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06-12 点击:

首都博物馆14篇

首都博物馆14篇

首都博物馆(1)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一进博物馆就是一个大厅,大厅里有指示牌,上面清楚地介绍展区的分布。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穿过曲缓的走廊,我们逐层观阅。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

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踏着清缓流转的音乐,走进了明清绘画作品展,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昏黄的灯光下,一幅幅巨大的山水泼墨画,或挂立,或横铺,笔墨工细,设色淡雅,诗画相融。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肆意挥洒出意境深邃,飘逸,清幽,惟美的世外桃源。而这形神兼备的绘画艺术足以展示古代封建文化鼎盛时期的独特魅力。对于绘画作品我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但我也能感受到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青幽、惟美的精神世界。

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往上走,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中国书法艺术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之一,可谓中华文化艺术之“大雅”与“大美”。“无声之音,无形之相”,有如无声的诗,无音的歌,一寸毫錐,挥洒气韵风骨,爱恨离愁,书写着人们最本质的精神世界。有“集书之大成者”美誉的著名书画家文徽明书法造诣深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适笔遒劲流畅,法度严谨,笔峰挺秀,自成一体。令人拍案称奇。“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

第四层是“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有各种兵器,如直内短胡——穿戈,柱脊短剑,长铤箭镞,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争战不休的社会状况。也陈列着许多生活用具,如饮酒纹鼎,礼仪上用于客人洗手的双耳蝉联纹盘和装饰的鸠权杖首饰。这些埋藏了千年而又重见光明的器物,尽管有些是锈迹斑斑,但以其丰富的器类,高超的工艺技术,超凡的艺术价值,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等鲜明的特点早已闻名于世。这些闪烁着古人智慧光芒的青铜器体现了古人模仿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也是研究当时社会形态的珍贵材料。

四层还有我最关注的也是看的最仔细的“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这里有太多让我吃惊,甚至是让我震撼的作品。很多我以前只在书上见过,没想到这次可以见到实物,这让我非常的兴奋。有一件工艺绝对堪称精细,那就是景德镇窑青白釉戏剧舞台人物纹枕,此瓷枕雕镂成戏台形式,戏台上珠帘漫卷,众多演员正在演出一场戏剧,反映了元代戏剧流行的社会风尚。瓷枕镂雕精细,集建筑、舞台与瓷塑艺术于一体,表现出元代戏剧艺术的面貌及景德镇窑工高超的制瓷工艺。瓷枕里边的人物、舞台竟也雕刻的如此精致。而且它的舞台梁柱、栏杆都非常的细,真怕轻轻一碰就会断掉。不知道怎么会保存到现在还这么完整。真是让我激动感慨万分!陶瓷展厅里的很多展品都太让我大开眼界了,可惜记忆有限,不能在这里一一列举了。真希望还有机会,让我看的更仔细一些。

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心情。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最引人注目的“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它们千奇百态,温润透彻,令人赏心悦目。而各种玉璋、玉制诗洗、翡翠雕龙带钩和李莲英戴的翡翠扳指以及从他墓中掘出的大量金、银、玉器也反映了皇室的奢华和清朝晚期的腐朽衰败。

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最后一站是“元代青花瓷展览”。周杰伦的一首绝美的《青花瓷》把人们对瓷的喜爱演绎得淋漓尽致。置身于这色彩纷呈,灵巧秀逸,精致独特的瓷海中,仿佛隔着千年的烟雨,望着“袅袅的炊烟”,体验到古人淡雅的情思及对美的追求。

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没有办法,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首博。真想让我的家人也来看看,绝对不枉此行。留给我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我到现在都处在兴奋之中。

首都博物馆收藏的这样一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化身。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中华文化的逐渐势微、凋落已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在展览中,参观人数最少的当数字、画展了。中华的书法、字画不再受到关注,由此联想到没落的中医,凋零的戏曲,传统节日的迷失以及西洋节日的盛起。国家在文革之后就没有形成一种文化体系,而导致现有状况。尽管近年来不断出现“祭祖大典”,“孔子祭典”之类活动,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所以我们不但要懂得珍惜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应该竭力将其发扬光大,让它走出记忆,活在当下,重新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首都博物馆(2)

参观首都博物馆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参观首都博物馆,感谢您的阅读!

  昨天是“六一”儿童节,我和爸爸妈妈兴致勃勃地去参观首都博物馆。刚到首都博物馆,我就被博物馆雄伟的外观吸引住了。妈妈告诉我:“博物馆通长的石质幕墙象征着中国古代城墙,椭圆形的斜形展馆寓意古代文物破土而出。
  我们进了博物馆,里边非常大,有很多展览。我们首先观看了电影”辉煌的北京“,对北京的历史有了初步印象。随后观看了古都文化展览、书法绘画展览、玉器展览、瓷器展览和佛像展览,这些展览全是与北京有关的历史文物。最后我们参观了老北京风俗展,有一个小姐姐作为小小讲解员义务给我们讲解。她讲的非常好,我知道了很多风俗知识。我还观看了拉洋片、京剧等节目。
  参观首都博物馆,让我了解了很多知识。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六一“节日啊!

首都博物馆(3)

首都博物馆导游词

【篇一:北京故宫博物院导游词】

(故宫午门前)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馆,一般大家都简称它为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自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五个世纪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称紫禁城,究其由来,是由天文学说和民间传说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所有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三十一天区。其中的三垣是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在三垣的中央,正符合“紫微居中”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紫外线微垣是天帝之座,故被称为紫宫。皇帝是天帝之子、人间至尊,因此他们也要模仿天帝,在自己宫殿的名字上冠其紫字,以表现其位居中央,环视天下的帝王气概。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指“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关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了青牛前来,喜便请他写下了《道德经》。后人因此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帝王之家当然希望出祥瑞天象,那么用“紫”字来命名也就顺理

成章了。“禁”字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那就是皇宫禁地,戒备森严,万民莫近。此话决无半个虚字,在1924年末代皇帝被逐出宫后这里正式开放以前平民百姓别想踏近半步,大家可以想像紫禁城过去是多么崇高威严,神圣不可侵犯啊!

紫禁城建在北京,是有其历史的,也因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说起来话长。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修建,用了14年的时间才基本建成,到今天已有570多年的历史。大家看到了,故宫是一级红墙黄瓦的建筑群,为什么这样呢?据道家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于是从唐朝起,黄色就成了代表皇家的色彩,其他人不得在服饰和建筑上使用。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正由于这些原因,故宫建筑的基本色调便采用了红,黄两种颜色。

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楼阁9900多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有高9.9米,号称10米的城墙,墙外一周是52米宽的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城南北长约960米,东西宽约76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座结构奇异,和谐美观的角楼,呈八角形,人称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城四周各设一门,南面的正门是午门,北门叫神武门,东门叫东华门,西门叫西华门。故宫在施工中共征集了全国著名的工匠23万,民夫100万人。所用的建筑材料来自全国各地。比如汉白玉石料来自北京房山县,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的盘山,花岗石采自河北曲阳县。宫殿内墁地的方砖,烧制在苏州,砌墙用砖是

山东临清烧的。宫殿墙壁上所用的红色,原料产自山东宣化(今高青县)的烟筒山。木料则主要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工程之浩大。

我们眼前的建筑叫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俗称五凤楼。明代,每年正月十五,午门都要悬灯赐食百官。到了清代这种活动就取消了。每年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在这里举行颁布次年年历仪式,清代乾隆年间因避乾隆帝“弘历”的名字,故将“颁历”改称“颁朔”。清代,皇帝举行朝会或大祀,以及元旦,冬至,万寿,大婚等重大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卤簿,仪仗。此外,国家凡有征战凯旋时,皇帝在午门接受献俘典礼,如果皇帝亲征也从午门出驾。

关于“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戏剧午台上及野史小说敷衍而来的。实际上是明代朝廷命官犯罪,有的在午门廷杖,当然严重的可能也有被当场打死的。

(进午门后金水桥前)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故宫里面,在正式游览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故宫的布局和参观路线。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在这样大的面积上,集各种建筑手法,建造一组规模如此宏大的建筑群,不但没有纷杂现象,反而给人以结构严谨,色彩辉煌和布局规整的感觉,最主要的手段是建造中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红,这条中轴线和整座北京城有机地结为一体,北从钟楼,南至永定门,总长度约8公里,皇家禁区苑内的部分约占三分之一。宫内重要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分东西对称分布。整个宫殿的设计和布局都表现了封建君主的

“尊严”和对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故宫分外朝内廷。现在我们在外朝的最南端正,前面是太和门。门前有一对青铜狮子,威严,凶悍,成了门前桥头的守卫者,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皇帝贵为天子,门前的狮子自然最精美,最高大了。东边立的为雄狮,前爪下有一只幼狮,象征皇权永存,千秋万代。我们眼前的这条小河,叫金水河,起装饰和防水之用。河上五座桥象征孔子所提倡的五德:仁、义、礼、智、信。整条河外观象支弓,中轴线就是箭,这表明皇帝受命于天,代天帝治理国家。

