拉姆老师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笛声,然后师生一起的歌舞,热闹场面堪比《歌舞青春》中的歌舞场面。这一段的耳目一新的出场也预示着这位老师的与众不同的。从这些观众就可以看出拉姆老师的个性和处事风格。毫无疑问影片中是他拯救了小主人公。这些音乐和舞蹈使整部影片看起来很热闹,也很生动。

地球上的星星(10)

《地球上的星星》案例分析

《地球上的星星》是印度官方推荐的的一部儿童励志影片,影片通过一个有阅读障碍的叫伊桑的九岁男孩,他会在课堂上,望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会在放学的路上抓一瓶蝌蚪;趁大人不注意的时候,不洗手就抓一把糖果;在和比自己大的孩子打架过后,把别人家的花盆砸个稀巴烂;他总是带着一身泥一身土的回家,面对父母的责骂也会难过的低下小小的头,也会在爸爸哄着说不要他时,含着泪乞求:“我会乖的,求你了。”他喜欢幻想,喜欢画画,在自己房间的墙上画上很多很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就是这样一个小孩,从被家人和社会摒弃到才华显露被认可的曲折经历,向观众阐释了赏识教育带来的人性升华。本文通过影片中的几个案例结合教育学理论知识来分析一下这部影片。

案例一:

伊桑为了逃避老师的责罚,让哥哥冒充签了病假条。事发后,爸爸妈妈去学校被校方告知,伊桑已经念了两年三年级了,一点点进步都没有。那些老师武断地判决,说伊桑应该去特殊学校。

爸爸愤怒了:你说我的儿子是弱智?

他决定把伊桑送到远方的寄宿学校。

分析:

“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共同的企盼和愿望,在成人社会奋力拼搏力争上游的爸爸,几乎无法忍受伊桑为什么拼写、算术怎么教都教不会?为什么这么不听话?为什么这么淘气、这么懒?于是他决定将小孩送到寄宿学校,但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我认为,他应该树立正确的育子观:棍棒底下出孝子造就的是自卑、懦弱、自尊心受伤害;孤僻、压抑、不爱与人交往;说谎、逆反、倔强、对抗父母;攻击他人。

学习好不等于一切。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应爱而不骄,孩子们有自己的权利。棍棒教育是不可取的,要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往前走。而且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孩子要表扬多于批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要理智、冷静,批评教育孩子时要就事论事,不要翻旧帐,打骂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案例二:

寄宿学校里的语文老师让他解释一首诗。那首诗描写了云的变幻。

伊桑说:我们看到的,我感觉他们有时是,有时不是……

老师呵斥他不知所云,却对一个死记硬背的答案大加赞赏。

接下来的日子里,伊桑被所有的老师惩罚、蔑视,被同学嘲笑,被家人忽视,伊桑爆发了,撕掉了作业本,扔掉了书包,在篮球场上不知疲倦地奔跑、奔跑。

分析:

我觉得就伊桑回答的话来说,他已经回答出了这首诗最本质的东西了,可是古板的老师却未能发现,还苛责他,同学们嘲笑他也不制止,实在不应该。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一个教师必须具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包括政治上的,道德上的,还有对学生、对同事等的行为规范。对学生,应做到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教书育人,循循善诱。另外,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把学科知识、学生知识、课程知识、评价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等“活化”之后,经由自身价值观做出判断、选择、重组然后形成动态知识,这是教师主动建构、积极创造的结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应该主动地去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育问题,还应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在某些问题上的思维方式,才能将教学导向一条正确的轨道上。

案例三:

新的美术老师尼库姆巴来到这个学校时,看到的是几乎陷入自闭的伊桑,连最喜欢的画画也不感兴趣了。

看着伊桑惨不忍睹的作业本,尼库姆巴陷入了沉思。

他眼中带泪地说:我好像看到了以前的自己。他想帮他。

于是他出发,几经转车,去了伊桑的家里。当看到伊桑的画时,他被震撼了。 他向伊桑的家人解释,伊桑不是笨不是懒,更不是弱智,他只是有读写障碍。字母对伊桑而言是一种困难,就像印度人不认识汉字;伊桑无法理解“把课本翻到第几页第几行”这样的指令;伊桑做不到自己扣纽扣、系鞋带……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看世界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他的淘气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恐慌。

分析:

看到这里,我也震撼了,一个有阅读障碍的人却要他能够识字,那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更何况在所有人都不理解和嘲笑的环境中学习,这根本就是“逆天而行”。 “我那么坏吗,妈妈?”当看到伊桑在一个本子里画下了全家福,最后一页是一家四口,越往前一页小小的伊桑就远离一步,直到前面那页只剩下爸爸、妈妈和哥哥;翻着本子,小小的伊桑就慢慢的离开了画面。

不被承认的孩子吗?不。尼库姆巴,作为伊桑的教师,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拯救这个孩子。在他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烁的星星。无论是在他兼职的特殊学校,还是在这所教导学生们竞争的法则、讲究纪律的寄宿学校。

尼库姆巴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来恢复伊桑的信心,让他走出自闭。他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读写障碍”,举了一连串举世闻名的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的例子来鼓励伊桑,并劝说校长不要放弃伊桑,请求让他来教导伊桑。

他非常有耐心,用玩粘土、跳台阶等各种游戏的方式来教伊桑识别字母和数字,就这样,伊桑学会了在格子里清楚地写下字母、单词甚至句子,能够自己阅读图画书。

作为一名教师,尼库姆巴认知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要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人。他和伊桑之间的师生关系属于民主型的,尼库姆巴热爱、关心、尊重和信任伊桑,创造适当的条件和机会给伊桑学习和锻炼;伊桑也很配合老师的教导,很明显,这样的师生关系也让伊桑学到了知识。

