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06-25 点击:

娱乐至死读后感15篇

娱乐至死读后感15篇

娱乐至死读后感(1)

国际文化贸易概论

学校:江苏师范大学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班级:11历21

学号:11022013

姓名:朱晓峰

《 娱乐至死 》---尼尔 波兹曼

关于阅读《 娱乐至死 》---尼尔 波兹曼 这本书

看了这本书,最大的印象,是这篇文章有太多的东西晦涩难懂。可这篇文章却只是在使用最简单的言语,在利用巧妙地构思,恰到好处的例子说明问题,其中并没有任何做作、假装高雅甚至故作专业的文字。但看似自然而然就能读懂的东西,在我这里,确是难以捉摸 ,究其原因,最大的可能,是我不太习惯用他的思维逻辑,也不太熟悉西方学者著书立作的手法。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阅读这样的著作,收获和感悟颇多。

在这里,我想着重探讨的是娱乐至死过程中媒介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重中之重不在这本书写作背景时的主要媒介(即电视作为新媒介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而在当下(即网络作为新媒介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媒介对大众的作用。

说到媒介,我首先想到的是麦克卢汉。很多人不承认麦克卢汉是个学者,说他既不是个传播学家,又不是个社会科学家,而只是预言家,正如台湾的大众传播学者所言:

麦克卢汉是个预言家,严格说不能算是社会科学家。他没 有严谨的理论,只有思想的火花。他喜欢玩弄游戏文字,令人 难以捉摸他的意思。他又鄙夷证研究证据,认为这是印刷媒介 的偏见。所以想认真的用实证方式检查他的论据,常是徒劳无 功的。

但虽然如此,麦克卢汉关于媒介的“三论”(包括媒介延伸论,涉及媒介的功能;媒介冷热论,涉及媒介的分类;媒介讯息论,涉及媒介的本质)依旧在媒介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媒介研究领域开辟了独特的天地。

我了解麦克卢汉还是在大学课堂上,知道了他最经典的理论可以概述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在这里,麦克卢汉用“媒介即讯息”强调了一个重点:“标准化的电子传播媒介对活生生的、变化着的创造力的统治,说穿了就是媒介形式远比媒介内容重要的理论。”所以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生活和习惯的因素中,必然的考虑到大众媒介对于“改变”所起到的作用。与之相对应,尼尔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也是重点强调了电视媒介对于娱乐大众的决定性作用。尼尔 波兹曼在讲述媒介对于公众的影响和改变时,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切公众的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即所谓的娱乐至死。在书中,他也强调了他对于乔治 奥威尔在《一九八四年》和奥尔德斯 赫胥黎在 《美丽新世界》中关于未来的一些预言,他认为前者预言的“人们将会遭受外来压迫的奴役,失去自由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不可能成为现实,更可能成为现实的是后者的“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在书的最后,他再次引用了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的观点:“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这是一种相对悲观的态度,而我自己对于娱乐至死,并不只是如此执着的认为它是一种社会通病,更包含了新旧媒介的职能变化和促使变化的的原因的一些探索。

在尼尔 波兹曼看来,一种重要的新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促使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媒介鼓励某些运用理解力的方法,偏重一些有关智慧和智力的定义,创造一种新的讲述事实的形式,使某个词语具有某种新的内容或创造新的词语。在电视和印刷媒介的对弈下,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论不仅低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在对电视媒介的认识上,他具有浓厚的批判主义精神。但并不能将罪魁祸首归咎于新媒体(即电视的出现),在美国,实证主义者早已在上世纪做过详尽的关于电视暴力对儿童的影响的调查,有资料显示:经常看暴力影视的儿童,涉及暴力影视片、武打片,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儿童攻击常表现为打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或玩具)等。攻击方式可分为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也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攻击是观察学习的结果。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孩子很容易模仿其周围的人或是影视里任务的攻击行为。因此,电视媒介在对大众的影响是长久性的,更有可能伴随儿童整个成长历程。可见,在这一方面尼尔 波兹曼的论点未有言过其实。

现在,网络已经从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的传至世界各地,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进一步模糊了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通畅无阻。很多时候,我们不再是像以前那样信息匮乏,更多的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信息过剩和冗余。我做过一个很简单的统计和调查,在我们熟悉的腾讯和新浪网上,就关于社会暴力的各种事件的报道远远大于甚至百倍于社会正义的报道。也有数据显示,在各年龄段的儿童,有超过大半数的拥有便捷的网络浏览机会和渠道,而网络时代的媒介更多的是机械化的,无序化的,而不是人为控制的,也就是说将会有更多这样传递暴力的信息源源不断的输入他们的大脑,进入他们的思想。久而久之,对暴力视而不见是其一,模仿暴力是其二,对社会缺乏安全感是其三。传播学中有一门很详细的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即以美国为中心的经验学派。他们的研究理论在上个世纪就告诉我们,在媒介变得越来越成熟,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的时候,媒介本身会变得越来越可怕。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当年的汶川地震,以及一些的余震,在报纸上,网络等各种媒介上一窝蜂的出现,这种超规模的信息集中严重的模糊和误导了大众关于地震的基本认识。谓之之前的地震报道,多是无序和单一的报道,大众自然不会受多大影响,但是在当时情况下,给人们的感觉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地震的发生是普遍的,而且离自己很近,频率异常高。基于这样的事实,大众会急切的想知道下一次地震在哪,震级是多少,自己这里会不会地震,更有甚者,将这种对地震信息的依赖寄托于自己身边最熟悉的工具,手机、电脑或者其他可以用于上网的一切。很显然,他们会不时地翻阅网页看是否有类似的报道的出现,他们也会彼此的交流讨论类似的报道。这种被潜移默化的把他们带入特定媒介信息的网络,同时将此类信息假借在自身,积极但极其盲目地参与,最后导致的不是对信息内容的依赖和上瘾,而是对传播信息的媒介的高度粘性,即对网络的超自然的依附。正如尼尔 波兹曼所言,我们在信息媒介的传递中,过多的信息和媒介依赖,会渐渐丧失我们独立的思考和创造力,从而成为媒介和信息的附庸。不仅如此,我们会成为媒介杀手的推波助澜者,在无形的信息和媒介引力作用下,很可能作为二级传播者将媒介和信息传播出去,就小范围而言,会渐渐形成这样一种群体:他们聊着同样的话题,聊着他们从媒介那里获得的信息,却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从来不讨论这样的信息对于他们的作用是好是坏,也不述说他们自己的心理需求和想法,只是这样惯性的在媒介的作用下生活,并很“快乐、自由、有趣”的继续下去。

暂且不论媒介本身承载的社会作用,网络作为新媒介,已一己之力整合了之前所有旧媒介。正如麦克卢汉所言:媒介总是以叠加的方式向前发展的,新媒介会取代旧媒介,并强化旧媒介效果的同时产生新效果。在这种情形下,旧媒介如电视所产生的娱乐效果在网络上同样会发生,这种娱乐的效果只增不减,并会产生新的效果,这种效果源于网络信息的多渠道和多途径。网络在娱乐方面的能量,较之于电视这种旧媒介,在效果和规模上是远远超出的。在媒介日益丰富的今天,网络依然成为所有媒介的领袖,网络传播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另一种变化来自于互动及时性和大众的高度参与性,促使大众愿意融入网络这个媒介之中,发挥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专业媒体人的娱乐,大众的自娱自乐更令人感到忧虑。不妨翻阅近年来的各种网民自娱自乐新闻和事件,譬如各类网络流行语,各种具有标向的吐槽,都是在网民的高度参与中成为娱乐的中心和笑料,作为日常生活休闲聊天的调料,使得通过网络这个媒介传播出来的信息无处不在,全民积极融入、集合和靠拢,必然结果就是自我意识的逐步丧失,参与娱乐的欲望日渐强烈,对网络媒介的依赖也越来越重。诸如手机综合症之类的问题,源于它的互动及时性和自我参与度,源于网络新媒介的强大娱乐效应和传播效应。这似乎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网络作为新媒介,它所承载的信息和内容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即使它的职能要求它这样。同时,网络的普及,移动媒介的广泛使用,媒介不再只是信息的载体,更是大众娱乐的充电器,发挥着给大众补充全部娱乐能量的作用。我们能在虚拟世界得到充分的满足和情感的释放,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不再重要,即使你知道这很重要,你还是愿意花一天的时间在网络上,而不会去花一个小时的时间陪身边的人或者朋友。于是,网络为我们的娱乐提供了一切,我们不用思考怎么去活得快乐,不用想这些快乐的来源。这种无知无畏的娱乐如同你在花园里修剪某种花草,与人谈起,你会说它美丽,会让人快乐。它确实很美丽,可你却说不出它如何的美丽,它美在哪里,甚至连它们的名字你都不知道。这种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娱乐,没有滋润它的土壤,腐蚀了大众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的创造力,更像毒品一样蔓延,也像毒品一样让人欲罢不能。网络的强大,让我相信有这样的可能:每一天,我们都在网络的世界里,互相游戏着,并乐此不疲。

娱乐至死读后感(2)

《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我是一个很不喜欢看学术性或者很严肃类型书籍的人,更别提些读后感之类的东西。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得去完成的,由于对新闻还没有什么涉猎,对老师要求的新闻性语言描述不是很理解,就暂且用平时自己的习惯写一篇吧。

一开始用手机那个pdf版本阅读这本书实在太难受了,于是去网上找了txt版本的开始阅读。说实话,初读几页我不知道这本书和娱乐有什么关系。不信邪的我去查看了下目录,却依旧还是没有发现太多与娱乐相关的字眼,反而是什么媒介、印刷什么的与传播有关系的内容。

第一章中提及拉斯维加斯城,各种行业都甘愿成为娱乐的附庸,“至此我们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城市就能得出这个结论。甚至于到了连外形都可以影响总统竞选的地步,我实在无法想象如此严肃的事情会受到这么儿戏的东西所影响。但是随着阅读的内容越多,似乎明白了一些。就如电报和照片,电报改变印刷业对人们的影响。其中印象十分深刻的是,“电报可能已经使这个国家成为一个社区,但这个社区确实奇怪的,因为这里住着一群彼此之间除了了解最表面的情况外几乎一无所知的陌生人。”现在想想,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子的呢?现在我看新闻,电视都看得少了,更别提什么用报纸什么纸媒之类阅读了。偶尔有几次阅读,也仅仅随便翻看一番,哪怕有一些大事也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又何尝去了解事情真相或是深入研究某件事情呢。

从另一方面讲,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好像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越来越低了。随着这些技术的通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可是真正有意义的内容越来越少。这大概就是老师说过的内容为王变成了现在的以收益为主的报告。

书中提及照片和电报互为语境,照片成为电报式新闻的补充,但是这种补充实际上是对新闻权威性的削弱。的确,有了照片确实可以让人们更真切的感受到所发生的事实。但是,当人们对照片产生依赖了之后,如果一则新闻没有相应的照片是否就不是一则真实的新闻,人们()或许会在想:别的新闻都有证据,这个连照片都没有肯定是瞎编的。新闻的事实竟然似乎要依靠其附庸来证明,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仿佛慢慢在颠倒过来。由此想到现在电视节目的所谓直播和录播,所有一切要说的内容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明面上的冠冕堂皇掩盖了多少普通人想要知道的不堪事实。

娱乐至死读后感(3)

《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
  从经验上来讲,我一直对外国人写的书持谨慎态度——除非读英文原版且英文水平够格,否则每每拿起译本看都陷入云山雾海、过目即忘的痛苦境地。所以,即便媒介传播学的老师在课上几次提起此书,我都没有动心,因为觉得自己看也看不懂。当另外一门课“艺术理论与批评”的老师也推荐这本书时,我认为自己有必要买来看看。第三次,当“导演的空间处理研究”的老师在课堂上再次提及此书时,我摸了摸刚拆开的崭新封皮,觉得一定要仔细、认真地读完这本书。可能正因为心里对难度有所预判,所以才能屡次鼓舞自己坚持读完。
  真心建议读之前先看看我这篇读后感,应该可以帮你降低一点难度,抑或是提高你的放弃阈值。
  英文名《Amusing Ourse lvesto Death》通用译名《娱乐至死》,我觉得翻译成《自娱致死》可能更确切,虽然有点危言耸听。这本书是媒介文化大师尼尔·波兹曼二十年的经典畅销作品(经典确是经典,但“畅销”不知真正的意义有几何?个人感觉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被购买后因无法坚持读完而被束之高阁)。此书初版于1985年,作者深刻地分析了三十几年前,电视蒸蒸日上风靡全美的时代,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体育、商业和任何其他公共领域的内容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人类心甘情愿地、不求进取地甘愿成为娱乐的附庸。他严肃地警醒大家:长此以往,我们终将毁于娱乐。
  三十年前在美国发生的历史,今时今日正在我们的生活中惊人相似地重复上演,横行的不是电视,而变成手机。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承载着动态影像的屏幕。
  此时此刻,如果你闭上眼睛回想一下,我们每天不就是被各种屏幕占满吗?不管是相对整块的时间抑或是碎片化的时间,不就是被各种形态的娱乐内容占满吗?电视剧是故事性的娱乐;电影是情感性的娱乐;除了老牌的综艺节目健在,比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非诚勿扰》之类,各种娱乐节目,比如《跑男》、《爸爸去哪儿》、《花儿与少年》、《妻子的浪漫旅行》、《演员的诞生》、《奇葩说》、《吐槽大会》等等,都雨后春笋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冒出来,其实都是访谈节目的变体,都需要披上更具娱乐性的外衣,甚至连读书都成为娱乐节目。视所能及之处,越来越让人“轻松”了,也就是说,越来越不需要思考了。看过之后,你除了能记住一些情绪、一些散乱的笑点,啥也想不起来了。
  是,你可能会说,我们现在是读图时代啊,大家都通过图像来获取信息啊,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所以作者在本书一开始就想用很大篇幅、很充足的事例,来说明媒介形态对文化的巨大影响,简言之: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读后感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而在电视(图像)统治之下,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只有口头语言的人在智力上不及有书面文字的人,而“屏幕文化”里的人比前两者都表现得智力低下。屏幕创造出的认识论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
  相对于图像而言,书面文字算是作者深思熟虑、反复修改的结果,甚至还经过了专家和编辑的检查,它可以被留存和再翻阅。而图像无法提供给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观点和概念,除非我们自己用语言把图像转换成观点。看图像只需要能“辨认”,而看文字却需要能“理解”。
  图像化的世界,是一个碎片化的世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屏幕为我们展示具有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内容都要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人们看到有动感的画面——稍纵即逝却斑斓夺目,不需要观众思考,因为那样在画面上就得是空白的,根本不符合屏幕所需要的表演艺术的要求。所以,屏幕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适应娱乐业的发展。从此,人们不再彼此交谈,人们彼此娱乐,人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
  最后再来说说教育行业,一个关系到我们未来的行业,一个也即将成为屏幕侵袭重灾区的行业。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必须有约束、重复、枯燥等等,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现在,屏幕每天向我们宣称的就是娱乐教学,让你的孩子在所有科目都能“在乐趣中学习”,甚至是“边玩边学”、“轻松成学霸”!以过来人的经验扪心自问,你信吗?
  作者在结尾时的忧虑虽言重,但也该足够警醒我们: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在劫难逃。
  我热爱文字、我敬仰文字、我喜欢阅读,也愿意思考。也许很多人已经对文字失去耐心,甚至认为(文字)大势已去,(图像)大势所趋,但我仍然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我不想成为“他们”中的一个。作者:贾小嘉
  相关: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娱乐至死读后感(4)

《娱乐至死》读后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

当下非常流行着这样一些文字:

蜗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 造就这些物种现象的功臣是电视和电脑,特别是互联网与电脑这个黄金搭档。蜗居的人比在外面奔波的人还要忙碌,不会无所事事,也不会难以打发时间。

打开电视,有24小时的新闻频道,足不出户也足以了解天下事;有各种各样的电影频道和电视频道,每个电影、电视频道都有各种专题电影电视和国际电影电视剧,打发只有24小时的一天时间绰绰有余;还有那些制作精良的《国家地理》以及各式各样的纪录片和电视节目等,可谓是应有尽有,应接不暇。

打开电脑,道理、情况,一样,甚至更上一层楼。有各种各样的门户网站,有几个混得不错的论坛,有几个交友聊天的QQ号和MSN,有微博和博客,时刻关注着感兴趣的话题以及崇拜的偶像歌手、明星,在微博里追踪偶像发帖及时发表自己言论,与他们进行互动,发表生活琐事和小感悟,还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篇章大论。有十几个购物网站,及时为生活需要购买各种物体,有三五个邮箱和好几个网络游戏 总之,看一下新闻八卦,网上购一下物品,发表一下言论,追踪一下偶像,和朋友QQ一下,玩一下游戏,都一下地主,偷一下菜,除一下草等,看似什么都是一会儿功夫的鼠标点击,都不需要很多时间,一天能有几个一会儿?所以一圈下来,刷新几下,都还来不及杀毒呢,一天时间就过去了。

《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到: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灭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如今,我们正趋向于赫胥黎所担心的情况,我们由于享乐而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空间,失去了童年的梦想,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真实的亲情和友谊,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很多人会对此很不以为然,认为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的生活由于有了电视和电脑与互联网的黄金搭档变的更加便捷,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遨游世界,体验各国风情,实现“坐一隅而观天下”。然而我们可知正是这汪洋如海的信息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势填充我们大脑,而使得我们变得如此被动和自私?上面提到的蜗居、宅男宅女、剩男剩女、地球村 不正是很好的证明吗?

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掌握话语权以及潜移默化的特性,即在它指导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的介入到我们思想和骨髓。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迎来了全民娱乐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欢呼,并衷心地迎接这个“伟大”时代的来临。可谁又知娱乐时代精心培养的是一代遗忘症患者和判断能力低下病人。

坐在电视机面前,我们毫无意识毫无准备,看着屏幕上的闪动的画面,听着传出来的声音,我们自以为是地以为遥控器握在自己手中,等于是自己掌控着这一切,殊不知,正如孙悟空在如来佛手心里翻了十万八千里筋斗的那般讽刺,其实我们早已将整个儿控于某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之下。这就是媒介。在它供给的娱乐中,我们不能自拔却浑然不知。电视以娱乐的方式向观众传播信息,让观众欢笑,放松身心,忘却现实中的烦恼,进入到电视所设计的幻想世界。即使是悲剧和血淋淋的场景,也能通过电视优美的音乐和巧妙的光线布置展示出和谐的一面,让魅力十足的主持人以幽默的口吻变相地逗乐观众,使得观众对此一笑而过。电视节目的运作机制不允许我们休息,因为休息就意味着我们有时间思考。电视需要的是掌声,而不是反思。因此电视带给我们的文化影响是我们接受了电视上所展示的那个世界,人们不再彼此交流,而是彼此娱乐。

由于因特网和电脑,这对黄金搭档发展的非常迅速,更普及、更低廉、更方便、更娱乐,弥补了前任们欠缺的互动性,现在的网络更是一个无底的娱乐深渊。我们每天在网上冲浪,浏览无数或欢喜或悲伤或有趣或无聊的帖子,打开微博和博客发表言论和文章,芙蓉姐姐天仙妹妹演完一出又一出,某女很傻很天真…我们用“灌水”、“顶”、“挺”、“到此一游”等无意义的词汇作着所谓的回应。在这里,鼠标是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也完成了由听众、观众到新闻发布者的转变,似乎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我们似乎在坐观一场又一场娱乐盛宴,殊不知,自己也在日常的生活中拼命演出,为旁人提供着娱乐的源泉

波兹曼写道,“印刷机统治的社会里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但是电视机统治之下,却变得无能而荒唐。”可以看出作者为铅字时代的渐渐逝去而扼腕叹息,为这个各个角落无不充斥着娱乐的时代的到来惶恐而满怀批判。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给了我当头一棒,把我从电视和网络的桎梏中解救出来,让我重新思考这个充满娱乐世界的电视和网络。波兹曼这位老人留给我们的这一卷精神财富,当我们在察觉即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时,就该多找个途径去塑造我们这个物种的本来应有的高等面目,我们应是媒介的主宰,而不是让媒介主宰我们。

附送:

《婚姻向左,爱情向右》的读后感

《婚姻向左,爱情向右》的读后感

最近因心情的原因在网上看了不少小说,速度特别快,这就是网络的好处,可以不花钱就看到想看的东西,但往往总会在你已经对小说的情节充分入迷、不可自拔的时候,在最精彩的部分、欲罢不能的部分网络连载戛然而止,这就是网络的缺陷,如果想知道后面的结局,那么,可以订购一本书,接着原来的情节继续进行,不得不佩服书商的智慧!

不过,因为只是消遣,也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看到中间也无妨,后面的情节正好留下一段想象的空间了,所以对于结局也不强求,书商也很准挣到我的钱。

无聊的精神状态下看了半本《爱情向左,婚姻向右》,看得并没有很专心,同时主人公懒懒的人生态度也觉得有点索然无味。其实情节并没有什么复杂,只是一对恋人从恋爱到结婚再到婚后的真实的心态的描写,令人会看到爱情特别是婚姻的本质,甚至会对一些没有恋爱、结婚的人产生畏惧的心理反映。男主人公原本率性、自由、洒脱,甚至无羁,却在恋爱之后变得小心、谨慎,不敢乱说话、乱做事,生怕那句话说得不对,得罪了另一半,所以,无助、黯然、无奈;同时,反观女主人公,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生活、经济、事业独立,还算通情达理,除了有时莫名的任性和心情不好以外,互相喜欢着,却互相折磨着,有时幸福,有时却又极端痛苦。

因为这种状况可以随处可见,因此更具真实性和代表性,由此理解恋爱、结婚都不是简单的问题,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的理性、细腻,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可理喻。为小说中的人物、生活而无奈,同时也在重新审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也许,我们有的时候真的是要求太多了,要事事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要对方时时考虑到自己的心理感受,理解自己的困惑、辛苦,要控制对方的工作圈子、生活圈子、交友圈子,甚至想控制他的思想,不能有一点和自己不同的心理感受,更不能有责难,但却没有想过,这对他来说太难了,几乎是不能实现的,这只能让双方更痛苦,虽然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加在一些事情上无奈地放开了,自认为大度了,但仍然还会为了一些小事斤斤计较,还会去记得曾经发生的不愉快。

其实,简单生活,幸福反而更多,没心没肺地活着,会生活得更快乐,越记得生活中的不愉快,越让自己发现不了快乐,放开,多想改变自己,少想约束对方,多给自己培养滋生快乐的土壤,少过多、过细地关注对方,多思想上的粗线条,少过缜密的心思,多大原则,少细节,多简单,少复杂,多体谅,少责难,生活会更好,最起码自我评价的幸福指数会更高,何乐而不为呢?

