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简介

发布时间:2021-06-13 点击:

余秋雨简介6篇

余秋雨简介6篇

余秋雨简介(1)

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男,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

1968年8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当时正逢浩劫,受尽屈辱,家破人亡,被迫赴农场劳动。学校复课后又参加过教材编写,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1983年之后,由于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如《戏剧思想史》、《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论》以及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Aesthetics of Primitive Theatre等,先后获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1985年成为当时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

1986年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当时获此称号的全国仅十五名。

1986年开始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策划顾问,并被选为“上海十大高教精英。”

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写作《文化苦旅》等文化散文,辞职后更以亲身历险考察国内外各大文明为人生主业。所写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开启一代文风,长期位踞全球华文书畅销排行榜前列,已被公认目前全世界各华人社区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

在大陆公布近十年来全国最畅销书籍前十名中,余秋雨一人独占了四本。这些著作,获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奖、中国出版奖、上海优秀文学作品奖、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连续两届)、金石堂最有影响力书奖、台湾中国时报白金作家奖、马来西亚最受欢迎的华语作家奖、香港电台最受欢迎书籍奖等。

他的近作《借我一生》又创立了“记忆文学”的新体裁,刚出版就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年度“全亚十大最重要的华语书籍”之一。

由于1999年之后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考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学科教授,也是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区域实际状况的学者。他相继被联合国选为研讨《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和参加“2005年世界文明大会”的唯一中国文化学者。近年来,他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总标题下,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纽约亨特学院和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场场爆满,引起很大的社会轰动。2005年春季在台湾各大城市的巡回演讲,每场都拥挤了数千名听众,被台湾媒体称之为“难以想象的余秋雨旋风”。天下文化出版公司所编的《倾听秋雨》一书,记录了这一盛况。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座标人物”。

余秋雨简介(2)

作品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1992年大陆出版 1995年台湾出版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2000年    《千年一叹》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 2001年6月   也是余秋雨的作品之一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2004年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
  《历史的暗角》 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问学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 2009年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余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新作: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2010年    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   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的集体挣扎。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余秋雨简介(3)

