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1-07-05 点击: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13篇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13篇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1)

《鱼我所欲也》中考链接

(一)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致:赠给。养:供养之地。辞:推辞。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说:劝说。趣:同“趋”。

参考译文: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赠送廪丘邑给孔子以作为他的供养之地。孔子拒绝接受赠地,孔子(从景公处)出来后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凭借功劳来接受功禄。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采纳我的主张,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令弟子驱车,辞别景公离去。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3、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4、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答案:1、(1)有什么益处(带来什么好处);(2)感激 
2、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3、对比论证法。强调了人不能失去“本心”(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此之谓失其本心) (意思对即可)
(二)

(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死亦我所恶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贤者能勿丧耳 (4)猥自枉屈

(5)后值倾覆

答案:(1)厌恶 (2)通“避”,躲避 (3)丧失 (4)降低身份 (5)遇到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鱼,我所欲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我们很熟悉的一个成语就源自选文第一段,这个成语是:_________;《出师表》中可以概括为一个“比喻诚心诚意拜访、邀请有专长的人”的成语是 。

答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生取义) 三顾茅庐

4、诸葛亮本可在南阳过着舒适悠闲的隐居生活,他为什么选择了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请结合孟子的观点谈谈你如何看待他这种选择。

答案:孟子强调人应该“舍生取义“,选择标准是“义”,而不是“利”。诸葛亮在南阳隐居生活确实悠闲自在,但这是个人的私“利”,于社会的稳定,百姓的利益是没有好处的。刘备起兵的目的是兴复汉室,这是站在国家大义上的行为,因此当刘备拜访诸葛亮之后,面对国家大义的召唤,他选择了大义。诸葛亮的选择符合孟子的选择标准。

(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文选自《初中语文第六册》)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________________)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辟:______)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________)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__)⑤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__________)

答案:①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③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③“乡”通“向”,从前④停止,放弃⑤天性,天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③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④(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3、简答题。
  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答案:①道理举例(两空共1分,每空0.5分)答案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列举其他,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示例: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作者先列举了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 ”比“ ”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 ”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不辨礼义接受万钟的原因是 (用原句回答)

答案: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为之,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为之);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6、文章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在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吗?为什么?

答案:有必要,因为孟子的“义”告诉人们要有“舍己为人”等值得学习的精神。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面对诸如“生”与“义”,“忧患”与“安乐”的选择时,如何才能不失“本心”?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失“本心”应该做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保持人的本性,去恶扬善,勤俭节约,居安思危。如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要挺身而出,捍卫正义。

8、孟子提出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和应当“舍生而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答案:示例一: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如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绝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和生命传承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英雄赞歌。

示例二: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诱惑与考验,我们既需要珍爱生命,同时应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如鲁迅先生,用一百多个笔名,与敌人斗智斗勇,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敌人进行了坚决斗争,捍卫了正义和真理。又如湖北青年周冲,为了营救被卡住的女童,急中生智,巧妙借助防护栏,冒着生命危险,用顽强的毅力托举女童,展示了平民英雄的义举。

9、简要概括作者在第二段中阐述的观点。

答案:人为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4)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此之谓/失其本心D.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同舍生皆被绮绣
  C.是亦不可以已乎然胡不已乎D.万钟于我何加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答案:(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2)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作者是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谈一种即可)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答案: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答“舍生而取义者也”或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亦可。)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如将生比做鱼,将义比做熊掌,当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舍生取义;又如作者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食嗟来之食,要不丧失人的“本心”,要舍生取义。

6、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

答案:示例一: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在与敌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示例二:我们每一个个体,由于身体的、技能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特长与能力,只要为社会的正义事业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个好市民我们不能完全赞同一些人提出的“遇到暴力事件不要反抗”的理念,但这种“反抗”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对自己,可能是身体的损害;对家人,是失去亲人的悲伤:对国家,则是社会资源的无谓浪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在逞匹夫之勇我们倡导的见义勇为,应该是“巧为”、“智为”。
 7、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

答案: 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8、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

答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 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五)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参考译文: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诗人以诗明志,表现出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3)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

答案:(1)茍且 (2)假如,假使 (3)厌恶 (4)史册 
2、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答案:(1)(如果二者不能够同时得以,(那么就)舍弃鱼而选取熊牚
  (2)不仅仅贤人有这样的心(或:本心) 
3、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2)山河破碎/风飘絮
4、请摘录原文申的语句,填写下表。

答案: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生而取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六)
  (甲)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晏子谏景公
  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④逸: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公被狐白之裘 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

答案:1何加:有什么好处。 ○2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3被:同“披”,披着,穿着    ○4出:发放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之谓失其本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答案:(1)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天性,天良及羞恶之心。(2) 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
3、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 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这就是失去本心“义”的表现。
4、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作为君王要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可高高在上,那样就会失去民心。
     (七)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乙:公孙仪1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2受鱼,必有下人3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1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2即:假如3下人:迁就他人1 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史记·循吏列传》作公仪休。复姓公孙,名仪。相鲁:做鲁国宰相。 相:做宰相。尽:都 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下人:迁就他人。枉:歪曲。即:假如。给:供给。一:整个。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唯:正因为。 既无:若不。 弟子:学生。 嗜:喜欢,喜爱。之:代词,这里指公孙仪。 既无:若不。 虽:即使。 尽:都。 色:脸色。 免:罢免。 彼:别人,对方。 给(jǐ):提供

参考译文: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着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脸色;有迁就他们的脸色,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歪曲和破坏法律我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那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这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由法家的利益观去阐释一个生活中的道理:公孙仪爱吃鱼,可不受鱼。公孙仪不徇私受贿,这是好的,值得称赞;但他反对贪赃受贿的出发点是怕自己因受鱼而被免相,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感悟:公孙仪嗜鱼但拒鱼的故事,千百年来之所以被人们传为美谈,就是因为他能够清醒认识个人好恶与事业兴衰成败之间的关系,始终做到管住小节,抵御诱惑,慎其所好。给我们的启示:清白做人,堂正为官。)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3)公孙仪相鲁而嗜鱼( ) (4)其弟子谏曰 ( )

答案:(1)用脚踢 (2)通“辨”,分辨 (3)特别喜欢(很爱好)(4)他,指公孙仪
2、翻译句子。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答案:(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得饿死
  (2)先生喜欢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给的)鱼,为什么呢?
3、甲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

答案: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或: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如用自己的话答出这个意思也可)
4、乙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

答案: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5、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

答案: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清醒自律),清正廉明的人
6、概括这两个语段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答案:两个语段都是写在利与义面前如何抉择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训练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2)

《鱼我所欲也》复习

一、 翻译: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译: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两者不能同时得到,就舍掉鱼而选择熊掌。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生命是我所追求的,道义也是我想要得到的,两者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生命是我所追求的,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死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祸患也不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所追求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呢?