(在太和门前)

故宫中的建筑除了突出中轴线外,还用了各种手法,使宫城中各组建筑独具特色。比如殿基的处理,殿顶的形式,吻兽和垂脊兽的数目,彩绘图案的规制等等。这样,不仅使主要建筑更显得高大,壮观,而且还表现了宫中建筑的等级差别。民间传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说天上的皇宫一共有房10000间,地上的皇帝自称“天子”,不敢与其同数,所以就少了半间。这半间房在哪儿呢?它指的便是文渊阁西头那一小间。实际上紫禁城有房9000余间,所谓的这半间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渊阁西头一间,面积虽小,仅能容纳一个楼梯,但它仍是一整间。文渊阁楼下是藏我国第一部《四库全书》的地方,为了照顾布局上的美观,所以把西头一间建造的格外小。

(经过太和门之后)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宫殿。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平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

【篇二:北京故宫博物院又一导游词】

北京故宫博物院又一导游词

北京故宫博物院又一导游词

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它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殿宇千门万户,楼阁巍峨庄严,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素有金色的宫殿之海的美称。您一定猜到了,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故宫博物院。

故宫是明、清两面三刀代的皇宫,在这里有明清两代24个帝王登基坐殿,统治中国长达500多年。故宫含金量 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京城的中心,是全城风景最美的一处景观。故宫的西北面有湖光塔景的北海公园;西面是碧波粼粼的中南海;东面有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北面的景山为故宫的屏障。站在景山万春亭上,可以俯瞰故宫的全貌。故宫南面是特殊意义的国门,即天安门广场,它是新中国的象征,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此冉冉升起。

故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观,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闪烁着东方文明的光辉。

故宫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木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000余间。很多人都听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的传说,这是因为按《易经〉中讲九是阳极之数,发九为尊,故宫是皇帝的住处自然要作到头了。故宫四周有高10米的城墙。城有四门,南面是正门午门,北为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别致的被称作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城外有长3800米,宽52米的护城河,使故宫自成防御体系,有城中之城的美称。而其护城河长度,也已列入世界之最。

故宫从明代开始作为统治中心,但它的初建者却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是他的四儿子明成祖朱棣。故宫建在北京城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长16华里的中轴线上,南北为主,左右对称,建造中遵循《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室,左祖右社的建造原则。故宫在建造手法上突出皇权,其基本做法是突出以前三殿和后三宫为主的中轴线,其他建筑拱卫中央。故宫的建造可以说是集全国的人力物力,木材砖瓦取自全国各地,耗费极其巨大。宫殿内墁地的砖被称作金砖,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取土到成泥要6道工序,到成砖则需17道工序,最后还要把砖放到桐油里浸泡处理。这种砖铺在地上越磨越亮,由于制作复杂,价格昂贵,在当时一砖合一石米。年以有金砖之称。可以说故宫每座宫殿都浸透着人民的血汗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故宫是我国保存到现在最完整,最辉煌的一组皇家建筑群,而今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红墙黄瓦,飞檐宏丽的建筑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它平面呈凹字形,上有崇楼五座,正楼是9开间的重檐庑殿顶大殿,东西是四座重檐四角攒尖顶方形亭楼,各以廊庑相连,辅翼正楼。整个建筑气势巍峨,充分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午门全部建筑,高下错落,左右映对,势若朱鸟展翅,翱翔天空,故又常被人称作五凤楼。正楼设有宝座,左右设有钟鼓楼,过去皇帝 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钟鼓齐鸣,肃穆森严。

一提起午门,常令人想起推出午门斩首示众这句话。其实午门前并未斩过人。因为明朝行刑在西市9今西四),清代在菜市口,但在这里却打死过人。明代有一种罚刑——廷杖,就在午门下举行。如果大臣触怒皇帝就要被批逆鳞。被子批逆鳞的大臣被子打掉乌纱帽穿上囚衣推出午门,行刑就在这御路东侧。起初只是象征性的打,主要在于对大臣的羞辱,但到后来则打人至死。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

群臣阻谏。荒淫无度的正德皇帝不但不听,还将舒芬,黄巩等130位大臣廷仗,打死11人。这听起来确实非常残忍,不过要到传统佳节元宵节,这晨却是另一番景象,悬灯结彩赐宴百官,喜气洋洋。

进入午门就开始了宫内的游览,您看前面的河叫金水河,上面五座汉白玉石桥叫内金水桥。五座桥各有用处:正中的叫御路桥,供皇帝走,望宗室亲王走;再外面是品级桥,供文武大臣走。引金水河流过这里,除美观外还有防火作用。一方面故宫内多是木建筑,一旦失火可以用河水扑救;另一方面与我国的五行说相关,南方属火故以水克之,这种例子很多,讲解中将随时介绍给大家。由此可见,故宫不仅是集建筑艺术之大成,也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前面这座门叫太和门,门前这对铜狮您能猜出雌雄吗?您猜得不错,东面的是雄狮,前脚踩一绣球,象征权力也象征统一寰宇;西面是雌狮,前脚抚弄一小乳狮,象征子嗣昌盛。门旁所立的图是故宫平面图。大家请看,故宫是由前朝和内廷两部分组成的,前朝以三大殿为主,是皇帝发布政令和举行大典的地方。三大殿后是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及东西六宫等,这里是皇帝处理政务,居住享乐的地方。现在故宫的陈列体系分宫廷历史遗迹陈列,东六宫,外东路及三大殿两庑等为古代文化艺术陈列。在故宫这座艺术宝库中收藏有近百万件珍贵文物,占全国700座博物馆藏品总数的六分之一,成为驰名中外的最大的博物馆。这里闪烁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艺术的光辉。昔日的皇宫禁地今天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旅游名胜。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规模宏大,气宇轩昂的三大殿。大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上。中国建筑主体是木结构,受材料限制,本身不可能很高,聪明的古代人民采用高大的石台基将大殿托起以增强气势。大家还注意到如此大的广场前没有一棵树,其原因也是为烘托三大殿的高大,故意制造一开阔的空间;另一个原因就是五行相克的体现,金木水土火五行学说中,土居中,树为木,而木克土,如果种树恐怕不利于中央统治。古人在建造故宫时可谓用心良苦。殿前三层汉白玉台阶上有铜鼎18个。露台上分列两旁的铜龟铜鹤寓意龟鹤延年。东面的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西面的嘉量是中国古代的标准量器,放在这里象征皇帝公正平允。殿前左右各有一对镏金铜缸,是清乾隆年间铸造成的,每缸重约2吨,也称门海,放在这里用于防火,取意缸置于土上,土生金,缸中贮水,金生水,而以水克火。正中的大殿是太和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宝殿。明朝叫奉天殿,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叫太和殿。大殿面宽11间约64米,进深5间约38米,高26。92米,加上台基高度,通高35。03米,大殿面积2377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殿内宝座四周的6根大柱为蟠龙金漆大柱,金光灿灿,因为这里是宫内最神圣的地方,所以殿顶,彩绘等都采用官式建筑中最高等级。殿内金漆大柱当中就是皇帝的宝座。设在地平床上。宝座左右有对称的形容词象,仙鹤,香筒等陈设,这些都是铜胎嵌丝珐琅制品。座旁有孔雀做的扇。各位抬头请看,宝座上方是金漆蟠龙藻井,藻井为覆斗式,井中有盘龙,龙头下的圆球叫轩辕镜。相传轩辕镜为轩辕氏黄帝所造,将它悬于宝座上象征江山正统,但现在宝座与轩辕镜并不上下相对,据说是复辟皇帝袁世凯登上宝座,抬头见轩辕镜悬在头顶,怕球掉下来将他砸死,于是将宝座后移。轩辕镜下紫宸台上就是楠木金漆雕龙宝座,它是皇权的象征。太和殿内外装饰壮丽豪华,但皇帝并不是天天在这里,只有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及重大庆典如册立皇后,派大将出征等日子,才来此登临宝座以示尊严。

转过太和殿,眼前这座单檐四角攒尖镏金宝顶的方形殿宇叫中和殿,明朝叫华盖殿,中极殿,顺治二年改名中和殿。大殿深广均为5间,长宽均为24。15米。皇帝到太和殿举行大典前,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大臣等官员朝拜,然后再去太和殿。皇帝到天,地,日,月坛,祭祀的前一天要来此看祭文,到农家坛亲耕要先来此阅视种子,农具。清朝皇帝每10年修一次玉牒,要在此举行隆重的仪式,殿内陈列着乾隆年间的两顶肩