虽不是一部吸引人的小说,却给了我许多的生活启示,这是最大的收获!

娱乐至死读后感(5)

娱乐至死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洞穴里的囚徒——由波兹曼《娱乐至死》展开的问题

  浙江省新昌中学越新文学社 俞圣杰

  令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与关怀在网络时代也毫不过时。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多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图片,或干脆用戏说的形式。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来消化所得,我们的感官感受更甚于我们头脑的追求,而电视这些媒体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把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自我意识的彻底剥夺表达出来,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引用。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又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剂精神鸦片,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这剂鸦片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并不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去看表”因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于表示时间的方式”。当传媒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而只是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与挑剔的口味,那么娱乐业就应运而生了。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馈是有时间差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纸与杂志才能达到承载海量信息的功能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读者去适应印刷品的品味乃至排版要求。这时就需要人们思考,选择汲取知识,所以在纯印刷年代,娱乐对于传媒的影响很小。

  但是,电视时代的到来,宣布了“娱乐”概念的汹涌澎湃也同时到来。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反馈快、形式多、内容大等特点,因此对于观众口味的转变,电视制作部门往往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除了与信息时代到来有关外,与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指标就是收视率,你只需动动鼠标,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节目在群众中的被认可程度。所以这说明了为什么每当一档节目走红后,会有无数的跟风者一拥而上,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

  而赚取足够的收视率又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广告收入的增长。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广告,我们常常听说什么格莱美、《中国好声音》拍出破纪录天价广告费。这样一来就可以理解电视台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收视率了,虽然收视率本身并不会赚钱,但是它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所以当经济命脉也变得商业化时,节目的商业化也不可避免,为了满足社会浮躁心理带来的对快餐文化的渴求,电视节目愈来愈往戏说、炒作等方面发展。比如看《非诚勿扰》,看《快乐大本营》,我们张大嘴巴肆元忌惮地笑,但是等节目结束,我们往往是捧着有些酸痛的面颊,然后头脑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斗争的苦海之中。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对娱乐文化有疯狂的追求,这可以理解。可是,当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也倾向于用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时,我只能用疯狂二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了。

  某次竞选失败,气急败坏的尼克松拒绝检讨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妆师大发脾气,一口咬定该次失手,原因全在于化妆师蓄意破坏……如你所知,这样的茶余饭后的笑点其含义已经和八卦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至少,它让我们在听说当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竞选热浪中亦不忘为自己特聘“笑话”参谋这样的新闻时,不再惊诧……“政治”正演变为一种娱乐——尽管刘晓庆的脸、周杰伦的女友等其实无关政治。

  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一切都可以成为可能。记住,这不仅仅是玩文字搭配的游戏,是我们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在消费年代里都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娱乐的附庸。

  如果以上我所说的还让你觉得将信将疑,那么我来举一个你肯定熟悉的例子:一直都很受欢迎的让学术与明星联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固然,用电视做文化普及很好,很不错。但是一旦需要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就会慢慢偏离我们初始设定的目标。以《百家讲坛》为例,它的确让我们记住了于丹,记住了钱文忠,他们或许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戏说形式:戏说三国,戏说明史,戏说红楼以至戏说《弟子规》。个中引起的争议,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很多了。当学术成为了“戏术”,当一个社会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向娱乐献媚,我想这只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来抒发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柏拉图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洞穴理论。他说人类一直被困在一个洞穴中,只能看见被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便执着地以为这些影子就是一切。现代人类也处在一个大洞穴中,只不过这些洞穴是由强大的传媒、信息网络构建的,我们只有拥有一件现代的电子产品,才能保证自己还活着,保证娱乐还存在着。在这种可怜的依赖感中,我们还能找到心中最初的童话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娱乐至死读后感(6)

《娱乐至死》读后感800字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娱乐至死》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人终将毁于他所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结构清晰,以时间为序,介绍了美国社会由印刷机统治的“阐释时代”,经过电报、报纸、摄影术这样一个躲躲猫的世界,到最终电视出现,是如何一步步向娱乐时代转变的过程。并深入剖析了以电视为主的新媒体对人思想认识、认知方法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向娱乐附庸趋势发展的影响,阐述媒介危机,令人深省。
作者之所以把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时期称为“阐释时代”,是因为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那个时期因为印刷技术的普及,“阅读蔚然成风”,书本一行一行、一页一页地把这个世界展示出来。在书本里,这个世界是严肃的,人们依据理性生活,通过富有逻辑的批评和其他方式不断地完善自己。而电视时代中,公共话语逐渐向脱离语境、肤浅、碎片化转化。电视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具体的图像,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靠中看的外表,名人效应和电视广告适应娱乐业发展。
《娱乐至死》并不是一味反对电视,也不是反对娱乐,正如作者本人说“娱乐本身并没有过错,有些精神病学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会筑起自己的空中楼阁,但如果我们想要住在里面,问题就出现了”。波兹曼更看重和担心的是不该娱乐的也娱乐了,人们一味沉迷于娱乐而形成的娱乐性思维,慢慢失去对社会事实的基本判断能力,最终思维钝化。赫胥黎试图在《美丽新世界》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层出不穷,人们在简单的百来字下发表见解,传播信息。速度取代质量,大量信息铺天盖地,造成信息过剩,书中作者提到信息过剩会导致“信息——行动比”失衡。信息不再服务于人们,相反,人们服务于信息,也即“现代的信息恐慌”。我们应该清醒,媒体应该成为拓展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灵魂。
如何利用信息,不被裹挟,才是重中之重。
作文题目:娱乐思维——《娱乐至死》读后感
作者:YY点滴

娱乐至死读后感(7)

坚持思考 《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坚持思考 《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坚持思考——《娱乐至死》读后感2000字:
  人们经常用“先入为主”一词来形容个人的思想观念容易被最先接触到的人、事、书籍、影像资料等影响,甚至使一个人认知理念的方向或内容等达到根深蒂固的程度,这应该是一种经验使然的常见现象。生活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地球村里,海量讯息全天候在眼睛、耳朵中不停穿梭,个人的认知很难不被干扰,尤其是在全球泛娱乐化倾向愈演愈烈的此时此刻,轻松的娱乐甚至过火的娱乐让我们懒得在心河里逗留片刻,更不愿去思考深刻的议题,如我们生活的世界还好吗,我们生存的状态真实或健康吗,人类还是爱智慧爱思考的灵长类物种吗?
  美国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就是少数爱思考的智慧的人类代表者。其著作《娱乐至死》以独特的视角和冷静而睿智的思考,为我们展示了美国电视文化对公众话语权的弱化作用,以及对文化娱乐属性的不断强化,乃至深刻影响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去重视形式与外表,变得惰于思考,如愿意听长时间的演说、愿意阅读深刻书籍或经典著作的人越来越少。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本书初版时的1985年的美国,2018年的当下已经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泛娱乐化现象在当下中国同样存在,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被很多人当作不易阅读的大部头作品,阅读量大不如前;经典话剧《雷雨》在北京为大中学生进行公益演出时,学生们的“哄堂大笑贯穿全剧”。
  本书的观点以及扎实的论证,让人惊醒自己与周遭世界的关系——我是不是一直生活在多种强大媒体营造的半虚构半真实的世界里?并因此而变得惰于思考,尤其是关于人生意义或世界未来等的深刻思考试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中国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在谈到本书时,指出:“(本书是)娱乐时代的当头一棒,(是)尼尔·波兹曼的深刻预见。我们今天已经处在波兹曼描述的世界里,处在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电子传媒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娱乐至死》的预言指向了我们今天的现实。”如何走出这个娱乐化严重的时代困境呢?尼尔·波兹曼在书中给出了几条对策,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学校教育。我本人也希望学校教育中能多一些“无用”的非功利的教育内容,如文史哲中教人向着真善美行进的内容。
  美国著名已故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的觉悟程度”。在当今科技发展的“双刃剑”效应愈益显现的时代,我们需要静下心来,从泛娱乐化的生存场景中抽离出来,认真思考诸多看似虚空遥远实则紧迫现实的问题——诸如生而为人的意义、娱乐与本真的平衡问题、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问题、生态危机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平衡问题等。知易行难,思考只是开端,更难的,在于实践。人类文明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克服上述种种现实困境。然而,未来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我本人还是对此持乐观态度的,我相信人类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前行中的重重困难,苦难辉煌,经历痛苦的转变过程是必经之路,但未来可期,美好可待。
  读毕此书,对我个人最大的触动便是,未来不论身处何种处境,都不能停止思考。坚持思考,才能从繁芜杂乱的信息世界中回归本真,发现一个更加真实质朴的世界,成就一个更加真诚炙热的自己。作者:王力鑫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娱乐至死读后感(8)

媒体植物人
------尼尔·伯兹曼《娱乐至死》读后感
作者:余存哲
字典当中对于植物人(vegetative patient)的解释是这样的: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受害者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此种状态称“植物状态”,处于此种状态的患者称“植物人”。而在看了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之后,年少轻狂的我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媒体植物人。相信每一个看过并看懂了《娱乐至死》的朋友都会同意我对于这一概念的诠释。媒体植物人(学生我自定义为Media vegetative patient):病人一切生理机能健康正常,但由于大脑对任何事物的认知均来自于媒体,媒体植物人并不能拥有个人独到的见解。此类病人除做梦状态均处于发病期,大规模群体性发病将可能导致一种甚至多种文化的消失。图示详见尼尔·伯兹曼《娱乐至死》封面。
尼尔·波兹曼给《娱乐至死》封面的设计确实蛮耐人寻味的,我是一个热爱恐怖片的孩子,欣赏的恐怖片大多数是禁片级别,不过对于《娱乐至死》的封面读懂整本书之后还真给我一种惊悚的感觉:一家四口坐在电视机前,只看下身还是蛮温馨的,但是四个人脖子以上的部位都空空如也。看了尼尔·伯兹曼的书,我觉得他应该不是一个热爱恐怖片的人,所以就小小推想了下他设计这个图的原因:一家四口并非真正的无头尸,而是因为眼前的电视机左右着他们的大脑,可能大脑跟着电视镜头到外景去了吧。有可能,真的很有可能。因为很多人都引用过他的一句名言:“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地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使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地物种。”这无疑是对我所说的原因的最佳诠释。
个人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尼尔伯兹曼的主要思想就是批判当今过于娱乐化的现状,希望人们能够独立思考起来看问题。很多同学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可能都会提到上面的我所引用的那句话:“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地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使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地物种。”个人觉得这个观点已经相当明确,可能大多数同学懂能浅浅深深地读懂这之中的含义,但是可能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够举出强有力的例子来论证这一观点,虽然尼尔·伯兹曼在《娱乐至死》当中写了不少的理论知识,不过对于例子可能较少,而且可能对于中国而言,也是借鉴有限。所以我就来举一些例子来论证伯兹曼的“娱乐至死”的论点吧。
首先我想要说的是一个这个时代很多媒体都有的影响受众的一种不是很好的现象。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办起了越来越多的娱乐节目,娱乐节目本身并无上面害处,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娱乐节目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于是乎,一大批娱乐节目就随之衍生。按照道理说,电视台为大众提供娱乐身心的节目应该得到赞赏的,然而在这里我却要做出一番批评,并不是因为所有的电视节目做的不好、而是电视节目中娱乐化的成分越来越多,导致什么都可以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是我很喜欢的一档电视相亲节目,然而其他频道看到这一方式能够吸引大量观众之后也就开始邯郸学步,于是乎“中国相亲风”在中国刮起,什么《我们约会吧》之类的类似于《非诚勿扰》的节目大量涌现,导致很多观众的择偶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的变化,甚至于有些观众看中了其中的某位女士,就千辛万苦的用各种方式去追求她,我并不是一个不懂浪漫的人,但是我只是想证明大量这种电视节目的诞生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很多人的择偶观念,而通过大量这种娱乐节目来深刻影响大众的择偶观念确实有待商榷,很容易“走偏”、陷入一种真真正正的娱乐至死的状态。也许有些人觉得无足轻重,但是再次引用伯兹曼的一段名言:“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娱乐节目只是过度娱乐化的一种,电视剧同样也是影响大众观点的重要“阵地”。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翻看一下从第一部《红楼梦》开始到今天,一共有多少个版本了,更不用说《射雕英雄传》了。媒体需要做的是充分利用增自己的优势来向大众转播正能量,而不是为了赢得收视率而过度娱乐化。在如今的荧屏上,只要是能够娱乐化的东西很多人绝对会娱乐化,就算是不能娱乐化的东西,很多人也想方设法娱乐化,于是乎…我们就不知不觉进入了一个过度娱乐化的时代。每一个观众都像是被电视机、报纸牵着鼻子走的老牛,不会思考,脑袋只能跟着电视台走,只能跟着报纸走。电视机上刚刚报道完一场地震灾害,随着电视主持人“接下来”的信号发射,电视机面前的观众就又开始欣赏另一番值得欢笑的新闻。这是多么的悲哀啊。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那位“表哥”吧,在“表哥”事件当中体现的不仅仅是他的作风问题,我觉得他就是“过度娱乐化”的产物,他就是媒体植物人的病危病人。面对那样一场车祸,他还能微笑起来安慰别人,嘴脸无疑就像是某些没有任何责任感的某些媒体。书中提到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一句著名的话语:“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媒介,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例如我们的文化正从文字向形象发展,电视取代了报纸的地位。
我们暂且把例子放下。再次把目光转向《娱乐至死》这本书本身。波兹曼要说:“如果你还不能意识到技术必然会带来社会变迁,还在坚持技术是中性的,仍然认为技术始终是文化的朋友,那么你实在太愚蠢了。”不能说技术到底是文化的朋友还是敌人,但是利用技术的人,从今以后是不是应该理性。因为很多智慧的受众已经认识到“我们被娱乐了”的事实。
说到技术,我想到了芒福德在《技艺与文明》的一段话:“钟表使人变成遵守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被拘役于时间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漠视日出日落和季节更替,因为在一个由分分秒秒组成的世界里,大自然的权威已经被取代了。是否可以说,钟表不懈的滴答声代表了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人生活中的日渐削弱?”应用到我们现实,报纸、电视、网络就像是钟表,而我们就是被拘役于时间的那些悲剧。有人针对欧美国家的媒体提出了这样的“时代概念”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是“理性时代”“娱乐时代”“混沌时代”,我想我们正处于后两个时代之间或者甚至已经进入了拥有大量“媒体植物人”的“混沌时代”。
波兹曼在前几章还提出了“媒介即隐喻”——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它事物作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方法。我们大脑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就是要理解一个事物必须引入另一个事物,那就是媒介,而且大多数都是人工媒介。“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在我现在的大脑中 ,电视报纸时代还在继续,但我认为终有一天网络会成为很多人的烦恼,即使它是现在很多人认为最为方便快捷的工具,但我十分同意一句话---“人类终将毁于之间热爱的东西”。
 波兹曼1985年的《娱乐至死》写到电视为止,但是结合今天的环境,不得不有更多的思考。最后我仍然想引用波兹曼的那段极为经典的名言:“这是一个娱乐的时代,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地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地物种。”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那么请你一定要看管好你会思考的大脑,不要让任何东西牵着你的脑袋走。我们要做一个会思考的智者,而不是一个当今时代的“媒体植物人”。

娱乐至死读后感(9)

《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娱乐至死》读后感1000字:
  我是一个很不喜欢看学术性或者很严肃类型书籍的人,更别提些读后感之类的东西。但是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得去完成的,由于对新闻还没有什么涉猎,对老师要求的新闻性语言描述不是很理解,就暂且用平时自己的习惯写一篇吧。
  一开始用手机那个pdf版本阅读这本书实在太难受了,于是去网上找了txt版本的开始阅读。说实话,初读几页我不知道这本书和娱乐有什么关系。不信邪的我去查看了下目录,却依旧还是没有发现太多与娱乐相关的字眼,反而是什么媒介、印刷什么的与传播有关系的内容。
  第一章中提及拉斯维加斯城,各种行业都甘愿成为娱乐的附庸,“至此我们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城市就能得出这个结论。甚至于到了连外形都可以影响总统竞选的地步,我实在无法想象如此严肃的事情会受到这么儿戏的东西所影响。但是随着阅读的内容越多,似乎明白了一些。就如电报和照片,电报改变印刷业对人们的影响。其中印象十分深刻的是,“电报可能已经使这个国家成为一个社区,但这个社区确实奇怪的,因为这里住着一群彼此之间除了了解最表面的情况外几乎一无所知的陌生人。”现在想想,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子的呢?现在我看新闻,电视都看得少了,更别提什么用报纸什么纸媒之类阅读了。偶尔有几次阅读,也仅仅随便翻看一番,哪怕有一些大事也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又何尝去了解事情真相或是深入研究某件事情呢。
  从另一方面讲,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好像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越来越低了。随着这些技术的通行,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可是真正有意义的内容越来越少。这大概就是老师说过的内容为王变成了现在的以收益为主的报告。
  书中提及照片和电报互为语境,照片成为电报式新闻的补充,但是这种补充实际上是对新闻权威性的削弱。的确,有了照片确实可以让人们更真切的感受到所发生的事实。但是,当人们对照片产生依赖了之后,如果一则新闻没有相应的照片是否就不是一则真实的新闻,人们()或许会在想:别的新闻都有证据,这个连照片都没有肯定是瞎编的。新闻的事实竟然似乎要依靠其附庸来证明,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仿佛慢慢在颠倒过来。由此想到现在电视节目的所谓直播和录播,所有一切要说的内容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明面上的冠冕堂皇掩盖了多少普通人想要知道的不堪事实。
  我想,或许所谓的娱乐至死,不是我理解的玩乐直至死亡。而是对过度娱乐或是说娱乐成为其余行业主导的心痛吧,只因为娱乐内容更能吸引常人的眼珠,所以那些应该被知道的真相就慢慢的消失在大众娱乐之中。作者:杨河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娱乐至死读后感(10)

娱乐至死

那么它的存在是为了提醒人们记住那个到处是铁路、牛

群、钢铁厂和冒险经历的时代。如果现在还没有这样的雕

像,那么我们应该尽快来做这件事,就像代表波士顿时代

的有民兵雕像,代表纽约时代的有自由女神像一样。

今天,我们应该把视线投向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

城。作为我们民族性格和抱负的象征,这个城市的标志是

一幅30英尺高的老虎机图片以及表演歌舞的女演员。这

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

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

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

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二— 物种。

我写作此文时的美国总统是昔日好莱坞的演员。他

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是20世纪60年代最为人瞩目的电

视节目的宠儿,也就是说,是一名宇航员”,。很自然,他

的太空探险被拍成了电影。

此外,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把自己的一次竞

选失败归罪于化妆师的蓄意破坏,他就如何严肃对待总统

竞选这个问题给了爱德华·肯尼迪一个建议:减去20磅

体重。虽然宪法对此只字未提,但似乎胖子事实上已被剥㈠] 指约翰·格伦,美国第一个绕地球作轨道飞行的宇航员,退役后

当选为美国参议员。——译注

(美)波兹曼著 章艳译,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05月第1版,第4页

娱乐至死读后感(11)

娱乐业时代的反思

——读《娱乐至死》有感

久闻这本书的大名,不少文章和评论专栏都引用了这本书的观点,作为其批判当今电视娱乐、综艺节目的的理论依据。那时就觉得这会是本让人思考、发人深省的书。这学期,终于借着这个机会阅读了这部书和相关资料。它的确是一本值得读的书,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在此,我想从以下 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认识和思考。

一、 娱乐业时代的到来

1、作者观点:电视把一切都变成了娱乐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文版的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画中一家四口,父母和两个孩子围坐在电视机前,本该是一个愉悦温馨的画面,但画中的四个人都没有头颅,只看得到躯干。这略带诡异的画面,配合着“娱乐至死”的标题,似乎已经体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电视将人们变成了一个空壳,没有了思想,丧失了判断,麻木不仁,任人摆布。为阐明这一观点,作者在书中用了四章的篇幅,分别对新闻、宗教、政治、教育四大电视内容进行了分析。

电视新闻本该是严肃的,然而在这类关于“真实”的美丽帷幕背后,却浮现着娱乐粗俗而狰狞的面目。我们从电视新闻报道的“好……现在”中,只能看到零散杂乱的新闻,再残忍的谋杀、再严重的政治错误、再悲惨的事件,被紧跟在后面的广告瞬间消解了它的重要性,让人感觉这不是真实的事件。电视提供的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隐藏在其中的是以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为特点的反交流理论。

通过电视传播的宗教带有明显的现世主义倾向。以前的宗教都努力通过艺术、音乐、神像和令人敬畏的仪式来吸引人们,通过赋予事物魔力来让我们获得神性。但电视里的宗教节目通过舞台的搭建、名人的捧场、市场的推广来吸引观众,获得商业利益。扎根其中的娱乐性实际上让我们离神越来越远。

电视广告是现代政治观点表达的重要工具,它已成为政治话语最本质的象征。在政治竞选中,政治家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作为娱乐素材推出,塑造一个观众期待的政治形象似乎比他想要表达的政治内容更为重要。

建立在快速变化的电子图像上的教育似乎变得轻松而愉快。观看教育节目不需要具备其他知识、不需要有记忆,学习和运用的东西不需要阐释,任何信息、故事、观点都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现。对电视来说,教育节目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作者援引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向我们证实:人类已从印刷业时代步入到娱乐业时代,电视具有娱乐性无可厚非,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2、写作背景:1980后的美国社会转型

作者提出的观点与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娱乐化趋势密切相关。

从社会思潮来看,传统的价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颠覆。以“节俭”、“勤奋”、“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规范逐渐被以享受和身体感官的满足为核心的享乐文化所取代。整个社会开始注重自我个性发展、“感性解放”,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娱乐精神,西方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受到愈来愈多人的欢迎,追随商品交换法则的文化工业,让受众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情趣之中。

从传媒体制来看,美国主流传播媒体的运作方式都是商业化的,营运的根本目的是赚取利润。而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玛罗理·沃伯认为,“越不用花脑筋、越刺激的内容,越容易为观众接受和欣赏,这几乎是收视行为的一项铁律。”因此,为获得收视率,赢得广告客户的青睐,媒体在内容选择、内容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媚俗取宠倾向。

