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发布时间:2021-06-11 点击: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11篇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11篇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1)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2)

西 北 大 学

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告

(2013年2号)

经西北大学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2013年6月21日第七次会议审定,决定授予 张欣 等1446人硕士学位。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一、学术学位(1066人)

哲 学(30人)

张 欣 张 熠 薄文磊 赵飞飞 周哲光

孙雅妮 谢欣然 陈倩倩 丁 静 康 亮

曹菲菲 杨 燕 张 乐 陈 涛 秦 朗

张启云 薛 宝 刘 乐 兰 娟 宋丽萍

马 荣 魏博文 张冬冬 王 宽 王含之

延 续 郑 浩 赵 典 李 莉 谭文超

经济学(81 人)

李 宁 曾 毅 陈志勇 姚艳宁 张 强

曹念祖 黄明香 付晓平 段 冰 杜晨子

郑小庆 张军纪 刘 晗 段星梅 金 涛

陈 曦 王 蓉 成坤宇 李 璇 杨小磊

李鹏飞 危 敏 杨 歆 孙 婷 刘 蕾

王晓静 侯 蓉 高妮娜 赵 帅 刘 娜

赵晓桅 辛张倩 李 鹏 孟俊锋 曹颖锐

柏银玲 姚 洁 张 翔 罗 茜 杨 希

韩雨汛 张娟维 陈 思 雷静姗 李 星

王丁雨 文秦虎 余建荣 赵彦嘉 刘子航

戴 欣 马萍萍 卜 乐 惠向华 周 岳

梁 婉 杨栋林 刘 霖 王 莹 熊正潭

周 博 闫 静 刘国娟 张龙艳 刘 栋

李丹丹 刘 岳 赵 蕾 林 芝 孔凡亮

张 爽 赵 丹 李雪莹 于娜娜 张琳谦

王书斌 王肖惠 蒋田田 李 雪 李 佳

桑翠翠

法学(61人)

刘 笑 陈 卉 王 莹 王 虎 蒋依洁

王 萍 沈 芸 班 莹 冯凌霄 刘 倩

雷 英 王 佳 种倩倩 苗 培 王大菡

李 妍 李亦欣 刘欣欣 靳雨辰 严春明

齐 琛 王 皓 杨景乔 王淑琼 杜 冰

赫钎宏 谢 宇 丁 岳 郭彦朋 李洁然

刘 莹 席宝辉 李思遥 张 冲 石 良

张瑞东 张欣欣 曹宇明 曹向阳 方 坤

张韵唯 李覃思 杨 璐 杨 哲 白 鹤

常 楠 任 娟 赵攀桥 王莉君 王 欢

王燕萍 成杰芳 刘 波 庞志远 刘海军

赵 琦 刘 颖 孔 妍 魏 阳 梁道远

李 洁

教育学(10人)

白嘎力 张飞娟 吴媛媛 郭 薇 李丹青

牛 帆 殷澜格 刘婷婷 潘 宏 刘 静

文 学(126人)

郑 方 吴 蕾 白雪洁 李 晓 董维纳

宋小姣 刘淑琴 刘雪玲 李佳娇 贾盈荣

杨丹丹 张玉娟 刘冰欣 张 娜 王学群

石 磊 张 敏 张肖云 张小密 罗 帅

方 玲 刘静静 王 芳 田 丹 石林子

边婷婷 卢红霞 曹 莎 李 蔚 王 颖

高 乐 高 蕾 张自春 郑贝贝 范卫珍

蔚 洁 李 帅 邓 益 王 娅 郑莎莎

周 婕 王晋华 崔轩兮 丁 蕾 张春峰

王婧殊 李 菲 李 倩 武 茜 吴慧娟

王丽娜 李 星 万晶晶 柯 敏 李红英

张 蕾 王 婷 张露禾 马文博 陈泽华

邓晓璇 景金和 任雯雯 薛雯乔 王 群

冯小楠 吴 越 张 楠 刘丽娟 王丽芳

姜翠英 田秀秀 郗浩红 崔莉莉 崔 鹏

马 静 徐 跃 柴 莉 郭 霞 高琳娜

陈 啸 何 洋 方 园 丁 宁 李 青

李 俊 李思宁 王英英 郭新华 孙一博

任 斐 李指南 魏 莹 魏 明 张 茹

乔 玉 徐 芳 丁 瓅 李 媛 曹 瑞

彭 笑 白熙月 赵 倩 贾维纳 徐小荟

梁 媛 梁 蕊 艾 华 王 珏 范文朵

齐文静 张 睿 刘 静 王芳妮 黄 倩

郭 静 郝亚丽 魏英丽 易宇凌 谷晓琳

毛海虹 汶 静 付秋宁 时小彦 王利敏

毕 莹

历史学(85人)

孙安鹏 吴 亮 夏 青 张 蕊 杨冠兰

马云晋 马明志 孙振楠 郭晓兰 张 昱

沈晓文 周瑞婷 董 梅 刘肖睿 姚 楠

张 晨 周 兴 刘一思 孙 莹 王佳星

慕占雄 郭 辉 刘 娟 曾 科 曹雪利

王太职 蔡文超 刘 锐 热娜古丽·玉素甫

卢烈炎 李 帅 方 苞 张 燕 李 进

马 乐 张改课 姚黎暄 姚 雪 朱伯轩

门元元 赵 凡 周亦超 李 立 胡可佳

吴 晨 杨 莹 严 妍 王 健 杨 飞

张 虎 喻鹏涛 刘 鸣 张 杰 王 静

强兰波 柏宁会 李晓芳 方红萱 程建团

王亚茹 端婷婷 高 岚 连永亮 龙 昭

吴宝岩 郭 磊 李宇业 邢永民 陈梅宝

史砚忻 常玢超 胡艳丽 潘静文 蒋 莉

周 怡 薛 强 刘 凯 支晓兰 李 云

刘晓夏 李鹏飞 李雪冰 李思远 宋 毅

程鹏宇

理学(334人)

吕二兵 陈 粲 刘 卓 王 冰 张 婷

周军梅 郇 乐 陈晓艳 杜永光 赵佳琪

姜 曼 卜香娟 杨 乐 白 文 李 青

段喆杰 罗 婷 李栋梁 刘作志 宋红丽

石 鹏 崔怀垒 周 骁 秦官伟 马敏艳

李 斌 王 伟 田 杰 杨正辉 刘建华

彭增军 袁 泉 张 慧 岳雪莲 白改霞

王 茸 胡俊英 丁毅涛 尚云艳 李 振

惠志伟 韩俊杰 李 祺 李 涛 潘爱宝

石金喜 王丹丹 王冰霄 张开强 童 真

薛 倩 刘智鹏 李世龙 王 旋 韩立虎

景 恒 梁 磊 张 亮 郭 亮 王凤秋

冀若楠 马 玥 徐琴芳 赵晓娟 付 文

杜冉冉 陈文周 司 良 马文妍 吴俊俊

安 楠 张云博 李海涛 杨媛媛 王郡婕

牟燕妮 宋 超 周世波 李 梅 王云红

孙万军 黑嘉慧 张 新 张文涛 张艳磊

陈 军 宁永霞 屈 倩 文 慧 张百鑫

刘江曼 董维华 藏小妹 宋 超 李 蕊

马 娜 蔡 清 刘 宇 陈慧慧 段语晖

翟绍晶 游居东 李 溟 贺 娜 杨 欢

马金菊 钱晓磊 白 斌 陈陶静 吕海茹

周立生 叶 刚 苏文崎 陈文亮 方线文

王淑莉 董文敏 唐晓霁 曹 蓉 卓 飞

李建伟 侯晓萌 张秀富 李 媛 安 静

王 嫚 刘敏霞 刘 武 刘 琪 师艳宁

庞 鹏 赵瑞丽 杨升花 马 莹 孟繁丽

王勤勤 元 飞 曹国蕾 冯 星 李 娜

张宏娜 鲍巧红 张 琴 陈志安 郝 妮

刘书林 吴 溪 王 丹 李向南 肖建敏

周维霞 张洁兰 张亚萍 许伟伟 樊晓慧

毛超超 袁龙飞 李蕾蕾 范 文 张 娜

张 志 丁 拓 夏正强 陈 昕 支泽仑

代 俊 张 盛 张 坤 薛淯容 王 璐

吴 楠 卜 敏 罗小娥 孙亚勤 杜晓静

张大伟 韩 洋 高瑞雪 毕芳琳 薛兆丰

王国义 袁 博 王翠丽 葛菁华 李 芹

涂 纯 马鹏刚 刘 哲 马 琪 曹雅坤

鲁 婷 孙林林 张佳琦 冯丽媛 张艳侠

曹文静 舒 桐 石育中 赵 晨 张 慧

余凤鸣 刘云鹤 程 峥 邓 鑫 丑述仁

杨旭艳 李永胜 张晓环 于占超 李春锋

姚 瑾 赵 婷 郑双双 柴永福 赵 宁

麻 力 周惠娟 韩桂军 武冬雪 司静静

张红阳 刘 晓 王晓臣 程禄山 何 越

张扬媚 武 雪 靳秋杰 刘蒙蒙 胡大春

陶发琴 周惠娟 王 浩 雒国霞 李于于

郭 欣 曹 阳 张 凯 李 晋 刘晓宇

张德庆 周慧敏 吕 睿 韩 妍 晋 升

杨 星 牛彬彬 高 航 尹培培 杜改亮

董 浩 冯 超 巩智刚 王晓燕 潘红艳

程 洋 宋晶晶 何 斌 邢伟博 蔚 萍

肖晶晶 包日双 刘金辉 闫 伟 高 敏

张晓庆 胡 圆 王文婷 魏旭旭 夏靖华

史存芳 张 芳 余 瑶 钟耀刚 马恬然

秦 巍 赵杰琼 王 琪 范菲艳 陈 卓

张 伟 王 晶 王雯雯 常保华 吴林林

王 瑞 彭先霖 董李鹏 裴立妍 曹晓琴

郝爱武 尹红佳 张海斌 李 珊 彭渊哲

冯晓博 崔源远 周新锋 马永平 张亦楠

宫相宽 赵 敏 梁 莎 郑艳荣 白雪晶

许 星 马 婧 冯 博 赵天林 李小菲

郭懿萱 王 力 李泽敏 张 彬 宗春蕾

焦国祥 杨晓光 侯笑晋 韩 奎 杨 颖

周晓龙 汪海燕 孟 展 宋进博 孙晓南

黄晓东 陈思谦 刘广伟 任 龙 刘晶晶

吴晓青 李慧琼 徐秋晨 马 晔

工 学(198人)

卢颖莉 冯荣荣 康 海 马 力 秦 佩

刘甲斌 刘志林 张 莉 陈繁荣 林 铸

高鹏飞 豆坤坤 孙 甜 高虎飞 王 勇

郭 利 鬲春利 张士金 刘存菊 李 斌

梁珊珊 赵小卫 刘 瑞 梁 楠 张 涛

穆廷桢 王永辉 孙 岩 杜玉章 付 敏

邹 丹 石国香 何 菲 张鲜波 胡春梅

佘江江 付运禄 吴 丰 王军策 张甜甜

李珍妮 李家栋 杨 蕾 张 航 王武生

康 雪 陈 庆 林 雨 何建云 陈志伟

任乃艳 周 娟 朱红娟 来文立 刘 翠

章 杰 吴江莉 郭莉娜 靳秋颖 纪向南

陈燕燕 李 幸 蒋庭菲 侯红蕊 和 钟

潘怀俊 李 丁 高微微 刘欣怡 邵 帅

张建平 卢恩超 程兴宏 李冬霜 强敏利

曾栋才 冯晓海 赵江波 刘雪婷 张孝雨

张智翔 景钰洲 高永进 袁 嵩 赵 倩

孙道达 付广仁 张 琳 孙德禄 周旭冉

贾义亭 朱 可 王 瑞 王如晨 魏翠敏

王 瑞 徐 婕 周 莹 周 茜 陈 林

蔺恩标 张应贤 刘 杰 邢 玲 柏延松

权 琳 耿 端 齐远伟 王 斌 杨 婧

韩 翼 张 博 佟建锋 杨彬彬 秦 朗

宋振孝 李永静 任少平 曾 宇 吴云峰

刘恒威 安苏阳 林永锋 韩 佩 杨 睿

郭 丹 何 林 郭德锋 王 刚 王 欢

刘 慧 陈 玮 牛晓霞 仝鑫龙 汝 佳

孟秋晴 贺洁琼 李耀琳 王兆华 尚 鹏

赵璐璐 侯文斌 高 嵩 刘 倩 肖 永

李秀峰 崔 娇 侯明明 王 云 李玉芹

宋红军 张 婧 郑盼盼 吴 莎 党欣欣

孔 朋 王子甲 韩 辉 韩 冰 谢碧清

冯 丽 赵天亮 赵军辉 李 岩 王 强

马 轮 张少华 乔建新 李 楠 周亚楠

李 琦 王飞飞 代振龙 石 月 王 静

马二平 李 健 王 伟 白玉奇 刘 哲

李 莹 魏晨阳 刘 森 张晓东 崔虎群

张晨招 夏 蒙 陈 果 刘 瑞 王景丽

朱 超 李 敏 程 辰 聂 利 杨史瑞

陈亚婷 米 莎 冯斯美

医 学(16人)