舆,就是轿,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八抬大轿。中和殿后是保各殿,面宽9间,进兴5间。它的功用有很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就是殿试。这是封建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被录取的进进士,前三名称鼎甲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其他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能参加殿试是很不容易的,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三级考试录取后才是殿试。如果一个文人在各级考试中都是第一名叫连中三元,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国自随代开始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最后一次科举在1904年就是光绪三十年举行,最后一们状元叫刘春霖,自称是第一人中的最后一人。保和殿后位于丹陛御路上的大云龙石雕,是故宫内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块石雕塑,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约250吨。产自北京郊区房山。如此大的石板在当时没有现代机械设备情况下运输极为困难,当时人们采用在路上泼水冻冰用滚木等方法进行运输。

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东西横向的广场叫乾清门广场,它是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内廷是皇帝的居住区,这座门叫乾清门,清康熙皇帝曾在此御门听政。乾清门内就是总称后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坤宁象征天地乾坤。乾清宫东西两面的日精门,月华门象征日月。围墙外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后面众多建筑象征众星。这些象征日月星辰的建筑均拱卫皇帝居住的象征天的乾清宫,以显示一辈子受命于天皇帝尊严。这后宫就是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所居住的皇宫内院,现面我们到里面细看。

乾清门内的这第一座大殿就是乾清宫,面宽9间,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活动的地方,一直到雍正皇帝以后才将寝宫移到养心殿。这儿是皇帝的寝宫,也是夺权斗争最激烈的地方,明代的壬寅宫变,红丸案,移宫案等宫闱大案都有发生在此。各位抬头请看宫内高悬的正大光明匾就是宫内斗争的产物。匾后是藏秘密立储匣的地方。有人说正大光明匾一点也不正大光明,就是因为雍正皇帝上台后有传闻,说他是串通隆科多等人篡改遗诏当皇帝的。此事真假不用深考,不过秘密立储确是由雍正朝开始。雍正上台后深感其父康熙皇帝在立储问题上几废几立,造成诸皇子明争暗斗朝臣互相倾轧,对中央统治不利,于是改为秘密方式立储。方法是事先写两份遗诏,一份带在身上,一份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晏驾后,将两份遗诏校对后再宣布继位者。乾隆等皇帝都是这样继位的。

乾清宫后是交泰国殿,它的形制与中和殿相同,这里是皇后在冬至,元旦,千秋节受贺的地方。现在这里存有玉玺25块,放置25块的寓意是从《周易》天数二十有五之说而来的,而且1。3。5。7。9这五个阳数之各也是25,殿内高悬的无为二字是康熙亲笔所写,取意无为而治。殿内的内宫不可干政的铁牌也是康熙皇帝鉴于明亡的教训而立的,只可惜到清末依然出了安德海,李莲英等太监弄权误国。交泰殿后的坤宁宫原来是皇后的寝宫,后来皇帝移居养心殿,皇后移居体顺堂,这里成为祭神的地方。请大家到东面来,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东暖阁内有龙凤喜床,床有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百子帐,这里是皇帝大婚的洞房,一派喜气景象。 出坤宁宫我们现在来到御花园,这里是皇帝皇后休息游玩的地方。当中的大殿叫钦安殿,这是宫内惟一的道教建筑。道貌岸然家认为北方属水,所驼个殿内供的是道貌岸然教北方 之神玄武大帝。这座御花园面积1。2万平方米,东西130米,南北90多米,以主建筑欠安殿为中心,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分布着10余座亭台楼阁曲池水榭。位于园子四角的象征春夏秋冬的万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同是亭子但形态各异还有收藏《四库全书荟要》的离藻堂,堆秀山上的御景亭等。其音点缀着苍松翠柏奇花异石,是皇家园林中的典范。规整中见变化:规整是指布局上四平八稳,变化指建筑风格变化多样,在一万多平方米范围内容纳十几种风格不同的建筑,各们倘佯其间才能细细品味。

我们现在走出的这座高大城门叫神武门,是故宫的后门,至此宫内的游览结束了,

但是紫禁城的建筑并未结束,您看对面高43米的景山,它是紫禁城的屏障,与前面的金水河遥相呼应,构成中国建筑背山面水的传统格局,我们乘着游兴登上山项万春亭俯瞰故宫。看看这金碧辉煌的世界奇观。

【篇三:北京故宫博物院又一导游词】

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一处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它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殿宇千门万户,楼阁巍峨庄严,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素有金色的宫殿之海的美称。您一定猜到了,这就是驰名中外的故宫博物院。

故宫是明、清两面三刀代的皇宫,在这里有明清两代24个帝王登基坐殿,统治中国长达500多年。故宫含金量 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北京城的中心,是全城风景最美的一处景观。故宫的西北面有湖光塔景的北海公园;西面是碧波粼粼的中南海;东面有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北面的景山为故宫的屏障。站在景山万春亭上,可以俯瞰故宫的全貌。故宫南面是特殊意义的国门,即天安门广场,它是新中国的象征,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此冉冉升起。

故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观,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闪烁着东方文明的光辉。

故宫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木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房屋9000余间。很多人都听说故宫有房9999间半的传说,这是因为按《易经〉中讲九是阳极之数,发九为尊,故宫是皇帝的住处自然要作到头了。故宫四周有高10米的城墙。城有四门,南面是正门午门,北为神武门,东有东华门,西有西华门。四角各有一座结构精巧别致的被称作“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角楼。城外有长3800米,宽52米的护城河,使故宫自成防御体系,有城中之城的美称。而其护城河长度,也已列入世界之最。

故宫从明代开始作为统治中心,但它的初建者却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是他的四儿子明成祖朱棣。故宫建在北京城南起永定门北至鼓楼长16华里的中轴线上,南北为主,左右对称,建造中遵循《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室,左祖右社”的建造原则。故宫在建造手法上突出皇权,其基本做法是突出以前三殿和后三宫为主的中轴线,其他建筑拱卫中央。故宫的建造可以说是集全国的人力物力,木材砖瓦取自全国各地,耗费极其巨大。宫殿内墁地的砖被称作“金砖”,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从取土到成泥要6道工序,到成砖则需17道工序,最后还要把砖放到桐油里浸泡处理。这种砖铺在地上越磨越亮,由于制作复杂,价格昂贵,在当时一砖合一石米。年以有“金砖”之称。可以说故宫每座宫殿都浸透着人民的血汗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故宫是我国保存到现在最完整,最辉煌的一组皇家建筑群,而今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红墙黄瓦,飞檐宏丽的建筑就是故宫的正门——午门。它平面呈“凹“字形,上有崇楼五座,正楼是9开间的重檐庑殿顶大殿,东西是四座重檐四角攒尖顶方形亭楼,各以廊庑相连,辅翼正楼。整个建筑气势巍峨,充分体现了皇帝的威严。午门全部建筑,高下错落,左右映对,势若朱鸟展翅,翱翔天空,故又常被人称作五凤楼。正楼设有宝座,左右设有钟鼓楼,过去皇帝 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钟鼓齐鸣,肃穆森严。一提起午门,常令人想起“推出午门斩首示众”这句话。其实午门前并未斩过人。因为明朝行刑在西市9今西四),清代在菜市口,但在这里却打死过人。明代有一种罚刑——廷杖,就在午门下举行。如果大臣触怒皇帝就要被批“逆鳞”。被子批“逆鳞”的大臣被子打掉乌纱帽穿上囚衣推出午门,行刑就在这御路东侧。起初只是象征性的打,主要在于对大臣的羞辱,但到后来则打人至死。正德十四年正德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群臣阻谏。荒淫无度的正德皇帝不但不听,还将舒芬,黄巩等130位大臣廷仗,打死11人。这听起来确实非常残忍,不过要到传统佳节元宵节,这晨却是另一番景象,悬灯结彩赐宴百官,喜气洋洋。进入午门就开始了宫内的游览,您看前面的河叫金水河,上面五座汉白玉石桥叫内金水桥。五座桥各有用处:正中的叫御路桥,供皇帝走,望宗室亲王走;再外面是品级桥,供文武大臣走。引金水河流过这里,除美观外还有防火作用。一方面故宫内多是木建筑,一旦失火可以用河水扑救;另一方面与我国的五行说相关,南方属火故以水克之,这种例子很

