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

发布时间:2021-07-08 点击: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7篇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7篇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1)

柳暗花明又一村

武桥镇路西小学五年级季蚌

在生活中,我们都在不断尝试中取得进步与成功,学习上也亦如此,一个勇敢探索的我也在做着不同的尝试。

打开记忆的闸门,我的思绪飘到那个天寒地冻的傍晚,我在写数学作业,一直做得很顺心,一道求阴影部分面积的解答题难住了我,我运用平日所学到的解决方法一点一点地进行分析、运算,可总是以失败而告终,几经周折之后我有些气馁了,这是天已经暗下来了,做好晚饭的妈妈走过来叫我先吃饭,饭后再继续思考,固执的我没搭理母亲,我的心思就在这道题上,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的我直拍桌子,妈妈闻声推开门看看我,无奈之下又关上了门(因为我的妈妈学问不高,她也帮助不了我),只是关心地说:“你不要只从一条道走,也可以尝试其他的道路啊!”是啊,语文课上我不是学过通往成功的道路不只一条吗?我可以尝试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啊。树立信心之后的我,重新阅读了题目,认真分析了图形,这一次不再从已知条件下手,而是从图形入手,我把大图中的两条“小路”给平移到边上去,阴影部分不就一目了然,而且方便求解了吗?顿时我思维顿开,很快我解决了这一“拦路虎”,真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美滋滋地吃着妈妈重新热的晚饭,陶醉在小小的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品尝母爱关怀的味道,别有番滋味上心头!

指导教师:白国静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2)

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大自然的海啸、泥石流、地震到社会中的各种信任危机:毒馒头、瘦肉精、塑化剂……人类从诞生起就与各种危机相伴。面对危机,是犹豫不前彷徨绝望还是冷静面对,化危为机?其实,危险与生机本来就只差一线,人在危机中应该改变思维,积极应变,化危为机。那么,危机也可是契机。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面对即将损失惨重的危机,这位裁缝能转变思维,凭借他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其实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危机,善于变通,选择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力挽狂澜取得成功。敌军的第五次围剿终于冲破了我军战士们死守的防线,人民的军队陷入了最大的危机中,这是令人绝望的黑暗。可是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果断改变策略,进行战略转移,利用这次危机促成红军壮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人民军队在陕甘宁地区凭着地形的优势从此站稳了脚跟。更不用说,后来还在那里团结了西北人民强大的力量,成立了敌后根据地,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最沉重的打击。如此看来,这一危机不也是让党的军队真正扎根于广大农民群众的转机吗?

古人云“善用物者无弃物”。一切就全靠个人的智慧了。在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改变思路,转机就在拐角。意大利有一座拥有璀璨屋顶的宫殿,吸引了世界游客的目光。设计师本来是要在宫殿内放置一面巨大的镜子来拓展空间。可搬运工却不小心弄破了镜子,眼看着这座宫殿即将被毁,设计师也将会遭到教皇责罚甚至殒命。危机面前,设计师却将错就错,让工人把镜子分割成许多不同形状的小块,镶在天花板上。

危机未必就是危难,它极有可能在一种表面劣势中蕴藏着诸多优势。聪明的人灵机一动,那么,劣势就极有可能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设计师的成功不就是说明了这一点吗?

《无望井》一书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么一句话:“在最深的绝望中,你会看到最美丽的希望的星空。”绝望的危机总能激发人最深最尖锐的智慧。生活似乎在与我们捉迷藏,那些不利的因素遮挡了我们看到成功的眼,我们必须转变对它的思路,变不利为有利,这样才能转变不利因素实现它的价值,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把“危机”变为“转机”

从大自然的海啸、泥石流、地震到社会中的各种信任危机:毒馒头、瘦肉精、塑化剂……人类从诞生起就与各种危机相伴。一场危机是一场灾难,却同时也潜藏着机遇。结果怎样,全看人们如何面对它。(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面对危机,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危机就会变为转机。反之,或灰心丧气、意志消沉,逃避退缩,或没有危机感,自恃强大,骄傲轻敌,则会坐失良机。(正反对照,分析透辟,如何才能化“危机”为“转机”,一目了然。)