作品: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 1992年大陆出版 1995年台湾出版    《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书主要是以余秋雨先生在全国各地的文化之地的游览过程为线索,思想非常深刻,语言也极有震撼力,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其中对人性的拷问也极为深刻。整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余秋雨先生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以及书中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该书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1995年   《山居笔记》一书的写作,始于一九九二年,成于一九九四年,历时两年有余。为了写作此书,作者辞去了学院的行政职务,不再上班,因此这两年多的时间十分纯粹,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投入那么多时间才写出十一篇文章,效率未免太低,但作者的写作是与考察联在一起的,很多写到的地方不得不一去再去,快不起来。记得有一次为了核对海南岛某古迹一副对联上的两个字,几度函询都得不到准确回答,只得再去了一次。这种做法如果以经济得失来核算简直荒诞不经,但文章的事情另有得失,即所谓“得失寸心知”。
  霜冷长河
  《霜冷长河》 1999年   惊人的安静,但这种安静使它成了一条最纯粹的河。清亮、冷漠、坦荡,岸边没有热闹,没有观望,甚至几乎没有房舍和码头,因此它也没有降格为一脉水源、一条通道。   它保持了大河自身的品性,让一件件岸边的事情全都过去,不管这些事情一时多么重要、多么残酷、多么振奋,都比不上大河本身的存在状态。   它有点荒凉,却拒绝驱使;它万分寂寞,却安然自得。很快它会结冰,这是它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休息时也休息得像模像样……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2000年    《千年一叹》
  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余秋雨在千年之交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跋涉四万公里的经历。   他们一行人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在“千禧之旅”即将结束之时,作者写下这样的一段话:“四个月冒险奔波,天天都思念着终点。今天我们到了,回头一看,却对数万公里的尺尺寸寸产生了眷恋。那是人类文明的经络系统,从今以后,那里的全部冷暖疼痛,都会快速地传递到我的心间。”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2001年   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   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   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   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   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 。
  晨雨初听
  《晨雨初听》 2001年6月   也是余秋雨的作品之一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   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   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蠢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2004年    《借我一生》
  是余秋雨对中国文化界的“告别之作”,涉及他和他的家族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还描绘了记忆中文革时“大揭发”、“大批判”的整人模式……从前辈到自己,作者以平实、真实的记忆组成一部文学作品。   “我历来不赞成处于创造过程中的艺术家太激动,但写这本书,常常泪流不止。” ——余秋雨
  笛声何处
  《笛声何处》 2004年   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遗忘了,历史就变得狞厉、粗糙。这本书要捕捉的,就是曾经让中国人痴迷了两百年之久的昆曲的笛声。在《笛声何处》当中,余秋雨依旧以其一贯的文化的视角、散文的风格,关注的则是另一种历史的、音乐的非物质的文化。余秋雨称,《笛声何处》的创作准备早在12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文化苦旅》还没有进入台湾,余秋雨赴台所到之处的一系列活动,均是以昆曲学者的身份受到接待的。
  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 2008年   纵观《寻觅中华》全书,并没有多少优美的词句和华丽的词藻,其间多的是睿智的语言,以及一则则通俗的故事。余秋雨也很少对山水名胜作具体的描述,往往是笔锋一转,人为地构造出了一幅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便进入了直抒式的咏叹,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国文化的种种遐想和议论。它为每一名读者解读了中华文化的壮阔和黄河文明的盛衰,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者发自内心的感悟,从而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去思索人生、思索未来。   余秋雨先生全新版的《文化苦旅全书》共分六册。首批推出有关中国的两本《寻觅中华》和《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 2008年    《摩挲大地》
  《摩挲大地》一书,精选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中的一些著名篇章,但每一篇都由作者本人进行了大幅度的精心修改。书中的后半部分有关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的文章都是第一次发表。全书230千字。   从此,余秋雨的全部文化散文著作,均以这套书的文字和标题为准,之前的所有的版本不再印刷,免误读者。
  历史的暗角
  《历史的暗角》 2009年   收录的篇什历来被文学史和读者目为历史、文化美文的典范之作而广泛传诵,堪称秋雨散文中的泰山北斗。读者自会体悟到余秋雨在历史追溯之中体现出来的心灵的震颤、思考的重量。
  问学余秋雨
  《问学余秋雨》 2009年   近十余年来,余秋雨先生一直在以亲身历险的方式考察着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考察成果通过电视和书籍在全球华文界造成巨大影响。本书渊源就是余秋雨老师在凤凰卫视主持的文化类座谈节目《秋雨时分》。但在主持完《秋雨时分》之后,秋雨老师并没有匆忙推出改编版的相关图书,而是历时两年,几乎是逐字逐句精心完善和重新创作后,才郑重推出本书。   余秋雨老师将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东方及中国各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同时结合文化和电视传媒的传播威力,将极大地激发读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究的欲望。
  新作: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2010年    我等不到了
  余秋雨在《我等不到了》开篇即说明了创作此书的初衷:“七年前,我写了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没想到,这本书出版后在很多长辈、亲友、同事、邻居间引发了一场回忆热潮。他们不断向我指出需要补充和更正的地方。连一些以前并不认识的读者,也转弯抹角地为我提供各种参考资料。一位教授对《借我一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什么一生,你和妻子近十多年的经历最为惊心动魄,但你显然顾虑太多,写得不清不楚。’他的批评很对,中国文学不应该违避当下的切身磨难,因为这不仅仅是自己的遭遇。写下来才发现,真实,比文学还文学。”   余秋雨说:“很多与我有关的人,都死去了。我很想与他们说话,不管他们能不能听到。于是就有了眼前这本书——《我等不到了》。   《我等不到了》以平静的语调叙述了家族的历史,曾祖父、曾外祖父从浙江慈溪出发,闯荡上海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姨妈、叔叔、“我”以及妻子马兰,众多家族人物的一生,在近一个世纪历史的光影中沉浮;文革中表哥益生和叔叔之死,折射了畸形年代里的畸形命运,平静的叙述中蕴涵着悲壮的集体挣扎。余秋雨介绍说,这是一部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一部深入灵魂的“中国读本”。它告诉读者,在你们出生之前,父辈们有过什么样的精神历程,这种精神历程又如何渗透到今天,成了你们的生存背景。   《我等不到了》是余秋雨用笔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因此他将此书珍惜地称为“纯手工写作之记忆文学”。余秋雨说:“也许这个奇怪的名称能够引发读者的一种想象: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握笔支颐,想想,写写,涂涂,改改,抄抄,再把一页页手稿撕掉,又把一截截稿纸贴上。这种非常原始的‘纯手工写作’,与‘记忆’两字连起一起,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县,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1-2] 

