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1-07-06 点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7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7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作者:李学开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4年第12期

        桃花是大自然中一种常见的花卉,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五彩缤纷的桃花激发了古代文人墨客的灵感,他们纷纷吟咏桃花,赋予桃花多姿多彩的意象。

        一、报春桃花

        桃花在早春开放,芳华鲜美,往往成为春天来到的象征。唐代周朴在《桃花》中吟道:“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唐代吴融在《桃花》中写道:“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南宋词人赵鼎在《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中写道:“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枝。”与他同时代的李持正在《人月圆》中吟道:“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北宋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绽放的桃花带来了春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

        二、美人桃花

        桃花花色艳丽,娇羞妩媚,因而古人常用桃花来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诗经·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开创了以桃花喻美人的先河。南朝徐悱的“方鲜类红粉,比素若铅华”(《對房前桃树咏佳期赠内》),由眼前鲜艳的桃花,联想到妻子脸上的胭脂和香粉,表达出对远方妻子浓郁的思念之情。唐代崔护在《题都城南庄》中写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借绯红的桃花衬托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容。

        三、悲情桃花

        桃花开放的时间短暂,生性娇弱,容易凋落,古人常借桃花诉说浓浓的悲情愁绪。唐代刘禹锡在《竹枝词》(其二)中写道:“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宋代陆游在《钗头凤》中吟道:“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诗人借桃花的凋零表现爱情的失意。南宋周密在《清平乐》中写道:“一树桃花飞茜雪,红豆相思暗结。”借桃花抒发相思愁苦。唐代王建《宫词一百首》(其一):“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以花喻人,揭示宫女的悲苦命运。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作者:性淡如菊 [我的文集] [QQ空间]在会员中心“详细资料”填写QQ即显空间链接
来源:原创首发 时间:2015-02-22 11:42 阅读:157次   我要投稿   作品点评

【一】

我的心中是有桃花的,要不这个春天怎么会来得这么早。春节前四五天,桃花就开了,以至于我见到桃花时,忽然就惊诧了,不知怎么来形容这种惊喜。如同忽然见到寻找了千年的女子,惊艳得说不出话来,只呆呆地望着,我知道,这就是爱情。不管千年万年,尽管山河老去,这种奇异的感觉,是不会老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你是我《诗经》里的新娘,妩媚而摄人心魄。这种浪漫的情怀,是开在骨子里的,只感觉我的骨头上,一朵一朵开满了桃花,玉蕊楚楚,娇羞欲燃。这是个大自然的奇迹,菊花,桂花,桃花,在同一个时空开放。佛说:万法由心生。心中的爱情,催开了桃花。春天真的来了,滚滚的雷声,磅礴的春雨,就要涨桃花汛了。

佳人如玉。飘逸淡雅,婀娜多姿。温婉含蓄,热情奔放。这是一朵开在心底的花,我的桃夭。你是艳的,仿佛天上落下的云霞,含露吐英,旖旎在春的枝头。烟雨蒙蒙,如同缠绵的情丝,滋润着这灵性的生命,伸手捻着那一丝柔滑,一缕花魂。粉妆玉砌,鹅黄纤嫩,人面桃花相映红,不知那明丽里蕴含着多少寂寞。

这是素洁的梦幻,欲燃的粉红。也许是来自陶渊明的桃花源,也许是来自金庸笔下的桃花岛。

桃花似海。越是高雅的,就越寂寞。这些高贵的粉红色花雾,是冬的沉寂后乍暖的惊艳,娇弱,惹人爱怜。我不得不感叹这造化的神奇,欣赏她的绰约风姿。桃花是闲散的,也许是墙角地头,也许是河滨的一隅,也许就在那不为人知的荒野。