夏 丽 杨凌鉴 吴 洋 程 亮 侯宝龙

韩腾飞 孙 琛 董 磊 高 昂 刘 晨

鲁海燕 李 倩 杨 花 赵丹青 王聪聪

吴 丹

管理学(102)

郭 婷 冯奕忠 张 雪 孙 莹 康宇飞

付雅文 孟 耀 贾晓娟 赵 垄 任芳容

袁安萍 刘文婷 李 哲 马衍进 陈 丽

高 歌 张 滢 廖 永 任 靖 李文秀

党 莹 邓 欣 张馨心 胡 筠 李 晖

顾 方 张慧琴 王慧甜 张 妍 刘 奕

骞芳芳 张 婧 王 矞 崔同梅 雷 音

惠 毅 朱松梅 翟 萌 李晓娜 何怡婧

刘 莹 李娟妮 安雷平 姚挹沣 王 旋

张丽丽 陈素娜 张旭蕾 滕 萌 宋姜威

张雅聪 苏永春 田 婧 刘 叶 樊 蕊

顾柳堃 李 致 杜文龙 杨 菲 程 璇

郝 蔷 林 强 何 颖 宋秀峰 刘启雷

周双燕 郁华丽 郝 静 谢凤莲 曹 丹

石 雪 赵 琦 王晓琳 宋婧婧 杨彩瑞

任兆珊 董 菲 薛 彤 贾 楠 郭晓佳

霍 文 柴思敏 李 颖 苏小庆 吉 喆

谢江龙 赵文科 陈昌明 焦 洁 李 博

朱 倩 杨 倩 赵 楠 鲍 璇 卢 月

曹相辉 杨朝君 郭 靖 朱艳鹏 宋竹芳

牛雪丽 孔艳妮

艺术学(23人)

李 阳 田鹏鹏 吕淑萍 杜一茹 姚 乾

成 鄂 丁亚玲 杨子辉 周小莹 王 楠

肖晓培 李 猛 康 龙 张明军 杨振中

关炳炳 郑坤峰 范少东 周 璇 侯丹丹

范瑞婵 廖 旺 焦冰岩

二、专业学位(373人)

公共管理硕士(39人)

黄一倩 马 鸣 杨 柯 宋 涛 成 勰

程海军 李 伟 张 磊 刘立平 韩毅飞徐霄龙 谢静华 管保民 宋 超 张 磊

杨 湖 尹晓彬 刘新宇 杨媛媛 张永舜王 俊 严 卫 王雪圣 过文俊 闫 江

李 爽 任 洋 夏明涛 张 卫 黄 贞

孙小虎 高 敏 邢 博 陶宝忠 吴 昊

柳 伟 汪 莹 王 磊 许 杰

工商管理硕士(66人)

张亚非 成建辉 张园培 冯利巍 孙 煜

袁彬峰 任爱群 朱 蓬 王洪江 杨 乐吕燕菲 陈 旭 张 瑾 李博涛 李佩霖

王博见 郑 伟 胡雪莲 厉 杰 辛永吉

刘 星 赵 珊 黄穗红 鲁 博 杨 骁

梁 洪 张二鹏 张 坤 宋继舟 和 瑾

刘 旭 杨 琳 吴嘉成 李 鹏 朱无瑕

冯玲玲 袁 浦 张大鹏 王晓磊 杨 平

景春玲 杨小林 李 丹 王清华 沈继军

刘 波 郭展硕 李 锋 李 扬 任鹏飞

李 尧 马小江 刘 浩 吴 洁 南霄旭

方 丹 杨建涛 王钇潮 常永青 淡美红

黄桂莲 撒 恒 王 星 陈 轲 周 娜

吴 涛

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25人)

董天学 乔建华 王照辉 范 玲 詹洪杰

葛 琦 戈养年 张世清 樊洺僖 寇明灵杨晓柏 赵海娥 赵 月 崔海轮 高兴军

呼延江涛 黄如金 李志智 刘宏伟 孙 武王保卫 闫海滨 杨 根 宋晓春 董延军

法律硕士(92人)

赵 吉 刘丽娟 曹 宁 荆 婵 杨 平

徐文娟 陈 鑫 芦 康 韦聪丛 余 斌

丰 超 张 姣 李 金 师 岩 王京婷

张森富 张 洋 汤 滨 张万利 郝永亮

杨 靖 张宇含 刘凌志 黄 勋 贺景超路 炎 杨 钦 刘 虎 孙娜娜 苗中坤

宋薛刚 张冰欣 蔡晓琳 李 肖 郭 航

祁 君 刘 莹 严 岳 张 娟 谢芳芳

杨 青 何 山 甘 沛 胡静茹 燕文弟

宋 丹 李百林 祁 成 孔羽佳 曹 晨

王晓潇 朱文茹 张 磊 叶 余 彭 凌

徐群亮 杨 函 乔少磊 杨铁铮 高彦彦

宋垚垚 黄 晶 张馨月 朱家栋 贺海霞

李 红 柳惠子 刘玉苹 雷 雯 郭 帅

曾羽葳 王希夷 宋 敏 赵梅岩 张诰显

王 霞 田 添 白 丹 丁阳洁 鱼晓辉

左珊珊 王 禹 樊柳絮 杨 超 吕旭日

周颖竹 林雪梅 韩露凝 石 会 梁叔阳

李一君 张 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8人)

徐启乐 王诗瑶 王兴燕 李小军 炊雨濛

马 珂 孙丹妮 黄 璐 陈 阳 朱诗悦

胡 蓉 李 丹 刘晓琳 莫娅楠 刘晓婷

吴夏云 陈逸飞 李 静 张 婷 郝 玮

郑 媛 李 丹 宋 蕾 符 维 常金锁

王瑛瑛 ABDIRAMANOVA AIGERIM JUMEKENOVA ANITA

社会工作硕士(39人)

强萃萍 刘云清 张 杰 姚璞薇 于 鸽

危若雪 雷焕萍 费 娜 孙若涵 许 菲

姜 博 吴 静 张 冰 李 胜 李树文

秦 锐 何 晶 祝利娜 王 实 张寒冰

向银慧 黄婧雅 郭梦晨 王 慧 杨银凤

王航英 王瑞钊 殷 莉 信 畅 韩 颖

范 靖 程 雯 张楠莺子 葛 琪 罗春媛

张海平 刘欢欢 李凌霄 刘 萤

金融硕士(17人)

韦 祎 雷 旭 戚 珊 任 婧 章 璐

赵璐宁 韩 璐 曹 敏 冯舒然 岳红雨

苏 曼 王 薇 刘 迎 简伟楠 张子飞

王 飞 张 洋

教育硕士(11人)

陈 波 张继东 陈 曼 冯 敏 冯紫萱

尚瑞琦 刘芳红 周葆悦 薛怡辰 党桃桃

李 静

工程硕士(56人)

孙 婧 孔 勇 王宁宁 周 杰 焦 姣

吕颜君 梁 晶 杨刘青 段 龙 云 茜

陈 菲 王 松 吕红霞 李 婷 孙大路

张小慧 马喜锋 杨志国 张 嫄 连 玮

严鹤峰 贺雨晨 白 宇 杨玲涛 王国玮

杨超生 刘 进 袁 琳 吴强伟 国洪文

陈海龙 聂飞霞 曹 伟 晁 静 鲁宝龙

方文杰 王海桐 鞠治学 王 娜 徐 周

张云龙 刘海军 陈大友 王海然 赵 亮

杨 刚 张亚芹 路 萍 朱琳琳 朱晓莉

毕 歧 付 娟 申 坤 翟治洲 李宽亮

杨得路

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7人)

刘 娜 韩 洁 解 静 李 婧 李 艳

周碧英 左卫刚

凡对上述人员有异议者,请在公示期内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反映。联系电话:029-********,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西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一日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3)

《西北史前考古》

一、课程名称:《西北史前考古》

二、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三、适用对象:(专业、年级)文化遗产学院考古专业本科生

四、计划学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陈洪海、郭梦

七、课程简介:

“西部考古之一——西北史前考古”,地域包括今之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省区全部及陕西、内蒙古两省区之一部,时间为被中原文化直接统治之前,内容为西北地区史前环境下的文化(在时间、空间、内涵方面)关系的演化。本课不是资料堆砌,而着重于对已有资料的分析研究,让学生清楚西北史前考古的研究现状,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所培养。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共有四讲。第一讲西北史前考古绪论主要目的是厘清西北、史前两个空间、时间上的概念,并介绍这一地区史前考古学的田野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历史。第二讲甘青地区史前文化,通过期中作业的形式,促使学生自学掌握此部分内容。第三讲围绕二次扰乱葬、火葬、尸骨摆放姿势、男女合葬墓、特殊随葬品等西北地区史前时期的特殊埋葬习俗展开深入讨论,目的是从葬俗窥见史前人群交往、流变的信息。第四讲新疆史前考古,在使学生掌握新疆史前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基础上,对岩画、青铜器、游牧经济、人种组成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专题展开深入讨论。

第一讲 西北史前考古绪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空间概念

1.西北地区的地理范围:甘、青、新、宁,陕西西部、内蒙中西部。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单元:

黄土分布区:陇山、六盘山为界分作东西两部分,乌鞘岭西界。

青藏高原区:东部河谷地带、西部高原草地、高山

蒙新荒漠区:冲、洪积平原、戈壁荒漠、沙漠地带、绿洲、草原。

3.西北地区全新世环境的变迁:7500-3500气候最适宜期,三部曲。

4.西北地区的文化环境单元:陇东、甘青、新疆三区域。

第二节 史前时期的时间概念

1.史前期的开始时间

2.史前期的结束时间:汉通西域之前

第三节 西北史前考古历史的回顾

1.外国学者的早期探险活动以及科学考察:斯文-赫定、安特生。

2.我国学者建国前的科学考察:夏鼐

3.五、六十年代西北地区的考古学进展

4.八十年代以前的发现与研究

5.八十年代以来的进展

第二讲 甘青地区的史前文化

通过完成期中作业的方式,自学此章节内容。

第三讲 甘青地区史前葬俗

第一节 葬俗的内容

1.位置:墓地位置、地形地貌、墓葬布局

2.形制:平面形状、立体结构、方向、制作方法

3.葬具:种类(棺、椁)、质料(石、木、土坯)、形状、制法

4.葬式:人数(单人、多人)、次数(一次、二次)、性别、年龄、姿势(躯体的仰、俯、侧,四肢的伸直与弯曲)

5.随葬品:种类、数量、摆放位置

第二节 二次扰乱葬辨析

1.发现与认识过程

2.辨析的标准

3.统计分析结果

第三节 火葬墓研究

1.火葬墓的发现

2.火葬墓存在的时间和分布范围

3.火葬墓与二次扰乱葬

第四节 尸骨摆放姿势研究

1.西北地区几种常见姿势的区域性与时间分布

2.尸骨摆放姿势与相关葬俗的关系

3.摆放姿势反映的人群及其变迁

第五节 齐家文化男女合葬墓

1.屈肢葬式

2.秦魏家与大何庄墓地分析

3.其他墓地分析

4.殉葬与部族压迫

5.再谈男尊女卑

第六节 其他葬俗的研究

1.未成年人墓葬

2.白石随葬习俗

3.洞室墓

第四讲 新疆史前考古

第一节 新疆史前考古概况

1.新疆概况

2.新疆考古发现和研究的历史

3.新疆史前时期的界定:汉通西域之前

4.新疆史前文化发展阶段的划分: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

第二节 新疆史前考古学文化

1.天山北路文化

2.小河文化

3.安德罗诺沃文化

4.焉不拉克文化

5.苏贝希文化

6.察吾呼文化

第三节 新疆史前冶金技术

1.新疆史前铜器的发现

2.古代铜冶金技术概况:块范法,铜锡铅三元合金

3.新疆史前的冶铜技术:奴拉塞古铜矿冶遗址,锡青铜、砷青铜

4.新疆史前冶铁技术:生铁冶炼

第四节 新疆史前岩画

1.新疆岩画的发现与著录

2.新疆岩画概况

3.岩画的研究方法

4.新疆史前岩画:旧石器时代岩画、青铜时代与早期铁器时代岩画

第五节 新疆史前的游牧经济

1.游牧经济与游牧社会

2.游牧经济的形成

3.东天山地区的游牧文化

第六节 新疆史前的人种

1.人种及其研究方法

2.新疆史前居民人种概况

3.哈密地区史前居民人种

九、学时分配

十、参考教材

本课程为专题课,无指定教材,建议参考:

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

邵会秋:《新疆史前时期文化格局的演进及其与周邻地区文化的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4)

评论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对节日的管理理念与行为

张尧

2014年12月24日,是西方的平安夜。这一节日在西方就如同除夕在中国一样受人重视。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喜欢上这个节日了。但是在社会是也有一部分反对的声音,其中的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显得尤为典型。

西北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在12月24日当天进行封校,禁止全校学生出入校门,并派老师把守校门,声称:“谁敢过圣诞节我就处分谁;”除此之外还在校园里广贴标语,要求“抵制洋节日,弘扬传统文化”。并在平安夜当晚组织学生看传统文化视频。很显然,这所现代学院将过圣诞节视为崇洋媚外,认为这样过洋节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利,所以加以抵制。

这件事传到网上后引来了多数媒体的声讨。但事情还没有过去。2014年12月31日23时35分许,正值跨年夜活动,因很多游客市民聚集在上海外滩迎接新年,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进入和退出的人流对冲,致使有人摔倒,发生踩踏事故,受伤者多为女性,学生居多。 截至2015年1月6日上午11点,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已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针对此事,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公开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上海节日踩踏惨剧不幸证明我院对节日管理无比正确”。

这篇文章认为上海的踩踏事故的发生是必然的,因为无诱因,“从上海节日广场踩踏事故看,发生这样的惨剧并不是偶然的,因为并没有偶然因素诱发,所以严重的惨剧正是在看似正常的时尚的节日狂欢中发生。这就表明,如此无诱因节日事故的发生有它的必然性”。并认为,发生这一惨剧,造成大量学生死亡的原因有两点,分别是外部条件与内在管理:1、“因为发生惨剧的外部条件是一样的----几十年来在全盘西化大潮的席卷下,青年人已对西方洋节形成了毫无理性的迷恋,过节的方式也是毫无目的的游荡与无厘头的狂欢;”2、发生惨剧的内在管理也是一样的----中国的流行舆论场大都主张大学对学生的管理应当“大撒手”,美其名曰:大学生已经成人了,让他们享受一切自由,并承担由此而带来的一切后果(当然包括死亡的后果)!而中国许许多多的大学也都不得不听命于这样的流行舆论!

文章进一步指出,其办学宗旨有两点,首先是破除当下主流的高校办学宗旨;“我们的办学团队一直希望破除这种对同学不负责任的‘大撒手’的‘常规办学’。”其次是对学生负起高度的责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平安夜的真平安:“我们希望对同学负起高度的责任,自然,第一是安全责任,第二是学到真才实学的责任,第三是最终要成为报答父母报效祖国的优秀人才的责任。这才有了‘平安’的管理与有组织活动,有了同学们在‘平安夜’里的真平安,有了广大家长心中的踏实与安宁”。

文章结尾,又提出一点观点,认为“今后党和国家一定会引导全社会慎对洋节,到那时,事实又将再一次证明,现代学院又早走了一步”。理由是:“1、十八大以来,习总指出要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明确表示反对‘去中国化’;2尤其是,就在中国大剧院举行的今年元旦晚会上,习总与六常委到场观看,所有节目却都是中国的传统艺术”。

整个事件分为两部分:首先是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抵制圣诞节,理由是抵制西方文化侵略,反对洋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其次是发表文章《上海菜汤惨剧不幸证明我院对节日管理无比正确》。 将伤害节日踩踏惨剧归因于过洋节日,强调学生的安全责任。

那么对于西北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对节日的管理是否真如其所说,是“正确无比”的呢?我想提出几组问题:1、上海踩踏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类似原因出现?2、学生该不该参与此类庆祝活动?3、学生过洋节就是崇洋媚外吗?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4、现代学院的高校管理理念与方式显然是与现在的主流高校教育理念对着干的,那么如何看待两个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上海节日踩踏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首先,这篇文章百般强调这次事件发生不是偶然的,因为没有偶然诱因,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真的没有诱因吗?那碰巧在台阶上偶然摔倒是不是诱因呢?事实上此次事故最大的诱发因素是上海外滩长时间、大规模的人流拥挤与对冲现象。往年的跨年灯光秀,一直都是备受游客追捧的特大活动。2013年外滩的4D灯光秀,就吸引了数十万人参与。对于这一活动场地的改变,上海各大媒体事发前几天都有报道。但2014年的地点改到了上海外滩源,然而,由于传播的不足,宣传力度不足,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这一变化。并且,外滩源和外滩一字之差,很多学生和游客并不知道区别是什么。正是因为宣传不足,才使得前来观看的游客扫兴归去,而不知实情的游客蜂拥而至,由此引发了上海外滩长时间、大规模的人流拥挤与对冲现象,显然这起事件是有偶然诱因的;

其次再看必然原因,必然原因是不是仅仅是现代学院告诉我们的“过西方洋节”呢? 2015年1月5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在评析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时指出,政府要承担责任;黄浦区委书记周伟表示,外滩拥挤踩踏事件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作为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必须……承担责任。至于具体责任,包括:1宣传力度不足往年的跨年灯光秀,一直都是备受游客追捧的特大活动。2013年外滩的4D灯光秀,就吸引了数十万人参与。对于这一活动场地的改变,上海各大媒体事发前几天都有报道。然而,传播的不足,让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这一变化。并且,外滩源和外滩一字之差,很多学生和游客并不知道区别是什么。2安保力量严重不足,现场缺乏有效控制警方也承认,由于当天人流密集,23时30分发现客流异常增多时,民警未能及时进入核心区域。由于是采取强行进入的方式,所用时间比正常时间要多。3无交通管制措施因跨年灯光秀已经取消,武警在外滩投入的兵力少于往年。警方存在对人流量预估严重不足的情况。虽然迅速组织了500名警力参与疏导人流,但由于人数过多,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那么此次踩踏事件与过洋节日有关吗?如果非说有关,那确实存在逻辑上的关系:如果不过元旦跨年,那当然就就不会有跨年踩踏事故发生了。但这样的解释又与如果不吃饭,那么就不会噎死、如果不运动,那么就不会有运动受伤有什么区别呢?即便不过洋节日,那像元宵节这样的传统活动过不过呢?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由此可见,洋节日只是导致踩踏事件发生的逻辑原因,踩踏事件不能因此归责于错不在过洋节日。

分析过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大学生应不应该参加向上海元旦跨年夜这样的活动呢?参加大规模的群众性社会活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现象,是现代化的要求,是民主政治,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更是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粗暴禁止学生参加大规模的群众性社会活动本身就是保守落后的有危害性的表现。试想当今社会,公民参与结社,集会,游行,示威不都需要有这样的能力吗?而这些正是民主政治的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再比如说,像过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大型节日庆祝狂欢是一定会接触到的。还有公众竞选演讲不也需要参加此类活动吗?身为民族的未来与祖国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应该熟悉这类活动并有充分的规则意识与秩序意识,安全意识,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是拒绝这类活动。

再看现代学院对文化的态度与做法。第一,现代学院认为年轻人过洋节就是是崇洋媚外,就是抛弃传统文化,就是任由全盘西化之风席卷全国。但是真的有那么严重吗?年轻人只是过了一下洋节日而已,过外国的节日就是崇洋媚外,数典忘宗吗?到底是学生崇洋媚外,还是现代学院盲目排外?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中华传统节日,早已走出国门,成为东南亚乃至世界的公共节日。美国部分市州还直接把中国的春节定为法定节日,是不是东南亚各国也是崇洋媚外呢?是不是美国也被中国“全盘中化”了呢?世界是开放的,民族是平等的,我们的节日可以流传到国外,国外的节日自然也会流到国内,难道只准我们的文化向外传播,不许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吗?这不是赤裸裸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况且接触外来文化怎么了?圣诞节难道是糟粕文化吗?中西文化正好可以在碰撞中实现交融,这种文化的交流对彼此都是好事。

文章还认为“今后党和国家一定会引导全社会慎对洋节,到那时,事实又将再一次证明,现代学院又早走了一步”。原因是“十八大以来,习总指出要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明确表示反对‘去中国化’,尤其是,就在中国大剧院举行的今年元旦晚会上,习总与六常委到场观看,所有节目却都是中国的传统艺术”

但问题是习近平什么时候用行政手段强制宣传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了?宣扬传统文化就一定要打压外来文化,谨慎对待洋节吗?就不能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比较中宣扬吗? 况且传承外来文化怎么还需要控制学生人身自由,用行政手段强制执行,这也太滑稽了吧。

既然文章提到文化自信,那么我们来谈一谈什么是文化自信。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对西方文化惶恐不安,一味抵制,生怕被西方同化吗?唐朝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在自己文化强盛的时候采取开放,包容开放,是海纳百川,是敢于接触,敢于学习外来文化,于是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虽然在中国广为传播,却最终成了中国的佛教:清朝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文化不自信,文化不自信就是在自己文化出于弱势的时候闭关锁国,盲目排外,抱残守缺,害怕被同化,但最终发现不学不行。

当代中国应该有文化自信,因为我们应该相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那么怂,面对西方文化也并不是不堪一击的,我们应该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求同存异;至少不需要用这种恶心的方式来保护传统文化。

文章还指出:“早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被中国青年迫捧的西方洋节大多是个性至上、无厘头狂欢的节日,最多只是与私友发生联系,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总是平静的温馨的但却要与亲人共享的节日,在西化大潮反复洗脑中国青年的今天,又有多少人愿意过这样充满亲情温馨气氛但却不能喧泄自我中心的节日呢?”我想问,真的有这么回事吗?这个专家恐怕是作者自己吧。

现在剩下了最后一个问题:现代学院的高校管理理念与方式显然是与现在的主流高校教育理念对着干的,那么如何看待两个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呢?

文章给当下主流高校教育理念下了个定义,称其为“大撒手”,即“大学生已经成人了,让他们享受一切自由,并承担由此而带来的一切后果(当然包括死亡的后果)”而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指出,其办学理念有两点,首先是破除当下主流的高校办学宗旨;“我们的办学团队一直希望破除这种对同学不负责任的‘大撒手’的‘常规办学’。”其次是对学生负起高度的责任,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平安夜的真平安:“我们希望对同学负起高度的责任,自然,第一是安全责任,第二是,第三是最终要

无论如何,这种旗帜鲜明的专门与主流高校教育理念对着干的勇气都是引人注意的。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所学校在他们独树一帜的管理理念指导下的管理方式:禁止全校学生出入校门,并派老师把守校门,声称:“谁敢过圣诞节我就处分谁;”除此之外还在校园里广贴标语,要求“抵制洋节日,弘扬传统文化”;并在平安夜当晚组织学生看传统文化视频。

总结概括一下,这是用行政手段强制限制在校生的人身自由,以加强对学生的人身控制为基础,抵制洋节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管理方式怎么体现其所宣扬的“学到真才实学的责任、成为报答父母报效祖国的优秀人才的责任”?如果仅仅是体现不出来依旧算了,可问题在于这种限制学生接触校园外世界的行为是与这两个责任相冲突的呀,学生不能贴近社会,怎么知道国家所需,又怎么报效祖国呢?不充分在省会中实践,有怎么才能有真才实学呢?再看其所为的安全责任,学校保证学生安全真的只有这一种方法吗?为什么不是坚持不懈的宣传安全意识,告诉大学生遇到危险应该及时呼救,跪在地上屁股对着人群方向;不是告诉大学生去哪里会有危险,而是一律禁止走出校园?不是加强意识,加强秩序,而非粗暴禁止?现代学院信誓旦旦的许下三大责任的原则,这实现方式也太简单粗暴了吧?难道就不想一想基本的法律严责吗?学校里可能有信教人士,这样是侵犯其尊教信仰自由;这样有侵犯公民人身自由与思想自由的嫌疑;违背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承规律,强制宣扬传统文化好不好适得其反呢?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这样避免事故,那放假期间,毕业之后是不是与学校没有任何关系了呢?学生的安全意识在治愚的管理下又提高了多少呢?简而言之,学校明明可以有很多选择,却为什么选择了一条避端最多,实行起来最省事,最简单的,只治标不治本,只能保障在校安全,全不能提升安全意识的方法呢?其实这并不奇怪,相反,这是我们见怪不怪的行政部门推卸责任的常用手段,是以不作为实现无过错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安全责任是什么?仅仅是在校期间学生不出安全事故,为此怎么方便?安全事故不只在于在我校期间不出现事故,还在于让学生拥有真正保护自己的能力,由此看来,现代学院所宣扬的办学理念是与其管理方式不一致的,是虚伪的,本质是为求管理方便,推脱责任,是不负责任。

