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

发布时间:2019-12-06 点击:

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

  学生观是指关于学生的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基本观念体系。下面是惠好考试网为大家带来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

  一、教育观

  新课程在价价值追求和精神向度上的一个最凸显的特征是:“人”在教育中越来越大。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一步理解,把握:

  ⑴新课程把“人”作为教育的支柱。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从尊重人的价值、尊严、个性出发,从促进人的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着眼。来制订教育政策,设计教育目标,构建教育理论。这正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灵魂。

  ⑵新课程认为人(教师、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因素,是课程建构的参与者、促进者、批判者。

  ⑶新课程充分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全面发展”指向人的“共时性发展”,侧重于和谐性地综合发展;“终身发展”指向人的“历时性发展”,侧重于生成性地综合发展。只有实现“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终身发展”,人的发展才是完整的,符合人性的,有利于提升生命价值和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我们所耳熟目详的“四有”思想就包含了这样的价值追求。

  下面是几位专家、学者对教育的论述:

  教育的价值取向在于: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黄克剑(华东师大)

  ◆ 这就是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把教育的价值上升到了生命的高度。

  教育是一种武装人们的方式;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它需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而不致将他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援之于人,赋予他做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及而步履轻捷的力量。——何塞·马蒂

  肖川博士是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心的主任,他认为教育的力量应是:

  ◆ 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

  ◆ 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

  ◆ 给蒙迷的双眼带来澄明

  ◆ 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

  ◆ 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

  二、学生观

  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肖川

  新的学生观更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多样性的统一,关注潜能的开发,把他们的现在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来看待。——叶澜

  新的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主动性、潜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复合主体的不可替代和缺失的一部分,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与发展,只把教育当做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那么,教育将类似于“驯兽”。——叶澜

  学生的主动性是怎样从课堂中消失的?

  ◆ 缺乏理智的挑战

  ◆ 打击和挫折

  ◆ 群体压力

  潜在性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基

  差异性

  教育者应该承认差异、关注差异,看到差异在一定的意义上是财富,而不是包袱。教育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

  三、教师观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课程构成与建构的参与者、创造者和批判者,要求教师在学生学习和纷繁复杂的世界与火热的时代生活之间建立起血肉的联系,要求教师育人的工作,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种极为专业化的要求下教师势必自觉地实现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变。

  教师要实现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变,从“教书匠”转化为——

  ◆ 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

  ◆ 教育者、组织者、引导者

  ◆ 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

  有位专家对教师的角色作了更具体的描述: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

  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

  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

  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

  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因此,有的专家说,不只要培养学生成为“四有”人才,教师自身也应成为“四有”人才:

  ◆ 有灵魂——崇高的师风师德

  ◆ 有智慧——先进的教育理念

  ◆ 有专长——深厚的专业素养

  ◆ 有特性——精堪的教学艺术

  有人把新时期的教师形象概括为以下几点:

  ◆ 严正而宽容,深遂而单纯

  ◆ 执着而潇洒,真诚而练达

  ◆ 豪放而儒雅,平实而伟大

  司马迁说过:“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四、教学观

  对于教学观,《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摘自《纲要》

  类似的字眼,我们并不陌生,但其表述的方式如对关于学生学习的一些问题的深究,以及由此所反映出来的新的教学观,是需要我们细读的,它是至今为止对“教学过程的最为符合素质教育方向和要求的科学定位与理论描述。

  我们探讨课堂教学效率,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究竟怎样衡量呢?肖川博士认为教学的效果包括以下几方面:

  ◆ 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

  ◆ 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精进

  ◆ 知识的建构与应用

  ◆ 情感的丰富、细腻与纯化

  ◆ 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变与完善

  ◆ 技能的形成、巩固与熟练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下面是学生学得最好的时机,让我们了解一下:

  ◆ 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时

  ◆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时

  ◆ 当学生受到理智的挑战时

  ◆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

  ◆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

  ◆ 当学生被鼓励和被信任做重要的事情时

  ◆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

  ◆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

  ◆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学得最好的时机,从而增进教学效果。这里有增进教学效果的策略,供大家参考:

  ◆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 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 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

  肖川博士总结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职责:

  ◆ 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

  ◆ 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 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 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 发现学生的潜能和性向

  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

  (一)教育观

  1.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口诀: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3.新课改的教学观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口诀:四个转向

  (二)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口诀:二独一发

  (三)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口诀:“促进”“研究“开”“社区”或四者一社区

  2.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即教师职业的责任)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口诀:五者一社区

  3.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口诀:你我他它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

  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

  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

  一、 教育观

  这部分考察的知识点主要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

  素质教育指的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的内涵在于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的内涵是教师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教师观

  随着时代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而来发生着改变。

  1.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

  2.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新性地使用国家课程教材,积极将国家课程地方化、校本化。

  3.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总结经验、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充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得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

  当教师角色发生改变的时候,行为自然跟着也会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改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改强调帮助、引导。

  3.对待自己,新课程强调反思。

  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新课程强调的是合作。

  三、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持有的一种态度和看法,并且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支配着教育者的行为,决定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之间的关系。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

https://m.czhuihao.cn/news/113330/

《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