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1-07-04 点击: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12篇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12篇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1)

为马踏飞燕正名

(作者赵汉杰)

众所周知,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的标志,于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是东汉晚期的青铜器。它精美的造型、动感的形态和栩栩如生的神韵令人赞叹也令人陷入无限的遐想。 1983年国家旅游局选定马踏飞燕为中国旅游的标志时,就对它的名字做了讨论,有叫“铜奔马”的,有叫“马踏飞燕”的,后来有人说被踏鸟的尾巴不是开叉的因此不是燕子是隼。经过一番讨论,1985年,这个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沿用至今。笔者近来对马踏飞燕的名称问题很感兴趣,闲暇时间进行了民众调查,在看了马踏飞燕彩色图片后,认识这东西且回答这是“马踏飞燕的”几乎为100%,在 问到你知道“马超龙雀”吗?绝大多数的人都回答说不知道。而且也都不知道龙雀是啥东西,这让我颇为感慨,于是想谈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说马的形态,根据马的身形、腾空的马蹄、马头顶飘扬的花缨以及马尾的飘逸状况说明牠肯定正处于飞奔状态;一蹄踏在飞燕身上说明牠是在空中飞奔,这一点大家是共识的。

再说马的速度,从飞燕惊愕回首来看这匹马是后追上来的,因此,马的速度是高于飞燕的。那么飞燕的速度是多少呢?据鸟类专家说世界上短距离飞行速度最快的鸟是游隼,牠在俯冲(倾斜向下转水平)时的时速可达到360km/h(100m/s)。一个顶级的塑造大师以他那渊博的知识和对万事万物的细心观察选择游隼被踏这是必然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马的时速即使世界冠军也才接近70km,这与该作品中的意境差距太大了,因此可以确定该作品中的马属于神马,天马。否则牠不可能在天上飞奔,也不可能超过游隼。

然后说说被踏的鸟究竟是什么鸟,既然大家都认为那是隼,而且游隼也是世界短飞冠军,作者选游隼被踏那是很恰当的,大家都分析出天马追上游隼也是对的。至于有人说那是神鸟龙雀,那是不可能的,同是神级的鸟与马的速度不是一个数量级,龙雀的速度要快很多,不可能被天马踏上。

最后谈谈冠名的问题,笔者认为“马踏飞燕”是最佳选择,主要因为被踏的鸟(隼)在民间就属于飞燕类,常见这种鸟的各地老百姓(农民或牧民)都管这种鸟叫“青燕”( 游隼),或“青燕子”(红脚隼),还有一种体型稍小爱抓飞虫的燕隼,这些鸟都带有燕字,所以冠名“马踏飞燕”是很合理的,是大众化的。这个名称还很有浪漫情怀、富有诗意且更有亲切感,而且燕字本身就隐含飞的最快的鸟之义。 “隼” 只是学名,是在专业书上写的,不少人甚至都不认识这个隼字,所以用它命名不能朗朗上口。别的名称大家都觉得没有一个完美的,如马袭乌鸦,乌鸦飞的太慢了,作者不可能选牠;至于“鹰鹞掠马”存在如何掠的?谁掠谁的问题;铜奔马和凌云奔马都没带上青燕子这个很重要的内容,也觉得有些遗憾。

既然“马踏飞燕”合理又被老百姓认可,那就让我们再叫回来吧!

写于2017 年六月

作者简介:原籍河北丰南,教授级高工,现任沈阳宇光温度仪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2)

  [作文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作文 马踏飞燕。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有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200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华访问,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原大仿制24k镀金青铜仿制品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高34.5厘米,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高中二年级作文《作文 马踏飞燕》。 ◆分享好文◆但是,对于其名称长期以来却有着较大的争议,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坛,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年初,为了加强我国珍贵文物出境展览的管理,切实保证文物的安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其中64件(组)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出。铜奔马即马踏飞燕便是这其中的一件。

  一个公认的结论,然而,不管最终采用哪个名称,这具铜马俑终将是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高峰,相信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3)

《马踏飞燕》教学设计

导言: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先聪明而勤劳。早在四千多年前,他们就发现了铜这种比石更硬的物质,并用铜做成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后来他们又用铜制作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品。今天,大家看到的这幅照片就是距今一千八百年前的一件艺术珍品------------铜马的照片。

课文分析教学思路:

1、看图回答:图上画了哪两种动物?比较下列词语:

马踩飞燕、马踏飞燕、马踏燕子、马和飞燕,说说哪个做这幅图的标题更合适?

答:图上画了马和燕子两种动物。

用《马踏飞燕》更合适。因为用”踏”比”踩”更能突出马的轻快,图上的燕子双翼展开,所以用”飞燕”更能突出燕子当时的姿态,也更能显示马的速度之快。

2、读课文第一段,看”马踏飞燕”是什么时候的艺术作品?什么时候出土的?出土后人们的反映如何?

答:东汉时期,1969年出土,出土后人们就大加赞美他,它很快便闻名天下了。

3、仔细看图,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匹骏马?再阅读第二段,解释”匀称、高亢、嘶鸣、膘肥身健”的意思,看这一段是按什么时候顺序观察的?

