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2021-06-22 点击: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14篇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14篇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才需求在未来也将趋向全球化,幼儿教育事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进而影响一国综合国力的兴衰。下文是 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幼儿教育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幼儿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的论文

  ~~~幼儿礼仪教育论文

  ~~~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论文

  浅析幼儿教育教学现状及发展

  一、目前的幼儿教学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

  1.教学呆板化

  现行的幼儿教育带有应试教学特征,重视知识传授和教学讲解,要求学生背诵、默写,以硬性方式达到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容易导致思维的僵化,陷入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2.知识陈旧化

  知识和科学都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知识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幼儿教学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先进的知识,使用先进的教材,才能培养先进的人才。

  3.教学枯燥化

  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初期,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观察、玩耍。在教学中采用静态教学法,要求幼儿掌握既成结论,强调了思维的模式化和规律性,不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挥,老师要运用动态教学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4.教学封闭化

  封闭化教学是指老师直接灌输结论,重视背诵和记忆,强调经验和模仿训练,缺少思考过程和思维发展,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将学生思维禁锢在狭小空间内,被动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训练。

  5.学生学习被动化

  幼儿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弱,局面容易失控。有些老师为了避免意外情况,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忽视学生的自我发现环节。主要由老师主导课堂,幼儿实践机会少,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或者按照老师要求全部照搬,缺乏思维过程。

  6.课堂不规范

  幼儿教学内容都是基础知识,简单易懂,一些老师便忽视教学的规范性,不重视课前准备和教材研究,课堂上自由散漫,思想发散,不能有效保障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2)

农村计划生育状况调查研究

近年来,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同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同时这也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他们的思想观念并没有从传统的思想中转变过来,没有了解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国家带来的种种问题,使计划生育的实施增加了很多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展开了一项关于计划生育状况问题的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主要了解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状况、开展计划生育遇到的问题、农村家庭对计划生育的看法,根据得到的结果,更好的改进开展计划生育的措施,为以后去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开展计划生育提供一个参考,把国家政策和人民利益想结合,更好的去实施计划生育;

调查对象:主要是针对农村的25-40岁的夫妻,其中30岁左右的居多;

调查方式:主要依赖于问卷调查和提问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对于问卷和提问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的部分家庭仍然不能够理解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村民的思想其实已经转变了,他们理解并很想支持国家政策,但是迫于养老需要等等现实因素,认为有两个孩子,以后养老的时候压力小一些,可以共同负担,而且如果家里出了事,兄妹间也可以互相商量和照应。只有一个孩子的话,以后有什么不测,后果就不堪设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他们还是得勉强生第二胎;同时也有很多家庭存在性别歧视,重男轻女,在偏好男孩这一点上,却是“阴魂不散”,有些家庭生了第一胎是女孩,就继续生第二胎,再不然就继续,直到生出男孩为止;不过也有的家庭是一胎的,表示能够理解国家的政策,不过这些家庭基本都是干部家庭;问卷发现被调查人群教育程度都不是很高,有些甚至没有上过学;还有就是村里面的经济不是很好,还有很多人依靠着家里的田地和在外面打工;政府的一些政策宣传没有落实到位,很多人多不了解政府的优惠政策。

调查的结论和建议:

结论:

一 农村家庭的传统观念比较严重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尤其是相对偏远地区的农民心中早已根深蒂固,男尊女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导致“重男轻女”的思想延续几千年。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流传这样的说法:“养女是自己种树、他人乘凉”、“养育女孩是白为他人浇花洒水”等。虽然大部分人认同女儿更孝顺、会更好地照顾父母,但挥之不去的依然是千百年来将男孩当作家族真正传承者的旧观念。加上目前社会中仍广泛存在的对女性教育、劳动就业、社会参与发展等方面的歧视,更强化而不是削弱了人们“剔女留男”、 “养男不养女”的选择,男性可以传宗接代,可以进宗祠,没有儿子的家庭,被视为无贡献而抬不起头。在农村,有女无儿视为无后。子女随父性,女孩一出嫁就是为外人。就是在家谱里,也是以男性为序,女性不得续入家谱。况且在中国,人丁兴旺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追求,一旦第一胎乃至第二、第三胎生了女儿,他们将千方百计设法生个儿子来传宗接代。

二 受教育程度相对落后

经过我们调查,我们发现村子中学历达到高中文化及其以上水平的寥寥无几。由于处在农村,大部分村民不能看出对儿女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让儿女提前投入社会去赚钱来得实惠,认为孩子能够认识几个字就可以,学的太多也没有用,还需要花费家里的钱,缺乏长远目标。同时老一辈人文化素质偏低,其观念影响到下一代,逐步形成在村子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了村子居民文化素质的偏低,进而影响到其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尤其是对计划生育的作用的理解,导致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家庭生的孩子多,又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支撑他们的孩子读书,就让孩子外出打工早早融入社会,分担家里的负担,很多人又报着让孩子早结婚,让自己早早交掉差事,导致非法婚姻;如此造成孩子缺乏宽广的世界,从而继续重演上一辈的过程。

三 经济状况相对落后

在当今社会,其实经济因素才是决定人们思想的根本因素。我们村子是传统的农业村,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这几年虽然有所改善,但提高的不多,加之长期以来重男轻女思想的支配,严重影响了女孩与男孩一样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经济因素从负面影响了家长对女孩受教育的决策,当有些家庭的经济状况难以维持子女正常学习开支时,女性儿童就不得不被迫首先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此时,家庭经济条件就成了影响农村女性实现受教育的重要因素。因为女孩能否接受教育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更大,对于家庭经济状况更为敏感。尤其在目前社会的高等教育费用高涨的情况下,女孩更可能成为牺牲品。市场化下教育的机会成本升高了,对于贫困家庭可能尤其如此,又不少孩子因为家里不能提供高额的学费,便从此辍学打工,或则在家里充当一个劳动力。

四 村里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大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很多村民对政策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具体细节更不清楚。据反应,村里关于计生政策的宣传手段就是在墙上写宣传标语,或则在村委会悬挂出条幅,最多的就是乡里面下来宣传车进行宣传,这样的宣传根本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村民平时不去关注就不能很详细的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严重性,也不能充分的去了解国家关于计划生育的政策,只是有时候道听途说,这样很容易误解国家政策中的一些问题,并且不能了解到国家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些优惠措施,从而对计划生育的实施造成困扰。

五 流动人口问题

由于在村里发展没有多大的前途,村里许多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而外省很多地方对流动人口不查验《婚育证明》,从而导致外出人口办证率低,许多外出人口流向不明;村里对庞大的流出人口,从人员、精力、经费等方面都无法管理,给外出人口管理造成很大困难,给外出人口管理方面造成了很大困难。流出人口有很多钻管理上的空子,躲在外地超生。据村里的一些人说,流动人口超生占计划外出生的大部分。

六 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不完善

根据调查,村里很多人并不了解奖励扶助政策的具体内容,少数农民认为“少生是先富后穷,多生是先穷后富”,从根本上解决不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再则目前对农村实施的其他惠民政策普遍采取按人口数量的多少计算,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补助,甚至有的补助早就超过了计划生育的奖励扶助金。因此在其他惠民政策的冲击下,有的人由于利益取向原因不把计划生育的奖励扶助政策当回事。

建议:

面对中国的人口现状,对于计划生育的实施主要依靠政府和个人的相互作用才能做的更好,政府管理主要方向是在引导人们朝正确的方向走和为个人提供一个约束平台,而个人的行动则是响应政府的号召。个人行动是主要问题,它的成功以否取决于群众素质的高低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如果群众的思想觉悟性得到高,就能够意识到这个道理:多生一个孩子,不仅自己会吃更多的苦,孩子也跟着吃苦,有限的资源难以抉择投资在谁身上;如果家里的经济状况好,则可依据实际情况考虑生两胎,分担将来的养老负担。

对于计划生育的宣传,我们主要实施以点带面,在村里培养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员。首先对具较好的文化素质、较高的思想意识和较强的政治素养的农村党员和村干部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让他们在平时组织入户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农民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主体,为使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落实到基层,从源头上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组建宣传小组,通过村民大会的方式,与村民面对面地逐条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做到政策宣传“村不漏组、组不漏户、集中学习、分户讲解”,尤其是对于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条款进行了详细讲解,使村民在了解计划生育有关业务知识的同时,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权益和责任,增强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意识,并且加强村民与村民之间计划生育工作的相互监督工作。

经济和教育对计划生育的实施也有很大作用,要鼓励村民发展经济,更要让村里面的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提倡‘少生快富’的思想理念,增加奖励扶助的标准,按照不低于低保的标准执行。这样有利于增强人口和计生政策的感召力及影响力。再将现行的奖励扶助政策的所有内容向外公开,利于群众知晓及监督。另外让先意识到计划生育重要性的人担当“义务宣传员”进行宣传计划生育的新政策,带动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从而让计划生育工作能够更好的落实。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3)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4)

3000字论文

凝聚力作为企业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员工紧密团结在一起,鼓舞员工的士气,协调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盐业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而今在面临各种挑战中,增强企业凝聚力将推动盐业事业的发展,使盐业在稳定中求生存,生存中求发展。

企业凝聚力就是使员工能够团结在一起,互相信任,互相促进,努力工作的一种向心力。它能够提高员工的士气,振奋员工的精神,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世界经济多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在中国加入了WTO以后,更多外资企业融入到了中国。从一方面讲,这推动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走出国门,走入世界。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使得企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我个人认为企业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最首要的问题是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具有增强企业和谐一致,培养员工归属的凝聚作用”。 、增强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从而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具有增强企业和谐一致,培养员工归属的凝聚作用”。[1]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基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价值的企业文化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生存方式,不同的生存方式造就不同的企业文化,而适合的企业文化则成就企业的发展与壮大”。[2]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长期存在于企业中。

(1)全面推行人性化管理

人是有感情,特别是中国人,是最懂得感恩图报的。对于员工我们不要太苛刻,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所谓人性化的管理就是要切实从员工利益出发,合理制定员工的工作时间,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不剥夺员工的剩余价值,尊重员工,公平对待每一个员工。这样员工也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我公司一向贯彻实施人性化管理,切实从员工利益出发,制定了合理的管理制度,合理的薪酬制度,对员工赏罚分明。公司领导考虑到现在的就业压力,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内招聘员工子女,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2)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员工的素质能够融合到企业文化中,适应企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这种融合越融洽,企业的凝聚力也就越强。企业不仅仅要在技术上培训,更主要的是培训员工的职业素质,道德水平等方面,使他们的心理素质能承受住打击,不至于在企业危难关头乱成一团,稳定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在危急时刻理清思路,找到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凝聚力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形成了。

2、尊重员工,充分行使员工的主人翁责任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翻身做主,成为社会的主人,这种使命感形成了我们的凝聚力。所以领导者要发展企业,壮大企业,不应该只凭一己之见,而应该广泛听取、搜集员工的意见,让他们积极参与。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同时也可以让员工购买企业的股票,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持股人之一,从而使他们感受到主人翁地位,更加增强了工作的动力。员工是企业中举足轻重的伙伴,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可限量的,当一个人得到激励以后,往往可以发挥出更加出乎意料的力量。“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其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由于思想和情绪处于高度激发状态,其能力可发挥到80%—90%。这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三四倍”。[3]员工的士气得到了鼓舞,凝聚力也随着这种鼓舞而逐步增强。

3、薪酬是促进员工工作的原动力,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必不可少的条件

稳定的收入才能更好地调动工作地积极性,并且收入的多少从一个方面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对于付出的回报,是企业对于员工的认可。我们在中学课本上学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金钱虽不是唯一能激励人的力量,但金钱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激励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金钱是许多激励因素的反映。金钱往往有比金钱本身更大的价值,它可能意味着地位和权力”。[4]在收入的分配上如果太平均主义,会造成员工的懒惰,从而造成员工志气低落,会使为企业作出贡献的员工而不满,使得人心焕散,降低凝聚力。因此在收入的分配上应该实行“按劳分配”,有合理的差距。当员工看到付出和回报成正比时,员工会对企业产生一种信任。这种信任有利于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企业凝聚力。