总的来说,1980年代后美国社会开始转型,美国民众变得更加现实,更加浮躁,比起印刷机统治下提供的深奥信息,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电视时代提供的肤浅而有趣味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作《娱乐至死》来批评电视媒介对于人整体生活方式和社会总体存在方式的负面影响。

3、电视“泛娱乐化”成因:媒介即隐喻

作者认为,电视与娱乐有着天然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由电视媒介自身特性所决定的。

在接受和继承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对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提出了“媒介即隐喻”这一观点。作者在书中写到:“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在他看来,技术和人的关系绝不是机械意义上的工具和使用者的关系那么简单,“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媒介能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加工现实世界,对我们的文化产生无形的、有效的影响,最终变成整个社会文化精神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每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而不同的传播形式又会规范乃至决定话语的内容。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知道,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不同的媒介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当媒介形式发生改变,公众话语乃至整个文化的内容和意义都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及对世界的认识也随之改变。

在印刷术发明后的漫长历史中.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人们主要通过书籍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电报产生了大量及时传播的信息,摄影术使图像取代文字成为媒介。电视的出现,更是两者的完美结合。人类因此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读文时代”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

电视的到来,带来了海量的信息、成千上万的图片、铺天盖地的广告,,斑斓夺目而稍纵即逝。信息由于时间限制被压缩成一个个片段,文图声并茂的表述调动着受众的感官和情感。这种刺激性强、调动感官享乐、新鲜轻松的传播方式让人来不及思考,也没人费心进行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

二、娱乐业时代的影响

不可否认,电视的娱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的渠道。没有哪一种节目能像娱乐节目一样,可以如此彻底地摒弃观众的各种差异,在不同阶层的观众面前实现如此平等的沟通;也没有哪一种节目可以为范围广大的观众提供轻松忘我的休憩环境,让观众在紧张的社会节奏下进发会心的微笑。就像波兹曼所说,我们要反思和批判的并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一种“泛娱乐化”现象。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消解崇高、解构经典、恶搞历史、窥视明星。我们的政治、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被影视剧、综艺节目、八卦新闻所充斥。“读图”时代确实给我们一道道视觉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时间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如此丰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义的东西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电子媒介传达的讯息,却忘了思考或来不及思考。如此过度的娱乐让我们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下面几个例子是在我看这本书时想到的,虽然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但在看书过程中的这种联想,加深了我的体会和感受。

a.《新闻1+1》栏目近期播出的一期节目,报道了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多家门店关闭的消息,反映了在网络书店和电子化阅读的冲击下,我国民营书店堪忧的生存现状。习惯并享受着“读图”乐趣的我们,还有多少人愿意静静地读一本书,进行一次严肃的思考。

b.广电总局下发的“限娱令”,虽不敢说它对各大卫视盲目跟风、竞相制作娱乐节目的现状有多大的改善,但至少可以把它看做是在电视“泛娱乐化”趋势下的另一种声音。沉溺于内容和形式都不断丰富的娱乐节目中,我们缺少的或许正是一种批判思考。

c.《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北京市某著名学府一名中文教授在年终评教的学生打分中,出人意料地居于末位,而这位教授在全国业内向来以“治学严谨”著称。也许个案欠缺代表性和广泛性,但结合自己的体会,确实可以感到现在的课堂教学与以前大不相同。据说现在的大学教授上课如果不准备几个笑话,底下绝对没人肯听。在这个时代,乏味却认真的教师似乎无法得到关注,相反麻辣犀利的教师可以得到更多的喝彩。书中提到:“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对比如今新媒介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和所谓的“快乐学习法”,印刷文字显得沉闷枯燥,通过无声无图的阅读过程培养思维能力,这甚至成为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

d.《百家讲坛》制片人曾向记者透露,不少主讲人刚上节目都不合要求,经过培训后,他们逐渐悟出,在电视上讲课和在学校讲课完全不同,在电视上讲课就像说单口相声,三五分钟要抖个包袱,学术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有娱乐精神。本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让学术走向大众,学术才能更有活力。但问题是, 一些传统文化在所谓的“ 普及” 中早已面目全非,不少学者明星和娱乐明星一样,出入媒体机构,到处演讲、签名售书,有时甚至打着文化的幌子追名逐利,误导大众。

e.有人说80、90后是历史知识贫乏的一代,这话有点道理。现在我们了解历史,不再通过单调无味的教科书,而是通过电视上各类历史记录、历史题材电视剧。而电视中的历史,大部分仅仅作为戏说、作为娱乐而存在。正如特伦斯·莫兰所说:“在一个本身结构就是偏向图像和片段的媒介里,我们注定要丧失历史的视角。”历史事实是索然无味的,当下的刺激和体验却是趣味无穷的。

这本书出版的1985年,互联网还没有大行其道,作者还只视电视为洪水猛兽。但他所描述的有关娱乐的一切,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有了更为多样的表现、更加多彩的内容。我们似乎又向着娱乐至死的进程迈了一大步。如果不想让赫胥黎的预言成为现实,反思刻不容缓。

三、 娱乐业时代的反思

1、媒介素养教育

波兹曼在书中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方法是反对娱乐进入严肃的话语模式—— 例如新闻、政治、教育、宗教,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种是找到怎样看电视的方法—— 以娱乐反对娱乐,也就是创作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让我们认识到电视对公众话语的控制,但是这种方式仍然要依赖电视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突破。最后一个希望渺茫的方法是让我们的学校去解决这个难题。虽然希望渺茫,但我们仍然对此抱有希望。

他的这一方法让我想到了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在90年代以后逐渐被国内的学界接受。在《媒介素养引论》一书中,作者特意就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做了说明。她认为,大学生是媒介使用的一个特殊群体:与上一辈不同,他们是中国社会“电视陪伴成长”的第一代;与中小学生不同,这群人对于电视的亲近感以及唯我独尊的收视习惯在进入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后得到延续和释放。要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让他们用批判的眼观、四边的头脑来看待媒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立媒介教育学科、开设媒介素养的互动型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媒介批评课程、组织相关的学生社团或让学生自主管理校园媒体。由于时间有限,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认识。

2、受众主体性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江晓原说,就中国的情形而言,我们曾长期生活在短缺时代——物资短缺、资金短缺、信息也短缺。短缺时代的生活培养了一种贪得无厌的心态,这种心态在面对信息问题时就是忘情地、不顾一切地拥抱和讴歌所谓的“信息时代”。

的确,我们一直认为信息是好东西,我们狂热地搜索信息,泛滥地利用信息,兴奋地传递信息。我们从未对过信息过剩有所抱怨,从未对信息垃圾的包围感到不适,从未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模式提出质疑或批判。

其实,让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的根源并不是电视,也不是网络,更不是娱乐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既然如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应回归到创造媒介、利用媒介继而被媒介所左右的主体——受众身上。受众不应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依赖信息;受众在接触和处理媒介信息时,应主动用理性和智慧去选择信息,而不是为铺天盖地的信息所控制。

面对技术不断更新的媒介,面对全民娱乐、集体搞笑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拔掉各种电源插头,而是学会如何在高速运转的社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维护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参考文献:

书籍:

《媒介素养引论》 单晓红 浙江大学出版社

论文:

波兹曼“媒介即隐喻"理论的文化解读 张颖 吉首大学

以《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当今电视的娱乐化 吴斐 浙江大学

“娱"还是“愚”?——读《娱乐至死》 龙亚莉 湖北民族学

后记:

其实我很庆幸自己读了这本书,跟同龄人比起来,能够有机会对我们依赖的媒介环境有所反思,哪怕这种认识还不够深刻,但这样一种重新审视媒介的意识和角度,对当下沉醉在选秀、相亲、肥皂剧中的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深入了解这些内容,虽然感到有些理论理解起来不容易,很费脑细胞,但我相信有兴趣的支撑,我会坚持下去。

娱乐至死读后感(12)

娱乐至死

1.导读:我们的生活是一场电视秀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直是传播学和社会学中的经典之作。

本书出版于1985年,即美国的大众文化勃兴之时,电视代替阅读和书本,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娱乐代替了严肃阅读和思考,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精神食粮。

波兹曼敏锐地意识到电视这种新媒介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电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我们所有的生活都会通过电视这种媒介表现出来,美国大选通过电视进行辩论,体育竞赛通过电视直播,电视购物引导我们消费,宗教组织的传教士也可以成为电视明星,利用这种媒介宣传上帝的福音,就连书籍也只能通过电视的推荐才能畅销和大卖。

电视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时,娱乐就成为唯一的内容。将娱乐这种超意识形态推行到了极致,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呈现出的样子,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场电视秀。你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所有的细节和片断,都活在别人的观影快感里,你的生活是别人娱乐的对象,别人的生活也成为你的镜子。

有两种办法可以让我们的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他在《1984》中预言,文化将成为一个监狱,未来的世界我们没有书可以阅读,没有思想可以思考,没有任何娱乐可言,人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政治谎言之中,我们就在这种无趣而枯燥的世界中慢慢变老;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他在《美丽新世界》中预言,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醉生梦死的娱乐精神统治我们的精神世界,大量无用的信息填塞我们的大脑,我们疯狂地迷恋电视这种媒介所带来的各种娱乐,最终放弃任何严肃思考和阅读,在白痴式的被洗脑的空白世界里慢慢死去。

波兹曼总结说,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到底哪个更符合我们的现在?

2.娱乐为什么能改变世界

《娱乐至死》中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观点需要解释,这是波兹曼写作的理论根基。这个观点是继承自另一位传播学领域的专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麦克卢汉认为,了解任何一种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文化中使用的各种媒介。比如语言这种媒介就定义了人类,塑造了人类很多的文化内容;时钟的发明定义了时间;摄影的发明改变了绘画。

但在波兹曼看来,麦克卢汉的观点需要一点小的修正,他提出的观点是:媒介即隐喻。这个隐喻该怎么解释呢?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明确而具体的说明,而隐喻是一种隐蔽的、不知不觉的心理暗示。

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时,有时候书中的文字写下的是虚构的世界,但我们仍然觉得是真实的。有时候我们通过一本书了解历史、政治和我们无法亲身体验到的世界,而忘记了自己在阅读一本书。

当我们看手腕上的手表,就可以知道时间,但那其实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字而已。这是人类发明的符号代替了时间,而真正的时间是体验到日出日落和季节更替,亲人的衰老和逝去。

我们看以前拍摄的照片,想起过去美好的时光,想到照片中的某个去世的朋友,照片并不能让朋友复活,让过去回来,只是一种情绪和感觉,但在那一刻,我们忘记了照片的存在,只觉得朋友一直还在,过去一直还在。

这就是波兹曼的观点,随着各种媒介和交流工具的发明,物质的世界似乎越来越小,我们接触现实世界的面也越来越狭窄,人们没有直面周围的世界,而是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不借用任何交流工具,不利用媒介,我们似乎无法看见和了解任何东西。语言、书籍、照片、电视、互联网、手机,这些媒介利用不知不觉的隐喻,定义和改变了我们的现实和世界。

把这个观点进行延伸,把诸如文字或钟表这样的技艺引入文化,不仅仅是人类对时间约束力的延伸,而且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当然,也是文化内容的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波兹曼要把媒介称作“隐喻”的道理。

人们发明的各种媒介和工具绝非是人类自身能力的延伸,我们创造出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自身的意义,最终会反过来重新定义、同化人类,就如同很多科幻电影中展示出的,人类的发明控制了人类的身体和大脑,让它成为毁灭世界的噩梦。

电视也一样,不过不是通过残忍的杀戮,而是通过娱乐这种最喜闻乐见,最不设防的方式。

3.阅读与辩论引领娱乐的时代

《娱乐至死》的主题是关于电视如何改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的。但是波兹曼在陈述电视这项媒介工具发明之前,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来讲印刷术统治时期。

他为什么要这样讲?

历史上一个很好的事例。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还不是美国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与另外一位政治辩论家,美国民主党领袖斯蒂芬·道格拉斯进行了七场名垂历史的辩论赛。这些辩论赛基本都是直接面对公众进行的脱稿演讲,每个人花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陈述,然后另外一个人再花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反驳,有时候因为时间过晚,辩论者就让观众先回家吃饭,然后再回来继续听他们辩论。

现在想起来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没有一个人会花费七八个小时听别人的演讲,还能听得津津有味。无论对于演讲者,还是听众,这样长时间的辩论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但现如今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在历史上却是司空见惯,辩论者不但能够口头演绎自己的辩题,吸引大量的听众,而那些听众也能理解这样一种演讲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很难将这种严肃的辩论看成一种娱乐,但实际上,当时的人们确实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阅读基本是最主流的娱乐消遣方式,观看这种政治辩论其实是阅读的一种延伸。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印刷品几乎是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消遣。那时没有电影可看,没有广播可听,没有图片展可参观,也没有唱片可放,更没有电视可看。公众事务是通过印刷品来组织和表达的,并且这种形式日益成为所有话语的模式、象征和衡量标准。印刷文字,特别是说明文的线性结构的影响,四处可以感受到。例如,它影响着人们的说话方式。这种严肃的政治辩论就是最好的体现,法国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观察到,美国人不会交谈,但他们会讨论,而且他们的话往往会变成论文,他们像在会议上发言一样和你讲话。这种奇怪的现象与其说是美国人固执的一种反映,倒不如说是他们根据印刷文字的结构进行谈话的一种模式。

印刷术赋予智力一个新的定义,这个定义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两个世纪以来,美国人用白纸黑字来表明态度、表达思想、制定法律、销售商品、创造文学和宣扬宗教。这一切都是通过印刷术实现的,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形式,美国才得以跻身世界优秀文明之林。

对于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那个时期,波兹曼给了它一个名称,叫“阐释年代”。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电报、摄影、电视等新媒介的发明,“阐释年代”开始逐渐逝去,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早期迹象已经显现。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4.为什么我们知道的信息越多,理解的反而越少

在电报时代之前,我们获得信息,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能够控制他们生活中突发事件的感觉。人们了解的信息具有影响行动的价值。但在电报创造的信息世界里,人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因为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新闻存在的语境。所有的一切都事关每个人。我们第一次得到了不能回答我们任何问题的信息,而且对于这些信息,我们也不必做出任何回答。

在印刷术统治的时代,写书是作者试图使思想永恒并以此为人类对话做出贡献的一种努力。所以,无论什么地方的文明人都会视焚书为反文化的罪恶的行为。但电报却要求我们烧毁它。电报如果被赋予永恒、持续或连贯的特征,就会失去其价值。电报只适合传播转瞬即逝的信息,因为会有更多更新的信息很快取代它们。这些信息后浪推前浪地进出于人们的意识,不需要也不容你稍加思索。

很简单,对于中东问题,我们能采取什么行动呢?对于报道的犯罪活动,通货膨胀,失业问题,经济危机,我们能采取什么行动呢?我们只是不停地观看,直到这些新闻变成旧闻,然后遗忘。我们的大脑变成了一个不断接受讯息的容器,不断有新的信息发送过来,不断有旧的信息过滤出去,就好像整个世界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我们脑海里的世界比外面的世界更加真实可靠。

电报引入的这种公众对话形式有着鲜明的特征:其语言是新闻标题的语言——耸人听闻、结构零散、没有特别的目标受众。新闻的形式类似口号,容易被记住,也容易被忘记。新闻的语言是完全不连贯的,一个消息和它前面或后面的另一则消息毫无关系。每个“标题”都是独立存在的。新闻的受众必须自己找出其中的含义,发布新闻的人没有义务这样做。久而久之,经电报描绘过的世界开始变得无法控制,甚至无法解释了。报纸上一行行有序而连贯的文字渐渐失去了帮助我们获得知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了解”事实开始有了新的意义,因为“了解”并不意味着人们能够“理解”事实的言下之意、背景知识和与其他事实的关联。电报式的话语不允许人们进行历史的回顾,也不鼓励深入分析。对于电报来说,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

源于电报和摄影术的一个更重要的产物也许是伪语境。伪语境为“那些彼此没有关联的事实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娱乐。试想一下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没有任何意义情节的拼凑和乱炖,引发的结果是我们的笑声。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但伪语境所能提供的不是行动,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变化。这种信息剩下的唯一用处和我们的生活也没有真正的联系。当然,这唯一的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伪语境是丧失活力之后的文化的最后避难所。

5.电视需要表演的艺术,思考并不存在

从电报到摄影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因为它们的存在并未从根本上占领我们的生活。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们生活中还有各种报纸、杂志、书籍,文学阅读依然是文化生活中绝对的主流。

波兹曼列举了二十世纪初语言和文学的辉煌时代里,福克纳、菲茨杰拉德、斯坦贝克和海明威等一众天才作家新作不断,在各种报纸和杂志上散发出震撼人心的魅力,愉悦着人们的耳朵和眼睛。这个时候电报和摄影的存在只是多种媒介的一部分,用波兹曼的话说,1858年照片和电报的发明结束了理性王国的时代,但这样的结果却是一直到20世纪才明显表现出来的,因为电视出现了,从而结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

电视出现之前,我们每个人也都会筑起自己的私人空间和空中楼阁,但这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我们还有许多比这种娱乐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需要处理。但是电视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之后,这一状况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电视成了我们生活的中心,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吃饭的时候也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除了上班时间,下班之后回到家同样是打开电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伴随着电视入眠的。

电视变成了我们生活的指挥中心,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最关键的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根本找不到一个起点。电视图像和内容成了我们了解世界发生什么的重要渠道——在网络还没有发展和勃兴的时代里,在波兹曼写下这本著作的年代里,事实就是这样。

电视是我们文化中存在的、了解文化的最主要的方式。电视中表现的世界便成了这个世界应该如何存在的模型。娱乐不仅仅在电视上成为所有话语的象征,在电视下,这种象征仍然统治着一切。就像印刷术曾经控制政治、宗教、商业、教育、法律和其他重要社会事务的运行方式一样,现在电视决定着一切。在法庭、教室、手术室、会议室和教堂里,甚至在飞机上,人们不再彼此交谈,他们彼此娱乐。他们不交流思想,而是交流图像。他们争论问题不是靠观点取胜,而是靠中看的外表、名人效应和电视广告。

在电视中,所有的东西只能以一种方式表现出来,那就是娱乐。任何严肃的问题经过电视的播出都会被消解,变成娱乐的谈资。

政治家的辩论变成了段子手的表演,里根总统讲的笑话成了人们投选票的重要原因。

传播宗教要用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吸引教徒。

讲述大屠杀的纪录片,被接下来放映的喜剧消解掉严肃的意义。

新闻节目是一种娱乐形式,而不是为了教育、反思或净化灵魂。有的新闻不管看上去多严重,它后面紧跟着播放的一系列广告就会在瞬间消解它的重要性,甚至让它显得稀松平常。

这是新闻节目结构的一个关键,它有力地反驳了电视新闻是一种严肃的公众话语形式的言论。思考在电视中已经不复存在,电视最大的长处是它让具体的形象进入我们的心里,而不是让抽象的概念留在我们的脑海里。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

6.电视的娱乐蒙蔽了生活的真相

在波兹曼看来,电视为真实性提供了一种新的定义:讲述者的可信度决定了事件的真实性。这里的“可信度”指的并不是讲述者曾经发表过的言论是否经得起事实的检验,它只是指演员或者报道者表现出来的真诚、真实或吸引力。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仅限于真理如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得到体现。如果在电视上,可信度代替了事实而成为检验是否可信的决定性因素的话,那么我们的政治领导人就不必关心事实真相,而只要努力让自己的表演达到观众的要求,博得观众的同情就可以了。

从电视重塑我们的现实世界开始,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已经无法辨别。通过电视了解到的信息并不意味着是错误的信息,而是意味着使人产生误解的信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这些信息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其实却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

这并不是说电视新闻在故意蒙蔽,只是,当新闻被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时,它就不可避免地起到了蒙蔽作用。因为电视新闻节目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还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成知识,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世界已经充满了迷雾,我们再也看不清楚。

波兹曼并未活到网络和智能手机代替电视成为新的媒介的那一天。这是另外一种话语形式,比之电视的娱乐性进行得更为彻底,对信息的推送更为疯狂,信息的密集程度已经超越了我们瞬间翻页、刷屏、观看、思考的程度。我们的眼睛和手指停不下来,一旦停下来,就再也跟不上信息的速度,我们害怕被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抛弃了。我们没法思考,没法喘息,没法交流。

与电视时代不同,网络时代里,信息的自我生长和传播程度已经让人类成为信息的奴仆,主动选择信息已经成为不可能,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丧失基本的分辨和选择能力。

7.总结: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借用英国社会学家奇格蒙·鲍曼的说法,这是一个“液态现代世界”,这个术语是对现代高速运转、从不停歇、目不暇接的生活的高度概括。液态的生活即是流动的生活,这是一种生活在永不确定的环境中,缺乏稳定性的生活状态。流动的生活暗示了一种观念:表层即是意义的全部。你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追寻生活之下蕴含了什么。这个世界中的一切都是变动不居的,包括我们追随的时尚与我们关注的对象。这种生活处处弥漫着一种挥之不去的焦虑与恐惧,我们害怕措手不及,害怕跟不上潮流,害怕被别人抛在后面,害怕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流动的生活,流动的是无数的恐惧,这是鲍曼对流动的现代性最为精准的体验,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延伸阅读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

麦克卢汉是西方传播学的巨匠,本书是他的成名作。自1964年问世后,在全世界引发的震动至今仍有余韵。麦克卢汉在书中提到的几种观点,还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地球已经成为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媒介即讯息,以及本书的核心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比如电子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衣服是肌肤的延伸,住房是体温调节机制的延伸,自行车和汽车是腿脚的延伸。每种媒介都可以在人身上找到对应的延伸。

原书信息

书名:娱乐至死

作者:[美]月

ISBN:9787508648286

解读版作者:思郁

娱乐至死读后感(13)

《娱乐至死》读后感

  作者简介
  尼尔・波兹曼(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2003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2003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
  推荐理由
  老实说,这不是一本好看的书,而且无法被拍成影视作品或呈现在其他载体上,它做不到娱乐至死。但正如周国平等人言,这是一篇檄文,是一把刀,是一本控诉书,会带领我们进入更深的思考。
  它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而我们现在正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书中内容与我们息息相关。
  后人对它评价非常高,他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阅读感悟
  常常听人说,现在从电视和网络上就能获取很多知识,事实确实如此。但正如书中所言,我们从这当中所获得的知识包含了太多的娱乐性。电视节目需要收视率,需要盈利,没有收视率,绝大部分的节目都办不下去。换言之,娱乐性是电视节目生存的必要手段。为了达到娱乐性,电视上呈现的节目效果,大多是剪辑后的成果。在这个前提下,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我们从中获取的知识,看到的画面,是片面的,仅仅是碎片。比如对名著的翻拍,要做到完全尊重历史、还原作品,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认为,要获取实在、完整的知识,还是要多看书。就像公司这次青年读书会活动,就是要帮助青年开拓视野、实践历练、知行合一,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娱乐至死读后感(14)