楚汉相争之初,刘邦的势力和项羽集团相差悬殊,面对“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面对兵力几倍于自己的楚军,刘邦可谓危机四伏,尤其是杀气腾腾的“鸿门宴”,更可谓鬼门关。但刘邦从容不迫,冷静应对,谋臣运筹帷幄,巧妙定计,武士临危受命,誓死护主,在不利的条件下,一步步变被动为主动。而项羽却刚愎自用,关键时刻优柔寡断,内部又矛盾重重,谋臣不能施其谋,武士不能效其力,一次次坐失良机,反而变主动为被动。“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读书有心,化用无痕。在“鸿门宴”这个典型事例中,刘邦是化危机为转机,项羽坐失良机,把二人放在一起,正反对照,危机与转机的关系就更显而易见了。)

中国首富李嘉成的信誉有口皆碑。当初李嘉成担任长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时,以生产塑胶制品的长江塑胶厂正面临倒闭的危机,作为公司的领头人,李嘉成必须担负起“力挽狂澜”的重任,“扶大厦于将倾”。

面临倒闭,李嘉成不认为它仅仅是危机,相反,他认为这是实行企业改革、探索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从而获得新生的有利时机。于是,面对危机,他不慌乱,沉着冷静,积极想办法,走访英国、荷兰等国家,吸收新的管理模式,引进了许多新工艺,并且开发研制出了备受世人青睐的塑胶花。长江实业公司获得了转机,并且东山再起,迅速发展起来。(危机为什么能成为转机,过程分析得很透彻。)

如果没有那场濒临倒闭的危机,也许长江实业公司还会安于现状,也许还只是一个平庸的塑胶厂。危机激发了人的巨大潜能,催生了希望,带来了转机。(两个“也许”连用,语言很准确。)

危机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刺伤你,也能成就你,关键看你的态度和行动。如果你被眼前的危难吓倒,手忙脚乱,手足无措,那你将永远也走不出危机的阴影。(重申观点。)

危机中,为自己找一个出口

人类从诞生起就与各种危机相伴。人生的道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当我们觉得自己处在了某个走投无路、孤立无援的境地时,我们该何去何从?我相信,每个人都应该在危机中为自己找到一个出口,给自己一个希望,并且勇敢坚强地去追求。

《圣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旅人在沙漠迷途。其中一人去找水,留下枪给另一人,让他每隔一小时鸣一枪以指引自己归来的方向。六小时后,眼看同伴回来的希望渺茫,持枪者把最后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头部。而此时,他的同伴正捧着水往回赶……

我深感遗憾,为这故事,更为有同样悲剧不停上演的现实。阮玲玉、三毛、海子、海明威……还有许多叫得出名和叫不出名的人,他们都是这样,在面对人生中时时出现的种种危机时,他们用不同的方式选择了同样的结局。的确,在人们遇到挫折与困难时,会很容易地把自己投入一个臆造的所谓“危机”中。然而,谁能为“绝境”划一个明确的界限?谁又能确定处在“危机”中就没有任何转机?

在危机中寻找出口,首先要始终坚信希望的所在。如果走在沙漠里,就告诉自己前方有一片绿洲;如果处于黑暗中,就告诉自己前方有一座灯塔;如果正饥寒交迫,那么,请告诉自己,前方一定有一缕炊烟。生活原本就是一个时常会冷场的玩笑,没有人可以一直微笑。只是,有的人哭过又笑了,有的人哭后就再也笑不起来。

“只要星星还在天空闪烁,我们就不必害怕生活的坎坷。”法国画家米勒为了追求自己理想中的艺术,放弃了艺术的金钱,以致一度陷入了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但他并没有在绝境中退缩,而是勇敢去面对,毅然选择到乡下去,在美丽的大自然和淳朴的农家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播种者》《拾穗者》便在绝境中诞生,米勒的艺术获得了新生。

