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胡服骑射

发布时间:2021-06-26 点击: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13篇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13篇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1)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一、教学要求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情节、主题。

2.了解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二、学习要点

1、赵武灵王改革成功的途径

2、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意义

三、作者生平

司马光,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六岁开始诵读经书,七岁开始听讲《左氏春秋》,用功诵读,深思明辨。他后来知识渊博,著述宏富,并非偶然。英宗时为龙图阁直学士,开始编写《通鉴》。神宗初年为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贬。次年,又被贬到到洛阳,从此住在洛阳。他致力于编写《通鉴》。后因为上交《通鉴》有功,被起用。

神宗死后,不满十岁的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摄政。高氏不满王安石新法,欲废除新法。司马光这时也连上奏疏,要求废弃新法。上下一拍即合。于是高氏起用司马光等原被压抑的反新法的老臣。因多年用功写书而体质衰弱,又因近年为废除新法而带病视事,以至司马光心劳力竭,终于在元祐元年九月初一日去世。在此前几个月,王安石于四月六日病卒。政坛上两颗放射不同光芒的巨星同年陨落。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所包括的时代,从战国初期开始,一直到五代末年,按年叙事,一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通鉴》是继《左传》而起的一部重要史籍。

四、创作背景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赵武灵王即位时,赵国正处于国势衰落时期,赵国地处北边,经常被周围少数民族势力林胡、楼烦、东胡等侵扰,赵国是连吃败仗。赵武灵王意识到,赵国被动挨打,并非赵国国力衰微,而是因为军队的军装不适于骑兵和车站的作战形式,于是,他提出“着胡服”“习骑射”。但是政令还没有下,就遭到很多王公大臣的反对,公子成等人认为祖宗定下来的法度不可随意更改,否则必将人心涣散,引来大祸。赵武灵王对他们的观点一一给予了驳斥,提出要想富国强兵,则不能拘泥于旧法,应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而采取对策的观点。最终说服了朝中的反对派,成功推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胡服在赵国军队中装备齐全后,赵武灵王就开始训练将士骑马射箭。在赵武灵王的亲自教习下,赵国的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尤其是骑兵的作战能力。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打败了林胡,林胡归顺赵国,赵武灵王收编了林胡的骑兵,使赵国骑兵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后赵武灵王又以理服人,说服楼烦归顺,又收编了楼烦的骑兵,并把林胡、楼烦两国上千里的土地并入自己的版图。

后赵武灵王又率领赵国的骑兵、林胡、楼烦的人马攻打中山国,最终中山国灭亡,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五、课文讲解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时代转变为骑战时代的重要一页,并且对中原地区民族融合、服饰制度的演变、思想文化的变革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段历史在《战国策》和《史记》中都有记载,而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则写得更加生动具体,故事情节性强,成为后世传诵的名篇佳作。

译文:赵武灵王向北攻占中山国的土地,到了房子一带,接着到了代地,又往北到了很远的地方,往西到了黄河,登上黄华山的山顶。武灵王与大臣肥义商量把胡人的服装和骑射技术教给百姓,他说:“愚蠢的人所嘲笑的东西,贤明的人反而注意它。即使所有的世人都笑话我,胡人的土地、中山国,我一定要占有它们!”于是就改穿胡服。

本文是从《资治通鉴》中节选而来,所以文章的开头并没有多少事件的背景。文章先从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谈起,对赵武灵王带兵打仗的踪迹描述了一下,从这些地名来看,主要是从东北打到北方,再到西北,这一片地方主要在河北、山西、内蒙、陕西一带,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当时被称作“胡地”。赵武灵王应该是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认识到了胡服骑射的战斗力,坚定了改革的决心。第一自然段等于是交待了胡服骑射在实践方面的由来。