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避免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做呢?

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忧郁这个原因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用来躲避祸患却有人不做。

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 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因为这个缘故人们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 不只是品德高尚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品德高尚的人能不失掉罢了。

10、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一篮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死亡。 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人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吃,乞丐也不肯接受。

1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高位厚禄不分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高位厚禄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

1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译: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吗?

1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从前宁死也不接受的,现在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它。从前宁死也不接受的,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宁死也不接受的,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却接受了。

1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上面所说的就叫做丧失了本性。

二、 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P40

三、课文理解:

1、中心思想: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性罢了。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

2、 课文结构:第一段,提出本文中心论点:舍生取义。接着从正反两方面具体阐述分析为什么要“舍生取义”,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通过列举、对比行人、乞丐和见利忘义之人,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论点。

3、 现实意义: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及对“万众则不辩礼仪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鲜活的例子。

4、 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 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5、 “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6、 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 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道之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8、 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四、 理解性默写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开头以 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 。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 ;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 , 。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

(6)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

(7)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8)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

(9)人的本心是什么? 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3)

鱼我所欲也《孟子》yú , wǒ suǒ yù yě ,xióng zhǎng ,yì wǒ suǒ yù yě , 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 鱼 ,我 所 欲 也 ,熊 掌 ,亦 我 所 欲 也 ,二 者 不 可 得 兼,shě yú ér qǔ xióng zhǎng zhě yě 。 shēng ,yì wǒ suǒ yù yě , yì , yì wǒ suǒ yù yě , èr 舍 鱼 而 取 熊 掌 者 也 。生, 亦 我 所 欲 也 ,义,亦 我 所 欲 也 ,二zhě bú kě dé jiān ,shě shēng ér qǔ yì zhě yě 。shēng yì wǒ suǒ yù , suǒ yù yǒu shèn yú shēng 者 不 可 得 兼,舍 生 而 取 义 者 也。生 亦 我 所 欲,所 欲 有 甚 于 生 zhě , gù bú wéi gǒu dé yě 。 sǐ yì wǒ suǒ è , suǒ è yǒu shèn yú sǐ zhě , gù huàn yǒu 者 ,故 不 为 苟 得 也。死 亦 我 所 恶,所 恶 有 甚 于 死 者,故 患 有 suǒ bú pì yě 。 rú shǐ rén zhī suǒ yù mò shèn yú shēng ,zé fán kě yǐ dé shēng zhě hé bú 所 不 辟 也。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 ,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yòng yě 。 shǐ rén zhī suǒ è mò shèn yú sǐ zhě , zé fán kě yǐ pì huàn zhě hé bú wéi yě ! 用 也。使 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则 凡 可 以 辟 患 者 何 不 为 也 !yóu shì zé shēng ér yǒu bú yòng yě ; yóu shì zé kě yǐ pì huàn ér yǒu bú wéi yě 。 shì gù suǒ 由 是 则 生 而 有 不 用 也;由 是 则 可 以 辟 患 而 有 不 为 也。是 故 所 yù yǒu shèn yú shēng zhě ,suǒ è yǒu shèn yú sǐ zhě 。 fēi dú xián zhě yǒu shì xīn yě , rén jiē 欲 有 甚 于 生 者,所 恶 有 甚 于 死 者。非 独 贤 者 有 是 心 也,人 皆 yǒu zhī , xián zhě néng wù sàng ěr 。 有 之,贤 者 能 勿 丧 耳。 一 箪 食,一 豆 羹,得 之 则 生,弗 得 则 死。呼 尔 而 与之,行 道 之 人 弗 受;蹴 尔 而 与 之,乞 人 不 屑 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4)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一网打尽

填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舍生取义、嗟来之食

(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9)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10)人的本心是什么?舍生取义

(11)本文主题:论述人应当怎样对待"所欲":舍生取义
(12)本文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13)"不为苟得"的原因:所欲有甚于生者
(14)"有所不辟"的原因:所恶有甚于死者
(15)"有甚于生者"与"有甚于死者"分别指的是什么?义与不义
(16)如果"所欲"没有超过"生"会怎样?凡可以求生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17)凡"所恶"没有超过"死"会怎样?凡可以避患的手段都可以使用,但是有人不用。
(18)孟子认为在舍生取义这一点上人们的态度怎样?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9)保持本心和丧失本心指:舍生取义和见利忘义。
(20)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是心”指什么?(用原文回答)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1) 文中劝人不干不义之事的一句是 是亦不可以已乎

(22)作者用“一箪食,一豆羹”来进行论证,这属于 的论证方法。文段中着重论述了“ ”比“ ”更重要,人应该保有本心的道理。 举例 义 生

(2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4)《鱼我所欲也》选自《 》一书,此书与《 》《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1分) 孟子 论语

(25)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本文除了“举例论证”外,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一中心论点。

(26)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27)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28)本文观点广为后人所赞同,请找出本文观点并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观点:舍生取义

诗句:(1)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9)“呼尔而与之”这个典故出自《礼记·檀弓》,讲述黔敖对路人侮辱性施舍的故事,今天已演化为成语:

嗟来之食。

(30)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理解

1、出自《孟子》的成语有哪些?

课内:舍生取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课外:杯水车薪:不言而喻:夜以继日:五十步笑百步

2、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含名句、事例。

事例:①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利诱,宁死不屈。

②爱国学者朱自清在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

③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不畏惧,宁死也不出卖党组织,最后英勇牺牲。

④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反动当局,宁可倒在枪下,也不愿屈服。

名句:

①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陈 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③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④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3、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

有些人在民族存亡、革命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之际,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确实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这些现象在今天仍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文章不但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也提醒后人要时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利禄而做不合礼义的事情。

4、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①比喻论证,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

②对比论证,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

③举例论证,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

④道理论证,第一段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等句子

5、“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什么?