在危机中寻找出口,更要努力坚持去探寻希望之路。希望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却是隐蔽的,发现它需要超凡的勇气、过人的耐心和意志。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危机中激发出蓬勃的创作欲望,雄浑悲壮的《第九交响曲》响彻了几个世纪而绵绵不息;梵高,在失去亲人与朋友理解的孤寂危机中焕发出绚烂的生命之光,火一样的《向日葵》开放了几百年而经久不衰;马克思,在“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的危机中高昂着奋发的斗志,《共产党宣言》终于击破了历史的阴霾。他们都是毅力和勇气的化身、明证。

人类前行的历史恰似在荒野中前进,随时可能陷入危机。但请相信:黎明,终究会冲破黑夜的封锁;雨露,终究会滋润干涸的大地。用自身的勇敢坚强坚持一定能找到光明的出口!

直面危机

生活总是要直面各种危机的挑衅。从大自然的海啸、泥石流、地震到社会中的各种信任危机:毒馒头、瘦肉精、塑化剂……活着就得和人生角斗,成功的意义就在于危机向希望的逆转。而这种逆转需要我们自身的顽强,勇敢地与命运里出现的危机决斗。

身处危机,能够拯救自己的恰恰就只是自己。曾经有过一个令人无限钦佩的美国登山爱好者,他在独自攀登勃朗峰时右手被落石压住,面对生存危机,他毅然勇敢地将右手砍去,下山寻求救援。陷入危机时,等待兴许是不高明的选择,往往在被危机消磨殆尽残存的意志后,只能坐以待毙。要学会在危机时依靠自己,以自己顽强的毅力去寻找希望。人生角斗的况味在于依靠自我证明自我,因为自己才是走出危机的唯一指路人!

还记得《老人与海》中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这个老渔夫孤独、背运、贫穷、年老体衰,但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一连84天没捉到一条鱼,连唯一陪伴他的男孩也离他而去,没有人相信这个老头会再有什么收获。尽管危机重重,可是他再一次出海了,他要靠自己走出这个危机。他找到了大鱼,可是一个人却无法完全捕获。他忍着饥饿、伤痛,竭尽全力与马林鱼、鲨鱼搏斗。尽管最终只是带回了一具鱼骨架,但是他证明了自己,顽强地与人生的困难角斗使他走出了危机。

有人说危机的可怕是它腐蚀了希望,曾经历历分明的希望在危机散发的阴影中变得影影绰绰。然而,人类伟大的精神中的勇敢、顽强、毅力却正是指引我们从危机中走出的动力。罗曼•罗兰说:“我要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颂赞,痛苦亦何尝不值得颂赞!它们是锻炼人类开展伟大的心魄。”

确实,绝境、危机是激发希望的源动力。贝多芬在与多舛命运的搏斗中创造了他的《命运》;托尔斯泰在对生命的惶惶不安中勇于追求,诞生了《安娜•卡列尼那》;勾践,破国亡家,却具有坚韧的毅力,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创造出“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奇迹;毛泽东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这样的危机面前,毅然勇敢提出两万五千里长征;邓小平,百折不饶,于中国颓败之际实行改革开放,带来一片新的春天。这些人于危难之际毫不退缩,并妥善处理问题,展现其过人之能。

人生是在于和危机的奋斗,面对危机时永不言弃中迸发出火花的。这就是人类不屈的伟大精神。更重要的是危机创造了希望,是它将我们指引到更高的成就,也是它将我们历练成人生真正的角斗士!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3)

柳暗花明又一村

  前测,就是教学之前的测试。通过对前测产生的数据分析,能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准确了解学生的思维误区。前测,是教学预设的“奠基石”,是教学行为的“风向标”,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有效地运用前测,能为课堂教学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缘起――“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教学困惑

  偶然的一次机会,我承接了一堂县级教研活动的展示课,上课内容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这是一堂典型的概念课,在概念教学的同时还要进行“画高”技能的教学。为了将概念的揭示和技能的落实能在本堂课完美地结合,对此进行了一番思考和磨课。