4、个人发展是增强企业凝聚力不可缺少的环节

    金钱的满足只是人的最低欲望,个人的发展则是它的升华。我们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可以知道,他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阶段: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层层递进。对一些人看来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工作的动力,一个企业如果能够为员工充分提供这么一个发展空间,使员工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对企业就会产生一种归属感,认同感,这种感觉越强,凝聚力也就越强。“正如著名的霍桑实验所揭示的那样:工作环境的简单变化可引出生产效率的提高,你可以改变一下办公家具的位置,考虑一下员工在不同部门或办公室以外工作一段时间可带来哪些效益,采用某种形式的工作轮换机制可能是必要的”。[5]让员工参加各种技能学习,出国培训等等都可以激励员工,增强企业凝聚力。

5、福利待遇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坚强后盾

良好的福利待遇是一个企业真正关心员工的体现。据报纸上称,在去年的大学生双选会上,大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不是薪水的多少,而是这个企业有没有为员工投放各种保险。如果连最基本的医疗保险和养老金都得不到保障,会引起员工对企业经济实力的猜忌,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如果福利待遇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员工会对企业形成一种依赖和感激,这对于增强企业凝聚力起着重要作用。我公司为每个员工投放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消除了员工的心理负担使员工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在休假制度中,公司领导也充分从员工利益考虑,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还按工龄给予员工一定的假期,外出疗养等,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三、总结增强企业凝聚力后企业可能出现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体制的变革,企业的竞争机制也会发生质的变化。我们在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同时,仍因考虑凝聚力的因素。外面的竞争的确激烈,可是内部凝聚力这种无形的力量更难把握。增强企业凝聚力后无疑就是给企业打了一剂稳定针,稳定了员工的情绪,稳定了企业的根基。

员工的生存离不开企业,同样企业的发展创新也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当员工认同企业的发展与自己的努力是息息相关的,把企业看成是毕生的心血,浓烈的凝聚力会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使他们在一个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工作,为企业的发展,创新寻找思路。当一个企业使员工凝聚在一起后,这个企业就会稳定发展,兴旺发达。企业内部进入了一个十分协调,合作的状态,使企业在合作中不断学习,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种凝聚力使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密切,以至企业在危难关头员工仍能团结合作,克服困难,使企业焕发生命力。企业给了员工一个平台,员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的发挥,赋予了企业的生命,让企业能够生存,充满凝聚力的企业是一个焕发生机的企业,有着浓厚的企业文化,完善的企业制度,使员工对企业充满信任,充满希望,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在凝聚力的推动下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盐业,有着它独特的性质和顽强的生命力。我相信,我们盐业在总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将会有另一个崭新的局面。它将绽放夺目的光彩,开创历史的新纪元!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5)

试卷代号:7008

上海电视大学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题纸

2012年6月

一、 作为期末考试的论文基本要求(详细要求请参见考核方案):

1.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建国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发展的变化历程,结合所在社区生活变化的实际,联系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的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这里强调,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一个主题,用自己的语言写作,真正做到有感而发。不能以单纯的理论代替,更不能不切实际地空发议论。

2.  文章要求观点正确、主题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

3.  字数在1500字~3000字之间。

4.  题目自拟。

5.  论文考必须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若发现抄袭或雷同现象,一经查实,以零分计。

6.  A4纸打印并统一打印格式。学生提交考卷的时间结点为12月14日。

二、论文需打印在试卷上,格式要求如下:

1. 题目:字体,宋体加粗;字号:小三号。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

(1)文字统一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

(2)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小4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三、请同学们下载此模版,不要删除本页(相当于封面)。论文考的内容从第二页开始。文章打印后,将第一页左侧相关信息填写清楚。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已经明确为建设“四个中心”,目标是要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功能,形成走在全国前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但是未来上海城市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所以迫切需要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结构大调整、需求结构大调整、所有制结构大调整和空间布局结构大调整,实现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要素过多投入和出口向依赖服务经济和创新驱动转变。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为“四个中心”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首先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推动下,金融业、航运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金融机构继续聚集,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将继续加快。聚焦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增强航运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依托虹桥商务区、世博会区域等核心功能区域,进一步引进地区总部、跨国采购中心、电子商务企业和贸易促进机构,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二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发展,即新能源、民用航空、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信息服务。三是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导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劣势产业、淘汰劣势产品、淘汰落后工艺,如低端化工、玻璃建材等行业。调整方式也将呈现两个转变,即从单个企业调整变为行业整体调整,某个点上企业调整转变为整个区域产业的调整。
  
  (二)需求结构调整方向
  
  以扩大消费内需为重点的需求结构调整将不断加强,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在消费上,变以扩大“即期消费”为核心的刺激政策为系统性制度安排,以体制机制创新来扩大消费需求,如努力扩大就业和支持创业,加快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调整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将会逐渐提高,有效增强消费能力。消费环境将得到改善,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如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促进休闲型、发展型、奢侈型服务消费增长。在投资需求上,在保持投资适度规模和强度的同时,投资结构优化将不断增强,如加强对与“四个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功能性基础设施投资,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加强对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对郊区新城建设的投入。在出口需求上,在继续稳定外贸出口,保市场、保份额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发展离岸贸易、口岸贸易、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运用出口退税、信用保险、保单融资、跨境结算等措施,稳定外贸出口。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
  
  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为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将更加注重发挥国资、外资、民资多元市场主体作用,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非公经济发展将呈现新的加快发展局面。但这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一视同仁的产业政策,平等对待市场主体,使不同所有制企业都能够通过市场竞争发展壮大。要放松进入管制,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相关政策,公平市场准入,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民营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四)空间布局结构调整
  
  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整合市域空间资源,完善调整城镇体系,优化功能和产业的空间布局,构筑与“四个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形态。一是深化“四个中心”空间载体战略布局。  
  二、上海经济结构调整中对金融需求的特点和要求
  
  (一)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
  
  经济转型升级是先进技术、先进手段、先进管理、先进观念的综合运用,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优化提升,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各方共同推动的结果。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两者是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石,经济对金融发展具有最终制约性。经济转型升级导致经济部门、市场主体、交易方式、资金融通等产生变革,要求金融在功能、流程、客户、产品、效率、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盈利模式等各方面加以调整以适应市场要求,从而促使金融不断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创新功能,使金融得以深化发展。同时,蓬勃、健康的经济发展,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丰厚的资本回报,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也有着导向作用。帕累托最优理论阐明,金融不但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实现机制,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引导、激励功能。金融作用于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金融资源在各产业间合理配置的过程,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转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协同发展。
  不同阶段的社会实践也证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金融本身的发展,金融资源配置功能逐步显现,通过不同手段影响着经济转型升级,进而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金融通过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实现存量资源转移。通过资金投放支持开放型经济中新兴产业、优质企业的发展,改变经济体中不同产业部门的融资结构,发挥资本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功能,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进而实现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二是推动技术创新与新技术产业化。银行体系通过甄别和投资那些具有创新产品和创新工艺的项目,降低资源配置的逆向选择,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引导经济资源流向技术创新领域,促进技术创新。三是推动企业效率提升。金融在向经济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后,为确保资金安全,通过监督资金的使用与企业的经营,提出监管要求,促使企业主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达到转型升级的目的。
  良好的金融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增长,但不适当的金融发展会阻碍经济转型升级。与经济转型升级不协调的金融行为主要是金融抑制或金融过度。金融抑制的表现之一为惜贷、慎贷,金融过度往往表现为过多投放和过度创新。这两种行为均不利于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会使客观存在的金融风险演变成金融危机,破坏经济发展。
  
  (二)经济结构调整中对金融需求的六大特点
  
  “十一五”时期,银行中长期贷款维持了较高的增长。金融需求将随着新的结构调整而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战略性重点产业升级对信贷的需求会明显增加,上海市确定的未来九大重点突破性产业对信贷需求会不断增长,也将成为银行信贷资金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二是现代服务业的金融需求会明显扩大。如航运金融服务成为新的金融服务领域,需要银行加强对航运金融服务市场的研究,有条件的银行还将成立专业性的航运金融部,组建专业团队,增强对船舶融资、传播交易、航运价格衍生产品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在重大服务业项目中,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商务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业等也将不断产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由于银行长期来重点是对第二产业的服务支持,对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服务和风险控制经验相对缺乏,所以,需要商业银行加快研究对服务业的支持和风险控制措施。
  三是消费金融服务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目前美国消费信贷占银行贷款比重超过70%,而上海占比不到30%。各金融机构消费金融服务,如信用卡业务、住房贷款、汽车金融服务、旅游金融服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四是新一轮空间布局将产生新的投资需求。
  五是金融需求将继续向整个长三角区域辐射,总部经济的融资能力会有所提升。按照信贷资金增长与GPD增长相关性的研究,经济增长速度与信贷需求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所以要维持信贷有效需求和持续增长,未来必须增强资金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同时,对非公经济的信贷需求会有所增加,长期来国有经济和外资占据主导地位,未来要创新发展,关键要发挥非公经济的作用,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强对非公经济的支持,是未来金融部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六是并购贷款需求将有所增加。并购是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重要方式。通过并购,企业将扩大产品和市场、快速和有效加强研发力量、消化过剩生产能力、进行行业整合,建立新的组织、收购瓶颈资源、占有核心技术、增加持股价值、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价值。  
  (三)新的金融需求对改进金融服务的三大要求
  
  一是要求加快业务、产品开发流程的再造,从组织架构、授信政策、资源配置、系统等方面加以改进,使前、中、后台能更协调的配合,更好满足新兴和战略性产业、服务业等行业的需求,在风险、收益和效率之间上得到有效的平衡。不仅能更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中产生的新的信贷需求,同时,还要顺利从重组和淘汰产业中退出相关的信贷资金,并确保这些淘汰重组产业中资金安全。一方面增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效率,一方面增强对信贷资金安全的管理能力。尤其是要加快现代服务产业的金融创新服务,以往金融业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信贷服务比较成熟,但是对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服务,在信贷政策、风险管理、服务方式等方面相对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建立对现代服务业全面的、系统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强,服务效率较高的支持体系。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增强金融的有效供给能力,满足结构调整中日趋丰富的多元的金融服务需求。不仅商业银行需要在机构布局、业务、产品、服务和创新机制等方面加强创新力度,要争取总行上海分支机构创新的支持力度,还需要整个市场体系中加快机构创新的步伐,形成更加多元和专业的服务机构,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要需要监管创新,尤其是随着跨市场服务需求的增加,如企业并购,涉及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资金的联动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加强联动监管,完善监管协调机制,才能促进金融机构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有效控制风险。
  三是要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保持稳健发展。随着金融开放的不断扩大深化,未来对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传递与冲击的处置难度加大,对金融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十二五”期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和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开放环境下对金融风险控制和危机的处置能力都将面临严峻考验,需要金融业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确保自身的稳定。
  