答:这匹马:①膘肥身健、体型匀称。②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头微微后仰而略向左歪,尾竖起后而后扬,张开大嘴,仿佛高吭。从以上几点看出这是一匹骏马。这一段是按先整体观念后部分顺序观察的,①是整体,②是部分。在②中又按照从上到下,由前到后,由具体工作到想象顺序观察的,”仿佛听到了它的高亢的嘶鸣声”即想象。之前都是具体的,实在的。

4、马在地上跑,燕子 在空中飞,马为什么会踏到飞燕?认真看图,说说作者怎么表现马速之快的?

答:为了表现马的速度之快,作者首先构思奇妙:马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其余两腿正在伸缩。没有落地之蹄,全部腾空而起。作者所画不是跑马,而是飞马、天马,四蹄全是快速奔跑的样子(教师可拿站立的马、慢跑的马的图片各一,与此图对比,说明书中马跑的快)。其次,运用夸张手法,独具匠心,让马踏飞燕而飞燕安然无恙,可见马如飞箭般快,如行云般轻。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4)

美术欣赏:《马踏飞燕》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美术欣赏美术欣赏>

  >为东汉青铜器,它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以及浪漫主义精神和高潮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得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

  这匹骏马带着保卫祖国边疆反击匈奴入侵的神圣使命,刚刚经历了一次战斗,带着主人的重要消息回官府.

  它奔驰在苍茫原野上,越跑越快,仿佛腾云驾雾的天马,一心只想赶紧完成任务,对于身边发生的一切都不在意.突然,它的一只马蹄落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骏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三足腾空,庞大的身躯居然保持住平衡.

  骏马凌空飞雁,奔跑疾速以至飞燕不觉其重而惊其快,更增加了銅马凌空飞驰的气势.马蹄重落一足,小小飞燕承之而可平置,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马与燕的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奔驰与飞翔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体现了骏马奔驰与飞鸟争先的瞬间.骏马体形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者精确的平衡.雕塑的中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

  >还含有一日千里,马到成功的寓意,现为中国旅游标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5)

篇一:马踏飞燕阅读答案六年级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于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的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让人仿佛听到了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作者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作者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确实是跑得快啊!马蹄踏在一只飞燕上,飞燕竞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才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作者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篇二:马踏飞燕阅读答案六年级

为什么说从踏燕的奔马身上,看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因为马踏飞燕既表现出了马的速度快,又使马保持平衡,而且造型优美,所以说从踏燕的奔马身上看到了我国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篇三:马踏飞燕阅读答案六年级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_百度作业帮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都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1、这是一匹怎样的骏马?、2、为什么说从踏燕的奔马身上,看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suyiqun0159 2014-11-24 1、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2、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篇四:马踏飞燕阅读答案六年级

巨人中考网: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马踏飞燕》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马踏飞燕 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 快 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都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1.文中那句话解释了文章中心?

2.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来叙述这一珍贵的艺术品?

参考答案:

1、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2、有叙述、说明、抒情。例:[ 看!这匹铜制的俊马, 高亢的嘶鸣声。 这个描写说明性句组写得太精彩了。几句话就把马的外形俊美表述得明明白白。作者通过一个 看! 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造成了一种面对面交谈的气氛,使人倍感亲切。接着从马的体态,鬃毛,四蹄;头部,尾;口,声音这几个角度,将一个静态事物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给人以宛然似在眼前的感觉,说明即细致又生动有趣。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6)

《9、马踏飞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马踏飞燕的外形和奔跑速度,感受它非凡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和读课文了解马踏飞燕非凡的艺术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劳动才能。

教学重点:理解马踏飞燕匠心独运的设计

教学难点:分辨课文中哪些写的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产生的联想。

教学关键:抓住重点词句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许许多多令世人惊叹的伟大财富和宝贵的历史遗产。(建议:播放图片,欣赏,包括马踏飞燕)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来欣赏一件举世珍宝,它就是——马踏飞燕。(板书:9、马踏飞燕)(读课题)

二、新授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首先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评价“马踏飞燕”的?

师:作者是怎样评价“马踏飞燕”的?

生:“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师:这里的“艺术珍品”是什么意思?

生:珍贵的物品。

师:“马踏飞燕”是一件艺术珍品,除此之外,你们还从这两句话里了解到什么?

1.产生的年代:(东汉时期)——说明它历史悠久。

2.出土时间:1969年

师: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闻名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闻名天下”是什么意思?

生:普天之下都听到它的名声,也就是天下有名。

师:这件铜奔马为什么被称为艺术珍品呢?又为什么能名闻天下呢?下面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生:非凡的艺术成就;所蕴含的科学原理。(板书:艺术成就、科学原理)

师: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它的艺术成就?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它的科学原理?

生:课文2、3自然段写的是艺术成就,4自然段写的是科学原理

(二)学习 第2、3自然段

师:下面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的2、3自然段,想一想(出课件问题)作者是通过哪两方面来表现“马踏飞燕”的艺术成就的?又分别是怎样具体描写的?