  根据对教材的解读,本堂课应重在概念的理解和画图技能的教学上,尤其是高的概念的揭示和画高的方法。因此,在概念的揭示及画高方法的指导上设计了“自学高的概念――以概念画高――画高技能讲解”这样三大环节,以此突破重难点。在试教后发现,在此环节花了大量时间,学生学习效果也并不乐观:部分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兴趣低,部分学生对高的概念无法清晰理解,部分学生对画高的方法不得要领。

  面对这一现象,我感到很困惑:在重难点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分解和落实,为什么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而且毫无学习兴趣?

  经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前测尝试

  基于试教后产生的困惑,我作了这样的思考: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对学生的前认知有所偏差?抑或是对难点分解上存在误区?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未授课的四(3)班51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式的前测。

  【前测内容及反馈】

  1.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至少写三个。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三角板、支架、自行车……

  2.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

  全班学生都能画出三角形。

  3.三角形有高吗?有( )条。

  有32人认为三角形有1条高,占全班人数的62.7%,;有7人认为三角形有3条高,占全班人数的13.7%;还有4位学生认为有无数条高,占全班人数的7.8%。

  4.请试着画出它所有的高。

  准确画出1条高(水平方向上的)的有34人,占全班人数的66.7%;准确画出3条高的有4人,占全班人数的7.8%。

  5.生活中有很多物体设计成三角形(如屋顶、自行车的三角架等),你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 )。(1)节省材料;(2)美观 ;(3)方便; (4)牢固。

  有44人选择“牢固”,占全班人数的86.3%。

  【前测数据分析】

  基于对前测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到:

  1.学生的认知基础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不是空白的,而是有着非常感性、形象的认知,只是缺少一种精炼的概括。另外,学生由于在前期的学习中有了对“平行四边形”高的概念的充分认知,80%的学生认为三角形是有高的,而且也有近80%的学生能正确画出1条高(水平方向上),甚至有个别学生能准确画出3条高,说明三角形的高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只是缺少更理性的感知和拓展。

  2.学生的学习难点分析

  对于本堂课的难点――画高,学生的认知从调查数据中可见一斑。66.7%的学生能准确画出一条高,7.8%的学生能准确画出三条高。为什么大部分学生已对高的概念有了较好的认知,且能画出一条高,却画不出另两条高?是在概念上有认知盲区还是技能上存在问题?针对这一现象,问卷调查后,对学生进行了谈话式的前测,了解到画出一条高的学生的思维认知是“当三角形转一下后,高变斜了,它就不是高了”,也就是说学生对高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水平方向的高”。

  在对前测数据进行理性分析后,我重新思考了本堂课的定位和设计。

  【教学再设计】

  教学片断一:

  师:你认为三角形有高吗?(有)

  师:你能画出来吗?(生动手画高,师展示生第一次独立尝试画的“高”)

  师:你觉得画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从顶点开始画,要画一条垂线,往对边上画……(根据学生不完整的表述出示反例,引导学生完整表述)

  师:你能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吗?(从一个顶点往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线,这条垂线就是三角形的高……)

  改变概念的揭示方法,从概念的发生过程引入新概念,也就是通过画图演示去解释事物的发生过程。

  教学片断二:

  1.高的概念的扩展

  师:这是高吗?(课件演示,出示图1)这还是高吗?(出示图2、图3)

  ■

  生:是……不是……

  师:为什么认为不是高?(因为斜了)

  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认为还是高呢?(它还是从顶点出发的,往对边画的一条垂线)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只要是从顶点往对边画的垂线都是三角形的高)

  师:你觉得三角形还有高吗?还有几条?你能画出来吗?

  2.画高层次一:转纸

  生汇报画高方法:画哪条底边上的高,就把纸转至这条底边在水平方向时再画。

  3.画高层次二:转尺

  师:如果老师想画出黑板上三角形的高,是不是也要把黑板转一转呢?