国人都不想穿胡服,武灵王的叔叔公子成称病不上朝。武灵王派人请他说:“一个家庭要听从父母亲的话,一个国家要听从君主的话。现在寡人命令改易胡服而叔叔您不穿,我恐怕天下人都会议论这件事。治理国家需要纲常,要以有利于人民为本;处理政事要有规矩,政令畅通才是上策。推崇德政要先从老百姓开始,而推行政令则先要取信于地位尊贵的人,所以希望百姓能仰慕叔叔您的大义而成就改易胡服的大功。”公子成向使者拜了两拜,行稽首之礼说:“臣听说中原是圣贤教化之地、礼乐盛行的地方,远方的国家都来观摩学习,蛮夷民族都来效仿。现在大王想要舍弃这些而学习远方的服饰,变更古代的做法,背弃国人的民意,臣希望大王再深思熟虑一下!”使者把公子成的话带回去报告给武灵王。武灵王亲自去请公子成,说:“我们国家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和东胡、西面有楼烦、秦国、韩国的边界。现在没有骑兵弓箭的准备,那靠什么来保卫国土?前些年中山国依靠齐国的强大军队,侵略我国的国土,俘虏我国的国民,放水围困鄗(hao)城;如果不是社稷的神灵保佑,则鄗城几乎守不住,逝去的先王以此为耻辱。所以寡人改易服骑射,是想预备边境的危机,报复中山国的怨仇。而叔叔您顺应中原的习俗,厌恶变更服装的名声,却忘记了鄗城之战的耻辱,这不是寡人所希望的。”公子成听从了命令,于是武灵王就赐给他胡服。第二天公子成穿着胡服上朝。于是才开始推行胡服令,而招募士兵从事骑射。

第二自然段是整个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通过赵武灵王及其使者与王叔公子成之间的论战展开。课文的大部分都是对话,且富含感情色彩,令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赵武灵王的形象是一个智慧的有谋略的君王形象,他为了推行改革,先把公关对象放在了大臣之首王叔公子成身上,他认为“从政先信于贵”,所以先从尊贵的王叔入手,想先说服他,以为国人提供一个示范。但是他又是很讲究策略的,他并没有直接去找公子成,而是先派使者去探听公子成的看法,等掌握了公子成的意图之后,他才亲自登门拜访,用过去先王受过的耻辱来激励公子成,使得公子成接受了自己的意见。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计谋深沉、雄才大略的君王形象。此外,本文采取的对话体是古代历史散文经常采取的一种形式,常常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两个人,互相论辩,在正反两方面的叙述中,阐明事情的由来、利害以及各种不同势力的立场,从而达到突出人物形象、文章主题的作用。

六、课后思考

1、赵武灵王和公子成分别代表了变革和保守两面,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主张的哪几项理由?你觉得公子成听服于赵武灵王的原因又有哪些?

答:公子成的理由:中原大同为礼乐中心,不能效法蛮夷之道,否则人心不服。

赵武灵王的理由:(1)加强军备可以抵御外辱;(2)前有中山国侵鄗的历史教训;(3)叔父保守,拘泥于旧俗。

公子成听服于武灵王的原因:(1)武灵王使之请之在先,又亲自前往劝说,能礼遇自己;(2)武灵王从国家大局利益为重出发,言之有理。

2、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为什么能成功推行?

因为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行这一举措:一是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避免矛盾激化;二是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为突破口,树立榜样;三是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以礼待人;四是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晓之以理。所以能够成功推行。

3、赵武灵王改革的历史意义(见提示)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原文和翻译

原文: 标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作者或出处:司马光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悦。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 下议已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 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使者以报。

  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 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译文或注释:
  赵武灵王北巡中山国的边界。到房子(今河北省临城),到代(今山西北部雁门关一带),北面到无穷,西到黄 河,登黄华山,与大臣肥义商议,改穿胡(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服,骑马射箭,以教军民,并说:“愚人讥笑的,正是贤人察到的,尽管世上的人都笑我,但北方 中山国我必占有它。”于是赵武灵王穿上胡服。
  赵国都城的人不高兴,公子成推说有病,不上朝。赵雍派人去请,并传话:“在家听从父母,全国听从国君,现 今我改变传统的教化,改换穿胡式服装,可是您不穿胡服,我忧虑下面的臣民议论啊!治国常规以利民为本,推行政令有固定原则,令行禁止是要紧的事。普及教育 从平民开始,推行政令上层带头奉行。所以要仰仗您的声望来完成胡服的变革。”公子成恭恭敬敬叩头说:“我听说过,中原之国是圣贤教化的地方,行礼作乐的地 方,远方国家景仰的地方,边陲少数民族学习的地方。如今赵王舍弃这些传统习俗,却去因袭胡服,违背人心,我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吧。”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 了公子成的话。