  三、金融业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金融机构建设、市场建设、中介服务、法制环境、人才、基础设施布局、制度和体制创新,都在积极有效的探索推进之中,许多创新已经在国内领先并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目前和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金融业缺少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规划。以往的经济发展规划中,缺乏金融业相关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目前的我国的一行三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都有对金融机构窗口指导职责,尚未形成窗口指导合作机制,提升窗口指导的实效。金融调控与监管部门窗口指导意见原则性强,但操作性意见包括配套政策一般不明确,金融机构难以制订出中长期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规划和各行具体实施方案。
  二是政府部门和金融业之间的政策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难以支持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高效率的协调配合,难以有效的进行窗口指导。政府规划部门与金融调控、金融监管部门虽存在研究交流,但对金融服务需求,金融配套政策的共同研究交流尚不深入,对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新需求、新情况和新问题,难以建立协调配合的政策机制。如,金融调控与监管部门目前最需了解的是后世博上海经济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新的金融需求在哪里,而这些课题,目前尚无部门牵头研究。在执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时,还难以与当地经济转型特点、产业结构调整有机融合,对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需要大力发展的相关产业资金倾斜不足,支持力度有待提升。
  三是金融业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需求和创新方向认识不足。对于未来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经济转型升级中产生的隐形和潜在需求,金融业在金融产品、流程改造、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系统升级等方面创新尚显不足。尤其在先行先试等方面创新进展还不明显,制度、观念、机制、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还比较多,如一些银行总行授权与上海市场的发展存在差距,难以及时发挥市场前沿的创新和服务支持功能。
  为此,上海金融业在有效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中,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以正确把握和满足新兴产业金融有效需求为切入点,增加金融服务有效供给,加快金融机构、业务、产品、服务的创新步伐,在加快上海经济转型升级支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1、要进一步完善政银、银企之间的交流机制,为加强金融调控与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科学有序推进结构调整提供支持。一是政府规划部门要加强与金融调控、监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尤其要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与配套政策的共同研发机制,为金融支持及各种配套政策提供支持;同时,政府要为银企有效交流搭建平台,促进银企交流。二是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窗口指导的有效性,通过地方政府出台新的具体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和支持银行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帮助银行业及时了解新兴产业方向,准确把握和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重点支持推进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等九大重点领域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项目的金融支持,支持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并购贷款等创新融资方式,支持要素资源重新组合、产业升级及产业转移,有效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投放。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和现代都市农业的支持力度。发挥中小企业专营服务机构的创新示范作用,增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群体、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市场有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以及信贷资金向大企业过度集中的问题。三是积极支持扩大消费信贷。支持新的商贸业态发展,支持旅游、文化创意、医疗保健等新兴消费服务业发展。
  2、各银行业机构要不断提升效率与防范风险,夯实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服务平台。一是要不断改进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创设标准化业务操作平台,将原有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部分标准化信贷业务集中在一个平台横向依次处理,充分满足涉外客户的共性金融需求;对新兴战略产业的优质客户、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一站式”审批;二是法人银行业机构要加强公司治理,改进风险管理理念和模式。认真抓好董事会的建设和完善,充分借助上级机构、上级单位、大股东等方面的力量,增强对“三会一层”的外部约束和制衡。三是各银行业机构要严格信贷资金全流程监督管理,坚守“三条监管红线”不动摇(贷款资金不得违规入股市、期市和房市,“二套房贷”首付必须达到40%,项目资本金必须足额到位),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四是银行业机构要以“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执行为抓手,改进风险管理机制和流程。通过加强现场检查、监测反馈和监管考核问责,加强分类督促引导,严格推进各银行“齐步走”,防止不公平竞争。通过加强培训教育和多方沟通,争取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五是银行业机构要强化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
  3、加快业务创新和发展转型,积极投身“两个中心”建设。一要充分重视航运金融的未来发展潜力。中国是造船大国、航运大国,但却不是船舶融资大国,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我们的银行业对船舶建造市场、航运企业经营、二手船买卖市场等缺乏充分理解,缺乏对船舶贷款项目的评估及操作能力,在人才、技术、信息、经验方面还缺少积累。我们的银行业长期习惯于综合授信、缺乏对单船公司、移动抵押物以及复杂交易流程的拓展能力,需要银行业积极创造条件、吸纳人才,逐步积累经验,打造品牌,有效支持航运金融中心的建设,为银行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二要树立“大金融市场”的发展理念。

  4、要深化金融业自身改革创新,提升自身的服务能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大发展,才能做好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工作。一是要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如大力发展企业(公司)债券、研究发展外币债券等其他债券品种;促进债券一、二级市场建设及其协调发展;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根据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需要,研究探索并在条件成熟后推出以股指、汇率、利率、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二是要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有利于增强市场功能的机构。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培育和吸引具有综合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积极拓展各类金融业务,推动私人银行、券商直投、离岸金融、信托租赁、汽车金融等业务的发展,有序开发跨机构、跨市场、跨产品的金融业务。三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健全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大力发展电子交易,促进各类金融信息系统、市场交易系统互联互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5、要继续改善金融发展环境。一是要不断完善金融执法体系,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金融纠纷审理、仲裁机制,探索建立上海金融专业法庭、仲裁机构。二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为载体,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促进信用信息共享。三是适应上海金融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方式,建立贴近市场、促进创新、信息共享、风险可控的金融监管平台和制度。加强跨行业、跨市场监管协作,加强地方政府与金融管理部门的协调,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四是完善金融服务设施和布局规划,进一步健全为市场交易服务的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统一高效的现代化金融支持体系,提高上海金融市场效率和服务能力。规范发展中介服务,加快发展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融资担保、投资咨询、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监管,增强行业自律,规范执业行为,在上海建立我国金融资讯信息服务平台和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6)

试卷代号:7008

上海电视大学2011至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答题纸

2012年6月

一、 作为期末考试的论文基本要求(详细要求请参见考核方案):

1.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精髓,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建国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发展的变化历程,结合所在社区生活变化的实际,联系自己工作、生活学习的实际,写一篇心得体会。这里强调,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围绕一个主题,用自己的语言写作,真正做到有感而发。不能以单纯的理论代替,更不能不切实际地空发议论。

2.  文章要求观点正确、主题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

3.  字数在1500字~3000字之间。

4.  题目自拟。

5.  论文考必须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若发现抄袭或雷同现象,一经查实,以零分计。

6.  A4纸打印并统一打印格式。学生提交考卷的时间结点为12月14日。

二、论文需打印在试卷上,格式要求如下:

1. 题目:字体,宋体加粗;字号:小三号。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2. 正文:

(1)文字统一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

(2)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小4号宋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三、请同学们下载此模版,不要删除本页(相当于封面)。论文考的内容从第二页开始。文章打印后,将第一页左侧相关信息填写清楚。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已经明确为建设“四个中心”,目标是要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功能,形成走在全国前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但是未来上海城市发展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所以迫切需要上海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结构大调整、需求结构大调整、所有制结构大调整和空间布局结构大调整,实现发展方式由依赖资源要素过多投入和出口向依赖服务经济和创新驱动转变。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产业结构调整总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为“四个中心”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首先是在国务院关于加快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推动下,金融业、航运服务、信息服务、中介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金融机构继续聚集,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将继续加快。聚焦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增强航运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依托虹桥商务区、世博会区域等核心功能区域,进一步引进地区总部、跨国采购中心、电子商务企业和贸易促进机构,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二是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提升先进制造业竞争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九大重点领域发展,即新能源、民用航空、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信息服务。三是围绕结构调整产业导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调整劣势产业、淘汰劣势产品、淘汰落后工艺,如低端化工、玻璃建材等行业。调整方式也将呈现两个转变,即从单个企业调整变为行业整体调整,某个点上企业调整转变为整个区域产业的调整。
  
  (二)需求结构调整方向
  
  以扩大消费内需为重点的需求结构调整将不断加强,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在消费上,变以扩大“即期消费”为核心的刺激政策为系统性制度安排,以体制机制创新来扩大消费需求,如努力扩大就业和支持创业,加快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调整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将会逐渐提高,有效增强消费能力。消费环境将得到改善,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如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促进休闲型、发展型、奢侈型服务消费增长。在投资需求上,在保持投资适度规模和强度的同时,投资结构优化将不断增强,如加强对与“四个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功能性基础设施投资,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加强对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对郊区新城建设的投入。在出口需求上,在继续稳定外贸出口,保市场、保份额的同时,会更加重视发展离岸贸易、口岸贸易、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综合运用出口退税、信用保险、保单融资、跨境结算等措施,稳定外贸出口。
  
  (三)所有制结构调整
  
  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为结构调整注入新的活力。将更加注重发挥国资、外资、民资多元市场主体作用,充分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非公经济发展将呈现新的加快发展局面。但这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一视同仁的产业政策,平等对待市场主体,使不同所有制企业都能够通过市场竞争发展壮大。要放松进入管制,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相关政策,公平市场准入,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民营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四)空间布局结构调整
  
  空间布局结构调整的方向是整合市域空间资源,完善调整城镇体系,优化功能和产业的空间布局,构筑与“四个中心”建设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形态。一是深化“四个中心”空间载体战略布局。  
  二、上海经济结构调整中对金融需求的特点和要求
  
  (一)经济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
  
  经济转型升级是先进技术、先进手段、先进管理、先进观念的综合运用,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优化提升,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各方共同推动的结果。经济转型升级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两者是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石,经济对金融发展具有最终制约性。经济转型升级导致经济部门、市场主体、交易方式、资金融通等产生变革,要求金融在功能、流程、客户、产品、效率、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盈利模式等各方面加以调整以适应市场要求,从而促使金融不断扩大规模、调整结构、创新功能,使金融得以深化发展。同时,蓬勃、健康的经济发展,也为金融机构带来丰厚的资本回报,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也有着导向作用。帕累托最优理论阐明,金融不但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实现机制,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引导、激励功能。金融作用于经济结构优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金融资源在各产业间合理配置的过程,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转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协同发展。
  不同阶段的社会实践也证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金融本身的发展,金融资源配置功能逐步显现,通过不同手段影响着经济转型升级,进而促进经济长期增长。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金融通过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实现存量资源转移。通过资金投放支持开放型经济中新兴产业、优质企业的发展,改变经济体中不同产业部门的融资结构,发挥资本与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功能,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进而实现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二是推动技术创新与新技术产业化。银行体系通过甄别和投资那些具有创新产品和创新工艺的项目,降低资源配置的逆向选择,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引导经济资源流向技术创新领域,促进技术创新。三是推动企业效率提升。金融在向经济主体提供资金支持后,为确保资金安全,通过监督资金的使用与企业的经营,提出监管要求,促使企业主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达到转型升级的目的。
  良好的金融发展可以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增长,但不适当的金融发展会阻碍经济转型升级。与经济转型升级不协调的金融行为主要是金融抑制或金融过度。金融抑制的表现之一为惜贷、慎贷,金融过度往往表现为过多投放和过度创新。这两种行为均不利于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且会使客观存在的金融风险演变成金融危机,破坏经济发展。
  
  (二)经济结构调整中对金融需求的六大特点
  
  “十一五”时期,银行中长期贷款维持了较高的增长。金融需求将随着新的结构调整而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战略性重点产业升级对信贷的需求会明显增加,上海市确定的未来九大重点突破性产业对信贷需求会不断增长,也将成为银行信贷资金未来重要的增长点。
  二是现代服务业的金融需求会明显扩大。如航运金融服务成为新的金融服务领域,需要银行加强对航运金融服务市场的研究,有条件的银行还将成立专业性的航运金融部,组建专业团队,增强对船舶融资、传播交易、航运价格衍生产品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在重大服务业项目中,现代物流业、商贸流通业、商务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业等也将不断产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由于银行长期来重点是对第二产业的服务支持,对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服务和风险控制经验相对缺乏,所以,需要商业银行加快研究对服务业的支持和风险控制措施。
  三是消费金融服务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目前美国消费信贷占银行贷款比重超过70%,而上海占比不到30%。各金融机构消费金融服务,如信用卡业务、住房贷款、汽车金融服务、旅游金融服务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四是新一轮空间布局将产生新的投资需求。
  五是金融需求将继续向整个长三角区域辐射,总部经济的融资能力会有所提升。按照信贷资金增长与GPD增长相关性的研究,经济增长速度与信贷需求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所以要维持信贷有效需求和持续增长,未来必须增强资金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同时,对非公经济的信贷需求会有所增加,长期来国有经济和外资占据主导地位,未来要创新发展,关键要发挥非公经济的作用,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所以,加强对非公经济的支持,是未来金融部门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
  六是并购贷款需求将有所增加。并购是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进入新行业、新市场的重要方式。通过并购,企业将扩大产品和市场、快速和有效加强研发力量、消化过剩生产能力、进行行业整合,建立新的组织、收购瓶颈资源、占有核心技术、增加持股价值、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价值。  
  (三)新的金融需求对改进金融服务的三大要求
  