196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2]  1980年陆续出版了《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1985年成为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文科教授。[3]  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学术精英。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荣誉称号。[4] 

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今慈溪市桥头镇),在家乡读完小学。[4] 

余秋雨 (4张)

1957年——1963年,先后就读于上海新会中学、晋元中学、培进中学至高中毕业(即上戏附中)。[4] 

1963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入学后以下乡参加农业劳动为主。

1966年遇到“文革”,家破人亡。1968年被下放到27军军垦农场服劳役。

1971年9.13事件后,周恩来总理布置全国复课、编教材。被分配到复旦大学鲁迅教材编写组,在此期间,潜入上海戏剧学院和复旦大学外文书库独自编写《世界戏剧学》。[4]  1976年初,编写教材被批判为“右倾翻案”,便逃到浙江省奉化县半山一座封闭的老藏书楼研读中国古代文献,直至此年10月“文革”结束,下山返回上海。

1977年——1985年投入以国际新思维重建中国文化的学术研究之中,陆续出版了《世界戏剧学》、《中国戏剧史》、《观众心理学》、《艺术创造学》、《SomeObservationsontheAestheticsofPrimitiveTheatre》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先后获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全国戏剧理论著作奖。[5] 

1985年2月由担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1986年3月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院长。在此前后,出任上海市咨询策划顾问、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并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6-7]  、“上海十大高教精英”荣誉称号。

1987年——1990年,辞去院长职务,孤身一人从西北高原开始,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全部重要遗址,并在在考察沿途撰写“文化大散文”。

1998年6月,在新加坡召集“跨世纪文化对话”。对话主角是四个华裔学者,除首席余秋雨教授外,还有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威斯康辛大学的高希均教授和艺术家陈瑞献。余秋雨的演讲题目是《第四座桥》。

1999年开始,主持香港凤凰卫视对人类各大文明遗址的历史性考察,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贴地穿越数万公里危险地区的人文教授,也是9.11事件之前最早向文明世界报告恐怖主义控制地区实际状况的学者。由此被日本《朝日新闻》选为“跨世纪十大国际人物”。

余秋雨照片 (21张)

2004年3月,参加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的设计、研讨和审核。2004年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杂志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文化精英”、“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

2005年4月应邀赴美国巡回演讲。

2005年7月20日在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利玛窦的结论》,论述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非侵略本性。

2008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2010年3月27日获澳门科技大学所颁“荣誉文学博士”称号。

2010年5月21日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发表第一份以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报告,发布仪式的主要环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女士与余秋雨先生进行一场对话。余秋雨发言的标题为《驳“文明冲突论”》。[8] 

2012年10月12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成立“秋雨书院”,任院长。该书院是一个培养博士生的高层教学机构,现培养两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一,中国文化史专业;二,中国艺术史专业。

2013年10月18日下午,再度赴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演讲《中华文化为何长寿》,当天联合国网站将此演讲列为第一要闻。

2013年10月20日,在纽约大学演讲《中国文脉简述》。

2015年3月,再度应邀在台湾各大城市进行“环岛巡回演讲”,自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到高雄市。星云大师亲率僧侣团队到高雄车站迎接。这是余秋雨教授自1991年首度访问台湾后的二十余年作第四次大规模的环岛演讲。本次演讲的主题是《中华文化和君子之道》。

余秋雨简介(4)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著名美学家和作家,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在内地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198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1983年出版《戏剧理论史稿》,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而另一本于1985年发表中国大陆首部戏剧美学著作——《戏剧审美心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其学术可见一二。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著名学者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机构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坐标人物”。