  赵王于是亲自去公子成处拜访,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国,西面有楼烦国,与秦 国、韩国接壤。没有骑兵,怎能守卫?中山国虽小,但它依仗齐国强大,屡次侵犯赵国土地,俘虏赵国民众,引水围鄗(hào)地,若无土神谷神保佑,鄗地几乎 守不住,先君为此感到羞耻啊!所以我改革服装以防备边境的危难,报中山国之仇,可是叔父您迁就中原国家的习俗,不愿改变服装,忘了鄗的耻辱,这不是我期望 的啊。”公子成被赵雍说服。于是赵雍送一套胡服给公子成,第二天公子成穿胡服上朝。于是赵王才下达胡服令,招民习骑射。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历史典故:赵武灵王胡服骑射_2000 字

  合纵、连横,动荡不定。公元前 302年,赵武灵王决定进行军事

改革,改穿胡服,学习骑射。

  赵武灵王是一个眼光远、胆子大的君主。赵国的大臣楼缓、肥

义、公子成,全是他的帮手。赵武灵王想改革军事已经想了很久。有一

天,他对楼缓说:“咱们北边有燕国,东边有东胡,西边有林胡、楼烦、

秦、韩等国,中间还有中山。四面八方全是敌人,什幺是咱们的保障呢?

自己要是不再发愤图强,随时都能给人家灭了。要发愤图强就得做好些事

情。我打算先从改革服装着手,接着说可以改变打仗的方法。你瞧怎幺

样?”

  楼缓说:“服装可怎幺改呢?”

  赵武灵王说:“咱们穿的衣服,袖子太长,腰太肥,领口太宽,

下摆太大。穿着这种长袍大褂,做事多不方便。”楼缓把话接过去,说:

“还费衣料。”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赵武灵王把袖子晃了晃,下摆兜了兜,说:“多费衣料倒在其

次,穿上长袍大褂,不但做事不方便,而且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干起活

儿来就迟慢。因此,也就减少了急起直追的精神。全国的人全都这样,国

家哪儿强得起来?我打算仿照胡人(西北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的风

俗,把大袖子的长袍改成小袖儿的短褂,腰里系(jì)一根皮

带,脚上穿双皮靴。穿上这种衣服,做事方便,走路灵活。你再想大模大

样、摇摇摆摆地走也就办不到了。”

  楼缓听得很高兴地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打起仗来灵便,

是不是?”

  赵武灵王说:“是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就是有马,只知道用

马拉车,可不会骑着马打仗。我打算穿胡人那样的衣服,学习胡人那样骑

马射箭。那可多幺灵活!”

  楼缓听得来劲,就去告诉肥义,肥义也很赞同。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楼缓和肥义,都穿着小袖子的短

战衣出来。一般大臣们瞧见他们这个样子,吓了一跳,他们还以为赵武灵

王跟那两位大臣犯了疯病呢。赵武灵王把改变服装的事宣布了。大臣们总

觉得这太丢脸了。这不是把中原的文化、礼义都扔了吗?可是赵武灵王下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了决心,非实行不可。他拿种种理由把他那个最顽固的叔叔公子成说服

了。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上了胡服,只好随着改了。

  然后赵武灵王下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没有多少日子,全

国的军队不分将军士兵,全部穿上了胡服。在民间,有的人起头觉得有点

不像样,后来因为胡服比起以前的衣服实在方便得多,反倒时兴起来了。

  赵武灵王第二件向胡人学习的事,就是骑马射箭。不到一年工

夫,赵国大队的骑兵训练成了。军事改革后,赵武灵王亲自把临近的中山

国从魏国接收过来,又收服了东胡和临近的几个部族,接着打发使者去联

络秦国、韩国、齐国、楚国。赵国就这幺强大起来了。到了实行胡服骑射

的第七年,不但中山、林胡、楼烦都已经收服了,还扩张势力,北边一直

到代郡、雁门,西边到云中、九原,一下子增加了好些土地。

  接着,赵武灵王打算到秦国去摸摸底。国内的事由谁管呢?他见

小儿子很能干,就把太子废了,传位给小儿子,就是后来称为赵惠文王

的,自己改称为主父。赵主父拜肥义为相国,李兑为太傅,公子成为司

马,封大儿子为安阳君。国内的政权布置妥当之后,他要动身去考察秦国

的地理形势,还要去侦察一下如今在位的秦王,看他是怎幺样的一个人

了。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赵主父打扮成个使臣,自称为“赵招”,带了几十个手下人,上秦