通过烟雨的浸染,熏风的抚摸,桃花更是轻盈,香而不浓,甜而不腻。或晴或雨,都妩媚动人;或浓或淡,都不失温柔婉约。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红的似火,如痴如醉,尽情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桃花是美丽的,浪漫的,多情的,优雅而稚气,高贵而热烈。我觉得,除了桃花,没有哪一种花可以代表爱情,玫瑰终究是太俗了的,配不起淡而雅,也配不起这种热情——争先恐后的狂热。这是一种疯狂,一种燃烧,没有哪一种花,可以这样燃烧自己。拼了命地燃烧。

【二】

桃花是带着酒气的。粉嫩动人,天真烂漫。妖娆,柔软,调皮,可爱,俏丽。被春风唤醒,坠入尘埃。粉红的瓣,黄黄的蕊,慵懒而缭乱。玲珑艳丽的身影,有着说不出的凄美。贵妃醉酒,应该是桃花色的,那种骨朵儿乱,花枝儿颤,带着几分酒气,是最让人意乱神迷的。那种色是饱胀的、欲裂的,指尖一触碰,就会滴出水来。

蓓蕾初绽,如含苞欲放的害羞的少女,在熏风细雨里做着春梦。才几日,惊醒了似地,东一枝,西一枝,嫣然微笑,花潮奔涌——那是一种喷涌,把花儿朵儿从褐红色的枝干上喷了出来。桃花蕴藏着巨大的生命力,是春的火焰。粉红的,深红的,一朵紧挨着一朵,挤满枝丫,怒放着,张扬着,狂热着,一团团,一簇簇,染红了云霞。大气磅礴,如海,似潮。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满园胭脂色,莫道不销魂。桃花灼灼地开放,深邃,慵懒,妩媚,温婉,迷情,醉了多少红尘过客。隔岸桃花,淡而浓,冷而艳,带着江南的气息。令多少英雄豪杰,醉生梦死。桃花,是美人脸颊的颜色,也是血的颜色。桃花是留在文人血管里的艳词,带着颓靡的诗意。桃花是一种运,也是一种劫,每个人都在等待着这一场劫,也都在心里种着一株桃树。桃花落满蹊,鲜血,情欲,桃花,繁华之后就是苍凉。但那苍凉,也是铺满了桃花的,一壶酒,一把剑,一路桃红。江湖是桃花的江湖,惹上桃花,虽然颓靡,但也美丽。

桃花是任性的。极静,又极动。悄无声息,又肆无忌惮。是爱情的,也是恨意的。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朝的桃花,开过千年,都不会老,因为爱情不会老。艳情更不会老。林黛玉葬的桃花是红色的,林妹妹吐在宝玉送的半旧的帕子上的血也是红色的。桃花是开在凡尘里的,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胡兰成说:“桃花难画,因要画得她静”。桃花说道底,是一种深沉的寂寞。而且是太过寂寞了。桃花也是冷的,那是深到骨子里的寂寞开出的极静的花,因此桃花也是最艳绝的——冷到极处,是绚烂;静到极处,是喧哗。大凡世上的美人,都是极其寂寞的。越是寂寞,越高雅。静到极处,才能美到极处。

【三】

桃花是诗人的。不知是桃花招惹了诗人,还是诗人招惹了桃花,桃花与诗人的痴缠,平平仄仄,自有文字来,就无止无休。一壶酒,一杯茶,与花语,共花眠。红雨阵阵,朱砂点点,任桃红片片落满身子,醒来随手一抹,那淡淡幽情便化成了诗,化成了画。

不教相思惹桃花。世上最潇洒的,要数诗僧张志和,他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诗人们爱好以诗作画,其实桃花并不需要太多,“竹外桃花三两枝”就可以了。最好是野生的,那种野,仿佛人骨子里天生的野性,更自由,更自在。“桃花一簇开无主”——名花无主,尽可以采摘。

晏几道诗云:“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蒋捷诗云:“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杜甫诗云:“可爱深红爱浅红。”除了万亩桃花红霞一片,依云而开之外,更有夹岸桃花蘸水开的奇景,若是悬崖峭壁之上,猛然瞥见一树桃花,那更是惊艳了的。