自学讨论。

师:(指图)谁知道“马踏飞燕”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生:铜。(师点课文:铜制的骏马)

师:作者是通过哪两方面来表现这匹铜奔马的艺术成就的?

生:马的外形和奔跑的速度。(板书:外形、奔跑速度)

师:铜奔马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生:这匹铜制的骏马……嘶鸣声。

师: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铜奔马外形的?

生:按马的身躯、体形、鬃毛、四蹄、头、尾、口、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仔细观赏一下这匹铜奔马,谁能看图按照作者描写的顺序再来说说马的外形是什么样的?

生:……

师:(指课文)前面这些描写铜奔马的身体形态都是我们实实在在能看到的,那这句话(指课文“人们……”)是我们实实在在看到的吗?

(——不是)

这是通过我们看到“它张开大口”而产生的——联想,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板书:联想——可写在课件里)

下面我们再来齐读这一自然段,共同感受这匹铜奔马强健的体魄和那高亢的嘶鸣声。

2、第三自然段

师:(指板书)从铜奔马的外形上看,栩栩如生,简直就像一匹活的马。作者又是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

生:作者构思巧妙,让马的右前腿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

师:快到什么程度呢?

生:作者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是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师:(指图)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飞燕竟然安然无恙。从这种设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马跑得快(多说一些)

师: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马的速度加快到什么程度具体化了,连飞翔的燕子都来不及躲闪,是因为马跑得太快了。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然平平安安,没受到一点损伤,说明马跑得太快了,像风一样,像闪电一般,一闪而过。

师:这里面的“构思巧妙”“匠心独运”是什么意思?

生:构思奇妙是指做文章或者制作艺术品时运用的心思很奇特巧妙。匠心独运是指独特地运用巧妙的心思。

师: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差不多。在文章中,构思奇妙用来形容这件铜塑对马的右前腿和左后腿的处理,匠心独运用来形容马踏飞燕的设作者这样的运用避免了重复,显示了词汇的丰富,也增强了文章的美感。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应该有所注意,巧妙的设计文章语言。

下面让我们再来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感受铜奔马奔跑的速度之快。

师: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能找出哪些句子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句子是引起的联想吗?

生:

师:正是因为铜奔马制作者栩栩如生的设计,才让作者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我们也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仿佛看到了这匹铜奔马正在风驰电掣的奔跑,那从铜奔马制作者这样匠心独运的设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古代劳动人民有智慧(板书:创造才能)

师: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再次欣赏铜奔马的艺术成就、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 ),出土以后很快( )。这匹( )的骏马,( ),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 )。它头微微后仰而略向左倾,尾竖起而后扬。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的高亢的嘶鸣声。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作者( )、( )的设计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到3自然段,通过铜奔马的外形和奔跑的速度了解了它的艺术成就,从中我们也体会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那么马踏飞燕这件艺术珍品又蕴含了怎样的科学原理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板书

9、 外形

马 艺术成就 创造才能

踏 奔跑速度

飞 科学原理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7)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的东汉墓,现藏甘肃省博物馆。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基本信息

《马踏飞燕》是1969年在甘肃武威擂台东汉墓中出土。这件古代青铜作品,作于公元220年前后,高34.5厘米,长41厘米。这件两千年前制作的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作习性,为中外的许多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奔马正昂首嘶鸣,举足腾跃,一只蹄踏在一只飞翔的燕子身上。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名称来历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高34.5厘米,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但是,对于其名称长期以来却有着较大的争议。关于“马踏飞燕”的名称,长期以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铜奔马”说

铜马俑的造型雄骏非凡,它昂首嘶鸣,马蹄腾空,作风驰电掣般的奔驰,因而,经郭沫若先生鉴定,命名为“铜奔马”,因为是由青铜制成,也称“青铜奔马”,这也是对这具铜马俑最早的称法。

“马踏飞燕”说

虽然“铜奔马”的称谓比较直观明了,但是这具铜马俑的精妙之处是其后蹄下踏一飞鸟,仅以“奔马”名之,显然不足以表现其浪漫主义意境,因此有人将其称为“马踏飞燕”,以表明奔马正在作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据说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宾奴亲王访问兰州,看到了这匹珍藏在甘肃省博物馆的稀世珍宝,又将之命名为“马踏飞燕”。郭沫若发出了:“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就是拿到世界上去,都是一流的艺术珍品”.郭沫若回到北京后即与当时文物局负责人商定,将铜奔马调京参加了正在北京故宫举办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其后并经郭老推荐,外交部长陈毅安排马踏飞燕与一批国宝级文物一起,赴世界各地巡回展览,发动了一场“文物外交”。在美、英、法、日、意等国家展出期间,观众如潮,将它誉为“绝世珍宝”,天才的中国马”,从此,马踏飞燕名扬世界。郭沫若并曾泼墨挥笔写下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豪迈诗句。

“马踏龙雀”说

针对“马踏飞燕”说,有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铜马俑所附飞鸟,从造型看不像是燕子,而是龙雀,因此认为应该是“马踏龙雀”或“马超龙雀”。