多,讲解中将随时介绍给大家。由此可见,故宫不仅是集建筑艺术之大成,也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前面这座门叫太和门,门前这对铜狮您能猜出雌雄吗?您猜得不错,东面的是雄狮,前脚踩一绣球,象征权力也象征统一寰宇;西面是雌狮,前脚抚弄一小乳狮,象征子嗣昌盛。门旁所立的图是故宫平面图。大家请看,故宫是由前朝和内廷两部分组成的,前朝以三大殿为主,是皇帝发布政令和举行大典的地方。三大殿后是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及东西六宫等,这里是皇帝处理政务,居住享乐的地方。现在故宫的陈列体系分宫廷历史遗迹陈列,东六宫,外东路及三大殿两庑等为古代文化艺术陈列。在故宫这座艺术宝库中收藏有近百万件珍贵文物,占全国700座博物馆藏品总数的六分之一,成为驰名中外的最大的博物馆。这里闪烁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艺术的光辉。昔日的皇宫禁地今天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旅游名胜。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规模宏大,气宇轩昂的三大殿。大殿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台基上。中国建筑主体是木结构,受材料限制,本身不可能很高,聪明的古代人民采用高大的石台基将大殿托起以增强气势。大家还注意到如此大的广场前没有一棵树,其原因也是为烘托三大殿的高大,故意制造一开阔的空间;另一个原因就是五行相克的体现,金木水土火五行学说中,土居中,树为木,而木克土,如果种树恐怕不利于中央统治。古人在建造故宫时可谓用心良苦。殿前三层汉白玉台阶上有铜鼎18个。露台上分列两旁的铜龟铜鹤寓意龟鹤延年。东面的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西面的嘉量是中国古代的标准量器,放在这里象征皇帝公正平允。殿前左右各有一对镏金铜缸,是清乾隆年间铸造成的,每缸重约2吨,也称门海,放在这里用于防火,取意缸置于土上,土生金,缸中贮水,金生水,而以水克火。正中的大殿是太和殿,就是人们常说的金銮宝殿。明朝叫奉天殿,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叫太和殿。大殿面宽11间约64米,进深5间约38米,高26。92米,加上台基高度,通高35。03米,大殿面积2377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殿内宝座四周的6根大柱为蟠龙金漆大柱,金光灿灿,因为这里是宫内最神圣的地方,所以殿顶,彩绘等都采用官式建筑中最高等级。殿内金漆大柱当中就是皇帝的宝座。设在地平床上。宝座左右有对称的形容词象,仙鹤,香筒等陈设,这些都是铜胎嵌丝珐琅制品。座旁有孔雀做的扇。各位抬头请看,宝座上方是金漆蟠龙藻井,藻井为覆斗式,井中有盘龙,龙头下的圆球叫轩辕镜。相传轩辕镜为轩辕氏黄帝所造,将它悬于宝座上象征江山正统,但现在宝座与轩辕镜并不上下相对,据说是复辟皇帝袁世凯登上宝座,抬头见轩辕镜悬在头顶,怕球掉下来将他砸死,于是将宝座后移。轩辕镜下紫宸台上就是楠木金漆雕龙宝座,它是皇权的象征。太和殿内外装饰壮丽豪华,但皇帝并不是天天在这里,只有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及重大庆典如册立皇后,派大将出征等日子,才来此登临宝座以示尊严。

转过太和殿,眼前这座单檐四角攒尖镏金宝顶的方形殿宇叫中和殿,明朝叫华盖殿,中极殿,顺治二年改名中和殿。大殿深广均为5间,长宽均为24。15米。皇帝到太和殿举行大典前,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大臣等官员朝拜,然后再去太和殿。皇帝到天,地,日,月坛,祭祀的前一天要来此看祭文,到农家坛亲耕要先来此阅视种子,农具。清朝皇帝每10年修一次玉牒,要在此举行隆重的仪式,殿内陈列着乾隆年间的两顶肩舆,就是轿,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八抬大轿。中和殿后是保各殿,面宽9间,进兴5间。它的功用有很多,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就是殿试。这是封建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考试。被录取的进进士,前三名称鼎甲三元即状元,榜眼,探花,其他称“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能参加殿试是很不容易的,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三级考试录取后才是殿试。如果一个文人在各级考试中都是第一名叫连中三元,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我国自随代开始的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最后一次科举在1904年就是光绪三十年举行,最后一们状元叫刘春霖,自称是第一人中的最后一人。保和殿后位于丹陛御路上的大云龙石雕,是故宫内乃至全国最大的一块石雕塑,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约250吨。产自北京郊区房山。如此大的石板在当时没

有现代机械设备情况下运输极为困难,当时人们采用在路上泼水冻冰用滚木等方法进行运输。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东西横向的广场叫乾清门广场,它是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内廷是皇帝的居住区,这座门叫乾清门,清康熙皇帝曾在此御门听政。乾清门内就是总称后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乾清,坤宁象征天地乾坤。乾清宫东西两面的日精门,月华门象征日月。围墙外东西六宫象征十二星辰。后面众多建筑象征众星。这些象征日月星辰的建筑均拱卫皇帝居住的象征天的乾清宫,以显示一辈子受命于天皇帝尊严。这后宫就是民间所说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佳丽所居住的皇宫内院,现面我们到里面细看。

乾清门内的这第一座大殿就是乾清宫,面宽9间,是皇帝的寝宫和日常活动的地方,一直到雍正皇帝以后才将寝宫移到养心殿。这儿是皇帝的寝宫,也是夺权斗争最激烈的地方,明代的壬寅宫变,红丸案,移宫案等宫闱大案都有发生在此。各位抬头请看宫内高悬的“正大光明”匾就是宫内斗争的产物。匾后是藏秘密立储匣的地方。有人说正大光明匾一点也不正大光明,就是因为雍正皇帝上台后有传闻,说他是串通隆科多等人篡改遗诏当皇帝的。此事真假不用深考,不过秘密立储确是由雍正朝开始。雍正上台后深感其父康熙皇帝在立储问题上几废几立,造成诸皇子明争暗斗朝臣互相倾轧,对中央统治不利,于是改为秘密方式立储。方法是事先写两份遗诏,一份带在身上,一份藏于“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晏驾后,将两份遗诏校对后再宣布继位者。乾隆等皇帝都是这样继位的。

乾清宫后是交泰国殿,它的形制与中和殿相同,这里是皇后在冬至,元旦,千秋节受贺的地方。现在这里存有玉玺25块,放置25块的寓意是从《周易》“天数二十有五”之说而来的,而且1。3。5。7。9这五个阳数之各也是25,殿内高悬的“无为”二字是康熙亲笔所写,取意“无为而治”。殿内的内宫不可干政的铁牌也是康熙皇帝鉴于明亡的教训而立的,只可惜到清末依然出了安德海,李莲英等太监弄权误国。交泰殿后的坤宁宫原来是皇后的寝宫,后来皇帝移居养心殿,皇后移居体顺堂,这里成为祭神的地方。请大家到东面来,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东暖阁内有龙凤喜床,床有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百子帐,这里是皇帝大婚的洞房,一派喜气景象。

出坤宁宫我们现在来到御花园,这里是皇帝皇后休息游玩的地方。当中的大殿叫钦安殿,这是宫内惟一的道教建筑。道貌岸然家认为北方属水,所驼个殿内供的是道貌岸然教北方 之神玄武大帝。这座御花园面积1。2万平方米,东西130米,南北90多米,以主建筑欠安殿为中心,左右对称,前后呼应,分布着10余座亭台楼阁曲池水榭。位于园子四角的象征春夏秋冬的万春亭,浮碧亭,千秋亭,澄瑞亭,同是亭子但形态各异还有收藏《四库全书荟要》的离藻堂,堆秀山上的御景亭等。其音点缀着苍松翠柏奇花异石,是皇家园林中的典范。规整中见变化:规整是指布局上四平八稳,变化指建筑风格变化多样,在一万多平方米范围内容纳十几种风格不同的建筑,各们倘佯其间才能细细品味。

我们现在走出的这座高大城门叫神武门,是故宫的后门,至此宫内的游览结束了,但是紫禁城的建筑并未结束,您看对面高43米的景山,它是紫禁城的屏障,与前面的金水河遥相呼应,构成中国建筑背山面水的传统格局,我们乘着游兴登上山项万春亭俯瞰故宫。看看这金碧辉煌的世界奇观。

首都博物馆(4)

首都博物馆参观感受

今天气温很宜人,没有了周四的寒冷,我决定去参观首都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于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年接待观众能力超过100万人次。北京国宝荟萃,首都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历代宫廷古瓷,还可以欣赏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新首都博物馆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临时展厅,陈列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与城建》、《古都北京艺术精品展》、《京剧文化展》《京都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另外地下一层还有潘玉良画展,可谓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

我逐一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我对历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先参观了历史文化展览。从战国时代一直到民国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都展示在观众眼中。清朝盛世时期的街市微缩景观图全部用木头雕刻,做工精细,工程繁杂,陈列了皇帝身穿的龙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当考究,笔筒、带勾、凤钗、金簪、金錾花饰件、纹镯等全部是纯金做的,显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这些是当时的百姓望尘莫及的啊!