“本心”是人本身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和“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物,为自己谋取私利。

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

“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7、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之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

“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8、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受辱,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

9、“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

“万钟”指高位厚禄,是身外之物;“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

10、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一些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摆出同一人今昔判若两人的表现,突出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引人深思,表达了孟子对这种做法的坚决否定,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雄辩力量。

11、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2、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

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道之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 “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3、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而当今社会的人们更强调“热爱生命”,这两者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不矛盾。“舍生取义”是从人格尊严的角度来教育人们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屈服于邪恶的势力。“热爱生命”是从人生态度角度来告诉人们要热爱生命,不能虚度光阴,不浪费生命,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14、如何解释作者所说的“义”?在你的思想意识中,我们最应该坚守的“义”是什么?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耻,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议的行动。舍生取义的义指道义和礼义、正义。 诚信、真诚、诚实、守信。

15、纵观全文,你认为本文赞扬里什么?批评了什么?

赞扬时刻保持人格、坚守道义、敢于舍生取义的正气和精神,批评放弃人格、见利忘义的丑恶现象。

16、文章结尾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所说的“本心”是什么?作者说此话的目的是什么?

本心即向善的本性,即羞恶之心,指舍生取义之心。

这句话指出了见利忘义的严重后果——失去了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以此突出舍生取义的重要性。

17、文章开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有什么作用?

答:(1)说明熊掌比鱼珍贵,舍鱼而取熊掌;

(2)设喻类比,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3)充当本文立论的依据。

18、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舍生取义”这一道理的理解?

(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把“义”放在首位,把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必要时还应做到“舍生取义”。

(2)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

(3) “舍生取义” 在今天仍然符合新时代的道德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见利忘义。

19、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

• 20、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 答:(1)义,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尊重、团结、友好、互助的精神,是一种刚正之气,忠孝之气;

• (2)我们中学生要做充满正义和正气的人,能见义勇为,能为正义事业、国家利益、民族尊严而放弃个人的私利甚至献出生命,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

• (3)社会上的所谓“哥们义气”和“江湖义气”是不讲原则、不辨是非的,是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结果是害人害己,这是不可取的。

• 21、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 *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侵,失败被捕后,面对元朝威逼利诱,竟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而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 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什么东西,从今往后,我没有什么可惭愧的。这表明他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人生观,用实际行动实践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和节操。

• 22、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 23、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 (1)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 (2)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3)善于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举的战争中的事例,《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5)

《鱼我所欲也》
1. 《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诗经·蒹葭》

《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饮酒》(陶渊明)

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

3.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夜雨寄北》(李商隐)

1.《夜雨寄北》中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 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 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赤壁赋》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5.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6.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9.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1.写作者在江面上自由飘荡,似乎是在浩荡的宇宙间乘风飞行,飘飘忽忽升入仙境里去的句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13.描绘秋江的爽朗和澄清,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4.写客人箫声之悲伤幽怨的句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6.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7.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18.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0.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2.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3.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思念: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6)

鱼我所欲也 作者: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出处:

  选自《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舍生取义。”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注释:

  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 义: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超过; 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祸患,灾难。

  8.辟: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15.是:这、这样。

  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 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停止,放弃。

  31.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修饰“与”,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

  5.为

  向为身死而不受。情愿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采用

  6. 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的

  人皆有之 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得之则生 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 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此之谓失其本心 代词, 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7. 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获得生命

  8.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 给

  9.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 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虚报

  10莫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没有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谁

  11.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

  12.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那么

  得之则生 就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连词,这里表假设

  13.凡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凡是;只要是

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辟”通“避”。躲避

古今异义:

  1.可以

  古:能够用来

  今:能够

  2.是

  古:这 指示代词

  今:判断动词

  3.豆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

  4.钟

  古:古代的量器

  今:计时器具

  5.加

  古:益处

  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段落分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写法介绍:

  第一段包括两层,从“鱼,我所欲也”到“故患有所不避也”是第一层。这一层的开头两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只是作为一个比喻,借以说明“我”“舍生取义”的果敢,只具有使文章生动形象,鲜明可感,富于气势的修辞效果(孟文的特色之一),完全没有使论点得以证明的论据作用。因为人能“舍鱼而取熊掌”并不能证明人就能“舍生取义”。所以,如果把上述两句换成“果敢地”三字放在“舍生取义”四字的前面作状语,是不影响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的。可见,这一层的重心全在后面的几句话中。后面几句中的“舍生取义”、“不为苟同”、“患有所不避”是同一个意思,即不贪生怕死。这些都是作为事实论据的,分别放在第一个分论点我“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前后,进行回环论证,即从事实得出结论,再用事实证明它(孟文常用的方法)。所以这一层不是用“舍鱼而取熊掌”为论据证明“舍生取义”。而是用“舍生取义”,(即“不避患”、“不苟得”)为论据证明:“我”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

  从“如使人之所欲”到“贤者能勿丧耳”是第二层,首先用“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两个假设反问句所蕴含的普遍事实,从反面证明第二个分论点:人们具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接着又用两个肯定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从正面论证分论点。然后顺承上文的事实论证,正反论证和酣畅的行文气势,概括性地提出了中心论点:“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体现了孟文的辩论色彩),可谓水到渠成,顺当明快。

  概括上面两层可知:第一段是用“我”“人”的行为作事实论据,通过推究原因论证了中心论点。

  承接第一段,文章的第二、第三段又用具体的事实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有力。第二段(从“一箪食”到“乞人不屑也”)举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事实证明饥者照样有人的“本心”:“所欲有甚有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第三段用反问排比句式,通过把“向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德)我而为之”作比较,深刻地提示了“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是失去了“本心”的行为,从而证明了他们也是有“本心”的,只是已经丧失罢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是在中心论点得以充分论证后提出的一句号召,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批判性。

  通过分析《鱼》文的结构和材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鱼》文是用“我”“人”“行道之人”“乞人”“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者”的行为作论据,通过推究原因,然后概括提示出中心论点的。

  从《鱼》文的出处看,《鱼》是《孟子》一书中第六篇《告子》中的第十章。《孟子》全书对人性的看法是人所共知的性善论。第六篇《告子》更是系统地,全面地,集中地阐明了人性善的哲学观:其中第二章指出:“人性之向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第六章又集中地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紧接着第八章又以牛山上本来有繁茂的树木为喻,说明人皆有“性善”的“本心”,在有些人身上看不到善的行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善”的“本心”,只是因为它像牛山上的树木那样被砍伐殆尽了。正是这样,第十章《孟》与以上诸章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论证了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恰如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指出的:“此章言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只有这样确认人皆有“本心”为《孟》文的中心论点,才能和《告子》全篇乃至《孟子》全书的思想内容相吻合,才有利于正确理解孟子“王道仁政”思想的哲学根源,才有利于把握孟文的艺术风格,才有利于把它作为论说文的范文进行教学。

简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2]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主旨:

  《鱼我所欲也》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整体把握: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论点: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什么?