  生:不行,可以转尺子(动手实践转尺画高)

  基于对前测数据分析后的思考,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再设计。课堂实践效果证明:这样的设计非常成功。

  前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从第一次试教后的迷茫、困惑,再到成功教学后的喜悦,在追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的同时,也让我对前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1.前测――教学预设的“奠基石”

  一方面,前测能准确定位教学预设。通过围绕具体课时的二维目标展开的教学前测,能为教师提供一个更准确的学生起点认知。在知识与能力的前测上,可以了解讲授新课前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基本能力。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果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探究过程中,不需要探究也明白了,那这种设计就是无效的;如果教师预设的教学环节难度很大,学生无法回答、不能操作,没有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那么这样的教学设计也是失败的。那么,怎样的教学预设才是有效的呢?第一,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二,它必须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要做到这两点,必须做好前测。   另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在一个学年、一个学期、一个学段或者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测试,主要用于了解学生普遍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兴趣爱好和意志品质等。从而了解学生在这一具体时段,对于知识的认知、构建存在的差异。

  2.前测――教学行为的“风向标”

  首先,前测为教学行为提供数据支持。

  感性使数学课堂更具人性化,更精彩生动,而理性则使数学课堂多了一些数学化。在现今数学课堂追求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数学本身的东西,应让课堂多一些理性,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严谨、更科学化。而前测就是让数学课堂科学化的第一步。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立足于具体数据之上的,有了具体数据的支持,设计的教学行为才有据可寻,而且实践证明建立在具体数据上的教学行为非常成功、到位,学生的学习也变得轻松、和谐。

  其次,前测为教学行为选定最佳策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状况进行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行为时,总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不到位,所以,设计的教学行为与预设的效果存在偏差。而通过前测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行为上找到最佳的策略,让教学行为更具针对性、更有效。

  纵观现今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常常感慨尝试过很多方式去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课堂效果总是和自己的预设背道而驰,很大原因是因为教学行为的方向不明确。那么,前测无疑是教学行为的“风向标”,它能让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数据的支撑下,寻找到一种最佳的教学行为策略。

  3.前测――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很多条件,而前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它能将经验和反思有机融合。

  第一,前测设计,帮助教师研读教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发展的可能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所以,前测的内容设计既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同时要了解学生对后续知识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么前测的设计就要遵循教材的编排,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解读。对于前测的设计,不光要求教师对纵向的知识体系了然于心,同时,还要求教师涉猎横向的知识体,从而做到触类旁通,从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研读教材。

  第二,前测分析,促进教师积累经验。教学经验的积累是积跬步后而达到千里,但是前测却可以为教学经验的所得另辟蹊径。数据是理性思维的工具,它能为教学经验提供有效数据支持。通过对前测的数据分析,能准确掌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盲点,为教学行为提供借鉴。通过前测,能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前认知,对前测数据的分析,可以使经验得以提升,失误得以避免。可以说,前测,是教师积累经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在前测分析中所得到的具体数据是教师定位学生认知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技能等特征的宝贵财富。

  第三,制定对策,提高教师思辨能力。对前测的数据分析后所做出的相应教学对策,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充分前测,达到对学生总体情况与个体差异的准确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现实起点、学习需求、个性差异、思维方式与学习特征等,充分预设课堂生成情况,尽可能地对每一种课堂生成情况都作出充分的、有针对性的思考与应对。在把握每一教学环节具体目标的前提下,构建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以便调控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况,上课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解决策略进行有层次的展示,从而有效调控课堂。

  从困惑迷茫到最终的豁然开朗,前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测,是教师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确定课堂行为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前测的开展受到时间、人力的局限,所以无法做到每个课时都做前测。那么,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在一学年、一学期、一个学段或某一学习单元学习前进行前测,以此准确掌握学生在相应时段、相应知识技能上的认知,从而制定最为有效的教学。前测,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所知,有所思,最终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责编 金 铃)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4)