国去访问,沿路察看山水要道,画成地图。他到了秦都咸阳,以使臣的身

份见了秦昭襄王,还向他报告了赵武灵王传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问他:“你们的国君老了吗?”他回答说:“还正在壮

年。”秦昭襄王就问:“那为什幺要传位呢?”他回答说:“我们的国君

叫太子先练习练习。国家大权可仍然在主父手里。”

  秦昭襄王跟这位“使臣赵招”瞎聊天。他说:“你们怕不怕秦

国?”“使臣赵招”说:“怕!要是不怕,就用不着改革服装,练习骑马

射箭了。好在如今敝国的骑兵比起早先来增加了十多倍,大约能够跟贵国

结交了吧!”秦昭襄王听了这话,还挺尊敬他。“使臣赵招”辞别了秦

王,回到驿馆里去了。

  当天晚上,秦昭襄王想起赵国使臣的谈话,又文雅、又强硬,态

度又尊严、又温和,倒是个人才。他还想跟他谈谈。第二天,秦昭襄王派

人去请他。“使臣赵招”的手下人说:“使臣病了,过几天再去朝见大王

吧。”就这幺又过了几天,秦昭襄王又派人去请赵国使臣,一定要他去。

可是“使臣赵招”不见了,他的随从人员也不见了,使馆里只留下一个

人,自称是赵国的使臣赵招。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秦昭襄王的手下人就把他带到秦昭襄王跟前。秦昭襄王问他:

“你既是使臣赵招,那幺上次见我的那个使臣又是谁呢?”

  真赵招说:“是我们的主父。他想见一见大王,特意打扮成使

臣。他嘱咐我留在这儿给大王赔罪。”

  秦昭襄王咬牙切齿地说:“赵主父骗了我!”立刻叫大将白起带

领三千精兵,连夜追上去。他们追到函谷关,守关的将士说:“赵国的使

臣已经出关三天了。”泾阳君白跑一趟,只好回去向秦王报告。秦昭襄王

没有办法,索性大方点儿,把那个真赵招也放回去了。

  赵国的改革,也增强了合纵国的力量,对秦国也是一种威慑(s

hè)。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4)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原文和翻译

原文: 标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作者或出处:司马光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至房子,遂至代。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悦。公子成称疾不朝。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 下议已也。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 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使者以报。

  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 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 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译文或注释:
  赵武灵王北巡中山国的边界。到房子(今河北省临城),到代(今山西北部雁门关一带),北面到无穷,西到黄 河,登黄华山,与大臣肥义商议,改穿胡(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服,骑马射箭,以教军民,并说:“愚人讥笑的,正是贤人察到的,尽管世上的人都笑我,但北方 中山国我必占有它。”于是赵武灵王穿上胡服。
  赵国都城的人不高兴,公子成推说有病,不上朝。赵雍派人去请,并传话:“在家听从父母,全国听从国君,现 今我改变传统的教化,改换穿胡式服装,可是您不穿胡服,我忧虑下面的臣民议论啊!治国常规以利民为本,推行政令有固定原则,令行禁止是要紧的事。普及教育 从平民开始,推行政令上层带头奉行。所以要仰仗您的声望来完成胡服的变革。”公子成恭恭敬敬叩头说:“我听说过,中原之国是圣贤教化的地方,行礼作乐的地 方,远方国家景仰的地方,边陲少数民族学习的地方。如今赵王舍弃这些传统习俗,却去因袭胡服,违背人心,我希望您仔细考虑这件事吧。”使者回去向赵王报告 了公子成的话。

  赵王于是亲自去公子成处拜访,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国,西面有楼烦国,与秦 国、韩国接壤。没有骑兵,怎能守卫?中山国虽小,但它依仗齐国强大,屡次侵犯赵国土地,俘虏赵国民众,引水围鄗(hào)地,若无土神谷神保佑,鄗地几乎 守不住,先君为此感到羞耻啊!所以我改革服装以防备边境的危难,报中山国之仇,可是叔父您迁就中原国家的习俗,不愿改变服装,忘了鄗的耻辱,这不是我期望 的啊。”公子成被赵雍说服。于是赵雍送一套胡服给公子成,第二天公子成穿胡服上朝。于是赵王才下达胡服令,招民习骑射。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5)