“飞燕骝”说

前面几种名称,看似有些道理,但明眼人一细致品味便不难发现——其中无一不带有明显的现代汉语构词特点。最近有资深学者提出“飞燕骝”这个名字,无论从构词方式之严谨、还是切意之准确无一不符合汉代的特点,堪称迄今为止“马踏飞燕”这座著名的青铜雕最贴切的名字。武威铜马足下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梁朝简文帝诗云:“紫燕跃武,赤兔越空。”二句中赤兔指良马,紫燕亦指良马。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天马”说

持此说法的人认为,龙雀是风神,即飞廉,这种神鸟,岂能是奔马所踏之物?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中有“ 铜雀蟠蜿,天马半汉”之句,是称皇宫内龙雀、天马两件对应的铜制陈列品,因此,这具铜马俑就是“天马”。《汉书·礼乐志》中《西极天马之歌》曾记载,“天马”足踩浮云,身可腾空飞驰,奔马踏着飞燕,正是遨游空中的“天马”形象。

“马神——天驷”说

与前几种说法一样,“天马”说也受到了置疑。有人提出:“天马”在汉代专指大宛汗血马及与此 有关的宫内陈列品。东汉明帝为置飞廉(即铜制龙雀)、铜马(即铜制“天马”)于洛阳,曾亲自出行到西安迎取,甚至不惜下嫁 宗室女子,或令大军征战,才求得汗血马,是谓“天马”,为此作《西极天马之歌》,为帝王祭天礼乐之一,以歌颂汉家天子的功 德。因此,无论“天马”是指真马还是铜马,都只是皇室威仪的象征,臣民不可能享用,武威东汉墓主张姓将军怎能例外?因此,有人又提出这具铜马俑是“马神——天驷”。“天驷”指的是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即“天驷 ”,亦称“马祖神”。秦汉以前人们都崇“天驷”为“马神”,自商周以来,征战中都少不了骏马,因而就产生了对马祖神的崇拜与祭祀。武威汉墓主人张姓将军生前率骑戍边,供奉马神,死后殉葬铜制马神,当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样解释,就墓主人的官职 和职业特征来说,都是合理的,“天驷”者犹言驷马行空,以足踏飞燕来说明“天驷”和象征其所处的空间位置。 它还是旅游业的象征应该说,以上说法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得通,但迄今始终没有一个公认的结论,然而,不管最 终采用哪个名称,这具铜马俑终将是“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高峰”,相信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

造型介绍

骏马在中国古代是作战、运输和通讯中最为迅速有效的工具,而强大的骑兵也曾经是汉朝反击匈奴入侵,保持北部地区安定必不可少的军事条件,所以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因此,大量的骏马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粗壮圆浑的身躯显示了它强大的力量,但其动作又是如此轻盈,以致于人们似乎忘记了它只是通过一足就将全身重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龙雀身上。它嘶鸣着,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的骄傲;龙雀似乎正回首而望,惊愕于同奔马的不期而遇。这简直就是古人“扬鞭只共鸟争飞”诗句的真实再现!“马踏飞燕”,不论其神采的表现,抑或是铸造工艺之高明均不必说了,更令人折服的还有其创作构思的绝妙。人所共知,塑造一匹健美的好马形象这并不太难,然而要将一件静物表现出它的动感,特别是要表现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神速,这就不那么容易了。然而我们的无名艺术家们却能独运匠心,大胆夸张地进行巧妙构思,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雕塑的重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圆雕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都令人惊叹不已。“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出土经过

1969年,武威新鲜公社社员在雷台南部开挖战备地道,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件发生了。几镐头下去,只听轰隆一声,砖墙上出现了一个黑洞。当人们爬到里面才发现,那是一间用青砖砌成的墓室。里面遍地是排列整齐的铜人、铜车、铜马等,旁边还有座棺床,里面呈放着两具尸骨架,在尸骨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第二天傍晚,公社王队长叫人将原来封好的洞口又重新打开,将里面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装进了麻袋,悄悄用架子车转移到大队库房里藏了起来。

在没有保护措施和任何考古工作者参与的情况下,这座古墓就这样被揭开了。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对文物的不重视,古墓遭到了严重破坏。半个月以后,武威派党寿山和张有专门负责调查,追缴失散文物。经过反复动员并耐心解释这批文物的重要价值,许多农民纷纷交出了私藏在家中的文物,队长王洪尚这才同意让他们去看看那些藏匿在大队库房里的文物。他们对这批重要文物进行了详细登记,并将藏匿在大队库房里的文物全部转移到文庙收藏保管。

11月3日,甘肃省文化厅立即派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魏怀珩、张学正前往武威。在墓葬中室的左侧壁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盗洞,奇怪的是这个盗洞上却有著明显的曾经被修补过的痕迹。

在墓葬甬道的右侧壁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保存得非常完整,尤其是它那独特的“人字型”的砌砖方式在我国考古发现当中尚不多见。这口古井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这一切在今天看来都是我们无法解开的谜底。

墓葬由多墓室组成,分前、中、后三个主墓室,前室有左右耳室组成,相互对称。那些早期的盗洞就处在墓室中室的左侧壁和后室的顶部。

据当时发现古墓的农民回忆并介绍说,那些排列整齐的铜车马武士仪仗俑和铜奔马就陈放在墓葬前室的右耳室。

在这座墓葬的中室随葬有设计精美,几乎所有铜器用品都存放在这里。中室右耳室陈设有陶楼院和大部分陶器物品。后室比较小,是墓主人下葬的地方,一些被盗后残存的女人的 装饰品说明该墓葬为夫妻合葬墓。非常符合我国古代墓葬的殉葬规律及“前庭后寝”的墓葬习俗的。

从考古发现来看,这座墓葬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被盗,但是,仍然出土了230多件珍贵文物。

那么,这座墓葬是哪个年代的?墓主人又是谁?