柳暗花明又一村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品课的应用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我国出现了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探索。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新的教学环境下,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模式,被广大教师乐于应用,学生乐于接受。合作学习,即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促进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教师教学相长。这种小组可以是学生根据需要随机组合的,亦可以是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并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人员较固定的小组。根据这一理念,我经过理论构思与教学实践操作,总结出初中思品课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实际是一个“独思 交流 查阅 引导 总结”的过程。

一、独立思考是获取教学知识的必要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脑力劳动素养乃是教师的劳动素养的一面镜子。”因此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可以培养而且最应该培养的。独立思考这一环节在合作学习中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只有基于学生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独自思考后进行交流,才是高效的交流,教师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切勿为赶进度而忽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例如:七年级思品第二课第二框题《我相信 我能行》,教材上有三幅关于长颈鹿和小山羊的漫画,让学生根据漫画回答问题。我先让学生根据漫画试着独立写一篇小故事,然后根据自己描述的故事再加以思考。十分钟过后,学生自告奋勇要讲自己写的故事,我发现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强,同时想象力也很丰富,在讲的过程中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而且同样的漫画竟然被描绘出几个不同角度的故事。试想一下,如果我一开始就让小组交流讨论,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可能就会出现因为组长的“权威”而编出单调的故事,从而失去了教学中应有的乐趣。所以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必不可少。

二、交流在合作的空间与时间中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最终同学们体会到了自主交流而取得成功的乐趣。七年级思品教材第一课就告诉我们交流是人与人之间加深了解的桥梁。同样,交流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也是重要枢纽。基于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后,和组员进行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组员的不同见解。在交流的过程中针对组员之间不同的意见,记录下来,然后就不同意见再进行探讨,团结就是力量,学生在交流中可以把一些明显不对的见解排除,对于一些是非模糊的观念要进行进一步交流。比如:还是长颈鹿与小山羊的故事,我发现,在学生独自编写的时候,亦有个别学生偏离了漫画主旨,这个时候小组交流显得十分必要,组员可以在事后及时给予纠正,让错误的学生及时回归漫画的主旨,进而能更好地思考下面的问题。所以说交流是一个互相纠错学习的过程。

三、查阅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注重帮助学生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学会获取信息。学生在校学习,信息主要通过课程教学获得,但课堂知识毕竟有限,学生无法获得与之相关疑难问题的最新知识,而通过查阅资料能使学生的课堂知识得到延伸,及时了解思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思品有关的社会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思品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好查阅资料这一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查阅能力。我要讲的查阅是基于小组交流中对于是非模糊观念的进一步探究。学生就某一问题在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这里就涉及一个操作问题,有些问题在我们课堂上也许解决不了,需要课后在图书室或网络上查阅更多相关的资料。这就需要跨越课堂,所以我们有些教师亦可能因为时间关系而把此环节省掉,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学生在查阅的过程中既能解决自己有目的性的问题,同时也在无形中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有利于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活动何乐不为呢?比如:我在九年级课堂上曾和学生讨论过最近很热的“钓鱼岛”事件,学生各种情绪交错,有激动的,有冷漠的。那“钓鱼岛”事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真相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在课堂上简单的交流后,我安排学生课后去搜集相关资料,下一节课继续交流。我不认为这是浪费学生时间和精力,如果我把之前搜集到的资料直接告诉学生,那么他们也许仅在课堂上听到了这个事件,课后肯定不会去继续思考围绕“钓鱼岛”事件可能会出现的试题。而他们在自己的动手搜集的过程中既加深对此知识的了解,又能针对相关知识联想出一些题目,这样的效果肯定比我直接说出答案要好。所以说查阅是我们学生小组合作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不可偷工减料,一定要实行到位。