四层是艺术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我对这种古董没有什么研究,只能停留在看的水平,看哪个好看就行,我拍了两张比较喜欢的,一个是松石粉彩多穆壶,还有镂空六方套瓶,这两种都应该算彩瓷,当然还有喜欢的,但手机屏幕小拍不下了,有些许遗憾。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一进入这个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个仿搭的戏楼,里面在介绍京剧的角色、行当,我没有坐在那里看,继续参观,从左边看是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的演出资料以及他演出时所穿着的戏服,做工精致,保存完好。右边是京剧的脸谱及角色,因为我对京剧不是特别懂所以就不多介绍了,说错了就是对国粹的亵渎了。

还是看看民俗文化展览吧,还是民俗最贴近百姓生活了,这一点无论何时都是让人怀念的。这也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这是西方国家所没有的,许多外国观众对这些老北京京腔京韵的文化也是感到惊奇不已的。当我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这里立刻感觉到了做个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老北京的结婚习俗、过年习俗、包括生子的习俗让我们这些生长在80后的人感到新鲜。结婚在老北京是件很繁复的程序迎亲仪仗队、抬婚轿、抬聘礼、洞房花烛等一系列的程序,虽然繁复但热闹非凡,新娘要穿凤冠霞披,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完成了。

这次参观令我大长见识,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精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初三五班

王廉钧

首都博物馆(5)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2013年10月23日,学校组织我们四年级同学参观首都博物馆活动。我们早晨下午7点左右从学校出发,大概有1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这座气势宏伟的博物馆——首都博物馆

同学们一下汽车,就看到这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物呈现在眼前,悬挑的屋顶气度不凡,玻璃幕墙晶莹透亮,使它看起来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  
  走进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硕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顿时一股浓浓的京味气息扑向我们。牌楼左右两边的展厅别具一格,一个像长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个简直就是青铜鼎。老师说:“青铜鼎是圆厅,“木匣”是方厅。”在它正对面,有着用花坛包围着的两条金色的巨龙,在两条巨龙靠近嘴部的位置,有一颗用花束围起来的“龙珠”。

这个展馆一共有五层,每一层都据有各自的特点,而且体现出了我们中华明祖的特点与风采。

二层的展区主要是一些历史事件及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产品,在这一层,我们找到了许多关于历史课上的指示,通过兰立体电影与详细地介绍,让我们对历史这一学科更加得感兴趣,而且知识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时也知道了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几个重要转折点的实践与电表的人物,通过这一层参观让我更加的热爱祖国,而且有一种想为祖国献出自己全部力量的决心。

第三层是我国的建筑,进入展馆,我们可以看见许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门上的装饰品,在这里我了解到我们北京的几个“门”的分布及名称。通过我们对“门”和建筑装饰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出,我国古代人的生活气息及生活习惯。才可以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四层则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是以宗教为主,大多数则为佛像的展出,这些佛像显得十分的庄重,而且具有神圣的感觉,每个国家的佛像都是不同的,都具有各国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的人们拜宗教的程度以及信仰与爱好。以便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 

最具有民族气息的就是五楼的展出,在这里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旧式玩意,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盘”等,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儿,而且还有描绘,嫁娶的展馆。真是京味十足呀!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北京人的热情与热闹。而且通过这些东西的展出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北京的习俗,和国粹“京剧”的历史!

下午,我们恋恋不舍地结束参观离开了首都博物馆。整个参观过程中,总在感受着首都的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

首都博物馆(6)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为进一步了解首都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9月13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我院4系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首都博物馆,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有《古都北京》、《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等陈列,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北京地区有代表性的文物珍品。

到达博物馆后,同学们开始自由参观,我也逐层参观了首都博物馆。看到那么多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我真的惊叹于我们先民所拥有的智慧和灵巧,感慨于历史的变迁,还有中国古代陶器、瓷器、老北京的建筑和民俗等展区的文物,使我真正近距离地认识到了我们先民的勤劳智慧,了解了北京-我们对首都的历史演进,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位于首博地下一层的《城市记忆——百姓之家》的展馆。

百姓是生活的主体,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细胞,百姓之家的变迁就是社会发展变化的缩影,而《城市记忆——百姓之家》展就是通过百姓之家的变迁,反映建国六十年以来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从而向世人展示新中国在改善人们生活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城市记忆——百姓之家》展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家的叙说”。按照当时家庭的生活场景布置老物件,还原出三个不同时段的“百姓之家”,让观众直接感受到家庭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第二部分是“岁月留痕”随着时间推移,生活用品发生更新换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第三部分是“胡同精彩”。出了家门,就进入到人们生活的社区——胡同。胡同是家的延伸,伴随着普通人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生活习惯的改变,胡同内也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通过参观《城市记忆——百姓之家》,我看到了我们祖国几十年来的发展与进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也深刻领会到正式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新中国,才有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

通过此次参观活动,我们接受了一次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并通过相互交流心得、发表感想,促进了我们同学之间的思想沟通,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这次参观令我大长见识,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也更加深化了我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

首都博物馆(7)

首都博物馆空调设计(恒温恒湿空调)

首都博物馆空调设计根据建筑功能及对室内温湿度要求,文物库和文物展厅采用恒温恒湿空调,其他区域采用舒适性空调。空调机房集中设置,排风排至地下汽车库,可充分利用排风余热。该工程设有楼宇自控系统,空调风、水系统均实现自控。

1 、工程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于于2005 年12 月正式落成。该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北依长安街,东临白云路,占地面积24133 m2 ,建筑面积63897 m2 ,建筑高度36. 4 m ,地上5 层,地下2 层,馆内设有展示厅、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多功能厅、贵宾厅、礼仪大厅、餐厅、厨房、汽车库、机电用房及库房等,并在地下2 层设有六级人防(战时物资库) 。地下2 层下面设有2. 2 m 层高设备夹层,主要用于敷设设备管线。

2 、空调冷热源

该工程空调设计冷负荷8440 kW ,空调设计热负荷7500 kW ,空调冷源为3 台电制冷冷水机组,其中2 台冷量为3 165 kW(900 rt ) 的离心机组,1 台冷量为1 759 kW(500 rt) 的变频离心机组。冷水泵及冷却水泵各为三用一备(备用泵为小泵) 。冷却塔3 台。市政热力管网提供的110 ℃/ 70 ℃一次市政热水经换热器后换成60 ℃/ 50 ℃二次空调用热水。该工程另设2 台蒸发量为1t/ h 的燃气蒸汽锅炉,作为空调加湿及市政热力管线检修季时的生活热水热源。蒸汽压力为0. 8 MPa 。

3、室内设计参数

根据室内温湿度要求,该工程空调分为恒温恒湿空调和舒适性空调。文物库房和文物展厅采用恒温恒湿空调,其他类房间采用舒适性空调。文物库房和文物展厅不但对温湿度有要求,而且对空气含尘浓度、SOx 浓度、NOx 浓度也有要求,不同种类的文物对环境的温湿度、空气含尘浓度、SOx 浓度、NOx 浓度要求不同,恒温恒湿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 。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见表2 ,室内新风及噪声标准见表3 。

4 、周边环境

笔者对项目所在地周边环境室外有害物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4 。

5 、空调系统设计

5. 1 空调水系统

该工程空调水系统分两种形式,舒适性空调水系统为两管制,冷水温度7 ℃/ 12 ℃,热水温度60 ℃/ 50 ℃;恒温恒湿空调水系统为四管制(另设再热管) ,冷水温度7 ℃/ 12℃,热水温度60 ℃/ 50 ℃;空调冷热水系统均为一次泵定流量、二次泵变流量系统。风机盘管调节水阀采用电动两通阀,新风机组、空调机组冷热水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冷热水总管处均设有压差旁通调节阀。

5. 2 空调风系统

为满足不同功能房间的空气质量要求,大空间(如礼仪大厅、多功能厅等) 舒适性空调采用两管制一次回风全空气双风机低速空调系统,小房间(如办公室等) 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恒温恒湿空调采用四管制、水电两级再热一次回风全空气双风机低速空调系统。由于丝织品、字画等文物展柜内设有灯光,会产生照明冷负荷,所以又设有展柜空调,即大空调环境下套小空调。展柜空调采用四管制,电极加湿。

5. 2. 1 恒温恒湿空调

为达到设计要求,恒温恒湿空调机组设有如下处理功能段:混合粗效过滤段、加热段、表冷段、加湿段、再热段、活性炭过滤段、静电除尘中效过滤段、风机段,见图1 。

5. 2. 1. 1 除尘过滤处理

粗效过滤段效率一般可达到95 % ,静电除尘段过滤效率一般为80 %左右,经粗、中效过滤段过滤后空调送风含尘质量浓度为:0. 391 6 mg/ m3 ×(1 - 95 % ×80 %) = 0. 094mg/ m3 ,其中0. 391 6 mg/ m3为室外空气含尘质量浓度。

空调送风含尘质量浓度(0. 094 mg/ m3 ) 小于表1 所要求的0. 15 mg/ m3 含尘质量浓度值。

5. 2. 1. 2 夏季空气处理过程

新、回风混合后经表冷段处理到露点温度经再热段再热,达到送风ε线上送风状态点参数后送入室内。为了准确控制室内相对湿度精度不大于5 % ,弥补再热段热水盘管热惰性的不足,在送风管道上加装了空气电再热器,微调室内相对湿度。夏季空气处理过程见图2 。