余秋雨著名的散文集、回忆录还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

作品《信客》被选入浙江、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课本中。

导 语

  这是本文化散文集。它主要通过山水风物探求文化灵魂、人生真谛、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既表现了历史的深邃荒凉,又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清新婉约;既展示中国文人的艰难心路,又不忘揭露世态人情。从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不仅有着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同时也具备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本书为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专集,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全书共37篇,分别为《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原隐泉》《柳侯祠》《白莲洞》《都江堰》《三峡》《洞庭一角》《庐山》《贵池傩》《青云谱随想》《白发苏州》《江南小镇》《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西湖梦》《狼山脚下》《上海人》《五城记》《牌坊》《庙宇》《夜航船》《吴江船》《信客》《酒公墓》《老屋窗口》《废墟》《夜雨诗意》《笔墨祭》《藏书忧》《腊梅》《家住龙华》《三十年的重量》《漂泊者们》《华语情结》《这里真安静》。

  余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他的历史散文更是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散文写成美文不易,写出点历史文化意味更难。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也许可以让人二者兼得。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选入人教版中学教材)《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士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终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来的变迁。千年前第一刀的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这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到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而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它并非炫丽的外表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是因为它已成为一种仪式的、人性的,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看到宗教的天地,尤其它是中国文化千年的标本。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陨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原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最大的痛楚莫过于此了,然而“他们不原意抒发感情”,所以日本学者的两句话又怎能使他们动容呢?
只有这样的沉下心来刻苦钻研,敦煌学才能在中国啊
还有不是到王道士的圆寂塔前,而是“走过”。我认为应该理解成中国已经走过了王道士那个愚昧的时期

读余秋雨《文化苦旅》之《道士塔》有感

初见《道士塔》这名字,我诧异:一座平常的塔,有什么可写,不明白余先生为何选这平凡之物。

于是我抱者不解与轻微的嘲讽之意,开始浏览此文。渐渐地,我便心生佩服,佩服余先生的渊博学识,佩服他浑厚的文学功底。

因为历史的浩劫,使中国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文化遗传流到海外,守侯在敦煌石窟的王道士早已泯灭在历史长河中,但中国魁宝乃至如今依然在异国他乡。那些是数千年来中华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啊!我好恨!似乎此刻明白为何余先生为何会恨。

喜欢书中这样一句,是一位日本学者的话:“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白莲洞》

“桃花源”千百年来竟成中国人时时梦寐以求的人间乐土之所在,“桃源”所乐者何?无战乱与征赋,平等而富足,如是而已矣,并无精神之超越,无对人性本具之罪恶与生命本有之苦难的复杂性之认识,“桃源”人也是人,就算避世再远,也逃不开罪的钳制。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向王权低头,要么就隐遁超脱,并无为爱为公义为超越性之真理而独立奋争的精神。不是遮与盖,就是逃与避,在苦与乐之间徘徊不止,走向“桃源”的同时,也走向了精神价值的虚无,难道这竟是陶渊明和千百士人所向往的乐土?

余秋雨简介(5)

【余秋雨简介】余秋雨前妻

【--结婚祝福语

  余秋雨和李红当年也曾是一对恩爱夫妻,不过变心的男人在后来的文章中只会提到前妻的种种绝非。余秋雨的前妻李红1979年和余秋雨结婚,1984年诞下女儿,1992年7月和余秋雨离婚。

  少女时代的李红,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乖乖女,日真又活泼,深受同学和教员的宠爱。在中学教英语的爹和当医生的娘为她和弟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她校园毕业后被留在上海分配进了纺织局。从小热爱戏剧的她因为容貌、身材、语言的优势,作为业余演员被借调到上海市青年话剧团《年青一代》剧组。

  这年,23岁的李红雄心勃勃地去考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最终,从1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然而,世事难料,因为种种理由,她与上海戏剧学院失之交臂,但她的答卷却被当时在上海戏剧学院任负责人的余秋雨看见了。

  电影《春苗》在选女主角,李红和当时还未出名的李秀明相同变为候选人,叫导演难以取舍。李红说,因为家庭环境的理由,导演认为我知识分子气太浓,纤细了些,而李秀明更粗犷,符合剧中人物的性格。于是,李秀明一炮而红,而姓李名红的她却从此与演艺界擦肩而过。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期间,李红认识了当时已然名声在外的余秋雨。年青、漂亮、活跃的李红,被这个老实而有学问的老夫子似的男人吸引住了。李红说,她对别的各方面条件比余秋雨强的追求者不屑一顾,一头坠入了余秋雨的情网。