案例四:

尼库姆巴决定举办一个现场绘画比赛,不论年龄,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只要你愿意。同学们都为此跃跃欲试,校长先生也在尼库姆巴的说服下决定参加。

比赛那天的清晨,伊桑早早就起床了。他自己扣好了衣服纽扣,自己系好了鞋带。整洁干净的伊桑在晨曦中来到湖边,他在思考。

学校里几乎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参加了这次绘画比赛。伊桑画的是一片宁静的湖和一个沉思的孩子。尼库姆巴画的是他想象中的也是他渴望看见的一张脸——开怀大笑的伊桑,浓烈的色彩中即将迸放出响亮的笑声。

看了老师的画,伊桑哭了。

分析:

在教育学中说到,教师在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场景,再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多种手段的运用来调动学生不断地产生疑问,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思路。教师还应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还要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再者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认知和提高,使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尼库姆巴觉得自己有义务让大家发现伊桑的才华,让大家承认伊桑,让伊桑变得有自信,所以举办了画画比赛。而这次的画画比赛,也确实成功地建立起伊桑的自信,并让大家对伊桑改观了。伊桑终究还是幸运的,遇到了能理解他的老师。尼库姆巴不但能够发现问题,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是一位很成功的教师。

总之,如何教育孩子和怎样教育学生已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为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当然方法多种多样,对于不同的孩子或学生,方法也就不同。但我们在教育的同时也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懂得爱学生、尊重学生的道理,学生犯了错误应该宽容,耐心批评。

地球上的星星(11)

地球上的星星

作者:小雨;

作者机构:;

来源:少年心世界

ISSN:无

年:2012

卷:000

期:010

页码:P.39-40

页数:2

中图分类:J97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学习成绩;不可容忍;代课老师;生活习惯;眼界大开;一所

摘要:伊夏的世界充满了惊奇:色彩、鱼儿、小狗、风筝和宇宙。而伊夏在学校却什么也做不好,更别说学习成绩了。对大人来说,这一切是不可容忍的,因为他们更关心孩子将来生活中的竞争力,于是学习成绩、生活习惯成了关注重点。伊夏的"不上进"、

地球上的星星(12)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张煜晨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伊桑是一个令老师、家长头疼,小伙伴把其看成另类的小男孩。他三年级上了两年,而每次考试仍为零分。在英语课上,字母在他眼里都是会跳舞的,他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做得一塌胡涂,老师多次以罚站、罚跪、向家长告状的方式来惩罚他,却没有任何改变。忍无可忍,校长责令其父母劝其退学。他暴躁的父亲除了打耳光、谩骂和无奈,更没有任何办法。

  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却很有幸在新的学校遇到了一个美术老师。他长途跋涉,来到伊桑的家,和父母交流,查看他的作业和画,终于弄清了伊桑的原因:这决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思维的问题。因为把字母看成是跳舞的伊桑,却对色彩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他是一个有着严重阅读障碍的学生。

  后来这位美术老师在班上用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小时候同样有着阅读障碍的科学家的故事,来培养伊桑的自信心,采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在沙子上画字母、用颜料、橡皮泥来画、做字母、在电脑上玩游戏来改变伊桑对字母的敏感性。这已经完成超出了一个美术老师的职责范围,却从此改变了他自卑、自闭的性格。并最终在全校绘画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各门功课也明显提高。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情很复杂。在我们的班级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他们或者对学习有着障碍,或者无视纪律。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一定也是无药可救的学生。虽然我们也曾这样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给其补课、劝说,却始终没有找到其成为这样的原因,只是做了表面文章,效果也只是微乎其微的。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很多:

  一、每颗星星都有其闪亮的理由。

  伊桑的闪亮之处是他的画画天分,在他大脑中有着无比的想象力。他不喜欢学习,却善于观察,他喜欢与小鱼、小蝌蚪、小狗亲密接触,他能把3×9想象成地球与冥王星的战斗。在他的世界里,充满着幻想与神秘。可在我们成人的思想里,却难以理解,只能把他的闪亮之亮埋没在其种种“劣迹”中。每个孩子都如一颗闪亮的小星,尽管有的星光比较耀眼,有的星光有些暗淡,但无论得怎样,他都有其闪亮的理由。

  二、每颗星星都要我们用心来欣赏。

  伊桑只所以让同学、老师、家长都不满,只是他在用犯错的方式来武装自已,他像只刺猬一样竖起满身的毛发来保护自已。只是因为没有任何人欣赏他,理解他。假如我们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欣赏,就会给每颗星星发光的机会。

  这部电影给了我一次深刻的洗礼,真想不到在我印象中比较落后的印度能拍出这样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电影,也希望更多的老师都能看到这倍优秀作品并从中受到启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改变不了这种功利性教育的悲剧,但我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尽量多关心孩子们。也希望世界上能有更多的尼库巴,因为地球上的小星星们都需要他们。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是:不仅要有爱心,更需要的是俯下身来,跟孩子一起发现问题,不要让孩子感觉那么无助,每个孩子都会从老师的言行举止中感觉到爱。

  善待每一颗小星吧,从他的身上发现闪光的细胞,给予每颗小星煜煜生辉的勇气。

地球上的星星(13)

地球上的星星

——讨论稿

男主:伊桑 特征:拥有自闭症+空间定向障碍+阅读障碍

影响最深的老师:尼库姆布斯

分析男主受到的教育:

影响伊桑发展的因素:

1、 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伊桑从小有空间定向障碍+阅读障碍,这些使得他从一开始就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一点在伊桑和他哥哥身上可以体现出来。【反过来,伊桑天生对画画感兴趣,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也是后来他画画取得第一名的先天因素】