娱乐业时代的反思

——读《娱乐至死》有感

   

   久闻这本书的大名,不少文章和评论专栏都引用了这本书的观点,作为其批判当今电视娱乐、综艺节目的的理论依据。那时就觉得这会是本让人思考、发人深省的书。这学期,终于借着这个机会阅读了这部书和相关资料。它的确是一本值得读的书,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在此,我想从以下 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认识和思考。

   

娱乐业时代的到来

1、作者观点:电视把一切都变成了娱乐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文版的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画中一家四口,父母和两个孩子围坐在电视机前,本该是一个愉悦温馨的画面,但画中的四个人都没有头颅,只看得到躯干。这略带诡异的画面,配合着“娱乐至死”的标题,似乎已经体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电视将人们变成了一个空壳,没有了思想,丧失了判断,麻木不仁,任人摆布。为阐明这一观点,作者在书中用了四章的篇幅,分别对新闻、宗教、政治、教育四大电视内容进行了分析。

   电视新闻本该是严肃的,然而在这类关于“真实”的美丽帷幕背后,却浮现着娱乐粗俗而狰狞的面目。我们从电视新闻报道的“好……现在”中,只能看到零散杂乱的新闻,再残忍的谋杀、再严重的政治错误、再悲惨的事件,被紧跟在后面的广告瞬间消解了它的重要性,让人感觉这不是真实的事件。电视提供的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隐藏在其中的是以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为特点的反交流理论。

   通过电视传播的宗教带有明显的现世主义倾向。以前的宗教都努力通过艺术、音乐、神像和令人敬畏的仪式来吸引人们,通过赋予事物魔力来让我们获得神性。但电视里的宗教节目通过舞台的搭建、名人的捧场、市场的推广来吸引观众,获得商业利益。扎根其中的娱乐性实际上让我们离神越来越远。

   电视广告是现代政治观点表达的重要工具,它已成为政治话语最本质的象征。在政治竞选中,政治家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作为娱乐素材推出,塑造一个观众期待的政治形象似乎比他想要表达的政治内容更为重要。

   建立在快速变化的电子图像上的教育似乎变得轻松而愉快。观看教育节目不需要具备其他知识、不需要有记忆,学习和运用的东西不需要阐释,任何信息、故事、观点都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现。对电视来说,教育节目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作者援引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向我们证实:人类已从印刷业时代步入到娱乐业时代,电视具有娱乐性无可厚非,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2、写作背景:1980后的美国社会转型

   作者提出的观点与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娱乐化趋势密切相关。

   从社会思潮来看,传统的价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颠覆。以“节俭”、“勤奋”、“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规范逐渐被以享受和身体感官的满足为核心的享乐文化所取代。整个社会开始注重自我个性发展、“感性解放”,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娱乐精神,西方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受到愈来愈多人的欢迎,追随商品交换法则的文化工业,让受众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情趣之中。

   从传媒体制来看,美国主流传播媒体的运作方式都是商业化的,营运的根本目的是赚取利润。而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玛罗理·沃伯认为,“越不用花脑筋、越刺激的内容,越容易为观众接受和欣赏,这几乎是收视行为的一项铁律。”因此,为获得收视率,赢得广告客户的青睐,媒体在内容选择、内容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媚俗取宠倾向。

   总的来说,1980年代后美国社会开始转型,美国民众变得更加现实,更加浮躁,比起印刷机统治下提供的深奥信息,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电视时代提供的肤浅而有趣味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作《娱乐至死》来批评电视媒介对于人整体生活方式和社会总体存在方式的负面影响。

3、电视“泛娱乐化”成因:媒介即隐喻

   作者认为,电视与娱乐有着天然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由电视媒介自身特性所决定的。

   在接受和继承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对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提出了“媒介即隐喻”这一观点。作者在书中写到:“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在他看来,技术和人的关系绝不是机械意义上的工具和使用者的关系那么简单,“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媒介能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加工现实世界,对我们的文化产生无形的、有效的影响,最终变成整个社会文化精神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每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而不同的传播形式又会规范乃至决定话语的内容。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知道,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不同的媒介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当媒介形式发生改变,公众话语乃至整个文化的内容和意义都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及对世界的认识也随之改变。

   在印刷术发明后的漫长历史中.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人们主要通过书籍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电报产生了大量及时传播的信息,摄影术使图像取代文字成为媒介。电视的出现,更是两者的完美结合。人类因此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读文时代”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

   电视的到来,带来了海量的信息、成千上万的图片、铺天盖地的广告,,斑斓夺目而稍纵即逝。信息由于时间限制被压缩成一个个片段,文图声并茂的表述调动着受众的感官和情感。这种刺激性强、调动感官享乐、新鲜轻松的传播方式让人来不及思考,也没人费心进行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

二、娱乐业时代的影响

   不可否认,电视的娱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的渠道。没有哪一种节目能像娱乐节目一样,可以如此彻底地摒弃观众的各种差异,在不同阶层的观众面前实现如此平等的沟通;也没有哪一种节目可以为范围广大的观众提供轻松忘我的休憩环境,让观众在紧张的社会节奏下进发会心的微笑。就像波兹曼所说,我们要反思和批判的并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一种“泛娱乐化”现象。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消解崇高、解构经典、恶搞历史、窥视明星。我们的政治、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被影视剧、综艺节目、八卦新闻所充斥。“读图”时代确实给我们一道道视觉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时间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如此丰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义的东西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电子媒介传达的讯息,却忘了思考或来不及思考。如此过度的娱乐让我们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下面几个例子是在我看这本书时想到的,虽然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但在看书过程中的这种联想,加深了我的体会和感受。

  a.《新闻1+1》栏目近期播出的一期节目,报道了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多家门店关闭的消息,反映了在网络书店和电子化阅读的冲击下,我国民营书店堪忧的生存现状。习惯并享受着“读图”乐趣的我们,还有多少人愿意静静地读一本书,进行一次严肃的思考。

b.广电总局下发的“限娱令”,虽不敢说它对各大卫视盲目跟风、竞相制作娱乐节目的现状有多大的改善,但至少可以把它看做是在电视“泛娱乐化”趋势下的另一种声音。沉溺于内容和形式都不断丰富的娱乐节目中,我们缺少的或许正是一种批判思考。

c.《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北京市某著名学府一名中文教授在年终评教的学生打分中,出人意料地居于末位,而这位教授在全国业内向来以“治学严谨”著称。也许个案欠缺代表性和广泛性,但结合自己的体会,确实可以感到现在的课堂教学与以前大不相同。据说现在的大学教授上课如果不准备几个笑话,底下绝对没人肯听。在这个时代,乏味却认真的教师似乎无法得到关注,相反麻辣犀利的教师可以得到更多的喝彩。书中提到:“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对比如今新媒介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和所谓的“快乐学习法”,印刷文字显得沉闷枯燥,通过无声无图的阅读过程培养思维能力,这甚至成为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

d.《百家讲坛》制片人曾向记者透露,不少主讲人刚上节目都不合要求,经过培训后,他们逐渐悟出,在电视上讲课和在学校讲课完全不同,在电视上讲课就像说单口相声,三五分钟要抖个包袱,学术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有娱乐精神。本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让学术走向大众,学术才能更有活力。但问题是, 一些传统文化在所谓的“ 普及” 中早已面目全非,不少学者明星和娱乐明星一样,出入媒体机构,到处演讲、签名售书,有时甚至打着文化的幌子追名逐利,误导大众。

e.有人说80、90后是历史知识贫乏的一代,这话有点道理。现在我们了解历史,不再通过单调无味的教科书,而是通过电视上各类历史记录、历史题材电视剧。而电视中的历史,大部分仅仅作为戏说、作为娱乐而存在。正如特伦斯·莫兰所说:“在一个本身结构就是偏向图像和片段的媒介里,我们注定要丧失历史的视角。”历史事实是索然无味的,当下的刺激和体验却是趣味无穷的。

   这本书出版的1985年,互联网还没有大行其道,作者还只视电视为洪水猛兽。但他所描述的有关娱乐的一切,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有了更为多样的表现、更加多彩的内容。我们似乎又向着娱乐至死的进程迈了一大步。如果不想让赫胥黎的预言成为现实,反思刻不容缓。

娱乐业时代的反思

   1、媒介素养教育

   波兹曼在书中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方法是反对娱乐进入严肃的话语模式—— 例如新闻、政治、教育、宗教,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种是找到怎样看电视的方法—— 以娱乐反对娱乐,也就是创作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让我们认识到电视对公众话语的控制,但是这种方式仍然要依赖电视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突破。最后一个希望渺茫的方法是让我们的学校去解决这个难题。虽然希望渺茫,但我们仍然对此抱有希望。

   他的这一方法让我想到了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在90年代以后逐渐被国内的学界接受。在《媒介素养引论》一书中,作者特意就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做了说明。她认为,大学生是媒介使用的一个特殊群体:与上一辈不同,他们是中国社会“电视陪伴成长”的第一代;与中小学生不同,这群人对于电视的亲近感以及唯我独尊的收视习惯在进入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后得到延续和释放。要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让他们用批判的眼观、四边的头脑来看待媒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立媒介教育学科、开设媒介素养的互动型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媒介批评课程、组织相关的学生社团或让学生自主管理校园媒体。由于时间有限,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认识。

   2、受众主体性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江晓原说,就中国的情形而言,我们曾长期生活在短缺时代——物资短缺、资金短缺、信息也短缺。短缺时代的生活培养了一种贪得无厌的心态,这种心态在面对信息问题时就是忘情地、不顾一切地拥抱和讴歌所谓的“信息时代”。

   的确,我们一直认为信息是好东西,我们狂热地搜索信息,泛滥地利用信息,兴奋地传递信息。我们从未对过信息过剩有所抱怨,从未对信息垃圾的包围感到不适,从未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模式提出质疑或批判。

   其实,让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的根源并不是电视,也不是网络,更不是娱乐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既然如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应回归到创造媒介、利用媒介继而被媒介所左右的主体——受众身上。受众不应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依赖信息;受众在接触和处理媒介信息时,应主动用理性和智慧去选择信息,而不是为铺天盖地的信息所控制。

   面对技术不断更新的媒介,面对全民娱乐、集体搞笑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拔掉各种电源插头,而是学会如何在高速运转的社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维护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参考文献:

书籍:

 《媒介素养引论》 单晓红 浙江大学出版社

论文:

波兹曼“媒介即隐喻"理论的文化解读 张颖 吉首大学

以《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当今电视的娱乐化 吴斐 浙江大学

“娱"还是“愚”?——读《娱乐至死》 龙亚莉 湖北民族学

后记:

   其实我很庆幸自己读了这本书,跟同龄人比起来,能够有机会对我们依赖的媒介环境有所反思,哪怕这种认识还不够深刻,但这样一种重新审视媒介的意识和角度,对当下沉醉在选秀、相亲、肥皂剧中的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深入了解这些内容,虽然感到有些理论理解起来不容易,很费脑细胞,但我相信有兴趣的支撑,我会坚持下去。

《娱乐至死》读后感

发达国家所谓的发展,就是想方设法让人类的懒惰变得更加理所当然;发展中国家所谓的发展,就是不断向发达国家现状靠拢。正因此,有些情况难以避免地发生了,在笔者周遭,在《娱乐至死》这本书发行的27年后。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具有一般人少有的前瞻性,虽然伟人们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奥尔德斯·赫胥黎之伟大,在于他准确无误的描述了80年后的世界,虽然这并不是他所乐见的。他担心未来世界里,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担心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担心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而作者尼尔·波兹曼担心的是赫胥黎的预言成为现实。笔者只能悲叹:我们已经很不幸的处在这样的世界里。

   何时起,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最初并不是如此习惯地将信息不假思索挪为己用,只是媒体已经渗透到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甚至已经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所以信息也成了面包机制造的面包,立等可取。一开始每个人都是独立思考的个体,当这些个体发现通过媒介传递的信息与自己所想不谋而合,便自然而然地将之采纳,久而久之产生依赖且日趋严重,最终那些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长久闲置的刀具,再锋利的刀刃也不可逆转地成为一碰就碎的铁锈。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把自己的一次竞选失败归罪于化妆师的蓄意破坏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这是否意味着能够改变国家命运的政坛已经渐渐成为秀场?所谓能力,所谓光荣事迹远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具有决定性,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的电视机,竟然让使用它的我们成了不折不扣的外貌协会会员,美其名曰:这是对美的追求,其实不过是在掩盖人类日渐浮华日益肤浅的可悲现状。

   媒介的确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我们却可笑地被垫脚石绊倒,栽了个大跟头。“在芒福德的著作《技艺与文明》中,他向我们展示了从14世纪开始,钟表是怎样使人变成遵守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现在被拘役于时间的人。”由此可见,媒介这种传递信息符号的中介物以其自身的规律及特点反作用于整个传播过程,若使用得当,则可以提高传播效果,若使用不当,反而会制约传播意图。而现在,比起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很多人更关注媒介这个物体本身。说到底,还是外貌协会会员身份作祟,就拿引文的钟表来说,当代表示时间的载体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钟表之类,但钟表依然是炙手可热的产品,尤其是瑞士出产的如劳力士、Ω、浪琴等世界知名品牌。这些价格不菲的手表之所以畅销无非是由于存在于当代的一种可笑认知——手表代表的是身份。大概就像麦克卢汉说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旦出现,这种媒介本身,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具体内容,就会给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我一直十分欣赏辩论这种表达自我思想的方式,辩论过程中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不断冲撞的思想火花,对立观点间的冲突越激烈,辩论者越是思如泉涌,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无法自拔地陷入辩论赛的魅力中。这大概就是听众能坚持听完林肯和道格拉斯长达七小时辩论的原因吧。作家韩寒在《像少年啦飞驰》中这样写辩论赛:“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因为辩论这个东西实在是愚蠢至极。每队各派一桌麻将的人数,然后就一个实际已经知道的问题,准备好正反两种辩词,到达自己可以驳倒自己的境界以后,和另外一桌麻将喋喋不休地念资料……”粗俗却写实,现在的辩论赛虽不至此,但拿着准备好的资料照本宣科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互联网普及之后,网民人数直线上升,截止至2011年底,已经达到近6亿,人们通过互联网这种媒介发表个人言论,而言论之泛滥甚至到了考虑采取网络实名制的地步。相比辩论赛面对面小范围的形式,人们更热衷囿于角落尽说天下纷纭。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互联网这种多媒体传播工具的致命吸引力。此媒介具有较强时效性且兼具时间性与空间性,俨然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如此一来,人们非但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见所闻也随着科技发展,被各种二维、三维图像、声音替代。笔者妄自预言,人类这种动物的前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指,将在未来几百几千年之后,退化成两根。

   “躲躲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小时候电视节目给我的印象并不像作者描述的那样,记忆最深处留存的依然是童年时代看过的经典,有动画片也有电视剧,还有孩提时代的那份纯真和欢乐。上海电视台与1958年10月1日开播,多年以来伴随上海人民见证了电视的发展史。在当时还是学龄前儿童的我的记忆里,电视机只有2个频道,白玉兰频道和33频道,也就是如今的上海电视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尤其是由红日和海鸥组成的上海东方电视台台标,简直就是动画片的代名词。动画片市场在中国,可以说是贫瘠的,不谈如今泛滥成灾又没有营养的“喜羊羊系列”,当年那些所谓的优秀动画,不仅产量少,画风更是单一,最可悲的是,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出产的动画在我看来,竟没有任何一部能与曾经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镜花缘》、《自古英雄出少年》等媲美。好在当时上海电视台引进很多优秀日本动画以及欧美动画,让80、90后这批独生的孩子们,有了一个充实愉快的童年。

   我很庆幸,在那些最需要用娱乐作为消遣的成长期,电视给了我最大的满足。小学升初中时期,电视剧风潮席卷中国大陆,《还珠格格》引得万人空巷,准时守在电视机前,女演员皆是清丽脱俗,男演员个个英俊挺拔,也许是因为当时这些都属于新奇事物,而新奇事物往往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追捧。

   如今的电视圈不知为何如此低迷,虽然俊男美女层出不穷,剧本却了无心意,而演员往往只是美在外在,演技之类不敢恭维。打开电视,充斥着重播的民国剧,大同小异的谍战剧,令人汗颜的国产动画,也许就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电视机从一种媒体变成了装饰品,那些一家人围着电视机说说笑笑共度美好夜晚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而对电视产业的再度辉煌也看似遥遥无期。

   社会制度和国情因素影响了传播体制,传播体制制约了传播者的行为。的确也是有这样的原因,毕竟2006年9月1日开始,国家规定黄金时段17:00至20:00不准播放国外动画片,而2011年7月也颁布了“限娱令”。霎时间,一片怨声载道。国家出台再多文件,不过是限制了节目播放时间及频率,真正影响节目内容的,是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他们被称为“把关人”,他们的行为被称为“把关”。而在笔者个人看来,当今电视行业的“把关”,与其说没有做好,不如说不知该如何做。尼尔·波兹曼说他们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而笔者却觉得我们活在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所有电视节目都是打着娱乐大众的旗号,做着商业勾当。《相约星期六》是上海东方电视台的老节目了,开办13年,共有六千人“有情牵手”,促成两百多个家庭。美好的姻缘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却不想相亲节目有一天也变成商业炒作的工具。最著名的莫过于《非诚勿扰》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专心看着台上嘉宾演绎悲欢离合,却不知散场之后那些甜蜜情侣竟成陌生男女擦肩而过。这就是中国的综艺节目,这就是投入大量金钱和资源大力扶植的电视产业。

   丹尼斯·麦奎尔说:“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加以解释。”那些庸俗的电视节目之所以仍然拥有一定收视率,除了有人真的喜欢其内容之外,也有一部分人将之作为生活的笑料。传播者为追求收视率,一再挑战受众的道德底线,终将失去受众的拥护,届时若还是没有优秀的传播内容接替,那么电视行业也将濒临消亡。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不要让媒介控制我们的思想,不要变成被动接受的木偶娃娃,纵然媒介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人类也不能因此而娱乐至死,那样的人生毫无意义,那样的未来也将注定体制不前,甚至逐渐倒退。

什么是微信?

  对于微信,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也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微信在不到11个月的时间内用户猛增至5000万,又在不到4个月时间内,也就是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户数超过1亿。

  微信推荐使用手机号注册,并支持100余个国家的手机号。微信可以通过QQ号直接登录注册或者通过邮箱帐号注册。第一次使用QQ号登陆时,微信会要求设置微信号和昵称。微信号是用户在微信中的唯一识别号,(比如:hsxmzo)必须大于或等于六位,注册成功后不可更改;昵称是微信号的别名(比如:婚纱小妙招),允许多次更改。微信中有单独设置的头像,可以在登陆后从设置菜单内修改。

  微信支持智能手机中iOS、Android、Windows phone和塞班平台。

  具体特点如下:

  1、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

  2、支持多人群聊(最高20人)

  3、支持查看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LBS功能)

  4、支持腾讯微博、QQ邮箱、漂流瓶、语音记事本、QQ同步助手等插件功能

什么是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twitter。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1年10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世界第一大国。随着微博在网民中的日益火热,与之相关的词汇如“婚纱小妙招”也迅速走红网络,微博效应正在逐渐形成。

什么是二维码?

二维码(图一,图二) ,又称二维条码,二维条形码最早发明于日本,它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

图一 图二

微信和微博有什么区别?

有的人说  

微信和微博最大的区别在于精准两个字。微博是有微博主发一条微博,然后粉丝就可以通过看自己的微博主页就能看到微博主发的内容了,但是现在一般人关注的人太多,所以能看到微博主发的微博就是随机的。而微信就不同了,微信公众平台帐号发一条群发消息,所有关注的人都会收到这条消息。想象一下吧,如果你走在路上,正在寻找吃饭的地方,微信突然弹出消息说,附近某某馆子有优惠券、可以打折,你是会高兴还是会反感?再想象一下,如果你关注某个服装品牌,微信突然弹出消息说,哥们,你附近的某专卖店3折大甩卖,你会不会觉得很实用?

  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很多人会问,微信用户会超过新浪微博用户吗?现在只能说,微信的前景十分客观。因为你可以没有微博,但你肯定有QQ号。根据双方的数据,截止6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达到3.68亿,而目前,腾讯QQ账户数7.84亿,同时,截止到2012年3月,微信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1亿,根据推测,到2012年底,微信将达到2亿的用户数,最终将超过QQ的用户数。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这种说法有点夸大,但仍然有一定代表性。在新浪微博中,僵尸粉丝和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还有的人说

  【微信、微博的关系】

  强关系

  微博里的强关系大多是因为内容,事件,利益而保持

  微信里的强关系大多是因为沉淀,互动,交往而保持

  微博里的强关系解除简单,单方行动即可,并且关系链的深度影响较小。

  微信里的强关系解除复杂,单方解除后因为相关关系链并不会解除。

  微博里的强关系维护成本较低。

  微信里的强关系维护成本较高。

  微博里的强关系一定每天发生着相互的故事。每月若无互动,任何一方都可能被清理。

  微信里的强关系可能每月只用一次,或是更长时间。天天沟通的反而是新关系,不是强关系。

  弱关系

  微博里的弱关系是单向性的。

  微信里的弱关系是双向性的。

  微博里的弱关系解除后还有可能受到传播。

  微信里的弱关系解除后一般不再有传播。

  微博里的弱关系维持成本较高。一日不微,落粉三千。

  微信里的弱关系维持成本较低。一月不信,关注依然。

  微博关系是基于过去的,你的关注一定是他过去做了什么。

  微信关系是基于未来的,你的保留一定是希望未来发生什么。

  【微信、微博的传播】

  微博对有价值的信息的传播会被再加工并会被主动传播。不受制于关系的强弱。

  微信对有价值的信息,传播者会从强关系到弱关系的顺序传播。越有价值的信息自会被传播者传播的

  范围会更小。

  微博对有传播性特征的信息,无论强弱关系,传播者都积极主动并快速传播,甚至会推动传播或是挖 互

  掘信源继续传播并会有新关系的形成。

  微信对有传播性特征的信息,会首先传播到强关系,然后再分享到弱关系。因为只能加工而无法挖掘

  信源会去到最有需要的强关系那里,并去到最有可能知道信源的真实性的关系中互动以寻找答案。

  微博的传播图是放射状的。

  微信的传播图是圆圈加点线状的。

  微博的有效传播量与传播范围,与传播者的意愿度不相关。

  微信的有效传播量与传播范围,与传播者的意愿度相关。

  微博上有争议的和不确定的内容信息,会在质疑中继续传播。

  微信上有争议的和不确定的内容,会被中止传播。

  【微博微信的承载】

  微博(新浪)承载着各种信源的发源地和接收地。流量走势较平稳。

  微信承载着海里的客户的自有和自加工信源的流动性。而流量走势是不稳定的。

  微博去过去式的信息查询调阅数据要求度较高。对短期数据的调用量较低。

  微信对过去式的信息查阅调用度较低,对短期数据的调用量较高。

  【微博微信的商业化】

  微博的商业化是慢节奏,快反应。

  微信的商业化是快节奏,慢反应。

  微博更适合做感知销售

  微信更适合做流程销售

  微博更适合做事件营销

  微信更适合做理性营销

  微博更适合于策划营销

  微信更适合于互动营销

  微博的商业化在流量化之后。

  微信的商业化在流量化之前。

  微博的时间线不代表诚信,单个事件和内容代表诚信。

  微信的时间线代表诚信,单个事件和内容不代表诚信。

  微博的支付适合用第三方。

  微信的支付适合用第一人称。

  微博最大的功能是用来说话的。

  微信最大的功能是用来办事的。

  【微博,微信上的“呈现”】

  微博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和场景,他更象一面镜子。

  微信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和生活,他更象一部现实剧的电影。

  微博在告诉你,现在正在发生什么?