四、引导是学生有效合作学习的催化剂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上课的活动,教学上的用语称为‘讨论’,预习得对不对,充分不充分,由学生与学生讨论或学生与教师讨论求得解决。应当讨论的都讨论到,须待解决的都得到解决,就没有别的事了。这当儿,教师犹如集会中的主席,排列讨论程序的是他,归纳讨论结果的是他,不过他比主席还多负一点责任,学生预习如有错误,他得纠正,如有缺漏,他得补充,如有完全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他得指示出来,加以阐发。”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层面局限,有些知识在合作学习中无法正确进行知识的梳理,这时教师的及时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在学生小组交流时应该走入学生中,关注他们交流的过程,既有效防止出现学生滥竽充数又可以及时发现他们的错误。比如:九年级第一课第四框题《自觉服务社会》有个关于服兵役的小材料,材料中王某已满18周岁,但因家庭困难而纠结是否要去服兵役。当我走进学生小组时,我发现竟然有好几个小组学生一致认为王某应该在家照顾母亲放弃服兵役。这时,我暂停了他们的讨论,让学生回忆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但是与学生提出,“服兵役是我们的义务,但是王某去服兵役的话,他的母亲怎么办?这不是不人道吗?”我很欣赏学生能提出自己的疑问,他的疑问涉及另一个知识点,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坚持以人为本,鉴于王某家庭的实际情况,国家或民政局会给予必要的帮助,为王某解除后顾之忧,安心服兵役。这样不就两全其美了吗?所以教师的及时引导在学生合作学习中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总结可以使课堂知识得到及时有效的升华

课堂总结又称课堂结课或是结尾,是课堂教学任务的终结环节,是任何教学类型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说到总结,可能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教师的概括小结,其实不然,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变革教学总结的呈现方式,我要说的总结是学生的总结。在学生独思,交流,查阅,引导之后肯定需要一个小结,那么这个小结该怎么操作呢?我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各小组代表进行概括总结,然后在班级中随机选一名学生最后再在各小组代表的回答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在学生概括的不到位之处,教师再进行补充。让学生总结不是一件无意义之事,学生在此环节里可以锻炼到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概括能力,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必需的。比如:九年级《人贵诚信》这一框题,学生获得哪些启发。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后,各小组汇总本组员的启发,进而概括小结,最后再在各小组回答的基础上,选学生做最后的总结。这一环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能把总结作为老师的“专利”,而是要放开手,相信我们学生的能力。

总之,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相信我们的学生。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做到有的放矢,这样合作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把握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度,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分工,我相信,他们的成长会更加健康更加全面。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5)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王鹏远
来源:《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03期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使用了信息技术,不一样的上法,不一样的效果。在本文中,王老师将两节课按教学环节作对比展示,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王鹏远,北大附中数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海淀区数学学科带头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读者若有问题,或者希望能看到哪方面的文章,可与本栏目编辑联系。栏目编辑QQ:540607710

        

        问题的提出

        

        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来,教师准备这种课需要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二来,有些整合课的课堂教学质量也受到广泛的质疑。有人认为,如果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不使用技术好,那真是得不偿失,又何必非要大力地宣传和推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呢?这个问题促使我们认真思考: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没有误区?如果有,误区是什么?如何建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怎样才能把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本文试图从两个具体教学案例的对比分析说开去,谈谈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想法。本文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学科教师加入到讨论中来。

        两个教学案例的概述与分析

        笔者有机会看到某出版社发行的一个封面标名为“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有效整合的典型案例——台球桌面上的角”的教学光盘(包括课堂实录和专家课后点评),又有机会听了一节与此内容相似的课。两节课教授的是同一内容:初中一年级教材中的余角,又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信息技术,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讨素材。为了叙述的方便,下称前者为案例1,后者为案例2,围绕案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逐个展开讨论。

        1.引入

        案例1:在开始的1分06秒,教师用PPT呈现了7个画面:“绵延起伏的山峰”、“纵横交错的立交桥”(图1)、“飞流直下的瀑布”、“长江二桥”、“横跨长江的彩虹”、“剪刀”和“窗棂”,说明我们周围蕴藏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6)

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创设有助于知识生成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我在实际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时作了以下尝试,并收获了点滴感悟。