2、 环境因素 视频中有这么一句话“归根结底,这是个充斥着残酷竞争的世界每个人只想着削尖了脑袋往上爬,人人都想的高分,分数低的都是亵渎”,伊桑因为先天性因素,不能很好的读写,因此取不得很好的成绩,而在这个看成绩的时代,学不好就会遭受嘲讽,这些彻底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当然环境因素还包括家庭环境(与哥哥的对比),学校环境等【后来,换了新的老师,老师带领大家,改变氛围,尊重伊桑,给伊桑后期的转变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3、 个体活动 我们通过老师的口吻,以及他的作业,可以看出伊桑并不是偷懒,他也尝试着在改变,而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打压了他的自信心,使他不得已以淘气的方式来躲避。【后来,新老师来之后,可以说对伊桑是足够的关心,以他的言传身教感动着伊桑,带领伊桑克服先天障碍,对后来伊桑的发展可以说是起来决定性的作用】

家庭教育:

1、妈妈还是很疼爱她的,但是父亲不能理解孩子,对孩子犯的错,知识打骂,没有静下心来和孩子交谈(比如开始别人家长来他家告状的时候,在他眼中,似乎自己的孩子永远是错的)

2、他们都没有去深究,发现孩子自身存在的问题,还简单的把孩子的行为评价为淘气,不知羞耻,把一切过错都引到孩子身上,,说是态度问题,对待所有事情都是态度问题

3、家人对待伊桑和他哥哥的不平等待遇,视频中,当把伊桑送到寄宿学校的时候,他的父母因为要参加伊桑哥哥的足球比赛,而不去看望伊桑,并且他父亲表现得还很理所当然。

4、伊桑对画画和世界的好奇,是一笔大自然给予的财富,在家里,却完全没有受到家人的认可和鼓励,一定程度上抛弃了孩子的天赋。(这有什么出息呢?他该如何去竞争)

5、父亲每天忙于工作,很少对孩子表现出关心,并且他所关注的只有成绩,比如有这么一个细节:伊桑的哥哥足球比赛表现的不佳,输掉比赛,看到父亲看孩子的眼神就变了。

6、父亲从未给过孩子爱,在后来尼库姆布斯找到他家里来的时候,父亲咬定伊桑算是不好好学习,而对老师的解释变得很冷淡,并且总是一句别无选择来隐藏自己的错误!

台词抽取:

1、我大儿子门门功课第一,可是他呢?

2、你有没有注意到他犯错的模式?那些他重复的错误?模式,什么模式,都是错误罢了

3、废话,那都是逃避学习的理由!

4、归根结底,这是个充斥着残酷竞争的世界每个人只想着削尖了脑袋往上爬,人人都想的高分,分数低的都是亵渎,看在上帝的份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梦想,可其实呢,他们都是在被动的学习,妄想成为全才即使这一切都是痴人说梦

5、就好像他在养一匹赛马而不是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迟早有一天,他们会走出自己的路,人无完人

6、周围孩子会的,他都不会,伊桑的自信心早已被击垮,他只能以不服从来掩饰自己的无能,他在与世界抗争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主要通过传承文化科学知识来培养人,是教育者有意识的为儿童的身心发展精心设置的一种环境!(正如杜威所说: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因而也在这个环境中思考和感觉。学校当然总是明确根据影响其成员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倾向而塑造的环境典型。)而学校教育也要尊重受教者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

视频中:

1、 老师也没有发现伊桑存在的问题,而是一味地责罚,埋怨,没能和孩子好好地沟通,找到解决办法,这使得伊桑的发展更加消极的发展下去【后来尼库姆布斯老师来到了这所学校,他第一个发现伊桑可能存在阅读障碍,还举了很多关于爱因斯坦,达芬奇等也有先天障碍的人来激励伊桑,帮他重塑自信心,还和他家人交谈,发现伊桑的兴趣爱好,并极力为伊桑提供发展兴趣的环境,支持他,这为后来伊桑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基础】

2、 学校并不注重孩子的兴趣发展,一味地要求成绩,责罚,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伊桑的自闭症,为伊桑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再到后来,学校形成一种美术风,之前严厉的老师也都变得平易近人起来,给孩子们的天性创造了很好的开拓空间!】

通过整个影片,男主伊桑从一开始的阅读障碍转变到后来的天才,从一开始不受尊重的愚蠢小男孩转变为后来的美术比赛一等奖,从开始自闭的男孩转变为一个开朗与大家融为一体的男孩,这一变化,可以说源自尼库姆布斯老师的教育,也可以说源自尼库姆布斯老师改善的社会环境。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只要我们给孩子足够的关爱,足够尊重孩子的兴趣天性,每个孩子都会散发出独一无二的光辉!!

地球上的星星(14)

地球上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张煜晨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伊桑是一个令老师、家长头疼,小伙伴把其看成另类的小男孩。他三年级上了两年,而每次考试仍为零分。在英语课上,字母在他眼里都是会跳舞的,他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做得一塌胡涂,老师多次以罚站、罚跪、向家长告状的方式来惩罚他,却没有任何改变。忍无可忍,校长责令其父母劝其退学。他暴躁的父亲除了打耳光、谩骂和无奈,更没有任何办法。

  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却很有幸在新的学校遇到了一个美术老师。他长途跋涉,来到伊桑的家,和父母交流,查看他的作业和画,终于弄清了伊桑的原因:这决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思维的问题。因为把字母看成是跳舞的伊桑,却对色彩有着很强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他是一个有着严重阅读障碍的学生。

