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干部要为乡村包好脱贫致富粽

发布时间:2020-06-29 点击:

扶贫干部要为乡村包好脱贫致富粽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芦叶缠绕。”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年,既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又要为实现乡村振兴做足准备。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曾强调,脱贫后要巩固好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确保乡亲们能够持续增收致富。那么,要想让乡村吃上香甜可口的“脱贫致富粽”,扶贫干部便是关键的“包粽人”。

用“扶贫粽叶”裹住成效香气,巩固脱贫成果。粽子不松不散全靠粽叶包裹,粽叶将青芦的香气慢慢渗入糯米之中,方才呈现出清甜诱人的香粽。为实现全面脱贫,国家倾注了巨大心血,扶贫干部付诸了不懈努力,贫困百姓收获了可见福祉,脱贫攻坚取得了丰硕成果。即便大部分地区和贫困人口已成功摘帽,但巩固好脱贫成果,避免反弹,任务依然十分严峻。为此扶贫干部要选好“脱贫粽叶”,既要充分利用好各项巩固脱贫政策,落实开发式扶贫和保障性兜底政策,又要小心谨慎,提高警惕,增强抵御致贫返贫风险的能力,防止出现脱贫实效的“虎头蛇尾”,将脱贫成果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切莫让辛苦取得的成果付诸东流,让百姓能够持续享受脱贫成果。

用“扶贫糯米”增强群众黏性,防止返贫致贫。发生返贫或边缘贫困户致贫的现象多是源于扶贫措施与致贫原因不相宜。脱贫攻坚期,扶贫干部们对贫困地区进行了全面摸排,入户与百姓针对生活实际情况进行密切交谈,对贫困户数量、贫困原因等情况有了系统全面的把控,方才实现“对症下药”,做到了“药到病除”。如今,大部分贫困户摘帽了,但并不代表脱贫事业结束了,扶贫干部更要加强动态监测,着眼于防,立足于帮。深入联系已脱贫人口,稳定不确定及边缘人口,亲眼看一看贫困人口生活条件是否真的有所改变,亲耳听一听是否存在返贫风险,是否有边缘贫困户即将致贫等问题。扶贫干部只有与百姓接触多了,群众“黏性”强了,工作角度和方式才会更有针对性,这样的“脱贫致富粽”便有了韧性和嚼劲儿。

用“扶贫红枣”沁入党建甜度,实现增收致富。党建促脱贫攻坚取得的实效足以证明,党建引领意义重大,党建促乡村振兴也绝不会是纸上谈兵。脱贫不是终点,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增强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水平,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才是我们长久追求的目标。为此,扶贫干部应加强号召引导力度,激发乡村人口的内生动力,通过党建活动调动百姓致富热情,加大致富技能培训,引进开发可持续发展项目等方式为乡村百姓持续增收致富,让“党建红枣”逐层甜沁每一粒“糯米”,让百姓品尝“甜头儿”,生活才有“奔头儿”。

扶贫干部是脱贫致富的中坚力量,包好“脱贫致富粽”是一种使命担当,扶贫干部要选最甜的“红枣”,用最黏的“糯米”,包最紧实的香粽,让百姓不仅可以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开心,也能吃得香甜、吃得长久。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委组织部 郑越馨

扶贫干部要为乡村包好脱贫致富粽

https://m.czhuihao.cn/news/132221/

《扶贫干部要为乡村包好脱贫致富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