  李红清楚地记得,星期日,余秋雨会在傍晚乘车来到李红住在虹口的家。他们一同谈笑,一同看书,一同吃饭,一直到深夜。公交车没有了,他常常步行回他的住所,每次全是意犹未尽,痴情可见一斑。

  余的真情也打动了李红的父母。他们劝告李红:她认识的这些海外的人不可靠,而他是个老实人,是好人,早点嫁给他吧  1979年,相恋整整5年的余秋雨和李红,终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们在大连路的一间陋室里安了家。余秋雨只买了一只大橱,一只五斗橱。

余秋雨简介(6)

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姓 名:

学 号:

学习中心:

专 业:

导 师:

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承诺书

提示: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写作的规定,如发现论文有抄袭、网上下载、请人代写等情况,毕业论文一律不及格。毕业论文不及格者,可申请重写一次。

本人承诺:本人已经了解北京语言大学的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本人的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整篇论文除了文中已注明出处或引用的内容外,绝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签 名:______ 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_____



摘 要

本文根据余秋雨先生诸多著作进行比较并分析,透视出对余秋雨先生的文章艺术性的基本情况,从中总结出余秋雨先生文学著作的艺术性,为今后的散文文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中华文化 著作 评述 哲思



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1. 引言

中华文化的源远,是以文字为载体,以读者为介质从而得以不断流长。抛却阅读本身能带给人们的平静与积累之外,余秋雨先生在书中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背后的思考更是必读的理由。无论是“叹古今”,亦或是“品文化”,咬文嚼字时的那份热爱是会让人们重新思考与感叹,并且重新唤起对历亘古与现实的碰撞,执着于五千年历史的深邃,感叹于时代的终结。

2. 品百味人生,遇万千风景2.1与大众心理走向的契合

“有人把生命局促于互窥互监、互猜互损。有人把生命释放于大地长天、远山沧海。”

很多忠实的读者都知道,余秋雨先生最开始是在戏剧文化中脱颖而出,因此,余秋雨在后来的写作历程中,总会将戏剧文化与散文特色相互穿插。可以说在做够戏剧的“傀儡”后,余秋雨先生“涅槃重生”成了散文界的巨匠。只是如此“转行”的直接后果是,散文的行云流水、清新明丽增添了一抹险象环生、层峦叠嶂的剧场意境与舞台效果。

以《行者无疆》来说,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感共鸣,甚至已然升华到了精神层面的契合,追其根源不过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读者都只擅长看极富张力的文字,不喜欢看长篇大论的文稿字样,这便是大部分读者的读书偏向。《行者无疆》便与大众的心理起承转合。通俗易懂并不生疏的字眼,押韵整齐的行尾,稍纵即逝又一点即通的思想,足矣打动普罗大众,激起大家心中的层层涟漪。每个人深陷其中,与著作融为一体,反映在脑海,折射在生活。

2.2 思考的完整性与深刻性

《行者无疆》其实算是凤凰卫视的配合,这注定了它必须具有一定的普世性。学术价值是需要具备普世性的。我相信,如果《行者无疆》里面探讨的是不是罗马人是怎么度假的,而是从“新罗马主义”谈起,从马基雅维利在《李维史论》里面的罗马渊源开始讲,到现在的罗马。我觉得很多人会"啪”一声合上书,觉得还不如去看看罗马的纪律片。

但是,这不意味着《行者无疆》里面不具有思想和深刻。至于有的人总是把舆论导向的媒体文化,安放在余秋雨先生身上,其实无可厚非,但是不可太尖酸。虽然现在中国社会的“雅俗文化”很难区分,但是,我们毕竟是要有一些东西是面向大众阅读的。只要这个东西,不存在过于“过于”这是重点。

2.3 思考的完整性与深刻性

看汪曾祺的散文,像是《人间草木》,就觉得不如《行者无疆》读来顺畅。余秋雨先生的大部分著作都与历史、文明、文化挂钩,《行者无疆》一书便是以此为主基调。然而能够打动读者的不单单如此,很重要的一点是,《行者无疆》在有主基调的基础上,讲究如诗歌一般的平仄韵律,将散文与诗文荟萃取其精,字里行间都让读者朗朗上口,不仅情节起伏,句调更是有所起伏。对比《人间草木》 来说,该著作落笔所到之处则是春暖花开、一马平川,不比《行者无疆》,它无屏障也无障碍,读者阅读时的心情定是平淡而温暖,欢喜而愉悦,这是一种温润缓和的清欢。