甘肃省博物馆研究员陈炳应:

“雷台墓的年代从四个方面来分析。第一,墓葬的形制。雷台墓的砌砖的方法那是汉代的。第二,墓葬出土的陶器绝大多数都是汉代的,有少量器物在魏晋墓中出土过,但是那应该是后期沿用前期的器物。第三,出土的“四出五铢钱”和铁镜是东汉末期铸造的,出土的几万枚钱币的总的时代特征肯定是汉代的。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铜马上的铭文有“左骑千人”这个官名和“凉州张掖县”这个建制,只是在汉代文献中看见过。雷台墓的年代应该是东汉末期也就是公元186年-220年之间。”

在墓葬出土的铜人俑当中,有4件女俑背后分别刻有“张氏婢”三字, 8件男俑背后都刻有“张氏奴”三字,在一只陶碗的底部发现了刻有“张家奴字益宗”六字的铭文。可以断定这位墓主人应该姓张。

考古工作者通过雷台墓出土文物的铭文这一历史印迹,对这位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职业等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这位墓主人生前曾经四次被册封为“将军”,还兼任过河西四郡之首的武威郡的郡守,并多次享受“秩比两千石以上”的国家俸禄。

雷台汉墓出土的铜马上清楚地刻有“张君前夫人”和“张君后夫人“ 的铭文。《汉书》中“夫人”一词解释说:“列侯之妻称夫人”。由此可以断定这位墓主人的最高身份是诸侯。

艺术地位

汉代乃是我国开疆拓土、抵御外奴的辉煌年代,汉高祖的亲征、文景的盛世、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等的开通西域,使得西域各国慑服于大汉天威,而纷纷遣使通汉,广开经贸的交流大门。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批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陪葬器物,不仅是一批非常优美的古代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在近两千年之后,还能见到汉代马的精神面貌,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次惊人发现。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200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华访问,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原大仿制24K镀金青铜仿制品“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原邮电部发行的JP32纪念邮资明信片、1997年发行的1997-3《中国旅游年》纪念邮票、去年发行的普通邮资明信片以及联合国1996发行的一套邮票中的一枚均以马踏飞燕为邮资主图。年初,为了加强我国珍贵文物出境展览的管理,切实保证文物的安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其中64件(组)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出。铜奔马即“马踏飞燕”便是这其中的一件。

获得荣誉

【1】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其含义是:

天马行空,逸兴遄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是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以在中国尽兴旅游;“马超龙雀”青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旅游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2】1996年铜奔马又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3】2010年铜奔马与各国的代表物品竞选国际旅游标志。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8)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

  【原文】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巧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快”详细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平安无事,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习题。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问习题】
  20.作者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种设计说明了什么?(2分)
  21.短文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
  20.突出了这匹骏马的速度之快,把“快”详细化了;说明了古代艺术家的构思巧妙(匠心独运),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2分,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相同即可)
  21.(3分)第二段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1分)这种手法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它生动准确地描摹了铜骏马雄骏非凡、昂首嘶鸣、马蹄腾空的造型特点。(2分)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9)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简介

马踏飞燕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龙雀。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地位

  汉代乃是我国开疆拓土、抵御外奴的辉煌年代,

  

马踏飞燕

汉高祖的亲征、文景的盛世、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等的开通西域,使得西域各国慑服於大汉天威,而纷纷遣使通汉,广开经贸的交流大门。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批雷台汉墓出土的青铜陪葬器物,不仅是一批非常优美的古代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在近两千年之後,还能见到汉代马的精神面貌,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一次惊人发现。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燕”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1986年定为国宝级文物。

  200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华访问,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原大仿制24K镀金青铜仿制品“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原邮电部发行的JP32纪念邮资明信片、1997年发行的1997-3《中国旅游年》纪念邮票、去年发行的普通邮资明信片以及联合国1996发行的一套邮票中的一枚均以马踏飞燕为邮资主图。

  年初,为了加强我国珍贵文物出境展览的管理,切实保证文物的安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其中64件(组)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出。铜奔马即“马踏飞燕”便是这其中的一件。

出土经过

  1969年,武威新鲜公社社员在雷台南部开挖战备地道,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件发生了。几镐头下去,只听轰隆一声,砖墙上出现了一个黑洞。

  

马踏飞燕

当人们爬到里面才发现,那是一间用青砖砌成的墓室。里面遍地是排列整齐的铜人、铜车、铜马等,旁边还有座棺床,里面呈放着两具尸骨架,在尸骨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第二天傍晚,公社王队长叫人将原来封好的洞口又重新打开,将里面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装进了麻袋,悄悄用架子车转移到大队库房里藏了起来。