有趣的成语故事: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的赵国,北方大多是胡人部落,他们虽然和赵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常有小的掠夺战斗。由于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作战骑在马上,动作十分灵活方便。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往来奔跑,迅速敏捷。而赵国军队虽然武器比胡人精良,但多为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加上官兵都身穿长袍,甲胄笨重,骑马很不方便。因此,在交战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情况,赵武灵王就想向胡人学习骑马射箭。要学习骑射,首先必须改革服装,采取胡人的短衣、长裤服式。
  于是,武灵王于公元前302年开始改革。他的做法首先遭到以他叔叔公子成为首的一些人的反对。武灵王为了说服公子成,亲自到公子成家做工作,他用大量的事例说明学习胡服的好处,终于使公子成同意胡服,并表示愿意带头穿上胡服。公子成的工作做通之后,仍有一些王族公子和大臣极力反对。他们指责武灵王说:“衣服习俗,古之理法,变更古法,是一种罪过。”武灵王批驳他们说:“古今不同俗,有什么古法?帝王都不是承袭的,有什么礼可循?夏、商、周三代都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而制定法规,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制定礼仪。礼制、法令都是因地制宜,衣服、器械只要使用方便,就不必死守古代那一套。”武灵王力排众议,在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因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得到人民的拥护。
  武灵王在胡服措施成功之后,接着训练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事装备,赵国的国力也逐渐强大起来,不但打败了过去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成为当时的“七雄”之一。郭沫若无其事961年秋游丛台时曾赋诗一首,诗中说到“骑射胡服思雄才”,便是引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史绩,这段事实见诸于《史记.赵世家》。如今,“胡服骑射”已经成为了改革的同义词。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6)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一、单项选择题

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篇文章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最主要方式是( )

A.对话

B.抒情

C.写景

D.议论

2.《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作者是( )

A.司马相如

B.司马光

C.司马迁

D.王安石

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选自( )

A.《战国策》

B.《史记》

C.《柳河东集》

D.《资治通鉴》

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极力推行胡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朝中重臣的推荐

B.胡服更漂亮舒适

c.赵武灵王的偏爱

D.有利于骑马作战

5.“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最早见于( )

A.《史记》

B.《后汉书》

C.《战国策》

D.《资治通鉴》

6.公子成反对“胡服骑射”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

B.中国者,礼乐之所用也

c.中国者,远方之所观赴也

D.中国者,华夏之所大也

二、多项选择题

1.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能够成功推行的原因有( )

A.颁布法令制度,不听从者斩

B.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叔作为突破口

C.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

D.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

2.收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故事的作品有( )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战国策》

D:《汉书》

三、填空题

1.《资治通鉴》是一部规模空前的___________体通史,编纂者是_________。

2.《 》曾被宋神宗评价为“前代未尝有此书,过荀悦《汉纪》远矣”。

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文反对“胡服骑射”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

四、词语解释题

1.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

北略:

2.虽驱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

驱世:

3.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吾恐天下议已也。

不服:

4.制国有常,利民为本。

制国:

5.从政有经,令行为上。

有经:

6.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

慕:

7.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

则效:

8.侵暴吾地,系累吾民。

系累:

五、翻译题

1.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2.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

3.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通过赵武灵王和公子成的对话来展开说理、刻画人物。

2.[精析]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

3. [精析]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

4.[精析]D赵武灵王极力推行胡服的主要原因是便于骑马作战。

5.[精析]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最早见于《战国策》,后《史记·赵世家》中也有记载。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作了简练的描述,突出了它的重要意义。

6. [精析]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闻中国者,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

二、多项选择题

1. [精析]BCD赵武灵王欲“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时,"国人皆不欲",群臣均反对。面对这种情况,赵武灵王没有退缩,而是坚持改革。他采取了正确方法来推行这一举措:(1)靠耐心说服,不强制推行;(2)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父作为突破口;(3)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4)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2.[精析]ABC“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最早见于《战国策》,后《史记·赵世家》中也有记载。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作了简练的描述,突出了它的重要意义。

三、填空题

1.编年 司马光

2.资治通鉴

3.公子成

四、词语解释题

1.北略:向北攻占。

2.驱世:意为世上所有的人。

3.不服:不穿胡服。

4.制国:治理国家。

5.有经:有一定的原则。

6.慕:仰仗。

7.则效:取法仿效。

8.系累:用绳索捆绑,指被俘。

五.翻译题

1. (赵武灵王)与大臣肥义商议让百姓穿短衣胡服,学骑马与射箭。

2.宣传道德要先针对地位低下的百姓,而推行法令必须从贵族近臣做起。

3.如果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那用什么能守卫国家呢?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7)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8)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编辑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介绍了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故事,故事主要围绕赵武灵王于重臣公子成之间的争论展开,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言论表现赵武灵王注重实用、勇于改革的形象。