  后来这位美术老师在班上用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小时候同样有着阅读障碍的科学家的故事,来培养伊桑的自信心,采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在沙子上画字母、用颜料、橡皮泥来画、做字母、在电脑上玩游戏来改变伊桑对字母的敏感性。这已经完成超出了一个美术老师的职责范围,却从此改变了他自卑、自闭的性格。并最终在全校绘画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各门功课也明显提高。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情很复杂。在我们的班级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他们或者对学习有着障碍,或者无视纪律。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一定也是无药可救的学生。虽然我们也曾这样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给其补课、劝说,却始终没有找到其成为这样的原因,只是做了表面文章,效果也只是微乎其微的。

  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很多:

  一、每颗星星都有其闪亮的理由。

  伊桑的闪亮之处是他的画画天分,在他大脑中有着无比的想象力。他不喜欢学习,却善于观察,他喜欢与小鱼、小蝌蚪、小狗亲密接触,他能把3×9想象成地球与冥王星的战斗。在他的世界里,充满着幻想与神秘。可在我们成人的思想里,却难以理解,只能把他的闪亮之亮埋没在其种种“劣迹”中。每个孩子都如一颗闪亮的小星,尽管有的星光比较耀眼,有的星光有些暗淡,但无论得怎样,他都有其闪亮的理由。

  二、每颗星星都要我们用心来欣赏。

  伊桑只所以让同学、老师、家长都不满,只是他在用犯错的方式来武装自已,他像只刺猬一样竖起满身的毛发来保护自已。只是因为没有任何人欣赏他,理解他。假如我们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欣赏,就会给每颗星星发光的机会。

  这部电影给了我一次深刻的洗礼,真想不到在我印象中比较落后的印度能拍出这样一部感人至深的教育电影,也希望更多的老师都能看到这倍优秀作品并从中受到启发。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改变不了这种功利性教育的悲剧,但我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尽量多关心孩子们。也希望世界上能有更多的尼库巴,因为地球上的小星星们都需要他们。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是:不仅要有爱心,更需要的是俯下身来,跟孩子一起发现问题,不要让孩子感觉那么无助,每个孩子都会从老师的言行举止中感觉到爱。

  善待每一颗小星吧,从他的身上发现闪光的细胞,给予每颗小星煜煜生辉的勇气。

地球上的星星(15)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本来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才去看的《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但看到后半部分时我已经深深被电影吸引住了,多次被感动的落泪。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印度孩子,名叫伊桑,门门功课都学不好,甚至连字母都写不好,由于成绩不好,老师和家长天天批评他,他开始厌学,逃学,成了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大麻烦。学校也很无奈的多次找过家长,家长被迫把他转到一个叫新世纪的寄宿学校里,开始了他的新学校的生活。他的人生也是由此开始发生了变化。

对于一个9岁大的孩子,离开从小长大的家,离开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和哥哥,他是多么的不愿意。他又是哭又是闹,但是最终“狠心”的爸爸还是把他送走了。送到后,在家人坐车离开时,小伊桑看着家人远去的车,默然的地下了头。他会是多么的伤心和无助啊!他多么希望爸爸妈妈不要把他一个人仍在这儿,哪怕给与几句关心的叮咛和一个拥抱呢?没有,什么都没有。在这所寄宿学校里,在严苛的管理下,他没办法偷懒,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空间,什么都学不会的他,依旧是老师批评的对象,他的作业上依旧都是红杠杠,他已经被打击的完全没有了自信,连最喜欢的画画和玩都不愿去做。在前半部出现的可爱的顽皮的大笑、诡笑都失去了踪影,只剩那双忧郁的不能再忧郁的眼睛和那好像永远也不愿抬起来的头。我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可怜的孩子怎么办?是啊,电影总是会在最痛苦的时刻安排幸运之神的降临。电影中伊桑的救星就是他的美术老师尼库姆布斯,美术课上尼库姆布斯发现了这个不起眼的孩子,看到了他绝望的眼神,他想帮助他。他是个有爱心的老师,从他关心残障儿童和每一个身边的孩子就可以看出来。他说伊桑是一面镜子,他看到了他小时候的自己。他的童年一样也是不被认可的。它先是翻阅了伊桑的作业和卷子,居然发现伊桑是一个患读写障碍的孩子,所以怎么也学不好。他来到了伊桑的家,想与他的家长沟通一下,怎么帮助这个孩子,意外的发现伊桑是个画画天才,可是他的父亲充满了敌意,不愿承认自己孩子的问题,也没有注意到孩子身上的天赋,只是在强调社会竞争压力的残酷。对于此老师也很无奈的走了。他回到学校说服了校长,给了这个孩子一次机会。他首先是在自己的课堂上以用讲名人童年也是连字也写不好的故事的方法,来隐射伊桑,不是学习不好就什么都不好,那么多名人都有过学习不好的经历,但是他们与众不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使他们获得了成功,让伊桑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就在那节课上他用树根和铅笔制作的水上飞机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他开始跟尼库姆布斯老师学习读写,记不住字母,尼库姆布斯在沙子里教他写,用橡皮泥制作字母和小动物帮助他记忆,一天天,小伊桑写的越来越好。他再也不讨厌学习,他很用功的在学习读、写。为了给小伊桑一个被大家认可的平台,尼库姆布斯举办了一次画画比赛,所有学生包括老师都参加了比赛,这个时候的伊桑已经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他也参加了比赛,对这个比赛他相当重视。比赛当天他早早起来,来到那个给他希望的小水池边,静静的想……比赛开始了,老师看到迟到的伊桑的到来是那么高兴,不负众望的伊桑获得了比赛的第一名,老师画的开口大笑的伊桑得了第二名,当伊桑在一片掌声中接过证书时,激动的流下眼泪,跑过去一下子抱住了尼库姆布斯老师,他知道他的一切的改变都来自于他的老师,他感激他。尼库姆布斯老师的眼眶中也闪动着激动的流花,他为这个孩子的改变而高兴,为发现了一个画画小天才而激动。最终在片尾我们看了了伊桑久违的开口大笑,那是真正的快乐,他不再是那个成绩差,老师满口抱怨的孩子,爸爸妈妈听到的都是赞扬的话语,在影片的最后,爸爸妈妈来接伊桑回家,他即将上车时又转身跑向老师的那个拥抱久久的留在我的脑海中。那是感激的拥抱,那是发自内心的喜爱的拥抱,是舍不得离开的拥抱。能让一个孩子这么的喜欢老师,这个老师是幸福的。