  一是要求加快业务、产品开发流程的再造,从组织架构、授信政策、资源配置、系统等方面加以改进,使前、中、后台能更协调的配合,更好满足新兴和战略性产业、服务业等行业的需求,在风险、收益和效率之间上得到有效的平衡。不仅能更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中产生的新的信贷需求,同时,还要顺利从重组和淘汰产业中退出相关的信贷资金,并确保这些淘汰重组产业中资金安全。一方面增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效率,一方面增强对信贷资金安全的管理能力。尤其是要加快现代服务产业的金融创新服务,以往金融业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信贷服务比较成熟,但是对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服务,在信贷政策、风险管理、服务方式等方面相对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建立对现代服务业全面的、系统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强,服务效率较高的支持体系。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金融创新,增强金融的有效供给能力,满足结构调整中日趋丰富的多元的金融服务需求。不仅商业银行需要在机构布局、业务、产品、服务和创新机制等方面加强创新力度,要争取总行上海分支机构创新的支持力度,还需要整个市场体系中加快机构创新的步伐,形成更加多元和专业的服务机构,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要需要监管创新,尤其是随着跨市场服务需求的增加,如企业并购,涉及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资金的联动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加强联动监管,完善监管协调机制,才能促进金融机构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并有效控制风险。
  三是要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保持稳健发展。随着金融开放的不断扩大深化,未来对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传递与冲击的处置难度加大,对金融安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十二五”期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和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开放环境下对金融风险控制和危机的处置能力都将面临严峻考验,需要金融业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确保自身的稳定。
  
  三、金融业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金融机构建设、市场建设、中介服务、法制环境、人才、基础设施布局、制度和体制创新,都在积极有效的探索推进之中,许多创新已经在国内领先并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目前和未来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金融业缺少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规划。以往的经济发展规划中,缺乏金融业相关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目前的我国的一行三会(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都有对金融机构窗口指导职责,尚未形成窗口指导合作机制,提升窗口指导的实效。金融调控与监管部门窗口指导意见原则性强,但操作性意见包括配套政策一般不明确,金融机构难以制订出中长期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战略规划和各行具体实施方案。
  二是政府部门和金融业之间的政策协调配合机制尚不完善,难以支持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高效率的协调配合,难以有效的进行窗口指导。政府规划部门与金融调控、金融监管部门虽存在研究交流,但对金融服务需求,金融配套政策的共同研究交流尚不深入,对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新需求、新情况和新问题,难以建立协调配合的政策机制。如,金融调控与监管部门目前最需了解的是后世博上海经济的变化发展趋势,以及新的金融需求在哪里,而这些课题,目前尚无部门牵头研究。在执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时,还难以与当地经济转型特点、产业结构调整有机融合,对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需要大力发展的相关产业资金倾斜不足,支持力度有待提升。
  三是金融业对现代服务业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需求和创新方向认识不足。对于未来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经济转型升级中产生的隐形和潜在需求,金融业在金融产品、流程改造、组织架构、风险管理、系统升级等方面创新尚显不足。尤其在先行先试等方面创新进展还不明显,制度、观念、机制、人才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还比较多,如一些银行总行授权与上海市场的发展存在差距,难以及时发挥市场前沿的创新和服务支持功能。
  为此,上海金融业在有效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中,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以正确把握和满足新兴产业金融有效需求为切入点,增加金融服务有效供给,加快金融机构、业务、产品、服务的创新步伐,在加快上海经济转型升级支持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1、要进一步完善政银、银企之间的交流机制,为加强金融调控与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科学有序推进结构调整提供支持。一是政府规划部门要加强与金融调控、监管部门的沟通交流,尤其要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与配套政策的共同研发机制,为金融支持及各种配套政策提供支持;同时,政府要为银企有效交流搭建平台,促进银企交流。二是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窗口指导的有效性,通过地方政府出台新的具体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和支持银行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帮助银行业及时了解新兴产业方向,准确把握和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需求。重点支持推进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等九大重点领域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项目的金融支持,支持发展低碳经济;通过并购贷款等创新融资方式,支持要素资源重新组合、产业升级及产业转移,有效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投放。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和现代都市农业的支持力度。发挥中小企业专营服务机构的创新示范作用,增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群体、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市场有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以及信贷资金向大企业过度集中的问题。三是积极支持扩大消费信贷。支持新的商贸业态发展,支持旅游、文化创意、医疗保健等新兴消费服务业发展。
  2、各银行业机构要不断提升效率与防范风险,夯实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服务平台。一是要不断改进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创设标准化业务操作平台,将原有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环节的部分标准化信贷业务集中在一个平台横向依次处理,充分满足涉外客户的共性金融需求;对新兴战略产业的优质客户、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一站式”审批;二是法人银行业机构要加强公司治理,改进风险管理理念和模式。认真抓好董事会的建设和完善,充分借助上级机构、上级单位、大股东等方面的力量,增强对“三会一层”的外部约束和制衡。三是各银行业机构要严格信贷资金全流程监督管理,坚守“三条监管红线”不动摇(贷款资金不得违规入股市、期市和房市,“二套房贷”首付必须达到40%,项目资本金必须足额到位),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四是银行业机构要以“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执行为抓手,改进风险管理机制和流程。通过加强现场检查、监测反馈和监管考核问责,加强分类督促引导,严格推进各银行“齐步走”,防止不公平竞争。通过加强培训教育和多方沟通,争取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五是银行业机构要强化风险管理的精细化,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管控。
  3、加快业务创新和发展转型,积极投身“两个中心”建设。一要充分重视航运金融的未来发展潜力。中国是造船大国、航运大国,但却不是船舶融资大国,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我们的银行业对船舶建造市场、航运企业经营、二手船买卖市场等缺乏充分理解,缺乏对船舶贷款项目的评估及操作能力,在人才、技术、信息、经验方面还缺少积累。我们的银行业长期习惯于综合授信、缺乏对单船公司、移动抵押物以及复杂交易流程的拓展能力,需要银行业积极创造条件、吸纳人才,逐步积累经验,打造品牌,有效支持航运金融中心的建设,为银行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二要树立“大金融市场”的发展理念。

  4、要深化金融业自身改革创新,提升自身的服务能级,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大发展,才能做好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工作。一是要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拓展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如大力发展企业(公司)债券、研究发展外币债券等其他债券品种;促进债券一、二级市场建设及其协调发展;加快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推进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试点。根据投资者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需要,研究探索并在条件成熟后推出以股指、汇率、利率、股票、债券、银行贷款等为基础的金融衍生产品。二是要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投资银行、基金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等有利于增强市场功能的机构。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培育和吸引具有综合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积极拓展各类金融业务,推动私人银行、券商直投、离岸金融、信托租赁、汽车金融等业务的发展,有序开发跨机构、跨市场、跨产品的金融业务。三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健全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大力发展电子交易,促进各类金融信息系统、市场交易系统互联互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5、要继续改善金融发展环境。一是要不断完善金融执法体系,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金融纠纷审理、仲裁机制,探索建立上海金融专业法庭、仲裁机构。二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为载体,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促进信用信息共享。三是适应上海金融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方式,建立贴近市场、促进创新、信息共享、风险可控的金融监管平台和制度。加强跨行业、跨市场监管协作,加强地方政府与金融管理部门的协调,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四是完善金融服务设施和布局规划,进一步健全为市场交易服务的登记、托管、清算、结算等统一高效的现代化金融支持体系,提高上海金融市场效率和服务能力。规范发展中介服务,加快发展信用评级、资产评估、融资担保、投资咨询、会计审计、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监管,增强行业自律,规范执业行为,在上海建立我国金融资讯信息服务平台和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

富不贵只能是土豪,你可以一夜暴富,但是贵气却需要三代以上的培养。孔子说“富而不骄,莫若富而好礼。” 如今我们不缺土豪,但是我们缺少贵族。

  高贵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气与悲悯之怀,高贵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与担当之志 高贵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之心。

  精神的财富和高贵的内心最能养成性格的高贵,以贵为美,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和气的氛围;以贵为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我们的素质。以贵为尊,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精神也提升一个境界。

  一个心灵高贵的人举手投足间都会透露出优雅的品质,一个道德高贵的社会大街小巷都会留露出和谐的温馨,一个气节高贵的民族一定是让人尊崇膜拜的民族。别让富而不贵成为永久的痛。

  分享一段网上流传着改变内心的风水的方法,让我们的内心高贵起来:

  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喜欢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喜欢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

  喜欢生气,疾病就越来越多;喜欢施财,富贵就越来越多;喜欢享福,痛苦就越来越多;喜欢学习,智慧就越来越多。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7)

安全教育教学论文范文3000字


安全工作,情系千家,心牵万户;安全工作,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讲话中指出: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不但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欢乐和幸福,也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班主任,作为一名学校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园丁,安全教育,守望安全是责无旁贷的。

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必须要对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其中安全工作的教育管理,更为重要。班级的安全工作,涉及学校的稳定秩序,影响到该班的和谐发展,触及到师生的切身利益,更牵扯到家长那颗久放不下的心,因此,班主任必须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到最显著的位置上来抓。我们要象抓教学质量那样抓好安全工作,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护我们的学生。确保学生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班主任如何做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呢?

一、常宣传

二、多防范

组织参加文艺演出、看电影、全校集会、大型活动,做操,放学及遇有紧急情况,班主任要自始至终及跟班要到位,带领学生一起参加活动。落实好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措施。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下楼梯,在狭窄走道或楼梯中行走时,不得拥挤,必须有序上下楼,防止因拥挤、踩踏造成伤亡。

实行学生外出春游、参观、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报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组织。获准后应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并有安全保障措施。校内因病因伤送医院诊治救护的,要及时报主管部门,并逐级上报。班上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在教育实效上下功夫,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

教育学生注意校外交通安全,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教育,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倡步行上学,切实减少交通事故。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沟通协调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以便有效控制事态,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最终得到和平地、妥善地解决。教会学生自救方法,培养学生应急意识、自护意识和能力。

三、细管理

四、巧沟通

班主任,不仅要上传下达,而且要左右逢源。要善于沟通,巧妙沟通。学生与学生有矛盾,班主任要沟通心灵,消除隔阂,特别是本班学生与其它班的学生存在分歧时,一定要沟通在先,消除隐患,化干戈为玉帛。班主任要沟通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班级安全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班主任还要与其他班主任以及学生沟通,互通有无,采取有力措施,形成合力抓好安全工作。班主任还要沟通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及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安全教育管理的大格局,我们才能安全到家,平安到位。

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是世纪教育。在安全问题上,仅靠社会、学校、家庭对中小学生进行保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和技能,锻炼自护自救能力,使他们能够果断地正当地进行自护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只有这样,学校安全工作这个沉重的话题,才有可能变成一个轻松的话题,但永远不能放下这个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学生教育的覆盖面也逐渐拓宽。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对于学生的安全问题,不仅要实施常规的安全管理工作,还需要将学生的安全教育列入到高

一、实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二、高中安全教育中,班主任应履行的责任

2、安全告知责任。班主任应密切观察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并将安全隐患及时告知学生,使学生提高警惕。班主任还要将学生在校的表现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协同开展学生的安全教育。此外,如果校园周围有施工场所,班主任要及时告知学生,切勿到施工场地附近玩耍,更不可以进入到施工场地中。对于学校的水电等相关设备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班主任应及时发现并告知学生并规范学生的行为。

3、安全告诫责任。安全告诫与安全告知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安全告知是对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对学生加以提醒。告诫则针对明确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学生的危险行为进行明令禁止。告诫中可以渗入思政教育课,以督促学生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学生守法意识的提升,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管理的重要途径。

4、安全防范责任。校园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在良好安全管理的保证下,能够让学生在校园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然而,在开展班级教学活动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例如流行性传染病、校园暴力事件、集体踩踏事件等,班主任都要及时告知学生提前做好预防准备,避免受到伤害。

三、班主任实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策略

为了丰富高中校园文化生活,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班主任可适当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班主任应纠正学生日常的错误做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四、结语

总之,在新的教育发展时期,高中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化课程的应试教育,而应综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安全教育就是一项重要内容。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探索阶段,他们对于事物有独立判断的意识。那么,高中教育就要适应高中学生的需要,将安全教育渗入到文化教育以及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当中。让学生树立起安全防范意识,并懂得应用安全防护知识保障自身安全,使其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一、加强中职学校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要做好中职教育的各项工作,除了重视文化知识教育、职业技能的培养之外,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安全教育。近年来,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披露的中职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如2015年9月,广东惠州某学院校园内发生学生持刀打架斗殴事件,导致6名学生受伤;湖北某市今年10个月内发生学生事故达24起;广东某市中职学生无证驾驶摩托车,失控造成车上三名学生死亡,等等。作为学校必须把安全教育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把安全教育融入各项工作当中,坚持预防为主,以惩为辅,防治结合。