作品名称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处

《资治通鉴》

文学体裁

散文

作    者

司马光

目录

1作品原文

2作品译文

3作品注释

4作者简介

5作品意义

1作品原文编辑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①

赵武灵王北略中山之地②,至房子③,遂之代④,北至无穷⑤,西至河⑥,登黄华⑦之上。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⑧,曰:“愚者所笑,贤者察焉。虽驱世以笑我⑨,胡地、中山,吾必有之!”遂胡服。

国人皆不欲,公子成称疾不朝⑩。王使人请之曰:“家听于亲,国听于君。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⑪,吾恐天下议之也。制国有常⑫,利民为本;从政有经⑬,令行为上⑭。明德先论于贱⑮,而从政先信于贵⑯,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⑰。”公子成再拜稽首曰⑱:“臣闻中国者⑲,圣贤之所教也,礼乐之所用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也⑳。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道,逆人之心,臣愿王孰图之也②①!”使者以报。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②②。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②③,侵暴吾地,系累吾民②④,引水围鄗②⑤;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2作品译文编辑

赵武灵王向北进攻中山国,大兵经房子,抵达代地,再向北直至数千里的大漠,向西攻到黄河,登上黄华山顶,与国相肥义商议让百姓穿短衣胡服,学骑马与射箭。他说:“愚蠢的人会嘲笑我,但聪明的人会明白的。即使天下的人都嘲笑我,我也这么做,一定能把北方胡人的领地和中山国都夺过来!”于是改穿胡服。

国人都不愿穿胡服,其中,公子成称有病,不来上朝。赵王派人前去说服他:“家事听从父母,国政服从国君,现在我要人民改穿胡服,而叔父您不穿,我担心天下人会议论我徇私情。治理国家有一定章法,要以有利人民为根本;处理政事要有一定原则,要以施行政令为重。宣传道德要先让百姓议论明白,而推行法令必须从贵族近臣做起。所以我希望能借助叔父您的榜样来完成改穿胡服的功业。”公子两拜谢罪道:“我听说,中原地区在圣贤之人教化下,采用礼乐仪制,是远方国家前来游观,让周边地区学习效法的地方。现在君王您舍此不顾,去仿效外族的服装,是擅改古代习惯、违背人心的举动,我希望您慎重考虑。”使者回报赵王。赵王便亲自登门解释说:“我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有燕国、东胡;西面是楼烦,与秦、韩两国接壤。如今没有骑马射箭的训练,凭什么能守得住呢?先前中山国依仗齐国的强兵,侵犯我们领土,掠夺人民,又引水围灌鄗城,如果不是老天保佑,鄗城几乎就失守了。此事先王深以为耻。所以我决心改穿胡服,学习骑射,想以此抵御四面的灾难,一报中山国之仇。而叔父您一味依循中原旧俗。厌恶改变服装,忘记了鄗城的奇耻大辱,我对您深感失望啊!”公子成翻然醒悟,欣然从命,赵武灵王亲自赐给他胡服,第二天他便穿戴入朝。于是,赵武灵王正式下达改穿胡服的法令,提倡学习骑马射箭。

3作品注释编辑

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卷三。《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上起战国(前403),下讫五代(959),根据大量的史料,经精心剪裁融铸而成,内容详于政治军事,文字简练,记事周详,是我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史书,也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赵武灵王(?—前295):名雍,赵肃侯之子,周显王四十四年(前325)即位。为加强边防,于赵武灵王十九年(前307)下令“胡服骑射”。胡服:战国时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窄袖短装,皮靴皮带,头戴羽冠。