桃花是冰清玉洁的,《红楼梦》说林妹妹是做了桃花仙子的,那种馨香也是淡到了极处的,就如林妹妹的冷香。每一朵桃花,都如轻盈的羽翼,也如奇女子的肌肤,如脂,如玉,如雪。亭台楼榭,野外荒郊,烟雨风露一晕染,便灵性地活了起来。

桃花是风情的,也是风流的。“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更有“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画舫珠帘,买花载酒,武陵溪上频偷眼,小唇秀靥,一夜花狼藉。浅浅的酒窝,坏坏的笑,让我想起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一种艳情。

桃花无处不在,《红楼梦》里是开满桃花的,《金瓶梅》里也是开满桃花的。桃花总是与柳呆在一块儿的,桃花面,杨柳腰,才构成一个绝色的美人。桃含宿雨,柳带朝烟,在熏风暖阁小桥花坞之上,执一柄团扇,娇喘吁吁地去捕蝶,那该是怎样一种风流呢。林妹妹薛姐姐也是风流的,曹公说她们的风流,是一种意淫,是超越于肉体之上的。

【四】

桃花是瘦的。黛玉《葬花吟》说:“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瘦得如一朵桃花。红颜多薄命,因为红颜太瘦了,这种骨感,虽然很美,但也是经不起岁月的,冷雨一打,就零落了。不零落,也凌乱了,如红楼里的那些女子,才高貌美命薄,剧未終,却早已一片狼藉,落红遍地。

桃花是有恨的,此恨有关风和月。每一个桃花梦,都是令人沉醉的,有着自己的伤和痛。可以脉脉含情不离不弃,也可以忽远忽近若即若离。桃花是一种忧伤的糜丽,江南江北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桃花,从南到北依次开过去,几千里的时空。古代和现代都有桃花,从古到今依次开过来,几千年的时光。中国是个桃花的国度,离开了桃花,就没有了诗。离开了桃花,也失去了风流。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世界上最风流的一章,远离世外,一个仙境,如在梦中。中国的帝皇,都致力于把自己的皇家园林,打造成一个世外桃源,那被称为“东方梦幻艺术”的圆明园,就是清代帝皇的桃源之梦。芳草平沙,斜阳远,乱点桃溪,轻翻柳陌,山泼墨,水捋蓝。皇帝太监宫女打扮成樵客渔夫、隐士文人,在桃花花雨之下,垂钓耕作,吟诗作画,好一派田园风光。世上的喧嚣远了,人间的争斗淡了,只剩下一片幽静。但是黄发碧眼是不懂桃花的,一把火烧了中国帝皇们的美梦。

花痴自古有之,晋朝陶渊明爱菊,宋朝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唐朝的白居易却是一个桃花痴。他在诗里说:“村南无限桃花发,唯我多情独自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的花期很短,几天就谢了,若想久观,就得如白居易一样,从山下到山上,追着桃花跑了。明朝的唐寅,更是个桃花狂人,“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桃花换酒,潇洒如此,最是痴狂。古代还有一个叫潘安的人,做县令时居然要求治下的农户,家家户户种桃树,只为看那花开的浪漫。潘安是古代第一帅哥,命犯桃花实在可爱。

几日不来春便老。桃花雨,柳叶眉,薄衫轻扇,嫁于东风。一片春愁待酒浇,惆怅。只想乘一叶扁舟,去石矶西畔,在飞桥野烟里,觅一方田园,安放此身。有酒,有诗,有数树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经典写景散文