二、中职学生存在的安全问题

三、如何开展中职学校安全教育工作

(1)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首先,安全工作领导要重视。学校应该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校主要领导,并且明确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成员、股室的具体责任;做好全体师生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把安全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每一个领域。其次,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有规可循,明确分工,责任具体,措施到位,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形式,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工作体系,全方位设防,将安全工作覆盖至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不留死角。

(5)多方互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的局面。安全教育工作单靠学校一方力量是难以做好的,必须是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父母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往往发现个别家长对安全教育的不重视,安全知识了解甚少,这也关系到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对此,可以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安全知识手册等方式,提高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与知识水平,将安全教育工作延伸至家庭,更好地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6)加大投入,做好后勤保障。安全工作不是镜中花、水中月,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要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依靠现代化技术,加大安防投入,增加安防技术设备,构建现代化安防体系。比如聘请专业保安,在重点区域安装电子监控设备,购买消防器材、防爆器材,加强对电线线路的检修与更换,巡查楼道、门窗、应急照明,增加巡逻次数,等等。

四、结束语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安全教育是中职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安全工作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需要。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8)

[小学国学经典论文]国学经典论文3000字

中国5000年文化源远流长,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去承担传承与发展中国国学文化的责任,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全面普及国学经典,奠定中国儿童的国学底蕴,提升他们的国学修养,小学语文是传承国学经典的重要平台,以下是精心的关于小学国学经典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方法

摘 要:中国5000年文化源远流长,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去承担传承与发展中国国学文化的责任,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全面普及国学经典,奠定中国儿童的国学底蕴,提升他们的国学修养,小学语文是传承国学经典的重要平台,本文针对小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诵读方法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诵读;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是我国历代圣贤智慧的结晶,蕴藏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但是在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发展也传承国学经典成为了国家文化事业以及教育事业的重点工作内容。小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让孩子了解国学经典,熟知国学经典”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学校、家长以及教师应该团结一致,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多鼓励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在教学中,教师要将诵读活动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筛选高质量经典文化名著

1、大纲教材为主

教师应该从小学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以教学大纲为主,充分挖掘课本中的素材,由浅入深的帮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在小学课本中有很多古代诗词以及古代文学经典,这些材料非常适合小学生诵读。比如一年级的古诗《锄禾》,这是一首赞美劳动人民精神的古诗,学生通过分析古诗,反复诵读,能够深深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苦,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能浪费粮食,这就是国学经典带给学生的启迪,以及教育的意义。

2、课外参考教材为辅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减轻学生负担,强化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小学课本中的国学经典毕竟有限,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以后,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课外教材,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阅读类型。在选择课外国学经典的时候,教师要从学生现阶段的阅读能力,学习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综合考量,必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

简明有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顺利展开国学经典教学的保证。

1、范读引领

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示范引领。教师必须要将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够收到成效,否则,诵读教学的效果不会很明显。比如:在阅读《老子》第一句的时候,“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虽然句子本身有标点符号,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起来仍然会比较拗口,有些难度。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会三个字一个停顿,就想三字经一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实际上这样的读法是不对的,这里的“非常”与平时我们经常说的“非常”并不完全一致,它的正确读法应该是“道一可道/,非―常道/;名一可名/,非一常名/。”这里“―”的符号,表示声音的延长,同时语气加重,像这样的句子,教师必须要示范领读,否则学生很难掌握到正确的阅读方法。在教师引导和规范下,学生的诵读技巧会越来越好,语感、语境都会更好,对于经典内容的理解也会越来越容易。

2、诵读积累

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中,当然国学经典诵读也是如此。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诵读,诵读能够帮助学生逐渐领悟文章内涵,掌握预感、语境,久而久之,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都会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必须要重视诵读的积累,合理安排诵读时间,每周可以安排一节课专门进行经典诵读练习,每天上课之前,安排“10分钟的早读”环节,选择一名诵读能力优秀的学生作为领读,全体学生一同诵读,即回顾了中国教育的最基本形式――读声朗朗,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学修养,阅读能力。当然,教师还可以结合各种游戏,音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可以接龙读,配阅读,还可以一边打拍子,一边读,这些丰富的诵读形式,都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诵读欲望,帮助他们更好的诵读,积累更多的经验。

3、故事激趣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国学经典的内容,解释其中的含义,学生听得愉快学得轻松,同时消除了反复诵读所产生的枯燥感。如学习《诗经?兔置》,教师可以先把内容编成“武夫与公侯”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马上对《兔置》产生了兴趣,然后在正确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武夫、公侯这两个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故事变得更加生动。短短二十分钟时间,学生就诵读理解了《兔置》。故事激趣促进了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最终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形成了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的动态过程。

4、摘录运用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国学经典中有许多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如《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学到这样的句子,教师应当要求学生把有关内容摘录在笔记本上,不仅要诵读积累,还要求在平时写作或与人交往的时候适当运用,促进经典名句从“古人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本文从两大方面对小学生国学经典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关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性,希望当代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积极承担起发扬国学文化的重担,将中华民族洋洋文化更好、更加辉煌的传承下去。

内容仅供参考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9)

【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教育心理学论文3000字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与他的心理成长历程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给大家推荐的心理安全教育论文25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浅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摘 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正受到社会转型和个体转型的双重影响,出现心理畸变和心理障碍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同龄群体。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不同层级分析大学生成长的心理影响因素,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举措,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安全教育 表现 成因 措施

大学生是我国 __中文化层次最高、社会敏感度最强、创造力最旺盛、自主意识最明显的 __,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1]然而,在社会转型和个体转型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多元文化观念不断发生碰撞和冲突,步入大学校园的同时也意味着迎来了心理畸变和心理障碍的考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凸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怀着对未来的梦想开始了新阶段的生活。他们发现,大学和自己的心理预期有着很大差距。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与思维方式的变化,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新环境适应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遇到或产生各种问题,成为比较明显的心理负担。[2]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逐步呈现,并具有普遍性、隐蔽性的特征。1.求知欲望不强,缺乏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甚至出现消极厌学的情绪;2.情绪低落抑郁自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较少,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大学生心理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间或表现出焦虑暴躁,出现心理问题后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态;4.意志品质薄弱,较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缺乏合理的反应方式,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和颓废感,采取极端的方法对待矛盾甚至结束生命;5.缺乏正确自我评价,个人主义色彩明显,处处以自我为核心,引发诸多的个人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6.盲目攀比、嫉妒心理比较严重,对于其他同学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经济条件等优势缺乏理性的认识,不能将其合理转化为个人进步的动力。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化带给大学生诸多压力,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容易迷茫、困惑,引发心理危机;2.大学阶段的压力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压力。相关调查表明,学业繁重、经济负担、 __、人际交往、恋爱交往、家庭和社会期望等因素构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3.社会转型阶段的城乡、地区之间形成一定的经济条件、文化素质落差,容易诱发大学生攀比和嫉妒心理;4.大学生刚刚度过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成熟阶段,是心理问题高发的一段特殊时期;5.大学生刚刚结束了紧张的高中学业,步入了大学校园,使他们在认知、行为和情感等方面发生了剧烈变化;6.目前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以独生子女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性自我评价,容易导致处处以自我为核心。

主观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自我认识与思维模式偏差,这类大学生遇到挫折或重大事件时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表现出过分的自尊、自恋或自卑,甚至自暴自弃;2.个性缺陷,如人格偏执,易于冲动或怯懦退缩;3.挫折承受力差,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使他们脆弱的心理很难承受;4.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往往被忽视,而大学全新的学习方式、生活模式使他们对角色转换不适应,进而加剧心理畸变和心理障碍;5.部分学生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脱离父母的呵护之后难以获得心理的依赖和安全感。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的措施

中共中央、 __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__颁布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高校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牢固树立心理安全意识,合理进行自我调适,适时消除心理危机,避免出现心理安全问题等方面责无旁贷,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安全信息数据库

高校应当把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检查和心理安全普查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大学生入学阶段,校级学生管理部门即应统筹规划,以院系为单位,及时开展心理安全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安全信息数据库,并将大学生心理安全的定期普查纳入常态化工作范畴,安排专人将心理安全的动态变化及时记入信息数据库,并适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研讨,对大学生心理安全形势进行整体评估,有针对性地对心理疏导和帮扶工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预防机制

心理安全预防工作的效果要远远优于事后补救,应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结合生理和心理成长周期的实际情况,在角色转换、心理咨询、经济帮扶、学业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不同层级的大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源头上遏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应树立早发现、早预防的观念,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及时引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到心理咨询室进行诊疗,防患于未然。此外,应进一步拓宽心理安全预防工作的途径和渠道,通过心理讲座、网络咨询、电话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深入人心。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安全危机应急预案

近年来,因大学生的心理安全危机所引发的突发事件有所增多。各高校应充分依托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快速反应的应急预案,做到预防和应对两手准备。从实际出发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安全危机所引发的校园事件,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转变观念,实现自我平衡。此外,应做好突发事件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及时澄清 __,保持校园稳定,并收到“挽救个别人,教育一大片”的良好效果。

(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高等院校全日制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 __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5门课程。[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是确保学生心理安全的必要手段。但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不能适应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需求。高校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效能。

(五)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健康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很多,高校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切实关注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培养,把健康人格教育作为心理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指导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实现自我成长,愉快学习,达到社会认可的健康人格标准。

(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往往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推进这项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必须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仅凭热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学会运用心理学方法、理论,有目的地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能,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地位边缘化、体系缺失、科研滞后的窘境,充分发挥大学生朋辈辅导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全方位地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七)建立高校与家长的联动机制

大学生心理安全应是一个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教育方式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方面,学校固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他的心理成长历程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无可取代。它不仅仅是一种启蒙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所以家庭对学生的教育熏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和学生家长在关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及时交换信息,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4]通过建立高校与家长的联动机制,形成多方合力,切实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实践证明,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不可忽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需要高校不断提升心理安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形成适应自身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知识全面的有用之才。

__:

[1]顾欢.大学生心理安全刍议.[J].科技信息,xx(36):65-66.

[2]李萍.面向新世纪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简论.[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3).

[3]李守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反思与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xx(5):67-70.

[4]崔浩,程海波.浅析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xx(2):87-89.

内容仅供参考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10)

安全教育方面的论文3000字


安全工作,情系千家,心牵万户;安全工作,是学校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讲话中指出: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不但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欢乐和幸福,也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振兴。班主任,作为一名学校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园丁,安全教育,守望安全是责无旁贷的。

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必须要对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其中安全工作的教育管理,更为重要。班级的安全工作,涉及学校的稳定秩序,影响到该班的和谐发展,触及到师生的切身利益,更牵扯到家长那颗久放不下的心,因此,班主任必须把学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提到最显著的位置上来抓。我们要象抓教学质量那样抓好安全工作,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样爱护我们的学生。确保学生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班主任如何做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呢?