  答:指“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而受“万钟”。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7)

鱼我所欲也《孟子》yú , wǒ suǒ yù yě ,xióng zhǎng ,yì wǒ suǒ yù yě , 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 鱼 ,我 所 欲 也 ,熊 掌 ,亦 我 所 欲 也 ,二 者 不 可 得 兼,shě yú ér qǔ xióng zhǎng zhě yě 。 shēng ,yì wǒ suǒ yù yě , yì , yì wǒ suǒ yù yě , èr 舍 鱼 而 取 熊 掌 者 也 。生, 亦 我 所 欲 也 ,义,亦 我 所 欲 也 ,二zhě bú kě dé jiān ,shě shēng ér qǔ yì zhě yě 。shēng yì wǒ suǒ yù , suǒ yù yǒu shèn yú shēng 者 不 可 得 兼,舍 生 而 取 义 者 也。生 亦 我 所 欲,所 欲 有 甚 于 生 zhě , gù bú wéi gǒu dé yě 。 sǐ yì wǒ suǒ è , suǒ è yǒu shèn yú sǐ zhě , gù huàn yǒu 者 ,故 不 为 苟 得 也。死 亦 我 所 恶,所 恶 有 甚 于 死 者,故 患 有 suǒ bú pì yě 。 rú shǐ rén zhī suǒ yù mò shèn yú shēng ,zé fán kě yǐ dé shēng zhě hé bú 所 不 辟 也。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 ,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yòng yě 。 shǐ rén zhī suǒ è mò shèn yú sǐ zhě , zé fán kě yǐ pì huàn zhě hé bú wéi yě ! 用 也。使 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则 凡 可 以 辟 患 者 何 不 为 也 !yóu shì zé shēng ér yǒu bú yòng yě ; yóu shì zé kě yǐ pì huàn ér yǒu bú wéi yě 。 shì gù suǒ 由 是 则 生 而 有 不 用 也;由 是 则 可 以 辟 患 而 有 不 为 也。是 故 所 yù yǒu shèn yú shēng zhě ,suǒ è yǒu shèn yú sǐ zhě 。 fēi dú xián zhě yǒu shì xīn yě , rén jiē 欲 有 甚 于 生 者,所 恶 有 甚 于 死 者。非 独 贤 者 有 是 心 也,人 皆 yǒu zhī , xián zhě néng wù sàng ěr 。 有 之,贤 者 能 勿 丧 耳。 一 箪 食,一 豆 羹,得 之 则 生,弗 得 则 死。呼 尔 而 与之,行 道 之 人 弗 受;蹴 尔 而 与 之,乞 人 不 屑 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

 我无所谓成功不成功,但我在乎我自己的成长;我无法掌握别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

  我唯一能把握的,是我会一直尽力走下去,不为了别人,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握的,你不知道谁明天会离开,你不知道意外和你等的人谁先到来。

  最可怕的是因为怕失去而放弃拥有的权利。

  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人,会告别很多人,会继续往前走,也许还会爱上那么几个人,弄丢那么几个人。

  关键在于,谁愿意为你停下脚步?

  对于生命中每一个这样的人,一千一万个感激。有一些人、一些事是不需要理由的:

  比如天空的颜色;

  比如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上的那个人;

  比如昨天擦肩而过的人变成了你今天的知己。

  梦想这东西,最美妙的在于你可以制造它,重温它。

  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去一个地方,梦想就能重新发芽,那个在你体内扎根的与生俱来的梦想。

  我们唯一能把握的事情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我们不能不成长,没有什么比背叛自己更可怕。

  你唯一能把握的,是变成最好的自己。

  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牵到那个人的手,但是你付出了就不会有遗憾;

  也许最后你也只是默默无闻,但你曾经为了将来努力地奋斗了一把;

  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环游世界,可是你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找到了自己。

  那是能够为了一个目标默默努力的自己,不抱怨,不浮躁,不害怕孤单,沉默却又努力的自己。

  说不定你想要苦苦追寻的梦想,已经握在你手中了。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

 我无所谓成功不成功,但我在乎我自己的成长;我无法掌握别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

  我唯一能把握的,是我会一直尽力走下去,不为了别人,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握的,你不知道谁明天会离开,你不知道意外和你等的人谁先到来。

  最可怕的是因为怕失去而放弃拥有的权利。

  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人,会告别很多人,会继续往前走,也许还会爱上那么几个人,弄丢那么几个人。

  关键在于,谁愿意为你停下脚步?

  对于生命中每一个这样的人,一千一万个感激。有一些人、一些事是不需要理由的:

  比如天空的颜色;

  比如连你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喜欢上的那个人;

  比如昨天擦肩而过的人变成了你今天的知己。

  梦想这东西,最美妙的在于你可以制造它,重温它。

  看一本书,听一首歌,去一个地方,梦想就能重新发芽,那个在你体内扎根的与生俱来的梦想。

  我们唯一能把握的事情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我们不能不成长,没有什么比背叛自己更可怕。

  你唯一能把握的,是变成最好的自己。

  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牵到那个人的手,但是你付出了就不会有遗憾;

  也许最后你也只是默默无闻,但你曾经为了将来努力地奋斗了一把;

  也许你最后也没能环游世界,可是你在实现梦想的途中找到了自己。

  那是能够为了一个目标默默努力的自己,不抱怨,不浮躁,不害怕孤单,沉默却又努力的自己。

  说不定你想要苦苦追寻的梦想,已经握在你手中了。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8)

课堂教学教案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林亭口中学课堂教学教案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任课教师:刘占林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林亭口中学课堂教学教案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任课教师:刘占林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9)

《鱼,我所欲也》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散文家。他是儒学的继承和发扬者,司马迁称其为“道既通”,可见孟子对孔子之道德熟悉程度;“藏诸名山,传诸其人”很好的诠释了孟子传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孟子不仅仅是传承孔子的思想,还有了自己对于人的本性,治国及政治的认识,并将其思想观点在各国进行传播。其思想主张对后代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汉代赵岐将孟子称为亚圣,而后宋代的朱熹将《孟子》编入了《四书》,将《孟子》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孟子·告子上》记录了持性善论的孟子和持不善不恶的告子的论辩。这是一场关于人性道德的论辩,不仅体现了孟子对人性道德的认识,也体现了其思想的完整性。