而《行者无疆》不一样,它的历史性与可叹性更值得细究与深挖。在一处处的篇幅中有人物,有对话,有情节,有氛围。这绝不是仅仅满足人们对岁月静好的向往,也不只是描绘人们对俗世的期待。有轻有重,更有缓急之分, 既有叙事的连贯性,又有一份份“多余的纠缠”,这些都成就了读者们的惊心动魄。

在《行者无疆》一书中,无数次的转场并不是信手拈来,而是余秋雨先生刻意而为之,刻意营造了一种亘古的氛围,刻意在历史文明的夹缝中抽丝剥茧,编织成一缕缕智慧的图腾、悲情的结晶。这种味道在一次次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不断升华,分解成更多的色调与风致。

2.4.戏剧之下的偏颇

其实,偏颇不能算作是《行者无疆》的偏颇,而应该是余秋雨的系列散文共有的通病。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虽说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心灵震撼,但不得不说,在某些地方,为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出艺术,在行文时不得不出现类似“失真”的现象。这是不少学者统一得出的共识。也是余秋雨先生唯一的美中不足所在。虽说有些许偏颇,少许晦涩,但好在更多的读者未曾失却阅读时该有的亲切感。

散文的写作特色也是余秋雨先生落笔“疏狂”的重要原因。这种疏狂或许会被人误认为是矫揉造作和欲擒故纵的结果。但在余秋雨先生的文中,笔下疏狂之处多在对文明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感恩,又或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3.朴素而又深沉,回味无穷的地域文史

3.1书中辩思全人意

在《文化苦旅》一书中,自翻开扉页起,此后都是余秋雨先生对人世、对自然的无尽思索。如在余秋雨先生游历间写出的《牌坊》一文,便道出了先生对封建教条的憎恶,以及对当代女性地位该如何加以安置的思考,以及对人伦纲常、亲情友情的细微诠释。余秋雨先生将二十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刻画在了整本书中,如同一位冒险家,在思想动乱的年代跋山涉水,记录征途。

“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真正健全的人格应该是多种倾向与状态的和谐统一。《沙原隐泉》中写在沙漠中行走“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千万人走过的路不会给你留下脚印,属于你自己的脚印,难道沙漠就是要你走自己的路吗?这不就是开拓者的足迹吗?

“爬多少它就高多少”,有过登山经历的人都会有此体验,那高远的山顶似乎总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让人沮丧乃至绝望,但余秋雨先生在此狠下心,“再不理会那高远的目标了,何以自己惊吓自己,它总在的,不看也在,还是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罢,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这也给人启示和信心力量,其实我们已走过了漫漫之程,又何俱前方的遥遥和茫茫?谁能说它不会也在不知觉中被我们这样达到了甚至超过?

《洞庭一角》的结尾让我有些好奇,大学者也会对生命存在有此困惑和此想法“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进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时,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

3.2 世间清苦,感同身受

《文化苦旅》中的“苦”,更像是折射俗世的一种反差。从《莫高窟》开始,将佛教的大道圣心贴近当今现实生活,这种苦,是同行不同轨的浅显之苦,是欲知无从知的曲解之苦。《道士塔》时,一份得而未惜,失之交臂的苦漫上心头。书中得之不易的认可分量多重,余秋雨心中的“不言”便有多苦。

在《阳关雪》中,苦便是壮丽山河稍纵即逝,断壁残垣掩埋了阳关的风霜雨雪,那篇幅不歇的胡笳与羌笛再也无人寄托。反观《沙原隐泉》,其中的苦似是一种反差,一种对美好的疲惫,一种对生命的敷衍。喧嚣尘世于你于我像是一种牢笼,天地间的我们苦苦煎熬,自是辛苦。

而当代年轻读者无法理解的苦,当属《柳侯祠》中的苦。那是一种文人的至高奉献,与当代的福祸相依深深碰撞,文人墨客的失落之情何其深邃,青年人不知,浮躁人不懂。余秋雨作为文人,实则担心这份不易不被世人理解,这是他心中最深的苦。到《白莲洞》时,这份忧愁之苦似乎减轻了不少。白莲洞,洞穴即人类文明最初的归宿,不论初生亦或是终结,白莲洞都是每个人初心的折射,都包罗万象,深藏本我。当作者踏入白莲洞,便踏上了寻求初心的旅程,这份旅程虽苦,却万分荣幸。