2.北略:向北攻占。中山之地:中山国的土地,今河北定县一带。中山,古代国名。

3.房子:古地名,今河北临城。

4.代:古地名,代郡,今山西大同一带。

5.无穷:自代郡上出塞外,大漠数千里,故称无穷。

6.河:黄河。

7.黄华:山名,在黄河边上。

8.肥义:赵国的国相。

9.驱世:意为世上所有的人。

10.公子成:赵武灵王的叔父。

11.不服:不穿胡服。

12.制国:治理国家。

13.有经:有一定的原则。

14.令行:政令得以施行。

15.明德句:意思是修明德行必须先让百姓论议明白。贱,指底层的百姓。

16.而从政句:意思是贯彻政令首先要使贵族信服奉行。

17.慕公叔之义:仰仗叔父的声望。

18.稽首:叩头至地,是古时最恭敬的一种跪拜礼。

19.中国:中原地区。

20. 则效:取法仿效。

21.孰图:深思熟虑。孰,同“熟”。

22.楼烦:古代国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23.负:依仗。

24.系累:用绳索捆绑,指被俘。

25.鄗(hào):赵国城名,今河北柏乡县北。

4作者简介编辑

司马光(公元1019年11月17日~公元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

司马光像

水乡(今山西运城地区夏县)人,汉族。(但宋人袁说友著《成都文类》记,司马光是在他父亲司马池任光山知县时,生于县衙官舍的,该观点已为当今主流,多数专家学者认同),字君实,号迂夫,晚年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到删削定稿,均亲自动笔。有《司马文正公集》。

5作品意义编辑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意义。它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赵武灵王勇于变革、坚持变革的精神,善于变革的智慧,现代社会看来,尤其值得肯定,值得学习。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9)

论"胡服骑射"的进步意义

唐锐;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下旬》

【年(卷),期】2015(000)007

【摘要】赵武灵王十九年的“胡服骑射”是战国史上的大事件,赵武灵王推行胡服,是一种稳固江山社稷、提高民众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重要国策。在这项服装的改良里包含着军事学与体育学方面的进步意义。

【总页数】2页(P.45-46)

【关键词】胡服骑射;运动;赵武灵王

【作者】唐锐;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G271

【相关文献】

1.论“胡服骑射”的进步意义 [J], 唐锐

2.论“胡服骑射”的进步意义 [J], 唐锐

3.论“胡服骑射”的进步意义 [J], 唐锐

4.体育科技进步对我国田径运动发展的影响 [J], 刘新兰; 沈玉华

5.关怀民族命运: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进步电影运动的时代使命 [J], 崔金贵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10)

赵武灵王与“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我国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吞并诸国,称霸华夏。当时,赵国无力抗击一些小国的侵扰,而赵武灵王即位后,赵曾屡败于秦、魏等国,国力大衰。

 

面对严峻的形势,赵武灵王决心振兴赵国。他分析了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认真研究了壮大力量的办法,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靠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是不能成功的,笨重的战车只适合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因此,必须学习诸胡的长处,只有以骑兵对抗骑兵,才是增强赵国军事力量的唯一出路。同时,只有改穿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当时,他改革传统的舆服制度,而效法胡人的服饰习俗,阻力巨大。由于胡服骑射顺应时代的要求,代表赵国的利益,符合人民抗拒强敌侵扰的愿望,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胡服骑射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胡服不仅只适应于作战的需要,它比中原原来的衣冠更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11)

名人故事: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

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咱们东边有齐国、中山(古国名),北边有燕国、东胡,西边有秦国、韩国和楼烦(古部落名)。我们要不发奋图强,随时会被人家灭了。要发奋图强,就得好好来一番改革。我觉得咱们穿的服装,长袍大褂,干活打仗,都不方便,不如胡人(泛指北方的少数民族)短衣窄袖,脚上穿皮靴,灵活得多。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风俗,把服装改一改,你们看怎么样?”

毛泽东吸了一口香烟,环顾大家一眼,故意神秘地说:“这个客人嘛,非同一般,你们都认识他,来了就知道了。不过也可以事先透一点风,他是你们的顶头上司呢!”

楼缓听了很赞成,说:“咱们仿照胡人的穿着,也能学习他们打仗的本领了,是不是?”

赵武灵王说:“对啊!咱们打仗全靠步兵,或者用马拉车,但是不会骑马打仗。我打算学胡人的穿着,就是要学胡人那样骑马射箭。”

这个议论一传开去,就有不少大臣反对。赵武灵王又跟另一个大臣肥义商量:“我想用胡服骑射来改革咱们国家的风俗,可是大家反对,怎么办。”

肥义说:“要办大事不能犹豫,犹豫就办不成大事。大王既然认为这样做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讥笑?”