  微信在告诉你,现在正在做什么?

  微博的ID有主题思想,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微信的ID有主题内容,它在做什么样的事。

  微博的ID有继承价值,虚拟ID是有价的。

  微信的ID无继承价值,价值因使用而存在。

  微博的ID可以买卖

  微信的ID不可以买卖。

  【微博和微信包含与包含于的关系】

  微博把人们吸引到手机上,

  微信把手机转移到微信里。

  微博改变了世界,

  微信并不想改变微博,

  但他却改变了用微博的人,

  而这些继续用微博的人,

  正在改变微信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属性:手机党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玩客

  他们还有一个外号叫:低头一族

  备注:以上判断和演绎不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帐号和企业官方微博

别让形式左右了实质

——《娱乐至死》读后感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了一本《娱乐至死》的书。这是一卷了不起的精神财富,对于处于信息爆炸年代,并被极大的信息量冲击的头昏脑胀的我们意义至深。

   这本书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进行了探讨。当时,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据此,波兹曼悲观地认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无论是印刷术还是电视,归根到底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话语:“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媒介更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它已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

   在波兹曼看来,在印刷时代读者阅读的时候,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读者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种理性的活动。印刷时代所培养的客观、理性的思维,并鼓励严肃有序、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而随着电视的兴起,印刷机统治思想的“阐释时代”逐渐逝去。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瞬间传递信息,受众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事物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在瞬时和图像的双重影响下,电视使人们既失去了传统,又放弃了思考,并把人们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

   电视媒体的盛行,使得人类的思考空间被大幅挤占了,使得人类的思维方式变得扁平和浅层。电视媒体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是严肃的还是轻松的,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街边小事,都以娱乐化的方式表现传达给了受众。这些信息较之以往,我们从书本、报纸或者其他的媒介中获得的,更加直观、简单、明快,易于理解。人类会很轻易地接受这样的传播方式,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依赖这样的传播方式,并将之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波兹曼认为这样娱乐化的生存方式会使得人类变成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样的生存方式会带给人类灾难。

   当2004年这本书在中国出版的时候,立刻引起了中国文人学者的热烈讨论。此时的中国所面对的媒体环境,已经经历过波兹曼书中描述的八十年底的美国情形,正朝着多元化媒体环境快速发展。

   电视媒体经过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仍牢牢占据着媒介传播的第一把交椅。这点从电视普及率和电视台的覆盖率可以看出。截至2004年,全国已经拥有近三千家电视台,有32家卫星频道,1752家地方电视台,1200家有线电视台。卫星频道的全国到达率也非常的惊人。

娱乐是人类最原始的需求之一,它会产生喜悦和愉快的情绪,并鼓舞人们生存的欲望,使人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更有活力。可是过度娱乐是否会将我们引领到另一个思想文化的荒漠呢?就在2011年10月2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要闻版,依次点名了七档,包括《超级女声》、《婚姻保卫战》在内的热门的卫视娱乐节目。在进行了一番有理有据的剖析之后,作者强调了抵制过度娱乐化是电视媒体的责任。

   这只是电视媒体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光存在着电视这样一种过度娱乐化的媒介。网络,以及由网络衍生出现的各种新兴媒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波兹曼谈论到的娱乐媒介都是以电视作为依托的,因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网络并没有像电视成为如此普及的事物。但是,这两者的信息传播都是相通的,电视的隐性娱乐化存在也是网络的一种折射。这些年以来,观众收看电视的兴趣已经在转移,并明显减少,观众对于电视的依赖也在减少。这可以从电视的开机率不断下降可以感觉,电视广告市场份额不断地降低也可以佐证这一观点。

   当今年代,网络的娱乐化程度较电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时候,网路和电视是同步的,有时候网络的信息比电视更具有灵活性,鼠标轻轻一点随处就是链接,我们无法去过滤,因为被吸引,所以被埋没。就这样,我们坐在了这些高信息流量的器材面前,任凭他们呼噜呼噜地将东西倾倒给我们的大脑,我们看到了娱乐,感到好笑。那就笑吧,笑声中,头脑就被冲刷了,变得麻木了。

   新的科学技术使得信息源源不断增加的同时,信息的重要性一落千丈。信息后浪推前浪地进出于人们的意识,并带给人们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在瞬间传递、不断更新的信息浪潮中,每个信息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被割裂开来,受众所接受的只是“碎片化”的语境,甚至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信息所存在的语境。这些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常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实际却离事实真相越来越远。

   难怪尼尔波兹曼要说:“如果你还不能意识到技术必然会带来社会变迁,还在坚持技术是中性的,仍然认为技术始终是文化的朋友,那么你实在太愚蠢了。”不能说技术到底是文化的朋友还是敌人,但是利用技术的人,从今以后是不是应该理性而谨慎一点呢?

   然而,在人类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之后,面对扑面而来的纷繁错乱的信息,到底信息越来越多,还是我们学会了选择?娱乐的形式慢慢成为人们浮躁心理下的载体,娱乐发生的变化正是人们心态的变化。值得指出的是,波兹曼所担心的不是单纯娱乐类节目的泛滥,而是本应严肃进行思索的信息在制作节目时,被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在现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娱乐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应该娱乐的也都娱乐了。

   当越来越多的人以娱乐的方式来面对和处理我们的生活,我们渐渐发现,娱乐化的形式开始左右事情的本质,使得事情朝着更符合娱乐化形式的方向发展。事物的实质已经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人的悲哀。

   波兹曼对于资本主义的文化曾忧心绝望之至:“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这话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警世之用。

[转贴]“娱乐至死”背后的深刻思考

1399 次点击

3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仗义执言 于 2010-10-6 8:06:0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文化散论

波兹曼:“娱乐至死”背后的深刻思考

□ 江晓原  ■ 刘 兵

  《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这几年我们经常听到“娱乐至死”的说法,不过许多人在说这四个字时,并不知道这是尼尔·波兹曼一本重要著作的书名,更不知道波兹曼的深刻思想。有些人甚至将这四个字理解为类似“将娱乐进行到底”这样的意思,那就更离谱了。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82年出版《童年的消逝》,1985年出版《娱乐至死》,1992年出版《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构成他著名的“媒介批判三部曲”。我最初接触的是《娱乐至死》,立刻被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所深深打动。最先打动我的是他关于电视的深刻论述,因为在电视这个问题上我对书中的论述别有会心。

  你知道,我已经有7年不看电视了。对此许多人或许会怀疑我不是说谎就是怪诞:你真的不看任何电视节目吗?我真的不看——新闻联播、综艺节目、电视剧、天气预报乃至许多有我自己出镜的节目,我一概都不看。我承认这是我的怪诞好了。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极端:前些时候媒体报导顾晓鸣教授的标题是:《顾晓鸣:家里13台电视同时开》,而且是24小时一直开着!据说此外还有5台DVD播放机在播放着各种剧集。他被称为中国国内“最疯狂的多媒体体验者”。

  以前我曾接触到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他的意义绝不限于科学哲学领域——对当代社会问题的一些见解,包括他对电视持强烈的批判态度,最初不甚理解,后来发现背后其实有相当深刻的思考,尽管他在这个问题上未能达到波兹曼那样的深度。

  波兹曼告诉我们,电视是一种洪水猛兽,它将——事实上已经开始——导致人类文明的衰落和灭亡。他认为电视的出现已经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意思有点像马克思说蒸汽机是一种革命力量。波兹曼可能真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所了解,例如在《娱乐至死》的参考文献中,甚至出现了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不同于马克思的是,波兹曼认为电视是一种有害的力量——尽管它也有革命性。

  从电视问题切入,我们立刻可以看到,对于人类所面临的当代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困境,波兹曼有着高度超前的、别出心裁的深刻思考。虽然,他的思考已经打动了许多人,但是考虑到这种思考的重要性,我认为,了解波兹曼思想的人还远远不够多。

■ 确实,“娱乐至死”这个说法,如果没有明确地与波兹曼的书相联系的话,是很容易为人们所望文生义地误解的,而且这样的误解在当下又是经常地发生的,并不仅仅限于波兹曼这本书。

  你说你阅读波兹曼首先为他对电视问题的讨论所打动,对此我也颇有同感。当时阅读过《娱乐至死》这本书后,我也是很有冲动,甚至很快就根据当时阅读的感受,基于波兹曼的观点,有所发挥地写了一篇讨论我国电视科普有关争议问题的文章,发在我们编的《我们的科学文化》上。不过,与你可能略有不同的是,比起具体到关于电视问题的讨论,让我触动更加深刻的,是他作为一位传播学研究者的立场和研究方法。

  之所以有这样在阅读感受上的差异,也许与平常的经历和背景有关。你知道,我和我们的朋友刘华杰,都在河北大学的新闻传播系兼职带研究生,而且,由于近期我们都在关注科学传播的研究,因而也与不少在国内从事传播学的研究者们打些交道。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对于许多国内传播学研究者的研究风格有这样一种印象,即他们更为关注对具体的传播过程的技术性研究,如一种观点是通过什么过程传播的,以及传播的效果如何,但对于这个观点本身,如它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要传播它,传播它又有什么正面和负面的效果和意义等,就远不那么有兴趣关注了。这样的研究风格,在涉及到对于科学传播研究的评价时,就很明显地反映出了不同的价值判断。而且你也很可以理解,当我们这些具有科学哲学、科学史背景的人转而介入科学传播研究时,会对于“为什么要传播”、“传播什么”的问题更加关注,而且胜过对于传播手段的关注。

  也正因为如此,当读到波兹曼的这几本书时,我才会惊叹,原来标准的传播学研究者,其实也有人在关心传播之外的更为本质的问题。当然,在这样的关心中,他的更多的具体而又深刻的观点,也就更能打动我们了。

  □ 波兹曼思想的超前给我印象极为深刻。他出版《娱乐至死》是1985年,那时还没有互联网的大行其道,他还只是视电视为洪水猛兽,但他根据电视推出的有关结论,在互联网时代却显得更为正确。

  就中国的情形而言,我们曾长期生活在短缺时代——物资短缺,资金短缺,信息也短缺。短缺时代的生活培养了一种贪得无厌的心态,这种心态在面对信息问题时就是忘情地、不顾一切地拥抱和讴歌所谓的“信息时代”。出现“家里13台电视同时开”这样的场景正是这种心态的典型表现。

  可是看看波兹曼是怎么思考的呢?

  波兹曼将始作俑者追溯到电报的发明——这真是一个深刻的见解!他引用大卫·梭罗《瓦尔登湖》中的议论:“我们匆匆地建起了从缅因州通往得克萨斯州的磁性电报,但是缅因州和得克萨斯州可能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需要交流;……我们满腔热情地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可能却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

  自从有了电报,我们就能将万里之外的事情迅速报导在本地报纸上,这些事情被称为“新闻”,而这些所谓的“新闻”通常有两个特征: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毫无关系;二、你知道了这些事情也不会因此而采取任何行动。比如你知道了万里之外的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这既与你在此间的日常生活毫无关系,你也不会去为阿德雷德公主送医送药。所以这些所谓的“新闻”,其实你知道了对你没有任何意义,不知道对你也没有任何损失。

  按照波兹曼的论证,事情早在电报发明的那一天就开始出现了本质变化——从此我们就进入了信息过剩的岁月,进入了被信息垃圾包围的岁月,而电视和互联网只是使得这一状况变本加厉而已。

  ■ 你说得不错,像波兹曼这种对待新闻的态度和观点,确实与人们平常默认的理解有所不同,而且自成道理。这也正像我在前面刚刚说过的,作为传播研究者,波兹曼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正是对于“传播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传播某些东西”的关注和质疑,他显然并不是像许多传播研究者那样对所要传播的内容毫不关心而只关注传播的手段和途径。

  或者说,这也是一种反向思考的方式。因为在平常,人们经常会以默认的方式认为现在所流行的新联传播模式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认为人们见多识广,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例如,每天一清早,中央电视台会有“朝闻天下”这样的新闻节日,但人们却很少去想,为什么闻天下是重要而且有意义的?为什么人们宁愿去“闻”那些距我们万里之外其实与我们并无特殊关系的“大事”,却对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小事”一无所知?而且,人们也没有意识到那些所谓“大事”之“大”,或者重要事件之“重要”,恰恰是由传播者,以及诸多与之相关的人或机构所“建构”出来,而不是由受众自己自主判断决定的。

  除了这种对于新闻及其传播的意义的具体质疑之外,其实波兹曼的思考又是颇有历史意味和哲学意味的。从历史意义上讲,他将人类技术的发展,与这种技术发展在本质上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巨大后果联系起来,并做出了很有道理的历史分期。对应于这样的分期,对应于印刷术时代的文化,与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进入了图像时代的文化,其本质性的差别就被突出了出来。而其哲学意味,则在于在这样的分析中,他指出对于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接受信息方式和内容的不同,进而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对世界之思考的方式的不同。我觉得,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波兹曼的地位,和他的传播研究的重要性,有别于其他诸多传播研究者。

  □ 这就要涉及《娱乐至死》这个书名的含义了。“娱乐至死”在波兹曼那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波兹曼关于“信息过剩”的思想,但是从“信息过剩”为什么可以引导到“娱乐至死”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实在是非常引人入胜的。

  我们一直认为“信息”是一种好东西,我们能够获得的信息越多,我们的工作就会越有效,我们的生活就会越美好,所以我们热烈讴歌“信息社会”。这些信息通常就被称为“新闻”,而我们一直想当然地认同“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之类的老生常谈,以为我们看新闻就是想去了解真实的情况——新闻工作者有义务向我们提供真实的情况。然而实际上,在这类关于“真实”的美丽帷幕背后,却浮现着“娱乐”那粗俗而狰狞的面目。

  新闻界有谚语曰: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航班失事、火车脱轨,死了几十几百人,就成为新闻;而无数航班火车安然抵达目的地,为什么就不被报导,不是新闻呢?其实说白了,这是因为我们想从听闻别人的非正常死亡中获得娱乐。

  也许有人会说,新闻至少还可以起到舆论监督作用吧?比如说揭露贪官污吏?不错,新闻确实有舆论监督的作用,但这背后仍然有“娱乐”的影子:贪官东窗事发就可以上报,大贪官获罪可以上头条,可是还有千千万万正常的官员为什么不构成新闻呢?其实说白了,这是因为我们想从听闻别人的非正常生活中获得娱乐。

  既然我们希望并且可以通过上面这样的方式获得娱乐(更不用说通过明星的绯闻八卦获得娱乐了),那么电视正好大行其道。

  电视非常适于娱乐公众,适于帮助公众消磨时间,按照波兹曼的看法,这种东西大行其道,就会带来可怕的后果。这个可怕的后果就是赫胥黎在他的幻想小说《美丽新世界》中所预言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所以波兹曼对电视深恶痛绝,他认为自从有了电视,文化的灾难就开始了——电视无处不在,而且它不要思想,只要娱乐。

  电视其实只是现代化的一个象征物而已,波兹曼担心的是,由美国电视业所象征的现代文化的娱乐化、平庸化,正在把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美丽新世界》中“如今人人都快乐”的“反乌托邦”。这才是《娱乐至死》这个书名的真正含义。

■ 你对此书名及其含义的理解,我想也是成立的。确实,我们经常会把像“信息”这样的东西都看做是越多越丰富越好,这倒有些像我们看待GDP的方式,似乎是在数量上的增加越大越好一样。然而,在这种默认的信念的背后,却有诸多为我们所忽视的严重问题。关于新闻的价值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这里也许我可以尝试适度地唱一点反调。我觉得,波兹曼在利用《美丽新世界》的模式和《1984》的模式作为隐喻,并认为当下正在出现的恰恰是《美丽新世界》的模式,以此来谈信息、娱乐和新闻的功能时,似乎有这样一层意思,即官方的统治者(有意或无意地)利用这种东西来实现某种权力的控制,这也正是在《美丽新世界》中作者的想法。在这种意义上,我可以同意这样的分析是深刻有力的。但在另一方面,像波兹曼以及你对他的分析和赞同,是不是又有一些过于强调精英文化的味道呢?

  比如说,普通公众,也就是老百姓,是不是确实有娱乐的需求呢?传统的精英文化当然有其重要价值,但那也只是多元文化中的一种,而且从来也没有成为唯一的社会文化。即使是在波兹曼所大加赞扬的与印刷术相关联系的那种文化形态,其实也还是更为精英化的文化,普通老百姓未必人人都是那些著作的读者和相应文化的拥有者。就此来说,这倒颇有些像历史学的发展,因为在历史研究中,确实有着从一味地注重政治的、官方的、精英的历史转向关注平民的历史的转变过程。

  或者,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其实老百姓是需要娱乐的,包括现在来自新闻信息的那些原来在历史上不曾有过却因技术发展而新出现的娱乐,这本无可厚非,更是应该满足的(你不是也经常倡导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吗?)。娱乐本无罪。问题只是在于,当本应与之并存的另外的文化形态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这又与《技术垄断》一书的一些主题相关)而被压抑,使得社会在信息传播方面变得更加一味的娱乐化,并使这种模式成为对公众思想的一种控制,以及对反思性的文化的破坏,这才会导致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

  □ 你的想法我基本同意。其实这恰恰就是波兹曼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重点讨论的问题。

  我曾向不少朋友推荐过波兹曼的“媒介批判三部曲”,其中有一个偷懒的朋友问我:如果我只想读一本,应该选哪一本?他要偷懒我当然也不想批评他——他的问题是有意义的。我思考之后建议他读《娱乐至死》。因为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已经将他最重要的思想阐述得相当完备;在《童年的消逝》中这些思想似乎还处在初级阶段,而《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则是这些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波兹曼将人类文化分成三种类型:一、“工具使用文化”,持续时间是从古代到中世纪,在他心目中,这种文化似乎最令人满意。二、“技术统治文化”,大致从16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如今,这种文化已经不太好,但还勉强可以接受。而到了“技术垄断文化”,则使他痛心疾首深恶痛绝了。在“技术垄断文化”中,技术是赢家,文化是输家,所以会出现“文化向技术投降”。

  由于信息过剩使我们不得不处在信息垃圾的包围之中,而这些信息垃圾又时时处处在向我们提供娱乐,或用娱乐来引诱我们,波兹曼认为,这样的娱乐会毒化(矮化、粗俗化……)我们的文化。波兹曼用了一段别出心裁的比喻来形容“技术垄断文化”的表现:

  祷告可以用青霉素替代;认祖归宗可以用迁移搬家替代;阅读可以用看电视替代;受约束的困境可以用立竿见影的满足替代;罪孽感可以用心理治疗替代;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用受欢迎的魅力替代;甚至弗洛伊德所谓痛苦的死亡之谜也可以找到技术来替代。

  在波兹曼写《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的1992年,他认为世界上只有美国一个国家进入了“技术垄断文化”。但是经过18年之后,我想这样的判断肯定需要修正了,因为今天已经有更多的国家进入了这种文化。

■ 除了这种在大框架的思路之外,波兹曼在《技术垄断》这本书中,还研究了诸多的具体问题,表达了一些更具体的观点。这些也同样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例如,他对于医疗技术的垄断,以及电脑技术垄断的详细分析。他在论及医疗技术垄断问题时,其立场和风格与诸多当下国际上医学人文领域的研究颇为相近,其讨论“剖宫产”的部分,甚至与女性主义医学研究的说法也基本相通。而他对于电脑技术垄断的分析,也同样带有着技术批判理论的前沿意味。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像这样的技术批判分析,竟然是由一位传播学研究者做出的,并与传播问题(当然也可以说是广义的传播问题)相联系,这才更让人深思。

  就具体观点而言,在波兹曼的《技术垄断》这本书中,可以说值得摘出引用的说法比比皆是,就算是信手拈来,也足以让人警醒。例如,他说到“科学的管理”,指出在那样的“管理”中,认为“主观性是清晰思想的障碍;不能计量的东西要么并不存在,要么没有任何价值;公民的事务最好是由专家来指导或管理”,如此等等。仅就这里随手引出的三条来看,恰恰与三个不同领域中的最新观念是一致的。

  其一,与后现代哲学对于主观性的重新审视和对其意义的新发掘相一致;其二,与人文立场对于过份强调“计量”的意义与功能的批判(我们以前不是也曾在“学术品味”专栏中就谈过有关学术评价中对计量的滥用的问题吗)相一致;其三,与最新的科学传播研究和实践中,开始注意作为专家之对立对象的公众的知识和公众意见的重要性的立场相一致。而这些观点,在波兹曼那里却早就被化作其新型的传播学研究(即国内译为“媒介环境学”的研究)中了。

  此外还要提到的,是波兹曼的诸多观点和分析,与他在《技术垄断》一书中明确地对“唯科学主义”的批判和分析,也同样是一脉相承的,在那一章中各种说法也同样精彩!