在《鱼,我所欲也》中,舍鱼而取熊掌是为舍生取义做铺垫,可谓抛砖引玉。而孟子对于舍生取义有进一步的解释,生命不是其至爱,死亡不是其至厌,所以祸端不必躲避。义,孟子认为比生命贵重,不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而孟子认为“义”是君子,贤人的行为标准,而这也是大家所应拥有的一种品质。而后孟子以更加具体的事例说明其观点,一小框饭,一小碗汤,得之则生,弗得则死。然而如果轻蔑地喊人来吃,用脚踢给他人吃,就连乞丐都不愿意吃了。可谓是不食嗟来之食。生,或许是人们渴求的,但义在人们心中是至上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坚持“义”的人救可以做到重于泰山。孟子以正反面阐述了生与义的关系,说明人们应对于生死没有太多的执着,对于义也应没有太多的犹豫,在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从而毫不犹豫地选择舍生取义。

在举完不食嗟来之食后,孟子又质疑一些不分辨事情是否合乎礼仪的人。以两个连续的反问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同时也表达接受不合礼仪的事是不值得的。而这种不合礼仪的事已不仅仅关系到‘义’了,也涉及到了礼仪。孟子曾因为国君不采用其的政治观点而产生离开去其他国家推广其思想念头,但因其母亲年老不忍离母而忧虑,孟母得知后对孟子说:你只管遵循义,离去推广你的思想,礼仪之事由我来遵循。孟母对孟子的教育是用心良苦的,孟母深知‘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由孟母三迁便可得知,孟子从小私塾旁耳濡目染,学习礼仪等。所以孟子对一些接受优厚俸禄及其它的人或事提出了质疑,而后更深的指出之前有人舍生取义,但现在有人为了某些利益,名誉等而舍弃了‘义’,‘礼仪’等。孟子认为人们应该停止这种行为,而做这种行为的人都是丧失了羞恶之心的,不会因为自己做了坏事而感到羞耻的。而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此章言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由此证明,孟子的观点是得到后人的认可的。

《孟子·告子》系统地,全面地,集中地阐明了人性善的哲学观点。孟子在与告子辩论人性时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由此可见孟子认为人性天生具有向善的力量,也就是行善避恶,向水自然向下流一般;而不善则是人性受到了逼迫等原因,就像水受阻碍等分东西一般。他认为人人都拥有向善的能力,拥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就是仁、义、礼、智,拥有它们并且不失去它们。他说过:人之所以异与禽兽者几希。他认为,禽兽只存在与生死,而人类拥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东西,而这至上的东西正是向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水有东西之分,人有好坏之差。人有向善的自然性,但有时因为坏境等因素也无法避免学坏,有的甚至恶到极点,与禽兽无异。就像《鱼,我所欲也》中的被宫室之美及妻妾之美所诱惑的人一般,丢弃了羞恶之心,违背了善。向往的东西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得,得到时无羞恶之心,心无愧疚,犹如禽兽般不知‘仁、义、礼、智’。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还提到: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穷乏者识我而为之;三个陈述句,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向人们说明了以前为了礼仪而拒绝,现在却有人为了荣誉,名声等身外之物而丢弃礼仪等,接受了一些违背道德,礼仪之事。只图现下的利,不顾长远的义。孟应该停止这种丧失人天性的做法,人的天性是向善,但做违背道德、礼仪的事是有向恶的趋势了。每个人在生来受外界的影响,接受外界的事物、思想等等。从而形成自我的价值观。身为现代人的我们活在后现代社会,而我们已无法理性的思考,价值观念混乱,导致了一些战争及冲突的发生,巴黎连环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也与其有一定的关联,当然恐怖事件的发生有很多因素。墨子曾说“人生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人的不一样,邪恶与善良,无知与博学,谄媚与正直。多种人性对立面的产生,不仅仅是人的主观因素,更是环境的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风气对于人们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喜欢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华夏族。这就是为何孟母要三迁,孟子希望违背‘礼仪’之事的做法必须停止的原因了。

孟子以论证严密,层层深入的论述方式,向我们阐明了,为何不可失本心。告诉了人们,人是向善的,但择恶择善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最关键的是保留本心,如流水向下。现在的我们有多少人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当然时代的不同人们的三观也随之改变,我们可以为‘义’舍弃一些东西,但已无人可以做到‘舍生取义’的悲壮了。而《孟子》中的一些观点经过现代人的理解,也是非常有益的,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及韩国总统朴槿惠都以《孟子》中的思想为自己的做人处事的标准。对后人是及其有益的,这是《孟子》能流传千古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海风出版社(福州市鼓东路187号) 《孟子·告子上》 2007年出版 第12页;及网络相关观点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10)

《鱼我所欲也》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落实重点实词,翻译句子。

2.体会作者观点和论证方法。

3.领悟作者的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文中重点实词和句子

教学难点: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一、导入:

战国末期,世风日下,人,心叵测,物欲横流,弱肉强食,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孟子痛心于此,矢志力挽狂澜,扶危济弱,以安天下。他受业于孔子之孙,曾以孔子之道游说诸侯,不被重用。在本文中,他高举义的旗帜,用理智的声音,以他的性善论,召唤人们的羞恶之心及其未泯灭的良知,鲜明的倡导舍生取义的精神,表现了超人的见识。

二、作者介绍: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三、内容回顾

1、课文背诵

2、解词背诵

3、通假字 :辟 得 与 乡

4、成语: 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 苟且偷生 见利忘义

5、、主要叙述的观点:文章主要论述的是面对生与义的不同取舍,指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四.内容解析

(一)义的含义:

孟子说: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又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义的行为。

(二〉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段〉用鱼与熊掌设喻提出中心论点,并论证义的重要。

第一层(鱼·······舍生而取义者也):比喻论证,提出论点。

A. 论点的提出:

比喻论证提出论点:孟子用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个比方,把生命比作鱼, 把义比作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很自然的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B. 比喻论证的好处:

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通过两者的比较,生动形象的区分了生与义的价值高低,由此及彼,由浅入深,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浅显化,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接受,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第二层〈生亦我所欲.....甚于死者):正反论证、道理论证,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阐述,说明义比生命更重要。

A. 正面论证:义比生命更珍贵。

生 义——(不贪生) 死 不义——(不怕死)

B. 反面论证:义比生命更珍贵,起到警醒人心的作用,警示世人不要为贪得生命作苟且之事。

理解本句话含义:翻译+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人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接受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消失殆尽。

c.论证方法:正反论证、道理论证

第三层(非独贤者……勿丧耳);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保有本性而己。

A.贤者与普通人的区别:

贤者能求之大义,得之大义,固守道义,坚持操守。而普通人则舍之大义,失之大义,容易丧失这些天性天良,也就不具备这种“仁义礼智”的美德了。

B.作者说人皆有之的作用:激励众人崇尚道义,坚守道义,保持天性天良, 做到舍生取义。

c.怎样理解"非独资者. . .…勿丧耳"这句话?