赵武灵王听了很高兴,说:“我看讥笑我的是些蠢人,明理的人都会赞成我。”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首先穿着胡人的服装出来。大臣们见到他短衣窄袖的穿着,都吓了一跳。赵武灵王把改胡服的事向大家讲了,可是大臣们总觉得这件事太丢脸,不愿这样办。赵武灵王有个叔叔公子成,是赵国一个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十分顽固。他听到赵武灵王要改服装,就干脆装病不上朝。

赵武灵王下了决心,非实行改革不可。他知道要推行这个新办法,首先要打通他那老叔叔的思想,就亲自上门找公子成,跟公子成反复地讲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公子成终于被说服了。赵武灵王立即赏给公子成一套胡服。

大臣们一见公子成也穿起胡服来了,没有话说,只好跟着改了。

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隆美尔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以下为大家提供名人故事:沙漠之狐隆美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赵武灵王看到条件成熟,就正式下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没有多少日子,赵国人不分贫富贵贱,都穿起胡服来了。有的人开头觉得有点不习惯,后来觉得穿了胡服,实在方便得多。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考察赵国长城遗址时,曾赋诗一诗:“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邯郸歌舞终消歇,河曲风光旧莽苍。望断云中无鹄起,飞来天外有鹰扬。两千几百年前事,只剩蓬蒿伴土墙。”

赵武灵王接着又号令大家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打败临近的中山,又收服了东胡和临近几个部落。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中山、林胡、楼烦都被收服了,还扩大了好多土地。赵武灵王就打算同秦国比个高低啦。

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下面有整理的名人故事:朱熹节俭待客,欢迎阅读!

赵武灵王经常带兵在外打仗,把国内的事交给儿子管。公元前299年,他正式传位给儿子,就是赵惠文王。武灵王自己改称主父(意思是国君的父亲)。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一天,乾隆皇帝看见十五阿哥永琰手中的折扇题着“兄镜泉”三个字。询问之下才知道是年方15岁的十一阿哥永所书。“镜泉”二字乃是十一阿哥为自己取的别号。看似一件小事,却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高度重视。他告诫两个儿子,读书是为了讲求大义,切不可寻章琢句,沾染了汉人的习气。他强调说,满人以国语骑射为本,绝不能效法汉人。长此以往,终有一天满人要改变衣冠,更易旧俗,那可非同小可。最后,他还命两位皇子把自己说的话贴在书房的墙上,以便时时提点言行。这件事让尚年幼的十五阿哥永琰印象极深,以至于多年后他继承大统成为嘉庆皇帝,仍然向大臣们提起此事。

赵主父为了要打败秦国,把国内的事安排好以后,决心亲自到秦国去考察一番地形,并且观察一下秦昭襄王的为人。

他打扮成赵国的一名使臣,带着几个手下人,上秦国去。

河北省: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1月16日,袁世凯入宫,第一次请隆裕太后同意退位,以“顺应民心”。回府途中,袁世凯遇刺,多名侍卫被炸死。黄芝萌、张先培等杀袁世凯,是看他首鼠两端,意图为共和去一阻碍。谁知这次失败的刺杀行动竟帮了袁世凯一个大忙,满朝大臣原以为他和革命党是一伙的,联合起来推翻朝廷。现在这么一看,革命党是要往死里整这位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在朝中的阻力一下少了很多。他趁机请假回家,闭门不出。

这期间,他还曾到美国考察半年,广增见闻。他还曾经和孙中山合作,但后来两人分道扬镳,根本原因就是梁启超一直认为光绪是位开明的皇帝,因此主张君主立宪。当时革命和立宪成为水火不容的两大阵营。

到了咸阳,赵主父以使臣的身份拜见秦昭襄王,还向他报告了赵武灵王传位的事情。

秦昭襄王接见了那个假“使臣”后,觉得那个“使臣”的态度举止,既大方,又威严,不像个普通人,心里有点犯疑。过了几天,秦昭襄王又派人去请他,发现那个“使臣”已经不告而别了。客馆里留着一个赵国来的手下人。秦昭襄王把他找来一问,才知道他接见的原来就是有名的赵主父。秦昭襄王大吃一惊,立刻叫大将白起带领精兵,连夜追赶。追兵到函谷关,赵主父已经出关三天了。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12)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13)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13篇

https://m.czhuihao.cn/zhichang/150246/

《历史典故:胡服骑射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