由图2 可知,在室内设计温湿度精度范围内,高相对湿度线和低温度线交点处再热温差最大,但不大于2 ℃,因此确定空气电再热器再热温差为2 ℃。

5. 2. 1. 3 冬季空气处理过程

恒温恒湿空调房间基本为内区,冬季热湿处理过程特点是冷却加湿。新、回风混合后经表冷段等湿降温、等温蒸汽加湿再送入室内。恒温恒湿空调冬季空气处理过程见图3。

5. 2. 2 气流组织形式

吊顶高度低于4. 6 m 的空间采用百叶上送或散流器上送,上回风方式;吊顶高度高于4. 6 m 的空间采用旋流风口上送,上回风方式。

由于展厅内温湿度受参观人数干扰很大,故将展品布置在展厅送风区内,以确保展厅内温湿度的稳定性。

礼仪大厅建筑面积1 865 m2 ,由于建筑的特殊性,其送风方式成为一大难题,经专家、业主多次论证,报请北京市领导批准,最终采用可调送风角度的中部喷口侧送与下部单层百叶集中侧送相结合的送风方式。大厅设有2 台风量为35 000 m3 / h 的空调机组,大门两侧各1 个系统,每个系统北侧设4 个喷口。喷口最大射程35 m ,每个喷口送风量5 000 m3 / h , 南侧设1 个单层百叶风口,送风量13 000 m3 /h ,喷口送风参数见表5 。大厅采用集中下回风方式。图4为礼仪大厅送回风示意图。

5. 2. 3 自动控制

该工程设有一套楼宇自控系统,空调自控为楼宇自控系统的一部分,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空调机组、新风机组、蒸汽锅炉及给水泵、风机、系统电控阀件等均纳入DDC 空调自控系统。

冷水机组、冷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由冷水机组供应商提供群控,外留接口,接至DDC 控制主机。根据负荷控制单机制冷量及运行台数。

新风机组由送风温湿度控制电动调节水阀和蒸汽阀门开度;舒适性空调机组由室内温湿度控制电动调节水阀、蒸汽阀门开度;恒温恒湿空调机组夏季由室内相对湿度控制冷水阀以控制机器露点温度,由室内温度控制再热水阀以控制送风温度,由回风温度控制电再热器以微调室内相对湿度;冬季由室内温度控制冷水阀和热水阀,由室内相对湿度控制蒸汽阀。

6 、工程设计特点

6. 1 集中设置空调机房,充分利用排风余热

由于建筑平、立面的特殊性,全空气系统空调机房很难找到合适位置。考虑到建筑物北立面外是下沉水景庭院,水景庭院外是地下车库,因此在水景庭院下面的地下2 层设置了一个长条形集中空调机房,布置了16 台空调机组(占空调机组总台数的45 %) ,从水景庭院取新风,排风排至汽车库。既避免了排风、取风风管过长问题,又可充分利用空调排风的余冷余热,使汽车库有一个冬暖夏凉的舒适环境。其不足是风管沿程阻力损失及冷热损失大。

该工程全空气空调机房共设3 个,空调机组总台数为35 台。

6. 2 设有1 台冷量为1 759 kW(500 rt) 的变频冷水机组,在较大冷负荷范围内可实现冷水机组变频调节,减少了部分冷负荷时的电力消耗。

6. 3 设有蒸汽锅炉排污节能装置,可降低排放水温,回收余热。

国内一般蒸发量小于4 t/ h 的蒸汽锅炉不设连续排污。该工程选用2 台蒸发量1 t/ h 的国外蒸汽锅炉,要求连续排污。连续排污降温池传统做法是加自来水降温,既浪费水又浪费热。该工程在软水箱内设置了一组换热盘管,锅炉排污水经换热后温度降至30 ℃排放,回收了余热。

7 、设计体会

7. 1 该工程的冷热湿负荷计算较为准确,空调系统方式选择较为合理。经过一个冬季运行考验,各房间温湿度等参数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7. 2 将30 个空调机组集中布置在3 个大空调机房内,其中有2 个机房设置在地下2 层,1 个设置在展厅入口过道夹层内。节省了寸土寸金的建筑面积,且可有效利用排风。

7. 3 选择冷量为1 759 kW(500 rt) 的变频冷水机组,可在较大范围内低电耗调节供冷量。

7. 4 蒸汽锅炉排污节能装置较好地解决了排污问题。

7. 5 展柜空调方式合理,效果好。

首都博物馆(8)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调研报告

简述:

位于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6号,05年建成。建设用地面积2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68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物(地面以上)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左右,建筑高度41米。

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新世纪的重要的文化建筑,它将集中体现首都特色--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突显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它将集中反映历史特色--古都千年的建城史和历代王朝传袭下来的灿烂民族文化;它将充分展示时代特色--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文化的成就将在这里留下足迹.

外部特征:

博物馆坐北朝南,整体呈现方形,与北京市的总体设计相协调,而东西面的不对称不仅因地制宜呼应两条街的转角,而且脱离了建筑的呆板感。北边设计有倾斜的广场,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烘托出建筑的宏伟感、凝重感。博物馆的南北都是又玻璃墙面和灰色砖块以及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组成。大量的玻璃墙面保证了室内大厅自然光线的充足,并且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感。灰色墙体并未采用落地砌筑的方式,而是悬空,避免了室内的封闭感觉,也增加了总体的厚重感,同时,外墙的色调与纹理让人想起中国古代城墙。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想一个半出土的文物,加上青铜的独有色彩,有着浓郁的历史韵味。屋顶采用的是钢结构,屋檐长出,有种突兀而起,戛然而止的感觉,使建筑显得建筑显得简洁而高大。

综述:

倾斜广场,玻璃墙面,悬空墙体,全钢屋顶,青铜曲面柱体,无不体现出设计者尊古厚今的思想。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的‘会客厅’,首都博物馆做到了融入历史文化的同时不失现代化元素,突兀的屋檐也展现了中国的高瞻远瞩。总体做到典雅、大气、富有标志性和浓郁的时代气息等外部特征。应验了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内部布局:

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图示西区),椭圆形专题展馆(图示东区),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内部布局图

中央大厅和室内竹园:

中央大厅是结合东区和西区和办公区的枢纽,也是各种活动的主要上说,而宽广的大厅也正符合了大人流量的要求,大厅有南北两个大门,为消防和突发情况时的人流紧急疏散。紧接着西区和办公区的是室内竹园,竹园的绿色点缀了空旷的大厅,也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封闭、沉闷的感觉,为市民营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

竹园

椭圆形专题展馆(图示东区):

位于展馆东南角斜面展厅,一个外形是平面呈椭圆形穿插五层楼并且在四五层楼处倾斜出北墙外形成上述的青铜杯状。周边长100米,展厅单体表面为青铜板饰面,而青铜饰面这一形式最终的目的我想是想通过它来表现中国传统青铜文化的魅力。展厅外观突破创新,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这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作为专题展览馆很恰如其分。

椭圆形展馆

矩形展馆(图示西区):

位于西南角的另一个综合展示空间是一个长方体,是首都布物馆的另一个重要展馆,作为主要展馆以长方形的形式以获得更宽阔的空间。据介绍展馆表面为实木板饰面,选用榆木复合板材作为的肌理的质感,不做任何装饰,没有传统木构建筑的彩画,斗拱,雕花。虽然没有采用任何传统的装饰手法,但仍会让人们体会到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它的质朴、简约与厚重的质感以及单纯的设计形式给人们强烈的感受。

右侧为方形展馆

牌楼

值得一提的是一层大厅的牌楼,以这种古朴的装饰品给每个刚走进展馆的游客灌输着强烈的中国元素,表述一种中文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牌楼位于建筑的中轴线,沿袭中国历史上的中轴文化。

复兴路

总结:

至此,这次的首都博物馆调研之旅算是结束了,通过本次的深入体验和之前资料查阅让我对这个‘不一般’,‘了不起’的建筑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新世纪的重要的文化建筑,它将集中体现首都特色--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更需要突显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同时它将集中反映历史特色--古都千年的建城史和历代王朝传袭下来的灿烂民族文化;它还将充分展示时代特色--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文化的成就将在这里留下足迹;它也将特别具有人文特色--不仅尊古,也要厚今,将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和群众喜爱的文化休闲教育场所。带着这样重重的身份的首都博物馆,设计师们做到了,这样的成功是我们应该瞻仰更应该学习的。建筑设计行业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中国的设计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油!