最后说说《都江堰》一文,若说文人墨客撰写下的文章多过虚浮,那么该篇文章便确确实实的蕴涵着写实之风。这是余秋雨先生一个文人对李冰身负实战精神的慨叹。在此时,余秋雨心中的苦不在虚无缥缈,而是切实的放在了一个谋权者的身上,替他忧,为国苦。

3.3 感动与怀远

书中一份最深的共鸣应是《夜雨诗意》,期间文字在时至当代尤为盛行。诵读全文可以悟出,余秋雨先生所要表达的不过是一种对历史、诗意以及自然哲理性的感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如今,交通的便利让人们不再那么“难”,却又因此生出更多的嫌隙。这些虽然都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战胜与凌驾状态,并且为了舒适在不断获取。但是我们扪心自问,这些表现出的种种,让我们失去了什么?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还是孤帆远影碧空尽,亦或是朝辞白帝还是唯见长江?

余秋雨先生想要告诉我们,我们总是在感动中得到,在得到中怀远,随即失去。然而,对于文化,我们似乎失去的更多。“过于整饬、圆熟的审美格局,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战胜与凌驾状态”。的确,例如曾经的长安城,那经久屹立的巍峨古城墙因为翻修太过华丽导致它在申遗时失败了。洛阳纸贵,牡丹花好,现下已成笑谈,人们再也不用愁纸张是否昂贵,不愿欣赏牡丹好不好看。人们总是想要不断地恢复遗迹的原貌,恢复曾经的辉煌,然而过分的整饬和对于圆熟审美的追求,却让我们失去的太多太多。如此完整的古城墙,留下的怕也只是夜深人静时的默默叹息。

很多时候,现代人们过于感性地去追求我们曾经失去的或错过的遗迹和文化,失去理性般地想要借助各种手段,去复原,去修缮,最后使那些流淌着历史血液的“活化石”失去了自然淳朴的原始风情,只是散发着刺鼻的现代气息,以这种方式与怀远,何其悲哉。

4.结论

自古以来,“作家”与“艺术家”是无法居于一堂的,然而余秋雨先生将艺术凝结于笔墨,将自己的心理形式覆盖于客观自然形式之上,形成了“作品”。余先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加固和调节了他自身的心理形式,就像书中所说的:河水有了河床才能成为一条河。余秋雨先生的文章落笔升华,将一代一代人的思想汇入其中,形成了亘古不变的篇幅,读者们想走马观花也不能,即使是对文史知识的引述也觉得颇有生趣和意味,只好慢慢品味,并且不忍这么美丽有思想的文字只从脑中滑过。

人生不曾远行,却从书里开始种种相遇。说的便是余先生的著作。若说没有经历,没有输入,是不可能有质量的输出的。一祯祯散文更像是余秋雨一路的游记,难得的是余先生不仅仅是记录,更多的是对所见的思考,对很多,比如我们传统与文明的思考。


参考文献

余秋雨。行者无疆[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

余秋雨。山居笔记[M]。 上海: 文汇出版社, 2002。

余秋雨。千年一叹[M]。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0。

余秋雨。出走十五年[M]。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2004。

余秋雨。欧洲之旅[M]。 太原: 希望出版社, 2004。

余秋雨。中国之旅[M]。 太原: 希望出版社, 2004。

余秋雨。非亚之旅[M]。 太原: 希望出版社, 2004。

余秋雨。千年一叹[M]。 北京: 作家出版社, 2002。

余秋雨。余秋雨作品集[M]。 海口: 南海出版公司, 2004。

毛亚玲。从余秋雨《千年一叹》的文化视角解读中华文明[J]。 中国学术期刊全

文数据库[DB/OL]。 殷都学刊[J],2003

王健。文化,历史•人生—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看余秋雨散文的主题形

态[J]。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DB/OL]。2001

袁靖华。撕裂的哭喊和睿智的反思———余光中、余秋雨创作比较分析[J]。 集

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5(3A):93-97。

余秋雨简介6篇

https://m.czhuihao.cn/news/141485/

《余秋雨简介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