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3届高三第七次适应性训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

——金开诚

  在审美过程当中,人的心理活动不是单一的。它是相当复杂的,由于我们人的大脑各种功能的整体的发挥,所以感知、理解、想象、联想等情感的活动是此起彼伏、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心理的机制。

  艺术审美心理机制首先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审美过程当中的感受和理解。

  在审美活动当中强调感受的作用,和我们一般所说的感官刺激是一个什么关系?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人的感觉器官,如果不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就不可能感知任何事物,这个刺激是的确存在的。审美活动也不例外,艺术作品,或者其他一个美的事物,它之所以能成为审美主体的对象,而且被感知,那就是因为这个作品,这个审美对象,它给了审美主体的感觉器官,给了它一定的刺激--美的形象刺激。所以,才能够带来不同感官、不同程度的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的、情感上的愉悦。但是这种快感、这种愉悦还谈不上审美,更谈不上美育。因为我们根据科学的实验和观测,有些动物也能够感知声音的节奏、或者鲜明的色彩,也有快感和愉悦。比如蛇随音乐起舞,孔雀对美丽的女人开屏,但这是动物天然的生理反映,你不能说是审美。而审美是具有高智能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性的、历史性的行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这是一个精彩的审美记录,它不但写出了审美心理的复杂丰富,而且还深刻地写出了审美活动和人、和社会经历的关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所有的人都获得感悟,因为我们谁都曾经是天涯沦落之人,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白居易和琵琶女,因为有身世遭际上的相似,所以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才特别容易沟通交流,那么我们用这个名篇来作为参照,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审美离不开感受。但是不能只停留在感官刺激方面,只停留在感官刺激方面,那就根本算不上审美活动。

在审美过程中,和感受紧密联系的一个基本心理活动就是理解。它是指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以逐步加深对于事物的认识。我要认识这个事物,我怎么加深它,我就把握它的内部,各个局部的联系,它和外部其他事物的联系,做到这一点,你就加深了对这个事物的理解。理解有各种不同水平的理解。最高级的理解、最有深度的理解,就是通过抽象思维来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
  正因为如此,整个审美过程才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审美的主体才有可能逐步深入地来领略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那么审美过程中的理解怎么进行呢?就是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咱们也可以分两方面说:一方面就是这个作品内部各个局部的关系。比如说一幅山水画,欣赏者就要把握局部和局部是什么关系。这个树是长在山上的,这个水是从山上流下来,它们的位置高低、大小、远近、笔墨繁简、色彩浓淡、它的配合和呼应,你都明白了,你就对这幅画有所理解。小说、戏剧、电影这些艺术,把握它内部各个联系更重要了。因为你如果不把握其中的联系,那你就根本没法看懂。
  另一方面,审美主体要运用自己本来就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把它加入到审美对象当中去,和它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获得对对象的深刻理解。这个理解呢,也是审美活动绝对不可缺少的。其中特别有意义的就是游山玩水,特别是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那更有意义。到南昌了,到滕王阁了,你要把《滕王阁序》给联系起来,当年王勃怎么写诗来歌颂滕王阁的,是怎样到滕王阁上提起笔来写《滕王阁序》显示其才能的。有时候这种理解还需要用抽象思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为什么龙城飞将在了,胡马就不能度阴山了?那你就要用抽象思维,结合着历史知识来理解。因为龙城飞将李广,不但打仗勇敢,特别是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所以他的部队战斗力强。他部队战斗力强,那侵略者就不敢来了。有了这些抽象思维,对这首诗的理解就深刻了。看电影、看戏,如果观众不结合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去理解,那么蒙太奇就成为不知所云,潜台词就变为子虚乌有。所谓的艺术感受,只留下一些肤浅模糊、支离破碎的印象。

(根据北大教授金开诚于央视“教育频道”所做讲座整理)
1、从原文看,下列对“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人的大脑各种功能是整体发挥作用的特性使人的心理活动在艺术审美活动中,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

B、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是在感知、理解、想象、联想等情感的活动此起彼伏、相互联系、彼此促进中形成的。