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义字本就是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在。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第二部分(2段):举例论证,进一步论述中心论点。

A.讲述行道之人和乞丐不受嗟来之食的例子,从正面论证义的存在。

(1)不受嗟来之食的原因? 因为嗟来之食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则有损人格,所以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接受, 说明他们都有羞恶之心,都没有丧失本心,他们把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2)举此事例作用: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却关系到人的生死,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如果是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连饥饿的路人和乞丐都宁可饿死也不接受,更何况我们呢?进一步告诉我们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是义,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是不义。

B.有人为了贪图富贵,丧失了人的本性。

(1)这些是什么人? 他们是贪生怕死、好逸恶劳、见利忘义、"背信弃义、寡廉鲜耻、贪图享乐、丧失了本心的人。

(2) "一箪食"与"万钟"做对比, 进行对比论证,赞扬行人、乞人能够舍生取义,讽刺那些贪图荣华富贵之人贪生怕死,

C.运用排比反面论证一些人失其本心,取生舍义的可耻行为。

(1)造成这类人改变的原因是什么2

"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些人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贪图利禄而丧失了,告诉我们本心的丧失是个渐变的过程。作者用这段话既是对当时黑暗统治和贪官污吏的批判同时也警醒后人应时刻反省自己,不要因贪图利禄而 出不合礼义之事,不要丧失本心。

(2)排比作用:加强话势,增强感情色彩,显示出说话人义正言辞,理直气壮,强烈的批判谴责那些逐渐丧失本心的人c

(3)什么是本心?

天性、天良。即我固有之的"羞恶之心”,就是义,就是善的本性。

五.总结扩展

1.本文小结:

本文借鱼与熊掌为喻,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选择,要选择你认为至关重要的东西,由此自然得出当生与义不能兼得时,我们要以义为重,做到舍生取义。

2.本文的写作手法:

A.排比的运用,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义正言辞,理直气壮。

B.比喻论证

c.对比论证,作者在文中运用对比,说理清楚,态度鲜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而本文却提出舍生取义,你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围绕义是人生的根本和准则,在生与义冲突时,应选择舍生取义来谈即可。

4.文中运用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找出相应的例子,并说出好处。

这种句式音韵和谐整齐,读来琅琅上口,显得有气势,同时使论证更加严密, 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词锋犀利,说理透彻,作者赞成什么,否定什么,观点鲜明。

5.孟子指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是揭露当时的政治黑暗,批判贪官污吏。他的这一指责,在今天还有哪些现实意义?

提醒人们应该时时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名利而丢掉人格、尊严,做出不该做的事情。

6.舍生取义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守义而舍生,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又何尝没有呢,请举出一例。

抗击非典中,许多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甚至牺牲生命的危险救治患者,就是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11)

《鱼我所欲也》复习检测
一、基础训练

1常识填空:本文出自               ,作者        ,       时期鲁国人,           家         家,是继孔子之后    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人称为           。
2、给加点字注音:
不屑(  ) 苟得(  ) 妻妾(  ) 蹴尔(  ) 一豆羹(  )
3、解释下列词语
⑴二者不可得兼(兼:   ⑵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   )
⑶所欲有甚于生者(甚:   )⑷一箪食,一豆羹(豆:    )
⑸死亦我所恶(恶:   )⑹故患有所不辞也(患:   )
⑺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由是:     )⑻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
⑼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    )⑽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   ) 

11蹴尔而与之 (蹴: ) 12、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  

 13、舍生而取义者也 (义: ) 14、贤者能勿丧耳( 贤者: 丧:  )
1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 ) 16、二者不可得兼 (得兼: ) 
17、妻妾之奉 (奉:  ) 18、呼尔而与之 (呼尔:  与 : )
4、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⑵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
   万种于我何加焉(   )
⑶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⑷而: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   )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乡为身死而不受    2、故患有所不辟也 
   3、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6翻译句子

1、  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8、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用原文回答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4)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5)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6)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7)有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目的是为了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9)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         ,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
(10)人的本心是什么?                            

三、阅读理解

(1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2)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3)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14)联系、本文观点,请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

                                                                               

(15)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16)从古至今有许多人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四、理解回答:

1、课文第一段的论证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请用“‖”在原文上划分层次,并说明划分理由。

 

2、第一段开头有什么特点?结尾“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是心”指的是什么?

 

3、第一段文字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第二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

 

4、、就论证角度看,写饥民不接受关乎生死却是无礼施舍的“一箪食,一豆羹”,是从   面举例,写有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之奉”是从    面举例。

5、“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此”指的是(用原文回答)                           。

6、从全文看,本文的论点是                                          

7、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文中举例论证运用的一个成语典故是_____________。 

8、孟子是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三、1、A  2、D   四、1、三层。理由:第一层提出“舍生取义的”的观点;第二层从正反两方面具体分析阐释观点;第三层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2、开头运用比喻论证巧妙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浅近易懂。“是心”指的是向善之心,即“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第一段主要是道理论证,还有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第二段主要是举例论证,还有正反对比论证。

4、正、反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6、论点:每个人都有“本心”,人应该保有“本心”。 7、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    8、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12)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 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

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二、作者作品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弄清字音和停顿。

读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齐读全文。

4.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5.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自己试着翻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对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熊掌]熊的脚掌,是一种珍贵的食品。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与“欲”相反。

[患]祸患,灾难。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

【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其本心人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儿郎g,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人 尔,助词。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hu2)四斗为一钟。万钟: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么益处。[奉]奉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

“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钦”,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为,为(之)全句:从前为了

“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ei4,介词。第二个“为”,wei2,动

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

三、内容结构分析

第一段

本段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第一句话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这一对概念。鱼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远远胜过鱼,且不易得,因此舍鱼而取熊掌。孟子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形象地区分了“生”与“义”的价值高下。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设喻引出来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本文的题旨。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从正面阐述,说人们把“义”的价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苟且偷生,宁愿赴死也不愿行不义。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