  我们这里谈论波兹曼的“三部曲”,至少那怕是简略地,也还是应该说说他的那本《童年的消逝》。其实我不太同意你前面对这本书的评价,因为在我看来,那是结合着另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即围绕着“童年”这一历史(而且是不长的历史)概念的产生,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下童年概念又是如何变化消逝,来进行的有趣分析。而且那种分析也同样很自然地结合到其与另外两本书有关联的一些话题中。我觉得,这种学术分析的独特视角,也是非常令人感兴趣和有其特殊价值的。

  □ 确实,你对《童年的消逝》的评价更全面。当然他三部曲中的思想也确实有着连续和发展的线索。

  波兹曼这三部曲另一个让我感到兴奋的地方,是与我们近年逐渐产生的一个疑问颇有暗合之处,这既也可以算波兹曼的先见之明,也让我产生了某种欣慰和亲切的“吾道不孤”之感。

  在北京开第六次科学文化讨论会时,有一天晚上我们热烈讨论过一个问题——能不能找到一个有效判据,来判断今天的科学是否已经发展得太快了?或者说,科学发展从什么时候开始由“适度”变成了“太快”?当然,那天晚上我们未能找到这样的判据,但是无论如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真没想到,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我们可以找到波兹曼和我们上述问题平行的思路:

  前面已经谈到,波兹曼将人类文化分成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恰好可以和我们的上述问题大致对应:“工具使用文化”对应于科学发展的“缓慢”时期;“技术统治文化”对应于科学发展从“缓慢”经过“适度”然后开始走向“太快”;“技术垄断文化”自然就对应于科学发展“太快”的阶段了。

  这真是有点“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味道了——无论是从传播学,还是从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史,思考到深处,都会殊途同归,最终都会到达“科学技术是否发展得太快了”这个问题面前。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某种终极的价值判断。

■ 是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个说法确实有其道理。以前,我曾对学生这样说过:通常,一个人总是在某个学科中从事对某个问题的研究,但实际上在什么学科中具体研究什么问题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个学科只是提供了研究问题的领域和方法手段,所研究的问题也只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只是一个思想表达的载体。对于有思想性的研究来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研究来表达研究者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认识。从我们对波兹曼的观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你说关于“今天的科学发展是不是太快了”这个问题,要寻找判据或者证据,波兹曼的说法当然可以是一种,但也仍然不是唯一的。所谓“适度”或者“太快”,也都是相应于某个标准来说的,而在不同的人那里,这样的标准显然又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那些唯恐科学发展的慢了的人(尽管这种担心可以是出于任何原因,包括涉及自身利益的原因),我们今天的科学当然是被认为发展的不够快。而我们会有科学发展过快的感觉,以及波兹曼会从传播学中也得出类似的结果,那恰恰是因为相对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与人文关怀的理想生活标准出现了冲突。

  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对波兹曼的著作感兴趣的读者,才不仅限于传播学的专业领域。我们两人虽然主要是在科学史、科学哲学领域工作,但也对科学传播的研究有兴趣,因而就这种读者领域的扩展还不算太典型。但仅就波兹曼著作在中国被广泛关注和他的著作的热销,也恰恰表明了在各个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研究中,人文立场的相通性——当然,那一定是有思想性的研究才能做到这一点。

附注:

  Neil Postman的译音,国内至少有“波兹曼”和“波斯曼”两种,本文统一使用“波兹曼”。

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

1,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

2,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并且假定我们会话的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容易表达出来的思想自然会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3,“今日新闻”这种东西纯属技术性的想象之物,准确的说,是一种媒体行为。

4,我们的文化正处于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换的过程中。

5,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他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

6,卡希尔说: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将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

7,在制造分秒的时候,钟表把时间从人类的活动中分离开来,并且使人们相信时间是可以以精确而可计量的单位独立存在的。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们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

8,芒福德在《技艺与文明》中说,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所以,钟表不懈的滴答声代表的是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的日渐削弱。钟表的发明引入了一种人和上帝之间进行对话的新形式,而上帝似乎是输家。

9,伟大的文学批评家诺斯罗普 弗莱说,书面文字远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提醒物:它在现实中重新创造了过去,并且给了我们震撼人心的浓缩的想象,而不是什么寻常的记忆。

10,有什么比把问题诉诸文字时的沉默更奇怪的呢?有什么比向一个无形的读者倾诉,并且因为知道有一个无名的读者会反对或误解而修正自己更玄妙的呢?而这正是每一本书的作者必须做的。

11,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而是他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第二章 媒介即认识论

1,我们衡量一种文化,是要看其中自认为重要的东西,而不是看那些毫无伪装的琐碎小事。这正是我们的问题所在。电视本是无足轻重的,所以,如果他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样危险的事情正是知识分子和批评家一直不断鼓励电视去做的。(我咋觉得作者波兹曼也是其中之一咧。。)

2,诺斯罗普 弗莱说,通过共鸣,某种特定语境中的某种特定说法获得了普遍含义。

3,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因为共鸣就是扩大了的隐喻。

4,对于深受媒介即隐喻这种观念影响的现代人来说,数字是发现和表述经济学真理的最好方式。

5,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它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

6,一种重要的新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实现这种变化的途径包括:估计某些运用理解力的方法,偏重某些有关智力和智慧的定义以及创造一种讲述事实的形式,从而使某个词语具有某种新的内容。

7,印刷术树立了个体的现代意识,却毁灭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印刷术创造了散文,却把诗歌变成了一种奇异的及精英的表达形式;印刷术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却把宗教情感变成了迷信;印刷术帮助了国家民族的成长,却把爱国主义变成了一种近乎致命的狭隘情感。

第三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1,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中写道,美国人不会交谈,但他会讨论,而且他说的话往往会变成论文。他像在会议上发言一样和你说话,如果讨论激烈起来,他会称与他对话的人“先生们”。这种奇怪的现象与其说是美国人固执的一种反映,不如说是他们根据印刷文字的结构进行谈话的一种模式。

2,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话语的一种结构,他排除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然后不可避免的选择某一类型的受众。

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1,照片和电报的发明结束了理性王国的时代,但这样的结果却是一直到20世纪才明显表现出来的。

2,印刷文字,或建立在印刷文字之上的口头语言,具有某种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

3,流行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美国的话语以语言为中心,意义丰富,内容严肃。

4,确实,美国的报纸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印刷术统治下的思想日渐衰落的象征:以理性开始,以娱乐结束。

5,到19世纪末期,某些我急于解释的原因,“阐释年代”开始渐渐逝去,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早期迹象已经开始显现。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第五章 躲猫猫世界

1,交通和通讯可以彼此脱离,空间不再是限制信息传播的、不可避免的障碍。这个大大冲击了“阐释时代”。

2,电报使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也就是说,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新奇有趣。电报把信息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可以置用处或意义于不顾而进行买卖的东西。

3,这个国家成为了一个“社区”,但这个社区却很奇怪,因为这里住着一群彼此之间除了了解一些最表面的情况外几乎一无所知的陌生人。

4,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第一次面对信息过剩的问题,这意味着与此同时人们将面对丧失社会和政治活动能力的问题。

5,在电报时代之前,信息-行动比基本是平衡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能够控制他们生活中突发事件的感觉。

6,电报对公众话语的贡献就是使他变得无聊且无能。电报还使公众话语变得散落无序。

7,对电报来说,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他们。

8,一切真正的理解起源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

9,像电报一样,照片把世界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在照片的世界里,没有开始,没有中间,也没有结束,就像电报一样。世界被割裂了,存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任何一个故事的一部分。

10,纵横字谜就是这样一种伪语境,鸡尾酒会则是另一种伪语境,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广播智力竞赛和现代的电视游戏比赛也是这一类东西。图像革命的主要产物就是“伪事件”,即蓄意安排用于被报道的事件,如记者招待会之类的。源于电报和摄影术的一个更重要的产物也许是伪语境。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这种唯一的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伪语境是丧失活力之后的文化的最后的避难所。

11,所有这些点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猫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的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猫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

第六章 娱乐业时代

1,在思考的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

第七章 好……现在

1,电视新闻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真正的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而且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做是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

2,电视是“好……现在”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没有连贯性的。在这样一个被割裂的世界里,我们无法通过识别自相矛盾来检验正误,因为自相矛盾根本不存在。

第八章 走向伯利恒

1,宗教的美感是它吸引人们的重要原因。

2,我们在真正的宗教中看到的图像是以施展魔力为目的的,而不是为了娱乐。这当中的区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赋予事物魔力,我们可以获得神性,而通过娱乐,我们走得离神越来越远。

3,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会成为宗教的内容。

第九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1,历史学家卡尔 肖斯科说,现代人对于历史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因为历史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导致历史消失的是人们事不关己的态度,而不是他们的固执和无知。

第十章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

1,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2,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这本书主要在分析现代社会一种集体娱乐的倾向。在前面几章,探究了印刷机时代与娱乐化时代的异同,人们思考和表达的能力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而不断下降,因为信息过剩使得人们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就可以获得生存,而过剩的信息只能以娱乐的形式存在否则更加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感觉就好像,好好的公路拆了再建建了再拆可以给许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一样,这个世界已经过剩了。所以为了吸引注意力,整个世界都娱乐起来,政治、宗教、教育,无一例外。人们面临的选择太多,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有独特的卖点和绝对的吸引力,那不经过深刻思考的娱乐一定会比费劲的思考而来的容易。

虽然它讨论电视,但电视只是一个载体而已,就这个角度来讲,电视是强大的,他把娱乐的任务承载起来,而且是绝大部分的。

的确,全民娱乐的时代来了,的确让人担忧,越新奇越可以博得青睐。突然觉得广电总局控制舆论,把握主旋律的行为也是有道理的,比起美国的全民娱乐,我倒觉得中央一台的一些电视剧要好的多,虽然不及人家好看,但至少让这个社会的浮躁空气没有那么嚣张。

娱乐至死读后感(15)

娱乐业时代的反思

——读《娱乐至死》有感

   

   久闻这本书的大名,不少文章和评论专栏都引用了这本书的观点,作为其批判当今电视娱乐、综艺节目的的理论依据。那时就觉得这会是本让人思考、发人深省的书。这学期,终于借着这个机会阅读了这部书和相关资料。它的确是一本值得读的书,我也从中收获了很多。在此,我想从以下 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点认识和思考。

   

娱乐业时代的到来

1、作者观点:电视把一切都变成了娱乐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中文版的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画中一家四口,父母和两个孩子围坐在电视机前,本该是一个愉悦温馨的画面,但画中的四个人都没有头颅,只看得到躯干。这略带诡异的画面,配合着“娱乐至死”的标题,似乎已经体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电视将人们变成了一个空壳,没有了思想,丧失了判断,麻木不仁,任人摆布。为阐明这一观点,作者在书中用了四章的篇幅,分别对新闻、宗教、政治、教育四大电视内容进行了分析。

   电视新闻本该是严肃的,然而在这类关于“真实”的美丽帷幕背后,却浮现着娱乐粗俗而狰狞的面目。我们从电视新闻报道的“好……现在”中,只能看到零散杂乱的新闻,再残忍的谋杀、再严重的政治错误、再悲惨的事件,被紧跟在后面的广告瞬间消解了它的重要性,让人感觉这不是真实的事件。电视提供的是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隐藏在其中的是以抛弃逻辑、理性和秩序为特点的反交流理论。

   通过电视传播的宗教带有明显的现世主义倾向。以前的宗教都努力通过艺术、音乐、神像和令人敬畏的仪式来吸引人们,通过赋予事物魔力来让我们获得神性。但电视里的宗教节目通过舞台的搭建、名人的捧场、市场的推广来吸引观众,获得商业利益。扎根其中的娱乐性实际上让我们离神越来越远。

   电视广告是现代政治观点表达的重要工具,它已成为政治话语最本质的象征。在政治竞选中,政治家要做的就是把自己作为娱乐素材推出,塑造一个观众期待的政治形象似乎比他想要表达的政治内容更为重要。

   建立在快速变化的电子图像上的教育似乎变得轻松而愉快。观看教育节目不需要具备其他知识、不需要有记忆,学习和运用的东西不需要阐释,任何信息、故事、观点都以最易懂的方式出现。对电视来说,教育节目最重要的是学习者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学习者的成长。

   作者援引大量的数据和实例,向我们证实:人类已从印刷业时代步入到娱乐业时代,电视具有娱乐性无可厚非,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2、写作背景:1980后的美国社会转型

   作者提出的观点与当时社会文化的整体娱乐化趋势密切相关。

   从社会思潮来看,传统的价值理念遭到了巨大的颠覆。以“节俭”、“勤奋”、“稳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规范逐渐被以享受和身体感官的满足为核心的享乐文化所取代。整个社会开始注重自我个性发展、“感性解放”,相对自由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娱乐精神,西方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从文化背景上来看,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受到愈来愈多人的欢迎,追随商品交换法则的文化工业,让受众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情趣之中。

   从传媒体制来看,美国主流传播媒体的运作方式都是商业化的,营运的根本目的是赚取利润。而英国社会心理学家玛罗理·沃伯认为,“越不用花脑筋、越刺激的内容,越容易为观众接受和欣赏,这几乎是收视行为的一项铁律。”因此,为获得收视率,赢得广告客户的青睐,媒体在内容选择、内容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媚俗取宠倾向。

   总的来说,1980年代后美国社会开始转型,美国民众变得更加现实,更加浮躁,比起印刷机统治下提供的深奥信息,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电视时代提供的肤浅而有趣味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写作《娱乐至死》来批评电视媒介对于人整体生活方式和社会总体存在方式的负面影响。

3、电视“泛娱乐化”成因:媒介即隐喻

   作者认为,电视与娱乐有着天然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由电视媒介自身特性所决定的。

   在接受和继承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对其进行了修正和补充,提出了“媒介即隐喻”这一观点。作者在书中写到:“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在他看来,技术和人的关系绝不是机械意义上的工具和使用者的关系那么简单,“我们创造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其自身的意义。”媒介能以一种隐蔽却强大的暗示力量来定义现实世界、加工现实世界,对我们的文化产生无形的、有效的影响,最终变成整个社会文化精神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每种媒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而不同的传播形式又会规范乃至决定话语的内容。根据这一理论,我们知道,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不同的媒介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当媒介形式发生改变,公众话语乃至整个文化的内容和意义都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及对世界的认识也随之改变。

   在印刷术发明后的漫长历史中.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人们主要通过书籍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电报产生了大量及时传播的信息,摄影术使图像取代文字成为媒介。电视的出现,更是两者的完美结合。人类因此从以印刷文字为中心的“读文时代”转向以影像为中心的“读图时代”。

   电视的到来,带来了海量的信息、成千上万的图片、铺天盖地的广告,,斑斓夺目而稍纵即逝。信息由于时间限制被压缩成一个个片段,文图声并茂的表述调动着受众的感官和情感。这种刺激性强、调动感官享乐、新鲜轻松的传播方式让人来不及思考,也没人费心进行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

二、娱乐业时代的影响

   不可否认,电视的娱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的渠道。没有哪一种节目能像娱乐节目一样,可以如此彻底地摒弃观众的各种差异,在不同阶层的观众面前实现如此平等的沟通;也没有哪一种节目可以为范围广大的观众提供轻松忘我的休憩环境,让观众在紧张的社会节奏下进发会心的微笑。就像波兹曼所说,我们要反思和批判的并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一种“泛娱乐化”现象。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消解崇高、解构经典、恶搞历史、窥视明星。我们的政治、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已经被影视剧、综艺节目、八卦新闻所充斥。“读图”时代确实给我们一道道视觉盛宴,而且其所具有短时间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是大部分文字所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如此丰盛的享受到底又留下了多少有意义的东西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在一味地看,一味地接受电子媒介传达的讯息,却忘了思考或来不及思考。如此过度的娱乐让我们失去自我,失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下面几个例子是在我看这本书时想到的,虽然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但在看书过程中的这种联想,加深了我的体会和感受。

  a.《新闻1+1》栏目近期播出的一期节目,报道了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多家门店关闭的消息,反映了在网络书店和电子化阅读的冲击下,我国民营书店堪忧的生存现状。习惯并享受着“读图”乐趣的我们,还有多少人愿意静静地读一本书,进行一次严肃的思考。

b.广电总局下发的“限娱令”,虽不敢说它对各大卫视盲目跟风、竞相制作娱乐节目的现状有多大的改善,但至少可以把它看做是在电视“泛娱乐化”趋势下的另一种声音。沉溺于内容和形式都不断丰富的娱乐节目中,我们缺少的或许正是一种批判思考。

c.《中国青年报》曾报道,北京市某著名学府一名中文教授在年终评教的学生打分中,出人意料地居于末位,而这位教授在全国业内向来以“治学严谨”著称。也许个案欠缺代表性和广泛性,但结合自己的体会,确实可以感到现在的课堂教学与以前大不相同。据说现在的大学教授上课如果不准备几个笑话,底下绝对没人肯听。在这个时代,乏味却认真的教师似乎无法得到关注,相反麻辣犀利的教师可以得到更多的喝彩。书中提到:“教育哲学家们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对比如今新媒介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和所谓的“快乐学习法”,印刷文字显得沉闷枯燥,通过无声无图的阅读过程培养思维能力,这甚至成为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

d.《百家讲坛》制片人曾向记者透露,不少主讲人刚上节目都不合要求,经过培训后,他们逐渐悟出,在电视上讲课和在学校讲课完全不同,在电视上讲课就像说单口相声,三五分钟要抖个包袱,学术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要有娱乐精神。本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让学术走向大众,学术才能更有活力。但问题是, 一些传统文化在所谓的“ 普及” 中早已面目全非,不少学者明星和娱乐明星一样,出入媒体机构,到处演讲、签名售书,有时甚至打着文化的幌子追名逐利,误导大众。

e.有人说80、90后是历史知识贫乏的一代,这话有点道理。现在我们了解历史,不再通过单调无味的教科书,而是通过电视上各类历史记录、历史题材电视剧。而电视中的历史,大部分仅仅作为戏说、作为娱乐而存在。正如特伦斯·莫兰所说:“在一个本身结构就是偏向图像和片段的媒介里,我们注定要丧失历史的视角。”历史事实是索然无味的,当下的刺激和体验却是趣味无穷的。

   这本书出版的1985年,互联网还没有大行其道,作者还只视电视为洪水猛兽。但他所描述的有关娱乐的一切,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有了更为多样的表现、更加多彩的内容。我们似乎又向着娱乐至死的进程迈了一大步。如果不想让赫胥黎的预言成为现实,反思刻不容缓。

娱乐业时代的反思

   1、媒介素养教育

   波兹曼在书中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第一种方法是反对娱乐进入严肃的话语模式—— 例如新闻、政治、教育、宗教,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种是找到怎样看电视的方法—— 以娱乐反对娱乐,也就是创作一种新型的电视节目,让我们认识到电视对公众话语的控制,但是这种方式仍然要依赖电视自身的力量,难以实现突破。最后一个希望渺茫的方法是让我们的学校去解决这个难题。虽然希望渺茫,但我们仍然对此抱有希望。

   他的这一方法让我想到了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概念在90年代以后逐渐被国内的学界接受。在《媒介素养引论》一书中,作者特意就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做了说明。她认为,大学生是媒介使用的一个特殊群体:与上一辈不同,他们是中国社会“电视陪伴成长”的第一代;与中小学生不同,这群人对于电视的亲近感以及唯我独尊的收视习惯在进入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后得到延续和释放。要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让他们用批判的眼观、四边的头脑来看待媒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立媒介教育学科、开设媒介素养的互动型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媒介批评课程、组织相关的学生社团或让学生自主管理校园媒体。由于时间有限,对媒介素养教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认识。

   2、受众主体性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江晓原说,就中国的情形而言,我们曾长期生活在短缺时代——物资短缺、资金短缺、信息也短缺。短缺时代的生活培养了一种贪得无厌的心态,这种心态在面对信息问题时就是忘情地、不顾一切地拥抱和讴歌所谓的“信息时代”。

   的确,我们一直认为信息是好东西,我们狂热地搜索信息,泛滥地利用信息,兴奋地传递信息。我们从未对过信息过剩有所抱怨,从未对信息垃圾的包围感到不适,从未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模式提出质疑或批判。

   其实,让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的根源并不是电视,也不是网络,更不是娱乐本身,而在于我们自己。既然如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应回归到创造媒介、利用媒介继而被媒介所左右的主体——受众身上。受众不应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依赖信息;受众在接触和处理媒介信息时,应主动用理性和智慧去选择信息,而不是为铺天盖地的信息所控制。

   面对技术不断更新的媒介,面对全民娱乐、集体搞笑的时代,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简单地拔掉各种电源插头,而是学会如何在高速运转的社会里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维护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参考文献:

书籍:

 《媒介素养引论》 单晓红 浙江大学出版社

论文:

波兹曼“媒介即隐喻"理论的文化解读 张颖 吉首大学

以《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当今电视的娱乐化 吴斐 浙江大学

“娱"还是“愚”?——读《娱乐至死》 龙亚莉 湖北民族学

后记:

   其实我很庆幸自己读了这本书,跟同龄人比起来,能够有机会对我们依赖的媒介环境有所反思,哪怕这种认识还不够深刻,但这样一种重新审视媒介的意识和角度,对当下沉醉在选秀、相亲、肥皂剧中的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深入了解这些内容,虽然感到有些理论理解起来不容易,很费脑细胞,但我相信有兴趣的支撑,我会坚持下去。

《娱乐至死》读后感

发达国家所谓的发展,就是想方设法让人类的懒惰变得更加理所当然;发展中国家所谓的发展,就是不断向发达国家现状靠拢。正因此,有些情况难以避免地发生了,在笔者周遭,在《娱乐至死》这本书发行的27年后。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具有一般人少有的前瞻性,虽然伟人们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奥尔德斯·赫胥黎之伟大,在于他准确无误的描述了80年后的世界,虽然这并不是他所乐见的。他担心未来世界里,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担心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担心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而作者尼尔·波兹曼担心的是赫胥黎的预言成为现实。笔者只能悲叹:我们已经很不幸的处在这样的世界里。

   何时起,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思想?最初并不是如此习惯地将信息不假思索挪为己用,只是媒体已经渗透到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甚至已经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所以信息也成了面包机制造的面包,立等可取。一开始每个人都是独立思考的个体,当这些个体发现通过媒介传递的信息与自己所想不谋而合,便自然而然地将之采纳,久而久之产生依赖且日趋严重,最终那些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长久闲置的刀具,再锋利的刀刃也不可逆转地成为一碰就碎的铁锈。