一、常宣传

二、多防范

组织参加文艺演出、看电影、全校集会、大型活动,做操,放学及遇有紧急情况,班主任要自始至终及跟班要到位,带领学生一起参加活动。落实好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措施。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下楼梯,在狭窄走道或楼梯中行走时,不得拥挤,必须有序上下楼,防止因拥挤、踩踏造成伤亡。

实行学生外出春游、参观、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的报批制度,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组织。获准后应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并有安全保障措施。校内因病因伤送医院诊治救护的,要及时报主管部门,并逐级上报。班上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在教育实效上下功夫,防止走过场和形式主义。

教育学生注意校外交通安全,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教育,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倡步行上学,切实减少交通事故。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沟通协调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以便有效控制事态,使之向好的方面发展,最终得到和平地、妥善地解决。教会学生自救方法,培养学生应急意识、自护意识和能力。

三、细管理

四、巧沟通

班主任,不仅要上传下达,而且要左右逢源。要善于沟通,巧妙沟通。学生与学生有矛盾,班主任要沟通心灵,消除隔阂,特别是本班学生与其它班的学生存在分歧时,一定要沟通在先,消除隐患,化干戈为玉帛。班主任要沟通科任教师齐抓共管。班级安全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班主任还要与其他班主任以及学生沟通,互通有无,采取有力措施,形成合力抓好安全工作。班主任还要沟通家长、社会等各个方面,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及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安全教育管理的大格局,我们才能安全到家,平安到位。

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是世纪教育。在安全问题上,仅靠社会、学校、家庭对中小学生进行保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和技能,锻炼自护自救能力,使他们能够果断地正当地进行自护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只有这样,学校安全工作这个沉重的话题,才有可能变成一个轻松的话题,但永远不能放下这个话题。

引言:

安全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所有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话题,在当今越来越注重人权的今天,安全问题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安全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校除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提供和谐的学习环境外,必须还要将学生们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如今,面对各大高校层出的学生安全问题,各大社会团体更是将目光发在了学校安全上。高校的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学校保卫部门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学校管理人员的事情。面对中国高校逐渐实现开放化的趋势,高校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不断拉近,学生们与危险因素的距离也被拉近,因此,对于高校安全教育问题显得刻不容缓,保障高校的学生安全问题更加显得重要起来。

一、当前高校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分析

(一)思想意识形态阵地存在安全隐患

(二)日益发达的网络存在严重弊端

(三)校园安全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四)大学生活动范围超出高校管辖范围之外

二、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阻力和挑战

(一)大学生对于安全教育不重视,其安全责任意识严重缺乏,安全防护意识薄弱

校园安全事故处处可见:一些学生在宿舍内违反规定,擅自使用大功率吹风机、电饭锅等,一边玩手机一边过马路,夜不归宿等现象层出不穷......这些行为归根结底是大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的缺乏,他们往往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倒霉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二)高校教育形式存在弊端,教育成为摆设

三、大力全面的开展高校安全思想教育工作

(一)健全高校教育机制建设,加强形式判断和分析

各大高校务必要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走依法治校的路线,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防患于未然。其次,将高效安全进行统一规划,分化到各大学院、各大办公室、学生处,定期展开安全防护和安全教育工作。然后是建立健全的机制体系,完善安全责任制度,定期分析、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定期开展安全讲座,并且将讲座内容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

(二)大力增强队伍建设,确保高校安全教育的普及性和有效性

强化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的生活化、教育化,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前,必须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责任心,将安全教育普及到整个校园。然后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上进行宣传教育,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律。

(三)做好安全教育的宣传,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

第一,将一些安全事故作为案例对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分析,让学生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第二,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法规宣传教育,树立学生们的安全意识。第三,利用新媒体,通过微博、微信、人人等大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高校安全教育。

结语:

在开放式校园环境下,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采取有效地教育形式,排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让学生们在安全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安全事故对小朋友造成的伤害令人心痛,面对当前幼儿安全教育的现状及有效性,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很有必要,以扩大安全常识的宣传面,使小朋友掌握更多的安全自救知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在区域游戏中引导幼儿通过实践参与感知危险和安全,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又如,在美工区,常常需要小朋友用小剪刀帮忙,剪各类图形或卡片,这时提醒幼儿拿剪刀和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以及传递剪刀给别人时,注意把剪刀合拢并抓住剪刀的上方,防止戳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第四,通过表扬、引导等手段树立安全榜样,激励小朋友在积极参与游戏的同时注意安全,通过多种方式使其形成游戏中的安全意识,能够准确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正确性。例如,在区域游戏中,有的小朋友将游戏材料、工具乱扔,教师看到后应提醒小朋友将玩具和材料放置妥当,同时给予表扬,让所有小朋友都能感知到什么是对的行为,什么是不对的行为。

第五,利用区域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提高他们发现危险、应对危险的能力。角色扮演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在角色扮演中小朋友们对安全的认识更为直接、形象,加深了幼儿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使其远离安全隐患、纠正不安全行为。例如,组织小朋友扮演过马路游戏中的各个角色,大家轮流扮演过路路人、汽车司机和交警等,先引导幼儿对过马路的各种行为进行讨论,再让他们体会角色的心理和行为,再对不同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交流、讨论,让幼儿认识危险,掌握正确的过马路方式,保持与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做危险行为。又如,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中,用水杯、坐垫等代替暖壶、电暖宝等物,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认识这些物品使用的危险性,应如何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家里、幼儿园等地方应怎样发现安全隐患,远离危险,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故事、安全视频、情景模拟等形式,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幼儿对不安全行为的认识,知道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而游戏是小班幼儿对安全和不安全行为认识的最直接的一种形式,班内开展的各个区域游戏都离不开安全知识。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11)

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

   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那么在进行小学教育的调查时应该如何写好调查汇报呢?下面就和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一】

本文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

党的“xx大”汇报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由此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新课程专业引领落后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特别是新课改后,农村教师由于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新课程的组织实施感到困惑,有畏难情绪,所以,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农村学校普遍感到新课程实施的“明白人”太少,力量不足。虽然部分教师参加了一定级别的培训,但是由于受自身素质和群体环境的影响,新课程的转化率不高,不能较好地将培训所得转化为教学实践,很难成为学校实施新课程的骨干和带头人另外,由于地域特点,学校课改工作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经常、有效的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的力度不大,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调查的一些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等因素,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外出打工,随之把孩子也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加之计划生育工作到位,因此生源逐年减少,许多学校合并成一所,合村并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实际上并校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伤害部分村民感情等问题,当时并校也是遇到了很多困难,后来由政府出钱给上学超过5公里以上的学生每年每生150元的交通补贴,并校才得以顺利成功。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来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可是要住校,学校又无宿舍。

五、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在教学水平上农村小学是无法与城镇小学相提并论的,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归结原因大致有5点:

   1、硬件方面,即教学设备简陋,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2、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各方面条件都差,年轻的毕业生大都不愿到农村任教,教师平均年龄较大,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工作也缺乏年轻人的激情与活力。

3、家长素质较低,督促孩子读书的意识淡薄,有的甚至是抱着让小孩呆在学校省得他在身边闹或四外乱跑的想法把孩子送进学校的。

4、孩子天性爱玩,在缺乏适当的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不会自发地产生学习的兴趣。

5、现在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很普遍,而这时许多同龄的打工者已能基本维持自己的生活了,许多农民就会认为“读书无用”、“多培养一个大学生,就多出一个贫困户”,这种认识和环境的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减弱。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令人难以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农村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更不应该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真正要做到何其难也!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有两段脍灸人口的名言,“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基础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到了将来就是建设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不要“偏心”,抓好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刻不容缓!

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二】

摘要:近年来,农村教育远远差于城市教育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同时,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阻碍了教育快速前进的脚步。农村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我们应客观地认识现状,评价现状,不能在困难面前茫然而不知所措,被困难吓倒。那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究竟是怎样?本文以海城市牌楼镇三角村三角小学为例,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仅供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教育,现状,薄弱,改善

引言: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不足,留不住人才;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硬管式的传统教育方法,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其根本的改善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三角小学情况

(一)学校基本现状

三角小学于2002年由东沟小学,小堡小学合并在一起,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多平米,建筑占地面积800多平米。2007年中心校为学校将木窗换为铝合金窗,办公用品均是由中心校统一购置。学校共设有1个微机室,没有实验室和图书室,学校操场设有篮球架和乒乓球台。2007年学校购置了电脑,共22台,3~6年级可以上微机课,课上2人使用一台电脑。全校共6个班级,6个年级,分别为学前班、1、3、4、5、6年级,由于2010年没有招来一年级学生,导致没有二年级。因为现在学生人少,所以学校每两年招一次生。学生共105人(具体见表格1),以前学生有200多人,每个班级至少30人,但后来越来越少,到镇里去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

(表格1:学生人数及男女比例)

(二)在校教师情况

学校有老师12人,2个领导,6个班主任,班主任主要教语文和数学。全校只有一名英语老师,负责3、4、5、6年级的教学,是特意给三角小学派来的,来到三角小学已经有4、5年了。学校无专业音体美、思想品德、自然老师,都是一个老师教多个科目。在缺少老师时,学校会在村里寻求高中学生作为代课老师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老师大部分住在牌楼镇中,每天上下班有专门的车接送教师年龄在36~50多岁之间,最长教龄长达30年,最短教龄为16年。工资2600~2700元∕月,过节时没有待遇,今年只有降温补贴100元。学校会逐年评选优秀教师,但评出的优秀教师都会被调走,老师的安排是轮流调换,调走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工作需要,有的是根据个人原因。老师在同一所小学最多呆6年,很少有机会参加外出培训。三角小学里有一位刘老师,是6年前调来的,教学认真负责,经常给孩子家长打电话反映情况,刘老师实行一帮一原则,一好带一坏。(见图表1、2、3)

图表1:教师学历情况

图表 2:教师级别情况

   图表 3:教师年龄人数

(三)学校教育管理方面

每学期开一次家长会,但家长来的人数很少,其中老人占很大比例。因为老师家住在牌楼镇上,来回不方便,平常教师不常与家长沟通。学校每学期考一次试,试卷由镇上统一印发。每学期评选百分之三十的的三好学生,百分之十五的优秀少先队员。每学期期末老师都会进行家访,针对对象是学困学生和贫困学生,每次5~10个学生。学校采取硬式教育,考试之后不排榜。

(四)老师分析学生情况

1、老师们认为,孩子好坏不能根据考试成绩来评价,因为孩子成绩起伏不定,有可能同一科目,上次考试成绩与这次考试成绩相差太远。而且孩子有自己的特长,有可能英语不好,数学却很好,这些都不能用来比较孩子的好坏。

2、现在上学书本都不要钱,每年只需要拿些卷纸钱,所以因为家里贫困而退学的原因极低,孩子不爱学习的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学习累,吃不了苦,越是家庭条件好的越不爱学习。孩子学习氛围差,害怕问老师题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

3、还有一种是父母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他们根本不管孩子学习,也管不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贪玩,也越来越难管,爷爷奶奶很多也会溺爱孩子,随着孩子来。因此,孩子玩起来更加无所忌惮,很多都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

4、老师们普遍认为,学生家长认识不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采取“放羊式教育”,家长以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对孩子的教育了,对孩子的学习也是不管不问。一位老师说,农村家长与镇里家长重视程度相差太多,镇里家长重视程度占80%~90%,而村里重视程度不到10%(老师自己认为数据,不一定准确)。

(五)三角村孩子学历情况

因为由六年级升初中不需要考试,所以村里学生都能念到初中,但初中升高中需要进行考试选拔,所以高中生就比较少了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村里每年都会出大学生3~5个,村里也曾出现过硕士和博士。

二、当代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一)现状1:父母重视教育程度低

1、家长普遍文化水平差

根据我们的走访,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选择进城打工,留下的都是那些在城市混不下去的人。从而导致农村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严重,老的老小的小。父母都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管孩子。家长白天都忙工作或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

2、家长采取“放羊式”教育

农村孩子上学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放羊式教育,家长因为工作或农活而无暇顾及孩子,老师只是完成上课的任务,课下一般很少管学生是否学习,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散漫、不认真。在“放羊式”教育的模式下,学校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几乎是一片空白。往往是,学生问题日积月累最终演变为一个个具体到恶性事件时学校才出面干预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提高自立能力,但是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3、留守儿童现象

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孩子的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质的冲突,更多的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他们不问不管,一旦孩子有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就会到学校吵闹,久而久之,矛盾就突显出来了。留守孩子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现象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

4、家长态度微妙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是现实的。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的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一方面,每个家长都认为读书重要,只要孩子会读书,自己不论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读书。而另一方面,读书无用终究还是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在他们身边,一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难找到工作,周围一些没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却能赚很多钱。这种微妙的心态造成了,如果孩子会读书家长会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父母会想不会念还不如打工算了。

(二)现状2:教育教学资源严重短缺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缺乏或不完备,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图书室,有的学校图书室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体育课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最多有几台录音机,教师上音乐课就用嗓子干吼······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科目没有专门的老师,就是由班主任代上。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三)现状3: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教育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农村教育中的主力――教师,身上担负着任重而道远的责任。然而,农村师资力量的薄弱却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有效的实施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而导致这一因素的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年龄结构不合理

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

教师学历水平较低

一方面高等学校毕业的教师不愿意来乡村学校任教,另一方面好多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一般都是专科、本科毕业生,很少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成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专业教师不足

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小学,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音乐、美术、劳动、自然教学大多是兼职的。

教师素质普遍不高

教师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学历、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农村小学中专生、初中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很不完善,又因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乡村,教学中缺乏热情和竞争意识,无法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信息闭塞,几乎无科研能力可言。

教师身体不适应

由于生活条件差、学校环境差、内外压力大、待遇不高、不良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村小学教师身心素质明显下降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

教师教育待遇不等

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待遇上的问题或许才是师资流失的重要原因。据了解,一个农村教师每月的工资就是工资卡上的钱,奖金什么的基本没有,一年下来,也领不了几个钱,而城区学校每个月加上课时津贴、班主任费等,每个月多领好几百元钱。农村学校的教师过教师节最多领100元,而城区学校最少就是500元。待遇上的差别,让许多教师都把前途放在城区,想尽一切办法调到城区成为大部分农村教师的奋斗目标。长此下去,农村师资大量流失。

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如此,其结果必然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社会矛盾越来越激烈,我不知道政府有没有统筹考虑?