首都博物馆(9)

首都博物馆(10)

首都博物馆新馆建筑调研报告

2012 . 3 . 25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 土木10—4班

姓名:

学号:

简述

位于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6号,05年建成。 建设用地面积2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168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物(地面以上)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左右,建筑高度41米。

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新世纪的重要的文化建筑,它将集中体现首都特色--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突显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它将集中反映历史特色--古都千年的建城史和历代王朝传袭下来的灿烂民族文化;它将充分展示时代特色--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文化的成就将在这里留下足迹.

外部特征博物馆坐北朝南,整体呈现方形,与北京市的总体设计相协调,而东西面的不对称不仅因地制宜呼应两条街的转角,而且脱离了建筑的呆板感。

北边设计有倾斜的广场,广场起坡传承古代高台建筑风格,烘托出建筑的宏伟感、凝重感。

博物馆的南北都是又玻璃墙面和灰色砖块以及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组成。大量的玻璃墙面保证了室内大厅自然光线的充足,并且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感。灰色墙体并未采用落地砌筑的方式,而是悬空,避免了室内的封闭感觉,也增加了总体的厚重感,同时,外墙的色调与纹理让人想起中国古代城墙。嵌入墙体的青铜柱体,想一个半出土的文物,加上青铜的独有色彩,有着浓郁的历史韵味。

屋顶采用的是钢结构,屋檐长出,有种突兀而起,戛然而止的感觉,使建筑显得建筑显得简洁而高大。

综述: 倾斜广场,玻璃墙面,悬空墙体,全钢屋顶,青铜曲面柱体,无不体现出设计者尊古厚今的思想。博物馆作为一个城市的‘会客厅’,首都博物馆做到了融入历史文化的同时不失现代化元素,突兀的屋檐也展现了中国的高瞻远瞩。总体做到典雅、大气、富有标志性和浓郁的时代气息等外部特征。应验了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内部布局

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图示西区),椭圆形专题展馆(图示东区),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内部布局图

中央大厅和室内竹园:中央大厅是结合东区和西区和办公区的枢纽,也是各种活动的主要上说,而宽广的大厅也正符合了大人流量的要求,大厅有南北两个大门,为消防和突发情况时的人流紧急疏散。紧接着西区和办公区的是室内竹园,竹园的绿色点缀了空旷的大厅,也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封闭、沉闷的感觉,为市民营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

竹园

椭圆形专题展馆(图示东区): 位于展馆东南角斜面展厅,一个外形是平面呈椭圆形穿插五层楼并且在四五层楼处倾斜出北墙外形成上述的青铜杯状。周边长100米,展厅单体表面为青铜板饰面,而青铜饰面这一形式最终的目的我想是想通过它来表现中国传统青铜文化的魅力。展厅外观突破创新,给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这个独立而独特的个作为专题展览馆很恰如其分。

椭圆形展馆

矩形展馆(图示西区):位于西南角的另一个综合展示空间是一个长方体,是首都布物馆的另一个重要展馆,作为主要展馆以长方形的形式以获得更宽阔的空间。据介绍展馆表面为实木板饰面,选用榆木复合板材作为的肌理的质感,不做任何装饰,没有传统木构建筑的彩画,斗拱,雕花。虽然没有采用任何传统的装饰手法,但仍会让人们体会到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它的质朴、简约与厚重的质感以及单纯的设计形式给人们强烈的感受。

右侧为方形展馆 1

碑楼:

牌楼

值得一提的是一层大厅的牌楼,以这种古朴的装饰品给每个刚走进展馆的游客灌输着强烈的中国元素,表述一种中文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牌楼位于建筑的中轴线,沿袭中国历史上的中轴文化。

复兴路

总结:至此,这次的首都博物馆调研之旅算是结束了,通过本次的深入体验和之前资料查阅让我对这个‘不一般’,‘了不起’的建筑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新世纪的重要的文化建筑,它将集中体现首都特色--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更需要突显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同时它将集中反映历史特色--古都千年的建城史和历代王朝传袭下来的灿烂民族文化;它还将充分展示时代特色--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现代人类文化的成就将在这里留下足迹;它也将特别具有人文特色--不仅尊古,也要厚今,将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和群众喜爱的文化休闲教育场所。带着这样重重的身份的首都博物馆,设计师们做到了,这样的成功是我们应该瞻仰更应该学习的。建筑设计行业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中国的设计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油!

首都博物馆(11)

首都博物馆参观报告


首都博物馆参观报告

王银风

来首都博物馆这天正赶上下雨,进了首博的大门,工作人员贴心的给了我们装雨伞的袋子。由于我们学校距离首博比较远,时间有限,所以我们不能全面参观,但这次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站在首都博物馆前,可以看到,高大而个性的楼顶,富有西方浪漫色彩的建筑,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真是一种震憾。我们通过安检走进展览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老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牌楼。牌楼可是老北京的象征。然后我们按照大厅醒目处的指示牌,清楚地了解了展馆整个布局。

首都博物馆,顾名思义,就是介绍首都也就是北京的历史、文化、特色。

我们首先去了左边的展馆,进去才发现是多媒体影院,但我们看到的不单单是影院,而是一大排电脑并且有很多人在玩有关文物的游戏,还有电影在播放。但我们觉得没必要在这些东西上浪费时间,所以就离开了影院。

出了影院,我们一直认为应该从顶层开始参观,于是直奔五楼

五楼主要是展现北京的历史民俗文化。这是我认为最具民族气息的展出。当我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是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展出共分为洞房花烛美姻缘,降龙诞凤添人丁,古稀大寿福如海,爆竹辞旧迎新年四个专题。通过清末和民-国初年北京地区的民俗现象,反映了老北京民间生活中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同时展出了老北京的商业文化和胡同文化。在这里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的旧式玩意,比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盘等,我还看到有一个小展厅的顶上挂满了花灯,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儿,而且还有描绘嫁娶的展馆。真是京味十足呀!让我们感觉到了老北京的热情与热闹。而且通过这些东西的展出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北京的习俗和国粹“京剧”的历史。

从五楼下来,我们参观的地方还有北京文物精品展。北京精品文物又分为很多类。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历史时期出图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瓷器发展史各阶段及北京历史的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全面系统展示了我国汉藏佛像艺术的历史风貌及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历史底蕴。

还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家具艺术精品展、古代文房四宝艺术精品展。。。。。。

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使我流连忘返,我看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看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看到了我们中国潜在的巨大力量。总之,这一次参观首都博物馆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北京的知识,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北京,受益匪浅。

首都博物馆(12)

首都博物馆的文物精品

  我看过的首博固定展览有:
   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 
   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 
   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
   书房珍玩精品展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
   北京文物精品展
   古都北京历史文化展
  
  08年看过的临时性展览有:
   古希腊竞争精神展
   长江文明展

白玉三羊
  清 乾隆(1736-1795)
  北京海淀圆明园出土
  此作品为一只嘴衔灵芝的回首山羊,山羊身上分别浮雕两只小山羊,神态自然,是清代常见的“三阳开泰”吉祥作品。

碧玉太狮少狮
  明(1368-1644)
  北京海淀圆明园遗址采集

碧玉卧牛
  明(1368-1644)

青玉“福寿平安”如意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如意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头部多作心形、芝形、云形,为赏玩之物。清代玉如意是最受人们喜爱的祥和玉,不仅是贵族身边的宝物,也是贵族阶层相互馈赠的珍贵礼品。此玉如意为整雕过枝灵芝纹及宝瓶、蝙蝠,谐“福、寿、平安”吉祥之意。

青玉宴饮图插屏
  清(1644-1911)
  玉插屏是清代较为盛行的陈设品,琢制方法主要有阴线、浮雕,一般插于木座上。此玉插屏屏心两面纹饰均采用多层浮雕技法琢制,一面琢长廊、芭蕉、桂树、桌、凳、人物;一面琢山水、垂柳、小船、人物,采用远山近景法,层次分明,技法精练。

2009-02-12 23:18:35

白玉“龙凤呈祥”扁瓶
  清(1644-1911)
  玉瓶为圆雕仿古作品。瓶上分别浮雕凤、龙和兽首,兽首衔活环,螭龙作把,矮圈足,制作规整,抛光极好,构思巧妙,寓意“龙凤呈祥”。

碧玉灵芝双联瓶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2青玉饕餮纹双耳瓶
  清 乾隆(1736-1795)
  北京海淀清华大学出土

青白玉如意云纹盖瓶
  明(1368-1644)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玉瓶通体镂雕如意云纹,底部有两道阳起的弦纹,底平,下以六个微微外撇的云头作足,内壁光滑,盖与钮分别碾琢,有极好的玻璃光。

青白玉凤首衔梁卣、瓶
  清(1644-1911)
  此套玉卣、瓶为仿古陈设器,采用平雕阳起饰花卉纹,单阴刻回纹,镂空圆柱形凤首勾梁,下配银钩。

青白玉鹭鸶衔莲荷叶形卣
  清(1644-1911)
  玉卣用镂雕、浮雕技法琢制,以一片硕大肥厚的荷叶翻卷成卣身,周围饰以荷叶、花蕾、莲蓬,盘曲的粗茎及藕节巧作成底,卣盖作成向下翻卷的荷叶,盖钮雕成衔荷花的鹭鸶,以活链相连。