   “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把自己的一次竞选失败归罪于化妆师的蓄意破坏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这是否意味着能够改变国家命运的政坛已经渐渐成为秀场?所谓能力,所谓光荣事迹远没有光鲜亮丽的外表具有决定性,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的电视机,竟然让使用它的我们成了不折不扣的外貌协会会员,美其名曰:这是对美的追求,其实不过是在掩盖人类日渐浮华日益肤浅的可悲现状。

   媒介的确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我们却可笑地被垫脚石绊倒,栽了个大跟头。“在芒福德的著作《技艺与文明》中,他向我们展示了从14世纪开始,钟表是怎样使人变成遵守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现在被拘役于时间的人。”由此可见,媒介这种传递信息符号的中介物以其自身的规律及特点反作用于整个传播过程,若使用得当,则可以提高传播效果,若使用不当,反而会制约传播意图。而现在,比起媒介所承载的信息,很多人更关注媒介这个物体本身。说到底,还是外貌协会会员身份作祟,就拿引文的钟表来说,当代表示时间的载体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钟表之类,但钟表依然是炙手可热的产品,尤其是瑞士出产的如劳力士、Ω、浪琴等世界知名品牌。这些价格不菲的手表之所以畅销无非是由于存在于当代的一种可笑认知——手表代表的是身份。大概就像麦克卢汉说的:“一种新的传播媒介一旦出现,这种媒介本身,而不是它所传递的具体内容,就会给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

   我一直十分欣赏辩论这种表达自我思想的方式,辩论过程中没有谁对谁错,只有不断冲撞的思想火花,对立观点间的冲突越激烈,辩论者越是思如泉涌,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无法自拔地陷入辩论赛的魅力中。这大概就是听众能坚持听完林肯和道格拉斯长达七小时辩论的原因吧。作家韩寒在《像少年啦飞驰》中这样写辩论赛:“辩论的结果并不重要,因为辩论这个东西实在是愚蠢至极。每队各派一桌麻将的人数,然后就一个实际已经知道的问题,准备好正反两种辩词,到达自己可以驳倒自己的境界以后,和另外一桌麻将喋喋不休地念资料……”粗俗却写实,现在的辩论赛虽不至此,但拿着准备好的资料照本宣科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互联网普及之后,网民人数直线上升,截止至2011年底,已经达到近6亿,人们通过互联网这种媒介发表个人言论,而言论之泛滥甚至到了考虑采取网络实名制的地步。相比辩论赛面对面小范围的形式,人们更热衷囿于角落尽说天下纷纭。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互联网这种多媒体传播工具的致命吸引力。此媒介具有较强时效性且兼具时间性与空间性,俨然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如此一来,人们非但少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见所闻也随着科技发展,被各种二维、三维图像、声音替代。笔者妄自预言,人类这种动物的前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指,将在未来几百几千年之后,退化成两根。

   “躲躲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小时候电视节目给我的印象并不像作者描述的那样,记忆最深处留存的依然是童年时代看过的经典,有动画片也有电视剧,还有孩提时代的那份纯真和欢乐。上海电视台与1958年10月1日开播,多年以来伴随上海人民见证了电视的发展史。在当时还是学龄前儿童的我的记忆里,电视机只有2个频道,白玉兰频道和33频道,也就是如今的上海电视台和上海东方电视台。尤其是由红日和海鸥组成的上海东方电视台台标,简直就是动画片的代名词。动画片市场在中国,可以说是贫瘠的,不谈如今泛滥成灾又没有营养的“喜羊羊系列”,当年那些所谓的优秀动画,不仅产量少,画风更是单一,最可悲的是,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出产的动画在我看来,竟没有任何一部能与曾经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镜花缘》、《自古英雄出少年》等媲美。好在当时上海电视台引进很多优秀日本动画以及欧美动画,让80、90后这批独生的孩子们,有了一个充实愉快的童年。

   我很庆幸,在那些最需要用娱乐作为消遣的成长期,电视给了我最大的满足。小学升初中时期,电视剧风潮席卷中国大陆,《还珠格格》引得万人空巷,准时守在电视机前,女演员皆是清丽脱俗,男演员个个英俊挺拔,也许是因为当时这些都属于新奇事物,而新奇事物往往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追捧。

   如今的电视圈不知为何如此低迷,虽然俊男美女层出不穷,剧本却了无心意,而演员往往只是美在外在,演技之类不敢恭维。打开电视,充斥着重播的民国剧,大同小异的谍战剧,令人汗颜的国产动画,也许就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电视机从一种媒体变成了装饰品,那些一家人围着电视机说说笑笑共度美好夜晚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而对电视产业的再度辉煌也看似遥遥无期。

   社会制度和国情因素影响了传播体制,传播体制制约了传播者的行为。的确也是有这样的原因,毕竟2006年9月1日开始,国家规定黄金时段17:00至20:00不准播放国外动画片,而2011年7月也颁布了“限娱令”。霎时间,一片怨声载道。国家出台再多文件,不过是限制了节目播放时间及频率,真正影响节目内容的,是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他们被称为“把关人”,他们的行为被称为“把关”。而在笔者个人看来,当今电视行业的“把关”,与其说没有做好,不如说不知该如何做。尼尔·波兹曼说他们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而笔者却觉得我们活在一个金钱至上的时代。所有电视节目都是打着娱乐大众的旗号,做着商业勾当。《相约星期六》是上海东方电视台的老节目了,开办13年,共有六千人“有情牵手”,促成两百多个家庭。美好的姻缘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却不想相亲节目有一天也变成商业炒作的工具。最著名的莫过于《非诚勿扰》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专心看着台上嘉宾演绎悲欢离合,却不知散场之后那些甜蜜情侣竟成陌生男女擦肩而过。这就是中国的综艺节目,这就是投入大量金钱和资源大力扶植的电视产业。

   丹尼斯·麦奎尔说:“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加以解释。”那些庸俗的电视节目之所以仍然拥有一定收视率,除了有人真的喜欢其内容之外,也有一部分人将之作为生活的笑料。传播者为追求收视率,一再挑战受众的道德底线,终将失去受众的拥护,届时若还是没有优秀的传播内容接替,那么电视行业也将濒临消亡。

  “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不要让媒介控制我们的思想,不要变成被动接受的木偶娃娃,纵然媒介的发展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人类也不能因此而娱乐至死,那样的人生毫无意义,那样的未来也将注定体制不前,甚至逐渐倒退。

什么是微信?

  对于微信,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也更灵活、智能,且节省资费。微信在不到11个月的时间内用户猛增至5000万,又在不到4个月时间内,也就是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户数超过1亿。

  微信推荐使用手机号注册,并支持100余个国家的手机号。微信可以通过QQ号直接登录注册或者通过邮箱帐号注册。第一次使用QQ号登陆时,微信会要求设置微信号和昵称。微信号是用户在微信中的唯一识别号,(比如:hsxmzo)必须大于或等于六位,注册成功后不可更改;昵称是微信号的别名(比如:婚纱小妙招),允许多次更改。微信中有单独设置的头像,可以在登陆后从设置菜单内修改。

  微信支持智能手机中iOS、Android、Windows phone和塞班平台。

  具体特点如下:

  1、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

  2、支持多人群聊(最高20人)

  3、支持查看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LBS功能)

  4、支持腾讯微博、QQ邮箱、漂流瓶、语音记事本、QQ同步助手等插件功能

什么是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twitter。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1年10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世界第一大国。随着微博在网民中的日益火热,与之相关的词汇如“婚纱小妙招”也迅速走红网络,微博效应正在逐渐形成。

什么是二维码?

二维码(图一,图二) ,又称二维条码,二维条形码最早发明于日本,它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

图一 图二

微信和微博有什么区别?

有的人说  

微信和微博最大的区别在于精准两个字。微博是有微博主发一条微博,然后粉丝就可以通过看自己的微博主页就能看到微博主发的内容了,但是现在一般人关注的人太多,所以能看到微博主发的微博就是随机的。而微信就不同了,微信公众平台帐号发一条群发消息,所有关注的人都会收到这条消息。想象一下吧,如果你走在路上,正在寻找吃饭的地方,微信突然弹出消息说,附近某某馆子有优惠券、可以打折,你是会高兴还是会反感?再想象一下,如果你关注某个服装品牌,微信突然弹出消息说,哥们,你附近的某专卖店3折大甩卖,你会不会觉得很实用?

  微信上,用户之间是对话关系,微信普通用户之间,需要互加好友,这构成了对等关系。而微博普通用户之间则不需要互加好友,双方的关系并非对等,而是多向度错落、一对多。

  微信是私密空间内的闭环交流,而微博是开放的扩散传播。一个向内,一个向外;一个私密,一个公开;一个注重交流,一个注重传播。

  微信用户主要是双方同时在线聊天,而微博则是差时浏览信息,用户各自发布自己的微博,粉丝查看信息并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关注对象此前发布的信息。这种同时与差时也决定了微信与微博的功能与内容之差。

  很多人会问,微信用户会超过新浪微博用户吗?现在只能说,微信的前景十分客观。因为你可以没有微博,但你肯定有QQ号。根据双方的数据,截止6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达到3.68亿,而目前,腾讯QQ账户数7.84亿,同时,截止到2012年3月,微信注册用户数已经达到1亿,根据推测,到2012年底,微信将达到2亿的用户数,最终将超过QQ的用户数。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这种说法有点夸大,但仍然有一定代表性。在新浪微博中,僵尸粉丝和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还有的人说

  【微信、微博的关系】

  强关系

  微博里的强关系大多是因为内容,事件,利益而保持

  微信里的强关系大多是因为沉淀,互动,交往而保持

  微博里的强关系解除简单,单方行动即可,并且关系链的深度影响较小。

  微信里的强关系解除复杂,单方解除后因为相关关系链并不会解除。

  微博里的强关系维护成本较低。

  微信里的强关系维护成本较高。

  微博里的强关系一定每天发生着相互的故事。每月若无互动,任何一方都可能被清理。

  微信里的强关系可能每月只用一次,或是更长时间。天天沟通的反而是新关系,不是强关系。

  弱关系

  微博里的弱关系是单向性的。

  微信里的弱关系是双向性的。

  微博里的弱关系解除后还有可能受到传播。

  微信里的弱关系解除后一般不再有传播。

  微博里的弱关系维持成本较高。一日不微,落粉三千。

  微信里的弱关系维持成本较低。一月不信,关注依然。

  微博关系是基于过去的,你的关注一定是他过去做了什么。

  微信关系是基于未来的,你的保留一定是希望未来发生什么。

  【微信、微博的传播】

  微博对有价值的信息的传播会被再加工并会被主动传播。不受制于关系的强弱。

  微信对有价值的信息,传播者会从强关系到弱关系的顺序传播。越有价值的信息自会被传播者传播的

  范围会更小。

  微博对有传播性特征的信息,无论强弱关系,传播者都积极主动并快速传播,甚至会推动传播或是挖 互

  掘信源继续传播并会有新关系的形成。

  微信对有传播性特征的信息,会首先传播到强关系,然后再分享到弱关系。因为只能加工而无法挖掘

  信源会去到最有需要的强关系那里,并去到最有可能知道信源的真实性的关系中互动以寻找答案。

  微博的传播图是放射状的。

  微信的传播图是圆圈加点线状的。

  微博的有效传播量与传播范围,与传播者的意愿度不相关。

  微信的有效传播量与传播范围,与传播者的意愿度相关。

  微博上有争议的和不确定的内容信息,会在质疑中继续传播。

  微信上有争议的和不确定的内容,会被中止传播。

  【微博微信的承载】

  微博(新浪)承载着各种信源的发源地和接收地。流量走势较平稳。

  微信承载着海里的客户的自有和自加工信源的流动性。而流量走势是不稳定的。

  微博去过去式的信息查询调阅数据要求度较高。对短期数据的调用量较低。

  微信对过去式的信息查阅调用度较低,对短期数据的调用量较高。

  【微博微信的商业化】

  微博的商业化是慢节奏,快反应。

  微信的商业化是快节奏,慢反应。

  微博更适合做感知销售

  微信更适合做流程销售

  微博更适合做事件营销

  微信更适合做理性营销

  微博更适合于策划营销

  微信更适合于互动营销

  微博的商业化在流量化之后。

  微信的商业化在流量化之前。

  微博的时间线不代表诚信,单个事件和内容代表诚信。

  微信的时间线代表诚信,单个事件和内容不代表诚信。

  微博的支付适合用第三方。

  微信的支付适合用第一人称。

  微博最大的功能是用来说话的。

  微信最大的功能是用来办事的。

  【微博,微信上的“呈现”】

  微博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和场景,他更象一面镜子。

  微信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和生活,他更象一部现实剧的电影。

  微博在告诉你,现在正在发生什么?

  微信在告诉你,现在正在做什么?

  微博的ID有主题思想,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微信的ID有主题内容,它在做什么样的事。

  微博的ID有继承价值,虚拟ID是有价的。

  微信的ID无继承价值,价值因使用而存在。

  微博的ID可以买卖

  微信的ID不可以买卖。

  【微博和微信包含与包含于的关系】

  微博把人们吸引到手机上,

  微信把手机转移到微信里。

  微博改变了世界,

  微信并不想改变微博,

  但他却改变了用微博的人,

  而这些继续用微博的人,

  正在改变微信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属性:手机党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玩客

  他们还有一个外号叫:低头一族

  备注:以上判断和演绎不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帐号和企业官方微博

别让形式左右了实质

——《娱乐至死》读后感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了一本《娱乐至死》的书。这是一卷了不起的精神财富,对于处于信息爆炸年代,并被极大的信息量冲击的头昏脑胀的我们意义至深。

   这本书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进行了探讨。当时,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据此,波兹曼悲观地认为: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无论是印刷术还是电视,归根到底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话语:“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有着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媒介更像是一种慢性毒药,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它已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

   在波兹曼看来,在印刷时代读者阅读的时候,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读者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种理性的活动。印刷时代所培养的客观、理性的思维,并鼓励严肃有序、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而随着电视的兴起,印刷机统治思想的“阐释时代”逐渐逝去。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瞬间传递信息,受众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事物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在瞬时和图像的双重影响下,电视使人们既失去了传统,又放弃了思考,并把人们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

   电视媒体的盛行,使得人类的思考空间被大幅挤占了,使得人类的思维方式变得扁平和浅层。电视媒体将各种各样的信息,无论是严肃的还是轻松的,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街边小事,都以娱乐化的方式表现传达给了受众。这些信息较之以往,我们从书本、报纸或者其他的媒介中获得的,更加直观、简单、明快,易于理解。人类会很轻易地接受这样的传播方式,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依赖这样的传播方式,并将之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波兹曼认为这样娱乐化的生存方式会使得人类变成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样的生存方式会带给人类灾难。

   当2004年这本书在中国出版的时候,立刻引起了中国文人学者的热烈讨论。此时的中国所面对的媒体环境,已经经历过波兹曼书中描述的八十年底的美国情形,正朝着多元化媒体环境快速发展。

   电视媒体经过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仍牢牢占据着媒介传播的第一把交椅。这点从电视普及率和电视台的覆盖率可以看出。截至2004年,全国已经拥有近三千家电视台,有32家卫星频道,1752家地方电视台,1200家有线电视台。卫星频道的全国到达率也非常的惊人。

娱乐是人类最原始的需求之一,它会产生喜悦和愉快的情绪,并鼓舞人们生存的欲望,使人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更有活力。可是过度娱乐是否会将我们引领到另一个思想文化的荒漠呢?就在2011年10月2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要闻版,依次点名了七档,包括《超级女声》、《婚姻保卫战》在内的热门的卫视娱乐节目。在进行了一番有理有据的剖析之后,作者强调了抵制过度娱乐化是电视媒体的责任。

   这只是电视媒体的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光存在着电视这样一种过度娱乐化的媒介。网络,以及由网络衍生出现的各种新兴媒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波兹曼谈论到的娱乐媒介都是以电视作为依托的,因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网络并没有像电视成为如此普及的事物。但是,这两者的信息传播都是相通的,电视的隐性娱乐化存在也是网络的一种折射。这些年以来,观众收看电视的兴趣已经在转移,并明显减少,观众对于电视的依赖也在减少。这可以从电视的开机率不断下降可以感觉,电视广告市场份额不断地降低也可以佐证这一观点。

   当今年代,网络的娱乐化程度较电视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时候,网路和电视是同步的,有时候网络的信息比电视更具有灵活性,鼠标轻轻一点随处就是链接,我们无法去过滤,因为被吸引,所以被埋没。就这样,我们坐在了这些高信息流量的器材面前,任凭他们呼噜呼噜地将东西倾倒给我们的大脑,我们看到了娱乐,感到好笑。那就笑吧,笑声中,头脑就被冲刷了,变得麻木了。

   新的科学技术使得信息源源不断增加的同时,信息的重要性一落千丈。信息后浪推前浪地进出于人们的意识,并带给人们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在瞬间传递、不断更新的信息浪潮中,每个信息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被割裂开来,受众所接受的只是“碎片化”的语境,甚至整个世界都变成了信息所存在的语境。这些没有依据、毫无关联、支离破碎或流于表面的信息常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实,实际却离事实真相越来越远。

   难怪尼尔波兹曼要说:“如果你还不能意识到技术必然会带来社会变迁,还在坚持技术是中性的,仍然认为技术始终是文化的朋友,那么你实在太愚蠢了。”不能说技术到底是文化的朋友还是敌人,但是利用技术的人,从今以后是不是应该理性而谨慎一点呢?

   然而,在人类进入信息爆炸时代之后,面对扑面而来的纷繁错乱的信息,到底信息越来越多,还是我们学会了选择?娱乐的形式慢慢成为人们浮躁心理下的载体,娱乐发生的变化正是人们心态的变化。值得指出的是,波兹曼所担心的不是单纯娱乐类节目的泛滥,而是本应严肃进行思索的信息在制作节目时,被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在现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娱乐本身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不应该娱乐的也都娱乐了。

   当越来越多的人以娱乐的方式来面对和处理我们的生活,我们渐渐发现,娱乐化的形式开始左右事情的本质,使得事情朝着更符合娱乐化形式的方向发展。事物的实质已经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人的悲哀。

   波兹曼对于资本主义的文化曾忧心绝望之至:“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这话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警世之用。

[转贴]“娱乐至死”背后的深刻思考

1399 次点击

3 个回复

0 次转到微评 仗义执言 于 2010-10-6 8:06:0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文化散论

波兹曼:“娱乐至死”背后的深刻思考

□ 江晓原  ■ 刘 兵

  《童年的消逝》,(美)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兹曼著,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 这几年我们经常听到“娱乐至死”的说法,不过许多人在说这四个字时,并不知道这是尼尔·波兹曼一本重要著作的书名,更不知道波兹曼的深刻思想。有些人甚至将这四个字理解为类似“将娱乐进行到底”这样的意思,那就更离谱了。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82年出版《童年的消逝》,1985年出版《娱乐至死》,1992年出版《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构成他著名的“媒介批判三部曲”。我最初接触的是《娱乐至死》,立刻被书中所表达的思想所深深打动。最先打动我的是他关于电视的深刻论述,因为在电视这个问题上我对书中的论述别有会心。

  你知道,我已经有7年不看电视了。对此许多人或许会怀疑我不是说谎就是怪诞:你真的不看任何电视节目吗?我真的不看——新闻联播、综艺节目、电视剧、天气预报乃至许多有我自己出镜的节目,我一概都不看。我承认这是我的怪诞好了。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极端:前些时候媒体报导顾晓鸣教授的标题是:《顾晓鸣:家里13台电视同时开》,而且是24小时一直开着!据说此外还有5台DVD播放机在播放着各种剧集。他被称为中国国内“最疯狂的多媒体体验者”。

  以前我曾接触到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他的意义绝不限于科学哲学领域——对当代社会问题的一些见解,包括他对电视持强烈的批判态度,最初不甚理解,后来发现背后其实有相当深刻的思考,尽管他在这个问题上未能达到波兹曼那样的深度。

  波兹曼告诉我们,电视是一种洪水猛兽,它将——事实上已经开始——导致人类文明的衰落和灭亡。他认为电视的出现已经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意思有点像马克思说蒸汽机是一种革命力量。波兹曼可能真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所了解,例如在《娱乐至死》的参考文献中,甚至出现了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不同于马克思的是,波兹曼认为电视是一种有害的力量——尽管它也有革命性。

  从电视问题切入,我们立刻可以看到,对于人类所面临的当代文化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困境,波兹曼有着高度超前的、别出心裁的深刻思考。虽然,他的思考已经打动了许多人,但是考虑到这种思考的重要性,我认为,了解波兹曼思想的人还远远不够多。

■ 确实,“娱乐至死”这个说法,如果没有明确地与波兹曼的书相联系的话,是很容易为人们所望文生义地误解的,而且这样的误解在当下又是经常地发生的,并不仅仅限于波兹曼这本书。

  你说你阅读波兹曼首先为他对电视问题的讨论所打动,对此我也颇有同感。当时阅读过《娱乐至死》这本书后,我也是很有冲动,甚至很快就根据当时阅读的感受,基于波兹曼的观点,有所发挥地写了一篇讨论我国电视科普有关争议问题的文章,发在我们编的《我们的科学文化》上。不过,与你可能略有不同的是,比起具体到关于电视问题的讨论,让我触动更加深刻的,是他作为一位传播学研究者的立场和研究方法。

  之所以有这样在阅读感受上的差异,也许与平常的经历和背景有关。你知道,我和我们的朋友刘华杰,都在河北大学的新闻传播系兼职带研究生,而且,由于近期我们都在关注科学传播的研究,因而也与不少在国内从事传播学的研究者们打些交道。但在这样的过程中,我对于许多国内传播学研究者的研究风格有这样一种印象,即他们更为关注对具体的传播过程的技术性研究,如一种观点是通过什么过程传播的,以及传播的效果如何,但对于这个观点本身,如它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要传播它,传播它又有什么正面和负面的效果和意义等,就远不那么有兴趣关注了。这样的研究风格,在涉及到对于科学传播研究的评价时,就很明显地反映出了不同的价值判断。而且你也很可以理解,当我们这些具有科学哲学、科学史背景的人转而介入科学传播研究时,会对于“为什么要传播”、“传播什么”的问题更加关注,而且胜过对于传播手段的关注。

  也正因为如此,当读到波兹曼的这几本书时,我才会惊叹,原来标准的传播学研究者,其实也有人在关心传播之外的更为本质的问题。当然,在这样的关心中,他的更多的具体而又深刻的观点,也就更能打动我们了。

  □ 波兹曼思想的超前给我印象极为深刻。他出版《娱乐至死》是1985年,那时还没有互联网的大行其道,他还只是视电视为洪水猛兽,但他根据电视推出的有关结论,在互联网时代却显得更为正确。

  就中国的情形而言,我们曾长期生活在短缺时代——物资短缺,资金短缺,信息也短缺。短缺时代的生活培养了一种贪得无厌的心态,这种心态在面对信息问题时就是忘情地、不顾一切地拥抱和讴歌所谓的“信息时代”。出现“家里13台电视同时开”这样的场景正是这种心态的典型表现。

  可是看看波兹曼是怎么思考的呢?