三、改变教育现状的建议

   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针对目前农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经费挪用重点抓,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据调查的情况,当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的。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微机室,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我们要首先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

2、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3、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父母从精神上关心孩子,帮助孩子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平时家长应多注重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虽然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里,但是也不能撒手不管,及时与老师交流,常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情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帮助的。孩子教育从小抓起,从小培养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鼓励孩子向远大理想而努力。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来解决,细心的开导他,及时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培养孩子的特长,多陪陪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丰富课余生活,更要加强体育锻炼,保证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多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成长与性格,能够更好的引领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上。

四、结束语

以上几点建议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向和重点帮扶小学教育调查汇报3000字。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识、穷技术、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并没有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小学教育调查汇报

2.小学教育调查汇报

3.小学教育情况调查汇报

4.小学教育调查汇报模板

5.小学教育调查汇报范文

6.小学教育实习调查汇报

   7.关于小学教育调查汇报范文

8.小学教育调查汇报精选范文

9.关于乡村小学教育调查汇报

10.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调查汇报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12)

职业教育的论文3000字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下文是 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职业教育的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

1 概述

让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并进一步形成高素质强专业的职业能力。计算机课程教学作为将知识性与技能性融于一体的教学方式的代表,它把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视为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故此针对传统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它的要求则更高,难度更大。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独立的个体或者组织的形式来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以此作为项目实施方式,让学生从活动中收获更多丰富有用的知识。

2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方向

2.1 课堂教学理论课程

作为实践的基础和指导者,理论课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中融入项目教学法,教师可借助系统教学的方法并结合“讲授+练习”的方式,把计算机理论中所阐述的概念内涵、程序代码、框架结构等知识通过授课过程展示或讲解给学生。对于知识中的重难点及学生频繁提及的问题,教师应予与解答,并保证课堂教授的效果。

2.2 实践上机操作课程

实践上机操作作为加深理论知识的一种途径,更是高职教学目的得以凸显的一种方式。巩固理论课概念、知识则成为了计算机上机课中的主要课程。在项目教学法中的学生上机教学中,怎样使上机实践操作更加熟练则成了学习的目标。通过上机课,学生可将课堂所学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进而巩固知识则成为了上机课的真正目的。项目教学法的上机课在实际操作之前教师应先给学生分析实操的案例,并提醒学生难点在过程中的大致存在阶段。

2.3 基础学习项目课程

阶段项目课是指教师在学生学完章节的内容之后,把其整合成为综合的阶段性项目课。案例制作作为这一阶段的重点项目,把边讲授边练习的教学方式融入其中,并把知识温习、案例分解、学生实操、阶段总结、安置作业作为教学步骤。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之中,教师最好可以先把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重点、难点给学生做下提前的提醒和讲述,重点讲解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并把项目的具体实施操作步骤对学生予与交代和说明,最后一项工作是对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评析和总结。

2.4 综合巩固项目课程

在学生学完全部项目课程的内容后,考虑到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教师应把某些综合性强的项目布置下去。综合性强、创新性强、以案例为主应当是此项综合项目要具有的特征。这个项目的落实,需要坚持边讲授边练习的教学方式,并将知识温习、案例讲解、学生实操及总结作为教学步骤。

2.5 比赛竞争项目课程

毕业设计是高职学生处于毕业前一年要面临的最后一项任务,通过这样的项目课程,学生可以学到并积累相关方面的项目经验。一般像这样的项目可包含硬性、软性两个方面。就项目教学法而言,边讲授边操作的教育教学方式始终贯穿于毕业设计的项目之中。软件项目可以细分为多媒体制作类、网站应用、管理类等。这些项目的关注点都有区别。这些系统类型有医院收费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在任务的完成时,某些产品的优秀设计思路及良好设计方案与资料等值的我们汲取和借鉴。

3 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法主体的全程实施与控制

3.1 作为项目主体的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作为项目教学法主体的项目实施,包括了项目的导入、实施、整合。项目导入借助说课形式向学生演示讲解项目基本情况安排。实施项目的过程中要向学生演示讲解子项目的基本形式及关联知识。此外教师在项目教学法过程中要提供方向性、框架性的指导及方法上的指导外,还要实时监控过程和结果,以防止违规现象的出现。当项目任务遭遇突发状况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除此以外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精神鼓舞以保障项目的完满完成。伴随子项目的结束,就进入了项目的整体整合,教师只需交代基本步骤,其余由学生自己完成。项目实施在项目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全称参与项目实施过程的指导,但必须坚持不干预的原则;在项目式教学任务方面学生基于整体认知的基础,做到在该课程上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熟练掌握知识的内在关联,对所学知识充分运用。

3.2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项目监控

教师要全程监控项目实施的过程,项目教学法是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给予学生的肯定,虽然处于项目学习过程的学生自身有着有较好的管控和监管能力,但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避免学生出现应付现象,项目教学法的质量很难保证。项目实施监控分为组织控制和制度控制。项目人员组织结构分为三层,小组成员向组长汇报,组长向项目指导教师汇报,小组成员也可以直接向指导教师汇报,指导教师应及时监控项目的进展。项目教学法需要建立一些监控制度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计算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它更加注重实践的动手操作,故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融入“项目教学法”显得更有必要。这不仅彰显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加加固了教学过程学生的核心地位,通过如此还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职业教育的论文3000字篇2浅析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创新创业推动就业,有助于完善人才的发展模式,为构建创新型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营造“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环境和氛围,以创新带动创业和就业,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活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已具相当规模,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率很低,与高职院校毕业生总量和就业人数严重不匹配。这也映射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高职院校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业率低;二是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科学,与专业教育缺乏衔接,学生创业的发展空间受限,创业成功率低;三是高职院校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专业特色,学生创新素质不高,创业能力不强;四是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如何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化和深入化,提高教学质量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教育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欧盟在一份名为《开拓创业文化》的研究报告中,鼓励创新实践,促进创业理念和技能的融合,为年轻人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了《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报告中提到创业教育是高校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活动。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高职教育发展非常迅速的国家,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更多的学生走上了创新创业之路。

(二)国内研究现状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全国2 000多所高校分别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国内学术界也出现了很多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4]。例如,徐小洲,李志永在所著《创业教育》一书中提到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来看,加强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谢飞在所著《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一书中提到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就业择业做好准备。

综合分析上述研究成果,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注重联系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培养学生全程和全面化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围绕创新创业知识如何转化为实践行动,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国内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普及课程,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能够打造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现有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尚未找到融合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尚未构建凸显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提出体现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措施与方法,尚未出台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

二、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依据

一是依据创业教育理论:Colin&Jack认为,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能力的过程,使学生具备创业所需的知识与素质;二是技术创新理论:奥地利的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形成全新的经济能力;三是依据同志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指示;四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理论:中国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指出,“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他还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责任”;五是社会心理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等人从内外因素、可控制和不可控因素等方面归纳了成败的原因。

三、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提高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理论水平,推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其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可行性参考。

(二)实践意义

1.高职院校结合职业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紧密围绕当今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剖析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2.高职院校可以创新性地提出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特色,发挥专业技能优势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构建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与方法,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拓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空间。

(三)研究价值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5-6]。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高职专业衔接,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社会价值巨大,社会效益突出。

四、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思路

结合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实际,通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研,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下,研究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研究融合专业特色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彰显专业特色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出体现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措施与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具体思路如下。

一是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包括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等。

二是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研究。包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需要、遵循高职专业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性与职业规划、就业相结合等。

三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包括在实践层面上依据社会经济和人才发展、就业等重要依据来解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创业活动,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生命力。

四是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打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围绕专业定位,加强专业建设规划,明确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和创业基地建设等,促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和高职专业教育的融会贯通。

五是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和方法研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关论述,提出凸显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措施与方法。

五、小结

尽管有通用的创新创业教育,但高职院校结合专业特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能够体现专业优势,避免创新创业活动的盲目性,提高创新创业活动的实效[7]。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实现个性化和分类化。高职专业特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完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需要。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途径与方法能够有效促进教育质量提高,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率。

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弥补了传统创新创业教育不分专业、不对对象、大一统教育模式的缺陷,符合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推动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融合互动。各高职院校根据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谋划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之路,提出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思路及措施,建立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创新,有助于高职院校调整和优化专业人才结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同时,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人才同质化现象,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13)

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

第一章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管理研究课题概述

归国留学人才是我国现阶段重要的人力资源。改革开放的30年里,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已达120多万人,近年来,每年平均有100,000中国人出国。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赴海外留学的人员数量不断攀升,而且,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学成之后归来。近四年以来,回国人数在以每年超过200 的速度增长着,2006年,有46,000中国人归国。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底,归国留学人员的数量目前是31.97万人,预计到2010年达到50万人,如果包括来回流动的“海鸥”,人数会达到70多万。其中上海留学回国人员将达10万,为全国之首。与此相对应,对归国留学人才的管理也会随之出现新问题,以上海为例,分析归国留学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从而提高管理质量,是一个值得去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正是这样,本研究针对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管理问题展开研究,在这一章,我们首先回顾新时期我国人才开发的现状,进一步,提出研究的问题、内容、方法,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第一节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上海的人才战略必须是开放的,通过“构筑国际人才高地”,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尤其是对留学人才的竞争,才有可能取得相对优势。

一、新时期我国人才开发的现状与基本问题

根据2006年“我国人才资源状况”的权威报告,中国的人才总体规模己超过7千多万,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我国新时期人才开发也存在一此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结构不断改善,但高层次人才匿乏。从总体上讲,我国人才队伍的结构存在“五多五少”问题:一是一般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二是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一少;三是传统学科与产业人才多,新型学科与产业人才少;四是学术型人刁‘多,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少;五是单一领域行业学科人才多,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科技人刁’资源中,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高层次人才一和领军人才非常匾乏。我国尚缺乏国际级科学大师,我国科学家获国际性权威科学奖的人数寥寥无几。而占世界人口总数略低于5%的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占全部获奖者人数的70%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丁肇中、李运哲、朱棣文、崔琦5位美籍华人却在别国的土地上获此荣誉。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国在培养各类人才的环境还不是很理想。

2、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有一定进展,但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我国科研、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由于长期以来实行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导致“官本位”现象愈演愈烈。上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为淡化高校行政级别,将所有高校都定为局级;但几年来重新确定了30多所“副部级高校”,强化了大学的官本位价值,这与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背道而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机制也很不完善,主要反映在:一是人才使用机制导向不科学,重学历资历而轻能力业绩。目前在选人用人中,国家仍然有不少学历、资历等刚性限制条件。而发达国家早已走出“唯学历”的误区。美国国务院招聘外交官只要求高中以上学历。二是人才留学人才 ‘评价机制不科学,不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人才评价过分看重学术技术水平和论文成果数量,不重视论文质量和实际业绩贡献以及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袁隆平就曾经多次参评院士,而没有获得通过。上海桥梁专家林元培也是如此。三是人才流动机制不畅,分流和淘汰人员存在困难。市场配置人刁’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符合人刁‘市场价值规律的人刁‘分配制度没有建立。以股权期权方式进行激励是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通行的做法,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有些产业如芯片产业全员持股己成为国际惯例,然而我国实行股权激励的高新技术企业很少,如上海电子信息领域9006以上的被调查者未持有所在单位的股份。在工资总额的限制下,国有及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激励手段十分有限。机制的僵化严重挫伤了国内外顶尖人刁’的工作热情。