但站在桃林下方向坡顶仰望,亦觉气势磅礴,红粉如海如潮,宛如轻纱薄雾般的“胭脂云”,令人疑心是哪位九宫仙女遗落在人间的霓衣羽裳。我们融入妖娆烂漫的花的世界,看那一树树的繁花,一树树的粉红,蓬蓬勃勃,巧笑嫣然;也有许多含苞待放的花蕾,带着一丝丝柔美,一缕缕暗香,含羞半敛,安静地躺卧在布满嫩芽的枝头。轻轻地走近,凝神静气,吮吸着桃花散发出来的芬芳馥郁,仿佛能听到花骨朵儿悠然绽放的声音。多想,用浅浅的水墨,描绘出片片桃红那淡淡粉粉的容颜,将其极致的柔媚拥进怀中,织入梦里,融在画卷中。穿行于在桃林之中,花瓣掠过耳畔,落在发髻上,情深款款,似有暗香盈袖。惊喜的目光停留在一片片粉红中,内心且喜、且暖、且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软驻年华。”“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一首首诵咏桃花之美的诗词佳句,咚咚咚,齐刷刷敲响着我那有些生锈的脑门。再看面前景色,我情不自禁地对诗人们充满着深深的敬仰。这些简短凝练的诗句,寥寥数字,却将春日桃花景况描摹得如此贴切、形象、生动。我迫不及待取出相机,将这片灿若云霞的桃红,连同周遭的莺飞草长,一起摄入镜头,镌刻成我心底永恒的花雕。

  沿着那条曲曲折折的小道,我们奋力向上攀登。地势越高,桃花盛开得越发茂密。“哇,快看这棵,开得太美啦”“呵呵,那棵树上的桃花,好漂亮啊”于是,数不清的惊喜令我们欢呼雀跃。且拍、且乐、且走,终于到达桃林的顶端。面前的桃枝上,每一朵桃花都洋溢着开心的笑颜,绽放出缤纷异彩。那五片由浅而深的粉色花瓣,经过一夏一秋一冬的精心准备,此一刹那倾情绽放的艳丽,无不展示出桃花的千娇百媚,呈现出一种极致之美,撩拨着人们的心性。那因饱满绽开的绚烂,既美得清绝沉静,又美得喧闹惊艳。花枝在微拂的春风里摇曳,蜂飞蝶舞,芳香扑鼻。顺坡俯瞰,连绵的山坡上,桃红云蒸霞蔚,芳草蔓延遍地,野花、菜花处处竞秀。由近及远极目眺望,桃红草碧,绿树房舍,田垅山丘,公路桥梁……与蓝天白云一起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锦绣画卷。与桃花有染的我们亦情不自已,摆弄着各种翩然生动的姿势,与桃树桃花一起定格于镜头之中。此情此景,真应了崔护那“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千古佳句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4)

浮生缱绻,逝水年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笔墨丹青,巧目流年,那逝水年华,在浮生缱绻。窗外那一抹微风,舒卷不去书中几阙时光。题记

《风》中空吐情丝,自缠绕

似看见了衣袂飘飘的你,绫罗绸缎,翩翩起舞。渭水河畔上,久久伫立的你的身影,盼君归来,却等到烟花易凉。那一句式微,式微,胡不归。纠结牵绊,却仍是牵绊不住心头之人的心,浅浅一句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牵起了多少读者内心的情愫。想陪你将一壶浊酒酿成殇,陪你感受那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孤苦离愁,愔愔思量那一月不见,如三月兮。使你青丝成霜。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风》中你的桃夭之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风》中你的苦苦徘徊;

指尖触过那一句句盈香的《风》中誓言,暗香未央,终是使我沉沦。

空吐情丝,不过那数遍四百四病难,最苦不过长牵念

《雅》望崤函之地,岁无疆

古有秦之咸阳,合纵连横,后有唐之长安,盛世芳华。嗅一页笔墨余韵,欲立高台之上,随秦王指点江山。秦宫雄伟,前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后有吹笙鼓簧,承筐是将,繁华如梦,可却昙花一现。未曾《雅》望,几代之衰,独品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黍离之悲。

《雅》言虽短,却胜过那离离《长恨》,终使我迷离。

想跨过千载,体味大唐长安的人来人往,品读周氏王家的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寄情于《雅》,共殇别离。未懂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却明曰归曰归,岁亦莫止的小傷小怀,愿赏《雅》之简兮简兮,方将万舞。的皇者绝代芳华,亦愿与你缘起《雅》之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有始无终。