C、审美是从感受开始的,要深入认识某个事物,就要靠理解。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中,感受和理解联系紧密,互为前提。

D、只有达到通过抽象思维来认识事物内在的联系的这种最高级的最有深度的理解,整个审美过程才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2、下列对审美活动中感受与感官刺激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作品或其它美的事物,首先必须给审美主体以美的形象的感官刺激,才能成为审美主体感知对象,如果审美主体的感官受不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就不可能有感知产生。

B、审美主体的感觉器官受到美的形象的刺激,人只能获取与动物一样的审美的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情感上的愉悦。

C、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就是一个诗化了的完整的精彩的审美活动,它是具有高智能的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精神活动,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性的历史性的行为。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最能引起我们的情感共鸣,是因为给我们的感受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感官刺激上,而是深入到主人公之间思维和情感的沟通交流上。

3、“看电影、看戏,如果观众不结合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去理解,那么蒙太奇就成为不知所云,潜台词就变为子虚乌有。所谓的艺术感受,只留下一些肤浅模糊、支离破碎的印象。”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观众看电影、看戏,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去理解,并把它们加入审对象当中去,和审美对象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完成整个艺术审美过程。

B、 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需要观众理解众多镜头组合在一起后的意义;戏剧中的潜台词,也需要观众听懂台词的话中之话、弦外之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观众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

C、理解其他文学作品,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和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同样需要结合观众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且都需要借助抽象思维深入理解。

D、观众如果不结合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去理解,其艺术感受就只能留下一些肤浅模糊、支离破碎的印象,没有任何艺术审美的意义和价值。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选C。(感受与理解,是由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不能互为前提,只能是感受是理解的前提)

2、选AB.项错在不能将人与动物等同起来,人还有更高层级的审美活动;C项答非所问,作者引用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审美离不开感受”;D.项错在与沟通无关,而是我们有相似的经历。

3、选BA项错在“从而完成整个艺术审美过程”,这只是审美过程的一部分;C.项错在“并且都需要借助抽象思维深入理解”,原文为有时候需要。D.项错在“没有任何艺术审美的意义和价值”,从原文无法得出这一结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遗,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选自《后汉书·李膺传》)

李膺恒以疾不送迎宾客,二十日乃一通客。唯陈仲弓来,辄乘舆出门迎之。

膺居阳城时,门生在门下者,恒有四五百人。膺每作一文出手,门下共争之,不得堕地。陈仲弓初令大儿元方来见,膺与言语讫,遣厨中食。元方喜,以为合意,当复得见焉。膺同县聂季宝,小家子,不敢见膺。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呼见,坐置砌下牛衣上。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卒如其言。

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时岁日,翊引杯曰:“正朝从小起。”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膺乃叹曰:“汉其亡矣,汉其亡矣!夫善人天地之纪,而多害之,何以存国?”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亢:高傲。  ②张让:东汉末年专权的宦官。  ③陈仲弓,即上文中的陈寔。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谢:表示歉意

    B.考死,妻子徙边                         考:通“拷”,拷打

    C.杜周甫知季宝,不能定名,以语膺         语:告诉

    D.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     坐:因犯……罪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李膺“性简亢”的一组是(3分)(   )

    ①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④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

    ②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⑤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③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   ⑥一与言,即决曰:“此人当作国士。”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6、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膺结交往来的人很少,但他的声名很高,社会上仰慕他的人很多。当时很多人希望能成为他的门徒,荀爽甚至以给他驾一次车为荣耀。

B.李膺做官威猛严峻,不畏惧权势。他做司隶校尉时,宦官张让权倾一时,其弟张朔依仗其势为非作歹,李膺带将吏把他从张让家里搜出逮捕,并依法杀掉。

C.李膺很有文才,他的文章被学生们争着阅读。他还善于识别人才,虽然聂季宝出身低微,但一谈话他就断定聂季宝是国家的栋梁,后果如其言。

D.李膺为人高傲,他不仅敢于打击宦官的嚣张气焰,甚至敢于冒犯皇帝。他把皇帝身边的太监吓得不敢出官门,把能得到他接纳的人称为“登龙门”,并因此获罪。

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5分)