再说高校的管理理念,高校的教育是建立在个性人与Y理论的人性假设上的,目的是因材施教,让大学生自己选择,个性发展,不拘一格;是让大学生能够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有创新意识,符合现代化要求。对大学生的发展要求是全面的,不光是针对道德与知识,更是针对其品质与本性的,是要大学生有时代气息,知道何为民主,独立,自由,平等,何为而不是强权,服从,官僚与听话。由此来看现代大学的管理理念是落后的,腐朽的,官僚气息浓重的。

现在再来看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的文章《上海才踏实惨剧不幸证明我院对节日管理正确无比》,以及其观点诸如:“我们的青年朋友如何对待洋节日?”“在全盘西化大潮的席卷下……”、“今后党和国家一定会引导全社会慎对洋节,到那时,事实又将再一次证明,现代学院又早走了一步!”、“让我院同学的家长、让关心我院发展的朋友,让关注中国教育事业的人士可以欣慰的是,在中国,在西安,在现代学院,我们的办学团队一直希望破除这种对同学不负责任的‘大撒手’的‘常规办学’”等观点是多么的无知而又荒谬了。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5)

《夏商周考古》

一、课程名称:夏商周考古

二、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三、适用对象:考古专业(第三学年)

四、计划学时:54学时

五、学分:3学分

六、任课教师:梁云、豆海锋

七、课程简介

《夏商周考古》由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刘士莪、赵丛苍等先生讲授多年,历经几代教师的修订完善,该课程内容新颖,重点突出,结构完备,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我院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面向本科生教育,在对中国考古学中青铜时代的学科特征、历史发展及基本理论介绍的基础上,对中国夏商周时代的考古遗存、区域文化框架、社会发展阶段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本课程按章节讲授,共分7章。绪论部分主要对夏商周考古学的时空框架、学科研究历史,学科目标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余下6章分别按早晚时代逐一进行系统讲授,包括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西周周文化、东周列国文化及周边地区青铜文化。

本课程在内容安排及课程设计上密切结合本科生教学的实际,注重基础内容的讲解,突出重点及难点,以夏商周时期的聚落(都城)、墓葬(帝王陵墓)、手工业等考古遗存所体现的社会形态及文明程度为纵线;以各时期区域文化特征的比较为横线,揭示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及发展脉络,突出考古学在“正经补史”方面的重要意义。本课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紧跟考古学研究前沿,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学生亲临博物馆及考古发掘工地参观学习,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古学专业的本科生初步掌握本阶段考古的发展主脉,并感知夏商周考古在史学研究领域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国考古学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本课程的目的是系统讲授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时空框架和介绍部分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使考古学专业的本科生初步掌握本阶段考古的发展主脉,并感知夏商周考古在史学研究领域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国考古学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本课程是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3学时)

第一节 夏商周考古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第二节 夏商周考古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 夏商周考古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本章重点:了解本课程所涉及的考古遗存的时空范围、青铜与青铜时代的概念、夏商周考古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关系、夏商周考古发现与研究简史。

基本要求:1.什么是青铜?相对于红铜来说,它具有哪些优点?2.什么是青铜时代?你认为中国青铜时代始于何时,为什么?3.解放前商周考古有哪些重要工作?

第二章 二里头文化(6学时)

第一节 发现、命名与典型遗址

第二节 分期、分布与年代

第三节 主要文化特征

第四节 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

本章重点:掌握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分布、年代、主要文化特征,识别标准性陶器,熟悉近年来二里头遗址的新发现。

本章难点:了解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确定夏文化的前提条件、偃师商城发现前后学术界对夏文化问题的认识、关于夏文化的形成动因。

基本要求:1.简述二里头文化的分布与年代。2.简述二里头文化的主要特征。3.从谱系角度分析二里头文化是如何形成的。4.如何认识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 二里岗文化(6学时)

第一节 发现、命名与典型遗址

第二节 分期、分布与年代

第三节 主要文化特征

第四节 二里岗文化的城址与墓葬

第五节 先商文化探索

本章重点:了解二里岗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了解早商时期的文化分布、器物特征及社会形态。

本章难点:对郑州商城、偃师商城、小双桥遗址等重要遗址性质的判定,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二里岗文化的分布过程。

基本要求:1.简述郑州商城的主要发现、性质与年代。2.简述早商时期城址的分类及特征。3.简述二里岗文化的分布与年代。4.从谱系分析的角度,二里岗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第四章 殷墟文化(6学时)

第一节 发现、命名与典型遗址

第二节 分期、分布与年代

第三节 文化特征及地方类型

第四节 晚商时期除殷墟遗址外的其他重要发现

第五节 “中商文化”辨析

本章重点:了解殷墟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分期与分布,识别用于分期的标准性器物。

本章难点:对中商文化的分析,殷墟及其周边地区的遗存的关系。

基本要求:1.简述殷墟遗址的重要发现。2.简述殷墟文化的主要特征。3.列举除殷墟遗址外,晚商时期其他几项重要考古发现。

第五章 西周周文化(9学时)

第一节 重要遗址

第二节 分期、分布与年代

第三节 主要文化特征

第四节 西周铜器及其铭文

第五节 先周文化探索

本章重点:了解西周周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分期与分布,识别用于分期的标准性器物。

本章难点:周文明的形成过程,西周分封的考古学体现。

基本要求:1.周原、丰镐遗址有哪些重要的考古发现。2简述西周周文化的主要特征。4.先周文化的研究进展。

第六章 东周列国文化(9学时)

第一节 洛阳地区周文化

第二节 秦文化

第三节 晋文化

第四节 楚文化

第五节 燕文化

第六节 齐、鲁文化啊

本章重点:了解东周时期主要列国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与分布。

本章难点:识别各列国文化的都城级墓葬特征。

基本要求:1..列举考古发现的主要列国城址。2.城址、墓葬方面体现的东西差别。4.东周时期铜器的主要特点。

第七章 周边地区诸考古学文化(9学时)

第一节 南方地区

1.长江中游地区

2.长江下游地区

3.峡江与成都平原

第二节 西北地区

1.河湟——陇东区

2.河西走廊区

3.柴达木盆区

4.天山南麓区

第三节 东北地区

1.辽西地区

2.松嫩平原地区

3.辽东地区

第四节 东方地区

1.山东及其邻境地区

2.江淮及皖西北地区

第五节 北方地区

1.晋陕高原地区

2.燕山南北地区

本章重点:熟悉岳石文化、马桥文化、吴城文化、三星堆文化的重要考古发现。

本章难点: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发展与中原地区的关系。

基本要求:了解目前已知的周边地区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及同一地区不同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

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课程讲授的同时,指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系统搜集资料,学会用考古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汇报,老师和同学予以评论或置疑。

田野课程实习为6学时,组织学生参观丰镐遗址、宝鸡青铜器博物馆、周原博物馆、周原遗址等。

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夏商周考古学》,井中伟、王立新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

参考书目:

(1)《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邹衡著,文物出版社,1980年。

(2)《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续集),邹衡著,科学出版社,1998年。

(3)《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著,三联书店,1999年。

(4)《中国青铜文化结构体系研究》,李伯谦著,科学出版社,1998年。

(5)《林沄学术文集》,林沄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6)《古代中国青铜器》,朱凤瀚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7)《宫殿考古通论》,杨鸿勋著,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

(8)《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许宏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9)《何以中国》,许宏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

(10)《先周文化探索》,雷兴山,科学出版社,2010年。

(11)《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梁云,文物出版社,2008年。

(12)《夏商周考古探研》,刘绪,科学出版社,2014年。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6)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班  专业 33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计算机基础

高等数学

2CJ01

安 娜

3208

孙 毅

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体育

计算机基础(三节)

3205

孙 毅

3208

何万平

2B504 安 娜

高等数学(双)

英语听说

3205

孙 毅

2A502

何万平

计算机基础

大学英语

思想品德

3101

安 娜

3208

何万平

2cj501

高等数学

哲学(与酒管合)

3205

孙 毅

1403

王 强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112学时,《高等数学》112学时,《普通物理》36学时、第10周开始,《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技术2班  专业 33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计算机基础

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2CJ01

安 娜

3208

孙 毅

3204

曳玲玲

高等数学

体育

计算机基础(三节)

3205

孙 毅

2A503 安 娜

英语听说

高等数学(双)

2A502

曳玲玲

3205

孙 毅

计算机基础

思想品德

3101

安 娜

2cj501

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哲学(与酒管合)

3205

孙 毅

3204

曳玲玲

1403

王 强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112学时,《高等数学》112学时,《普通物理》36学时、第10周开始,《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会计电算化理  专业 59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计算机基础

思想品德

计算机基础上机课

3202

董卫军

3101

2B503 董卫军

大学英语

经济数学(与酒管合)

基础会计(与酒管合)

3206

何万平

3206

邢志栋

3204

白 琳

经济数学(双)

(与酒管合)

英语听说

哲学

3206

邢志栋

2A504

何万平

3207

郭 莹

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

基础会计(与酒管合)

3206

何万平

3202

董卫军

3204

白 琳

经济数学(与酒管合)

体育

3208

邢志栋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112学时,《经济数学》80学时,《基础会计》64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会计电算化文 1班   专业 58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大学英语

哲学

3105

贾元元

3205

杨权利

经济数学

体育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基础

3208

邢志栋

2cj01

于 晰

2B401

于 晰

基础会计

经济数学(双)

3205

崔晓莉

3208

邢志栋

英语听说

基础会计

思想品德

1507

贾元元

3205

崔晓莉

3301

经济数学

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基础

3208

邢志栋

3304

贾元元

2cj01

于 晰

2B401

于 晰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112学时,《经济数学》80学时,《基础会计》64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会计电算化文 2班   专业 57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大学英语

哲学

3106

卜巧玲

3205

杨权利

经济数学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基础

3208

邢志栋

2cj01

于 晰

2B401

于 晰

基础会计

经济数学(双)

体育

3205

崔晓莉

3208

邢志栋

大学英语

基础会计

思想品德

3205

卜巧玲

3205

崔晓莉

3301

经济数学

英语听说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基础

3208

邢志栋

1507

卜巧玲

2cj01

于 晰

2B401

于 晰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112学时,《经济数学》80学时,《基础会计》64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商务管理  专业 26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计算机基础(与酒管市营合)

大学英语(与酒管合)

计算机基础上机

3201

董卫军

3208

樊 瑾

2B502 董卫军

英语听说(与酒管合)

经济数学(与市营合)

体育

2A502

樊 瑾

3306

孙 毅

经济数学(双)

(与市营合)

大学英语(与酒管合)

3306

孙 毅

3308

樊 瑾

计算机基础(与酒管市营合)

思想品德

3201

董卫军

3301

哲学(与市营合)

经济数学(与市营合)

3103

李建森

3308

孙 毅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112学时,《经济数学》80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酒店管理  专业 15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计算机基础(与商管市营合)

体育

大学英语(与商管合)

计算机基础上机

3201

董卫军

3208

樊 瑾

2B502 董卫军

英语听说(与商管合)

经济数学(与会电理合)

基础会计(与会电理合)

2A502

樊 瑾

3206

邢志栋

3204

白 琳

经济数学(双)

(与会电理合)

大学英语(与商管合)

旅游心理学

旅游学概论(三节)

3206

邢志栋

3308

樊 瑾

3102

孙小红

3103 张宝星

计算机基础(与商管市营合)

思想品德

基础会计(与会电理合)

3201

董卫军

3101

3204

白 琳

经济数学(与会电理合)

哲学(与电信合)

3208

邢志栋

1403

王 强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112学时,《经济数学》80学时,《基础会计》64学时,《旅游学概论》48学时,《旅游心理学》32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市场营销  专业 42 人 2015—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计算机基础(与商管酒管合)

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上机

经济学基础

3201

董卫军

3102

卢 莹

2B402

董卫军

3103南友明

英语听说

经济数学(与商管合)

经济学基础

2B205

卢 莹

3306

孙 毅

3206 南友明

经济数学(双)(与商管合)

大学英语

思想品德

3306

孙 毅

3102

卢 莹

3202

计算机基础(与商管酒管合)

3201

董卫军

哲学(与商管合)

经济数学(与商管合)

体育

3103

李建森

3308

孙 毅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112学时,《经济数学》80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广告设计与制作  专业 54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大学英语

哲学(与播主合)

3304

高 卢

3301

王 强

素描(四节)

素描(四节)

计算机基础(三节)

(与播主合)

食堂三层

5画室

1班

石 家

食堂三层

5画室

1班

石 家

2B401 于 晰

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与播主合)

3304

高 卢

2CJ01

于 晰

素描(四节)

计算机基础(双)

思想品德

食堂三层

5画室

1班

石 家

2CJ01

于 晰

2CJ501

英语听说

体育

广告学概论(四节)