第二章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管理工作的发展研究

从历史上看,回国人员对我国经济留学人才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是很大。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刁‘工作进程,我们司一以看到,在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出国留学工作思想的指导下,整个出国留学工作己经成为我国对外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改革开放的30年里,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已达120多万人,近年来,每年平均有100,000中国人出国。特别是自!??8年以来,赴海外留学的人员数量不断攀升,而且,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学成之后归来。近四年以来,回国人数在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着,2006年,有46,000中国人归国。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底,归国留学人员的数量目前是31.97万人,预计到2010年达到50万人,如果包括来回流动的“海鸥”,人数会达到70多万。其中上海留学回国人员将达10万,为全国之首。

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领域中建功立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海人均GO尸从5000美元到7500美元的跨越式发展,其中归国留学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引进海外留学人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了解新情况、新特点,提出新举措,大力营造有利于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的环境。但是,随着“海归潮”的到来,“海归”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海归”成“海待”,己经不再是新闻。除了就业的压力外,已找到工作的“海归”面临着工作上的诸多压力,比如工作的挑战性不够高,工作效率不高,能力困境,较高的心理期望与现实的落差等。

如何界定和分类“海归”面临的诸多工作压力,这些都与留学人员的管理有关,不断改进和提高留学人员的管理水平成为了必然。政府各有关部门根据上海的实际,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来沪创业的政策,有的政策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是可行的,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通过调研,待时机成熟,把各方面政策进行整合,制定出符合上海实际、有地方特点的地方性法规。

第三章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管理的现状..............................26

第一节上海留学人才政策的现状....................................26

一、 归国留学人员管理的政策.....................................26

二、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管理政策..........................31

第二节归国留学人才对上海环境满意度.................................37

一、上海归国留学人才成长环境..................................37

二、留学人才环境的满意度调查..................................41

第三节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的服务工作........................42

第四章改进留学人才管理工作的策略..........................

第一章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管理研究课题概述

第一节课题的提出

新世纪上海的人才战略必须是开放的,通过“构筑国际人才高地”,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尤其是对留学人才的竞争,才有可能取得相对优势。

一、新时期我国人才开发的现状与基本问题

根据2006年“我国人才资源状况”的权威报告,中国的人才总体规模己超过7千多万,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我国新时期人才开发也存在一此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结构不断改善,但高层次人才匿乏。从总体上讲,我国人才队伍的结构存在“五多五少”问题:一是一般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二是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一少;三是传统学科与产业人才多,新型学科与产业人才少;四是学术型人刁‘多,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少;五是单一领域行业学科人才多,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科技人刁’资源中,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高层次人才一和领军人才非常匾乏。我国尚缺乏国际级科学大师,我国科学家获国际性权威科学奖的人数寥寥无几。而占世界人口总数略低于5%的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占全部获奖者人数的70%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丁肇中、李运哲、朱棣文、崔琦5位美籍华人却在别国的土地上获此荣誉。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国在培养各类人才的环境还不是很理想。

2、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有一定进展,但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没有完全建立。我国科研、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由于长期以来实行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导致“官本位”现象愈演愈烈。上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为淡化高校行政级别,将所有高校都定为局级;但几年来重新确定了30多所“副部级高校”,强化了大学的官本位价值,这与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背道而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机制也很不完善,主要反映在:一是人才使用机制导向不科学,重学历资历而轻能力业绩。目前在选人用人中,国家仍然有不少学历、资历等刚性限制条件。而发达国家早已走出“唯学历”的误区。美国国务院招聘外交官只要求高中以上学历。二是人才留学人才 ‘评价机制不科学,不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人才评价过分看重学术技术水平和论文成果数量,不重视论文质量和实际业绩贡献以及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袁隆平就曾经多次参评院士,而没有获得通过。上海桥梁专家林元培也是如此。三是人才流动机制不畅,分流和淘汰人员存在困难。市场配置人刁’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四是符合人刁‘市场价值规律的人刁‘分配制度没有建立。以股权期权方式进行激励是国际上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通行的做法,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有些产业如芯片产业全员持股己成为国际惯例,然而我国实行股权激励的高新技术企业很少,如上海电子信息领域9006以上的被调查者未持有所在单位的股份。在工资总额的限制下,国有及国有控股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激励手段十分有限。机制的僵化严重挫伤了国内外顶尖人刁’的工作热情。

第二章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管理工作的发展研究

从历史上看,回国人员对我国经济留学人才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是很大。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刁‘工作进程,我们司一以看到,在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出国留学工作思想的指导下,整个出国留学工作己经成为我国对外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改革开放的30年里,各类出国留学人员已达120多万人,近年来,每年平均有100,000中国人出国。特别是自!??8年以来,赴海外留学的人员数量不断攀升,而且,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在学成之后归来。近四年以来,回国人数在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着,2006年,有46,000中国人归国。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底,归国留学人员的数量目前是31.97万人,预计到2010年达到50万人,如果包括来回流动的“海鸥”,人数会达到70多万。其中上海留学回国人员将达10万,为全国之首。

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领域中建功立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海人均GO尸从5000美元到7500美元的跨越式发展,其中归国留学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引进海外留学人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了解新情况、新特点,提出新举措,大力营造有利于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的环境。但是,随着“海归潮”的到来,“海归”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海归”成“海待”,己经不再是新闻。除了就业的压力外,已找到工作的“海归”面临着工作上的诸多压力,比如工作的挑战性不够高,工作效率不高,能力困境,较高的心理期望与现实的落差等。

如何界定和分类“海归”面临的诸多工作压力,这些都与留学人员的管理有关,不断改进和提高留学人员的管理水平成为了必然。政府各有关部门根据上海的实际,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来沪创业的政策,有的政策通过这些年的实践是可行的,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通过调研,待时机成熟,把各方面政策进行整合,制定出符合上海实际、有地方特点的地方性法规。

第三章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管理的现状..............................26

第一节上海留学人才政策的现状....................................26

一、 归国留学人员管理的政策.....................................26

二、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管理政策..........................31

第二节归国留学人才对上海环境满意度.................................37

一、上海归国留学人才成长环境..................................37

二、留学人才环境的满意度调查..................................41

第三节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的服务工作........................42

第四章改进留学人才管理工作的策略..........................

第一章上海归国留学人才管理研究课题概述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14)

大学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大学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大学阶段正是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秩序的构建阶段。下面给大家分享大学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大家快来跟一起欣赏吧。

当代大学教育

[摘 要]人才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为克服高校计算机教育中存在的培养方案和实验有待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化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博学与专精”、“道德与”、“交流与合作”特质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 培养方案 培养质量

[] G640 [] A [] 2095-3437(xx)012-0025-02

一、大学生“精神成人”――专业教育的前提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和精神秩序的构建阶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之后,不少学者关注大学教育中学生的“精神缺失”现象。

那么真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英国著名教育家纽曼曾说过,真正的大学教育不是技术教育和专业教育,而是博雅教育。美国曾做过两套关于“精神成人”方面的尝试。一是“哈佛模式”,它于1978年由罗索维士基(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提出,目的是防止学生的“有知识无文化”现象,主要内容是设置“核心课程”。二是“芝加哥模式”,主要目的是由“通”向“识”,内容是“名著阅读”,让学生从世界名著阅读中汲取人类的文化营养。这两种方式都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的人才观注重德才兼备,“德无才不展,才无德不立”,这与学生走向社会时所遇到的“先做人后做事”的要求相吻合。培养学生做人做事能力,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德”和“才”紧密结合,学生既术业有专攻,又懂得肩负的责任感,这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博学与精深――多元化环境下的需求

大众教育环境下的高校既要考虑博学,又要考虑“术业有专攻”。采用“博学与专精”的知识结构设计,既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又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实现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三元的协调发展。

(二) 如何实现

1.培养方案的合理性

目前高校的课程有专业课、模块课程(即专业限选课)、全校选修课等,总体而言,课程覆盖面广,学生的选择余地大,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课程。但“博学”的同时,在专业上开设的课程应牢固掌握理论体系的系统性、结构性、合理性,理顺前后衔接关系。课程内容应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学生选修专业课时可以由专业老师加以说明、指导。防止课程繁多,内容孤立,前后衔接不连贯,导致学生不清楚当前学科的教学目标,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另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如外文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查阅资料、信息分析综合能力等。

课程培养方案的设置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统一,既要从大局考虑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又要考虑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既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又要保证培养方案的合理性、连续性、系统性,要做到“厚基础,重实践”,既要夯实业务理论基础,又要做到硬件到位,软件新颖,强化实践课教学任务和课程考核机制,培养基础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宽,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应变素质强的创新型人才,有效地保护好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发展,为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提供空间。

双学位模式和考研机制并存。有继续深造意愿的学生会从大二开始留意考研课程,学校一般设立相应的考研机制,抽调优秀教师组成考研辅导小组,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考研住处和条件。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等限制,不会选择考研。除英语等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外,有一部分学生仍有大量的剩余精力,双学位机制为他们打开了拓宽知识面的另一条途径。双学位制是学生在完成本科第一学位学习的同时,又攻读其他专业的第二学位,取得双学士学位。其特点是同步性,即第一专业的学习和第二专业的学习同步进行,要求学生通过第一专业必修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同时,完成第二专业的主干课程、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和毕业答辩。例如第一专业是生物信息学,第二专业是计算机科学。由于两个专业在学习时间上的同步性,双学位模式缩短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效。双学位模式和考研机制并存,拓展了高年级学生学习的选择面,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自助式选择空间。

2.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存,推进研究性教学

教学和实践环节中,提倡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存,营造既民主活泼又严谨认真的学习气氛,可以在教授式为主要教学方式的前提下适当引用问答式、探讨式、研究式、讲座式、仿真模拟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如在做项目时所要求的“遇到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小组在要求的时间内发挥团队意识合力解决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能力,在确定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实验教学中设置开放性实验课程,根据学科特点设立研究题目,引导学生查找文献,设定实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分析、归纳、总结实验结果。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吸引优秀的本科生参加到大型项目中,让学生有机会系统地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索和了解,给学生更多的展示和体验的机会。

3.“送出去,请进来”,多方位打造教学交流平台

“送出去、请进来”,所谓多方位,不仅仅指每学年鼓励一定比例的高校教师进修学习,包括学位学习、访问学者和会议交流学习形式、专业交流等等,还包括学生交换学习形式、联合培养形式、省级国家级的竞赛形式、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形式等等。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特色文化底蕴的培养下,从专业知识到个人能力,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理工科学生更应该加强其文科基本素质的培养,如组织管理与社交能力。其中包括:文字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应变能力等。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最终会真正成为一名社会人。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人生是否成功,15%取决于专业水平,85%取决于待人处事能力。大学除了传授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当代大学教育更强调通识教育,期望通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知识、理念和技能,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实现理工科的科学教育与文科的人文教育相统一的目的。科学教育以传授科学知识、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为目的,人文教育则注重人格的塑造、精神的启发和人性的养成。理科生很少接触文史哲,有意识地培养理工科学生人文学科的基本能力,如口语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可以在通识教育中加入“训练学生写作与表达能力”的课程。文科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逻辑性强的课程,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可适当增加高数等课程的课时,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这就有效避免了高校长期以来实行的专才教育,可使文科生知晓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而理科生则增加人文内蕴,从而成为文理兼通、全面发展的人才。例如武汉理工大学明确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4个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分才可毕业,对文科学生也有相应规定。

三、总结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高校更应该严格把人才培养质量关。当代大学教育应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我们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博学与专精”,“道德与能力”,“交流与合作”统一的高素质的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大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xx,(9).

[2] 曾瑶,王保田.论当代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xx,(2).

[3] 顾秉林.创新性实践教育――基于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xx,(1).

[4] 秦炜炜.高等教育学科属性再考量:一种多元化视角[J].高等教育学研究,xx,(2).

[5] 崔晋宏.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xx,(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大学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

这是篇好内容,主要描述学生、能力、培养,课程、专业、大学、教育,学习,希望对大家有用。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14篇

https://m.czhuihao.cn/gaokao/147245/

《小学教育论文3000字1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