青玉番莲纹香薰
  清(1644-1911)
  玉香薰盖上镂雕番莲花纹,器身外满饰相互缠绕的番莲花,细圈形平底足内,琢刻一朵盛开的番莲花。壁薄精巧,造型新奇,琢制纹饰细密剔透。

青玉番莲纹香薰

  清(1644-1911)

拉近

碧玉鱼龙形花插
  清(1644-1911)
  玉花插为两条向上跳跃的鱼龙,龙首鱼身,透雕龙口露齿,以口作插物用,底部以单阴刻线琢出水纹,再圆雕聚成海水波涛,情趣无穷。明清时期,人们常以鱼龙的变化比喻功名、财富的飞跃发展,以此表达人们的良好祝愿。

青玉船
  清(1644-1911)
  此作品立体透雕江南常见的乌篷船,竹节式船帮,帮流苏的船篷,船尾立一存水罐,船篷上阴刻“#”字底纹,船帆收于顶上,船锚收于船头。

青玉仙人出行山子
    清(1644-1911)
    北京海淀圆明园遗址出土
    清代玉山子多以历代名画为蓝本,与绘画艺术相结合,将玉雕工艺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此玉山子系子玉刻,采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远山近景技法。

近景

青白玉仙人出行山子
  明(1368-1644)
  玉山子立雕而成,以深浅浮雕和阴刻线纹等技法琢刻,一面雕山前古松、回廊、台阶,仙人持杖在前,小童紧随其后,一面雕高山、祥云、树木、双鹿。布局疏密合理,雕琢精致。

白玉莲藕荷叶形花插
  清(1644-1911)
  玉花插以荷叶、荷花、莲藕节相融制成,翻卷的荷叶作花插口,叶脉清晰自然,藕节巧成底托,顶端的荷花起平衡作用,器形小巧典雅。

青玉玉兰花形花插
  清(1644-1911)
  玉花插采用圆雕、透雕技法琢成,单阴刻线琢出叶脉,翻卷的花瓣作玉兰形花插口,谐“玉堂富贵”的美好意愿。
  
  青玉蜓螺荷叶形花插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玉花插是花插类器物中的精品,清代玉花插造型复杂,一般有树桩式、花果式、动物式等。此件玉花插以镂空、浅浮雕技法琢制,器身以一片荷叶卷曲成筒,一只蜻蜓落于荷叶之上,似在小憩。器底雕荷花和水草,一只田螺缓缓前爬,水底有一条小鱼觅食缓游,情趣盎然,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玉作中常见的题材,造型奇巧,精工细琢。

白玉饕餮纹朝天冠耳炉
  清 乾隆(1736-1795)

白玉双耳饕餮纹炉
  清 乾隆(1736-1795)
  北京海淀圆明园遗址出土
  
  白玉饕餮纹双耳盖炉
  清 乾隆(1736-1795)

玉紫檀雕松鹿三镶如意
  清(1644-1911)
  玉如意上分别刻有“百福”、“云蝠”、“海水”图案,及“御制”隶书填金文字:“养以万方乐无量,德因必得寿维贞”,以及“臣于敏中敬书”字样,其中“臣于敏中”为朱文,“敬书”为白文。(于敏中,清代大臣,以文章为乾隆皇帝所重。)

白玉童子牧牛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白玉小造像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玉造像背部自上而下有三个藏语文字,音译为“嗡、啊、吽”,分别代表佛的身、语、意三密,在佛像和唐卡背面经常出现,表示佛像或唐卡已经过装藏开光,具备神秘的宗教灵性和加持力量。
     青玉御制诗纽
  清 乾隆(1736-1795)
  北京海淀清华大学出土
  玉纽上琢刻乾隆御制诗,诗文为:“玉蕊香徐送,琼枝影半横。”
     白玉土沁童子
  明(1368-1644)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青玉仕女
  明(1368-1644)

碧玉“乾隆年制”天鸡樽
  清 乾隆(1736-1795)
  玉樽为仿古造型,通体琢刻兽面纹、鸡纹、龙纹,天鸡背负蕉叶纹四出戟花觚,胸前阴刻篆字“乾隆年制”,整器琢、刻、碾、光各工序精湛,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的佳作。

碧玉活链磬
  清 乾隆(1736-1795)

再来一张特写

羊脂玉觽
  清(1644-1911)
  北京海淀颐和园出土
  
  玉螭纹剑格
  明(1368-1644)
  北京海淀青龙桥董四墓村出土
  用玉饰剑最早出现于西周晚期,至战国、西汉时期达到鼎盛,它是镶嵌或穿缀在剑上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玉饰,主要有剑首、剑格(剑柄与剑锋之间的玉件)、剑彘(剑鞘上部的饰玉)、剑珌(剑鞘下端饰玉)等部件。此玉剑格高浮雕螭龙纹,单阴刻线显示脊骨、关节。

青白玉兽首觽
  明(1368-1644)
  北京海淀青龙桥董四墓村出土
  玉觽始于新石器时期,它是一种角形器,最初,古人把它作为随身携带用来解开绳结或其他用途的小型工具,多数由角骨制成。汉代以后,玉觽主要用于佩饰。此件玉觽上端为变异的兽首,雕琢三道深弦纹显示颈部,反映出明代玉雕追求粗旷写实的风格。
  
  白玉飞天
  明(1368-1644)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唐代佛教盛行,玉器中出现了飞天的新造型。此玉飞天镂空加阴刻琢制,身下是透雕的如意祥云,面部表情生动,造型丰满飘逸。

白玉花蝶纹扁簪
  明(1368-1644)
  明代玉簪十分兴盛,有后妃玉簪和民间玉簪两大类,后妃玉簪利用玉、珠、宝、金、银贵重材料,工艺精细;民间玉簪常用青白玉琢成,簪头变化多端。此玉簪上端镂雕宝瓶、花草和蝴蝶,一圆凹为掏耳,下端簪柄尖细,琢刻精细剔透。

青玉麻花镯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青玉双龙镯
  明(1368-1644)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青玉双凤镯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白玉葫芦坠
清(1644-1911)

青玉镂空鱼穿荷花饰
清(1644-1911)

白玉“吉庆有馀”牌
清(1644-1911)

青玉“子孙万代”簸箕纹盒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青玉勾莲纹镂空香囊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黄玉夔龙纹勒子
清(1644-1911)
北京海淀颐和园出土

白玉龙凤纹扁方
清(1644-1911)

镶金翠翎管(左)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翎管是清代官员冠帽上戴羽翎时插羽的用器。

白玉翎管(中)
清(1644-1911)
北京西郊万寿路出土

青玉翎管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白玉火焰纹梵文饰
明(1368-1644)
北京朝阳清墓出土

白玉秋叶螳螂佩
清(1644-1911)
北京密云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白玉孔雀开屏饰件
元(1271-1368)
北京海淀出土

青白玉花鸟纹嵌饰
元(1271-1368)

白玉仕女带饰
元(1271-1368)
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
玉带饰镂雕孔洞为地子,平雕两仕女,单阴线刻眉、眼、口,双阴线刻琢衣裙褶纹,线条流畅飘逸。依据仕女足下残留的边框,推断为带饰残片。

首都博物馆(13)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00万人民百姓。

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

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首都博物馆(14)

设计理念:外观外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悬挑的大屋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出檐,青灰色砖墙模糊了古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 倾斜的青铜圆柱体,破墙而出,设计新颖,别具一格。与对面的方形展厅形成鲜明对比。阳光大厅,四季竹院,将景观空间引入了博物馆,室外下沉竹园延伸至室内,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的封闭、沉闷的感觉,营造了开放型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园林与文物展厅之间的时空交错,表现出特有的东方艺术魅力。广场的起坡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烘托出了宏伟的巨构。简洁的矩形平面与北京的城市格局相互协调,非对称的形体呼应街道转角空间。

建筑风格: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用地面积2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五层,北部 设计了绿色文化广场,东部设计了下沉式竹林庭院。建筑物(地面以上)东西长152米、南北宽66米左右,建筑高度41米。建筑外形主要由矩形围合结构、椭圆形外立面和金属屋顶三部分组成。建筑内部分为三栋独立的建筑,即:矩形展馆,椭圆形专题展馆,条形的办公科研楼。三者之间的空间则为中央大厅和室内竹林庭院。自然光的利用、古朴的中式牌楼、下沉式的翠竹庭院、潺潺的流水,为观众营构了一个兼具人文、自然情调的环境。

首都博物馆14篇

https://m.czhuihao.cn/zuowen/140701/

《首都博物馆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