1507

高 卢

2CJ03

娄梓溪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90学时,《广告学概论》64学时,《素描》60学时,《色彩》60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广告设计与制作  专业 54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大学英语

哲学(与播主合)

素描(四节)

3304

高 卢

3301

王 强

食堂三层

3画室

2班

涂少军

素描(四节)

计算机基础(三节)

(与播主合)

食堂三层

4画室

2班

涂少军

2B401 于 晰

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与播主合)

3304

高 卢

2CJ01

于 晰

素描(四节)

计算机基础(双)

思想品德

食堂三层

4画室

2班

涂少军

2CJ01

于 晰

2CJ501

英语听说

体育

广告学概论(四节)

1507

高 卢

2CJ03

娄梓溪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90学时,《广告学概论》64学时,《素描》60学时,《色彩》60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主持与播音  专业 36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大学英语

哲学(与广告合)

发声基础训练(三节)

3307

黄瑞静

3301

王 强

3110

1班

姚昕佚

发声基础训练(三节)

体育

现代汉语

计算机基础(三节)

(与播主合)

3110

2班

姚昕佚

3301

邹 影

2B401 于 晰

英语听说

计算机基础(与广告合)

发声基础训练(三节)

思想品德

1507

黄瑞静

2CJ01

于 晰

3110

1班

姚昕佚

3202

发声基础训练(三节)

计算机基础(双)

3110

2班

姚昕佚

2CJ01

于 晰

大学英语

现代汉语

3307

黄瑞静

3302

邹 影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90学时,《现代汉语》64学时,《发声基础训练》96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装潢艺术设计1班  专业 34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陕西风情文化

大学英语

思想品德

哲学

1402

阎成功

1506

袁 晶

3101

1502

刘宏雄

计算机基础

英语听说

中国美术史(三节)

1403

索 琦

1507

袁 晶

2cj03

程 岩

素描(四节)

食堂三层

3画室

任 玉

计算机基础(双)

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三节)

1403

索 琦

1506

袁 晶

2B401索 琦

素描(四节)

体育

食堂三层

3画室

任 玉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90学时,《中国美术史》48学时,《素描》60学时,《色彩》60学时,《陕西风情文化》32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装潢艺术设计2班  专业 34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陕西风情文化

大学英语

思想品德

哲学

1402

阎成功

1401

贾元元

3101

1502

刘宏雄

计算机基础

体育

中国美术史(三节)

1403

索 琦

2cj03

程 岩

英语听说

素描(四节)

2A502

贾元元

食堂三层

3画室

任 玉

计算机基础(双)

计算机基础(三节)

1403

索 琦

2B401索 琦

大学英语

素描(四节)

1407

贾元元

食堂三层

3画室

任 玉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90学时,《中国美术史》48学时,《素描》60学时,《色彩》60学时,《陕西风情文化》32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装潢艺术设计3班  专业 35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陕西风情文化

体育

思想品德

哲学

1402

阎成功

3101

1502

刘宏雄

计算机基础

大学英语

中国美术史(三节)

1403

索 琦

1406

吕 博

2cj03

程 岩

素描(四节)

大学英语

食堂三层

5画室

石 家

1406

吕 博

计算机基础(双)

英语听说

计算机基础(三节)

1403

索 琦

2A502

吕 博

2B401索 琦

素描(四节)

食堂三层

5画室

石 家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90学时,《中国美术史》48学时,《素描》60学时,《色彩》60学时,《陕西风情文化》32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电脑艺术设计1班  专业 31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哲学

大学英语

1403

王 强

1407

喻丽霞

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

色彩(四节)

计算机基础(三节)

1407

喻丽霞

1403

索 琦

食堂三层

4画室

涂少军

2B502索 琦

艺术概论(四节)

色彩(四节)

思想品德

1403

涂少军

食堂三层

4画室

涂少军

3202

计算机基础(单)

陕西风情文化

1403

索 琦

1402

阎成功

英语听说

体育

色彩(四节)

2A502

喻丽霞

食堂三层

4画室

涂少军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90学时,《艺术概论》64学时,《应用设计素描》60学时,《色彩》60学时,《平面构成》60学时,《陕西风情文化》32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电脑艺术设计2班  专业 30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哲学

体育

大学英语

1403

王 强

1506

严 静

思想品德

计算机基础

色彩(四节)

计算机基础(三节)

3104

1403

索 琦

食堂三层

3画室

卢恒英

2B502索 琦

艺术概论(四节)

大学英语

1403

涂少军

1506

严 静

计算机基础(单)

陕西风情文化

色彩(四节)

1403

索 琦

1402

阎成功

食堂三层

4画室

卢恒英

色彩(四节)

英语听说

食堂三层

4画室

卢恒英

2B205

严 静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90学时,《艺术概论》64学时,《应用设计素描》60学时,《色彩》60学时,《平面构成》60学时,《陕西风情文化》32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职(继)学院课程表

 2015级电脑艺术设计3班  专业 31  人 2015 — 2016学年第 1 学期 2015 年9 月

1

2

3

4

5

6

7

8

哲学

色彩(四节)

1403

王 强

食堂三层

5画室

崔晓琪

思想品德

计算机基础

大学英语

计算机基础(三节)

3104

1403

索 琦

1506

严 静

2B502索 琦

艺术概论(四节)

色彩(四节)

1403

涂少军

食堂三层

5画室

崔晓琪

计算机基础(单)

陕西风情文化

英语听说

1403

索 琦

1402

阎成功

1507

严 静

大学英语

体育

色彩(四节)

1506

严 静

食堂三层

5画室

崔晓琪

《英语》96学时,《哲学》32学时,《计算机基础》90学时,《艺术概论》64学时,《应用设计素描》60学时,《色彩》60学时,《平面构成》60学时,《陕西风情文化》32学时,《思想品德修养》20学时,《体育》32学时。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7)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车队考核办法

为加强和规范学院车队管理,进一步激发驾驶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安全文明行车,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特制定本办法:

1、考核对象:学院车队全体驾驶员老师。

2、工作目标和任务:以打造“平安车队”为目标,坚持优质服务为宗旨,认真履行职责,保障各类公务用车需要,确保我院车队全年行车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努力完成我院公务用车任务。

3、月考核内容及计分标准(满分100分,实行倒扣分制,1分=1元)。

(一)、考核事项:

1、有无安全责任事故。

2、有无行车违法违规记录。

3、是否能够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学院和车队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每一项用车任务。

4、是否能够及时做好车辆的保养和维护,保持车辆整洁良好。管理好车内的意见薄。

5、是否能够遵守职业道德,文明行车,优质服务。

6、是否能够很好的完成学院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7、是否能够按照学院规定播放学院宣传光盘。

8、是否能够很好的按照学院规定的时间、路线和站点行驶。按照学院规定的车辆停放地点停车。

9、是否违反学院规定将车辆交给外单位人员或无驾驶证的人员驾驶。

10、是否违反规定酒后驾车,疲劳驾车。

11、其他违纪、违规行为。

(二)、 违纪事项及处理办法:

1、发车前进行四检(机油、水、方向性能和刹车),冬季车辆预热车10分钟,夏季车辆预热3分钟,违反规定者每次扣除2分。

2、因公出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根据交通管理部门责任认定,由驾驶员承担保险公司赔付后的损失(含:拖车费、照相费等)。承担比例为:主责任人承担30%扣100分,同责人承担15%扣50分,次责任人承担10%扣20分。如发生轻微交通事故的,双方协商自行解决的,所产生的经济赔偿费用驾驶员承担5%扣10分。

3、将车辆交给外单位人员或无驾驶证人员驾驶的,一经发现对驾驶员处以不少于200元的经济处罚,如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所有经济责任均有驾驶员自行承担,学院不负任何连带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

4、违反学院规定,车辆不按规定地点停放的,一经核实,给予不少于100元/次的经济处罚,并扣2分/次。

5、如不服从领导工作安排或不能及时按规定时间执行任务的扣10分/次。

6、车辆“二费”(修理费、燃油费)超过车队同型车辆平均费率的,每高出1个百分点的各扣1分/次。

7、不准跑私车,如有发生,一经核实扣100分/次,处以相当于当月工资的经济罚款,并取消参加年终奖评选资格,停止车辆驾驶,留队观察一个月,发放基本工资。因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所有事故责任和经济损失均由驾驶员承担,学院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未经批准驾驶员私自用公车上下班的,一经核实扣50分/次。

8、因服务质量(车辆安全、卫生和文明行车)等原因受到学院领导批评的扣50分/次,受到部门主管领导批评的扣20分/次,受到学院教工一致反映的,一经核实扣10分/次。

9、不能及时做好车辆的保养和维护,保持车辆卫生、整洁的,一经核实扣5分/次,车内车套按照规定及时清洗,如不能及时清洗的扣10分/次。

10、参与赌博等违法违纪活动的扣20分/人/次,被主管领导查处的扣50分/人/次,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11、不能按照学院规定播放学院宣传光盘或不播放的,一经核实,扣5分/次。

12、对车辆内意见薄管理不当无故丢失的扣2分/本/次,意见薄被涂改的扣10分/本/次。

13、不按照学院规定的时间、路线和站点行驶的扣5分/次,不按照学院规定的车辆停放地点停车的扣5分/次。

14、未经部门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更换驾驶车辆、班次等,如有发生,一经核实扣20分/人/次。

15、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如有发生,一经核实扣100分/人/次,造成恶劣影响的取消年终奖参赛资格,如因此被交通部门查处或发生交通事故等的,驾驶员承担全部经济处罚或事故责任,学院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造成车辆损坏的,驾驶员承担全部维修费用,并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16、车辆未按照学院规定的车辆停放地点停车,造成车辆损坏或丢失的,驾驶员承担全部维修费用或经济损失,扣100分/次,并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

17、严禁在车辆内吸烟、玩牌等,如有发生,一经核实扣5分/次/人,并给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18、驾驶员没有锁好车门离去的扣10分/次,造成经济损失的驾驶员承担全部经济责任。

四、考核的组织实施:

1、学院车队驾驶员岗位目标考核工作在学院主管领导的指导下由院务工作办公室组织实施。考核采取百分制,采取平时动态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自我评定和中心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考核的实施程序:

(1)、先由车队驾驶员填报自评表和相关考核资料。

(2)、车队相关负责人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对歌驾驶员进行初评。

(3)、初评后提交院务工作办公室进行审评。

(4)、提交院务会审定。

五、考核奖励办法:

年终考核平均分在90分以上者为一等奖,奖励现金300元;平均成绩在85-----90分之间者为二等奖,奖励现金200元;平均成绩在80------85分之间者为三等奖,奖励现金100元;平均分在60分以下者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8)

同努力,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创业同学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切实提高创业效率和创业质量。

该院创新创业项目投资方代表黎华总经理则带着200万元的首轮投资,以雄厚的资金支持该院同学的创业项目,以期最终取得共赢。

现代学院“双创”孵化中心成立功老师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在双创方面取得的成果。据介绍,中心从成立至今已孵化创业项目近30项,其中2个项目“快宿达”以及“创新型旅游”分获首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金奖和铜奖。目前共有12家企业及工作室入驻中心,共计融资700余万元。他表示,中心计划在未来2-3年间,培育孵化创新创业项目100项,指导培优计划学员300名,实现项目融资1亿元。

挂牌仪式上,还进行了现代学院近期最新创新创业成果《威客兄弟》电影发布会,孙健局长和刘家全董事长等为电影开机揭彩,标志现代学院又一“双创”成果落地开花。

最后,与会嘉宾和各位企业界人士参观了现代学院创业创新孵化中心。在孵化中心,企业界人士与在此进行创业创新项目的同学现场沟通交流,同学们的许多新颖的创意得到了创投界人士的青睐,现场气氛热烈。

创业促进就业,创新带来成功。在现代学院培养社会精英和适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同学们正以他们的创意和激情在“双创”领域崭露头角。相信在未来,创新创业会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又一趋向,而社会创业群体的新时代也将同时开启。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9)

西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院系介绍

西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是西北大学21个院系之一。

西北大学法学教育源于1907年的陕西法政学堂,是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学校之一。1953年国家高等院校大调整后,西北大学法律系是全国仅保留的四所重点综合大学法律系之一。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与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合并,成立了西北政法学院。1987年法律系恢复重建,2002年正式成立法学院,2005年成立了西部地区首家知识产权学院,与法学院合署办公。目前,西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特色鲜明、极具影响力的法学院之一。