 

(2)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5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4A (谢:推辞,拒绝)

5C (③李膺不畏惧权势,严格执法,④李膺不逃避责任,⑥李膺善于识别人才)

6D (“登龙门”是别人称他的行为,他获罪的直接原因还是“党事”。)

7、(1)荀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给李膺驾了车,回去以后,高兴地说:“今天才能够为李先生驾上车呀。”李膺就像这样被人仰慕。

  (得分点:“谒”、“因为”“乃”“御”“见”)

2)李膺对他说:“死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荀翊说:“追求仁义,得到仁义,还有什么可遗憾的!”

(得分点:“死者”、“人情”“吝色”“恨”及句意)

【文言翻译】

李膺字元礼,是颍川襄城人。李膺性情简慢高傲,没有什么交际往来的人,只把同郡的荀淑、陈寔当作师友。

南阳的樊陵请求做他的门徒,李膺推辞不接纳。樊陵后来凭着阿谀攀附宦官,官位达到太尉,成为有节操的人感到羞耻的事情。荀爽曾经来拜见李膺,借机替李膺驾了车,回去以后,高兴地说:“今天才能够为李先生驾上车呀。”李膺被人仰慕就像这样。

再次调动官职,又任命为司隶校尉。当时张让的弟弟张朔任野王县县令,贪婪凶残无道,甚至竟杀害孕妇,得知李膺威猛严峻,畏罪逃回京城,就躲在他哥哥张让的府第中,藏在夹壁墙里。李膺了解到这些情况,率领将吏拆毁夹壁墙捉住张朔,交给洛阳监狱。录完供词后,就把他杀了。从此黄门常侍们都谨慎小心敛声屏气,按例休假时都不敢再出皇宫了。皇帝感到奇怪询问他们原因,他们一齐叩头哭着说:“怕李校尉。”

这时候朝廷一天比一天混乱,纲纪颓败,李膺独自守持法度纲纪,自我保持声名高洁。读书人中有被他容纳接见的,就被称为登龙门。后张俭事件发生,朝廷缉捕株连的同党,同乡人对李膺说:“你可以逃走。”李膺回答说:“事奉君王不躲避灾难,有了罪过不逃避刑罚,这是臣子的节操。我已经六十岁了,死生有命运的安排,逃走将到哪里去呢?”于是就去了奉诏监禁犯人的监狱。李膺被拷问处死,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李膺的门生、旧吏以及他们的父兄,一律限制不准做官。

李膺常常拿有病为由,总是不迎送客人,他们家平均二十天方才接迎一回。惟独陈仲弓来作客,李膺总是乘坐车子到大门外迎接。

李膺居住在阳城的时候,门下总有四五百个学生,李膺每当写完一篇文章,学生们都争着阅读,传来传去不会落到地上。陈仲弓叫大儿子陈元方来拜李膺。李膺同他谈完话以后,让他到厨房去吃饭。陈元方心中暗喜,认为自己使李膺感到满意,应该还能够再来拜见他。李膺同一个县的聂李宝,出身低微,不敢来见李膺。杜周甫了解聂季宝科举考试不会被录取,将他的情况告诉李膺。李膺叫他来会面,坐在台阶下为牛御寒的蓑衣上面。李膺同聂季宝谈了一次话,便断定说:“这个人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后来果然如李膺所预料的一样。

李膺受到党事的牵连,同杜密、荀翊一起被关押在新汲县监狱。过年这一天,荀翊举酒杯说:“端正朝纲必须从小事积累起来。”李膺对他说:“死是谁也不愿意的事情,你现在为什么没有一点为难的表情呢?”荀翊说:“追求仁义,得到仁义,还有什么可遗憾的!”李膺感叹地说:“汉朝要灭亡了!汉朝要灭亡了!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楷模,而如今都遭到了迫害,还以什么来保存国家呢?”