影片拍得非常好,让我觉得自己语言的匮乏,一时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去形容它。片中没有一个镜头的设计是多余的,前面的差都是为后面的变好做铺垫。片中多次用到唱歌来抒发感情,不管是歌词还是歌声都给我们了一种震撼。我们要爱我们的孩子,不管他好或不好。尼库姆布斯是个好老师,他爱每个孩子,不因为他们的成绩而对他们有所偏见,这是在这个以成绩选拔人才的社会中鲜见的老师。他具有一双慧眼,能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他拥有超乎常人的耐心和责任心,他的目的就是帮助这个孩子,改变他,让他快乐起来,他为此不懈的努力,最终他做到了,而且非常成功。

影片给了我两点启示:一、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有些只是成绩不好罢了,他或许在其它方面有特长,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请不要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更不能用显微镜去看他们的缺点,那不是刺激孩子上进,而是确确实会打击到他们的。我们要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这样孩子会得到鼓励,老师也会找到职业的幸福感。二、老师和家长们请变得单纯一些,我们也有过成绩不好的经历,为何要为难孩子们呢?我们何尝不知那怎么也学不会的感受呢?有了问题,不要什么不做就只会埋怨,埋怨有用吗?找到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孩子是会改变的,我们应该相信这一点。还孩子一片蓝天,带走我们给他们的乌云,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地球上的星星》带给我们的思考

周五晚上,一个人静静地看《地球上的星星》。整个影片带给我的有同情(伊桑的遭遇),有感动(美术老师的言行举止),我反感,有痛恨(家长和老师的行为),还有思考(自己和更多的人)。

影片主要讲的是:一个叫伊桑的小男孩,学习成绩一直处于最差的状态,各科考试成绩都是0分,因此受到老师、家长、同学,以及邻居的责骂和歧视,由于数学考试太差,没让家长签字,就让哥哥写假条向老师请假,以此逃避非难,而去逃学,最后不得已转到一所寄宿式学校。到新学校后,他依然学不好数学,学不好语法,不会书写,不会朗读。他经常被老师罚站,罚跪,用竹板打手等,这给伊桑的心灵带来了深深的伤害。这时,出现了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美术代课老师,他发现伊桑不正常的状态后,就和其他学生和老师交流伊桑的情况,他发现伊桑有诵读障碍症(即缺乏流畅的思考能力,对距离,大小缺乏判断能力),为了唤起伊桑的自信心,在课堂上他给孩子们讲一些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的人成功的事迹,每天拿出自己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陪伊桑学习。在美术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伊桑慢慢克服了读写障碍。伊桑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在一次绘画比赛中取得第一名,这让伊桑不敢相信,又让他欣喜若狂,热泪盈眶的扑进老师的怀抱。后来伊桑各方面成绩都有显著提高,从此他的脸上也经常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影片的画面在美术老师将伊桑高高举起这一刻停止定格。

影片中伊桑的各种遭遇,家长和老师对伊桑的态度,让我陷入了沉重的思考中:

1问题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问题孩子虽然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样去书写,朗读,思考等,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本领”。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可以和小鱼说话,和小动物成为朋友;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强,每天被身边的人责骂,呵斥,但是他们转身后,依然快乐。而我们眼中的好孩子,也许承受挫折的能力没有这么强,更体会不到多彩的快乐。这些也许是我们认为的好学生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放大。

2 问题孩子,承受着别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心灵的创伤。考试0分时,全班同学的嘲笑,老师的批评;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会回答时,说“从我的课堂上滚出去,不要脸的家伙”;不分清事情的青红皂白,爸爸打的耳光;被老师罚站教室外边,其他同学的指责;作业写不好时,妈妈说的“你真是笨蛋”……看到这些镜头时,我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伊桑,我的心灵也受到了伤害,难受。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这样的特殊儿童虽然在正常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我们的老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们得像尼库巴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然后从根本处下手,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

我更想对家长说都是:每一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所以,做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担当起让孩子充分发展,健康快乐的重任,为你的孩子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你一定要坚信,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小星星,是星星总会发光!

地球上的星星(16)

从《地球上的星星》看如何对待“差生”

这是印度的一部关于一个患有认知障碍的小学生的故事的教育类电影。

三年级的小学生伊夏,吵闹又搞怪,学习成绩差的一塌糊涂,相对于每门课程都是优秀的哥哥来说,伊夏简直是一无是处。所有的人包括父母都认为伊夏懒惰得过分,无可救药。于是,毫无办法的他们把伊夏送到了寄宿学校,希望严苛的教学环境可以改善伊夏的状况。可是,到了新环境的伊夏变的更糟糕了,上课搞怪,作业一塌糊涂,不合群,做着所有坏学生做的事情。每个任课老师都认为,他肯定撑不过一个学期就会退学,进入特殊教育学校。这时,来了一个新的代课美术老师尼克,伊夏的特别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观察伊夏平时的生活习惯,研究他作业的错误的特点,他知道伊夏是有了读写障碍;通过家访,知道了伊夏极为出彩的画画天赋,通过伊夏的画作,他终于明白了伊夏内心的恐惧和孤独。伊夏生活在成绩优秀的哥哥的阴影下,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异常,他被困在那些跳跃的文字中,被那些像是长着细长八腿的蜘蛛的文字缠得透不过气来,困在不被人理解的孤独的世界中,没有人知道他的恐惧,于是,他被困在那个孤独的没有希望的文字的世界,和父母,和周围的世界越离越远。终于,他成为了一个标准的,彻头彻尾的“差生”。