我读《雅》,岁无疆不过那看尽三十三宫阙,最高不过离恨天

《颂》尽壶里乾坤,世无双

锣鼓声起烽火中,如若见渺渺残阳中,歌尽封禅大典,天上人间。轻展卷轴,舒眉梢,细读那字字句句间,恍若还能听那黄钟大吕,歌不尽光景绵长。盼能着一身素衣,登上祭坛,体味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的豪气万丈。领略书中那一笔翩彼飞鸮,集于泮林。的孤芳自赏,游离于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的浮华向晚。

《颂》不尽普渡众生,终是使我沉沦。

其旗茷茷,鸾声哕哕。是《颂》的晨钟暮鼓,安之若素;我其夙夜,畏天之威是《颂》的宠辱不惊,甘之如饴。

《颂》壶里乾坤,世无双不过那听却八十一楼阁,最默不过颂残阳

读罢风雅颂,才惊觉尘世浮华,红尘纷扰,世道苍凉,情思哀怨不过其中。若说佛为道之所存,我说《诗经》为才世所存,执书至今,温柔了岁月,惊艳了岁月。

我为《诗经》执笔,共饮逍遥一世悠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⑵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⑶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⑷宜:和顺、亲善。⑸蕡(fé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⑹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6)

  对学术研究中的比较方法,我一直有疑虑。现代的中外法学和文学是有互相影响的,譬如德国和日本的法律对中国法律的影响,西方文学体裁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所以比较法学和比较文学都有一个切实的基础。历史研究做比较就显得牵强,容易做成肤浅的表面文章。但是如果我们探讨的是与价值观念相关的思想和制度范式,那么中西文化就有放在现代社会语境中一并观察的必要。以往我们对“统一规律”的探索其实是有重大意义的,不过可以更加深化,具体到一些更加细致的思想和制度范式。这些范式包含的价值观念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早已突破了中西文化的隔阂。譬如男女关系中的平等和不平等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曾经说,人类历史有一个至今未能改变的特点,即社会的不平等和男女的不平等。当然,对平等的追求又往往与不平等并存,而且不论是平等还是不平等都受到法律和道德的规范。把爱情诗道德化、说教化,可能是与规范男女关系有关的中西文化共同特征。于在春老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初有《国风》的普通话翻译出版,译文比起今天年轻学者翻译的白话文本子还要活泼得多,甚至有点顽皮的青春气息,可能也更切近上古时代歌咏者的本意。譬如《桃夭》这一首的头四句:“桃树这样的嫩夭夭,火红火红地正开花,这位姑娘嫁了过来,家门从此兴旺发达。”朱熹在《诗集传》里面做出的解释和于先生译文的情调完全不同:按照周礼的规定,男女春天相会,正是婚姻之时。这首诗感叹这位女子的贤淑,说她嫁过来后,夫家一定和顺。在《关雎》那一首,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于先生的翻译是:“一双鱼鹰叽叽呱呱,在那河心的绿洲旮旯,那位幽静的好姑娘,公子哥儿正好匹配她。”下文里恋爱和相好的色彩很浓厚,所以还有“寤寐求之”、“辗转反侧”、“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朱熹则解释“窈窕”为“幽闲贞静”,赞美女子“贞淑不二”的情操,适合“配君子而成内治”。这样的女子,君子为家庭和国家的兴旺拼命想得到她,以至于失眠。这样,原来民间的爱情小调在这里就变成关乎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大道理了,“窈窕”一语涵盖的“妖冶”之意也完全被贤淑这一层意思所遮蔽掉了。在爱有差等的中国传统社会,强调妇女的贤德是符合强调妇女从属地位的纲常伦理的,所谓君臣父子夫妇,所谓夫为妻纲。此外,中国传统文化通常认可一夫多妻。而少数男性的此类性特权是男女关系的一大不平等。