  波兹曼将始作俑者追溯到电报的发明——这真是一个深刻的见解!他引用大卫·梭罗《瓦尔登湖》中的议论:“我们匆匆地建起了从缅因州通往得克萨斯州的磁性电报,但是缅因州和得克萨斯州可能并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需要交流;……我们满腔热情地在大西洋下开通隧道,把新旧两个世界拉近几个星期,但是到达美国人耳朵里的第一条新闻可能却是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

  自从有了电报,我们就能将万里之外的事情迅速报导在本地报纸上,这些事情被称为“新闻”,而这些所谓的“新闻”通常有两个特征: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毫无关系;二、你知道了这些事情也不会因此而采取任何行动。比如你知道了万里之外的阿德雷德公主得了百日咳,这既与你在此间的日常生活毫无关系,你也不会去为阿德雷德公主送医送药。所以这些所谓的“新闻”,其实你知道了对你没有任何意义,不知道对你也没有任何损失。

  按照波兹曼的论证,事情早在电报发明的那一天就开始出现了本质变化——从此我们就进入了信息过剩的岁月,进入了被信息垃圾包围的岁月,而电视和互联网只是使得这一状况变本加厉而已。

  ■ 你说得不错,像波兹曼这种对待新闻的态度和观点,确实与人们平常默认的理解有所不同,而且自成道理。这也正像我在前面刚刚说过的,作为传播研究者,波兹曼在这里所表现出来的,正是对于“传播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传播某些东西”的关注和质疑,他显然并不是像许多传播研究者那样对所要传播的内容毫不关心而只关注传播的手段和途径。

  或者说,这也是一种反向思考的方式。因为在平常,人们经常会以默认的方式认为现在所流行的新联传播模式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认为人们见多识广,是一件必要的事情。例如,每天一清早,中央电视台会有“朝闻天下”这样的新闻节日,但人们却很少去想,为什么闻天下是重要而且有意义的?为什么人们宁愿去“闻”那些距我们万里之外其实与我们并无特殊关系的“大事”,却对发生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小事”一无所知?而且,人们也没有意识到那些所谓“大事”之“大”,或者重要事件之“重要”,恰恰是由传播者,以及诸多与之相关的人或机构所“建构”出来,而不是由受众自己自主判断决定的。

  除了这种对于新闻及其传播的意义的具体质疑之外,其实波兹曼的思考又是颇有历史意味和哲学意味的。从历史意义上讲,他将人类技术的发展,与这种技术发展在本质上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巨大后果联系起来,并做出了很有道理的历史分期。对应于这样的分期,对应于印刷术时代的文化,与随着技术的“进步”而进入了图像时代的文化,其本质性的差别就被突出了出来。而其哲学意味,则在于在这样的分析中,他指出对于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接受信息方式和内容的不同,进而影响人们认识世界和对世界之思考的方式的不同。我觉得,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波兹曼的地位,和他的传播研究的重要性,有别于其他诸多传播研究者。

  □ 这就要涉及《娱乐至死》这个书名的含义了。“娱乐至死”在波兹曼那里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波兹曼关于“信息过剩”的思想,但是从“信息过剩”为什么可以引导到“娱乐至死”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实在是非常引人入胜的。

  我们一直认为“信息”是一种好东西,我们能够获得的信息越多,我们的工作就会越有效,我们的生活就会越美好,所以我们热烈讴歌“信息社会”。这些信息通常就被称为“新闻”,而我们一直想当然地认同“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之类的老生常谈,以为我们看新闻就是想去了解真实的情况——新闻工作者有义务向我们提供真实的情况。然而实际上,在这类关于“真实”的美丽帷幕背后,却浮现着“娱乐”那粗俗而狰狞的面目。

  新闻界有谚语曰: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航班失事、火车脱轨,死了几十几百人,就成为新闻;而无数航班火车安然抵达目的地,为什么就不被报导,不是新闻呢?其实说白了,这是因为我们想从听闻别人的非正常死亡中获得娱乐。

  也许有人会说,新闻至少还可以起到舆论监督作用吧?比如说揭露贪官污吏?不错,新闻确实有舆论监督的作用,但这背后仍然有“娱乐”的影子:贪官东窗事发就可以上报,大贪官获罪可以上头条,可是还有千千万万正常的官员为什么不构成新闻呢?其实说白了,这是因为我们想从听闻别人的非正常生活中获得娱乐。

  既然我们希望并且可以通过上面这样的方式获得娱乐(更不用说通过明星的绯闻八卦获得娱乐了),那么电视正好大行其道。

  电视非常适于娱乐公众,适于帮助公众消磨时间,按照波兹曼的看法,这种东西大行其道,就会带来可怕的后果。这个可怕的后果就是赫胥黎在他的幻想小说《美丽新世界》中所预言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所以波兹曼对电视深恶痛绝,他认为自从有了电视,文化的灾难就开始了——电视无处不在,而且它不要思想,只要娱乐。

  电视其实只是现代化的一个象征物而已,波兹曼担心的是,由美国电视业所象征的现代文化的娱乐化、平庸化,正在把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美丽新世界》中“如今人人都快乐”的“反乌托邦”。这才是《娱乐至死》这个书名的真正含义。

■ 你对此书名及其含义的理解,我想也是成立的。确实,我们经常会把像“信息”这样的东西都看做是越多越丰富越好,这倒有些像我们看待GDP的方式,似乎是在数量上的增加越大越好一样。然而,在这种默认的信念的背后,却有诸多为我们所忽视的严重问题。关于新闻的价值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这里也许我可以尝试适度地唱一点反调。我觉得,波兹曼在利用《美丽新世界》的模式和《1984》的模式作为隐喻,并认为当下正在出现的恰恰是《美丽新世界》的模式,以此来谈信息、娱乐和新闻的功能时,似乎有这样一层意思,即官方的统治者(有意或无意地)利用这种东西来实现某种权力的控制,这也正是在《美丽新世界》中作者的想法。在这种意义上,我可以同意这样的分析是深刻有力的。但在另一方面,像波兹曼以及你对他的分析和赞同,是不是又有一些过于强调精英文化的味道呢?

  比如说,普通公众,也就是老百姓,是不是确实有娱乐的需求呢?传统的精英文化当然有其重要价值,但那也只是多元文化中的一种,而且从来也没有成为唯一的社会文化。即使是在波兹曼所大加赞扬的与印刷术相关联系的那种文化形态,其实也还是更为精英化的文化,普通老百姓未必人人都是那些著作的读者和相应文化的拥有者。就此来说,这倒颇有些像历史学的发展,因为在历史研究中,确实有着从一味地注重政治的、官方的、精英的历史转向关注平民的历史的转变过程。

  或者,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其实老百姓是需要娱乐的,包括现在来自新闻信息的那些原来在历史上不曾有过却因技术发展而新出现的娱乐,这本无可厚非,更是应该满足的(你不是也经常倡导开发科学的娱乐功能吗?)。娱乐本无罪。问题只是在于,当本应与之并存的另外的文化形态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这又与《技术垄断》一书的一些主题相关)而被压抑,使得社会在信息传播方面变得更加一味的娱乐化,并使这种模式成为对公众思想的一种控制,以及对反思性的文化的破坏,这才会导致许许多多的现实问题。

  □ 你的想法我基本同意。其实这恰恰就是波兹曼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重点讨论的问题。

  我曾向不少朋友推荐过波兹曼的“媒介批判三部曲”,其中有一个偷懒的朋友问我:如果我只想读一本,应该选哪一本?他要偷懒我当然也不想批评他——他的问题是有意义的。我思考之后建议他读《娱乐至死》。因为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已经将他最重要的思想阐述得相当完备;在《童年的消逝》中这些思想似乎还处在初级阶段,而《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则是这些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波兹曼将人类文化分成三种类型:一、“工具使用文化”,持续时间是从古代到中世纪,在他心目中,这种文化似乎最令人满意。二、“技术统治文化”,大致从16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如今,这种文化已经不太好,但还勉强可以接受。而到了“技术垄断文化”,则使他痛心疾首深恶痛绝了。在“技术垄断文化”中,技术是赢家,文化是输家,所以会出现“文化向技术投降”。

  由于信息过剩使我们不得不处在信息垃圾的包围之中,而这些信息垃圾又时时处处在向我们提供娱乐,或用娱乐来引诱我们,波兹曼认为,这样的娱乐会毒化(矮化、粗俗化……)我们的文化。波兹曼用了一段别出心裁的比喻来形容“技术垄断文化”的表现:

  祷告可以用青霉素替代;认祖归宗可以用迁移搬家替代;阅读可以用看电视替代;受约束的困境可以用立竿见影的满足替代;罪孽感可以用心理治疗替代;政治意识形态可以用受欢迎的魅力替代;甚至弗洛伊德所谓痛苦的死亡之谜也可以找到技术来替代。

  在波兹曼写《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的1992年,他认为世界上只有美国一个国家进入了“技术垄断文化”。但是经过18年之后,我想这样的判断肯定需要修正了,因为今天已经有更多的国家进入了这种文化。

■ 除了这种在大框架的思路之外,波兹曼在《技术垄断》这本书中,还研究了诸多的具体问题,表达了一些更具体的观点。这些也同样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例如,他对于医疗技术的垄断,以及电脑技术垄断的详细分析。他在论及医疗技术垄断问题时,其立场和风格与诸多当下国际上医学人文领域的研究颇为相近,其讨论“剖宫产”的部分,甚至与女性主义医学研究的说法也基本相通。而他对于电脑技术垄断的分析,也同样带有着技术批判理论的前沿意味。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像这样的技术批判分析,竟然是由一位传播学研究者做出的,并与传播问题(当然也可以说是广义的传播问题)相联系,这才更让人深思。

  就具体观点而言,在波兹曼的《技术垄断》这本书中,可以说值得摘出引用的说法比比皆是,就算是信手拈来,也足以让人警醒。例如,他说到“科学的管理”,指出在那样的“管理”中,认为“主观性是清晰思想的障碍;不能计量的东西要么并不存在,要么没有任何价值;公民的事务最好是由专家来指导或管理”,如此等等。仅就这里随手引出的三条来看,恰恰与三个不同领域中的最新观念是一致的。

  其一,与后现代哲学对于主观性的重新审视和对其意义的新发掘相一致;其二,与人文立场对于过份强调“计量”的意义与功能的批判(我们以前不是也曾在“学术品味”专栏中就谈过有关学术评价中对计量的滥用的问题吗)相一致;其三,与最新的科学传播研究和实践中,开始注意作为专家之对立对象的公众的知识和公众意见的重要性的立场相一致。而这些观点,在波兹曼那里却早就被化作其新型的传播学研究(即国内译为“媒介环境学”的研究)中了。

  此外还要提到的,是波兹曼的诸多观点和分析,与他在《技术垄断》一书中明确地对“唯科学主义”的批判和分析,也同样是一脉相承的,在那一章中各种说法也同样精彩!

  我们这里谈论波兹曼的“三部曲”,至少那怕是简略地,也还是应该说说他的那本《童年的消逝》。其实我不太同意你前面对这本书的评价,因为在我看来,那是结合着另一个有意义的主题,即围绕着“童年”这一历史(而且是不长的历史)概念的产生,及其在当代的发展下童年概念又是如何变化消逝,来进行的有趣分析。而且那种分析也同样很自然地结合到其与另外两本书有关联的一些话题中。我觉得,这种学术分析的独特视角,也是非常令人感兴趣和有其特殊价值的。

  □ 确实,你对《童年的消逝》的评价更全面。当然他三部曲中的思想也确实有着连续和发展的线索。

  波兹曼这三部曲另一个让我感到兴奋的地方,是与我们近年逐渐产生的一个疑问颇有暗合之处,这既也可以算波兹曼的先见之明,也让我产生了某种欣慰和亲切的“吾道不孤”之感。

  在北京开第六次科学文化讨论会时,有一天晚上我们热烈讨论过一个问题——能不能找到一个有效判据,来判断今天的科学是否已经发展得太快了?或者说,科学发展从什么时候开始由“适度”变成了“太快”?当然,那天晚上我们未能找到这样的判据,但是无论如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真没想到,在《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中我们可以找到波兹曼和我们上述问题平行的思路:

  前面已经谈到,波兹曼将人类文化分成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恰好可以和我们的上述问题大致对应:“工具使用文化”对应于科学发展的“缓慢”时期;“技术统治文化”对应于科学发展从“缓慢”经过“适度”然后开始走向“太快”;“技术垄断文化”自然就对应于科学发展“太快”的阶段了。

  这真是有点“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味道了——无论是从传播学,还是从科学文化、科学哲学、科学史,思考到深处,都会殊途同归,最终都会到达“科学技术是否发展得太快了”这个问题面前。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某种终极的价值判断。

■ 是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个说法确实有其道理。以前,我曾对学生这样说过:通常,一个人总是在某个学科中从事对某个问题的研究,但实际上在什么学科中具体研究什么问题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个学科只是提供了研究问题的领域和方法手段,所研究的问题也只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只是一个思想表达的载体。对于有思想性的研究来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研究来表达研究者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和认识。从我们对波兹曼的观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你说关于“今天的科学发展是不是太快了”这个问题,要寻找判据或者证据,波兹曼的说法当然可以是一种,但也仍然不是唯一的。所谓“适度”或者“太快”,也都是相应于某个标准来说的,而在不同的人那里,这样的标准显然又是不一样的。例如,对于那些唯恐科学发展的慢了的人(尽管这种担心可以是出于任何原因,包括涉及自身利益的原因),我们今天的科学当然是被认为发展的不够快。而我们会有科学发展过快的感觉,以及波兹曼会从传播学中也得出类似的结果,那恰恰是因为相对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与人文关怀的理想生活标准出现了冲突。

  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对波兹曼的著作感兴趣的读者,才不仅限于传播学的专业领域。我们两人虽然主要是在科学史、科学哲学领域工作,但也对科学传播的研究有兴趣,因而就这种读者领域的扩展还不算太典型。但仅就波兹曼著作在中国被广泛关注和他的著作的热销,也恰恰表明了在各个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研究中,人文立场的相通性——当然,那一定是有思想性的研究才能做到这一点。

附注:

  Neil Postman的译音,国内至少有“波兹曼”和“波斯曼”两种,本文统一使用“波兹曼”。

第一章 媒介即隐喻

1,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现才干和驾驭能力的领域已经从智慧变成了化妆术。

2,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并且假定我们会话的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思想有着重大的影响,容易表达出来的思想自然会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3,“今日新闻”这种东西纯属技术性的想象之物,准确的说,是一种媒体行为。

4,我们的文化正处于从以文字为中心向以形象为中心转换的过程中。

5,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他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

6,卡希尔说: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将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

7,在制造分秒的时候,钟表把时间从人类的活动中分离开来,并且使人们相信时间是可以以精确而可计量的单位独立存在的。分分秒秒的存在不是上帝的意图,也不是大自然的产物,而是人们运用自己创造出来的机械和自己对话的结果。

8,芒福德在《技艺与文明》中说,自从钟表被发明以来,人类生活中便没有了永恒。所以,钟表不懈的滴答声代表的是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的日渐削弱。钟表的发明引入了一种人和上帝之间进行对话的新形式,而上帝似乎是输家。

9,伟大的文学批评家诺斯罗普 弗莱说,书面文字远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提醒物:它在现实中重新创造了过去,并且给了我们震撼人心的浓缩的想象,而不是什么寻常的记忆。

10,有什么比把问题诉诸文字时的沉默更奇怪的呢?有什么比向一个无形的读者倾诉,并且因为知道有一个无名的读者会反对或误解而修正自己更玄妙的呢?而这正是每一本书的作者必须做的。

11,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他们的本来面目,而是他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第二章 媒介即认识论

1,我们衡量一种文化,是要看其中自认为重要的东西,而不是看那些毫无伪装的琐碎小事。这正是我们的问题所在。电视本是无足轻重的,所以,如果他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样危险的事情正是知识分子和批评家一直不断鼓励电视去做的。(我咋觉得作者波兹曼也是其中之一咧。。)

2,诺斯罗普 弗莱说,通过共鸣,某种特定语境中的某种特定说法获得了普遍含义。

3,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因为共鸣就是扩大了的隐喻。

4,对于深受媒介即隐喻这种观念影响的现代人来说,数字是发现和表述经济学真理的最好方式。

5,真理,和时间一样,是人通过它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

6,一种重要的新媒介会改变话语的结构。实现这种变化的途径包括:估计某些运用理解力的方法,偏重某些有关智力和智慧的定义以及创造一种讲述事实的形式,从而使某个词语具有某种新的内容。

7,印刷术树立了个体的现代意识,却毁灭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印刷术创造了散文,却把诗歌变成了一种奇异的及精英的表达形式;印刷术使现代科学成为可能,却把宗教情感变成了迷信;印刷术帮助了国家民族的成长,却把爱国主义变成了一种近乎致命的狭隘情感。

第三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1,托克维尔在《美国的民主》中写道,美国人不会交谈,但他会讨论,而且他说的话往往会变成论文。他像在会议上发言一样和你说话,如果讨论激烈起来,他会称与他对话的人“先生们”。这种奇怪的现象与其说是美国人固执的一种反映,不如说是他们根据印刷文字的结构进行谈话的一种模式。

2,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话语的一种结构,他排除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然后不可避免的选择某一类型的受众。

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1,照片和电报的发明结束了理性王国的时代,但这样的结果却是一直到20世纪才明显表现出来的。

2,印刷文字,或建立在印刷文字之上的口头语言,具有某种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

3,流行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美国的话语以语言为中心,意义丰富,内容严肃。

4,确实,美国的报纸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印刷术统治下的思想日渐衰落的象征:以理性开始,以娱乐结束。

5,到19世纪末期,某些我急于解释的原因,“阐释年代”开始渐渐逝去,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早期迹象已经开始显现。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第五章 躲猫猫世界

1,交通和通讯可以彼此脱离,空间不再是限制信息传播的、不可避免的障碍。这个大大冲击了“阐释时代”。

2,电报使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也就是说,信息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他是否新奇有趣。电报把信息变成了一种商品,一种可以置用处或意义于不顾而进行买卖的东西。

3,这个国家成为了一个“社区”,但这个社区却很奇怪,因为这里住着一群彼此之间除了了解一些最表面的情况外几乎一无所知的陌生人。

4,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第一次面对信息过剩的问题,这意味着与此同时人们将面对丧失社会和政治活动能力的问题。

5,在电报时代之前,信息-行动比基本是平衡的,所以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能够控制他们生活中突发事件的感觉。

6,电报对公众话语的贡献就是使他变得无聊且无能。电报还使公众话语变得散落无序。

7,对电报来说,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他们。

8,一切真正的理解起源于我们不接受这个世界表面所表现出来的东西。

9,像电报一样,照片把世界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在照片的世界里,没有开始,没有中间,也没有结束,就像电报一样。世界被割裂了,存在的只是现在,而不是任何一个故事的一部分。

10,纵横字谜就是这样一种伪语境,鸡尾酒会则是另一种伪语境,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广播智力竞赛和现代的电视游戏比赛也是这一类东西。图像革命的主要产物就是“伪事件”,即蓄意安排用于被报道的事件,如记者招待会之类的。源于电报和摄影术的一个更重要的产物也许是伪语境。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这种唯一的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伪语境是丧失活力之后的文化的最后的避难所。

11,所有这些点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猫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的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猫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

第六章 娱乐业时代

1,在思考的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思考不是表演艺术,而电视需要的是表演艺术。

第七章 好……现在

1,电视新闻提供给观众的是娱乐而不是真正的信息,这种情况的严重性不仅仅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真实的信息,而且在于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无知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我们把无知当做是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

2,电视是“好……现在”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没有连贯性的。在这样一个被割裂的世界里,我们无法通过识别自相矛盾来检验正误,因为自相矛盾根本不存在。

第八章 走向伯利恒

1,宗教的美感是它吸引人们的重要原因。

2,我们在真正的宗教中看到的图像是以施展魔力为目的的,而不是为了娱乐。这当中的区别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赋予事物魔力,我们可以获得神性,而通过娱乐,我们走得离神越来越远。

3,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会成为宗教的内容。

第九章 伸出你的手投上一票

1,历史学家卡尔 肖斯科说,现代人对于历史已经变得漠不关心,因为历史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导致历史消失的是人们事不关己的态度,而不是他们的固执和无知。

第十章 教学是一种娱乐活动

第十一章 赫胥黎的警告

1,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2,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这本书主要在分析现代社会一种集体娱乐的倾向。在前面几章,探究了印刷机时代与娱乐化时代的异同,人们思考和表达的能力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而不断下降,因为信息过剩使得人们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就可以获得生存,而过剩的信息只能以娱乐的形式存在否则更加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感觉就好像,好好的公路拆了再建建了再拆可以给许多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一样,这个世界已经过剩了。所以为了吸引注意力,整个世界都娱乐起来,政治、宗教、教育,无一例外。人们面临的选择太多,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有独特的卖点和绝对的吸引力,那不经过深刻思考的娱乐一定会比费劲的思考而来的容易。

虽然它讨论电视,但电视只是一个载体而已,就这个角度来讲,电视是强大的,他把娱乐的任务承载起来,而且是绝大部分的。

的确,全民娱乐的时代来了,的确让人担忧,越新奇越可以博得青睐。突然觉得广电总局控制舆论,把握主旋律的行为也是有道理的,比起美国的全民娱乐,我倒觉得中央一台的一些电视剧要好的多,虽然不及人家好看,但至少让这个社会的浮躁空气没有那么嚣张。

娱乐至死读后感15篇

https://m.czhuihao.cn/zhichang/149668/

《娱乐至死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