感同身受的尼克,决定对伊夏伸以援手。他给伊夏讲那些有认知障碍的却最终取得非凡成就的伟人的故事来给他树立信心;通过有趣多彩的教学方式,开始对伊夏进行单独的学习辅导,帮他克服对文字的恐惧。慢慢地,伊夏改变了,他作业错误少了,成绩变好了,也不再的那么孤僻,最后的最后,在尼克老师组织的全校的师生绘画大赛中,伊夏获得了第一名。我想,当看着伊夏走向那个奖台的时候,不管是尼克老师,还是我们作为观影的人,都会不禁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的欣慰吧。

在电影里面,当尼克向校长提出伊夏的特别,希望能够改善伊夏目前的状况的时候,校长却在担心着如何与校董事会交代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明白,人生来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因不同际遇不同而不同罢了,差生只是其中一种状况而已,只要费心引导,就不存在好坏之分。可是现在,很多教育着都已经忘了这个最基本的常识,只是在想着,如何获取更多的名声,他是好是坏是他自己的问题,与我何关。已经忘记了,教育,就是一个“树人”的过程。教育的职责,正是把种子培养成盛放的花朵,把歪斜的枝丫从藤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可是,社会化的社会,教育也被世俗影响,已经商业化了,只要那些能成才的大树,其他的被野草束缚的小苗,不要也罢。

于是,一批批大树被量产了,多么的整齐划一。可是,社会又不想了,它说,不行,我还要一些小树来连接那些房子的缝隙。可是,那些小树,又在哪儿?那些未来的小树,或者说,那些被杂草束缚的幼苗,随着人们的忽视或者说遗弃,已经被时间,被杂草深深的埋在了泥土地下,不见踪影。

尼克老师说:“每个小孩都是不同的,他们迟早得以自己的步调开始学习,一只手是由五根不同长短的手指结合出来的。”每个人生活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人生,已有所长,彼有所短。何必强求每一个人都必修成为最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提琴家……如果,每个人都那样的话,那其他的事情,该由谁来做,“每个人都是不同的”这句话,我们每天都在说,可是有谁真正的把它记在了心里,把他作为对待学生,甚至每一个人的一种态度呢……

地球上的星星(17)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

《地球上的星星》这是一个儿童成长的印度励志电影,讲述了一个孩子在老师的悉心照顾和培养下,走出自己的生活。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星星,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让其放出璀璨的光芒,而我们父母、老师、亲人都是这个闪光点的寻光源。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八岁的小男孩伊桑,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伊桑的哥哥尤汗显然和他是两个极端,尤汗成绩优异,在成人以家庭作业、分数、整洁为标准的世界里尤汗无疑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伊桑常常上课捣乱,然后他的家长被叫去学校,被老师一顿批。但他自己却一点也不害臊。最后,他竟然逃学!还谎编请假条,让哥哥尤汗来写。成功后,又一个人在街上闲逛。最后被爸爸发现了,骂了一顿,直接把伊桑送进了技术学校。他刚刚进去,十分害怕,还好有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朋友和他一起玩。后来,来了一位代课老师,这位老师出场是十分怪异。穿着一身小丑的服装,吹着我们中国传统的笛,出场了。他十分可爱、善良、顽皮。伊桑在他的开导下,渐渐变好,学习成绩也慢慢跟了上去。后来又展开了一次“画画比赛”。老师和伊桑的画不相上下,但最后还是伊桑的画,赢得了冠军!开家长会的一天,伊桑的父母以为又要挨批了,结果迎来的是老师们对伊桑的赞扬。当场伊桑父母高兴不已。

其实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纵使伊桑的父母每天夙兴夜寐,闻鸡起舞地为他准备早餐,整理衣服书包等,但他依然没有进步!父母的出发点是对的,盼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忽略孩子本身的出发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上清华北大,考上名校,因此给他(她)施加各种各样的压力,结果只是徒劳!因为我们没有去了解孩子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一味的只是说我想要孩子怎么怎么样,很多时候就磨灭了孩子的天赋,才能得不到欣赏,最后人才就这样消失。所以我们应该多点当孩子的伯乐,发现千里马的孩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幸运的遇上伯乐的。我只是希望通过这个电影,让社会和更多的家庭知道,该如何去爱我们的孩子。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有能力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

所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我想教育也是一样。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发掘孩子的潜力,而不能仅仅局限于“高分”则“高能”的教育观念。纵使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那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我们任何人都不可以去为他涂写,更不能让让孩子养成某种习惯,更多的是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与爱,让他们健康成长,只有孩子本身才能画出美丽的图案,才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星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50字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50字(一)

  伴随着笑和泪看完了这部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深深的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同时也震撼着,突然在一瞬间明白了一句话的真正内涵,"世界从来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影片中八岁的伊桑,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未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

  有着读写障碍症的他,所有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所有的字母和数字他都会写错,老师们经常让他罚站在门口,父亲对他呵斥、打骂,同学们瞧不起他,说他是个傻瓜。只有妈妈一如既往的爱他、关心他,可是最终也阻挡不了伊桑被学校开除,被送到寄宿学校的命运。