    《雅歌》在《旧约》里面是最有文采和情感的一部分,是古代希伯来人的爱情诗歌。《雅歌》的第一首开头是这样(思高本译文与中世纪使用的拉丁文本更接近):“愿君以热吻与我接吻!因为你的爱抚甜于美酒。你的香气芬芳怡人,你的令名香液四射,为此少女都爱慕你。”这里的情歌特性是很直白的,不过中世纪欧洲标准的圣经评注会把它完全演绎为道德说教,把它理解为信徒在请求基督的接触和亲近。明谷的贝尔纳(Bernard of Clairvaux, 1090-1153)是中世纪欧洲最有名望的修士,有86篇布道辞专门评注《雅歌》。在其中的第2篇里,他诠释了“以热吻与我接吻”的寓意,把一首爱情诗完全解说成道德文章了:信徒期盼基督以“热吻与我接吻”,因为基督与得到拯救的信徒之间是充满爱的。在贝尔纳看来,这就像是新郎与新娘的关系,也只有借助这样的比拟才可能完美地表达出这层关系里的爱意。不过在把《雅歌》变成说教的过程中,中世纪的修士也同时加强了尘世爱情婚姻的神圣色彩。

    和中国中古时期的道学家一样,欧洲中世纪的修士通常是小看妇女的。圣维克多修院的休(Hugh of St. Victor, 1096-1141)曾经引用《哥林多前书》第11章说,“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这是传统社会很典型的男女不平等思路。但是休对男女感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神一开始无私地出于怜悯爱人,然后人以爱回应神,再进一步之后,人对神的爱变成自发和自愿的,得以和神接近;男女之爱也是这个道理,一开始男人同情弱小的女子,所以爱她,而女性出于寻求保护的需要而爱男人,但是最终这两种爱融合为一体,难分彼此,不再是出自互相的需要,而是纯粹出自互相的爱慕了。休以《雅歌》为例来说明,婚姻是不可解除的,婚姻不仅是性爱,不仅是繁衍子孙,更重要的是心灵的爱慕。他还认为,人要透彻理解神与人之间的圣爱,只有借助对男女的婚姻关系纯真圣洁的理解:“我的鸽子,我的完全人,只有这一个”,“良人属我,我也属他,他在百合花中牧放群羊。”而且,在休看来,妻子,而非父母,才是男儿生命的归宿。古代希伯来人是允许多妻的,但是休在这里对《雅歌》的理解却以一夫一妻制度为前提。

    在关于《雅歌》的第83篇布道辞里面,贝尔纳借助男女感情来理解圣爱的话语简直就是一首爱情诗篇,而且他谈论的也是一夫一妻的爱情:新郎和新娘的爱要胜过父母和子女的爱。此爱除了爱不寻求原因和结果,此爱就是享有爱,而不是任何其他。我爱是因为我爱,是为了我能够爱。爱是伟大的,但是有等级,新娘在爱的巅峰。孩子们也爱,但是他们有继承遗产的目的。爱将是可疑的、虚弱的、不纯洁的,如果爱人之人似乎是为了得到好处才爱人。爱是新娘惟一的兴趣,新娘就是爱,她因为爱而成为她,而新郎就是爱。没有人能够分享这份爱,即使是子女也不能。由这些言论,我们可以想见贝尔纳对当时流行的封建政治婚姻的负面看法。美国学者大卫·赫利希就倾向于认为,修道文学里面涉及婚姻的描写与修士们自己修道前的家庭生活体验有密切关系,也反过来影响现实生活。