第三层(“如使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死者”),正反对比,进一步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先从反面论述,用两个假设复句反问,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接着用“由是”开头的句子做正面论述,说明事实上人能不贪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两句得出结论,证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义。

第四层(“非独贤者”——“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运用了递进论证法,前文已论证“义”字的存在,这里使主题升华,证明“义”字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它似乎成了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只是贤者更能保持罢了。

孟子认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恶死,但世上还存在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也存在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义”与“不义”。“义”是人类最宝贵的一种品德,为了“义”,人们可以不避祸患,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一个真正的人,决不能因贪生怕死而行不义之事。孟子从“性善说”出发,认为人生来就具有羞恶之心,这是一种善心,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段

本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一箪食”——“乞人不屑也”),从正面举例,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也不屑接受,这就是“羞恶之心”。以食“嗟来之食”为“羞’,这就是“义”的观念。

第三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从反面举例,说明不辨礼义而收万钟之禄,是失其羞恶之心,是为求“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这些比生死都轻的身外之物,这样的做法,不过是见利忘义。

第三层(“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运用排比句,以“乡”与”今”对比,指出为得到宫室之美、妻妾侍奉、穷人感激而见利忘义,就是丧失了“本心”。结尾一句话,归纳了此段,照应了开头,这“本心”就是“羞恶之心”,就是“义”。

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来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然而,无论是“万钟”’,也无论是“一箪食,一豆羹”,与“义”字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两次举例及在举例中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再一次深刻地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四、深入探究

1.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 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种假设,可以鱼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义都不舍弃,只是假设当你在遇到两者中必取其一的时候,你当作怎样的选择的问题。

3. “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义;不义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义”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下面一则孟子的语录概括总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5. 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6. 课文第二段内容隐含一个什么典故?可以用我们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来印证?“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五、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1. 模仿下面一段话,发表对选择的感言。

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2. 请讲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选择的故事,并谈谈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例:一个14岁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小女孩做到了无愧于心。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完成本课点津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品味《孟》散文的语言特色;古今对读,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教学步骤 ]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第四课时

知识总结,课堂练习:

一、通假字

1)辟通避 躲避 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辩通辨 辨别 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 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 语气词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 从前 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二、一词多义

介词 为了 为宫室之美

动词 做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得到 故不为苟得也

通“德”,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此、这 非独贤者有是心

这是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通“与欠”,语气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予 呼尔而与之

三、虚词

代词 他 呼尔而与之

助词 的 为宫室之美

表顺接 不译 蹴尔而与之

表转折 却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选折 而 舍生而取义者也

表比较 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对象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四、古今异义

1.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

例句: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2.是

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

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五、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

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七、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翻译课文

鱼是我最喜爱的东西,熊掌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

不能同时得到,闲么,我要)舍掉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喜爱的东

西,正义也是我喜爱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闲么,

我就要)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生命是我爱的东西,然而我喜爱的东西

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厌恶的

事情,但所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所以有祸思我也不躲避。

如果人们喜爱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

方法,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为

严重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采用的呢?按照

这种方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按照这种方法去做,

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东西

比生命更重要,他们所厌恶的事情比死亡更为严重。不仅贤人有这种

思想,人人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丧失罢

了。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然而,如果

吆喝着给人吃,过路的饿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践踏着给人吃,乞丐也不

愿接受。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讨义就接受了,那么,这万钟的

礼义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熟

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宫室的华

美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

了;先前(有人)宁死也不肯接受,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羞恶廉耻的)本性。

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

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

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

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

点。

3.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4.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

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5。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6.提问:“非独贤者有是乙“是心”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

心。

7.提问: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讨论并归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

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提问: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

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2段用的是同一

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9.提问:(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

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讨论并归纳: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10.提问: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

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去当大官,真正的

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土

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

为的。

11.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

得我”。

12.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

13.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

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

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14.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

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

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15.提问: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

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

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

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五、作业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

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

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几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

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每句只画两处)

(1)乃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故不为苟得 (2)二者不可得兼

(3)如使人之所欲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贤者能勿丧耳。

4.“非独贤者有是心”文中的“是心”指____

5.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的主张。

作业参考答案:1.(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是故 ||所欲 ||有甚于生者。2.(1)苟且偷生 (2)同时得到

(3)假如 (4)不仅3.(1)所以有祸患我也不躲避。(2)

(只不过)贤人能够(保持这种品德)使它不丧失罢了。4。善心、本

性、天性5.舍生而取义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13)

《鱼我所欲也》

内容简析

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于“活着”。当一个人面临生死抉择时,应该怎样做出自己的决定?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就是这样用正、反、客观三方面的道理以及具体的事例对“舍生取义”进行了严密的论证,使自己的主张凸现于世人的面前,并成为千百年来仁人志士的座右铭,也成为后人评判正人君子的重要标准之一。

创意说明

A.读议结合法。这两章都是短小的议论文,作者抓住论述的中心,以高度概括的语言作扼要的论证,读后发人深思。教师可先让学生在初步疏通文字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体会文意,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B.诵读法。这两篇都大量使用结构整齐的骈句,语句流畅,很有气势。学习时应反复诵读,诵读时要注意它们的节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与作品、作者对话,理解作者的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鱼我所欲也》是战国中期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的作品。作者离我们久远,作品又是用文言文的形式进行表述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引领着学生们走进作品,与作者、作品进行多角度的对话,从而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的思想,理解作品的主题。同时,思考在我们面临许多重要抉择的时候,应做出正确的选择,要以“义”为重。

◆过程与方法

1、强化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首先可让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去发现一些他们自己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做一定的探究。之后,把自己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与小组同学或全班同学合作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巩固已养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新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充分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和舍生取义的道理,思考:当一个人面临生死抉择时,应该做出怎样的决定?

教师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方式

1、对重点语句及中心论点的理解。阅读议论文的重点之一就是要理解文中的一系列重点语句以及正确地理解中心论点。由于本文是文言文,对重点语句及中心论点的理解、品赏、玩味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来完成或者说突破这一难点,真正理解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的内涵,以及这一论点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鱼我所欲也》是一篇非常规范的议论文,它在开篇即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紧接着从道理上,从正、反、客观三方面进行论证,然后又列举具体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也就是讲道理、摆事实的基本(核心)的论证方法在本文的行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要引领学生去体会、品味、掌握这一方法的要领。

3、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发现问题,疑难字、词、句意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来解决。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激情·导入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出示词语:选择 抉择)同学们认为这两个词语在使用上有区别吗?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不表态。)

各抒已见

2

(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常常需要我们做出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选择,可我们有过面临抉择的时候吗?