  伊桑很伤心,甚至到了绝望的边缘,他不再对任何事情感兴趣,包括不再和任何人说话,成了一个自闭儿。到了新的环境,他更加沉默,就在学校准备通知他的父母把他领走的时候,>故事情节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美术代课老师尼库巴的出现了。

  细心的尼库巴发现了他,他的孤单,他的自闭,他的才华。他翻阅着伊夏的画稿和使他受到责罚的作业本、考试卷,渐渐的,心里有盏灯开始变得明亮,那颗落在凡世的小星星的光芒刺痛了他的眼睛。"你有没有注意到他犯错的模式?他把字母写成反向,同一个词在一夜之中有不同的拼写,相似的字就会混淆……所以,这些并不是普通的错误,他是一个有读写困难的孩子。""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许多杰出的人物,如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毕加索……其实小时候都有读写障碍……其实,在我们周围,是那些有许多用独特眼光看待世界的人,改变了社会。""伊桑,其实刚刚,还有一个人我没有说,那个人,就是你。"他带大家去池塘边游戏,让伊桑的才华自然显现;他说服校长让他不要放弃这颗小星星;他用伊桑的方式教会了他读写……为了向所有人展现伊桑的绘画天赋,他特地举办了一场校级比赛,最终,胜出的伊桑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他的绘画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人手一册。影片的最终,即将回家度过假期的伊桑紧紧地拥住了尼克老师,这个改变他生命的人,片内片外无不潸然泪下。

  看完影片,我从尼库巴老师身上学到了"读懂孩子"和"不放弃"七个字。或许在班级中,很难做到真正的了解每一位孩子,那么对于那些相对特别的孩子们,应读懂他们,从根本上了解他们,从本质上剖析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显得如此重要。在影片中尼库巴老师告诉我们,读懂孩子,并不是单纯的观察孩子们平时的表现,用成绩检验他们,而是应该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孩子,在孩子们的每一个错误中,寻找共同点,找出隐藏在那些错误下的根本原因,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耐心、温暖和爱,永不放弃每一个孩子,用一个拥抱,一个吻,一个微笑去关怀孩子,鼓励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让孩子一点点的重拾自信,找到快乐。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50字(二)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叫《地球上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八岁的小男孩伊桑,一个充满了奇思妙想的男孩。在他眼睛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小鱼,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伊桑的哥哥尤汗显然和他是两个极端,尤汗成绩优异,在成人以家庭作业、分数、整洁为标准的世界里尤汗无疑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伊桑常常上课捣乱,然后他的家长被叫去学校,被老师一顿批。但他自己却一点也不害臊。最后,他竟然逃学!还谎编请假条,让哥哥尤汗来写。成功后,又一个人在街上闲逛。最后被爸爸发现了,骂了一顿,直接把伊桑送进了技术学校。他刚刚进去,十分害怕,还好有班里成绩最好的一个朋友和他一起玩。后来,来了一位代课老师,这位老师出场是十分怪异。穿着一身小丑的服装,吹着我们中国传统的笛,出场了。他十分可爱、善良、顽皮。伊桑在他的开导下,渐渐变好,学习成绩也慢慢跟了上去。后来又展开了一次"画画比赛".老师和伊桑的画不相上下,但最后还是伊桑的画,赢得了冠军!开家长会的一天,伊桑的父母以为又要挨批了,结果迎来的是老师们对伊桑的赞扬。当场伊桑父母高兴不已。

  看了这一本电影,我知道了:一个人,不论有多差,只要你真心改过,就一定会成功。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50字(三)

  忍不住连续看了两遍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被片中的美术老师深深打动,这是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老师,他真正读懂了孩子,从根本处分析孩子,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让小男孩伊桑不仅在读、写方面有了进步,且在美术领域施展了其特殊才能,成为超越老师的绘画冠军,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的快乐!

  伊桑的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处于最差的状态,因此受到老师、父母的责骂、歧视,以至于为了逃避非难而让哥哥写假条向老师请假,以便于他逃学,最后不得已而转学。

  转到新学校后,伊桑依然是学不好语文、数学等科目,无论他怎么努力,他都不能写好那些字母,他被老师打、罚站、罚跪等,遭受了严重的心理创伤。

  代课老师尼库巴教孩子们画画,发现伊桑不正常的状态后,他和伊桑的同学交流,和其他老师交流,通过分析伊桑的作业,他发现,并不是伊桑学习不努力、偷懒,而是因为他天生有诵读障碍,缺乏流畅的思考能力,对距离、大小等缺乏判断能力,常人能做的事情,他却做不到。

  了解到伊桑父母的心态后,尼库巴老师上门和伊桑的父母谈心,告诉他们: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和梦想,我们不能因为他目前的一点点障碍而嫌弃他。他甚至愤慨:"如果你喜欢比赛那干脆养马呀,何必生孩子?非要逼孩子负担你的野心,不如招童工。"为了唤起伊桑的自信心,尼库巴老师在课堂中和孩子们讲述爱迪生等名人小时候也有读、写障碍,老师自己也曾是,然后,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和伊桑一起慢慢分析那些会跳舞的字母,从游戏开始,在沙盘中先写字母,再用彩笔写,最后用铅笔写,一点一点,伊桑慢慢克服了读写障碍。

  尼库巴老师认为,每个孩子兴趣点不同,伊桑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他的创造性极强,在学校绘画比较中,伊桑的画胜过老师尼库巴而成为学校年鉴的封面,伊桑简直不敢承受这巨大的成功喜悦,他流着热泪扑进了老师的怀抱。

  伊桑各方面成绩都明显提高,令父母惊诧不已,伊桑也享受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峰体验,他的脸上绽放出快乐幸福的笑容。