书上本来的例题是这样的(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16页例5):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鱼缸没有盖子)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或者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求4个面或5个面的面积。如果按照书上的例题按部就班地教学,教学任务也应该顺利地完成,但是我想这样太呆板,太枯燥了,能不能从解决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出发呢?能不能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呢?在这种想法下,我作了以下改变。

走进了课堂,我说: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的四周,涂料已经脱落(教室墙壁确实非常难看),非常难看,如果现在我们想将我们的教室重新粉刷一下,我们的教室将会非常漂亮,干净、整洁。那我们的学习环境将得到改善,你们说这样好不好?学生非常高兴地说:好。这时我说:现在学校正在筹集资金准备买涂料解决这一问题,准备买多少涂料?应该先怎么办?学生七嘴八舌,最终得出要计算出一间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那么如何计算出我们这间教室的粉刷面积?请同学们积极动脑。学生在积极参与下共同研究出了下面的方案:1.要粉刷的面是前后、左右和上面共五个面。2.要扣除不要粉刷的面积:门窗、黑板、小广播、公布栏。3.用第一面积减去第二面积就得到粉刷面积。此时,学生学习情趣非常高涨,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如何很快求出这一系列的数据,迫切想知道需要多少涂料。那么如何解决第一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呢?学生说:要知道教室的长宽高。于是我就告诉学生,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高大约3.5米,那么如何求这5个面的面积和呢?学生热情很高,通过自己思考,合作交流很容易求出面积,并总结了方法。这一环节不正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吗?不正是这堂课的教学任务吗?不正是本来例5的教学意图吗?这样的教学避免了本来只讲例题,只做练习,学生被动地学习。这样的设计,学生完全由被动变为主动,每一个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的,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下面的问题自然很流畅地解决了。最后我把书上的例5作为练习让学生完成,学生很轻松、愉快地解决了问题。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7)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
来源:《汽车之友》2013年第18期

        记得在4、5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中国本土设计师生存状态的调查文章,当时走访了挣扎在国内主机厂、设计公司、以及大专院校的很多设计从业人员,他们给我最直接的反馈就是:迷茫。不被认可、抄袭成风、管理混乱等等,我甚至开始怀疑国内汽车设计行业的前途,中国是否会沦为简单的汽车生产基地。不过,他们虽然很迷茫,但大都坚持了下来,就像我周围炒股的朋友那样,一般频繁交易的都会入不敷出,而坚定持有一支的往往都笑到了最后。

        其实就在他们内心挣扎到最痛苦的同时,国内汽车设计环境开始发生了变化。5年以后,因为《汽车之友》400期特刊我又坐在了他们面前,但此时更多的正能量传递让我颇感吃惊。在大环境改变的同时,他们自己也通过不同方式推动着中国汽车设计的发展。张帆,这位奔驰总部签约设计师,毅然辞去令无数设计师羡慕的高薪工作,回到广汽研究院开始寻求真正的价值所在。采访之余他带我简单参观了广汽研究院的设计部门,无论从硬件条件还是即将推出的新车型,都很难想象这是国内的设计部门。更可贵的是,作为设计总监,他对于品牌发展的把控也与几年前急功近利的自主品牌不可同日而语。我问他企业高层是否还会对设计过分干预,他的微笑回答了一切,他现在的工作更多的是拉回领导们过于前卫的思绪,脚踏实地地稳步前进。广汽只是自主品牌发展的一个代表,越来越多的本土车型开始脱离模仿和抄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真正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接着我又走访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李彦龙老师跟我详细介绍了近几年设计专业教学的状况,与当年我读汽车设计时相比,早已是天壤之别。学生们从大二开始就接触实际的设计案例,跟主机厂的设计部门保持常态互动和学术交流,而厂家也希望尽早发现有潜力的学生,为其队伍做充分的人员储备。遥想当年我们的不知所措,真有些生不逢时的感慨。虽然我们那批毕业生中有些已经在国内各大汽车设计公司担任主力,但他们的成长之路无疑是曲折和艰难的。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7篇

https://m.czhuihao.cn/xiaoxue/157971/

《柳暗花明又一村作文600字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