     

阅读下面宋词和元曲,完成8——9题。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献

——苏轼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蟾宫曲·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8、张曲中“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描写的情景有什么作用?请简析(5分)

9、苏词和张曲都用了“明日黄花”的典故,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词曲简要分析说明。(6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诗词赏析

8、“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描写了觥筹交错、宴饮的欢乐景象。(2分)用觥筹交错、宴饮的欢乐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表现了游子思念故乡的情怀。(3分)

9、“苏词的“明日黄花蝶也愁”因“万事到头都是梦”引出,喻良辰易逝,好花难久,正因为如此,今日对此盛开之菊,更应开怀畅饮,尽情赏玩。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表现了苏轼的旷达情怀。(3分)张曲的“蝶愁来明日黄花”因“人老去西风白发”而引起。作者感叹时光流逝之快,人生易老,有“倦客思家”的感怀。(3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不宜异同。(《出师表》)

(2)                  ,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

(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4)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庄子《逍遥游》)

(5)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名言名句

1)陟罚臧否 2)芳与泽其杂糅兮

3)无案牍之劳形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5)渺沧海之一粟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题。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和牲畜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丢脸。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 ,您瞧,绳子在这儿。”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叙述了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最后忧郁而死的故事。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B、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C、马具商是农村小奸商,通过他的行为和举动,可以看出他阴险、诡诈的性格特点。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E、这篇小说叙事详略得当,巧妙地处理了“赶集”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群众场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2)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是如何塑造奥士高纳大爷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的,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案解析: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现代文阅读

1CE

A.“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不准确,主要反映的应是当时法国社会的人心的冷漠和社会道德问题。B.“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错误,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而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D.“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与“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错误,小说把作者自己的爱憎、褒贬寄托在情节中,体现出对人物的深深同情,没有讽刺之意,也并非冷峻,而是将激情隐藏在内容的描写之中。(答E3分,答C2分,答A1分;答BD不得分)

2)①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三种:一是马具商的诬告,在这场逼死奥士高纳大爷的围攻中,马具商是发难者;二是乡政府的审问,乡政府的审问,代表官方压制,加剧了整个社会的猜测与不信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是周围群众的奚落。众人的嘲笑和奚落致使奥士高纳大爷忧郁而死。这三股力量汇集一起,造成了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亡。(6分)

3)奥士高纳大爷是法国社会中一个勤俭、诚实的农民,作者着重描写的不是他物质生活的贫穷,而是精心刻画他精神上所受的折磨。

①将奥士高纳大爷置于一个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围绕诚实与说谎这一矛盾冲突,充分展示奥士高纳大爷的性格特点 。(3分)

②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小说紧紧扣住奥士高纳大爷“诚实”的性格这一特征,以洗练精确的细节描写,深入细致的心理刻画,描写了他的性格发展,心理变化,写得细致生动,自然而无雕琢。(3分)

4)观点一: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不合适。

①小说通过一根绳子的故事,反映荒唐混乱的世风,揭示重大的社会道德问题,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过于直白,无法增强小说意蕴的深刻性。

②小说以“绳子”为线索,布置全局,结构全文。全文围绕一根小小的绳子,描写一个老实人的悲剧,故事娓娓道来,不露痕迹,使精巧、奇特出于自然。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小说的行文线索就不够明晰,情节衔接就不自然。

③小说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片段,把“绳子的故事”作为透视点来窥视大千世界,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反映普遍的社会现实,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就不能显示由点及面、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

观点二: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合适。

①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奥士高纳大爷,他是一位勤俭诚实的老实人,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有利于描写小说的主要人物,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②小说写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根绳子,因而被冤家诬告,又受到众人奚落,以致忧郁而死,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个老实人而展开的,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可与小说的内容更吻合。

③小说通过奥士高纳大爷的悲剧,展示了把诚实厚道、纯朴善良看做违反常理的社会道德观念,以“老实人的故事”为题,也是与小说的反讽主题相融相符的。

(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内容2分,分析恰当4分,言之成理即可)

     
@2019 惠好考试网-试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