  放暑假了,父母亲来接伊桑回家,伊桑依依不舍地与老师告别,临上车前他回头奔向老师的怀抱,尼库巴老师将他高高地举起,伊桑伸展着双臂,全身舒展向上,极其激动人心,我的热泪再一次流出。

  画面定格在这一感人的而又意味深长的画面上,的确是尼库巴老师将伊桑高高举起来了,不仅举起了他的读写能力更举起了他的自信举起了他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力量!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这样的特殊儿童虽然在正常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其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我们的老师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呢?我们得像尼库巴老师那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然后从根本处下手,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慢慢成长。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50字(四)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个很有内容且会带来许多思考的故事,它的架构很简单,一个很特别的小男孩,喜欢幻想,和一般的孩子不同,不喜欢学校的制度和念书,总是不按牌理出牌让他被视为坏学生,有很多的心情却不会表达,家人不去了解他,反而用强迫的方式,越是打压,他的反抗性就越强,造成的其实是反效果。

  这样的小孩,并没有对错的认知,也不知道自己和其它人的不同为什么是错的,但从大人的角度来看,早就有了对错的价值观,心中都定义好了"应该要这样",一定要孩子走上这条路,才叫做正常。或许强迫的方式终究可以改掉小男孩一些让大人头痛的习惯,却在不知不觉之间,抹煞了他更多的才华,甚至,他个性中美好的一面。

  大人们总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是否有真的想过这样的通材教育是否适合每一个人?有的孩子,需要的是不同的对待方式。一味把所有的不一致给打压下来,或许只是造成内心累积的愤怒而已,有一天,会以其它的方式爆发出来…《地球上的星星》后来被拍成了电影。电影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在描写一个孩子和外界的沟通(或是说跟外界的无法沟通),一步一脚印让观众看着天真可爱的孩子越来越黑暗,失去了他的生命力。

  有时候,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知道如何进入他们内心,用他们能懂的方式,教导他们对错的人而已…可是这样的贵人,又有多少人能够碰到呢?常常,连自己的父母,应该要最爱自己的人,都没有办法成为这个贵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不是在批判父母的不好,天下父母心,只是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在爱孩子,而不是用孩子需要的方式来爱孩子,这当中的差别若是很大,很有可能,就像《地球上的星星》中的小男孩一样,慢慢看不见阳光了吧…蛮让人难过的一部电影。

  虽然,《地球上的星星》中的小男孩,并见得会讨你的欢心(因为他真的就像很多你会碰到的"问题小孩"一样难搞),可是因为电影带着你从许多正常情况下你应该看不到的角度去看这个孩子变成这样子的原因,你也不会讨厌他。

  看到后面,真的懂得如何教导他的老师,带着他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时,看起来好温馨…不过,要这样因材施教实在太难得了。很喜欢他对于「关心孩子」的一番简单解释,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道理,可是大部份的人只是知道,却做不到。

  后来,眼睛几乎一直都湿湿的,《地球上的星星》教我们如何舍弃自己的主见,去看见一个人的美好,用正确的方式,去关心一个需要被关心的人,幸福不是不存在的,只是多数的人并不知道它不是来自强求。

  最后看到他们的作品,哭爆了…已经不是掉眼泪可以形容的了…那是用心画出来的作品啊…,为了把这天赋展现出来,心路历程是多么地难以言喻…以及小朋友重新站起来迈出他的脚步…实在点点滴滴都感动到心坎里面去。

  地球上的星星观后感650字(五)

  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关于儿童成长的印度电影,也许影片要诠释的正是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看过的人一定又觉得,似乎所表达的又不止这么多。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天空的星星一样。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叫伊桑的一个八岁小男孩,他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他眼里,课本上的字母都在游来游去。他的世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这些对于成人世界并不那么重要,他们对家庭作业、分数和次序更感兴趣。而伊翔在学校,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常常受到老师的责罚和爸爸的打骂。只有妈妈保护他,爱他。

  当他惹出的麻烦已经超出人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后,他被送到了一家寄宿学校接受"教育指导".在新学校,一切并没有什么不同,甚至愈演愈烈。伊翔必须应对额外的与家庭分离的创伤。

  一天,一位新的美术老师尼库巴突如其来,用乐观和自由的教学风格感染着每一个学生。他打破了"事情是如何完成"的所有规则,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梦想,去想象。学生们都满怀热忱,除了伊翔。尼库巴很快也发现了伊翔并不快乐,然后他开始了找寻原因。他发现伊翔最主要的问题是不能拼写和阅读,他是一位学习障碍的儿童,尼库巴对伊翔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翔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完整的看完这部片子以后,眼泪不知道流了多少次。不仅为睿智的老师,呕心沥血为了帮助伊桑重新面对生活,面对冷酷的生存环境。更多的是为伊桑而感动和自豪。为他渴望被接纳,勇敢的走出自闭的世界而欢呼,也为他能幸运的遇到这么一个好老师而庆幸。

  可是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中,我们衡量一个人的标准已经变得如此的狭隘。简单的一张试卷,一份表格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智商有多高。而很少有人能耐心的去发现他们身上不同于其他人的优点。

  生活中的孩子形形色色,像伊桑这样的特殊儿童在我们的学校并不多见,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在某些方面并不敏感的,导致学习成绩暂时落后。那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有像尼库巴老师这样认真观察、分析、了解孩子,掌握他们的特点,然后从根本处下手,提供给他们适合成长所需要的特殊条件,牵着孩子的手带着他们慢慢成长。

地球上的星星17篇

https://m.czhuihao.cn/zuowen/141079/

上一篇 : 你好李焕英7篇

下一篇 : 伊豆的舞女8篇

《地球上的星星1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