    中世纪修士由《雅歌》引伸出的婚姻家庭伦理与朱熹由《诗经》发展出的说教有所不同。在法律和道德上,中古欧洲没有中国古代的“七出”规定,像“无子”、“有恶疾”这两条恰恰是西方法律明确规定不得离弃妻子的情况。那么中世纪西方妇女的真实地位又如何呢?美国学者大卫·赫利希的《中世纪家庭》(David Herlihy, Medieval Households, 1985)包括一些很有趣的研究,实际上很突出地展示了中西古代家庭观念的差异。在中世纪早期,西方社会的婚姻状况有两大问题,即近亲通婚和社会上层实际上的一夫多妻制(一男多女应该是更准确的表述,因为有关的妇女大多没有妻子的名分),而其后果则是统治阶级对女性的垄断性占有。由于部落习惯和罗马法的残存,中世纪一开始甚至允许离婚,对近亲结婚也没有很严格的限制。赫利希注意到,尽管教会始终推行一夫一妻制,无论是有权势的男子还是依附他们的妇女都接受一男多女的性关系。赫利希以墨洛温王朝的国王洛塔尔为例,他的王后请他为自己的妹妹寻找一个有权势的丈夫,结果国王在见到这位美女以后自己动心了,与王后说,我发现谁也不如我,我已经把她娶为妻子了。赫利希的看法是,如果对近亲通婚严格禁止,洛塔尔就好事难成了。这一观点后来被赫利希推演成一个独特见解,我们姑且称之为“赫利希命题”。

    不仅西方的国王终究没有达到后宫佳丽三千的处境,整个西方社会在中世纪都经历了一场性平等的社会变革。赫利希指出,8世纪以后,经过前面几个世纪的训导和立法,道德神学和教会法对婚姻有了更加系统的规定,对不同性别、阶级和地区实行同一的性道德(而不是多个标准),甚至奴隶和罪犯的婚姻家庭权利也得到认可,对乱伦、近亲通婚和一男多女制度进行极严格的禁止。血亲、姻亲和教父教母所连带的任何近亲关系的成员都不得通婚。其中最严格的表述是,“所有可以辨认的”血亲、姻亲和教父教母亲属关系都在禁止近亲结婚的适用范围之内。这些规范的结果是上流社会的妇女不得不向下流动,下层妇女通过做妾和做情妇改善社会经济地位的意向得到抑制,少数统治者独占美貌女子的企图不能再轻易实现。女性这种更加公平的分配,赫利希甚至提出,是一个社会稳定的因素,对中世纪早期曾经流行的强奸、抢劫和拐卖妇女的犯罪行为有很大的抑制。修道文学里面温柔细腻体贴忠诚的爱情议论,如休和贝尔纳的作品所展示的,不仅对整个社会的爱情和婚姻态度起到教育和塑造的作用,而且是与教会大力推行一夫一妻制度的努力及其结果相匹配的。

    “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子是欣赏这种局面的,所以他对齐宣王说,“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朱熹在注解《桃夭》时说,“文王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婚姻以时。”百姓家庭生活的繁盛显然被看作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条件之一。后世的儒家学者和宋代理学家重视家庭,但是没有对一男多女制度提出系统批评,对女性的不平等分布似乎是认可的。如果我们在这里展开并假想地延伸“赫利希命题”到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就与西方大不一样。周良霄先生在《皇帝与皇权》一书里怒斥后宫制度,谈及晋武帝诏选公卿以下女备六宫:有蔽匿者以不敬论罪。晋武帝自己主选,中者以绛纱系臂。公卿之女为三夫人、九嫔;二千石、将校女补良人以下。于是“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皇帝动辄拥有数千宫女,权贵之家妻妾婢女成群,我们以往可能忽略的是,在这一现象背后有着重大社会学和政治学问题:为了维持这样一种对性资源极度蛮横的霸占,古代中国统治阶层需要怎样的政治机制、道德伦理和文化氛围。这似乎也可以成为《红楼梦》研究的一个课题。