学院现设有法学系、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济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法研究所、国家知识产权培训(陕西)基地等多个教学、科研和培训机构,拥有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北大学法学模拟实验教学中心、模拟法庭、录播室、图书资料室等教学辅助机构。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者20多人,教师中博士比例占到91.4%,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合理。学院还为提高学生实务能力聘请了40余位兼职教授,与各类实务部门合作建立了近30个实习基地。学院多位教师担任教育部法指委委员,地方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咨询专家委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服务。学院教师在科研教学方面成果显著,多人次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国家知识产权局、陕西省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三年来,在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学院十分重视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选派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全国法学学术会议。邀请了多位国(境)内外知名法学家来院举办学术讲座。同时,学院还与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20余所著名大学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

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千人,始终坚持“多渠道、多层次、质量立身”的办学指导思想,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法学专业人才。学院法学本科教育现有全日制与辅修两个层次、法学和知识产权两个方向。学院现有一级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学位点,设置四个二级法学硕士专业,逐步探索和完善本科与硕士教育的贯通培养。

西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正以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促进西部地区乃至中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遵循法学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现代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结合我校的办学宗旨, 秉承“多渠道、多层次、高素质、重实践、质量立身”的培养思想。

三、培养目标与思路

培养思路:理论基础的夯实和实务能力的培养并重,强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培养。

(一)法学方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受到良好的法律教育,具有一定的法律理论功底,能熟练运用法律解决实务问题,通晓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技术,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经济金融以及教学单位等相关部门从事有关法律工作的专门人才。通过系统法学教育和法律实务培训,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和人文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观念;

2.基本掌握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内容,并熟悉其在贯彻实施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了解我国以及国际前沿的法学和法律发展基本动态,熟悉国内、国际的主要法律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

4.基本掌握我国公检法司等相关国家机关的基本职能,了解法律运作的基本流程和规则,并具有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5.掌握法学的研究方法,能运用法律思维和法律逻辑思考和分析各类法律问题和法律现象,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6.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7.比较熟练的运用一门外语,能开展对外交流和资料阅读;

8.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资料查阅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二)知识产权方向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工科背景,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修养,能够了解知识产权创造、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熟悉知识产权法学原理,掌握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中的法律实务知识,通晓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技术,能够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中介和保护的复合型专门人才。通过系统的法学、知识产权专业教育以及相关实务培训,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和人文素质,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有正确的法律意识和观念;

2.了解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基本掌握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内容,熟悉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相关政策体系;

4.具备知识产权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兼具法学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能够独立分析各类知识产权法律问题和法律现象,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6.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7.比较熟练的运用一门外语,能开展对外交流和资料阅读;

8.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资料查阅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四、法学方向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一)课程体系

交叉复合类、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人才培养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设置相同;专业选修课设置不同,除中外法律思想史3个学分外,其余每门课程2学分,36学时,各类需修够16个学分。

1.平台课:法理学Ⅰ(36学时,2学分)、宪法学(54学时,3学分)、中国法制史(36学时,2学分)、民法总论(36学时,2学分)、经济法(54学时,3学分)

2.专业核心课:法理学Ⅱ(36学时,2学分)、刑法总论(54学时,3学分)、民法分论(45学时,2.5学分)、刑法分论(36学时,2学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54学时,3学分)、民事诉讼法54学时,3学分)、刑事诉讼法(54学时,3学分)、商法(36学时,2学分)、知识产权法(54学时,3学分)、国际法(54学时,3学分)、国际私法(36学时,2学分)、国际经济法(36学时,2学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36学时,2学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36学时,2学分)

3.专业选修课

(1)交叉复合类:法律逻辑、金融法、债与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婚姻家庭法、财税法、证据法、房地产法、外国法制史、国际金融法、国际贸易法、外国刑法

(2)专业学术类:金融法、中外法律思想史、法经济学、债与合同法、婚姻家庭法、法律逻辑、公司法、中外法学名著选读、社会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

(3)就业创业类:金融法、债与合同法、婚姻家庭法、法律逻辑、证券法、公司法、司法实务、证据法、房地产法、市场营销、公共管理、国际金融法

4.第二课堂:共17个学分,需修够15个学分。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诊所、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国情调研与社会实践、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学年论文

(二)学分要求

法学本科方向按四年学制设置课程及分配学分,修满并取得150.5学分,且满足其他毕业条件后准予毕业并授权法学学士学位,其中:

1.通识通修课:通识教育课12学分,思想政治课16学分,军事技能课3学分,分层次通修课34学分,合计64学分。

2.学科专业课:学科平台课12学分,专业核心课35.5学分,合计47.5学分。

3.开放选修课:专业选修课16个学分,第二课堂15个学分,合计31个学分。

4.毕业论文/毕业设计:8学分

五、知识产权方向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

知识产权方向本科课程除要求修够本专业的学分之外,学生必须辅修一个理工类专业(生物技术、信息工程专业中任选一个)。

(一)课程体系

交叉复合类、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人才培养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设置相同;专业选修课设置不同,每门课程2学分,36学时,各类需修够12个学分。

1.平台课:法理学Ⅰ(36学时,2学分)、宪法学(54学时,3学分)、中国法制史(36学时,2学分)、民法总论(36学时,2学分)、经济法(54学时,3学分)

2.专业核心课:法理学Ⅱ(36学时,2学分)、刑法学概论(54学时,3学分)、民法分论(物权、侵权、合同)(54学时,3学分)、民事诉讼法(36学时,2学分)、刑事诉讼法(36学时,2学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54学时,3学分)、商法(36学时,2学分)、国际法(36学时,2学分)、国际私法(36学时,2学分)、国际经济法(36学时,2学分)、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36学时,2学分)、著作权法(36学时,2学分)、专利法(36学时,2学分)、商标法(36学时,2学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36学时,2学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36学时,2学分)

3.专业选修课:

(1)交叉复合类 法律逻辑、竞争法、合同法、网络法、科技法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公司法、证据法

(2)专业学术类 法律逻辑、竞争法、合同法、网络法、科技法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中外法律思想史、中外法学名著选读

(3)就业创业类 公司法、竞争法、合同法、网络法、证据法、司法实务、科技法原理、证券法、金融法、知识产权管理

4.第二课堂:共18个学分,需修够15个学分。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及利用、知识产权代理实务、模拟法庭训练、专业见习、文献检索与学术论文写作、学年论文、国情调查与社会实践、毕业实习

(二)学分要求

知识产权本科方向按四年学制设置课程及分配学分,修满并取得147学分,且满足其他毕业条件后准予毕业并授权法学学士学位,其中:

修满要求的学分并满足其他毕业条件后准予毕业并授权法学学士学位,其中:

1.通识通修课:通识教育课12学分,思想政治课16学分,军事技能课3学分,分层次通修课34学分,合计65学分。

2.学科专业课:学科平台课12学分,专业核心课33.5学分,合计45.5学分。

3.开放选修课:专业选修课12个学分,第二课堂15个学分,合计27个学分。

4.毕业论文/毕业设计:8学分

六、培养规格与路径

(一)多元培养分流机制

通过“多元培养分流机制”, 学生可根据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自主确定发展方向,自主选择不同培养方向的课程体系。

1.多元培养包括:专业学术类人才培养、交叉复合类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类人才培养

2.多元培养的分流要求:在完成学科专业课程(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之后,学院一般在第四学期末开始多元培养分流的工作。院系成立多元培养分流工作组,对学生进行宣传、指导,并由学生自主填写申请表。选择各分流方向的人数应不少于20人,在选定分流方向之后,须修够相应的学分。其中,选择专业学术类的学生要求入校后前两年已修课程无不及格且成绩平均达到80分以上。不同分流方向中任选课程的申报人数需超过该年级总人数的二分之一方可开设相关课程。

(二)跨院分流标准

跨院分流工作一般在第二学期末开始进行。

1.本院系准出要求:以学生自愿选择为前提,要求转出前修完的课程无不及格的情况。

2.外院系学生转入要求:

(1)符合学校转专业的基本要求;

(2)大学英语成绩优秀;原专业已修课程无不及格的情况;须修完我院宪法学和法理学Ⅰ两门课程;参加我院组织的考试合格、面试合格;

(3)原则上转入人数不得超过我院该年级学生总人数的15%。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10)

办公设备、家具配备标准(试行)

为加强办公设备、家具等的配置管理,满足使用需求,提高办公资源使用效益,并为办公设备、家具等的配置、调剂及采购提供依据,特制定如下配备标准:

一、学院领导办公用设备、家具配备标准(见表一):

表一

序号

配 置

数 量

规格及材质要求

价格上限(元)

1

1.8m班台(带附柜)

1张

材质以坚固、耐用为标准

2

大班椅

1把

材质以坚固、耐用为标准

3

桌前椅

2把

折叠椅

4

沙发茶几

1套

材质以坚固、耐用为标准,每套一个三人位加茶几或二个单人位加茶几

5

文件柜

1套

材质以坚固、耐用为标准

6

台式电脑

1台

市场主流机配置

市场价格

7

固定电话

1部

8

烧水器

1个

功率不超过800W

二、各行政管理部门、中心、图书馆等中层正处级、正、副教授办公用设备、家具配备标准(见表二):

表二

序号

配 置

数量

规格及材质要求

价格上限(元)

1

1.8m班台(带附柜)

1张

材质以坚固、耐用为标准

2

大班椅

1把

材质以坚固、耐用为标准

3

桌前椅

1把

折叠椅

4

沙发茶几

1套

材质以坚固、耐用为标准,每套一个三人位沙发茶几或二个单人位沙发茶几

5

文件柜

1个

0.5mm铁皮,静电粉末喷涂

6

台式电脑

1台

组装机,市场主流机配置

市场价格

7

固定电话

1部

8

烧水器

1个

功率不超过800W

三、副处级及以下行政办公人员、各院助理、干事、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师等坐班人员办公用设备、家具配备标准(见表三):(艺术类院系标准)

表三

序号

配置

数 量

规格及材质要求

价格上限(元)

1

1.4m办公桌

1张

材质以坚固、耐用为标准

600

2

办公椅

1把

职员椅

100

3

文件柜

若干个

每位教工有一个储物空间

500

4

台式电脑

若干台

组装机,市场主流机配置

参照市场价格

5

固定电话

1部

以房间为单位配置

四、不坐班的教师原则上不配备办公设备和家具。

五、电脑、打印机实行单位内部调剂、总量控制。电脑数(台式电脑、手提电脑、因特殊业务工作配备的专用电脑)不超过本单位编制内实有行政人员数(教师办公室按教师人数);打印机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配置,除机要保密、财务票据等特殊工作需要外,每单位配备打印机1台,以专管共用为原则配置。

六、根据办公工作面积配备相应功率的空调:房间使用面积不超过15㎡,配置一台1匹挂机;房间使用面积15-20㎡,配置一台1.2匹挂机;房间使用面积20-30㎡,配置一台1.5匹挂机1台;房间使用面积30-40㎡,配置一台2匹柜机1台;房间使用面积40-80㎡,配置一台3匹柜机1台;更大会议室或办公环境根据需要配置一台5匹柜机。

七、会议室配置:原则上每栋楼配置一间会议室,楼内各部门共享。会议桌椅具体配备规格、数量视使用部门人数、会议室面积大小确定。

八、如因工作需要购买其他办公设备、家具,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单位负责人签字,报学院领导审核。

九、上述标准为最高限制标准,非必须达到的标准。相关工作室的配备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十、本标准自上级领导审批通过之日起施行。

十一、本标准授权资产设备管理室负责解释。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2017年02月08日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11)

008历史学院

25

联系人:陈凤兰

联系电话:029-********

060104历史文献学

李颖科

陈一梅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313历史学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历史文献综合知识

参考书目同初试

060106中国古代史

陈 峰田旭东

徐卫民

贾志刚

同上

复试科目:中国古代史综合知识(先秦、秦汉、隋唐、两宋)

参考书目同初试

060107中国近现代史

傅建成岳 珑

同上

复试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综合知识

参考书目同初试

060108世界史

王新刚雷 钰

同上

复试科目:世界史综合知识

参考书目同初试

009文化遗产学院

25

联系人:惠明

联系电话:029-********

060102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张宏彦

钱耀鹏

陈洪海

赵丛苍

刘云辉

曹 玮

段清波王建新

焦南峰

王维坤

冉万里

张建林

陈 靓

赵志军

刘军民

赵 荣

葛承雍

李颖科

孙福喜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24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综合

复试科目:考古学综合知识

参考书目同初试。

060120*文物保护学

王丽琴

孙满利

刘 成

白崇斌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③625文物保护学综合

复试科目:文物保护学综合

参考书目同初试

初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24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综合复试科目:考古学综合知识参考书目同初试。624:1.《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 《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张宏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3.《汉唐考古学讲稿》,冉万里,三秦出版社2008年。

12年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考研参考书目求助!分数有限,希望能得到帮助

悬赏分:20|解决时间:2011-4-20 23:23|提问者:匿名

除了看这三本参考书:1.《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 《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张宏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3.《汉唐考古学讲稿》,冉万里,三秦出版社2008年。作为跨专业考生(历史专业)还需要看什么书呢?是不是还要看《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系列丛书中的八本断代,以及中国大百科考古卷,还有张之恒的考古通论之类的呢?谢谢了!