思索、交流

3

同学们刚才对“选择”、“抉择”的比较是基本正确的,老师补充一下,“选择”是较为一般的挑选,而“抉择”则是人生在大事大非问题上的非此即彼的取舍!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

聆听、感悟

初读·感知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齐读课文第一段。

朗读

2

评价学生朗读。

【点拨】停顿不对说明什么?

朗读、交流

3

教师范读。强调: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者/而有不为也。

聆听、领悟

4

讨论:看看老师的朗读与同学们的有哪些不同?(引导学生多从句义上谈。)

讨论、交流

精读·深思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点拨】同学们,有个成语叫“提纲挈领”,说的是要抓住事物的要领,我们阅读文章也要善于抓住要领,这个要领就是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中心句。本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聆听、交流

2

“舍生取义”是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行为,孟子认为在什么时候需要“舍生取义”?

交流

3

“生”和“义”到底谁重谁轻?重到什么程度,轻到什么程度?

交流

4

【点拨】孟子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在语言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化抽象为具体,显得通俗易懂。刚才老师的提问在前面两句就有答案,我们齐读一遍这两句。(“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聆听、朗读

5

这两者有什么关系?

【点拨】比较和比喻:比较强调不同;比喻着重相似。

引喻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并列,各自成句。

讨论、交流、聆听

6

引导学生理清“鱼”、“熊掌”与“生”、“义”之间的关系。

鱼→生 熊掌→义

鱼和熊掌比较,怎么样?

舍义而取熊掌 类推 道义比生命更珍贵。

阅读、交流

7

这就是抉择取舍的根据!(板书:引喻提出观点。)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宝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聆听

8

孟子真的很看轻生命吗?

讨论、交流

9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抛弃生命呢?

(针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引导学生补充相关材料。)

讨论

10

课文的开头就说当“生”和“义”“不能兼得”的时候,才考虑“舍生取义”,如果当“生”和“义”能同时兼得的时候呢?

感悟、交流

11

孟子的文章论辩性很强。逻辑十分严密,他总是因势利导,牢牢掌握谈话的主动权。在“生”与“义”可以同时兼得的时候,也就没有必要为了“义”而去冒生命的危险了,对此,孟子又是怎么说的?(齐读)

聆听、朗读

12

【点拨】是啊,既然你认为此时此刻甚至今生今世生命存在的最高意义就是活着,你为什么不尽可能地好好活着呢?我们应当珍爱生命!当然能像李嘉诚那样不舍生就取义是最好不过的了。即使是韩信、司马迁,他们不舍生正是为了取自己心中的义,否则,忍为胯下夫、宫刑处幽居也就根本不会传为美谈甚至可歌可泣了!同学以为呢?

聆听、深思

13

小结: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好像有些绕来绕去的,下面我用示意图为同学们说明。(边板书边说明)

舍生取义

生 死

不义

聆听

品读·领悟

步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下面一句:“是故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中,“是故”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对上面的论证起什么作用?(指名回答)

发言、聆听

2

下面,不看书,根据板书提示,把前面的9句话试背下来。

背诵

3

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一段的最后一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可不可以放在第2段开头?为什么?

1 这句话中有个“是心”,指什么?

2 最后一段中又出现了个“本心”,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

(板书提示:是心→本心→舍生取义)

思索、讨论、交流

4

【点拨】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再看黑板,三者之间的关系清楚了吗?

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孟子又举例子,哪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聆听、理解、讨论

5

“一箪食,一豆羹”,就这么点,可它关系到一个的生死存亡,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可那又怎样呢?“喂!你拿去吃吧!”路上有谁会接受这份施舍?没有!如果你用肢踩过去,就是乞丐也不会接受!为什么?

聆听、领悟、交流

6

这种羞恶之心,这种义,你有,我有,行道之人有,连乞丐都有,这两句呼应了上边哪一句?

聆听、诵读

7

这种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贤者”与“一般人”的区别在哪呢?

交流

8

小结·升华:是啊,有此善义之心,我们需要保持发扬,如果一旦失去,人而无义,鲜廉寡耻,就会见利忘义!这种人是一副什么嘴脸?孟子又是怎样描述他们的?我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一段。

聆听、朗读

赏读·延展

步 骤

教 师 组 织

学 生 活 动

1

激情·导入:最后我们一起来个扩展阅读,分析下列各句中“义”的不同并说出你读过这些“义”后的感受。

聆听

2

欣赏·感悟·表述

1 孟子:义我所欲也

与生俱来的一种本心——羞恶之心。

2 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士为知己者死的“仗义”。

3 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

忠君报国的“忠义”。

4 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

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

阅读、理解、思索、交流

3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1、 模仿下面一段话,发表对选择的感言。

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2、 请讲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选择的故事,并谈谈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例:一个14岁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小女孩做到了无愧于心。

聆听各抒己见

文言知识小结

1、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 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辩通辨,辨别 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语气词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 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3、虚词

备课资料

1、孟子的主要思想

(1)性善学说:这是孟子全部思想的基础。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就是人类文化规范──仁、义、礼、智的萌芽和根本。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

(2)“仁政”思想: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仁政”“王道”的政治学说。“仁政”就是国君能够“与民同乐”,使人民的生活安定。

孟子的“仁政”学说,包含了对人民的重视,即民本思想,也就是说把人民看作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孟子学说中最光辉的组成部分,是对我国古代人道主义思想的总结和提高。

(3)理想人格:孟子学说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等,如此种种,都是激励人心、传颂千古的名言。

2、孟母三迁

孟子三岁丧父,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小时候住山东邹县城北二十五里的马鞍山下,村名叫范村,村不远有一片墓地,出殡的人群常从孟子家门口经过,于是孟子就模仿送殡的人,孟母看见了,认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把家搬到城国北部的庙户营。可是这里街上相当繁华,东部住一个杀猪屠户,孟子就学屠户的样子,整天嬉戏。孟母感到这里也不宜培养孩子,便又移居于“学宫之院”,即县城南门外子思书院旁。从此,孟子被琅琅的读书声所吸引,孟母甚喜,就把孟子送进了这所学宫读书,他勤奋读书,终成大儒。

3、孟母断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13篇

https://m.czhuihao.cn/zhongkao/155766/

《鱼我所欲也的论证方法有哪些?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