  在没有保护措施和任何考古工作者参与的情况下,这座古墓就这样被揭开了。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对文物的不重视,古墓遭到了严重破坏。半个月以后,武威派党寿山和张有专门负责调查,追缴失散文物。经过反复动员并耐心解释这批文物的重要价值,许多农民纷纷交出了私藏在家中的文物,队长王洪尚这才同意让他们去看看那些藏匿在大队库房里的文物。他们对这批重要文物进行了详细登记,并将藏匿在大队库房里的文物全部转移到文庙收藏保管。

艺术经典欣赏:马踏飞燕

(2005-07-18)

    

    《马踏飞燕》又名《奔马》、《马踏龙雀》,青铜。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组造型非常精巧的铜车马。它们虽然多为立姿处于静止状态,但都挺胸昂首,张口啮衔,似乎体内充满着活力,观后令人有怒马如龙之感。在雷台汉墓的众多铜马中,又以《马踏飞燕》最为著名,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作品赏析

    这件《马踏飞燕》,马作飞驰状,四蹄翻腾,首高昂,尾上扬,口张作嘶鸣状。头上的璎珞飘拂,马尾梢绾作结。它三足腾空,而右后足却踏在一只疾飞的燕子背上。那只飞行速度疾如闪电的燕子正展翅翱翔,突遭马蹄踏中脊背,本能地并起双翅,吃惊地回首反顾。与之相呼应,奔马头微左顾,四蹄翻飞,正驰骋于蓝天。作者以无比高超的技法,把奔马与飞燕在这惊心动魄的一刹那的动作,神情定格,而且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代艺术家用这种奇特大胆而又精彩绝伦的艺术构想和表现手法,创造出如此引人入胜的意境,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汉代艺术以质朴凝重为其主要特色,这种特色的雕塑风格主要被后代墓葬石刻所继承。它对唐以后逐渐形成的工艺性雕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这件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没有巨大的基座,也不像许多马的造型,以四足或三足着地来保持平衡稳定。艺术家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把马身的重心落在着地的右后足上,以体积不大的飞燕头、胸以及张开的双翅和尾羽作为支点,既保持了雕塑的稳定平衡,又显得灵动异常,真是妙不可言。

    《马踏飞燕》作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我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最好见证,它曾多次出国展出,所具有的非凡魅力,倾倒了无数国外观众,其知名度之高,使它被选为中国旅游的标志。它所具有的内在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背景资料

    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马是人们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最亲密的伙伴。人们对马的喜爱,有时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所以才有了诸如“爱妾换马”之类故事的流传。在艺术作品中,以马为题材的也特别多。

    这件雕塑中的马,神骏异常,显然不是中原的马,而是一匹“天马”。

    大宛是西域古国之一,以出产汗血宝马闻名。传说“大宛国有高山,其上有马不可得,因取五色马置其下,与交生驹,汗血(汗为血红色),因号曰天马子”。汉武帝欲得名马,命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师两度出征大宛,战争先后持续4年,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最后迫使大宛臣服于汉,保持了西行商路的通畅和促进了中原马种的改良。

    李广利带回了大宛“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3000余匹”。这些引进的骏马,使汉马的体质、性能乃至形貌都大为改观。

美术欣赏

  为东汉青铜器,它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 丰富想象以及浪漫主义精神和 高潮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汉人对马的喜爱超过了以往得任何一个朝代, 并把骏马看作是民族尊严 国力强盛和英雄业绩的象征.

  这匹骏马带着保卫祖国边疆反击匈奴入侵的神圣使命,刚刚经历了一次战斗,带着主人的重要消息回官府.

  它奔驰在苍茫原野上,越跑越快,仿佛腾云驾雾的天马,一心只想赶紧完成任务,对于身边发生的一切都不在意.突然,它的一只马蹄落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骏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三足腾空,庞大的身躯居然保持住平衡.

  骏马凌空飞雁,奔跑疾速以至飞燕不觉其重而惊其快,更增加了銅马凌空飞驰的气势.马蹄重落一足,小小飞燕承之而可平置,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马与燕的线条流畅,比例匀称,奔驰与飞翔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体现了骏马奔驰与飞鸟争先的瞬间.骏马体形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也保持者精确的平衡.雕塑的中心显然经过了极其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10)

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铜奔马”,青铜制,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厘米,制作于东汉时期,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墓。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11)

马踏飞燕的作文

1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有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2002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来华访问,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原大仿制24K镀金青铜仿制品“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高34.5厘米,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但是,对于其名称长期以来却有着较大的争议,据云当时被定名为“马踏飞燕”,也有学者引经据典,将其定名为“马超龙雀”。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燕骝”或“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最后可能因为众说纷坛,无奈之下取名为“铜奔马”。“铜奔马”一名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年初,为了加强我国珍贵文物出境展览的管理,切实保证文物的安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其中64件(组)一级文物禁止出国(境)展出。铜奔马即“马踏飞燕”便是这其中的一件。一个公认的结论,然而,不管最终采用哪个名称,这具铜马俑终将是“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的高峰”,相信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2马踏飞燕