最佳答案

要看的..赵丛巷;最好还有;;;

我也想靠,同样的,哈哈!祝你成功噢!

1

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28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综合 复试科目:考古学综合知识 参考书目同初试。 1.《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张宏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科技考古学概论》,赵丛苍,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最好参考1.《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一套 文物出版社2.《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 或1994 能买到都可以3.《考古学 理论 方法技术》栾丰实 文物出版社4.《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每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也要留意下

《史前考古学导论》张宏彦。

《中国考古学十八讲》张宏彦。

《汉唐考古学讲稿》冉万里。

以上是西大参考书目。

西北大学专业方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也不错,认真复习跨考应该没问题。

博雅考古论坛上面有很多考古学考研的东西,比如西大的课件、试题等等,都是历年西大的同学和考西大同学热心上传的,免费下载,可以去逛逛。还有西大的考研群,群号我就不说了,自己去看看吧。

3

11Sunking的主页

广播

相册

推荐

喜欢

二手

活动

发豆邮

2011年各校考古博物馆等相关专业考研题汇总from博雅论坛

2011-01-19 19:26:30

很多是回忆版本,不一定准确。

共赏。

2011吉林大学考古考研试题by 乌云珠

1.举例说明考古学与地质学、植物学、动物学、体质人类学关系。

2.试述(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办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3.简述汉画像石墓的画像题材内容和雕刻技法。

4.简述宋元明时期都城规划的发展变化和地方城市类型与布局。

5.试述战国时诸子百家思想和学说。

2011年复旦文物学方向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记录(三楼学术硕士真题由xuchao1988提供)by Kashio

首先介绍下试卷,考古学,博物馆学,文物学和文物保护四个方向的题在一张横向打印的A4纸上,自己选择报考方向的题目进行答题。我今年报的是专硕,考卷上没有另分出方向,鉴于参考书给的是李晓东的《文物学》,我就做了文物学方向(不知是不是意味着学术和专业的试卷是一样的)。因时间关系,也只在准考证背面抄下了文物学方向的真题,保证没有遗漏和错误。给明年有志报考此专业的同仁一些参考。

真题如下:

名解,10个,共100分

1.石窟寺

2.《女史箴图》

3.金石学

4.简牍

5.吉州窑

6.“礼崩乐坏”

7.三希堂

8.传世文物

9.非物质文化遗产

10.圆明园

论述,4个,共200分

1.结合《文物保护法》,《联合国……公约》(两个公约,太长,没记,都是关于文物保护的),谈谈文物的概念和内涵。

2.什么是文物原状,包括哪几个方面,保护和修复中应如何遵守原真性原则?

3.如何看待近年来文物回流现象?

4.文物学的研究领域有?

2011年北大考古方向试题by 叶若痕

名词解释:

喇家遗址 青州佛教造像 南京象山王氏墓群 文化景观 微痕分析 小双桥遗址 居延汉简 朱然墓 《历代名画记》 定窑

论述:

秦汉统一历程在考古学上的表现

BC3500-BC3000年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历史变革

先周文化述评

里坊制的出现,破坏及意义

考古所2011年考研专业课试题回忆版by euqenchen

共四种题型:名解、列举、简答、论述。

一、名解(6个10分的,共60分。给了17个供选择,其中两个是必做的,题目比较多,没有全记下来,以下是已经回忆起来的)

玉蟾岩(必答)、丰镐遗址(必答)、后岗三叠层、黄肠题凑、大明宫遗址、浮选法、原始瓷、甑皮岩、前掌大墓地、大遗址保护的西安共识

二、列举(6个10分的,共60分。给了10个供选择,题目也没有记全)

5个龙山文化城址、5种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器型名称与其用途、5个石窟寺的名称、4种测年方法、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名称、6个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列举商周考古近年来的3个新发现、举出5个名窑的名字

三、简答(3个30分的,给了5个题供选择)

1、裴李岗文化(附有简答具体要求,想不起来是啥了)

2、良渚文化(同上)

3、二里头文化的考古研究成果述评

4、隋唐长安城形制及其意义

5、考古学研究中有三大起源问题,他们都是什么及其研究现状

四、论述(1个90分的大题,2选1)

1、早商时期城址的发现与研究及其学术意义

2、秦汉帝王陵墓的变化

整个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间3小时。

2011南京大学考古考研试题by blueeyeslq

一. 名词解释

吕大临

水洞沟文化

寺墩遗址

上村岭虢国墓地

居延遗址

司马金龙墓

上林湖窑址

白沙宋墓

二. 论述题

考古发现中植物和动物的遗迹对判断遗址的作用和意义

狩猎-采集经济的时代特征和表现

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出现的标志和特征

汉代诸侯王墓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现

元大都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回忆版本 大致是这样

2011年南京大学文博专硕试题

南京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 文博综合(348)考试试题by minniess

一、名词解释(8*18=144)

1、南京人

2、殷墟

3、汉长安城

4、南朝陵墓石刻

5、唐三彩

6、元大都

7、碳-14

8、大英博物馆

二、论述题(任选三题,3*52=156)

1、试论华北旧石器时代文化两大系统的内容和特点。

2、试论长江下游地区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发现及特征。

3、试论秦始皇陵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试论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发现及形制特征。

5、试论北魏洛阳城的布局特征及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意义。

6、结合世界博物馆发展史,谈谈博物馆发展的动力和影响。

2011西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试题by qinhan

一、名词解释(80)

1蠔蛎琢

2土墩墓

3钮钟

4细石核

5阙

6永固陵

7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

8窑系

二、简答题(140)

1简述旧石器制作直接打击石片的方法以及写出5个旧石器器名。

2简述陶器制坯成形的方法以及写出5类空三足器和5类圜底器器名。

3简述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写出10个青铜酒器名称。

4简述田野考古发掘原则。

5简述秦汉都城的设计思想和布局特征。

6简述魏晋北朝时期外来移民墓的发现。

7简述唐三彩概况。

三、论述题(80)

1结合考古资料和文献论述中国古代外藏制度。

2论述唐代瓷器瓷窑遗址以及代表窑址及其主要产品。

南开文物博物馆学方向:

徐渭/三角缘神兽镜/解谪瓶/曾昭橘/平安帖/六齐/营造法式/南宋四家/御土窑/筌蹄

概述:山东新石器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二里冈期青铜器基本特征两周玉器特点

两汉都城礼制建筑的考古发现及内容内涵

汉到唐代农具耕作技术的进步

龙泉窑的重要考古发现

瓷器基本特征评述并展望中国博物馆的志愿者工作

今天又学习了 看到论坛的帖子 才知道有那么多书目要看。记着 一本本看过来!加油!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旧石器时代考古》王幼平著
《新石器时代考古》张江凯,魏峻著
《夏商考古》陈旭著
《两周考古》 赵丛苍,郭妍利著
《秦汉考古》赵化成,高崇文等著
《魏晋南北朝考古》罗宗真著
《隋唐考古》 齐东方著
《宋元明考古》秦大树著
大百科•考古卷

考古嘛,离不开“史”。
史嘛,离不开时间和空间,这是大的格局。
时间轴上,你得大概了解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三代考古、秦汉考古、唐宋考古、明清考古等的大概情况。
时间面上,你得大概了解同样时间区段在华夏大地的不同地方有哪些文化,各自特点、彼此关系,这也就牵涉到空间了。
先抓大格局,再逐步细化。
参考历届试题,了解各校喜欢问什么样的问题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系——史前考古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史前考古学方法论
第一节 史前考古学及研究对象
一、“史前”与史前考古学
二、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
(一)遗物
(二)遗迹
(三)遗址
第二节 史前考古年代学
一、第四纪地层学
(一)第四纪地质学与史前考古的关系
(二)第四纪 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
(三)第四纪地层堆积
二、生物地层学
(一) 古生物化石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我国常见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
(三) 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地层年代的判定
三、考古地层学
(一)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二)文化层形成的原理
(三)文化层的划分与地层关系
四、现代科学技术的测定年代方法
第三节 史前考古埋藏学
一、何谓埋藏学
二、影响埋藏的因素
三、埋藏类型及判别
(一)原地埋藏类型
(二)搬运埋藏类型
(三)特殊埋藏类型
四、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
(一)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
(二)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
第四节 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
一、中国史前考古的分期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二、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研究
(一)文化与文化区
(二)史前文化区系研究历程
(三)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
思考题 :
1. 解释 “史前时期”与“史前考古”。
2. 如何依据第四纪地层判别古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
3. 简述生物地层学方法。
4. 特殊埋藏类型是如何形成的?
5. 简述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
建议阅读论著:
1. 陈星灿:《中国史前 考古学史研究》,三联书店, 1997 年。
2. 阅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西方近代考古学思想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考古与文物》 1983 年 4 期。
3. 格林 . 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 1987 年。
4. 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 1995 年。
5. 严 文明:《考古遗址发掘中的地层学研究》,《走向 21 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 1997 年。
6. 俞伟超:《关于“考古地层学”问题》,《考古学 文化论集 》 ( 1 ) ,文物出版社, 1987 年。
7. 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文物》 1983 年 5 期。
8. 仇士华等:《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 P:575 ~ 578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年。
9. 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 1993 年。
10. 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科学出版社, 1965 年。
11. 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 1986 年
12. 尤玉柱:《史前考古堆藏学概论》,文物出版社, 1989 年。
第二章 史前环境
第一节 环境考古学及其理论与方法
一、何谓环境考古学
二、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理论
第二节 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方法
一、地质环境考古方法
二、动物环境考古方法
三、植物环境考古方法
第三节 史前考古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二、文化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三、遗址分析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四、文化传播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
五、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
第四节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史前时期的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
思考题:
1. 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
2. 如何利用动物化石复原古生态环境?
3. 简述孢粉分析法。
4. 简述史前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 简述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
建议阅读论著:

1. 荆志淳:《西方环境考古学简介》,《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 1991 年。
2. 严文明:《环境考古学研究展望》,《走向 21 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 1997 年。
3. 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5 年。
4. 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 1983 年。
5. 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6. 钱林清主编:《黄土高原气候》,气象出版社 1991 年。
7. 裴文中:《中国原始人类的生活环境》,《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0 年 1 期。
8. 周昆叔等:《花粉分析法及其在考古学中的运用》,《考古》 1975 年 1 期。
9. 黄其煦:《“灰像法”在考古学中的应用》,《考古》 1982 年 4 期。
10. 王增林:《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其在史前农业研究中的应用》,《考古求知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11. 袁靖:《研究动物考古学的目标、理论和方法》,《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95 年 1 期。
1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 1972 年 1 期。
13. 石兴邦:《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考察》,《史前研究》(辑刊) 1990 — 1991年。
14. 安芷生等:《最近 2 万年中国古环境变迁的初步研究》,《黄土 . 第四纪 . 全球变化》(第二集),科学出版社, 1990 年。
15. 张宏彦:《试论史前考古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年 6 期
第三章 史前人类
第一节 体质人类学基础
一、 体质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关系
二、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三、人体骨骼的几项主要形态观察
四、人类牙齿的特征及死亡年龄的估计
第二节 中国古猿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一、人起源于古猿类
二、中国古猿化石的发现概况
三、关于腊玛古猿的系统位置问题
第三节 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一、中国直立人化石的发现概况
二、中国直立人来源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古人类体质发展不平衡性研究
第四节 中国智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一、现代人及人种起源的理论
二、中国智人化石的发现概况
三、中国现代人起源问题的研究
第五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体质特征研究
一、东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二、西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三、华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四、华中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五、华南区居民的体质特征
思考题:
1. 简述体质人类学与史前考古学的关系。
2. 简述学术界对腊玛古猿系统位置的看法。
3. 简述直立人体质发展的不平衡性。
4. 简述“单中心论”和“多中心论”。
5. 简述中国晚期智人化石的主要发现。
建议阅读论著:
1. 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 P:149 ,人民出版社, 1971 年。
2. (美)D . 匹尔比姆:《人类的兴起 ── 人类进化概论》,科学出版社, 1983 年。
3. 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 1989 年。
4. 吴汝康等:《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 1989 年。
5. 吴汝康:《人类发展史》,科学出版社, 1978 年。
6. 吴汝康等:《禄丰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的关系及其系统地位》,《人类学学报》 1986 年 1 期。
7. 吴汝康:《人类起源研究的新进展和新问题》,《人类学学报》 1994 年 4 期。
8. 吴汝康:《对人类进化全过程的思索》,《人类学学报》 1995 年 4 期。
9. 朱泓:《体质人类学》,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10. 贾兰坡、黄慰文:《周口店发掘记》,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年。
11. 林圣龙:《上新世以来的中国自然环境和中国古人类的进化》,《人类学学报》 1989 年 3 期。
12. 林圣龙:《早期人类在中国境内扩散和分布的趋势》,《人类学学报》 1987 年 2 期。
13. 吴汝康:《中国猿体质发展不平衡性及其对“劳动创造了人类”理论的意义》,《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0 年 1 期。
14. 吴汝康:《现代人的起源问题的新争论》,《人类学学报》 1989 年 2 期。
15. 吴新智:《中国远古人类的进化》,《人类学学报》 1990 年 4 期。
16. 吴新智:《山顶洞人的种族问题》,《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0 年 2 期。
17. 刘武等:《 DNA 与人类起源和演化──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人类学研究中的应用》,《人类学学报》 1995 年 3 期。
18. 张振标等:《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体质类型初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82 年 1 期。
19. 韩康信:《古代中国人种成分研究》,《考古学报》 1984 年 2 期。
20. 潘其风:《我国青铜时代居民人种类型的分布和演变趋势》,《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9 年。
第四章 旧石器及旧石器文化研究
第一节 旧石器及其研究方法
一、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
二、旧石器的清洗与编号
(一)旧石器的清洗
(二)旧石器的编号方法
三、旧石器的观察与分类
(一)石制器的观察
(二)石制品的分类
四、旧石器的测量与统计
(一)石片与石器的测量
(二)石制品的统计
第二节、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相关问题的研究
一、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的探索
二、华北区旧石器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
三、“手斧”的研究与莫维斯理论
第三节 中国细石器遗存的研究
一、何谓细石器
二、中国细石器的特征与分布
三、关于石叶细石器的起源与传播问题研究
(一)华北起源说
(二)东西伯利亚起源说
第四节 中国旧石器文化的技术系统研究
一、北方的石片石器 —— 刮削器系统
二、南方的砾石石器 —— 砍砸器系统
思考题:
1. 如何分类与观察旧石器?
2. 如何测量与统计旧石器?
3. 华北旧石器文化遗存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 我国有 " 手斧 " 吗?为什么?
5. 简述中国细石器的特征与分布。
建议阅读论著:
1. 吴汝康等:《中国远古人类》,科学出版社, 1989 年。
2. 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年。
3. 贾兰坡:《三十六年来的中国旧石器考古》,《文物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 1986 年。
5. 裴文中、张森水:《中国猿人石器研究》 P:241 ─ 245 ,科学出版社, 1985 年。
6. 李 君:《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石制品初步研究》,《青果集》,知识出版社, 1998 年。
7. 贾兰坡等:《西侯度 ─ 山西更新世早期古文化遗存》,文物出版社, 1978 年。
8. 贾兰坡等:《 河 ─ 山西南部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科学出版社, 1962 年。
9. 贾兰坡等:《山西襄汾丁村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 1958 年。
10. 贾兰坡等:《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 1976 年 2 期。
11. 贾兰坡等:《山西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 1972 年 1 期。
12. 贾兰坡:《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起源传播》,《考古学报》 1978 年 3 期。
13. 黄慰文:《中国的手斧》,《人类学学报》 1987 年 6 卷 1 期。
14. 戴尔俭:《旧大陆手斧与远东文化传统》,《人类学学报》 1985 年 4 卷 3 期。
15. 童恩正:《中国西南的旧石器时代》,《中国考古学研究论集》,三秦出版社, 1987 年
16. 王幼平:《更新世环境与中国南方旧石器文化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17. 袁家荣:《略谈湖南旧石器文化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992 年。
18. 房迎三:《皖南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初步调查报告》,《文物研究》(安徽) 1988 年 3 期。
19. 曾祥旺:《广西百色地区新发现的旧石器》,《史前研究》 1983 年 2 期。
20. 宋文熏:《长滨文化 ─ 台湾首次发现的先陶文化》,《中国民族学通讯》 1969 年 9 期。
第五章 史前考古的综合理论问题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及其研究目标
一、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二、关于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
三、关于新石器时代的起始标志
四、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研究目标
第二节 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几个问题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考古学文化的划分原则
三、考古学文化的认识特点
四、考古学文化与族群的关系
第三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与分区
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分期
二、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区
三、分期与分区研究的意义
思考题
1. 如何认识新石器时代?
2. 打、磨制石器是否是划分旧、新石器时代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
3. 略述“龙山时代”成立的条件与意义。
4. 简述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
1.[ 英 ] 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 1987 年。
2.[ 美 ] 摩尔根著、杨东莼译:《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 1971 年。
3.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4.[ 英 ] 柴尔德著、周进楷译:《远古文化史》,群联出版社, 1954 年。
5. 北京大学、东北师大历史系古代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史论丛》(第一辑)三联书店, 1982 年。
6. 吴耀利:《史前考古学中的时代划分问题》,《史前研究》 1985 年 1 期。
7. 焦天龙:《试论新石器时代的特征与开始的标志》,《东南文化》 1990 年 3 期。
8. 严文明:《关于考古学中的文化理论》,《走向 21 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 1997 年。
9.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梁思永考古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1959 年。
10. 尹达:《新石器时代》,三联书店, 1979 年第 2 版。
11. 苏秉琦:《苏秉琦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 1984 年。
12. 严文明:《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13. 佟柱臣:《中国东北地区和新石器时代论集》,文物出版社, 1989 年。
第六章 史前农业的起源与发展问题 ( 6 课时)
第一节 关于农业起源问题的理论探索
一、世界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
(一)农业起源的原因问题
(二)农业起源地点与时间
二、中国史前农业的发生问题
(一)山地说
(二)沼泽说
(三)边缘说
第二节 中国史前农业遗存的发现研究
一、关于中国粟作农业的起源
(一)粟作遗存的考古发现
(二)粟作农业的起源
二、关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一)稻作遗存的考古发现
(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
第三节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一、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阶段
(一)发轫期
(二)确立期
(三)发展期
(四)兴盛期
二、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特点
思考题
1. 为什么史前农业较早期发生在世界一些特定的地区?
2. 学术界对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地的认识如何?哪种观点较为合理?
3. 工具(农具)在研究农业发生发展问题中的作用如何?有无局限性?
4. 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
1. 孔令平:《西亚农耕的起源问题》,《历史研究》 1979 年 6 期;《西亚动物家养的起源》,《考古》 1980 年 6 期。
2. 黄其煦:《美洲中部原始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 1981 年 2 期;《裴李岗、耶利哥与特瓦坎》,《农业考古》 1983 年 1 期。
3. 严文明:《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 1982 年 1 、 2 期;《再论稻作农业的起源》,《农业考古》 1989 年 2 期;《稻作起源研究的新进展》,《考古》 1997 年 9 期。
4. 童恩正:《略述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农业起源的若干问题》,《农业考古》 1984 年 2 期。
5. 丁颖:《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农业学报》 1957 年 3 期。
6. 广东农林学院农学系:《我国野生稻的种类及其地理分布》,《遗传学报》 1975 年 2 期。
7. 全国野生稻资源考察协作组:《我国野生稻资源的普查与考察》,《中国农业科学》 1984 年 6 期。
8. 陈报章:《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炭化稻米与初步研究》,《农业考古》 1995 年 3 期。
9. 钱耀鹏:《略论中国史前农业的发展及其特点》,《农业考古》 2000 年 1 期。
10. 日知:《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史前研究》 1983 年 2 期。
第七章 史前房屋建筑与聚落考古 ( 6 课时)
第一节 聚落与聚落考古学
一、关于聚落的含义
二、聚落的构成要素
三、聚落遗址单位的界定
四、聚落考古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房屋建筑的分类及意义
一、房屋平面形状分类
(一)圆形房屋
(二)方形房屋

二、房屋建造形式分类
(一)地穴式
(二)窑洞式
(三)地面式
(四)杆栏式
(五)夯土高台式
三、房屋平面结构分类
(一)单间房
(二)多间房
(三)组合房
四、房屋面积大小分类
(一)大型房屋
(二)中型房屋
(三)小型房屋
第三节 聚落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一、聚落整体布局形式
二、聚落形态的结构类型
三、聚落分布及相互关系
四、聚落群结构及相互关系
第四节 中国史前聚落的发展脉络
一、聚落的萌芽与发生
二、聚落规模的扩大
三、聚落形态的演变
四、聚落分化与聚落群的出现
思考题
1. 什么是聚落考古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2. 从姜寨聚落谈聚落形态的研究。
3. 中国史前聚落的发展演变脉络如何?
4. 目前中国史前城址主要发现在哪些地区?意义如何?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
1. 张光直:《谈聚落形态考古》,《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 1986 年。
2. 巩启明、严文明:《从姜寨早期的村落布局探讨其社会组织结构》,《考古与文物》 1981 年 1 期。
3. 严文明:《仰韶房屋和聚落形态研究》,《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 1989 年;《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的考察》,《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 1989 年;《中国环壕聚落的演变》,《国学研究》(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年;《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文物》 1997 年 6 期。
4. 杨鸿勋:《仰韶文化居住建筑发展问题的探讨》,《考古学报》 1975 年 1 期;《中国早期建筑的发展》,《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一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 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建筑》,《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5. 安志敏:《“干栏”式建筑的考古学研究》,《考古学报》 1963 年 2 期。
6.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0 年。
7. 钱耀鹏:《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第八章 史前墓葬与埋葬制度 ( 4 课时)
第一节 墓葬形式及其分类
一 、 墓葬形制分类
二、埋葬方式分类
三、墓葬葬具分类
第二节 埋葬习俗及其起源
一、史前埋葬习俗
(一)随葬习俗
(二)饰终习俗
(三)墓祭习俗
二、埋葬习俗的起源
第三节 埋葬制度及其演变
一、史前埋葬制度
(一)氏族公共墓地原则
(二)墓葬方向同向原则
(三)成人与婴幼儿分葬原则
(四)不同等级分葬原则
二、埋葬制度的演变
思考题
1. 中国史前墓葬的主要种类及分布区域如何?
2. 埋葬习俗的发生说明了什么问题?
3. 中国史前埋葬制度及其发展演变的主要线索如何?
4. 埋葬制度研究的意义如何?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1. 吴汝康:《古人类学》,文物出版社, 1989 年。
2. 夏鼐:《考古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 1961 年。
3. 石兴邦:《半坡氏族公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4.[ 苏 ] 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人民出版社, 1955 年。
5. 乔治•彼得•穆达克著、童恩正译:《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四川民族研究所, 1980 年。
6. 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 1989 年。
7. 王仁湘:《我国新石器时代墓葬方向研究》,《中国原始文化论集》,文物出版社, 1987 年。
8. 曾骐:《我国史前时期的墓葬》,《史前研究》 1985 年第 2 期。
9. 张宏彦:《“色葬”与绘身》,《庆祝武伯伦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三秦出版社, 1991 年。
第九章 史前社会结构的演进
第一节 社会组织结构的演进
一、人类共同体的演进
二、婚姻•家庭形态的演进
三、从阶层分化到阶级形成
四、王权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战争防御与社会形态
一、防御与战争
二、战争与社会发展
三、环壕的防御特点和意义
四、城垣的防御特点和意义

第三节 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
一、有关“国家”的认识问题
二、“城”与“国”的关系
三、尧舜禅让与中原政治演化
四、早期国家的政治结构特点
思考题
1. 成年男女合葬揭示出哪些方面的社会变革?
2. 史前武器的主要种类与功能。
3. 环壕设施的防御特点与意义。
4. 中原地区的政治一体化是如何实现的?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1. 严文明:《“鹳鱼石斧图”跋》,《文物》 1981 年 12 期。
2. 石兴邦、周星:《试论尧舜禹对苗蛮集团的战争》,《史前研究》辑刊, 1988 年。
3. 钱耀鹏:《中国史前城址与文明起源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第 六 章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
第一节 “文明”与文明时代
一、“文明”与文明时代
二、文明要素构成与层次
三、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标准
第二节 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
一、探索文明起源的途径
二、城市起源问题的讨论
三、国家起源问题的讨论
四、文明起源问题的讨论
第三节 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一、母系与母权制问题
二、军事民主制问题
三、原史时代的划分问题
思考题
1. 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疑古辨伪运动的主要学术贡献如何?
2. 如何理解文明要素与文明形成的标准问题?
3. 新石器时代考古对探讨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的作用如何?
本章主要阅读参考论著目录:
1. 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2. 严文明:《中国史前农业与文明起源研究》,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3. 童恩正:《摩尔根模式与中国的原始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1988 年第 3 期。
4. 石兴邦:《从考古学文化探讨我国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问题》,《史前研究》 1983 年创刊号。
5.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5 年。
6.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 1985 年。
7. 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8. 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9. 顾颉刚等编著:《古史辨》(一~七),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11篇

https://m.czhuihao.cn/gaokao/139944/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