    在出版《中世纪家庭》以后,赫利希曾经借助人类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的一些成果来进一步解释,为什么西方比较早地推行了一夫一妻制度,从而得以在社会平等之前,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性平等。他在这里触及的一个问题是“资源垄断型一男多女制度”(resource polygyny),即富有和有权势男性占有多位女性配偶。这种类型的性资源分配往往与政治专制有密切关系。他引用劳拉·贝齐格的话说,“一男多女制度有赖于男人的权势,极端的一男多女制度有赖于男人控制整个社会的专制权力。”贝齐格引人注目的学术观点是,一夫一妻制度与政治民主有着必然联系,所以真正稳定和普遍的一夫一妻制度要到工业化和民主化以后才出现(Laura L. Betzig, Despotism and Differential Reproduction, 1986)。赫利希借鉴了这一观点,又有所修正。他认为古希腊罗马的共和制度是与公民的一夫一妻制度相关联的:一个自由人往往占有多个女奴隶,但是贵族为了维护所有公民的尊严和政治认同,放弃了自己占有多位自由妇女的性特权。中世纪不再有大量女奴隶,教会又禁止近亲通婚,于是一夫一妻制度在西方得到“最终的胜利”。作为中世纪社会史的专家,赫利希认为,由于贵族以及其他富有者每人至多只能占有一个妇女,不仅贫穷男性得到配偶的机遇大大改善了,中世纪家庭内部也更加和谐了。无论是赫利希,还是和他持相同观点的法国中世纪研究大师乔治·杜比,其实都在暗示西方这一时期出现一夫一妻制的政治背景,即国王和贵族只有有限的政治权力,没有“东方专制主义”那种绝对的君权。在赫利希和其他一些欧美学者看来,中世纪欧洲性资源因为一夫一妻制度所导致的相对平等分配是西方发展道路有别于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的一个特征。当然,这样的见解并非没有漏洞。譬如贝齐格就提出,贵族和国王以非法通奸所占有的女性依然是大量的。尽管如此,这类非法和例外的情况似乎还不足以推翻赫利希和杜比所谈论的符合法律和正统道德的性行为范式。

    权、钱、性三者联结的受害者除了被剥夺婚配机会的穷人,还有人格尊严受到蔑视的妇女。在古代中国,首先是皇帝做了坏榜样。白居易在《长恨歌》里说到杨贵妃的得宠,“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这里说的是,在一男多女的制度下,贫弱者借助女儿攀缘权贵家庭可能得到经济和政治好处。不过白氏另有《上阳白发人》,“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写到被迫入宫的一位美女遭受排挤,一辈子独宿空房。朱熹注解《诗经》,意在匡正风气、维护家庭,所以要强调女性的贞静贤淑,不过他也实实在在地迫害了天台营妓严蕊一把。这位写有名句“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的才女最后被判从良。我们不知道她的出身,她完全可能是某个罪犯的妻女。在一男多女的权钱性交易婚配体制下,在罪犯可以被剥夺家庭婚姻权、其妻女可以没入为官妓的专制政治中,恐怕没有现代人能够接受的“修身”和“齐家”理想。

    一男占有多女之种种现象,难道真的是政治专制主义的文化遗产吗?

原载: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10月19日 15 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7)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安意如

【期刊名称】《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

【年(卷),期】2007(000)009

【摘要】@@ 白居易有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前不觉得怎样,现在觉得优美难言.桃花开得很早,现在却要等到其他的花都谢了,开得倦怠了才盛开,而且是开在山中,这份热闹中带着难言的收敛和沉静.这种态度于荷、兰并无出奇,换了桃花就难得了,好比歌宴后的丽人褪去浓妆,美得淡定心惊.

【总页数】1页(15)

【关键词】

【作者】安意如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抱华楼之“抱华”——抱华楼何水法美术馆开馆暨“百花迎春——2012抱华楼国际花卉画邀请展”随想 [J], 李秀文

2.华华:华佗的华,中华的华 [J], 陈明

3.营口冠华印机三谊协会成立·今日营口冠华·"双优"到家,还是营口冠华·机关文件印刷首选营口冠华 [J],

4.走华烽路干华烽事立华烽业--关于华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J], 黄连昌; 李文科

5.马华官员呼吁华教工作者支持马华,续推华教发展 [J], 无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7篇

https://m.czhuihao.cn/zhongxue/15697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意思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