“哈哈哈”森林里爆发出笑声。咦?这是怎么了?哦,原来是动物们举行赛跑呢,大家在嘲笑一匹俊马,燕子一脸鄙夷地说:“据说你祖宗是千里马,你真是给马祖宗丢脸,什么千里马,原来也不过是浪图虚名,祖宗八代个个脓包而已。”骏马听了,愤怒地说:“我会用事实证明我不是草包,你等着瞧!”说完他愤怒地离开了。骏马走了以后,动物们唏嘘不已,虎大王说:“骏马是个守信用的孩子,他不会半途而废的。只有在下次赛跑才可以知晓。”时间像沙漏里的沙子快速流淌,仿佛在这一瞬间,比赛时间到了。比赛时,观众席上人山人海。此时,燕子和骏马都自信满满地等着裁判一声令下开始赛跑,只听“砰”骏马与燕子像闪电一样快他们的速度不分上下,谁也不让谁……眼看燕子即将飞到终点,骏马不甘落后,纵身一跃,踏在燕子的背上,直冲终点,观众们目瞪口呆。裁判宣布骏马赢了时,才回过神。观众诧异的发现,燕子居然毫发未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骏马好厉害!”美术家变色龙从刚才的比赛有了灵感,画了一幅马踏飞燕的珍品。3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和铜奔马,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是我国一级保护文物。它外观十分精致,四蹄离地,脚踩一只鹰,头上还系着一束缨,尾巴飞了起来,一看就像疾奔中的一匹马。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嘶鸣,也仿佛听到了战场上的刀枪的碰撞声,仿佛又听到了人们的惨叫声,火药的爆炸声。触摸上去十分的光滑,圆滑。这个马踏飞燕仿佛让我闻到了战场上的硝烟味,战场上的血腥味,如果靠近这匹马,说不定还能闻到它的汗臭味呢!它的尾巴就像一支离弦之箭。它的耳朵仿佛在听什么似的,也许它听到了风声,也许它听到了主人的呼喊声,也许它听到了人们呼喊救命,正赶着救人呢!它是以汗血宝马为原形制造的,做工十分精致,所以才能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它的脖子上有一挫鬃毛,就像真的一样。它的重心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它才可以站稳。我估计,它已经价值连城了吧!它的做工十分精湛,很逼真。体形匀称,膘肥身健,实在堪称完美。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骑着它,到处游玩,去长城、去母亲河——黄河,去五岳之首——泰山,去日本富士山。最好去未来看一下我,去过去回望一下历史。其实我十分佩服东汉制造马踏飞燕的人,他们那时的科技那么落后,还能做出这样精致的艺术品,我也不希望有人会模仿马踏飞燕,制作出山寨版的马踏飞燕。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和铜奔马,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是我国一级保护文物。它外观十分精致,四蹄离地,脚踩一只鹰,头上还系着一束缨,尾巴飞了起来,一看就像疾奔中的一匹马。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嘶鸣,也仿佛听到了战场上的刀枪的碰撞声,仿佛又听到了人们的惨叫声,火药的爆炸声。触摸上去十分的光滑,圆滑。这个马踏飞燕仿佛让我闻到了战场上的硝烟味,战场上的血腥味,如果靠近这匹马,说不定还能闻到它的汗臭味呢!它的尾巴就像一支离弦之箭。它的耳朵仿佛在听什么似的。也许它听到了风声,也许它听到了主人的呼喊声,也许它听到了人们呼喊救命,正赶着救人呢!它是以汗血宝马为原形制造的,做工十分精致,所以才能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它的脖子上有一挫鬃毛,就像真的一样。它的重心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它才可以站稳。我估计,它已经价值连城了吧!它的做工十分精湛,很逼真。体形匀称,膘肥身健,实在堪称完美。如果可以的话,我真想骑着它,到处游玩,去长城、去母亲河——黄河,去五岳之首——泰山,去日本富士山。最好去未来看一下我,去过去回望一下历史。其实我十分佩服东汉制造马踏飞燕的人,他们那时的科技那么落后,还能做出这样精致的艺术品,我也不希望有人会模仿马踏飞燕,制作出山寨版的马踏飞燕。4又见马踏飞燕

一匹传说中的天马,足尖踩着一只疾飞的紫燕,迎着朝阳,沐着春风,飞翔在汉朝的天空里,遨游在历史的天空下。这个惊魂的瞬间被一位天才的艺术大师定格成绝版的风景,感动了世人不知多少个世纪的目光。这就是精美绝伦、享誉中外的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如今,此图形又被作为武威市的城标,生动在凉州的显著位置,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翩跹在神州大地、三山五岳。马踏飞燕是一件东汉时期的青铜马工艺品,又被称为铜奔马。1969年9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汉墓。古代艺术家以娴熟精深的技巧,把奔马所具有的力量和速度融合成充沛流动的气韵,并浑然一体地贯注在昂扬的马首、流线型的身躯和四条刚劲的马腿上,那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曾使得一代诗人郭沫若深深折服,挥毫泼墨,写下了“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豪迈诗句。它一经亮相,中国就为之陶醉,世界就为之激动。它携带着大汉的雄风,驮载着民族的梦想,遥望过两汉的明月,浸润过唐宋的烟雨,翻越过明清的篱笆,一直来到盛世的今朝,至今仍神采飘逸,逸兴腾飞,气韵生动,异常完美。它被作为国礼,馈赠过外国元首;它被嵌入邮票,漫游过世界各国;它出访世界、周游列国;它流经诗里,步入画中。它就像一杯醇酒,醉了中国、醉了世界,它就像一曲仙乐,美了历史、美了灵魂。它是武威的骄傲、甘肃的骄傲、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文明的骄傲。猎猎的回风拂去时光的尘埃,清澈的阳光镀亮荒远的历史。又一次凝视着眼前这尊马踏飞燕的雕像,让人在感动中迷离,在迷离中清醒。它的神圣、深邃、俊美与豪情,它的蓬勃、跃动、经典与遥远,深深地震撼着我的灵魂,激荡着我的心怀。斑驳的铜绿闪烁着汉时的风流和喷薄的神采,飘逸的身姿散发着文化的芬芳和艺术的馨香。我的思绪又回到汉时那个风云际会的峥嵘岁月。那是一个开疆拓土、抵御外奴的辉煌年代,高祖亲征的神圣、文景盛世的华彩、武帝挥鞭的潇洒、丝绸路上的商旅、茶马贸易的红火,曾使这片土地异常明亮耀眼、大气雄浑,而多情的凉州词、醇美的葡萄酒、厚重的风土人文更是把这片土地吟唱得风姿万种、沉醉得豪情万丈、装点得摇曳多姿。那更是一个崇尚马的时代,那时的帝王崇拜马、恋马,那时的社会爱马、养马、盛行马,他们的生活与马息息相关,在他们心目中,骏马是民族尊严的象征、强盛国力的标志和英雄业绩的符号。清代甘肃诗人吴镇在《侯马亭》诗中写道:“汉武望马如望仙,恨无桂馆通祁连。汗血千载化龙去,至今侯马亭空传。空亭一望连沙草,极目长天但飞鸟。”可见当时养马的广泛与流行。那位不知名的天才设计师在千百次的深刻感受和理性思考后,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时代的风貌和时代的内涵,领悟和辨析了那个时代的宽阔胸怀和壮丽展望,顿时,他神思飞跃,激情澎湃,双目放射着穿越岁月的亮光,神灵似地捕捉到了“天马行空”那绽放诗意的瞬间,并把这瞬间定格为永恒的绝版,呈现给后人一片丰厚宏大的思想原野和艺术天空。是啊,这不是青铜的雕塑,不是作秀时代的偶像,而是时代的写照、绝世的艺术,不仅是设计者与创作者的劳动,更是时代本身的造就。它反映的是一个民族2000年前的强大与进取,表现的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与繁荣。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者的伴侣、行走者的知己、仗剑走天涯者的益友;而紫燕更是赏春使者、山水的向导、行走江湖的旅人,看到了燕子,就找到了山水,找到了心灵的故乡。天马吉祥地奔腾,紫燕圣洁地飞翔,天马、紫燕伴你走天涯、游世界,会给人们的旅途带来平安和吉祥,会给游者的人生带来幸福和力量。因此,“马踏飞燕”作为中国旅游标志,表达了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文化精神,也象征着中国旅游业和世界旅游业的繁华盛景。太阳慢慢地向西天移去,清风也缓缓地拂过凉州大地,也拂过穿梭在凉洲络绎不绝的人流笑语。凉洲此刻在悠悠回忆着美好的忆念、生活的斑斓、渴望的甜蜜和梦幻的绚丽。这些留在大漠上的细微足印、亲密低语,还有照相机镜头前的虔诚面容,都在倾诉着对一个远去时代的深情问候。自然之美、艺术之美是酿造冶铸人间天堂和美好人性的神灵,而这个神灵就是祖国,就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生生息息的黎民百姓。到凉州来吧!来品读一下边塞文化和现代文化之积淀相融而锻造的天地之道、自然之灵、文化之根吧!

过马路二年级作文昨天,马老师给我们上了第一节健康课,她给我们讲了过马路一定要一站、二看、三通过,一定要看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准备别着急。马老师还给我们讲了几个...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12)

作文网: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马踏飞燕》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扬起。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艺术家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艺术家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都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艺术家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让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1.文中那句话解释了文章中心?

  2.文章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来叙述这一珍贵的艺术品?

  参考答案:

  1、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2、有叙述、说明、抒情。例:["看!这匹铜制的俊马,......高亢的嘶鸣声。"这个描写说明性句组写得太精彩了。几句话就把马的外形俊美表述得明明白白。作者通过一个"看!"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造成了一种面对面交谈的气氛,使人倍感亲切。接着从马的体态,鬃毛,四蹄;头部,尾;口,声音这几个角度,将一个静态事物写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给人以宛然似在眼前的感觉,说明即细致又生动有趣。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12篇

https://m.czhuihao.cn/news/155231/

《马踏飞燕阅读答案12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